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說課稿> 說課稿

說課稿

時間:2022-01-10 17:23:46 說課稿 我要投稿

關于說課稿范文集錦四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借助說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怎么樣才能寫出優(yōu)秀的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說課稿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于說課稿范文集錦四篇

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1、說課內(nèi)容: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學數(shù)學第四冊第三單元38頁《銳角和鈍角》

  2、教材分析:通過二年級上冊“角的初步認識”的學習,學生已經(jīng)學會如何辨認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大小與兩邊張開的程度有關,并會用三角板來判斷一個角是否為直角。本節(jié)課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認識銳角和鈍角。判斷一個角是直角、銳角還是鈍角,都是用三角板上的直角進行比較。學生比較容易掌握。通過這部分知識的學習,學生可以使用更準確的、更具體的數(shù)學化語言描述生活中的數(shù)學現(xiàn)象,進行數(shù)學交流,另外,直角、銳角和鈍角概念的掌握,可以為進一步學習角的度量奠定基礎。

  3、說數(shù)學目標: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和學生認識水平的發(fā)展,我制定以下目標:

 。1)知識方面:理解銳角和鈍角的概念掌握辨別直角、銳角和鈍角的方法。

 。2)能力方面:通過折角、畫角、比角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

 。3)情感方面:結合生活實際的活動,在學習新知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興趣,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4)說教學重難點:由于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在認識角和直角的基礎上,進行的教學,所以我把本課時的重點設為要直角比較出其他角的大小,并理解銳角、鈍角的.概念。難點是引導學生正確地畫銳角和鈍角并能做出不同的角。

  二、說教法和學法、教法:

  本節(jié)課的教學對象是二年級的學生,雖然他們已經(jīng)養(yǎng)成一定的學習習慣,但因年齡小,還是好動、好奇心強,為了激發(fā)兒童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以情境學為主,同時還采用啟發(fā)式教學方法。為兒童多樣化的學習方式操作了良好基礎。學法:為了更好地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學法上采用了讓學生畫一畫。分一分、比一說一說。折一折等多種形式的活動,在主動參與、合作交流中感悟新知識。

  三、說教學過程:

  1、復習舊知、導入新課課件出示銳角鈍角直角師問:誰能說出這三個角中,哪一個是直角?用什么方法判斷它是直角?生指直角,并說出用三角板中的直角判斷。

  2出示主題圖,師問:從圖中看到了什么?學生執(zhí)細觀察,并說圖中的內(nèi)容。師引導問:用數(shù)學的角度去觀察,你又能發(fā)現(xiàn)什么?生可能會提到角。師:你們還想知道有關角的知識嗎?那我們這節(jié)課就繼續(xù)學習有關角的知識。

  設計理念:對直角有個初步的復習,好對后面銳角和鈍角的學習加以比較、做好鋪墊。對主題圖的處理上能激發(fā)兒童的學習興趣,調動積極性,把兒童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中。

  2、主動學習、探究新知。

 、佼嫴煌慕

  師:請大家拿出課前準備的四張卡片,用筆和尺子畫出四個大小不同的角。

  每次卡片一個。比一比誰畫的又好又快。學生獨立完成。

 、谟懻摲纸。四人為一小組收集每人的角,并互相討論應該怎樣給角分類。

  小組代表匯報討論結果。

  最后全班達成一致分類結果:直角,比直角大的角,比直角小的角。

 、圪N角

  選取一組,到臺前貼出他們分好的角。

  師:你是根據(jù)什么來分的?

  生:用三角板中的直角來做比較,以此來分。

  其他學生可以補充。

  說一說用三角板上的直角來作比較的方法。

  師表揚,適時給予鼓勵。

 、芙o角取名字。

  師對以上活動作小結,并引導學生理解:比直角小的角叫銳角,比直角大的角叫鈍角。師邊說邊在黑板上貼出相應的角,并板書銳角或鈍角。

  師談話引出課題并板書:銳角和鈍角。

  3、深入感知,鞏固練習。

  ①請大家動手擺一個銳角、一個直角、一個鈍角。

  學生利用鉛筆、直尺或紙條等擺角。

  個別學生展示擺好的角,并說說怎樣來擺的?

 、谡f一說生活中哪些地方見過銳角和鈍角。

 、劢o下面的圖形找到家。(連一連)

  鈍角 直角 銳角

  圖略

  ④課本練習9第1題。

 、輨邮之嬕划嬕粋銳角和一個鈍角。

  設計理念: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設計了多種形式的練習,有基本練習、變式練習、開放練習等幾個層次,目的是鞏固新知,幫助學生更進一步理清解題的思路,達到融會貫通。

  4、全課小結。

  讓學生暢談自己在本課中的表現(xiàn)和收獲,體現(xiàn)了新的課程理念,給學生充分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

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第八冊第一單元的《憶江南》這一首詞。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是引領學生走進祖國的萬水千山,感受大自然的美。而《憶江南》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絕唱之筆,作者以如畫之筆描繪出一幅江南春景圖。

  二、說目標

  依據(jù)單元目標、學生的認知水平、新課標要求及詞的特點,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初步認識詞這種文學體裁。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這首詞。

  3、理解詞的意思,想象詞所描繪的畫面,體會詞中表達的情感。

  4、培養(yǎng)學生具有初步鑒賞能力和豐富的想象力,激發(fā)熱愛古詩詞的情感。

  三、說重難點

  1、根據(jù)詞所描繪的景物,想像畫面,體會詞中表達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讀。在讀中悟情、在讀中生情、在讀中賞文。

  四、說教學法:

  本首詞語言精練,文字精美,短短的27個字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情感內(nèi)涵。根據(jù)本課內(nèi)容特點,學習目標,學情等,著眼學生發(fā)展,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注重引導學生讀中想象,想象入境,想象悟情,想象促讀,學生在反復誦讀中,感受優(yōu)美精湛的語言文字,受到情感的熏陶。使學生學會品讀語言、誦讀情感、美讀意境,提高欣賞古詩詞的品味和審美情趣。

  五、說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意境,解題入情

  1、同學們,自古以來,江南就是個令人向往的地方。處處小橋、流水、人家,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享有“魚米之鄉(xiāng)”“人間天堂”的美譽。今天,就先讓我們一塊走近江南,去領略它的美景。(課件播放配樂江南風景圖,)。

  2、欣賞完江南美景,學生暢談感受,并交流贊美江南美景的古詩詞。

  3、歌詠江南的詩詞頗多,但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還數(shù)白居易的這首只有27個字的《憶江南》。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白居易眼中的江南。板書課題:憶江南。引導學生理解“憶”,了解“詞”與“詞牌”。教師配樂范讀這首詞。

  [設計理念]:古詩詞教學要引領學生入情入境,才能使學生受到情感熏陶。因此,利用課件播放優(yōu)美的音樂配以美麗的畫面,可立即使學生陶醉于江南的美景之中。使學生在心中蕩漾起一種淡淡的向往之情,激發(fā)學生學習這首詞的濃厚興趣,達成“未成曲調先有情!

  (二)初讀釋義,感知促情

  學生采用自由練讀、指名讀、齊讀等多種形式指導讀出詞的節(jié)奏,并試著說一說這首詞的大意。(注意“藍”的理解)

  [設計理念]:初讀感知是深入感悟的基礎,本首詞是小學階段學生接觸的第一首詞,因此要指導讀準節(jié)奏,并初步感知詞的大意,為深入感悟做好鋪墊。

  (三)品詞賞句,想象悟情

  1、品讀一、二句。

  這首詞中的'哪個詞點出了詩人憶江南的原因?(板書:好)

 。1) 讀著這個“好”字,你們會想起哪些江南的美景?(教師引導學生歸納,如:桃紅柳綠 、鶯歌燕舞、草長鶯飛、小橋流水等)

 。2)道不完的江南美景,白居易卻只用一個“好”字來贊美!這個“好”字,用得多妙啊!我們細細品讀1、2句吧!

 。3)重點理解“風景舊曾諳”的“諳”字。

  感受古典詩詞語言精妙,并朗讀品味這兩句話。

  2、品讀三、四句。

  在這么多江南美景中,讓白居易印象最深,覺得最“好”的,究竟是什么呢?(課件出示3、4句)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這兩句,并品讀體會這兩句寫的好在哪?(引導學生體會詩人借助比喻“紅勝火”和“綠如藍”,展現(xiàn)了江南春天的絢麗景色。)

 。1)品讀想象畫面。讀著讀著,這些美麗的景物和艷麗的色彩組合在一起,你的眼前出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

 。2)是啊,多美!引導學生邊想象畫面邊配樂朗讀。

  (3)這兩句詞啊,我們越讀越有味!這味道,其實不僅僅來自風景,還來自詞句本身的魅力,真是“朝霞與江花爭艷,江水共長天一色”。這是多美的風景。。ò鍟壕埃┙先绱嗣利,怪不得白居易深深嘆道——江南好!

  3、品讀第五句——反問句。

  江南如此之好能不憶江南?(板書:憶)學生品讀反問句。

  [設計理念]:以“好”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品讀詞句,在品詞品句中感悟語言、熏陶感情。引導學生在想象中入境,在想象中悟情,在想象中朗讀,并使學生在反復朗讀中品味語言,想象情境,體會人物心情,進而引導學生讀出味道,讀出情感。最后,以反問句為歸宿點,引導學生體會濃濃的思念之情。

  (四)結合資料,深入悟情

  詩人眷戀的僅僅是江南的美景嗎?

  1、師生共同交流課前搜集的有關詩人寫作背景資料。

  白居易曾擔任杭州刺史。在那里他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三年任滿,公元824年,他要離開杭州了。他為杭州人民留下了什么呢?一湖清水,一道芳堤,六井清泉,200首詩。他又從杭州帶走了什么呢?“惟向天竺山,取得兩片石!眳^(qū)區(qū)小石片,卻著實地叫他安不了心呢。杭州人扶老攜幼,提著酒壺,灑淚而別,白居易落淚了……他的好朋友劉禹錫曾在詩中描述蘇州人們?yōu)榘拙右姿蛣e的場面:“蘇州十萬戶,盡作嬰兒啼”。白居易離開杭州之后,又擔任過蘇州刺史等職,晚年居于洛陽。公元838年,大詩人已經(jīng)67歲了。他幾次動念去杭州,但都因路途遙遠,身體虛弱,難以成行。他只能把一腔思念,托付于一組《憶江南》。

  詩人死于8年后的公元846年,他魂牽夢繞的杭州,他親自命名的西湖,他再也沒有能夠舊地重游!(jié)選自王旭烽《走讀西湖》

  2、師:讀了這幾段文字,你對這首詞有了哪些新的理解?(板書:情)

  3、教師引讀:是啊——

  江南人民對詩人如此的愛戴,讓詩人

  “能不憶江南?”

  詩人對江南人民如此深切的思念,讓詩人

  “能不憶江南?”

  詩人對江南春色的無限的眷戀之情,讓詩人

  “能不憶江南?”

  詩人心中那忘不掉、抹不掉的江南情結,讓詩人

  “能不憶江南?”

  江南好,那是一幅幅令人難忘的江南美景圖!因此,白居易深情地回憶著……請大家回讀全詞!

  江南好,那是一道芳堤,六井清泉,因此,白居易低低地沉醉著……接著讀全詞)

  江南好,那兒還凝聚著一幫朋友,一方百姓的情啊!因此,白居易癡癡地想念著……(再讀全詞)

  4、小結升華:是啊,這紅勝火的江花上,這綠如藍的江水中,藏著詩人白居易深深的情!這真是——情景交融,融情于景!這就是“一切景語皆情語!”。≡娙藨浀木褪沁@份“好”。。ㄍ晟瓢鍟簩ⅰ昂、景、憶、情”四字用線連成一個大圈。)

  [設計理念]:“情到深處方知濃!绷私庠娙说谋尘百Y料之后,相信大家對這首詞會有更深的體會。詩人憶的不僅是江南景,還有江南人、江南情。在反復幾次的感情回讀中,那份情將更深,那份意將更濃。

  (五)拓展賞詞,濃情延續(xù)

  1、詩人在用生花妙筆寫出他“舊曾諳”的江南好景之后,又以“能不憶江南”的眷戀之情,收束全詞。但這一句“能不憶江南?”卻勾起了他對江南的無限懷念之情,于是便又寫下了另外兩首。

  大家請看:請大家讀一讀這兩首詞,你又讀到了詩人還憶江南的什么?

  “古人唱歌兼唱情!”老師帶來了《憶江南》的歌曲,同學們請用心來聽。(播放江南曲聽吟唱)你從這聲韻悠揚的歌曲中聽出了什么?

  2、融入你們的這些感受,請大家再次朗讀這三首詞。(配上悠揚的音樂)這么美的文字,這么美的畫面,值得永遠地留在我們的腦海里。請大家將這組千古絕唱《憶江南》背一背吧。

  六、說板書

  附:板書設計:

  憶江南

  景

  好 憶

  情

  “好、景、憶、情”四字用線連成一個大圈,使本首詞內(nèi)容的精華所在,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給學生以系統(tǒng)、完整的印象。

說課稿 篇3

  一、 說教材

  1、 教材內(nèi)容要點:

  第一、 安全電壓 第二、用測電筆辨別火線 第三、安全用電常識

  2、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安全用電的知識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社會性,也是作為現(xiàn)代公民所必需的知識,讓學生掌握安全用電常識,提高安全用電的意識,具有實際意義,體現(xiàn)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課程理念。本節(jié)的內(nèi)容不同于前面規(guī)律性知識的學習,注重的是科學技術在生活中的應用。

  3、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知道安全電壓

  知道測電筆的構造,學習使用測電筆辨別家庭電路的火線和零線

  知道安全用電的常識

 。2) 技能目標

  通過學習用測電筆辨別家庭電路的火線和零線,培養(yǎng)學生的操作技能

  通過學習安全用電常識,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

 。3) 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使學生體會物理與生活密切相關

  通過學習,提高學生安全用電的意識,能自覺地執(zhí)行和宣傳安全用電

  4、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安全用電的原則是學生今后生產(chǎn)、生活中保障自身安全的準則之一,因此是

  本節(jié)內(nèi)容的重點。

  難點:對于觸電事故的發(fā)生,無論是高壓觸電還是低壓觸電都具有不可實驗與體驗

  性,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對于學生有一定的難度,所

  以是本節(jié)的難點。

  二、教法和學法

  教法:依據(jù)本節(jié)教材的內(nèi)容,采用師生互動啟發(fā)式教學方法。充分利用實例、圖片,利用多媒體的直觀動態(tài)教學手段,通過討論、問答、練習等一系列的師生活動展開教學。 學法:引導學生采用討論法、問答法、練習法、記憶法等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動口、動手、動腦的能力,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三、教學過程

 。ㄒ唬┦吕n(2')

  首先通過多媒體播放一段人體觸電事故發(fā)生的視頻,這樣做可以達到兩個目的:(1)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具體事例引課比語言引課更具有吸引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2)以真實的事例教育學生安全用電的重要性,導出課題。

 。ǘ⿴熒印R的學習

  1、安全電壓(5')

  人體也是導體,對于人體的'觸電現(xiàn)象學生較易理解。基于這一點對本知識我設計下面的師生互動過程:

 。1)教師提供通過人體電流的大小對人體的影響(危害)和通常情況下人體電阻值的大小兩方面數(shù)據(jù)材料,引導學生運用公式U=IR推導出一般情況下對人體的安全電壓。既應用鞏固了舊知識又培養(yǎng)了學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2)教師向學生介紹不是每個人的電阻都一樣大,而且同一個人的電阻也不是固定不變的,從而著重指出:一般情況下,36伏以下的電壓對人體才是安全的。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那笾獞B(tài)度,感受科學的辨證關系。

 。病⒂脺y電筆辨別火線(5')

  出示教材中的圖13-17在教師的指導下認識它的各部分名稱,接著教師用測電筆演示教材圖13-18的測電筆的正確和錯誤的使用方法。教師要告訴學生:在使用測電筆時,應先在有電的地方試一下,檢查測電筆是否正常,防止造成誤判,發(fā)生觸電事故;在正確使用測電筆下,若測電筆的金屬筆尖接觸火線,則氖管發(fā)光;若金屬筆尖接觸零線,則則氖管不發(fā)光。測電筆只能在對地電壓250V以下使用。不可用它碰高壓帶電設備。

 。、安全用電常識(10')

  觸電事故的發(fā)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為了突破這一難點,采取下面的具體做法:

 。1)學生閱讀課文,對觸電事故有一個初步認識。

 。2)通過媒體展示觸電的類別的圖片和視頻讓學生觀察、分析,然后進行小組討論、相互交流、充分利用群體的思維討論得出觸電類別及其觸電原因,培養(yǎng)學生分析能力和合作精神。采取討論這種學習方式也符合初中階段學生的身心特點,使學生有張有弛。 教師可以出示以下問題引導學生觀察、思考、討論;

  ①圖中哪些是低壓觸電?哪些是高壓觸電?理由是什么?(引導學生從架線桿、標志等方面分析)

 、谟蓤D中看出低壓觸電是接觸零線還是火線造成的?

 、塾蓤D看出高壓觸電是接觸高壓帶電體造成的,還是靠近高壓帶電體造成的?

 。3)引導學生小結低壓觸電和高壓觸電發(fā)生的情況及發(fā)生的原因。

 。4)練習:

 、俪鍪荆嚎绮诫妷骸皥D片,人遇到“跨步電壓”時該怎么做?(討論回答后,出示一個人單腳跳著通過跨步電壓圈的圖片)

 、诔鍪緢D片,讓學生判斷是否觸電?

  通過以上習題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也讓學生感受到知識源于實踐而又作用于實踐的辨證關系。

  (三)總結歸納——得出安全用電原則(3')

  通過學習低壓觸電和高壓觸電的原因,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安全用電的原則:不接觸低壓帶電體,不靠近高壓帶電體,不弄濕用電器,不損壞絕緣層。從而完成本節(jié)教材的重點。

  (四)發(fā)生觸電時的措施

  (1)應立即斷開電源開關,切斷電路 或用絕緣體將電線挑開,并現(xiàn)場搶救 (練習)你會處理嗎?

 、偃绻腥擞|電,應該怎么辦?

 、诋敿彝ナщ娭饡r,應該怎么辦?

  四、作業(yè)布置(1')

  針對九年級學生的認識、能力水平,結合本節(jié)教材與現(xiàn)實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特點,

  我給學生布置以下研究性作業(yè),讓學生通過親身實踐獲取直接經(jīng)驗,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養(yǎng)成科學精神和科學態(tài)度。

  1、自己家里的用電器怎樣防止觸電?

  2、 鉗子、螺絲刀等工具采取怎樣防止觸電得措施?

  3、電工防止觸電是如何工作的.

  4、工業(yè)上、生活中有哪些防止觸電的用具.

  五、板書設計

  六 安全用電

  1、安全電壓

  低于36V的電壓

  2、用測電筆辨別火線

  構造、使用方法

  3、安全用電常識:“四不”

  不接觸低壓帶電體,不靠近高壓帶電體,不弄濕用電器,不損壞絕緣層。

  4、發(fā)生觸電時的措施

  應立即斷開電源開關,切斷電路 或用絕緣體將電線挑開,并現(xiàn)場搶救

說課稿 篇4

  今天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蘇教版第八冊第八單元中的課文《九色鹿》(板書:九色鹿)這是一個生動的民間故事。故事寫了九色鹿救了一個名叫調達的落水人,落水人調達發(fā)誓永不說出九色鹿的住處。但在金錢面前,落水人背信棄義,出賣了九色鹿,最后受到了懲罰。課文情節(jié)生動,語言淺顯易懂,人物形象鮮明,是一篇發(fā)展學生語言、開啟學生心靈的好文章。

  基于課程改革和語文新課程標準的理念,結合本篇課文的內(nèi)容,針對中年級學生語文學習的特點,我確定了本篇課文的教學目標。

  知識和技能目標:

  學習本課“誓、皇”等生字及新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

  情感和態(tài)度目標:

  理解課文內(nèi)容,明白做人守信的道理。

  過程和方法目標:

  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合作探究,培養(yǎng)學生感受語言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把握調達前后截然不同的兩種態(tài)度的有關詞句,這也是本課教學的難點。

  本課我準備安排兩教時來完成教學。第一教時,我請學生說說對九色鹿的了解以及關于它的故事,接著讓學生自讀課文,感知故事內(nèi)容,再讓學生熟讀課文,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說說九色鹿是一只什么樣子的鹿,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以達到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的目的。第二教時,我以九色鹿在國王面前斥責調達在金錢面前見利忘義、背信棄義的丑惡嘴臉”這段話為教學的突破口,引導學生研讀課文的重點段落,繼續(xù)深入地體會九色鹿的見義勇為及調達的背信棄義、見利忘義。

  下面我重點說說第二教時的教學流程。

  1、復習導入,整體把握。

  齊讀課題“九色鹿”,由此引出文中另一個重要人物——調達(板書)。接著我請學生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地說說在九色鹿和調達之間發(fā)生了一個怎樣的故事,相機板書(九色鹿 救 調達)

  背叛

  隨后教師明確本節(jié)課的學習重點就是細細研讀課文,抓住課文中的關鍵句子、關鍵詞語理解感悟。

  2、自主閱讀,合作學習。

  我讓學生自主閱讀課文,建議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如默默地讀;小聲地讀;放聲朗讀,同時引導學生動動筆,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劃下來,多讀幾遍,好好體味,并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在交流中碰撞觀點,融合智慧,共同探討交流讀書體會。

  3、學習課文,重點探究

  首先我提出一個開放性的問題:“(1)九色鹿是一只怎樣的'鹿?(2)調達是一個怎樣的人?”然后組織學生交流;卮饐栴}(1):學生可能會說九色鹿是一只美麗的鹿,是一只善良、見義勇為的鹿。教師要根據(jù)學情,因勢利導,組織教學。假如學生說到前者,我會引導學生抓住“雙角潔白如雪”、“九種鮮艷的毛色”等詞句并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九色鹿圖片,加深對九色鹿的認識,體會它是一種非常漂亮可愛的動物。假如學生說到后者,我引導學生質疑:九色鹿在什么樣的情況下發(fā)現(xiàn)落水者?當時的情形怎樣?再通過重點句子的提示,引導學生讀懂課文。比如:抓住“突然,耳邊傳來‘救命啊,救命!’的呼喊,只見一個人在洶涌的波濤中奮力掙扎”,可見當時情況萬分危急。在教學中我根據(jù)情節(jié)的發(fā)展,指導好學生朗讀的節(jié)奏,讀出呼救的急促與情況的危急,幫助學生加深體驗,深化理解。同時抓住九色鹿的舉動“立即縱身跳進河中,將落水人救上岸來”,突出九色鹿的見義勇為。(板書:見義勇為)回答問題(2):學生可能會說調達是一個見利忘義、背信棄義的人,我因勢利導,質疑:調達見什么利忘什么義?然后組織教學。假如學生回答調達看到“皇榜,重金懸賞捕捉九色鹿”,我啟發(fā)學生思考:設想一下,皇榜上寫了什么?引導學生認識到皇榜的誘惑力之大,并創(chuàng)設情境:如果你就是調達,你看到了這張皇榜會怎么想?我鼓勵學生說真話,從而把學生引進文本,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接著,我引導學生換位思考,如果換做你是受害人九色鹿,你會對國王和調達怎么說?從而引出課文重點段落即九色鹿對調達的義正辭嚴的斥責:“陛下,你知道嗎?正是這個人,在快要淹死時,我救了他。他發(fā)誓永不暴露我的住地,誰知他竟然見利忘義!您與一個靈魂骯臟的小人來濫殺無辜,難道不怕天下人笑話嗎?”我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同時指導學生交流讀書體會,在理解語言文字的基礎上讀,在讀中再加深理解。

  完成上述交流后,學生的思維可能會進入遲緩的狀態(tài),我繼續(xù)引導學生圍繞九色鹿斥責調達的語段展開交流:除了讓我們感受到九色鹿的氣憤外,還有什么新的感受?指導學生抓住一個特殊問句“難道不怕天下人笑話嗎?”,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到九色鹿方當時的處境是那么危險(九色鹿當時已處在刀槍箭斧的包圍之中,無法脫身),但是它仍然臨危不懼、仍能義正詞嚴地在堂堂的國王面前斥責調達的卑鄙無恥,不得不的佩服它的勇敢、機智。(板書:聰明機智)。最后我鼓勵學生再讀九色鹿的這段話,突出九色鹿的氣憤、勇敢與機智。

  4、結課化情,課外延伸

  學完課文之后,我讓學生再談談讀完這個故事的體會,以完成對人物形象、立體的感知,明白做人要守信的道理。

  另外,我還布置了一些活動性強的課外作業(yè)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有選擇地來完成:復述課文內(nèi)容,看看《九色鹿》的動畫片,搜集其它的民間故事,準備開展“民間故事會”。通過這些多樣性的作業(yè)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內(nèi)容向課外拓展、延伸。

  板書設計:

  九色鹿 救 調達

  背叛

  以上說課僅僅是我對本篇課文教學的一種預設,在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將處理好預設和生成的關系,以學定教,順學而導,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使課堂教學達到最優(yōu)化。

【說課稿】相關文章:

地理說課稿-《大洲和大洋》說課稿07-12

高中漢語說課稿《我很重要》說課稿06-29

哈姆雷特說課稿01-19

《金子》說課稿01-20

《琥珀》說課稿01-20

《鯨》說課稿01-20

浪花說課稿11-11

團圓說課稿11-11

傣族說課稿11-11

抱抱說課稿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