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幼兒園小班說課稿三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我們應該怎么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說課稿3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小蘋果的鄰居》這個故事選自小班下學期,《相親相愛》這一主題中。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人們生活的密集程度遠遠超出以前人們的想像,但匆忙的生活狀態(tài),閉塞的居住空間,卻疏離了人際關系,鄰居之間也不如四合院里來得融洽。可鄰居,是在我們社會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成員。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鄰居之間友好的關系是非常重要的。這個故事就表現(xiàn)了一個名叫“小蘋果”的小朋友與周圍鄰居為準備跳蚤市場的熱鬧場面,非常愉快和溫馨。對于小班幼兒來說,雖然他們家附近也有鄰居,也常常和鄰居打招呼或者偶而游戲,但對“鄰居”一詞接觸少,什么樣的才算是鄰居呢?所以我覺得這個故事既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又符合孩子的現(xiàn)實需要,因此,我選擇這個故事,并將它與語言和社會兩個領域相結合。
二、說學情
《綱要》中指出小班幼兒這一階段是幼兒語言發(fā)展的關鍵期,幼兒詞匯量迅速增多,但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而幼兒語言的發(fā)展與其情感、經(jīng)驗、思維、社會交往能力等其它方面的發(fā)展密切相關,因此發(fā)展幼兒語言的重要途徑是通過互相滲透的各領域的教育,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去擴展幼兒的經(jīng)驗,提供促進語言發(fā)展的條件。因此此活動通過幼兒觀察圖畫、討論、歸納整合了語言和社會領域的學習。
三、教學目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語言領域中提出:“發(fā)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chuàng)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huán)境!币约耙肮膭钣變捍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fā)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备鶕(jù)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小班下學期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fā)展水平:幼兒年齡小,注意力容易分散,以自我為中心。我從認知、能力和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認知上:通過圖畫閱讀理解故事內容,理解“鄰居”的含義。
2、能力上:積極參與故事內容的討論,嘗試講述故事中的主要情節(jié)。
3、情感上:喜歡安靜的傾聽故事,感受鄰居之間友好相處的樂趣。
四、說重、難點
目標中提到:通過圖畫閱讀理解故事內容,體驗鄰里間愉快相處的溫馨和帶來的快樂。因此,在活動中,我把這點作為教學重點。
小班幼兒在語言表達方面不完整,有時只說了半句話就無法再說了,或表達不出心中的想法,或者能看圖卻不知如何表達。特別是對“鄰居”一詞接觸較少,根據(jù)幼兒的語言發(fā)展情況,我確定本次活動的難點是:在理解“鄰居”的含義的基礎上,嘗試講述故事中的主要情節(jié)
五、說教學具的準備
為了更好地服務于本次的活動目標,使幼兒更自然的融入到這個故事的角色中,完成活動內容,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1、物質上的準備
。1)孩子生理和心理機能發(fā)展雖然還很稚嫩,生活經(jīng)驗少,但對周圍的世界充滿濃厚的興趣。他們的思維是直覺行動,有意注意的時間短,喜愛有動感、有聲音的情景畫面,常常依賴于實物和情境在游戲中模仿學習和探索,從中獲得經(jīng)驗。特別是小班的孩子還常常給認識的事物付于生命。以引發(fā)孩子的注意力,讓幼兒在視覺、聽覺雙重作用下推進互動的頻率和效率,使幼兒在聽故事時能更加直觀更喜歡聽故事也更容易理解故事內容。
(2)新《綱要》中指出幼兒語言教育要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方式,引發(fā)幼兒對書籍、閱讀的興趣,培養(yǎng)前閱讀技能。所以給孩子們準備了幼兒用書。
(3)音樂是為了進一步豐富故事場景。
2、經(jīng)驗準備
家長幫助幼兒認識自家附近的鄰居。
六、說教法
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地掌握學習對象。”根據(jù)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情景教學法、引導發(fā)現(xiàn)法、談話法、提問法、課件演示法等。
i.情景教學法:我嘗試打破以往僅用圖片進行故事教學的傳統(tǒng)模式,而是根據(jù)故事內容,為幼兒創(chuàng)設情境,幼兒就仿佛置身于真實的環(huán)境中,許多不能理解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ii.引導發(fā)現(xiàn)法:小班幼兒喜歡看書,但未形成良好的閱讀規(guī)則意識,為了正確地認讀圖書內容,引導幼兒觀察發(fā)現(xiàn)。
iii、談話法:《綱要》中指出幼兒的語言學習具有個別化的特點,教師與幼兒的個別交流、幼兒之間的自由交談等,對幼兒語言發(fā)展具有特殊意義。
iiii.提問法:這是語言活動中都能用到的方法。在教學中,我嘗試改變以往語言教學總是先講完故事再進行提問的模式,將單一性、回憶式、封閉式的提問方法改成多樣性、啟發(fā)式、開放式的提問。幼兒的思維,又能讓幼兒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表達自己的想法。
七、說學法
整個活動我以幼兒為主體,變過去的“要我學”為現(xiàn)在的“我要學”,讓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說說、輕松氛圍中掌握活動的重點、難點,幼兒運用了討論談話法、歸納聯(lián)系法等學習方法。
i.討論談話法:幼兒在討論、談話中能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是幼兒練習說話的好機會。
ii.歸納聯(lián)系法:幼兒邊觀察生動圖畫邊聽故事中聯(lián)系自己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正體現(xiàn)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提出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
八、活動過程
結合幼兒年齡特點及活動目標,我設計了以下三個環(huán)節(jié):
1、情景導入,興趣是幼兒主動參與的關鍵。(展示課件)孤單的小兔要搬家,請小朋友幫忙,引出課題《小蘋果的鄰居》,激發(fā)幼兒討論并認真聽故事的興趣。
這個環(huán)節(jié)我提出了以下幾個問題讓幼兒討論:
1)小兔為什么想要搬家呢?(引發(fā)幼兒討論)
2)小朋友住在什么樣的地方呢?(展示課件)
3)你有鄰居嗎?(這樣的談話促使幼兒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鼓勵幼兒用較完整的語言說說自己的鄰居,從中體會鄰居間相處給大家?guī)淼目鞓罚?/p>
這一環(huán)節(jié)通過提問、讓幼兒在討論、談話中大膽地說。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提高了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突破活動難點最關鍵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2、完整傾聽故事。(展示課件)
我們反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作為語言教學的主要目標學里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即“聽”“說”其中學會聽是最重要的,因為幼兒首先要會認真地“聽”別人怎樣說,理解別人說話的意思,知道別人是怎樣表達的,然后才會自己運用。小班幼兒的記憶帶有很大的無意性,所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形象鮮明、具體生動的特點能夠更好的滿足幼兒個體需要或者能激起強烈情緒體驗,更直觀的讓幼兒了解什么是“跳蚤市場”開拓孩子的眼界,也容易自然而然地讓幼兒記住所聽的內容,為下一個環(huán)節(jié)打下基礎,做好鋪墊。
3、理解并嘗試講述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
這個環(huán)節(jié)其實重在揭示思想內涵,進行情感教育,我將它貫穿到整個故事的情節(jié)中,讓幼兒通過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邊看圖的方式講述故事主要情節(jié),同時我還運用了提問法,例如:小蘋果樓上住了誰,在干什么?(展示課件)她的家對面住著誰?在干什么?(展示課件)你去過這樣的地方嗎?(展示課件)你知道這是干什么的嗎?引導幼兒去發(fā)現(xiàn)本質:通過談話讓幼兒懂得鄰里間友好相處是能給大家?guī)砜鞓返摹?/p>
4、幼兒自主閱讀幼兒用書,再次閱讀圖畫故事。
通過教師的導語:“小蘋果”請小朋友向小兔介紹她,看小兔愿不愿意去她那做她的鄰居。這個環(huán)節(jié)是與本次活動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相呼應的。這樣能激發(fā)幼兒再次認真閱讀圖畫故事,并通過再次閱讀激發(fā)幼兒的講述活動。更加深感受鄰居間友好相處的樂趣。
九、延伸活動:
本次活動可以延伸到語言角說說我和鄰居的有趣的事、社會小實踐《小小跳蚤市場》
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今天首次學習自己制作ppt展示活動肯定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希望在座的各位領導、老師能給予批評指正,讓我今后的教學實踐得以進步成長!謝謝!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 篇2
一、選材意圖
新《綱要》提出幼兒美術教育的價值在于它激發(fā)情趣、激活興趣;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新意識;賦于幼兒滿足感和成就感。傳統(tǒng)的幼兒藝術教育要求通過模仿掌握技能、技巧,現(xiàn)代幼兒藝術教育則強調精神創(chuàng)造的意義;強調藝術活動對幼兒心理發(fā)展的影響。我選擇了幼兒既感興趣,又能充分動手動腦的美術創(chuàng)作活動--美麗的色彩,讓幼兒自由選擇活動內容,為他們提供豐富的材料、寬松的環(huán)境,尊重個體差異,為不同水平的幼兒考慮。通過“吸管吹畫”、“彈珠滾畫”、“手掌拓印”、“蠟筆涂畫”等多種美術活動形式,讓幼兒去體驗、感受色彩的美麗以及活動帶來的愉悅、滿足感、成就感。
二、教材分析
1、內容分析根據(jù)本班幼兒年齡特點、以及具體的美術活動能力,我為幼兒提供了不同的活動內容、材料!拔艽诞嫛、“彈珠滾畫”、“手掌拓印”等這些在平常美術活動中是很少見的,這就充分調動了幼兒的好奇欲、積極性,最關建的是這些活動形式對幼兒技能、技巧要求低,易操作,只要動手就能創(chuàng)作出漂亮的作品。體驗審美愉悅以及滿足感、成功感。還給幼兒充分想象的空間,可以在沒有老師的指導下,自由選擇活動形式;自由構圖、用色;大膽表現(xiàn)自我;促進個性發(fā)展。
2、目標分析
知識性目標:
⑴黃、藍、綠四種顏色⑵讓幼兒學習掌握吹畫、滾畫、拓印、涂色等美術基本方法、常規(guī)。
、求w驗色彩的美,并能用簡單的語言表達。
社會性目標:
、抛層變涸谟鋹偟那榫w下自由想象,培養(yǎng)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⑵肯定每個幼兒的作品,讓他們獲得創(chuàng)造后的愉悅體驗。
⑶知道自己生活在絢麗多彩的世界里,激發(fā)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3、教學重點、難點重點:
⑴讓幼兒對色彩產(chǎn)生興趣。
、企w驗多種形式的美術活動帶來的樂趣難點:
a、用語言表達對色彩的感受。
b、吹畫時氣流的大小、方向。
三、幼兒情況分析
本班幼兒年齡在3歲半左右,處于涂鴉期、表現(xiàn)期,他們好奇、好動、好模仿;喜歡明亮的色彩如、紅黃藍綠和有變化環(huán)境;不適宜學習臨摹。從平日美術活動中幼兒的表現(xiàn)看,動手能力較差,依賴成人的指導,操作中畏首、畏腳怕出錯。
四、教學方法設計
1、談話、提問法引出主題談話法維護寬松的精神氛圍和自主表現(xiàn)的時空,而提問的方式又能引導幼兒靠近主題表達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和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
2、觀察、學習法提高幼兒審美感受通過欣賞課件(強烈明亮的色彩組合)感受色彩的美麗,激發(fā)創(chuàng)作欲望
3、示范講解法讓幼兒掌握基本技能、常規(guī)低段幼兒是需教師分步驟示范操作,才能在模仿中掌握基本的技法,所以有條有序的示范、講解是教學中必不可少的。
4、分組操作法尊重幼兒個體差異據(jù)活動內容、材料以及幼兒的年齡特點,設置四個活動組:吹畫組、滾畫組拓印組、涂色組。讓幼兒自己選擇活動形式,分組活動。給每個幼兒自由的創(chuàng)作空間。
5、個別指導法為幼兒創(chuàng)造更多獲得成功的機會幼兒美術活動雖然游戲性很強,又非常自由,但它并不是單純的娛樂或消遣,老師在把握幼兒現(xiàn)有水平和每個孩子的特點的前提下,對個別幼兒適時、適當?shù)闹笇Р拍艹龀晒?/p>
五教學準備
1、活動前兩天,幼兒在家長的幫助下去找生活中的紅、黃、藍、綠顏色,并從家中帶來有顏色的東西
2、吸管、彈珠、彩色水、廣告顏料、蠟筆;四開、十六開白紙;方篩、擦手帕若干。
3、課件制作(美麗的色彩組合圖)六教學程序設計
第一部分:談話、提問引出主題老師以談話的方式,逐一提問①你們帶來了什么?它叫什么?⑵有什么用途⑶什么顏色?你喜歡嗎?幼兒集體回答,再個別細答。
認識紅、黃、藍、綠四種顏色,讓幼兒知道生活中色彩無處不在,引起對色彩的確興趣。
第二部分:欣賞觀察色彩組合圖,體驗色彩的美老師逐一出示色彩組合圖,幼兒欣賞觀察,引導幼兒說出或表現(xiàn)出感受。
本環(huán)節(jié)中難點⑴的突破主要通過老師用表情、動作、適合小班幼兒的重疊詞如:紅紅的、黃黃的、藍藍的、綠綠的、作相應的引導。
第三部分:幼兒分組創(chuàng)作
第一步:示范創(chuàng)作方法
1、老師簡單示范制作,讓幼兒掌握幾種美術形式的基本技能的、常規(guī)。
吸管吹畫是難點做最后一個示范,并放慢速度反復兩次。
2、個別幼兒上前來按老師的講解操作,老師了解幼兒的掌握情況。
3、老師據(jù)幼兒掌握情況再示范1-2次。
第二步:介紹活動內容、材料,幼兒按意愿選擇活動組。
第三步:鼓勵幼兒大膽作畫幼兒在沒有任何束縛和限制下,自由創(chuàng)作,老師巡回指導,對一些不夠大膽的幼兒以積極的鼓勵;對個別不會的幼兒做詳細的講解;對一些領悟強、制作較好的幼兒及時給予表揚、引導。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本次活動的重點環(huán)節(jié),主要采用講解和示范突出教學重點;通過幼兒的實際操作、老師個別指導突破難點。
第四部分:幼兒作品展示本部分主要采用談話法,通過討論,讓幼兒用語言將自己的作品內容表達出來,這是本次活動較重要的一環(huán)。老師要肯定每個幼兒的作品,讓幼兒獲得成功后的愉悅體驗。
第五部分:延伸活動教師引導幼兒欣賞作品后,添畫、加工成比較形象的畫如:手掌拓印畫添上刺成仙人掌、畫上翅膀成小鳥。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 篇3
說教材
(一) 教材分析
《親親長頸鹿》這個故事選自小班下學期,《有趣的動物》這一主題中。該故事選用了小朋友生活中比較熟悉并喜歡的小兔子和長頸鹿為角色,講述了一個長頸鹿阿姨助人為樂的故事,特別是小兔子們親親長頸鹿阿姨這個情節(jié)既讓人覺得有趣又很符合小班小朋友的年齡特點,生活中我們也會經(jīng)?吹阶约喊嗟男∨笥延H親老師的小手或者臉蛋來表示他對老師的喜愛之情。又考慮到現(xiàn)在的小朋友大多數(shù)都是獨生子女,特別是小班幼兒年齡小,個個都“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友愛互助的品質,所以我覺得這個故事既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又符合孩子的現(xiàn)實需要,因此,我選擇了這個故事,并將它與語言和社會兩個領域相結合。
(二)教學目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語言領域中提出:“發(fā)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chuàng)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huán)境!币约耙肮膭钣變捍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fā)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备鶕(jù)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小班下學期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fā)展水平:幼兒年齡小,注意力容易分散,以自我為中心。我從認知、能力和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認知上:在游戲情景中理解故事內容,加深對長頸鹿的認識。
2、 能力上:積極參與故事清潔的討論,愿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3、 情感上:體驗友愛互助給大家?guī)淼目鞓贰?/p>
(三)教學重、難點
目標中提到:在游戲情景中理解故事內容,體驗友愛互助帶來的快樂。因此,在活動中,我把這點作為教學重點。
小班幼兒在語言表達方面不完整,有時只說了半句話就無法再說了,或表達不出心中的想法,根據(jù)幼兒的語言發(fā)展情況,我確定本次活動的難點是:用比較完整的句子表達自己的想法。
a) 教學具的準備
為了更好地服務于本次的活動目標,完成活動內容,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i、 物質上的準備
我給小朋友們準備了小兔頭飾,這是為了讓幼兒更能進入到小兔這一游戲角色中;
根據(jù)故事,我布置了小河、森林等情境以及道具長頸鹿,這是為幼兒在情境中游戲,并能加深故事的理解而準備的;
音樂,是為了進一步營造游戲的氣氛而準備的。
ii、 知識上的準備
我讓幼兒先認識長頸鹿,了解了長頸鹿的基本特征。
幼兒練習過爬及滑這兩個基本動作。
說學情
小班幼兒年齡在4歲左右,他們處于典型的游戲年齡階段,是角色游戲的高峰期,他們對游戲特別感興趣,平時總喜歡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某一角色,但由于詞匯貧乏,幼兒在游戲中想說又不知該怎樣說,即使說了也很難把自己的意思表達完整。因此,我想通過活動,讓幼兒體驗游戲的樂趣,給幼兒提供說話的機會。
說教法
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哥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地掌握學習對象!备鶕(jù)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情境教學法、角色游戲法、體溫法等。
i。 情境教學法:我嘗試打破以往僅用圖片進行故事教學的傳統(tǒng)模式,而是根據(jù)故事內容,為幼兒創(chuàng)設情境,幼兒就仿佛置身于真實的環(huán)境中,許多不能理解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幼兒有了時間的經(jīng)驗,聯(lián)想也就豐富了。如小兔子馬上要去參加演出了 ,又過不了河,這讓幼兒覺得多么著急啊,他們會主動地想出各種方法過河。當他們真正過了河,參加了表演,這種心情和我們以往用圖片江湖上,讓幼兒通過圖片理解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ii。 角色游戲法:角色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特別是善良、可愛的兔子形象,深受小班幼兒的喜歡,讓他們自己來扮演這一角色,不僅能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還能充分讓他們表現(xiàn)自我、大膽說話。
iii。提問法:這是語言活動中都能用到的方法。在教學中,我嘗試改變以往語言教學總是先講完故事再進行提問的模式,將單一性、回憶式、封閉式的提問方法改成多樣性、啟發(fā)式、開放式的提問。如小兔子應該怎樣過河呢?我們該怎么感謝長頸鹿呢?等等這些問題既能啟發(fā)幼兒的思維,又能讓幼兒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表達自己的想法。
說學法
整個活動我以幼兒為主體,變過去的“要我學”為現(xiàn)在的“我要學”,讓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說說、玩玩的輕松氛圍中掌握活動的重點、難點,幼兒運用了討論談話法、游戲聯(lián)系法等學習方法。
i。 討論談話法:幼兒在討論、談話中能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是幼兒練習說話的好機會。
ii。 游戲練習法:幼兒在游戲中,邊游戲邊聯(lián)系故事中的有些句子,正體現(xiàn)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提出 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
活動程序
結合幼兒年齡特點及活動目標,我設計了以下三個環(huán)節(jié):1、交代角色,引出課題,激發(fā)幼兒興趣。2、在游戲情境中討論出故事情節(jié)。3、完整講述故事。4、表演歌曲《春天》。
a)交代角色,引出課題,激發(fā)幼兒興趣。
興趣是幼兒主動參與的關鍵。開始部分我就將小朋友的角色交代清楚,并直接告訴他們要去參加“動物聯(lián)歡會”了,小朋友們最喜歡去參加表演了,所以,他們的興趣很快就被調動起來了。
b)在游戲情境中討論出故事情節(jié)。
這個環(huán)節(jié)我提出了以下幾個問題讓幼兒討論:1、我們應該怎么過河?2、長頸鹿阿姨怎么幫助我們過河呢?(和長頸鹿阿姨一起討論后,小朋友們按照討論出的辦法過河)3、我們怎么感謝長頸鹿阿姨?(大家一起親親長頸鹿)鼓勵幼兒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從中體會友愛互助給大家?guī)淼目鞓贰?/p>
這一環(huán)節(jié)通過提問、游戲,讓幼兒在討論、談話中大膽地說出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你一言我一語,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提高了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它是解決重點,突破活動難點最關鍵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紤]到故事中小兔子涂上口紅去親親長頸鹿這個教具存在著不衛(wèi)生的因素,所以在設計活動時,我將故事的后半部分進行了一些修改。這樣既避免了衛(wèi)生問題又激發(fā)了幼兒的擴散性思維,讓他們知道原來不只是嘴巴才可以親的。
c)完整講述故事。
這個環(huán)節(jié)其實重在揭示思想內涵,進行情感教育,我將它貫穿到整個故事的情節(jié)中,讓幼兒通過回憶的方式完整講述故事,同時我還運用了提問法,引導幼兒去發(fā)現(xiàn)本質:長頸鹿阿姨為什么笑得那么開心?你幫助過別人嗎?幫助別人后你的心里是怎么樣的?通過談話讓幼兒懂得友愛互助是能給大家?guī)砜鞓返摹?/p>
d) 表演歌曲《春天》
這個環(huán)節(jié)是根據(jù)故事內容而設計的 ,它既可以讓故事的情節(jié)發(fā)展得比較完整,又可以滿足幼兒的表演欲望,并能讓幼兒在表演中充分地抒發(fā)他們的快樂情感,最終達到實現(xiàn)活動目標的目的。
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今天我所展示的這個活動肯定還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希望在座的各位領導、老師能給予批評指正,讓我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在新的教育歷年的熏陶下,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成長!謝謝!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06-08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06-12
幼兒園小班音樂說課稿06-09
幼兒園小班美術說課稿12-13
幼兒園小班優(yōu)秀說課稿04-27
幼兒園小班認知說課稿04-05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熱】06-12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六篇01-20
精選幼兒園小班說課稿7篇01-08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15篇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