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劌論戰(zhàn)》教學反思優(yōu)秀
身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曹劌論戰(zhàn)》教學反思優(yōu)秀,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曹劌論戰(zhàn)》教學反思優(yōu)秀1
《曹劌論戰(zhàn)》緊緊圍繞“論戰(zhàn)”來選取材料。第一段通過曹劌與魯莊公的對話,強調人心向背是取決于戰(zhàn)爭勝負的首要條件,突出了曹劌“取信于民”的戰(zhàn)略思想;第二段簡述曹劌指揮魯軍進行反攻、追擊和最后取得勝利的過程,顯示曹劌的軍事指揮才能,為下文分析取勝原因作伏筆;第三段論述取勝的原因,突出曹劌善于抓住戰(zhàn)機,謹慎而又果斷的戰(zhàn)術思想。本文意在表現(xiàn)曹劌的“遠謀”。在教學中老師不僅要分析曹劌這一人物形象,而且分析魯莊公這個人物形象也很重要。這樣就能貫注給學生一個意識:在閱讀中,要善于從多角度、多側面,善于從不同的視點來分析閱讀內容,從而獲得對知識的`全面的辨證的理解。
蘇軾的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备嬖V我們從不同角度看問題,得出的答案也不一樣。要鼓勵和培養(yǎng)學生的這種意識。
《曹劌論戰(zhàn)》教學反思優(yōu)秀2
1、從整個教學過程來看,真正體現(xiàn)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課文的朗讀、翻譯和分析基本上都是由學生完成的,教師只是做了相應的一點點撥,充分地鍛煉了學生的能力。
2、教學過程中沒有采用逐句翻譯的傳統(tǒng)方式,而是采用朗讀、表演等形式從整體上去把握課文。這樣做,不但可以消除學生機械翻譯的枯燥感,還能讓學生從課文中學到更多的知識。
3、思想教育應該貫穿始終。如果不能透過故事看到其中的.本質,學習這篇課文的意義就少了一半。學習了這篇課文,學生能夠從中初步認識到戰(zhàn)爭的本質,并引導學生在生活中正確面對矛盾沖突,對學生很有幫助。
4、學習語文知識絕不能僅限于課文,課文只是一個例子。學習了課文,還要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在相關文章中運用,這樣才能做到舉一反三。老師應該引導學生培養(yǎng)這種習慣,如果學生的條件有限,老師也要盡可能地給他們提供幫助,做到課內課外相結合,這也正是新教材設置綜合性學習的原因。
《曹劌論戰(zhàn)》教學反思優(yōu)秀3
《曹劌論戰(zhàn)》講完了,下課后剛坐到辦公室桌邊就有學生來問:“老師,你說為什么在戰(zhàn)場上堂堂的魯莊公就那么聽曹劌一個人的話呢?”我覺得這個問題很新穎,但又一時語塞,只好答應他等老師研究研究再回答,學生松松爽爽地回去了;叵胱约菏谡n,側重于對曹劌才智和作戰(zhàn)中成敗因素的分析,對學生提出的君臣之間和諧關系的問題卻想得很少。于是急忙翻閱資料,找老教師們請教,最終歸納出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莊公并非是個昏君,而是賢主。
在《曹劌論戰(zhàn)》中,戰(zhàn)前的莊公及其同僚確實“鄙”──目光短淺,在曹劌看來,莊公在政治上是不成熟的,因為他急于進攻,依靠的是貴族近臣和虛無縹緲的神;戰(zhàn)后的莊公也勝而不知其原因,處處顯得才能有限。那么曹劌又是何許人也?從“其鄉(xiāng)人曰”可見他僅是普通老百姓而已,莊公卻能接見他,可見莊公的謙虛和對賢能人才的渴望;另外在長勺之戰(zhàn)中,莊公對曹劌指揮充分信任,言聽計從,說明他是禮賢下士,任人唯能,用人不疑;戰(zhàn)后,莊公確不知其勝因,但沒有藏藏掩掩,而是為求真理,不恥下問,不因勝利而沾沾自喜。聽完曹劌的分析后,更立即拜曹劌為大夫,可以說英雄不問出處。
由此看來魯莊公當是歷史上能知人善任的賢主明君。
其次,曹劌不是狂徒,而是軍事家。
曹劌在“齊師伐我”時是出于“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之心而請見的,但這不是輕而易舉之事,因為別人也有愛國心,但未必有敢于謁見的勇氣和才能。大兵壓境,莊公需要的是有指揮若定才智的能人,所以曹劌的“請見”是有勇有謀的。另外他對“可以一戰(zhàn)”的肯定,說明他深諳用兵之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戰(zhàn)爭的決定因素在于民心。尤其是長勺之戰(zhàn)中,雙方實力相差很大,如果盲目應戰(zhàn),定會吃虧,戰(zhàn)爭中曹劌卻從容鎮(zhèn)定,應對自如,可見他是胸有成竹是深謀遠慮的,而戰(zhàn)后的分析,更是可見他是有非凡謀略的。
這等有才能的`人又怎能不受莊公的重用呢?
其三,春秋時期,百家爭鳴,能人有錐處囊中、脫穎而出的機會。
莊公和曹劌和諧的君臣關系是那個時代造就的。春秋時期,舊的禮制開始瓦解,人們的思想異;钴S,百家爭鳴的狀態(tài)已初現(xiàn)端倪。很多能人都想竭力將自己的思想推銷給各國的諸侯并希望獲得重用。像孔子、蘇秦等都曾竭力將自己的治國思想向各國諸侯推銷。甚至出現(xiàn)了像“毛遂自薦”這樣的成語故事,所以像曹劌那樣以平民之身自薦而受到魯莊公接見,就顯得非常正常了,而莊公對前來求見的能人顯示了君主所具有的大度。這樣平和的世風也使得他們和諧的關系成為可能。當然,如果沒有真正的才能初次的巧舌如簧并不能長久待下去,像南郭先生那樣“濫竽充數(shù)”,最后只會露馬腳倉惶而逃或丟去腦袋。曹劌卻通過“齊師伐我”這個考驗贏得了莊公的進一步信任,所以他的才能脫穎而出了。
《曹劌論戰(zhàn)》教學反思優(yōu)秀4
一直來,我都感覺文言文教學存在兩種偏向:一是逐字逐句地串講,課堂氣氛沉悶、索然無味,教學效果事倍功半;二是全篇感悟,從整體意會,輕基礎知識的落實,學生沒有重視文言文知識的積累,對文言文篇章理解不透。其結果為:老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吃力,且教學容易走入“以教師的教代替學生的學”的誤區(qū),課堂教學缺少探索和研究,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tài),缺乏基本的學習方法。
為此,在《曹劌論戰(zhàn)》一文的教學設計過程中,我主要從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文言文學習習慣為教學主線,讓學生在課堂中明白學習文言文該采取什么方法才能更好地明白文言意思,把握好文本內容,讓他們在課堂中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帶著這樣的思考,在教學中我做了如下的設計:
第一環(huán)節(jié):從“十年春,齊師伐我”的背景導入,揭示課題。
第二環(huán)節(jié):學生聽讀、朗讀課文,分小組聽讀課文,小組同學糾正字音。學生自譯課文。
第三環(huán)節(jié):學生根據(jù)老師給出的字譯提示以及注釋,合作理解課文,做好課文思想內容的分析,不懂之處提出疑問,特別是人物的分析,需要有自己獨到見解。第四環(huán)節(jié):小結全文,指點學生在理解評價歷史人物時要有自己獨到、一分為二的方法,這樣才能公正地評價歷史人物。
反思本節(jié)課運用了學生小組合作探究的教學法設計教學,能重視學生在課堂中的合作學習,重視引導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發(fā)現(xiàn)和探究學習任務,使學習過程真正成為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和諧、自由、活潑的學習情境,學生在自主的空間里,自由奔放地想象、思維和學習,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讓他們感受并明白理解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而且在對人物的理解評價中能有自己獨特的看法,將創(chuàng)新文言教材、創(chuàng)新文言教法與創(chuàng)新的課堂環(huán)境有機地結合起來。將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真正落到實處,取得了自己想要達到的一些教學的效果。
但上完課后反思自己在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語言組織以及表達等教學細節(jié)方面,自己的教學語言美化和靈動仍有待于自己今后要繼續(xù)加強和努力提高。
《曹劌論戰(zhàn)》教學反思優(yōu)秀5
本次參加優(yōu)質課講授的是《曹劌論戰(zhàn)》的第二課時,本課時的能力教學目標有兩個;一是學習圍繞中心“論戰(zhàn)”組織材料,詳略得當?shù)膶懛ǎ欢菍W習評價曹劌和魯莊公兩個人物形象,理解作品豐富的思想。情感目標是:了解魯軍以弱勝強的原因,認識曹劌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思想,學習他“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主義精神。教學重點是領會詳略得當?shù)膶懛ㄅc評價人物。
文言文的教學重在通過朗讀培養(yǎng)學生的文言語感,積累文言語匯,因此課堂的朗讀練習就尤為重要。這個目標在第一課時已經完成,故而本課時需要對上一課時學生掌握重點文言詞句的情況進行檢查,并借以鞏固文言知識,熟悉課文內容。在此基礎上討論達成本課時的兩個目標。從課堂實效看,基本很好完成了教學目標。成功之處有下列幾點:
1、目標設置得當,扣住了教材的特點與單元重點。
2、問題設計有層次有梯度。在閱讀理解階段通過設計有梯度的問題加以引導,提示思考方向與角度,降低思維的難度,不僅節(jié)省了時間,提高思維質量,而且提高了課堂效率。在設計問題時,避免了細小瑣碎,注重整體感知,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與分析思維的能力。
3、緊扣文本,培養(yǎng)思維的批判性與創(chuàng)新性。在引導學生對問題理解時,緊扣教材,注重讓學生從課文中找依據(jù),做到言之有據(jù),言之有理。避免了猜答案的現(xiàn)象,培養(yǎng)思維的嚴密性。在對魯莊公評價時,則提示學生注意結合特定時期人物身份,客觀公正的評價。這一提示促使學生關注真實歷史環(huán)境中的歷史人物,而不是離開歷史,以今論古,苛求人物。結果學生對魯莊公作出了創(chuàng)造性的公正評價,很好地達到了教學目標。
4、媒體手段使用得當。通過媒體手段將視頻朗讀、圖片、文字等資料用動畫形式展現(xiàn);對重難點知識則利用字形、字體、顏色變化加以區(qū)別強調,起到提示作用;提高了課堂效率,也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5、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緊湊完整,銜接自然合理。以鞏固檢查詞句理解導入,聽讀復述熟悉課文內容為基礎,自然引入對寫法特點的領悟,然后進入對課堂的重難點內容理解的.引導:評價人物。再水到渠成的進行全文的總結,設計了幸運闖關題拓展學生的視野,增加語文知識積累。
教學中的不足:
1、若單從本節(jié)課看,課堂上留給學生思考問題的時間相對較少。但因為已布置學生提前預習思考,因此課堂關注的側重點就在思維的嚴密性與創(chuàng)新性,在引導學生養(yǎng)成預習的良好習慣。從設計意圖看,本節(jié)課也較為成功。
2、原教學設計時,復習鞏固階段是先聽讀、復述課文,再復習詞句,教學時我作了調換,這樣與分析階段銜接更自然緊湊。拓展部分“幸運闖關·戰(zhàn)爭文化”中最后一個問題是:出自本文的成語是什么?這個問題放在拓展部分不合適,建議放在“總結全文”部分。
3、由于課堂時間緊,內容多。原計劃讓學生交流質疑,以學生提出的不懂問題引入分析評價環(huán)節(jié)的設想也臨時做了調整。得失暫無結論。
【《曹劌論戰(zhàn)》教學反思優(yōu)秀】相關文章:
《曹劌論戰(zhàn)》教學反思11-24
曹劌論戰(zhàn)教學反思03-13
《曹劌論戰(zhàn)》教學反思15篇02-17
《曹劌論戰(zhàn)》語文教學反思03-21
《曹劌論戰(zhàn)》說課稿06-20
《曹劌論戰(zhàn)》教案08-28
《曹劌論戰(zhàn)》的說課稿03-07
曹劌論戰(zhàn)教案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