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精華】中學音樂說課稿3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說課稿,說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說課稿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學音樂說課稿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學音樂說課稿 篇1
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面向全體學生,注重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chuàng)造,提倡學科綜合”,是新的教學理念;特別是新的音樂課程標準給我們提出的原則和要求。它需要我們轉變觀念,改變以往的教學思路,以全新的感覺來面對課堂、學生和教材。同時轉變教師自身的角色,這些都給我們提出了新的課題,也是我本次參賽課的理論依據(jù)。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本次參賽課的內容,是初二上冊第六單元教材。本課共分三個課時,我上的是第一課時,本課時的主要教學內容有:歌曲《新年好》、綜合訓練(一)(三)(四)。
《新年好》是一首英國兒童歌曲,拍,F(xiàn)大調,是由兩個樂句構成的一段體結構。曲調優(yōu)美、流暢,表現(xiàn)了人們在新年到來之際歡樂歌舞,互相祝賀的愉快心情。
綜合訓練(一)是認識鈴鼓并掌握其演奏方法;(三)讓學生按節(jié)拍用踏腳、拍手、等方法為《新年好》伴奏。(四)是用鈴鼓、碰鐘為歌曲伴奏。
2、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用輕松愉快的情緒,柔和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新年好》。
。ǎ玻、認識鈴鼓,掌握其演奏方法,并會使用其為歌曲伴奏;進行創(chuàng)編練習,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及自主學習的能力。
3、教學重點:
(1)、學習用輕松愉快的情緒、柔和而具有彈性的聲音演唱。
。ǎ玻、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歌曲。
4、教學難點:
掌握歌曲節(jié)奏,用各種方式為歌曲伴奏。
二、說教法
教學過程是教與學的統(tǒng)一的過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主動積極地學習。要使學生學得主動,必須靠教師的啟發(fā)、指導,“教”為“學”服務。只有遵循音樂學科的規(guī)律,充分發(fā)揮學科特點,才能收到良好效果,教學時應考慮學生的心理特征,采用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在學習時保持主動、自然、愉快的心境;谝陨显颍以O計如下教法:
1、根據(jù)學生無意注意占優(yōu)勢的原理,運用知識形象化、趣味化、生活化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無形中掌握了知識,把枯燥的學習變成了樂學。
如在教學節(jié)奏時,我采用了用學生與小兔子交朋友的方式,讓學生按節(jié)奏說話,學生便在玩中學會了本歌的節(jié)奏。
2、創(chuàng)設情境法:通過開火車的游戲,使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到了音樂的快樂。
3、根據(jù)以音樂審美為核心,注重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chuàng)造的新課程標準理念,我運用了“音樂感知實踐教學法”和“音樂情感實踐教學法”。
聽是感知和理解音樂的前提條件,聽是藝術實踐中最重要的過程。如,我在導入新課時就是通過聽范唱讓學生感知的。音樂情感實踐教學法重在對音樂作品表現(xiàn)的情感體驗和主動參與之后的有理解的真情實感地表現(xiàn)。在學會唱歌曲后,我通過學生自編節(jié)奏為歌曲伴奏及,選擇表演形式自編表演動作,對歌詞二度創(chuàng)作,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表演、舞蹈、創(chuàng)作等綜合音樂藝術中,使學生獲得感知與創(chuàng)造音樂美的能力,在音樂情感的體驗與抒發(fā)過程中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審美教育。
4、運用談話法、討論法以引起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分析能力。
這兩種方法在本課中主要體現(xiàn)在理解歌曲內容和對歌詞的二度創(chuàng)作及用打擊樂為歌曲伴奏上。
5、視覺圖象法: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和直觀教具,聯(lián)系生活實際,幫助學生學習、理解和感受歌曲的情感。如:在節(jié)奏練習時,通過直觀教具小兔子的說話,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在歌曲導入時,我充分運用了VCD范唱及圖片,使學生既理解了歌曲內容又激發(fā)了興趣,并使學生感受到了新年的情景。
三、說學法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學習的方法,給學生如何學習的啟示。課堂教學,要面向全體,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線”的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從本課的教學目的出發(f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確定如下學法:
1、聽唱法:“聽”,是感知和理解音樂的前提條件;“聽”,是音樂藝術實踐中最重要的過程。音樂是聽覺藝術,這就決定了音樂藝術時間都必須從“聽”入手,在“聽”的基礎上進行,也決定了音樂教學必須把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聽覺放在首位;離開了“聽”,音樂就不存在了。我讓學生從聽入手,逐步鍛煉他們的自學能力,音樂鑒賞力,總之,只有自己會了,成為自己的知識,才是素質教育的目的。在本課中,我讓學生聽節(jié)奏、聽歌曲范唱,來提高學生的聽力和對音樂的感知、鑒賞能力。
2、討論法、小組合作法:通過學生的小組合作,解決學生的個別差異性,要求全組學生共同討論。學生與其他同學一起學習時,可相互激勵、互相啟發(fā),而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表現(xiàn)出“社會促進作用”或結伴效應。在本課中這種方法我主要用在改詞與創(chuàng)編伴奏樂上。
3、二度創(chuàng)造法:音樂教育是審美教育,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把握音樂形象的.基礎上,發(fā)揮自己的個性,大膽展開聯(lián)想、想象,進行二度、三度創(chuàng)作,能直接而充分的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意識。創(chuàng)新教育未必要求每個學生能創(chuàng)作高水平的音樂作品,未必要求每個同學能較好地進行歌曲的二度創(chuàng)作。重要的是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一種創(chuàng)新精神,讓學生敢想敢試。例如:我在唱歌教學中,啟發(fā)學生以自己對歌曲的理解進行表演唱。以自己對歌曲旋律、節(jié)奏的感覺以及對生活的感受創(chuàng)作歌詞(各種節(jié)日的歌詞);在音樂節(jié)奏教學中,引導學生根據(jù)要求創(chuàng)編句子(和小兔子交朋友的句子);在器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編節(jié)奏為歌曲伴奏等等。
四、說教學程序設計:
。薄⒔M織教學:(4分鐘)
學生具有愛聽激勵性的話語的特點,所以我通過師生談話,提高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學生又有好動的特點,所以我通過律動《火車開啦》,讓學生在動中體會音樂的快樂,并進入到音樂情境之中。
。、節(jié)奏練習:(4分鐘)
通過小兔子與小朋友們交朋友的活動,使學生在音樂中掌握了歌曲節(jié)奏。
。、歌曲教學:(12分鐘)
因本課歌曲是許多學生都在小學時會唱的,所以本環(huán)節(jié)時間不用太多。
、艑耄和ㄟ^談話法,讓學生感受到了過新年的情景,引入新課《新年好》。
、品冻和ㄟ^范唱,感知歌曲的藝術形象及演唱形式。范唱后,學生說出歌曲內容及情緒,使學生加深了對歌曲的感受和認識。
⑶學唱歌曲:在這一過程中,我采用聽唱法,讓學生通過教師生動的范唱體會帶感情的演唱。
、雀枨幚恚何矣谜勗挿顚W生說出歌曲演唱時的情緒。(加入讓學生按節(jié)拍用踏腳、拍手、等方法為《新年好》伴奏)
5、創(chuàng)作練習:(16分鐘)
、胚\用討論法、小組合作法讓學生對歌曲進行改詞練習的二度創(chuàng)作,拓寬了學生的視野,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思維能力。
、朴么驌魳菲鳛楦枨樽啵
通過小組合作討論法讓學生自己創(chuàng)編出節(jié)奏為歌曲伴奏,使學生既感愛到了過年的歡快氣氛,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協(xié)作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思維能力。
、卿浺簦
這對學生來說是一個新的體驗,通過這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感到新奇及感到的自己的能干,使學生對上音樂課提高了興趣,并讓學生作自我評價,從中得到提高。
、炔捎米跃幈硌輨幼餍问竭M行歌表演,它又是對歌曲的二度創(chuàng)作,讓學生在動中學,多實踐,加深了學生對歌曲內容的理解,也對學生進行了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6、總結:(2分鐘)
通過本課的學習,我用激勵性的語言使學生把音樂課的內容和課外延伸。
7、律動出室:(2分鐘)
再次用開火車的游戲讓學生在愉快中離開音樂課堂。
中學音樂說課稿 篇2
一、教學前端分析:
1教材分析:《沃爾塔瓦河》是捷克作曲家斯美塔納于1874年11月20日至12月8日在布拉格完成的交響詩套曲《我的祖國》中的第二首。全部套曲共六首花了五年時間完成。和貝多芬創(chuàng)作第九交響曲一樣,他也是在全聾的情況下憑頑強的毅力寫完了這部史詩之作。《沃爾塔瓦河》是一部風格奇特、構思新穎、近似音畫的標題性交響詩。它運用了情節(jié)性連續(xù)發(fā)展的手法,近似回旋曲的形式。它以象征捷克民族搖籃的沃爾塔瓦河主題為樂曲基本主線,貫穿其它生活畫面,描繪了大河從發(fā)源地舒馬瓦山流向易北河出口的全過程,表達了對祖國、對人民深厚的愛。
2學生情況分析:學生聆聽古典音樂作品容易失去耐心,這首《沃爾塔瓦河》比較長。所以要讓學生像聽故事一樣來聆聽音樂,他們已有一定的欣賞水平,能夠辨別樂曲中主奏樂器的音色,并且能夠隨著音樂的變化來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教師應當運用多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積極性,鼓勵他們將自己的看法和理解說出來。
二、教學目標:
1感受和體驗《沃爾塔瓦河》音樂中所表達的豐富情感,聯(lián)想音樂中所蘊含的美好意境,從而對愛國題材的音樂感興趣,激發(fā)學生愛國主義情感。
2能夠從旋律、節(jié)奏、力度、速度、音色等音樂要素的角度去感受、分析理解作品,初步了解交響詩這一音樂體裁。
三、教學方法:
1通過對比、歌唱、律動、舞蹈等不同形式進一步感受音樂作品。
2通過分組討論,提高學生形象思維的能力,培養(yǎng)集體協(xié)作意識。
四、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學生在蔡依林的《布拉格廣場》音樂中走入教室,教師提問曲名以及布拉格是哪個民族的?從而引出捷克,再過渡到捷克民族的母親河——沃爾塔瓦河上。(設計意圖:由學生熟悉并感興趣的音樂入手,拉近學生與課題的距離,對之后的.學習內容有所期待,能夠以一個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進入新課教學。)
2新課教學:
。ㄒ砸魳穼徝罏楹诵,遵循感受——體驗——再感受原則進行)
初步聆聽音樂:播放《沃爾塔瓦河》,鼓勵學生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描述音樂作品形象。提問學生:為什么聽到音樂會聯(lián)想出這樣的音樂形象來?是什么刺激你的想象?(設計意圖:為學生提供一個豐富的想象空間,培養(yǎng)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
深入欣賞音樂,分析探索各樂段的音樂形象,理解寓意:
①引子:播放引子音樂片段,提問:由什么樂器奏出?它代表著什么音樂形象?引導學生辨別引子中的“冷泉、熱泉”。(設計意圖:分辨樂器音色展開豐富想象,從對比中引導學生得出結論)
、凇段譅査吆印分黝}:播放《沃爾塔瓦河》主題音樂,引導學生總結主題旋律特點,并指導學生深情地模唱《沃爾塔瓦河》主題旋律。(設計意圖:體會旋律的舒展開闊性,體會樂曲本身的寓意)
、哿种嗅鳙C:播放《林中狩獵》音樂片段,提問:與前兩段相比,這段音樂有什么變化?是什么主奏樂器造成音色、音樂情緒的轉變?根據(jù)音樂聯(lián)想河水正流經(jīng)哪里?(設計意圖:順著前面的線索,進一步展開聯(lián)想,使音樂與音樂要素掛鉤,引導學生歸納音樂語言的基本要素)
、茑l(xiāng)村婚禮:播放《鄉(xiāng)村婚禮》音樂片段,讓學生根據(jù)音樂猜測河岸旁正在進行什么活動?引出波爾卡舞曲這一舞蹈類型,并按節(jié)奏特點演示基本舞步,教師隨機請學生一同跳舞,其他同學隨音樂節(jié)奏拍手,激發(fā)學生的表演欲望。(設計意圖:活躍課堂,給學生一個自我展示的舞臺,搭建師生和諧的課堂氣氛)
⑤月光、水仙女的舞蹈:播放《月光、水仙女的舞蹈》的音樂片段,觀察學生的情緒變化,根據(jù)音樂力度、速度及音樂情緒的轉變判斷現(xiàn)在可能處于哪個時段?并引導學生說明理由。(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用音樂語匯進行表述的能力)
、蕖段譅査吆印分黝}再現(xiàn):播放《沃爾塔瓦河》主題再現(xiàn)音樂片段,畫出簡單的旋律起伏線。分組討論:這段音樂情緒變化了幾次,都分別描述了怎樣的音樂形象? (設計意圖:探究式學習方法的體現(xiàn),讓學生在探討研究的過程中體會樂曲旋律的起伏變化)
⑦簡單歸納交響詩定義。(設計意圖:學生通過自己的歸納總結往往能更好的記住結論)
3課堂小結:
再次感受音樂:結合作者經(jīng)歷及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進行愛國情感的滲透,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播放《沃爾塔瓦河》主題音樂作為背景音樂。(設計意圖:加深對主題旋律的印象,在更好的理解作品本身的同時,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
中學音樂說課稿 篇3
各位專家:
大家下午好!我是來自浙江省海寧市實驗初級中學的朱鏡平。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走進京劇大世界》。它是人音版初中音樂教材第十五冊的內容,適用于八年級的學生。
下面,我將從六個方面談談這堂課中信息技術與音樂學科整合的設計思路和教學意圖。
一:教學分析
1、教材分析:唱(藍臉的竇爾墩盜御馬,紅臉的關公戰(zhàn)長沙。)京劇藝術是我國的國粹藝術,它是一種綜合性舞臺表演藝術,僅靠老師的語言介紹,或聽唱段欣賞,對學生認識其綜合性表演藝術特征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采用信息技術多媒體手段能拓展學生的認識視野。
2、學生分析:八年級學生對京劇了解不多,他們對拖著長腔的京劇不是很喜歡,但他們具有求知欲望強、表現(xiàn)欲望強、好奇心大、積極性高的特點。能熟練使用Internet,有較高的信息獲取、分析、處理、應用的能力。且具備一定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
3、教學環(huán)境分析:本節(jié)課在多媒體教室授課,便于使用視聽結合的教學手段,這是滿足學生情感與認知需求的最有效、最實用的途徑。
二、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
以典型范例欣賞激發(fā)學生興趣,喜歡聆聽和觀看京劇。
2、認知目標:
借助信息技術手段,了解京劇的行當、臉譜、表演特點及京劇的伴奏樂器。
3、能力目標:
啟發(fā)學生積極體驗與感受京劇音樂,從而提高學生鑒賞京劇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京劇藝術的四大行當、四大功夫等相關知識,初步感受京劇的藝術魅力。
難點:調動學生將課堂變成展示自我的舞臺,積極參與欣賞、模仿和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藝術活動。
四、教學方法
為了突破課的重點、難點,本課采用的教學方法是:情景教學法、談話法、體驗教學法。
五、教學過程
。ㄒ唬⒄n前——營造濃郁的京劇氣氛
為了營造濃郁的`京劇氣氛,激發(fā)學生對京劇的興趣,課前,多媒體播放京劇《蘇三起解》視頻片斷,學生隨京劇音樂進教室,營造課堂濃郁的京劇氛圍。
。ǘ、課中——創(chuàng)設情景,加深感受。
第一環(huán)、談話法提出問題,引出課題。
課開始,我問學生“你知道剛才播放的是我國戲曲中的哪個劇種嗎?”結合學生回答,引出課題“走進京劇大世界”。
第二環(huán)、自主合作,了解京劇常識。
課前我把班級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并給他們提供了三個主題站:“中國臉譜網(wǎng)”、“走進京劇”網(wǎng)、“時代國粹”網(wǎng),讓學生課外在網(wǎng)絡上搜尋相關京劇常識,然后整理所查到的資料,分別做成圖文并茂的演示文稿發(fā)到我的郵箱,我挑選其中幾個較好的,由學生在課上給大家展示、分享,這時的學生儼然成了老師,教與學角色的變換,激發(fā)了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在熱烈、高漲的課堂氣氛中,通過自主合作,大家了解了京劇的四大行當,四大功夫,臉譜特點,伴奏樂器等京劇基本常識。學生對京劇藝術的熱愛之情也由然而生,初步達成了課的認知目標和情感目標。信息技術網(wǎng)絡象本大百科全書,大大拓展了教學內容的信息量,演示文稿展示方便了教學內容的呈現(xiàn),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的學習變得主動積極。
第三環(huán)、創(chuàng)設情景,加深感性體驗。
老師使用多媒體出示唱、念、做、打四大功夫的視頻片斷,為學生創(chuàng)設看得見、摸得著,京劇就在自己身邊的教學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跟著媒體示范念一念有音調的京劇韻白、看一看精彩的武打動作、做一做京劇的表演程式,這是學生感受和體驗京劇的良好途徑與方法,使他們在輕松愉快中學到了知識和技能。信息技術多媒體視頻的演示解決了一般音樂老師無法達到的京劇表演專業(yè)水準的難點,體驗教學法能便于調動學生將課堂變成展示自我的舞臺,積極參與模仿和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藝術活動,更好地感受體驗京劇的表演特點。
第四環(huán)、綜合欣賞,提升能力
在前面各環(huán)節(jié)的基礎上通過視頻欣賞京劇《鍘美案》選段《包龍圖打坐在開封府》,試圖利用學生各種感官參與,在直觀性、趣味性、富有感染力的情景下,通過觀其形,辯其色、聽其聲、會其意來學習欣賞。信息技術多媒體的使用給學生展現(xiàn)了京劇表演的舞臺,讓課堂充滿戲臺的味道,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視聽結合,聲像一體,提供的外部刺激多樣化,能使學生獲取更為清晰的音樂形象,產(chǎn)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大大激發(fā)了學生興趣,從而使學生的審美能力也得到提高。
。ㄈ┱n后延伸
為了拓展京劇文化視野,提議學生在班里辦個京劇藝術墻報?商崾緦W生在網(wǎng)絡上搜尋有關京劇的流派及其代表人物,京劇故事,藝術家的軼聞,可用文字、圖片、唱譜等各種形式。
六、教學反饋
1、教學氛圍和諧,學生學習興趣濃厚。課堂上有師生熱烈的討論聲,也有學生激情昂揚的發(fā)言聲和學生發(fā)自內心的由衷感嘆“京劇,你真ok!”。這一切說明,信息技術多媒體手段在這節(jié)課上起了橋梁的作用。
2、活動形式豐富,學生實踐成效顯著。聽一聽、念一念、看一看、做一做,學生的實踐活動串連了本堂課。
3、交流方式多樣化,師生交流,生生交流,師機交流,生機交流,使課堂生機勃勃,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必將帶領學生成為網(wǎng)絡的主人,成為學習的主人。
本節(jié)課中,信息技術運用的創(chuàng)新點是:憑借信息技術手段,營造京劇氣氛,優(yōu)化音樂教學過程。以上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謝謝您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