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課稿范文匯總4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yǎng)和駕馭教材的能力。怎么樣才能寫出優(yōu)秀的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說課稿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說課稿 篇1
一、 說材料
這是新課標人教版第六冊第四組課文的第一課,本單元的主題是感受童年成長的美好時光。本篇課文選編的意圖在于通過作者的親身經(jīng)歷,啟示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怎樣去珍惜時間,使人生的每一天過得更加豐富,更有意義。
這是一篇清新、淡雅又略帶憂傷情緒的散文!拔摇币蛲庾婺溉ナ蓝瘋灰眩髞砺犃税职值囊幌,看到太陽落山,鳥兒飛行等自然現(xiàn)象,明白了為什么要珍惜時間,并在和時間賽跑的經(jīng)歷中,體會到了應該怎樣珍惜時間。
課文學習的重點應是感悟“所有時間里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了”,但是,“假若你一直和時間賽跑,你就可以成功”。難點在于時間的概念比較抽象,只有聯(lián)系生活實際,才能引導學生感受珍惜時間的意義。
二、 說教學目標
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感悟時間的珍貴還比較抽象,所以我把這一課時的目標定位為: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經(jīng)驗,通過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來讀懂“我”是怎樣和時間賽跑的,再通過舉例和搜集關于珍惜時間的名言警句來體會時間的意義,懂得珍惜時間的道理。
三、說設計流程
在本課時教學中,我緊抓一條主線貫穿整課教學 “怎樣和時間賽跑”。先是通過讀悟文本內容,理解“作者是怎樣和時間賽跑的”。接著讓學生挖掘身邊的同學怎樣和時間賽跑并取得成功的。最后以小練筆“我以后要怎樣和時間賽跑”來點題、提升、明意。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同時還起到檢測、反饋本課時教學效果的落實問題。
讀悟文本內容是重點,也是難點。根據(jù)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學生可能對要珍惜時間,要和時間賽跑的意義有一定的認識,而很難去理解并把握好“每一次跑贏了時間干什么用”,我們的教學的目的也正是希望學生通過讀悟關鍵詞句來理解通過哪些途徑去珍惜時間。所以每當學習了一個環(huán)節(jié)后,我都要特意去“點睛”一下,如:“那時我三年級常把哥哥五年級的作業(yè)拿來做”。在這里我就設計了一個想象題:“當別人在 時,“我”在 。”還有最后的小練筆,我也是引導學生重點去寫“我要怎樣和時間賽跑”的。
這里有一句含義深刻的句子:雖然我知道人永遠跑不過時間,但是可以比原來跑快一步,如加把勁,有時可以快好幾步。那幾步雖然很小很小,用途卻很大很大。如果純粹地讓學生去理解其含義,學生肯定說不出“所以然”,所以我就設計了一個由易到難的逐步深化的感悟流程:先讓學生去讀懂文中的“我”是怎樣和時間賽跑的,來引出這個句子,接著讓學生把語言內化為自己內部言語:“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而后把內部言語又再一次外顯出來:“生活中有這樣的事嗎?”到此結束,學生對這一句子的含義也就心領神會了。其實,這一句子也是貫穿今天這節(jié)課的一條暗線。
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春夜喜雨》是北師大版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一首古詩,它是首五言律詩。本單元共有八首關于春的古詩,對于它們的學習,關鍵在于學習詩歌方法的掌握,達到教就是為了不教的目的!洞阂瓜灿辍愤@首詩抓住春雨的特點展開。本詩寫于公元761年春,杜甫這時在成都定居兩年,從上年的冬天到本年的二月間,成都發(fā)生旱災,經(jīng)歷了旱災的人,最懂春雨的可貴,所以當春雨來臨之際,杜甫欣喜非常,以久旱逢甘霖的心情,在詩中描繪了春夜雨景,歐歌春雨滋潤萬物之功。
二、說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1、初讀古詩,了解詩意
2、品讀詩文,感受古詩的意境美和作者內心的情感美
3、再次朗讀古詩,深入體會古詩的語言美
4、學習本詩的寫法美
全詩教學的重難點就是感受是的意境美、情感美和語言美
三、說教學安排:
一課時
四、說學情
本班學生雖已學會理解詩意的方法,但在運用上還不是很熟練。
五、說教法
我采用預案導學法進行教學,教給學生學習方法,讓學生自主 合作學習,然后學生交流展示,教師再指導,再總結。
六、說教學流程
1、根據(jù)題目確定朗讀基調后,有感情的朗讀古詩,了解古詩大意。
2、把握朗讀節(jié)奏,找出韻腳,明確押什么韻,然后朗讀體會古詩和諧的韻律美。
3、讓學生思考兩個問題,來體會詩歌的`意境美和作者的情感美,在此基礎上再次朗讀古詩,讀出詩人的內心情感。
4、品味古詩語言的凝練美,著重抓住“知、潛、重”三個字來體會。
5、學習本詩的寫法 6、教師小結,指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熱愛生活。
課堂練筆:要求學生發(fā)揮你的豐富合理的想象力,為“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描寫一幅畫面。此環(huán)節(jié)的目的是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表達能力。
7、布置作業(yè)
七、說板書設計
春夜喜雨 五言律詩
杜甫
說課稿 篇3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五年級下冊的教學內容,此時,學生對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已經(jīng)很熟悉了,而且在前兩節(jié)課的學習中,學生還知道了什么是體積,以及常用的體積單位。在此基礎上,我們再來對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方法進行順勢教學。
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
1、在操作中,讓學生感知出長方體的體積大小與它的長、寬、高等有關。
2、能運用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公式,計算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并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3、借助學生自己的動手操作、動口表述及課件的動態(tài)演示,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其中,發(fā)現(xiàn)、歸納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公式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是帶領學生經(jīng)歷公式的推導過程,實現(xiàn)他們對知識的發(fā)現(xiàn)和再創(chuàng)造。
為了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力求體現(xiàn)本課的設計理念,在教學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設疑激情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學認為,疑最容易引起探究反射,思維也就應運而生。在導入時,我選用了兩個生活中常見的盒子,學生們通過猜測,引發(fā)矛盾。疑問萌發(fā)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同學們躍躍欲試,開始了對新知識的探究。
2、引導探索:在教學中,我把學生分成四人學習小組,并為每個小組提供了學習材料,讓學生們通過自己“拼、擺,觀察、計算、討論、交流”等活動形式,自己去發(fā)現(xiàn),歸納出長方體的體積計算方法。
3、觀察演示:利用多媒體教學和操作活動幫助學生理解,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教法為學法導航,學法是教法的縮影”。鑒于這樣的認識,本節(jié)課在學習過程中,主要指導學生掌握以下的學習方法:
1、觀察的方法。
2、活動實踐的方法。
3、獨立思考的方法。
4、小組交流的方法。
依據(jù)這節(jié)課的教材知識結構及小學生認知規(guī)律和發(fā)展水平,為優(yōu)化教學過程,實現(xiàn)“愉悅和諧發(fā)展,主動探究新知,大膽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的課堂教學要求,這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是這樣安排的:
一、比較大小,設疑激情
同學們,李老師手上有兩個盒子,一個電話盒,一個咖啡盒,你們知道它們都是什么形狀的嗎?這兩個盒子哪個大?哪個小呢?
學生們通過觀察大膽的猜測,有的認為電話盒大,有的`認為咖啡盒大,有的認為一樣大。究竟哪一個大呢?我們需要掌握一種科學的方法來進行計算,這樣才能驗證我們的猜測。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方法”。
【設計意圖】: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币虼,教師要在學生的認識過程中不斷激發(fā)學生心靈深處那種強烈的探索欲望。在講長方體、正方形面積計算這節(jié)課時,就先出示兩個圖形讓學生想辦法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進而引發(fā)矛盾沖突,激起學生探索新知的渴望。我這樣導課既活躍了課堂氣氛,也抓住了學生的心,讓學生情不自禁的想去探究和發(fā)現(xiàn)。
二、動手操作,感知認識
1、擺一擺:請同學們拿出20個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體,小組合作擺一些任意長方體,并說說它的長、寬、高是多少?體積是多大?記錄在記錄單上?纯茨膫小組擺得又多又快。
2、匯報交流。誰來匯報一下你們組擺的長方體的長、寬、高是多少?你能說說你們組是怎樣擺的嗎?體積是多少?還有不同的擺法嗎?(學生邊說,老師邊記錄)
3、觀察發(fā)現(xiàn):通過剛才的擺,觀察這些數(shù)據(jù),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4、總結,長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
總結出字母公式。
【設計意圖】:充分信任學生、尊重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師的指導作用是潛在而深遠的,學生的主體作用是外顯而巨大的。為學生創(chuàng)設各種不平衡的問題情境,放手讓他們自己去嘗試、探究、猜想、思考,給學生留下了足夠的思維空間。在這種設計理念的引導下,我也讓學生們自己去拼擺、去觀察、去記錄、去發(fā)現(xiàn)。自己歸納總結出長方體的體積計算方法。這樣雖然會走一些彎路,但學生親自經(jīng)歷和體驗了學習過程,他們用自己理解的方式實現(xiàn)了數(shù)學的“再創(chuàng)造”。
三、嘗試練習,再次發(fā)現(xiàn)
1.同學們真聰明,通過自己動手操作,發(fā)現(xiàn)了長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要求一個長方體的體積,必須知道那些條件?出示例一,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2、看來同學們很聰明,那這個圖形怎么求呢?(在例一的基礎上變化數(shù)據(jù),把它變成一個正方體)
3、小結:當長寬高相等的時候它就變成了一個正方體,正方體的體積就是棱長×棱長×棱長。如果用a來表示正方體的棱長,那它的體積公式用字母怎樣表示呢?學生自己總結出正方體體積的字母表示公式,老師以小資料的形式介紹a3的讀法和意義。
4、完成書上例2
5、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學到了什么?
【設計意圖】: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它的體積計算方法與長方體的體積計算方法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所以正方體體積計算方法的得來可以通過學生遷移學習獲得。這樣學習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還讓學生體會到了數(shù)學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深入體會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核心概念。
四、解決疑難,運用拓展
1、這節(jié)課我們學會了求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的計算方法。那么這兩個盒子要求它的體積,需要知道什么?師提供測量數(shù)據(jù),讓學生求體積。并且比較大小。
2、同學們真聰明,會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實際的生活問題。現(xiàn)在,老師想請同學們幫個忙,愿意嗎?出示拓展題一“小小設計師”:學校想請你們設計一個游泳池,這個游泳池要能蓄水180立方米,你能設計出幾種不同的方案?你覺得哪種最合理?
3、出示拓展題二。一塊不規(guī)則的橡皮,怎樣求它的體積?
【設計意圖】:教師要精心地、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課堂練習,應以練習設計的藝術魅力感染學生。使學生在課堂練習這個廣闊的天地中,既長知識,又長智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霸O計游泳池”和“求不規(guī)則橡皮的體積”這兩個拓展練習設計。不是在單純地模仿例題,機械地套用公式計算。而是在對題目的觀察、分析中滲透了辯證唯物主義的“變中有不變,不變中有變”觀點,培養(yǎng)了學生要“透過表面現(xiàn)象,看到問題實質”的辯證思維。在對題目的解答過程中培養(yǎng)了學生用“逆向思維”的思考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還體現(xiàn)了數(shù)學和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游泳池的深度要科學,符合生活實際,長和寬要成比例。這樣不僅使學生加深了對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計算方法的理解,還培養(yǎng)了學生思考問題的深刻性和全面性,實現(xiàn)了對數(shù)學知識的再創(chuàng)造。
說課稿 篇4
教學意圖:
玩具是每一個小學生的最愛,并且各種各樣的顏色對于他們來說也充滿了好奇,這節(jié)活動課就是通過讓學生在玩小汽車的過程中,使學生產(chǎn)生對顏色的興趣,感受和同伴一起玩的樂趣。
教學目標:
1.對顏色感興趣。
2.會將小汽車車輪或其他圓形的`東西蘸顏色在白紙上滾。
教學準備:為每個寶寶準備一輛玩具汽車,拉鏈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許多好玩的玩具,你們猜猜是什么?
2.在學生自由猜測時,教師掀掉布,給學生一個驚喜:
(師:“看,是什么?”)(小汽車)
師生一起說說小汽車的種類和作用,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
3.“這么多好玩的小汽車,你們想不想玩一玩啊?”
(教師講清楚要求,學生自由選擇自己喜愛的玩具汽車玩。)
二、引發(fā)興趣,教師進行示范演示。
1.師:小朋友們,快來看呀,老師的汽車會變魔術!
教師把汽車車輪蘸上顏色在白紙上開過,邊開汽車邊念兒歌“小汽車,嘀嘀嘀,真有趣!
2.引導學生觀察小汽車滾出來的畫,師:厲害吧,老師的小汽車還會畫畫呢,看,是什么顏色的?像什么?
(學生自由回答,在學生回答像什么時,教師要給與肯定。)
3.師:同學們,你們的小汽車能畫畫,依靠的是什么力量?
(推力拉力)
三、活動結束
1、每人一個方向盤,在音樂的伴奏下,學生做開小汽車的游戲。
2、說說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推力或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