- 相關推薦
幼兒園課后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對教學中的新發(fā)現(xiàn)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課后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課后教學反思1
在設計數(shù)學游戲、安排課堂活動時要注重引導幼兒在“玩中學,“趣中練,“樂中長才干,“賽中增勇氣,具體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游戲新穎,形式多樣,富有情趣,才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內驅力,使他們主動地學、愉快地學。如我在教大班學習‘6’的分合與加減時,我在導入時出示小猴小動物引起小朋友的興趣,然后用兒歌;小猴爬上蘋果樹,一個蘋果、兩個蘋果三個蘋果一直數(shù)到八個蘋果,吞下肚,呃!呃|!蘋果布丁蘋果派,什么水果我都愛。指出今天我們要學的是6的分合,趁小朋友興趣·正濃我又在新授環(huán)節(jié)設置情景激發(fā)幼兒興趣,小朋友輕聲喊:魔箱魔箱呼啦啦!可以讓每個小朋友的思想高度集中,接著老師用變魔術的'方式變出操作物品“蘋果”,讓小朋友自己動手操作6的分合。再用口編應用題的方法學習6的加減法。就這樣每個小朋友學的都很認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復習鞏固時我用平時沒做過的游戲—————“摘取愛心”的游戲:出示一顆愛心樹,樹上結滿愛心卡片,卡片的背面是6以內加減法試題,幼兒隨音樂摘愛心后算對的愛心卡片就送給他。這樣大大的增強了小朋友的興趣。接著是出拳游戲:如復習6的分合時教師與幼兒共同玩出拳游戲,我出“2”,小朋友出“4”,2和4合起來是6,小朋友找朋友玩出拳游戲。
幼兒園課后教學反思2
在一次區(qū)域活動中,我正在“美發(fā)廳”旁忙著收拾東西。“小姐,你要美發(fā)嗎?”一個甜甜的聲音在背后響起,我沒在意。“____小姐,你要美發(fā)嗎?”聲音加大了,原來在叫我,居然還敢直呼其名,簡直“膽大包天”,因為確實忙就沒理會。忽然,感覺束好的長發(fā)在背后被一雙小手摸著。看來“美發(fā)師”看上了我這一頭長發(fā),不去美一下是不行的。再說孩子們怎么知道我的名字呢?干脆將計就計趁機調查一下。
主意打定我放下手中活,轉身笑瞇瞇地說:
“誰是美發(fā)師,你是怎么知道我的名字的?”小女孩菁菁站了出來,“我是美發(fā)師,絕對給你做好。
”“聽張老師喊你唄,我就知道了。
”她一臉神氣的樣子,原來這么簡單。
一場顧客與美發(fā)師之間的自由交談開始了。
美發(fā)師:“你得低下頭,把頭發(fā)低下來!
顧客:“你們這兒沒有專門洗頭用的長躺椅嗎?這樣不舒服!逼鋵嵨沂桥滤齻儼杨^發(fā)弄的一團糟。
于是菁菁叫了小文文、亭亭等幾個小女孩七手八腳的`忙了起來。一會兒,她們就用幾張小椅子拼了張洗頭躺椅。一切動作都比較專業(yè):
拔掉我的發(fā)圈,象模象樣的抓搓頭發(fā)。打開假水籠頭沖了沖、吹頭。
美發(fā)師:“你想做什么發(fā)型?”
“你看我做什么好,就做什么吧!”我裝做很隨便的樣子。
美發(fā)師:“你會唱《青藏高原》嗎?”
“不會”我如實回答。
“你唱歌不行!”美發(fā)師評價到!澳阒肋@首歌是誰唱的嗎?”,“不知道。”我索性裝糊涂到底。
“你怎么什么都不知道呢?是一個叫韓紅的人,她是一個胖豬豬!泵腊l(fā)師越發(fā)得意起來,“這首歌很難唱,我姨媽會唱!彼贿呑鲆贿呎f!拔医o你做個韓紅式的發(fā)型!
“好吧!”顧客答到。美發(fā)師左手拿塑料推子,右手拿剪刀,象模象樣地剪起來。閑聊更深入了。
“我以后教你唱!倍嗝醋孕、自主的孩子。我笑了。
案例分析:
《綱要》
指出“建立和諧有效的師幼關系是促進師幼互動的有效途徑……”
如何建立和諧、有效的師幼關系呢,首先要樹立正確的兒童觀:尊重幼兒。教師要尊重幼兒的言行、想法,與幼兒建立一種民主平等的關系,積極營造和諧的氛圍。案例中,很好的反映出教師的這儀觀點:當小女孩菁菁直呼其名,請她理發(fā)時,教師笑瞇瞇的應答孩子,轉身投入到孩子發(fā)起的游戲中。再游戲的過程中,教師始終以幼兒為游戲的主體,適時的點撥。
其次,教師要準確定位自己,做平等中的首席。
《綱要》告訴我們“教師要做一個引導者、合作者、支持者……”誠然是要教師準確定位角色。案例中小女孩要與教師玩“美發(fā)廳”的區(qū)域游戲,教師“放下手中的活”積極的投入到游戲中,很樂意的扮演起顧客來,發(fā)生在“美發(fā)師”與顧客之間的對話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朋友式的老師。
在“美發(fā)師”工作的過程中教師合作并引導著幼兒,對于幼兒的問題是“有問必答”,使其在自主的游戲中得到發(fā)展。最妙的是教師的隱性引導。在此時教師做個“一問三不知”的“無知人”:“裝得很隨便”;“索性裝糊涂到底”,正是教師的這種看似不導的引導方式增強了幼兒的自信:“象模象樣的抓搓頭發(fā)”;“越發(fā)得意”,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七手八腳的忙了起來”;“用幾張椅子拼了張洗頭躺椅”;“比較專業(yè)”;“左手拿塑料推子,右手象模象樣的剪起來。”,充分體現(xiàn)了孩子的自主性積極教師的主導地位。
幼兒園課后教學反思3
幼兒園數(shù)學教學的開展是幼兒園教學活動的一個有益的延伸和補充。它以小組活動的形式,針對一定的數(shù)學教育目標為幼兒提供動腦思考、動手操作等大量活動機會,讓幼兒在活動區(qū)內發(fā)揮其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使他們在自己原有水平的基礎上得到發(fā)展。那么,幼兒園數(shù)學活動區(qū)應如何開展呢?筆者根據(jù)幾年來的工作實踐,在這里談談個人的看法和體會:
教師對本學期的數(shù)學活動目標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有什么樣的目標就要考慮設計達到某個目標的數(shù)學活動區(qū)。把教育意圖貫穿到數(shù)學活動區(qū)內容,創(chuàng)設一個與數(shù)學目標相一致的良好環(huán)境。比如,本周小班數(shù)學活動的目標是“按物體的顏色分類,能從多種顏色的物體中找出同一顏色的物體”。那么,小班教師在當周設置計算活動區(qū)時,就應圍繞著這個目標來提供材料。
數(shù)學活動區(qū)操作材料的投放是非常關鍵的。操作材料是教育的媒體,是幫助幼兒系統(tǒng)地建構數(shù)學知識及誘發(fā)幼兒主動探索學習的工具,是施于操作動作,使外部物質動作,逐步進化到內部概念化動作的物質支柱,提供材料不單是活動前的準備,還是引導幼兒學習數(shù)學知識,發(fā)展思維能力整個教育過程所需的重要手段。因此,提供操作材料要充分考慮到幼兒各年齡段的認知特點。例如,小班幼兒在認知過程中好模仿,學習目的性差,任務意識淡薄。他們對活動的工具和使用工具感興趣。而到了大班,他們的學習目的性能增強了,能為完成學習任務做出努力,重視學習結果和評價。小班和大班認知特點不同,同樣的材料其效果是完全不同,一次大班教師利用印章、實物練習數(shù)的組成,效果很好。因此,要把學習任務融入材料之中,如增加些作業(yè)單之類的材料,幼兒按作業(yè)單的要求,配合實物進行操作他們會感興趣,活動中不僅能得到有關知識的練習,還能培養(yǎng)任務意識,使它們從中獲得成功的滿足,增強自信心。因此,在投放材料時要注重幼兒各階段的認知特點。
在以中班數(shù)學《排一排》活動為例來說明一下,《排一排》活動是在幼兒已認識、熟悉的.基礎上進行活動的。依據(j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我制定了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1。讓幼兒學會多個物體進行比較的方法,在第一個活動中,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五個大小不同的西瓜圖片,首先讓幼兒知道這些西瓜是大小不同的。讓幼兒想辦法,如果要把西瓜從小到大排一排,怎么辦?在孩子想辦法的基礎上教給孩子學會多個物體進行排序的辦法。
2。能按要求進行比較物體并排序。例如:我為寶寶們準備了大樹的圖片,目的是引起幼兒的興趣,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和觀察力,也是對幼兒學會多個物體進行比較的一個升華。
3。培養(yǎng)幼兒的目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這一目標主要體現(xiàn)在第三個活動中,幼兒用目測的方法比較盒子的薄厚,這也是我運用的教學方法之一。
在活動中,我還運用了游戲法、尋找法,通過游戲活動,能促進幼兒對物體空間形式的正確認識。如:分給幼兒不同粗細的樹木圖片,引導幼兒由粗到細排列,引導幼兒每次從中取出最粗的,一直到取完為止。然后,再按由細到粗的順序把樹木一棵棵收起來,放回原處,無形中培養(yǎng)了孩子整理玩具的好習慣。總之,本節(jié)課完成了我預設的教學目標。
幼兒園課后教學反思4
在語言《分房子》活動中,結尾部分我設計了語言游戲“接龍”,讓孩子在孩子的提問要求下嘗試接答結果,“因為天氣太熱”“因為我愛吃蔬菜”。
案例實錄:有一天,午時起床后,我正給女孩子梳頭,佳佳走過來告訴我說她肚子疼。于是我用手輕輕給她揉了揉,提醒她如果還疼就告訴教師。當我組織正常的教育活動時,突然“嘩”的一聲,佳佳吐了一地,臉上、身上全是嘔吐物。見此情景我急忙替她擦臉,幫她脫下弄臟的衣服。琪琪看見了把自我干凈的衣服遞給我說:“教師,今日佳佳沒有帶書包,我把衣服借給她換。”當時,我很感動,一個5歲孩子在沒人提示下主動幫忙同伴,真有點出乎我的意料;仡^再一看,大部分幼兒用手捏著鼻子,捂著嘴巴,一副厭惡的表情。
結尾部分的設計,將故事教學與孩子們的現(xiàn)實生活緊密聯(lián)系,這樣有助于幼兒更好的掌握“因為……所以……”的句式。“因為……所以……”是一個因果關系的'短語,將這個短語的學習運用在語言游戲中,比較貼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能有效地調動孩子們的情緒,為幼兒正確使用短語“因為……所以………”作了鋪墊。讓幼兒能主動學習,敢于嘗試思索,說出不一樣的答案,較好的體現(xiàn)了幼兒的嘗試精神,順利的完成了教學任務。
幼兒園課后教學反思5
《小池塘》一篇課文,文字優(yōu)美、形象生動、想象豐富、意境優(yōu)美的散文。它描寫了春天到來時小池塘的美麗景象。課文運用擬人化手法,賦予靜態(tài)的池塘以生命的動態(tài)方式呈現(xiàn)。學完課文,我播放了一段課文配套錄象,加深學生美的體驗,激發(fā)學生對美麗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看完了這篇課文,你想說些什么?學生交流自己情感的積極性很高。
生:小池塘太美啦。
生:大自然真美呀!我想到各地去看看。
生:老師,小池塘太美了!可是在我們村子里有個池塘,水黑黑的,上面都是些垃圾,到了夏天滿是蒼蠅、蚊子,一陣陣臭味。一點都不美。
師:同學們,那該怎么呀?
生:我們要保護這些池塘,不亂扔垃圾。
生:看到那些亂扔垃圾的人,我們要去批評他。
這一點在教學設計中顯然我沒有預設到,沒有想到與環(huán)境保護聯(lián)系起來。于是在上完課后這樣寫到:多么聰明的孩子,想法這樣獨特。他能夠跳出我的思維圈,想到了我們沒有想到的.,他的感受是新穎的,帶領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去認識世界,感悟到美麗的大自然需要我們大家努力,大家伸手來保護;也從另外一個角度對學生滲透思想教育。
課堂的不可測因素很多,預設實施中總會遇到意外,就需要我們教師對預設進行調整,使預設貼近文本,貼近課堂,貼近學生,促進預設與生成的融合。
幼兒園課后教學反思6
裝飾小樹葉
幼兒是天生的美術家,如何提高幼兒對繪畫的興趣,大家不斷地對幼兒園美術教學反思,總結經驗,彌補不足。本站內容豐富,希望此篇幼兒園美術教學反思給各位幼兒園老師提供參考價值,歡迎支持本站內容!
新《綱要》中指出“幼兒的創(chuàng)作過程和作品是他們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應支持幼兒富有個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表達,克服過分強調技能技巧和標準化要求的傾向!泵佬g活動示范和范畫都是必不可少的,而示范和范畫又往往會束縛幼兒的思想,影響他們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如何處理好這兩者之間的關系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裝飾小樹葉》是讓幼兒用各種線條和各種圖案對小樹葉進行裝飾。活動開始時我給幼兒展示了不同的范例,并給每個范例所用到的線條、圖案進行了介紹。在我示范后,我問幼兒老師設計的小樹葉漂亮嗎?他們的回答自然是肯定的,接下來要請你們自己做設計師,老師相信你們設計的小樹葉比老師漂亮。
我還要求幼兒,用不一樣的.線條圖案進行裝飾,作品不和老師一樣,只要漂亮就可以。孩子們聽了我的話都很有興趣,在幼兒作畫過程中發(fā)現(xiàn)這兩點給了幼兒很大的創(chuàng)作空間,他們畫出來的樹葉五彩斑斕,各有千秋。作品中既有我示范時的元素,如花、圓點、曲線、折線、直線,又有他們不同與我的獨特構思,達到了我預期的目標。
通過這一活動我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性的繪畫需要做到以下幾點:一、興趣是幼兒的學習動力,是求知和成材的起點,一般來說,幼兒對畫畫都有興趣,但并不會持久,因此,在教學活動中要通過各種方式不斷地激發(fā)、培養(yǎng)和保持幼兒對繪畫的興趣。在《裝飾小樹葉》這個活動中我就是讓幼兒來當小小設計師引起他們作畫的興趣。二、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在活動的開始欣賞范畫環(huán)節(jié),就是讓幼兒通過觀察了解了小樹葉上用到了哪些線條和圖案,為接下來的作畫奠定了基礎。三、正確評價幼兒作品,激發(fā)幼兒再創(chuàng)作的信心。恰當?shù)脑u價能激發(fā)幼兒的作畫興趣和創(chuàng)作熱情,使幼兒體驗成功。因此我在巡回指導時,對于幼兒的作品我總給予肯定的評價,幼兒在我的鼓勵下更加有信心把他的作品畫下去,直到完成。
作為一個幼兒園美術教育者肯定要寫幼兒園美術教學反思,有力于大家提高教學水平,同時更好地了解兒童的心理結構,我們華夏愛嬰為大家提供很多幼兒園美術教學反思文章范本,讓您了解如何寫好反思,有那些步驟。歡迎您的參閱!
幼兒園課后教學反思7
大班階段是幼兒語言發(fā)展的關鍵期,孩子的理解能力增強,對周圍事物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能夠積極地運用感官去探索周圍的世界,F(xiàn)在的幼兒大多生活在城市當中,他們對自己所處的環(huán)境較為熟悉,對于農村孩子的生活知之甚少,但卻具有強烈的好奇。《我砍倒了一顆山櫻花》這個讀本運用生動、形象的畫面,優(yōu)美的語言、有趣的情節(jié),向人們講述了“我”的童年生活。本活動有利于在閱讀中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培養(yǎng)幼兒的閱讀興趣,符合幼兒語言發(fā)展的需要。
本活動的主目標定位于“閱讀繪本,分享故事中“我”的童年趣事,感受童年生活的自由快樂與無限樂趣;嘗試自主閱讀,能用熟練連貫的語言講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體驗童年生活的樂趣”。因為學前閱讀的重點是閱讀畫面,理解畫面?zhèn)鬟_的信息,讓幼兒更多地從畫面中獲取信息。幫助幼兒概括、提升、拓展經驗,符合大班幼兒的認知水平。
活動主要運用參與式的閱讀方式,既有集體閱讀(ppt),又有幼兒自主閱讀(人手一本小書),環(huán)節(jié)清晰,過渡自然,環(huán)環(huán)相扣,重點突出,具有可操作性。教師以讀本中主人公“我”的身份,帶幼兒走進“我”的童年時代,激發(fā)了幼兒濃厚的興趣和求知欲。
活動的開始部分以“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你看到的這個小山村是什么樣的.?”。通過觀察講述、調動幼兒已有經驗。接著教師以讀本主人公的身份激發(fā)幼兒對活動的興趣!斑@是我小時候住過的地方,我和我的小伙伴們在這里度過了快樂的童年,還發(fā)生了許多有趣的、令人難忘的事情。今天,我給大家講一講我童年的故事”。
為了避免民間游戲中單純的玩會很枯燥,孩子們不太感興趣,便設計了情景,讓幼兒扮演小雞,來一起做游戲,孩子們會玩得很高興。而我認為這也是本次活動的亮點。通過音樂乘坐皮筋小汽車來出場,進行熱身運動,將皮筋便趁鼓勵一輛小汽車,勾起了幼兒的興趣。整個活動,老師都是在引導孩子們自己想辦法去玩,引導他們想出不同的玩法,引導他們去合作游戲。在綜合游戲中設計了聽指令轉換動作,不僅增加了游戲的趣味性,還對孩子們進行注意力方面訓練,在轉換之間增強了難度,幼兒很有成就感。游戲中設計了有難度的夾沙包跳、爬用輪胎搭成的小山坡,孩子們能夠在大家的鼓勵下勇敢地去嘗試并且渡過難關,表現(xiàn)很棒。而規(guī)則意識的培養(yǎng)也是本次活動的難點。
本次活動中也存在這不足,在活動過程中沒有進行總結性的過度,個別幼兒的關注不夠,在對幼兒的探究引導上還需要更細致的斟酌。
幼兒園課后教學反思8
今天我上的這節(jié)課是一年級的一節(jié)群文閱讀研究課《有意思的兒歌》。讓一年級的孩子來開展課堂上的群文閱讀活動本身就是一種挑戰(zhàn),因為他們識字少,沒有閱讀基礎,連教材里的課文都讀得不夠流暢……但我心里就有一個強烈的愿望,想讓孩子們從一年級開始感受閱讀的樂趣,學會閱讀,進而愛上閱讀,因為群文閱讀課題研究在我校開展一年多以來,我越來越感覺到閱讀,特別是有主題的群文閱讀對孩子將來的發(fā)展乃至未來的人生都有著重要的意義。我們每一位語文教師都應該做兒童閱讀事業(yè)的推廣人,在孩子們的心里撒下閱讀的種子,讓這粒種子生根、發(fā)芽、枝繁葉茂。
今年我接一年級的新班,忙過了黑色的九月,坐下來靜靜地思考:一年級的孩子該怎樣來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我想,首先是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吧!而兒歌無疑是孩子們最早接觸、最多接觸,也是他們最感興趣的兒童文學形式,他們也是從兒歌開始接觸祖國的傳統(tǒng)文化。所以我想到了讓一年級的孩子通過讀兒歌,說兒歌,表演兒歌,創(chuàng)編兒歌等環(huán)節(jié),讓他們感受讀兒歌的樂趣,在讀中訓練孩子的思維,提高孩子的表達能力,同時體驗創(chuàng)造的快樂,從而引導孩子們喜歡上課外閱讀,養(yǎng)成主動閱讀的好習慣。
兒歌如此之多,如何選一個議題將幾首兒歌放在一起在一節(jié)課里完成呢?思考了很久,想到過寫動物的兒歌,寫春天的兒歌,寫秋天
的兒歌……但都沒有一個議題很集中,在大量的閱讀了很多兒歌后,突然發(fā)現(xiàn)其實兒歌的種類很多,每一種都很有意思,也有自己的特點,何不選擇其中幾種典型的、孩子們又感興趣的兒歌讓孩子們來閱讀呢?于是我選擇了《有意思的兒歌》這個主題。
圍繞主題,我定下了學習的'目標:
1、通過朗讀、誦唱兒歌,讓孩子感受兒歌明快的節(jié)奏、真摯的情感及蘊涵其中的文化,激起對兒歌的興趣和對生活的熱愛。
2、通過學習,了解兒歌的基本類型,開發(fā)他們的智力,發(fā)展他們的思維和想象能力。
3、在誦讀兒歌的過程中訓練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幫助孩子積累語言,并逐步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
4、通過學編兒歌,讓孩子們初步感受創(chuàng)作兒歌的樂趣。
幼兒園課后教學反思9
一、交流導入,二、誦讀兒歌,讀出節(jié)奏,三、自由誦讀,感受兒歌的不同類型,四、學編兒歌,感受樂趣,五、總結點題,推薦課外閱讀書籍?偟膩碚f,本節(jié)課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很清楚,孩子們也很喜歡這樣的閱讀教學活動,思維很活躍,在讀、唱、演、玩中激發(fā)了閱讀興趣,提高了聽、說、讀、寫的能力,基本達成了預定的教學目標。
不過也有許多做得不夠好的地方,如導學部分的教學還不夠。教學《小白兔》這首兒歌時,讓孩子們學會用拍手打節(jié)奏的方法讀兒歌后讓他們想其他辦法來讀兒歌時,孩子說到“表演讀”時就應該讓孩子們馬上來表演著讀這首兒歌,也為后面的表演自己創(chuàng)編的兒歌打下基礎,后面的表演會更豐富多彩。
在引導學生說《比尾巴》這首兒歌有意思在哪里時,沒有讓學生說得夠,就急于引導孩子去發(fā)現(xiàn)問答歌一問一答結構上的特點。
此外,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創(chuàng)設情境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讓孩子們走進他們感興趣的情景中才能充分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激活思維,而我在創(chuàng)設“回家用這首謎語歌去考考你的'爸爸媽媽”這個情景時做得還不夠。
老師還應在教學活動中更多的關注生成的問題,還要更充分的營造學習的氣氛等。當然,也留給我們一些思考:我們的教學設計如何兼顧學習能力強的孩子和學習能力較弱的孩子?這些都有待我們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去探索、去總結。
最后,用教科書教閱讀,有不小的改革空間,但畢竟是有限的,而推進兒童閱讀發(fā)展的空間是無限的。如果課堂教學、兒童閱讀這兩手長抓不懈,語文的教學前程似錦,學生的發(fā)展前程似錦,祖國的未來前程似錦。
搞好我們的群文閱讀教學,語文的教學前程似錦,學生的發(fā)展前程似錦,祖國的未來前程似錦。
幼兒園課后教學反思10
“蛤蟆種瓜”是一個小班的語言活動,是關于有一只蛤蟆想自己種瓜的故事。
活動一開始我就拿來了哈密瓜給寶貝們看看,引起他們的興趣,因為實物感知最適合小年齡的幼兒。起初我還擔心寶貝們蛤蟆和青蛙分不清楚,所以抱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讓寶貝們說說蛤蟆和青蛙的區(qū)別。壯壯一聽,胸有成竹地說:“蛤蟆是身上有很多點點的,青蛙沒有點點!甭牭綁褖褜氊惖脑,真讓我吃驚,看來這小家伙們懂得還真不少啊!寶貝們的興趣被成功吸引!第一遍聽故事了,要求寶貝們通過聽故事后來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有:說說故事的名字?蛤蟆見種子沒長出來他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蛤蟆睡了很久很久,醒來發(fā)現(xiàn)了什么?他是怎么說的.?等等。結果有些問題孩子們答不上來。沒關系,那就帶著問題進入第二遍故事吧!于是我事先提出要求剛才的問題仔細聽,故事聽完了誰能回答出來誰就是小耳朵最靈的寶寶!我在講第二遍故事時根據(jù)掛圖,讓幼兒邊看掛圖邊聽故事,這樣,寶貝們帶著我的要求來聽故事,更加深了對故事的印象,效果明顯比第一次回答問題要好得多!
綱要中指出:在語言活動中要讓幼兒成為語言的主動學習者、建構者,我們就應該為幼兒創(chuàng)設敢說、愿說、會說的語言環(huán)境和交流與表達的機會。今天的語言活動中,由于我事先準備好了哈密瓜等教具,在活動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很好的促進了幼兒的語言能力的發(fā)展和良好的傾聽能力,也同時讓小朋友們知道了種瓜的不容易及要愛護糧食等多方面的知識促進。
幼兒園課后教學反思11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每一次上課教給學生的同時我們自己收獲到的往往更多,在這節(jié)課中,我受益頗多。
一、深入解讀文本是教學的基礎
《我愛門前的小池塘》是著名兒童詩作家金波的代表作之一,它以清新的語言、豐富的想象、深厚的情感讓讀者看到了一個清清亮亮、美麗而充滿生機的小池塘。文章分為六個自然段,開頭和結尾互相照應,通過植物、動物、青山白云對小池塘的喜愛向讀者展示了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面。全文以“愛”貫穿始終,作者將自己的對小池塘的喜愛體現(xiàn)在小池塘周圍的景物上,讓人讀起來覺得歡喜,傳遞給讀者一種快樂的情緒。最初看到這篇課文的時候只是很膚淺的認為課文就是要讓學生感受到小池塘的美麗,而忽略了關鍵字“愛”,一篇沒有感情的文章如何能成為一篇流傳至今的。經典之作呢?而且作者巧妙地運用池塘周圍的景物將文章寫得妙趣橫生又留給讀者豐富的想象空間,想必作者作此文中心中定是充滿了滿滿的歡喜,最終一字一句的`將心中充盈的歡喜寫下來。想來在拿到教材的時候我往往最先做的不是把教材反復的研讀而是急著去翻教參看看該注意什么?該怎么設計更好?而這些教參上的東西有多少是我自己的呢?這樣的“拿來主義”沒有透徹的理解怎么能走進作者的心,體會到文中的情呢?
二、精心的教學設計是教學的關鍵
文章的情感、教師的解讀、學生的學習過程都需要一個自然的教授過程,于是教學設計成為了一節(jié)課的關鍵,《我愛門前的小池塘》這篇課文在教學設計注重了“情”“趣”二字。以“情”貫穿始終,通過教師的過渡語和總結時時刻刻向學生傳遞著作者對小池塘的愛,使每個自然段的分段教學渾然一體而又層層深入。每一段的教學過程中時刻把握著學生的興趣點,以不同的方式呈現(xiàn)出低年段的教學特點,如第二自然段中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感受自己就是小池塘周圍的花草樹并通過動作表現(xiàn)出來,學生興致高昂,激發(fā)了兒童獨有的豐富的想象力。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中抓住“情”“趣”實施的教學行為充分展現(xiàn)了我校實效課堂的魅力,每一個字詞的練習鞏固,每一個語言訓練點都落到了實處,字、詞、句、背誦、語言訓練、想象訓練、寫字訓練一個都沒有少。
三、用心關注學生是教學的重點
在教學中學生的學是課堂的主體,因此老師必須時時關注學生,因為一節(jié)課的成功與否全在乎于學生的反應。一年級的學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有趣的話題、及時的鼓勵、交錯進行的學習方法都是吸引他們注意力的好方法。關注學生不僅僅只能停留在注意力上,如何讓學生從不會讀到會讀,從不會說到會說這都需要老師關注。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要求老師最需要做的就是像個朋友一樣在他不會讀的時候指導一下,在他不會說的時候啟發(fā)他一下,走進孩子的心里,做一個良師也做一個益友。
這節(jié)課已經上完了,回想一下我學到的又豈止是教學技術更有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王校長手把手的教我、梁校長的指點迷津、羅主任一點一滴的叮囑、望望的舍命相陪等等我都深感于心。一節(jié)課凝聚的是一群人的智慧,一個人的背后有那么多雙手的支持,這節(jié)課真是讓我學到了太多太多。
幼兒園課后教學反思12
幼兒美術教育活動是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造能力為核心的一種創(chuàng)造教育活動,每個幼兒都有創(chuàng)造的潛力,同時又是一種需要他們手、眼、腦并用,并需把自己的想象和從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轉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的一個過程。因為前段時間朱老師向家長開放日時上了一節(jié)《小精靈的魔法湯》小朋友們對這個魔法都很感興趣,從此愛上了變魔術,只要是與魔法有關的小朋友們都很感興趣,所以在活動的一開始部分我就以魔術的形式引出調動了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我班小朋友也學畫了各種各樣不同的魚,所以我設計了《魚兒。變變變》這一堂課,中班年齡段的.孩子可以讓他們嘗試各種繪畫的方法,所以在這一次活動中我就采用油水分離這種繪畫技巧,感受油水分離帶來的這一種神奇的畫法與效果。魚是幼兒生活中常見的一種動物,對于魚的外型特征幼兒已相當?shù)牧私夂褪煜,所以要從中班幼兒的認知特點和繪畫發(fā)展水平出發(fā),以幼兒發(fā)展為本,充分的體現(xiàn)以幼兒為主體的活動設計,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充分調動幼兒的繪畫熱情和興趣,變“被動”為“主動”,通過創(chuàng)設“小魚不見了”的問題情境勾起幼兒強烈的好奇心,激發(fā)幼兒探索及創(chuàng)作的欲望。
并運用多種繪畫材料、工具,通過用蠟筆和水粉間的常用又獨特的組合方式來進行美術創(chuàng)作,引導幼兒自主創(chuàng)造,表達自己的意圖及對美術作品的感受,讓幼兒盡情地表現(xiàn),畫出他自己喜歡的、富有創(chuàng)造性、個性的魚,從而培養(yǎng)幼兒的審美情趣。在教學方法上利用直觀教學和幼兒操作法相結合。
【幼兒園課后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課后的教學反思03-01
教學課后反思12-02
課后教學反思02-08
大班教學課后反思04-05
《比尾巴》課后教學反思03-20
音樂的課后教學反思03-22
課后教學反思簡短03-06
音樂教學課后反思03-17
小班課后教學反思03-16
課后的優(yōu)秀教學反思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