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說課稿> 小學語文說課稿

小學語文說課稿

時間:2022-01-19 08:52:06 說課稿 我要投稿

小學語文說課稿匯總八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優(yōu)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語文說課稿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語文說課稿匯總八篇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1

  一、縱橫聯系,說教材

  《蒲公英》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五冊第三組的第一篇課文。本單元選取了三個有趣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說明了一個道理,分別的告訴學生如何正確的認識自己,如何理智的看待別人,如何拿出實際行動!镀压ⅰ肥且粍t寓言故事,全文采用擬人的手法,寫蒲公英的種子對太陽公公的囑咐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結果他們的命運也各有不同,從而揭示出了深刻的人生道理。

  這篇課文在本單元當中取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它對本組課文的學習方法起著示范作用,我在仔細對教材進行分析解讀基礎上,依據課文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本課教學目標:

  1、方法性的目標:

  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和運用詞語;通過理解關鍵詞語來理解課文內容,讀好人物對話;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來理解課文。

  2、情感性的目標:

  通過課文的學習,明白做人要腳踏實地、實事求是,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同時也看到蒲公英種子的探索精神,但是不提倡無謂的犧牲。

  3、能力性的目標:

  以初讀、精讀、賞讀、活讀為主線,在不同方式朗讀訓練的基礎上,讓學生在“多讀多想、讀懂課文,讀書感悟”的同時,提高自身的朗讀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學重點:通過對語言文字的朗讀、感悟來理解課文,讀好課文。教學難點:深刻體會寓言的含義。

  教學突破:采用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讀出理解,讀出感受,并且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敢想敢說。

  二、靈活多樣,說教法

  1、信息收集法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應“初步具備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課前,我讓學生多渠道多途徑搜集有關蒲公英傳播種子、發(fā)芽生長等方面的資料進行閱讀了解,這既為上課做好了準備,又培養(yǎng)了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2、情趣盎然法

  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教師適時創(chuàng)設情景談話激趣,拔動學生心中的理智的琴弦,由此“披情入文”,達到了“未成曲調先有情”的效果。課堂中,教師的談話也必不可少,或指導、或點拔、或解疑、或釋惑,將學生的思維不斷的引向深入。

  3、體驗教學法

  讓學生走進課文,當太陽公公、當“小降落傘們”、當那兩顆小種子,通過不同的角色體驗,與文本展開零距離的對話,實現“三維一體”的教學。

  4、讀書指導法

  “文章思有路,遵路識其真”。(葉圣陶語)如何帶領學生走近文本、感悟文本、超越文本,讀書指導十分重要。在本課的教學中,我通過“初讀、精讀、賞讀、活讀”對學生的讀進行四個層面的指導,讓學生的讀步步深入,在教材中走幾個來回,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三、主動參與,說學法

  1、聯系生活法

  “語文的學習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毙抡n標一語道出了生活是語文學習的土壤。教學中,必須將課堂與生活進行有效地整合。《蒲公英》一課教學中,我積極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結合自己,想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 2、讀書入境法

  朗讀是十會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學習方法。新課標尤其強調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實現素質的全面提升。學習《蒲公英》過程中,我著力于創(chuàng)設情境,開展多層次、多視角的讀,如初讀、精讀、賞讀,個人讀、小組讀、齊讀,指名讀、比賽讀、分角色讀等等,讓學生讀中入情入境,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從而優(yōu)化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

  3、合作探究法

  新課程尤其倡導要培養(yǎng)學生的個人意識和團體協作能力,在多維互動的學習中實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課中,我多次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在個體感悟的基礎上,實現優(yōu)質資源的共享。如:在小組里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學習課文,說說學懂了什么?

  4、多元評價法

  在課堂學習評價當中,我嘗試讓自評與他評、師評與生評相結合,讓評價主體多元;讓總結性與商討性評價相結合,讓評價方式多元;讓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讓評價項目多元。通過積極、有效的評價,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評價”中成長。

  四、多元閱讀,說程序

  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我設計了以讀為主的課堂教學策略,讓學生讀出一方新天地。

  1、激趣導入 上課伊始,讓學生觀看動畫,并通過教師的激情談話導入新課的學習。

  2、初讀感知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不通的就多讀幾遍,不能隨意放過。通過初讀,學生了解了課文的大概內容,在讀給大家聽的過程中體會到了通過自己努力獲取成功的喜悅。

  3、精讀探究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讓各學習小組的'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學習,并在小組里面進行交流探究、梳理疑難,在精讀過程中,讓學生采取讀、畫、圈、議等方法,形成個體感悟,而后開展“合作探究”活動。在相互印證,相互補充的基礎上,形成共識。

  4、匯報交流

  在交流的過程中,我讓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進行理解。通過朗讀比較、角色扮演、重點圈議等手段,讓學生明白蒲公英的種子對太陽公公的囑咐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他們的命運也各有不同的原因,從而揭示出深刻的人生道理。

  5、賞讀體味

  在此環(huán)節(jié)教學中,要以指名讀、小組讀、分角色讀、扮演讀等多層次的朗讀訓練,對文中的內容進行仔細揣摩、回味。我特別注重情境的創(chuàng)設,讓學生置身于課文的角色中去,設身處地地讀,如臨其境地讀。

  6、想象說話在學生學完全文之后,我設計了“假如你是太陽公公,會怎樣勸告那兩顆想落到沙漠里和湖泊里的小種子?”“你自己想對這兩顆小種子說點什么呢?”兩個問題,讓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看法。陶行知指出:“真正的教育必須培養(yǎng)出能思考會創(chuàng)造的人!痹诖耍夜膭顚W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不強求一致,更不拘泥于教參,“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理解”。學生置身于這種主動、生動、活潑的學習情境中,對課文進行了多角度的、有創(chuàng)意的解讀,盡展其獨特的思維和豐富多彩的個性。課堂上,不斷閃爍著學生美麗的創(chuàng)新思維的火花。學生體驗著成功的喜悅,追求著創(chuàng)新的價值,走向創(chuàng)新的人生。此時的閱讀,成了學生“個性化的行為”,成了心靈的對話。

  五、自我反思,說體會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在本節(jié)課中,我本著鼓勵多元解讀,展現獨特思維的觀念,努力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同時我也在個性化閱讀方面做了一些嘗試,沒有照搬教學參考書上的正確答案灌輸學生,而是在學生充分閱讀的基礎上,尊重學生的主體感受,鼓勵學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適時讓學生“辯一辯”,讓學生在思想碰撞和觀點交鋒的過程中,形成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的能力,幫助學生在懂得探索與幻想重要的同時,要正確處理聽從和盲從的關系,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鄉(xiāng)下人家》編排在第六組,本組主題是"走進田園,熱愛鄉(xiāng)村"。意在讓學生通過朗讀,感受充滿詩情畫意的田園美景,體驗自然質樸的田園生活,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豐富自己的語言積累。《鄉(xiāng)下人家》是本組第一篇精讀課文,它用質樸而生動的文字向讀者呈現出一幅田園風光的寫意畫卷。本課的教學目標,一是引導學生體會鄉(xiāng)村生活的自然親切、優(yōu)美恬靜,感受作者對鄉(xiāng)村生活的向往,對生活的熱愛之情;二是在閱讀中體會作者善于抓住鄉(xiāng)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場面,描寫鄉(xiāng)村生活的特點。讀文感悟,學習寫法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也是難點,因為我們的孩子住在農村,文中描繪的景與物大多是學生熟悉的,而文章的語言看似平淡,那如何從熟悉的景物中看出新意,從平淡的文字中讀出美感,是本課的難點。為突破這一重難點,教學時,我以讀代講,通過 "自讀時想象畫面,自悟時體會情味,交流時暢所欲言"的方式展開教學。

  二、教學設計的理念與思路。

  閱讀是個性化的過程,不能以教師的思維而取代學生思維,所以,我在引導學生閱讀的時候,強調以學生為主體,讓他們自讀自悟,說一說感興趣的景色,抄一抄優(yōu)美的句子。關注他們情感的生成、個性的體驗和生活的聯系。

  閱讀不僅僅是人文性教育,更不可忽視的是語文基本技能的訓練,課標提出這一學段的學生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詞句的意思"、"積累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句、精彩語段"等要求。所以我引導學生在解讀課文的過程中,同時進行詞語的運用,朗讀的訓練,寫法的提煉,使人文性與工具性融為一體。

  三、教學過程的安排及意圖。

  根據課文任務量,我將用兩節(jié)課完成教學。第一節(jié)課的任務是通讀課文及精讀課文第1~4自然段。第二節(jié)課的任務是品讀5~7自然段及識字。下面我說說第一節(jié)課的安排與意圖。

  1、激趣導題。通過教師語言描繪,引導學生觀察插圖,讓學生對鄉(xiāng)下生活有初步的感受,再引入課題,這樣過渡比較自然,又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

  2、中心引領,品讀佳句。抓住“鄉(xiāng)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jié),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弊寣W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進行學習。首先(品讀第一自然段)直奔“構成了一幅別有風趣的裝飾”這一要點,讓學生在讀中感受美景,在比較中享受鄉(xiāng)村生活。接著(品讀第二自然段)通過讀一讀句子,圖文結合,拓寬學生想象花的顏色、香味及“雨后春筍”的畫面,引領學生感受鄉(xiāng)村生活的美好。其次(品讀第三自然段)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邊讀邊演,并用“有的…有的…有的”想象說話,享受鄉(xiāng)下人家的生活樂趣。最后(品讀第四自然段)通過小練筆,培養(yǎng)學生想象能力及口頭表達能力。

  3、渲染詩意,總結全文。根據板書設計總結課文,再出示詩歌讓學生讀一讀、背一背,激發(fā)學生對鄉(xiāng)下生活的熱愛。

  板書設計:

  屋前搭瓜架

  鄉(xiāng)下人家 門前種鮮花

 。匀恕ⅹ毺兀 屋后春筍冒

  院里雞覓食

  河中鴨嬉戲

  《鄉(xiāng)下人家》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體會鄉(xiāng)村生活的自然親切、優(yōu)美恬靜,感受作者對鄉(xiāng)村生活的向往,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2、在閱讀中體會作者善于抓住鄉(xiāng)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場面,描寫鄉(xiāng)村生活的特點。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能隨文章的敘事在頭腦中浮現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從而感受道鄉(xiāng)村生活的美好。

  教學難點:

  1、體會從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場景展示出來的鄉(xiāng)村生活的美。

  2、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題

  1、師描繪引入

  同學們,當我們遠離喧囂的`都市,步入鄉(xiāng)村,在鄉(xiāng)間的小路上,你會聞到瓜果的芳香;在夜晚的池塘邊,你會聽到青蛙的歌唱;在遼闊的草地上,你會看到成群的牛羊……同學們,我們今天共同走進鄉(xiāng)下人家,一起感受田園的詩情畫意吧!

  2、出示課文插圖(或多媒體課件),指導看圖。

 。1)通過看圖,你知道這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

  (2)從圖上,你都看到了哪些景物?整體給你什么感覺?

  3、導入

  這樣自然親切、優(yōu)美恬靜的鄉(xiāng)村風光,作者是怎樣描繪的呢?我們一齊來學習第2l課鄉(xiāng)下人家(板書課題)。

  二、研讀品味,感受鄉(xiāng)村生活的美

  1、找出課文的中心句。

  師: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呆會告訴老師鄉(xiāng)下人家給你的感覺是怎樣的。

  師:作者的感受和你一樣嗎?他是怎樣說的?

  2、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學習。

  師:那作者寫了哪些獨特、迷人的風景呢?請找出一處你認為最美的風景讀一讀。

  3、學生交流,教師點撥

  A、直奔要點,勾畫美景。(品讀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自愿讀。

 。2)理解“別有風趣的裝飾”。

 。3)比較城市與農村的差異,再指導朗讀。

  師:你知道作者為什么會說可愛多了嗎?

  師:現在讓我們用朗讀來把鄉(xiāng)下人家的可愛表現出來吧。

  B、圖文結合,拓展想象(品讀第二自然段)

  1)讀一讀描寫花的句子,拓寬花的顏色及香味。

  (2)啟發(fā)學生想象“雨后春筍”的畫面。

 。 3)抓住“探”指導朗讀。

  師:這個"探"字讓你聯想到什么了?

  (出示文字)

  師:你能邊讀邊做做這個動作嗎?

  師:多可愛的一群小筍芽啊,告訴老師你探出頭來想干什么?你用充滿好奇/調皮地讀讀。

  (出示圖片)

  師:于是它們不停地往外冒,多富有情趣的一幅畫面。∥覀円黄鹱x讀。

  C、品讀第三自然段

  師:植物們生氣勃勃,富有情趣,動物們也不甘示弱,你們看那是一群怎樣的雞?

  師;誰能用“有的……有的……有的”把他們說得更具體、生動了?

  師:同學們的想象力太豐富了,那么我們來看看水中的鴨子又是怎樣的?誰來讀讀。

  D、品讀第四自然段

  師:我相信同學們一定見過水中嬉戲的鴨子吧?看看插圖,想象生活中的情景,誰能把這一情景寫下來呢?

  四、總結

  師:通過學習,我們知道鄉(xiāng)下人家的生活是多么淳樸、自然,又富有情趣,很多有名無名的作者詩人都曾用優(yōu)美的詞句來描繪鄉(xiāng)下人家,你們看(出示詩歌),請同學們自由地讀讀詩歌,如果愿意的話,可以把詩歌和課文中的好詞好句記到本子中去,積累起來。(音樂)

  屏幕出示:

  長藤綠葉瓜架,春雨竹筍鮮花。

  雄雞悠閑自在,小橋流水戲鴨。

  夕陽鳥兒如畫,紡織娘高唱甜蜜。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3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下冊第23課《三個兒子》。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的制定、教法學法的預設、教學流程、板書設計這六個方面來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23課《三個兒子》是二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第三篇課文,所處的單元主題是誠信、孝敬父母。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這篇課文中包含的樸素而深刻的道理。

  本課是一篇生動感人的生活故事,內容淺顯,生動有趣。課文通過三個媽媽對自己兒子的夸獎和三個兒子在媽媽面前的不同表現的對比敘述,揭示一個深刻而厚重的道理:即兒女應該以實際行動為父母分擔生活重擔。

  二 、學情分析

  二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具體形象思維占優(yōu)勢。因此,學習方法的選擇和運用應注意直觀形象性和游戲活動性。

  課文和學生的實際生活比較接近,學生理解起來很容易,但由于學生年齡小,對文本深層面的涵義的理解,需要老師在課上及時點撥,在學習方法上給予積極有效的引導。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課標》的要求及教材的編排意圖,結合二年級學生的特點,將教學目標預設如下 :

  知識和技能目標:

  結合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培養(yǎng)學生品詞析句的能力。

  過程和方法目標:

  分角色朗讀課文,揣摩人物說話時的語氣,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文,理解老爺爺說的話,懂得我們要孝敬父母的道理,并把孝敬父母落實到行動上來。

  鑒于本文內容淺顯,人物對話較多,不同的人說話的語氣不同,表達的意思不同,表達的心情也不同。因此,把分角色朗讀課文,揣摩人物說話時的語氣,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列為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是理解老爺爺話的話,明白只有孝敬父母的兒子才是真正的兒子。

  四、說教法學法

  為了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特將教法學法預設如下:

  1、朗讀感悟法

  通過自由讀,默讀,指名讀,同桌互相讀,分角色讀,引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來落實語言訓練,培養(yǎng)學生語感,同時還語文以本色。尊重語文學習規(guī)律,引導學生進行充分的`讀書實踐。

  2、角色扮演法

  讓學生走進課文,當媽媽、當老爺爺、當兒子,通過不同的角色體驗,與文本展開零距離的對話,實現"三維一體"的教學。

  3、合作探究法

  新課程尤其倡導要培養(yǎng)學生的個人意識和團體協作能力,在多維互動的活動中實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我將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在個體感悟的基礎上,實現優(yōu)質資源的共享。如小組討論:為什么老爺爺說只看到一個兒子?

  4、多元評價

  在課堂學習評價中,我嘗試讓自評與他評、師評與生評相結合,讓評價主體多元。通過積極、有效的評價,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評價”中成長。

  五、說教學流程

 。ㄒ唬⿵土曥柟,導入新課

  復習鞏固課文生字詞,以開火車和“摘星星”游戲,檢查孩子們對生字掌握情況,這時我真誠地夸獎同學們真能干,真了不起!你們得到了老師的表揚,那你們在家得到過媽媽的表揚嗎?自然地導入到了新課的學習:今天,課文中的三個媽媽是怎樣介紹自己的孩子呢?聽課文范讀.

 。ǘ┢纷x課文,探究問題

  1、抓住對話,閱讀感悟

  首先讓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三位媽媽是怎樣評論自己的兒子的,用——標出來,意在培養(yǎng)學生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通過自己默讀,指名讀,帶動作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體會三位媽媽說話時的心情,模仿媽媽說話時的語氣和神態(tài),相機指導學生讀出三位媽媽的不同內心世界,即驕傲與平淡。

  本環(huán)節(jié)以讀為主,充分體現了“以讀為本”的教學理念。

  讓學生充分地讀,實現學生素質的全面提升,達成“有感情地讀好人物的語言”的目標,讓學生在讀中入情入境,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2、體會艱難,引導發(fā)現

  時間不知不覺地過去了,三個媽媽也打完了水,拎著水桶回家去。同學們,你們有過提水的經歷嗎?抽生說,我們去看看三位媽媽提水的情景吧!

  課件出示第八自然段,學生自由朗讀,在這里提出“你讀懂了什么?” 讓學生通過自主發(fā)現,從“重、晃蕩、走走停停、痛、酸”這些詞語發(fā)現水桶很重。并依據自己的感受、理解,用朗讀表現出水桶很重。學生會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一股對媽媽的體貼、關愛之情:媽媽提水多辛苦啊!媽媽多么希望自己的孩子來幫幫她呀!

  3、比較不同,說話練習

  正在這時候三個兒子來了,面對沉甸甸的一桶水,三個孩子是怎么做的呢?請同學們快速讀9-11段,找出相關的句子,畫上~~~~。學生會馬上在課文中找出相應的地方,進行朗讀體會。

  利用幻燈出示三個兒子的不同表現,集中進行比較,讓學生體會到老爺爺當時看到的情形。師指導:作者在介紹三個兒子干什么的時候用了“一個,一個,另一個”的句式,使句子讀起來條理清晰,有層次。讓學生理解“一個、一個、另一個、”的句子,并聯系生活練習說話,做到活學活用,積累語言,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根據學生的回答,我評價時引導學生拓展思維,更換量詞來說句子(比如卡羅爾和她的小貓,一只小貓做什么,一只小貓做什么,另一只小貓做什么等)。

  緊接著提問“你喜歡三個兒子中的誰?你想對三個兒子說點什么?”讓學生聯系上下文談談自己內心的感受,各抒己見。學生通過說話練習,很快明白了第三個兒子的優(yōu)點。

  4、分角色朗讀,討論交流

  正如我們的對話一樣,文中也寫了一位老爺爺和媽媽的對話。課件出示媽媽與老爺爺的對話,同桌分角色朗讀后,再通過男女生對讀,師生互讀的方式,去體會人物的內心情感,并有聲有色地朗讀出來。學生朗讀并質疑,明明有三個兒子,老爺爺為什么說他只看見一個兒子?然后小組討論,通過交流匯報,最終突破了難點。此時我將對課文的中心進行一個拓展填充-----對于老爺爺來說,只有孝順的兒子,才是真正的兒子。從而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ㄈ┩卣寡由欤A情感

  你屬于第幾個兒子?學習了課文,你懂了什么?那我們生活中怎么才是孝敬父母呢?抽生說。教師利用課件,配樂營造情感氛圍,出示圖片資料,補充說話:

  孝敬父母就是媽媽下班回到家里的時候,遞上一杯熱茶。

  孝敬父母就是在吃過晚飯后,我們洗洗碗。

  孝敬父母就是媽媽辛苦了一天的時候,我們給他洗洗腳;

  更形象直觀地讓孩子知道孝敬父母要怎么做,讓孩子的心靈有所觸動。并且把孝敬父母落實到行動上來。

  布置快樂作業(yè),結束新課。

  六、說板書設計

  三個兒子

  一、有力氣 翻跟頭

  二、好嗓子 唱歌

  三、不特別 提水

  一個兒子

 。ㄐ⒕锤改福

  板書應簡明扼要,美觀,是教學內容的濃縮,體現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本板書既有三個兒子的特點,又有故事的主要內容,還揭示出課文的核心問題:為什么老爺爺說他只看見一個兒子?并昭示文中道理,即孝敬父母的兒子才是真正的兒子。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4

  一、講教材

  1、教材簡析:

  《月球之謎》是新課程標準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的一篇科普性文章。文章短小精悍,蘊含了豐富的科學知識,可讀性強,趣味性強。全文緊扣“謎”來寫,可謂“謎”象叢生。開篇從“遐想”入手,引出一連串的問題,首寫“謎”。接著寫人們對月球的了解,以及開展的實驗,看似在“揭密”,其實,處處生“謎”,用一個自然段的省略號,留下無窮無盡的“謎”。正因為如此,課文為讀者留下了無限的空間,讓讀者去遐想,去探索。因此,這是一篇激發(fā)學生探索熱情的好教材。

  2、教學目標

  基于對教材的理解和學生的年齡特點,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認識8個生字,學會14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況,以及課文提到的和月球有關的未解之謎。

 。3)培養(yǎng)學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問題的能力。

 。4)積累一些與月亮有關的詩句。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月球是一個什么樣的世界,文中寫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謎?

  教學難點:利用資料交流、古詩句積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導學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與奧秘,同時引導學生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

  二、講教法

  1、創(chuàng)設情景法;

  2、合作探究法:在探究中通過有效的小組活動的開展,展現一個小組集體智慧的結晶,培養(yǎng)了學生質疑的能力。

  三、講學法

  1、情景激趣法;

  2、朗讀感悟法;

  3、發(fā)散訓練法;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1、每當夜幕降臨,一輪明月懸掛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潔的月光曾引起人們多少美好的遐想!它到底藏著多少秘密。抗磐駚,為了探索月球的奧秘,人類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1969年7月20日,美國兩名宇航員首次登上月球,發(fā)現了很多的——《月球之迷》。

  2、揭示課題,板書

  現在就讓我們跟隨這兩名宇航員乘坐“阿波羅”號宇宙飛船向月球出發(fā),準備好了嗎?

 。ㄓ烧n文第一段導入,既使學生對上節(jié)課的內容進行了回顧,同時也為新課起到了連接的作用。如此激趣導入新課,學生的聽覺、思維與想象都被調動起來。)

 。ǘ自主探究,讀文感悟

  1、學習第二自然段和資料袋

 。1)(出示課件演示)看,這就是月球,當我們首次來到月球,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樣的景色?

 。2)請大家找一找在課文的.哪一個自然段?

 。3)哪位宇航員來給我們匯報匯報你第一眼看到的景色?能不能用一個詞概括這是什么樣的景色呢?

  (根據學生的認識水平,利用直觀形象的多媒體課件,密切聯系學生的經驗世界和想象世界,將學生帶入神秘的太空中,以小宇航員的形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激起學生學文的興趣。)

 。4)月球上的景色奇異在哪兒呢?

  你能把這奇異的景色讀一讀嗎?(個別)

  讓我們把這奇異的景色告訴地球上的人們吧。(齊讀)

 。ㄩ喿x是學生與文本的對話,要給學生充分的朗讀時間,整體感知課文,交流收獲,培養(yǎng)自主讀書的能力,在正確、流利的讀書的同時,獲得初步的理解和體驗,體驗讀書的快樂。)

  (5)我們原本以為月球上有美麗的嫦娥,潔白的玉兔,然而月球上的景色與我們的想象簡直太不一樣了,你們想看看

  宇航員從月球上拍回的照片嗎?(出示課件)

  你們看,宇航員在月球上行走,咦,他們是怎么走的呢?怎么會這樣呢?

  結合課文引導學生學習課后資料袋里的內容,豐富學生的知識。

  2、學習月球的未解之謎

  宇航員們把月球上的塵土和巖石帶回了地球作進一步的實驗和研究。

  (1)請同學們小聲讀一讀3、4、5、6段,邊讀邊想科學家做了哪些實驗?(全班交流)

 。2)在這三個實驗中,你最感興趣的是哪一個實驗呢?

  (3)在小組內選擇一個你們共同感興趣的實驗,仔細讀一讀。說一說假如你們就是參與實驗的科學家,在做這個實驗過程中,發(fā)現了很多的現象,你們有什么想法和感受呢?

 。4)匯報交流。

 。ㄟ@一環(huán)節(jié)著眼于學生加強對課文的體驗和領悟,開闊視野,培養(yǎng)綜合素養(yǎng)。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要使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中,培養(yǎng)對課文的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最后對課文內容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

 。5)課文的第七段出現了一個省略號,它想告訴我們什么呢?

 。6)除了這些實驗給我們提出的沒有解開的謎,結合你們讀的月球的資料,你還想提出哪些謎呢?

 。ǖ谒苟嗷菡f過:“知識是不應該灌輸給學生的,而應引導學生去發(fā)現它們,獨立地掌握它們。在教學中以“知謎”、“探謎”為主線,進行探究性學習,激發(fā)學生探究科學、不斷質疑的興趣。在探究中通過有效的小組活動的開展,展現一個小組集體智慧的結晶,培養(yǎng)了學生質疑的能力。使得每個學生的頭腦細胞活躍,富有創(chuàng)新意識,其設計的目的是為了引導學生不斷自主參與、自主學習,培養(yǎng)了濃厚的學習語文的興趣。)

  3、發(fā)散思維,拓展練習

 。1)假如20年后你登上了月球,你準備去做什么?(學生說)

 。閷W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為學生留下足夠的空間張揚個性、激揚靈性的服。)

 。2)師生共同交流描寫月亮的古詩句(課件展示)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月來滿地水,云起一天山。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夏深明月夜,江靜碧云天。

 。ㄘS富自己的積累)

  (3)課后收集一些感興趣的月球資料與大家交流。

 。ㄔ谂囵B(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能力的同時,激發(fā)學生探索奧秘的興趣。)

  4、總結全文

  同學們和科學家們一樣都對月球有很大的興趣,有志氣有決心!我想不用多久月球肯定會被人類開發(fā)和利用。

  用課文最后一句話來結束我們這節(jié)課:對神秘的月球,人類還將繼續(xù)探索下去。(齊讀)

  五、講板書設計

  塵土是否能殺菌?

  22、月球之謎水藻為何鮮嫩青綠?

 。ㄊ制娈悾

  年齡是否比地球大?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尊嚴》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八冊2單元第七課的一篇精讀課文。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是從文章內容體會思想。本篇課文描寫的是美國石油大王哈默年輕時的一個故事。在一個寒冷的冬天,在逃難的路上,他饑寒難忍,但是他拒絕了送到面前的食物,理由是他不能白吃人家的東西,只能在幫忙干完活以后,他才吃這份食物。后來,他留在杰克遜家里干活,成為莊園里的一把好手。從這件事可以體會到,尊重自己,才能獲得別人的尊重。所以引導學生從描寫年輕人神態(tài),動作和語言的句子中,體會到年輕人自尊的品格;從杰克遜大叔對女兒的談話中,認識到這種自尊的可貴,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編者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是進一步訓練學生從文章內容中體會思想的能力,同時使學生從哈默的故事中受到教育,樹立自尊,自強,自立的精神。

  他是一個要通過自己的勞動換取食物的人,表現出年輕人是一個有尊嚴的人。?"尊嚴"是課題的名稱,也是貫穿全文的主旨。但是空洞地告訴學生"尊嚴"的意思反而會讓學生難以理解,應該注重讓學生在人物分析中體會理解感悟。課前還可以布置學生搜集有關"尊嚴"的人生格言。從描寫年輕人神態(tài),動作和語言的句子中。如,年輕人"臉色蒼白,骨瘦如柴",可是當食物送到他面前時,他問的是,"您有什么活兒需要我做嗎 "當聽到"沒有"時,他的"目光頓時灰暗了","喉結上下動了動,說:'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東西,我不能不勞動,就得到這些食物!'"在要求先吃飯再干活時,他仍堅持:"等做完了您的活兒,我再吃這些東西!"為了加深學生對年輕人自尊人格的了解,可以啟發(fā)學生想象他的心理活動。如,當食物擺在他面前時,從他說的話里想象他是怎么想的;當聽到"沒活"干時,他會怎么想;當杰克遜大叔要他捶背時,他又是怎么想,從而深入體會他自尊自強的品格。還有對杰克遜大叔的話的理解是一個難點,"別看他現在什么都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為他有尊嚴!"可在班上組織討論,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的具體事例談自己的理解,學生能理解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不做過高要求。

  二,說教法及學法

  因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所以本課的教學方法確定為多媒體直觀法,閱讀討論法,以讀代講法,以讀促寫法,并且整堂課將以"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洋思教學模式為主框架。

  三,說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學會本課四個生字(呈,憊,堪,捶)

  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對話"部分;學習運用"從內容體會思想"的方法,引導學生抓住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語言體現人物的品質。

  情感目標:讓學生體會哈默美好的形象和人格魅力。教育學生從小就要有自尊心,無論在什么時候人都要有尊嚴。

  四,說教學過程

 。ㄒ唬┘と

  同學們,假如你是一個饑腸轆轆,筋疲力盡的逃難人,有人將食物送到你面前,你會怎么做 (出示課文插圖)可是有一個年輕人他沒有這么做,這究竟是為什么呢 讀完《尊嚴》這篇課文,你就知道了。(這樣設置懸念,激發(fā)學生探求原因的欲望。)

  (二)展示學習目標,引導學生自學質疑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課堂教學引導學生質疑問難,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創(chuàng)新思維。

  1,根據閱讀提示自由讀書感悟,勾畫出描寫年輕人神態(tài),動作,語言的句子,想一想,你讀懂了什么 還有什么地方不懂 同桌相互交流各自讀懂的和不懂的問題。(這個環(huán)節(jié)是學生動口,動腦,動手,理清了文章的結構,培養(yǎng)了自學能力和團結協作的精神。)

  2,質疑問難。學生通過讀課文提出問題,歸納:年輕人為什么拒絕擺在他面前的食物 當聽說"沒活"時,他為什么不高興 當聽杰克遜大叔說要他捶背時,他為什么又高興起來 為什么他會從一無所有到后來擁有一筆讓所有美國人羨慕的財富呢

 。ㄈ┬〗M合作學習,探究交流。(探究剛才質疑的問題)

  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奧秘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語文課程標準》也提出以學生是語文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引導學生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

  1,分小組合作學習。重點通過年輕人的神態(tài),動作,語言,想象他當時的心理活動,體會他自尊,自強的精神。學生在朗讀中提出不懂的問題,如食物擺在年輕人面前時,從他說的話里,你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嗎 當聽說"沒活"時,他會怎么想 當聽杰克遜大叔說要他捶背時,他又會怎么想 學生在提出問題后又進行朗讀,實現在讀中問,問中讀。(這個環(huán)節(jié)設計是讓學生洞察,分析人物的內心活動,從內容體會思想,加深對年輕人自尊人格的理解。學生在讀中問,問中讀,在讀中感悟,邊讀邊想,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學生在自讀自問中和文本,教師,同學進行著心靈的對話,情感得到了升華,個性得到張揚。)

  2,說一說,演一演,議一議

 。1)說一說

  學生自由說出文中自己最喜歡的語句或感受最深的地方。

 。2)演一演

  在學生自由暢談后,引導學生分角色朗讀"對話"部分和欣賞即興表演"對話"部分。(請兩位學生分別扮演杰克遜大叔和年輕人,其余幾個學生扮演逃難人進行現場表演,本課的重難點就在寬松的氛圍中得以突出和突破。)

 。3)議一議

  引導討論要放開,自由表達,要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學生要聯系實際,說說自己的體會。有的學生針對當今社會上肢體健全的人而在街上行討的行為表示鄙視,同哈默相比,簡直毫無尊嚴可言;有的學生針對成績差的學生懶惰,撒謊的壞習慣提出批評和忠告,教他立志做一個有尊嚴的人;有的學生針對自己作為一個班干部談了如何做一個講誠信,熱心幫助別人的有尊嚴的人。學生的獨立見解和獨特感受。讓人深受感動和啟發(fā)。學生很輕松地體會到:尊嚴是一則廣告;尊嚴是一種力量;尊嚴更是一種崇高。尊嚴對一個人多么重要!他能改變一個人的人生,人有了尊嚴會不斷發(fā)奮努力。尊嚴是一筆無價的精神財富,用勞動可以創(chuàng)造財富。鼓勵學生從小就要有自尊心,無論什么時候都要有尊嚴。(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學生的思維得到發(fā)散,從課文的內容想開去,培養(yǎng)了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和想象力,學生的品格受到了陶冶。)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第一冊“識字

  (二)”第四課《日月明》, 鑒于《日月明》是一篇識字韻文,它通過韻文的形式提示了一些會意字的構字特點。從教材的編排來看,本單元之前的象形識字課顯然已作了很好的鋪墊,學生對日、月、火、竹等會意字的組成部分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幾個句意的理解完全可以通過會意字的特點進行分析,因此,識字教學的重點應放在字音以及了解會意字的構字特點上。本課出示了11個會意字,并以節(jié)奏明快、音韻和諧的韻文形式介紹了這幾個字的構字規(guī)律。

  二、說目標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指出,“識字和朗讀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的認知水平,我確認了以下幾個目標:

  1、知識與能力:認識“明、鮮、塵、尖、滅、力、男、休、手、林、森、從、眾”13個生字,會寫“力、手、水”3個生字。

  2、過程與方法:通過自由讀、對讀、邊拍手邊讀等多種形式反復讀,在讀的過程中發(fā)現會意字的構成規(guī)律,知道他們是由兩個或者兩個以上漢字組成的,而它的意思就是這幾個漢字意思的組合,如很小的泥土就是灰塵的塵等。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讓學生感受祖先造字的智慧,激發(fā)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喜愛之情。

  三、說教法學法

  為達成這些目標,我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因為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課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但是這種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并不是完全地放任學生去自由活動,而是在教師有序指導下的自主探究,我們提倡的是高校課堂。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我從四方面著手讓學生進行探究:

  1、字形上的探究

  直接出示要認的會意字,因為生活中出現的頻率很高,所以對于這些字學生很快就讀出并讀準了他們的字音,然后我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仔細觀察,這些字有什么特點,學生很快就說出了明是由日和月組成的,鮮是由魚和羊組成的,而日、月、魚、羊則都是我們學過的象形字,通過反復的認讀,學生很快就說出了日月明、魚羊鮮等這些朗朗上口的韻文。這樣的教學使學生充分地認識到了通過自己的努力,每個小朋友都能掌握識字規(guī)律。也調動了學生識字的積極性。

  2、結構上的探究

  讓學生看看明、鮮、男、森等生字同樣是由獨體字拼成的,他們拼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從而引出結構分類,讓學生自己到黑板上去認一認,分一分,哪些是左右結構,哪些是上下結構,哪些又是品字結構。使生字反復再現,讓學生從整體上認記字形。同時培養(yǎng)學生傾聽

  的習慣。

  3、筆畫上的探究

  讓學生探究發(fā)現獨體字是不是簡單得相拼,學生很快就發(fā)現了一些部首的變化,比如人木休的休,左邊人的捺變成了豎,小土塵塵上面的小,豎鉤變成了豎等,再一次讓學生體會了構字規(guī)律。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用自己編出來的韻文兒歌讀讀黑板上出示的生字。

  4、字義上的探究

  新的課程觀指出要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方法,力求識用結合,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杜威也主張“在做中學”,因此為了更好得讓學生理解字義,我讓一高一矮兩個學生上來,高的當樹,矮的坐在樹旁邊,學生很快就說出了這是休,這樣既讓學生明白了什么是會意字,有讓學生知道了休這個字的意思,就是休息的意思,又比如我在黑板上畫冒著熱氣的魚和羊肉串,讓學生體會鮮的意思,還可以讓學生拿出鉛筆來觀察,學生很快就說出了鉛筆頭尖尾粗的特點,這樣就很容易得理解了小大尖。然后我又出示了一些本課沒有出現的意會字,如采、苗等,讓學生說說字義,通過討論解決的方法,使學生能主動參與到識字、理解字義活動中,在學習中不斷總結經驗,積累學習方法提高自學的能力。

  5、拓展上的探究

  本課課后練習中安排了一項“讀讀想想”,目的是進一步擴展學生對會意字的認識,激發(fā)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結合這項練習,我組織學生圍繞“有趣的漢字”這一主題開展實踐活動。首先,我先引導學生完成“讀讀想想”的練習,仿照課文將這四組字念成一段小韻文不正歪、日光晃、三口品、三日晶。然后,引導學生自由組合,與好朋友一起復習前面學過的漢字,看看有沒有類似的字,。因本冊書至此已過大半,學生已學了不少漢字,其中有不少象形字、會意字及形聲字,讓學生試著找出這些漢字有趣的地方,或畫畫,或出字謎,或學著課文的樣子編編韻文?傊,用各種方式將漢字的有趣之處表現出來。最后,開個交流會,讓學生將自己的成果展示出來。這樣就讓學生有了自主選擇的權利,有了自由表達的空間,有了展示才能的舞臺和自主發(fā)現的過程。

  四、說學生

  不難看出,孩子的潛能是巨大的,只要給他們機會、時間,孩子會發(fā)現很多很多的東西。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發(fā)現構字規(guī)律,互相傾訴,欣賞別人的發(fā)現成果過程中,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思維與情感也在互動。學習中,孩子的自信心在增強,學習能力在增強,互相傾聽、互相欣賞、互相學習的良好學習品質也在逐漸形成。總之,我在本節(jié)課的設計過程中我時刻牢記用新課標的理念來指導自己的教學,時時處處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不動搖,讓學生學有所獲,學有所用,雖然在課上仍然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我相信朝著這樣的方向去努力,成功終會屬于自己。不當之處還請各位老師多多指教。

  五、說教學輔助手段

  根據小學生的特點我選擇動畫、小故事、拍手、對讀的形式進行訓練學生。

  六、說教學程序

  (一)課題導入

  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課件演示動畫和圖片,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1、提問這是什么?他們和在一起讀什么呢?2、用這樣的方法學一學其他的字。

 。ǘ┙虒W過程

  1、小組合作學習“明、鮮、塵、尖、滅、力、男、休、手、林、森、從、眾”并上臺展示。

  2、學習課文

  分組讀、對讀、分男女生讀、教師學生對讀。

  3、指導書寫 “力 手 水”

  4、小游戲

  學習“筆尖、鮮花等詞語”

  4、鞏固聯系

  小 + 土= ( ) 魚 + 羊= ( ) 小 + 大= ()

 。ㄈ┙虒W小結

  這節(jié)課你學到什么知識?說說和大家分享。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本課是識字(一)的第三課,有一幅圖,一組詞語和一篇短文。詞語是圖中事物的名稱,多為家庭陳設和物品。

  圖畫內容是一個三口之家的夜晚,爸爸在看報,媽媽在看電視,“我”讓他們吃水果,家庭充滿溫馨。

  二、說目標

  知識與技能:認識8個詞組和8個生字。

  過程與方法:通過看圖和識字,讓學生們練習說句子,認字。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學做一個孝順的好孩子。

  三、說教法、學法

  教法:1、看圖識字。

  2、用熟悉的事物來記生字。

  3、在游戲中識字。

  學法:1、讓學生多種形式的讀。

  2、借助熟字記生字。

  3、在玩中學字。

  四、 說教學過程

  1、激趣導入,看圖感知。

  教學伊始,用談話導入,激起了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對本課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充滿了幻想。然后讓學生觀察圖,說圖中有什么物品?

  2、 指導看圖,初步感知

  通過指導學生看圖,說說圖上有什么?讓學生根據實物初步感知即將學習的八個詞語,從中訓練學生用“有……有……還有……”的句式說話。

  學會八個詞語是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教學中我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設計了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1﹚、從已有的生活經驗中找尋方法。有大部分學生在入學前就已經認識了不少漢字,因此在指導認字前,我先讓學生在即將學的生字中找一找自己已經認識的漢字,并交流識字的方法和途徑,并給予積極的表揚,從而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識字。

  ﹙2﹚、借助圖與拼音識字。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圖與拼音是幫助識字的最有效手段,學生可以借助圖猜字,借助拼音讀準字音,同時也可以鞏固前面所學的拼音。教學時,通過與詞語交朋友、找朋友使學生讀準字音。

  ﹙3﹚、去掉拼音認讀詞語。

  3、認識本課需要掌握的生字!墩n程標準》中提出識字教學要力求實用結合,因此教學時通過亂字排列、組詞使學生得到詞語的拓展練習。

  4、課終游戲記生字。

  一年級的孩子往往注意力沒那么長時間,要提高課堂效率,游戲是個好方法。在教學中通過猜字游戲來進行鞏固。在游戲過程中,學生一要找字,二要讀出字音,這樣既鍛煉了反應能力,又是對生字的鞏固;也可以讓學生給生字再找朋友,這是新舊知識的結合運用。

  5.課中操:田字格兒歌 為書寫生字作好鋪墊

  6、指導書寫。

  這個環(huán)節(jié)是生字“下”的書寫。先讓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書空,再落筆書寫,再評,互相促進。

  7、課外拓展。

  在本環(huán)節(jié)中借助課文內容,結合實際環(huán)境,建議學生在父母的幫助下做一些詞語卡片,貼在物品上,如“冰箱”就貼在冰箱上等。讓學生自己創(chuàng)造識字環(huán)境,認識更多的生字。

  五.說預期效果

  本課是一節(jié)與生活有密切相關的識字課,課堂中主要是認讀8組詞語和8個生字和三個偏旁,知識的容量不大。在教學中預設了多種學法對學生進行指導性學習,通過圖文對照學詞匯,進行直觀教學,聯系生活識字,交流識字方法,再加上學生在課已經有了良好的生活經驗為依托,學生對生字的掌握應當是很牢的,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應當是學有所獲的,而且對識字方法會有一個全新的認識,為今后的識字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六.說板書設計

  本節(jié)課板書:

  沙-------三點水

  報-----提手旁

  燈----火字旁

  通過板書讓學生明白漢字的偏旁的作用。

  3、《在家里》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一、學習目標:

  1、認識8個詞語,8個生字,認識三個偏旁 “三點水、提手旁、火字旁”。

  2、正確識記生字。

  3、引導按順序看圖,學做尊敬父母的好孩子。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識字

  難點:引導學生學做尊敬父母的好孩子。

  三、課前準備:生字卡、詞語卡、物品圖片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你平時在家里都干些什么?誰能完整地說一說?(平時,我在家里幫媽媽掃地……)今天呀,老師給大家?guī)硪粋小伙伴小紅,她邀請老師帶著大家一起去她家做客。你們愿意去嗎?

  2、看課本插圖,小紅在哪呢?

  二、看圖說話,學詞識字

  1、看圖說物品

  師:這幅圖畫的是小紅同學的家,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你看見小紅家都有什么物品?(訓練學生用有……有……還有……”的句式說話。)老師相機出示八個圖片,貼在黑板上。

  2、認讀詞語

  師:其實這些物品的名稱都是在書上呢?請同學們自己再喊喊它們的名字。

  出示讀詞語的要求:

  (1)自讀詞語,讀準字音。

  現在老師把這些詞語從課本上請出來了。誰來讀讀它們的名字。

 。2)指名嘗試認讀。(其余小朋友認真聽,你能聽出讀得不正確的地方請你當小老師幫他指出來。)

 。3)同桌互練。(一個認我會讀的字,另一個對照拼音聽讀準了沒有,聽完后互相正音。交換角色練習。)

 。4)圖文結合指名讀帶拼音的八個詞語,齊讀、開火車讀、小組讀。(實物卡片和詞語卡片同時呈現)

  3、認記生字。

  剛才同學們詞語讀得不錯,如果把詞語中的字單個抽出來你還會讀嗎?我們今天要學的8個生字就隱藏在這8組詞語中,請大家對照生字條的生字把前8個生字在P49圈出來,并把它們多讀幾遍。

 。1)這是我們今天要掌握的生字,哪個同學愿意教教大家 ?老師出示生字卡片。

 。2)老師帶讀,識字方法的滲透。

 。3)小老師帶讀。認讀8個生字:沙、發(fā)、報、紙、臺、燈、電、視

 。4)小組開火車讀、指名讀、齊讀、進行評價(黑板出示小紅果)。

  (5)開火車擴詞語比賽

  4、識記生字鞏固練習

 。1)、這節(jié)課的生字里還藏著我們今天要學的偏旁呢,老師板書:三點水、提手旁、火字旁領讀

 。2)你能找出這三個偏旁藏在哪三個生字里嗎? 老師出示生字卡片

 。3).指名說

  板書:沙-------- 三點水(“三點水”表示與水有關)

  報-------- 提手旁(“提手旁”表示和手有關的動作)

  燈-------- 火字旁(“火”當偏旁的時候要把捺變?yōu)辄c)

  3、交流識字方法

  我們今天學的這些生字里的某一部分有你們認識的嗎?你能說說你用什么辦法記住這些生字嗎?

  “報”的右邊在“服”中見過,把“服”的“月字旁”換成“提手旁就是我們今天學的“報”。

  對,這種識字方法叫做:換一換,生跟讀。

  (板書:換一換) 服----報

  那么“沙”和”燈”,又能用什么方法記住呢?指名說,相機板書

 。ò鍟杭右患樱┤c水 少=沙 火 丁=燈

  帶有這三個偏旁的'生字還有很多很多,老師希望大家到生活中去仔細觀察,認識更多的生字。

  今天,同學們表現真不錯,不僅會認讀生字詞,還會運用呢。下面我們一起來放松一下。我們來讀拍拍手讀兒歌

  三.課中操。田字格兒歌

  四、書寫指導。

  1、師:剛才咱們動口又動腦,現在咱們應該動動手了。今天咱們先寫2個字,出示卡片“下”,學生認讀。

  2、引導觀察,由幾個筆畫組成,引出“、”的名稱

  3、指導書寫

  師:他們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寫時要注意什么?請小朋友們打開書,仔細觀察。

  4、學生匯報交流,,引導學生先書空,教師范寫,學生再臨寫!跋隆闭J識新筆畫“點”,書寫時,起筆輕,落筆重,與豎相連。

  學生描一描,再寫1-----2個

  5、展示作業(yè),師生合作評議。

  五、課后延伸。

  師:回家后和爸爸媽媽一同做家具和電器名稱的卡片,貼在物品上,這樣你就可以學到更多的字了。

  六、板書設計:

  1. 沙-------- 三點水(三點水表示與水有關)

  報-------- 提手旁(“提手旁”表示和手有關的動作)

  燈-------- 火字旁(“火”當偏旁的時候要把捺變?yōu)辄c)

  2. (板書:換一換) 服----報

  (板書:加一加)三點水 少=沙 火 丁=燈

  3.田字格中范寫生字“下”。

  《在家里》第一課時教學反思

  《在家里》是學生學完拼音,開始識字的初始內容。本課為第一課時教學,要求識記8組詞語,8個生字,會寫1個字?紤]到識字量大,而且學生剛接觸識字學習,本課教學我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一、注重識字興趣的培養(yǎng)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闭{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本節(jié)課我主要從以下幾點做起。

  1、以激勵性評價為主,鼓勵學生多識字。喜歡得到別人的贊賞,渴望得到老師的表揚是每一位小學生的心理需求。因此,在課堂上,我十分關注每一位學生,善于捕捉每一位學生的點滴賞光點,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如“你真棒”、“這是你獨特的識字方法”、“這個字你讀得真好,獎你再讀一遍”等使學生愿意識字,體會到識字的樂趣。

  2、鼓勵學生當小老師。小學生有著非常強的表現欲望,讓學生當小老師,學生可以充分表現自己。如,在讀準8種物品名稱的環(huán)節(jié),我讓學生同桌合作,輪流當小老師,這樣既復習鞏固了拼音教學,減輕了教師的負擔,又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生字的興奮性。

  3.通過各種形式的賽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要整個課堂教學中,學生參與面廣,學習興趣濃厚,在整個識字中,全班學生人人參與,個個激情投入。

  二、注重學生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

  好的習慣都是從小開始養(yǎng)成的。一年級的學生還沒有形成一定的學習習慣,因而需要老師多個心眼,時刻關注,提醒。課堂上,我十分關注學生認真傾聽別人發(fā)言,愛動腦,積極發(fā)言等習慣的培養(yǎng)。如,我提醒“善于傾聽的孩子是對別人的尊重”等激勵性的語言提醒學生課堂上應該怎么做,不應該怎么做。

  三、以學生為主體展開教學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的一切活動必須是從學生的需要出發(fā),一切活動必須是為學生學習服務。由于有的學生對平翹舌音分得不夠清楚,再加上有的同學拼音掌握得不夠理想,因而實際課堂操作與預設相差有一點距離。本以為,40分鐘可以完成認識8種物品,識記“沙、發(fā)”等8個生字,以及書寫“下”,但在去掉圖片與拼音,讓學生識字時,才發(fā)現有的學生對平翹舌音分得不夠清楚。于是,我隨即放棄了原先的預設方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扎扎實實地進行識字教學。40分鐘很快過去了,我的寫字的環(huán)節(jié)無法完成,課自然不完美。盡管如此,可在課余時間,檢查學生所學情況,發(fā)現大多數學生,對這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掌握得還是不錯的。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

  《胡楊贊》是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語文教科書第十冊23課的一篇講讀課文。課文贊揚了胡楊有著千年不死的生命、千年不倒的毅力、千年不腐的意志,讓人感到震撼。表達了作者對胡楊無比敬佩之情。

  二、說設計理念

  依據《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的綜合能是閱讀技能的分項訓練逐步形成的。依據閱讀學提出的直接目標、間接目標、潛在目標理論,將本課時的教學定位為在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發(fā)展學生思維,陶冶學生情操。通過朗讀激發(fā)情感體驗,通過朗讀促進理解感悟,即以讀促情,讀中感悟之所在也。

  三、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學習本課生字,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2)能用簡潔的語言寫出四、五、七自然段的意思,背誦喜歡的段落。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作者鐘情于胡楊的原因。

  2、過程與方法

 。1)根據文本的描寫,從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加深理解與感悟。

 。2)通過自己的語言贊美胡楊,進而升華文章的中心。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受胡楊頑強的生命力和默默奉獻的精神,激發(fā)學生對胡楊的崇敬之情。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胡楊頑強的生命力和默默奉獻的精神,激發(fā)學生對胡楊的崇敬之情。

  四、說教法

  賞析詞句法、感情朗讀法

  五、說學法

  六、說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文眼

  1.背景音樂起,師:在茫茫的大沙漠,當黃沙襲來的時候,所有的生命都折服于沙漠的肆虐的時候,河流退卻了,人群退卻了,就連那雄偉的城郭也被掩埋了……有一個綠色的精靈,以不屈的精神與沙漠抗衡,與風暴搏斗,生生不息。它就是――胡楊。(出示胡楊組圖)

  2.師:人們崇敬胡楊,留下了許多贊美的文字。(揭示課題,齊讀)

  二、緊扣文眼,整體感知

  1.過渡:讀讀這篇贊美的文字,看看作者鐘情于胡楊的哪些地方?

  2.生自主讀文三遍(出示閱讀要求)。

  (1)大聲朗讀,讀準字音,讀連貫、流利。

  (2)同桌讀(齊讀,分段讀),糾正字音,聯系上下文交流新詞的意思,說說每段的.意思。

  (3)自主默讀,思考:作者鐘情于胡楊的哪些地方?

  3.匯報初讀情況。

  (1)指名分段朗讀,糾正字音,師相機引導學生用簡短的話說出4、5、7段的意思。

  (2)問:作者鐘情于胡楊的哪些地方?(師相機板演:無人關照弓腰駝背粗茶淡飯默默奉獻)

  三、自主品讀,披文入情

  1.過渡:作者鐘情于無人關照的胡楊,弓腰駝背的胡楊,粗茶淡飯的胡楊,默默奉獻的胡楊,讀了課文,你對怎樣的胡楊動情了,請找到相關的段落讀一讀,把你動情的原因寫下來,再動情地讀一讀。

  2.生自主閱讀,勾畫、作批注,有感情地朗讀。

  3.同桌交流感受體會,有感情地朗讀。

  四、交流體會,精讀感悟

  1.過渡:作者為何對這樣的胡楊情有獨鐘?讓我們再一次走進課文,去探尋這些詞語背后的意思。

  2.匯報交流,朗讀感悟

  (1)無人關照的胡楊(第3段)。

  抓住“眼淚”一詞,引導“胡楊的眼淚是什么”“它為何要流淚”,體會胡楊受了傷就流出“淚”來為自己包扎傷口,是為了繼續(xù)生長,表現出很強的生命力。

  (2)弓腰駝背的胡楊(第4段)。

  可從“慘不忍睹”一詞入手,引導說說“什么叫慘不忍睹”“胡楊長相為何如此慘不忍睹”,體會胡楊弓腰駝背的長相是為了適應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它有著較強的適應能力和極強的生命力。

  (3)粗茶淡飯的胡楊(第5段)。

 、僮プ 按植璧垺币辉~,“粗茶淡飯在生活中是用來形容什么的?這里呢?”(生長條件極其惡劣)“胡楊粗茶淡飯的生長環(huán)境是怎樣的?”

 、凇八窃谙募究釤帷挥写植璧垺,引導:讀這個句子,你想說什么?(板演:頑強的生命力)

 、勰馨堰@種頑強的生命力讀出來嗎?(指名讀,齊讀)

  (4)默默奉獻的胡楊(第7段)。

 、佟八臉涓赡举|堅硬……從來沒有索取!币龑В耗阕x懂了什么?

 、凇皬氐住闭f明什么?(體會胡楊對人類的奉獻是毫無保留的。)

  ③讓我們把胡楊毫無保留的奉獻精神讀出來。(齊讀)

  3.小結:無人關照的胡楊,弓腰駝背的胡楊,粗茶淡飯的胡楊,這些詞都在給我們傳遞一個信息:它的生命是那樣的(頑強),所以,它才會千年不死,死了千年不倒,倒下千年不腐!(板演:千年……千年……千年)這樣的胡楊,怎不叫人動心,不叫人愛呢?

  4.問:作者為了表達自己的愛,幾次用到了“千年……千年……千年”?這樣寫有怎樣的好處?

  五、升華情感,書寫敬意

  1.過渡:多么頑強的生命力,它感動了作者,作者又用雋永的文字感動著我們。你對哪段文字感觸最深,請你盡情讀一讀,贊一贊。

  2.生自主朗讀,背誦。

  3.出示背景音樂,胡楊組圖,指名背誦。

  4.師:我們感動于胡楊,感動于它頑強的生命,感動于它毫無保留的奉獻精神。此時此刻,你心中一定也有話想說,想贊一贊這西域的美麗風景――胡楊。趕快寫一寫,贊美贊美胡楊吧!

  5.生自主寫話。

  6.出示背景音樂,胡楊組圖,指名讀出學生的贊美。

  板書設計:

  胡楊贊

  長相——慘不忍睹 千年不死

  胡楊 環(huán)境——最為惡劣 千年不倒

  精神——無私奉獻 千年不腐

【小學語文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說課稿06-12

小學語文優(yōu)秀說課稿04-27

小學語文荷花說課稿12-05

小學語文《匆匆》說課稿11-29

小學語文匆匆說課稿11-15

小學語文《畫》說課稿11-19

小學語文完整的說課稿07-04

小學語文《太陽》說課稿07-01

小學語文《觀潮》說課稿07-09

小學語文說課稿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