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說課稿> 語文說課稿

語文說課稿

時間:2022-01-11 00:54:12 說課稿 我要投稿

語文說課稿范文合集五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yǎng)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說課稿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說課稿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說課稿范文合集五篇

語文說課稿 篇1

  一 、說教材

  蘇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兒的信》。這個單元只要講解對藝術的感悟,對親情、對愛情本質的詮釋,讓人感受豐富的思想情感。而本文是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寫給女兒的一封信,面對正值花季的女兒,一個對愛情充滿好奇與遐想的少女。身為父親的作者并沒有選擇回避。但針對愛情這一個既深奧又簡單的問題,作者沒有采用教條式的說教,而是采用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故事去詮釋愛情的真諦。信中主要談了人的“精神性”與“生物性”的關系,強調人類高尚的愛情應該遠遠超越“傳宗接代”的目的。從中啟發(fā)和培養(yǎng)了女兒正確的愛情觀,因此這篇課文對于成長中的青少年來說具有很重要的教育意義。 結合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依據(jù)新課標中的“知、過、情”三個維度,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以下三個方面:

  1、知識目標,能正確讀寫本課的要求掌握的生字詞和有關作者的生平著作。

  2、能力目標,整體理解文意,概括本文的主要內容,提煉中心,把握文章的整體脈絡。

  3、情感目標,品味重點段落所體現(xiàn)出來的思想感情和啟示,引導學生理解愛情的本質,進行適當?shù)那啻浩诮逃?/p>

  由于本文的篇幅較長,段落較多,而且文章闡述的道理較抽象。因此我將本文的教學重點確定為以下三個方面:

  1、 體會運用故事闡述抽象道理寫法的好處。

  2、 通過討論去品味文中某些含義深刻的段落和語句。

  3、 理解愛情的含義和本質,讓學生樹立正確的愛情觀。

  二 、說教學重難點

  因為初三學生的知識有限,加上自學能力較差,我將本文的教學難點確定為以下兩個方面:

  1、 對一些意義較生澀,較抽象的語句和段落,學生理解起來會有一定的難度,這時就

  需要教師及時的引導和講解,并將問題細化。

  2、 學生正處于生理和心理轉變的特殊階段,缺乏充分的生活經(jīng)驗,對愛情本質的理解

  會有所困難。

  三 、說教法和學法

  古希臘學者普羅塔戈說過:“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點燃的火

  把!备鶕(jù)素質教育和創(chuàng)新教育的精神,再結合本篇課文的實際特點,確定了本課教法的指導思想是:想方設法引起學生的注意,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熱情參與,獨立自主解決問題;诖耍掖_定了以下教法(講授法和提問法)和學法(討論法和自主探究法)。

  四 、說教學過程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難點,課堂教學我準備按以下五個環(huán)節(jié)展開。

  環(huán)節(jié)(一)、創(chuàng)設情境 導入新課

  我將導語設計為如下:人類自有史以來,愛情一直被傳唱不衰:地老天荒、?菔癄,這是關于愛情的成語;牛郎織女、天仙配,這是關于愛情的傳說;“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這是關于愛情的詩句;還有愛情的俗語:醉過方知酒濃,愛過方知情重? ?同學們,人在花季,多彩的心事正困擾著你,那些令人魂牽夢縈的情思正等著你長大,你真正懂得愛情的真諦嗎?到底什么是愛情?大家也許能從蘇霍姆林斯基<<致女兒的信>>中得到啟示。這時我再抓住時機播放同學們熟知的歌曲“泰坦尼克號”,讓大家對本文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這時我再順利的過渡到“環(huán)節(jié)2、自讀感知 落實基礎”

  環(huán)節(jié)(二)、自讀感知 落實基礎

  新課標對學生的閱讀要求是: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因此,我設計了 “自讀感知,落實基礎”這一環(huán)節(jié) 。此環(huán)節(jié)力圖將學生置于閱讀的主體地位,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出發(fā)點,學生邊讀邊思考,在聽讀中理清思路,鍛煉學生的概括能力。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 我先請學生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解決文中提出的以下字詞讀音及意義問題:

  繁衍yǎn 忐忑tǎntè 一抔黃土póu 無與倫比lún

  怒不可遏è 佇立zhù 一幢zhuàng 麥穗suì

  忐忑:心神不定;癁闉跤校鹤兊檬裁炊紱]有,指全部消失或完全落空。

  無與倫比:沒有能比得上的。

  怒不可遏:憤怒之極,不可抵制。

  真諦:真實的意義或道理。

  繁衍:逐漸增多或增廣。

  然后我再有針對性的對某些容易讀錯的生字詞進行指導,例如(抔)。這就為學生閱讀文本掃清了障礙,也體現(xiàn)了語文學科工具性的特點。

  接下來,我再適時對作者作出以下介紹:

  瓦西里?亞歷山德羅維奇?蘇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烏克蘭卓越的教育家、教師、思想家和作家。他的全部著作都是面向教師、教育家、教育者、父母和自己孩子們的。瓦?亞?蘇霍姆林斯基的作品在烏克蘭國內人人皆知并喜愛,而且在國外許多國家也被廣為出版,如眾所周知的《我把心給了孩子們》《公民的誕生》《給兒子的信》以及某些論文和小故事。

  最后,我將請學生默讀一遍文章,以便同學了解文章內容。自然也就解決了教學重點, 環(huán)節(jié)(三)、整體感知 梳理結構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边@樣,自然的就過渡到“整體感知 梳理結構”這個環(huán)節(jié)。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先提出這樣一個問題:

  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話簡單復述文中的故事。

  再讓同學分成小組分析和討論如下問題:

  1、上帝在創(chuàng)造了人后,三次來到人間,每次都分別看到了什么?每次看到的變與

  沒變的又分別是什么?

  2、瀏覽課文,在1~4段:女兒提出問題及“我”(父親)對此的態(tài)度;5—24段:回憶從前祖母給“我”講過的故事,得出愛情是什么的答案;25段:告訴女兒該如何對待愛情。

  3、“我”為何沒有正面回答女兒的提問,卻說到了“我”少年是所聽到的故事?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4、文中的'上帝面對人的愛情有何表現(xiàn)?為何多次寫到上帝的態(tài)度?

  提出以上問題,可以讓學生在積極思考和討論中,深入淺出,加深理解和體驗,并對文章有所感悟,從而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進而解決教學難點。

  環(huán)節(jié)(四)、拓展延伸 解讀推究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將展示蘇霍姆林斯基在寫給他女兒的另一封信中這樣的一段話語:人的愛情應當是不僅是美好、誠實、堅貞的,同時也應該是理智和慎重的、機警和嚴肅的,只有那樣的愛情才能帶來歡樂和幸福。

  蘇霍姆林斯基的女兒年齡差不多和同學們一樣大,他其實是在暗示女兒應當如何善待愛情。這樣我就提出這樣一個問題:

  根據(jù)文章中提到的愛情的本質,再結合中學生早戀的現(xiàn)象,談談你們的看法。

  最后,我再做簡單的總結:愛情很美,可中學不是戀愛的季節(jié),過早的摘取戀愛的果實,品嘗到的不是愛情的甜蜜,而是酸澀。就像文中所說:做一個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為有智慧的人的時候。這時我再送給同學們一句話:把握應有的愛是幸福的,放棄不應有的愛是輕松的。

  環(huán)節(jié)(五)、課后作業(yè) 鞏固知識

  一節(jié)好課的結束應該是學生課外閱讀的開始。因此我布置了這樣一個作業(yè):

  請同學們就自己所知道的愛情故事,如:牛郎織女、天仙配等。談談自己對愛情的感受,并寫一篇500字左右的感悟。

語文說課稿 篇2

  說教材

  《琥珀》是一篇科學小品文。它主要寫了一只琥珀被發(fā)現(xiàn)以及科學家推測它的形成過程。全文語言易懂,描寫生動,意在讓學生通過學習能夠想象出琥珀的形成過程,理解科學家推測的過程是合理嚴謹?shù)摹?/p>

  說理念:

  1、在教學中,尊重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引導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自主體驗、感悟,注重體驗過程。

  2、課外延伸,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激活學生的想象能力,使課內學習與課外發(fā)展相得益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說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根據(jù)琥珀的樣子推想它的形成過程,體會科學家是怎樣進行合理想象的。這也是本文的教學重難點。

  2、發(fā)展學生的合作、探究精神,根據(jù)其它的化石推想成因,學習有依據(jù)的合理的進行想象,培養(yǎng)想象能力。

  3、通過學習,激發(fā)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樹立熱愛科學的情感。

  說教與學活動步驟:

 。ㄒ唬┱勗挘瑢胄抡n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什么是化石嗎?(或不知道)

  生:知道。

  師:哪位同學說一下你查找的答案?

  生: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遺體、遺物或遺跡藏在地下變成的跟石頭一樣的東西。

  師:你們見過松柏樹脂的化石嗎?松柏樹脂的化石還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叫“琥珀”,(板書并指點學生讀準課題,之后出示“琥珀”片)

  琥珀大多呈淺黃色,也有褐色或紅褐色的,可以做裝飾品,老師這有一幅很特殊的琥珀化石的圖片,請大家欣賞。仔細觀察,然后用自己的語言描繪琥珀的樣子。

 。ǘ⿲W生描繪琥珀。

 。ㄟ@樣通過談話拉近師生距離,展示琥珀圖片給學生清晰印象。讓學生初步見識琥珀并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師:在這塊透明的琥珀的背后,還有一段耐讀的故事呢,你想知道嗎?

  生:想!

  師:好,打開書,看課文之前,請同學們先回憶,前面我們學習了《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課文,你一定還記得這篇童話在寫法上有一個突出的特點,是什么?

  生:由實在事物進行合理想象。

  師:那我們這篇課文是否也有這一特點呢?

  如果有哪些段落是寫實在事物,哪些是合理想象?讀課文時別忘了做上記號,15分鐘自由讀課文。

  (三)自學過程

 。ㄒ郧敖榻B過高效讀書法①看課題,提問題②接提示,歸問題③初讀文,讀通順④再讀文,理內容⑤細讀文,深研究。并且介紹過讀書時的六種圈點符號:字加點,詞橫線。重要句,波浪線。分部分,雙豎線。劃層次,單豎線。疑問處,問號現(xiàn)。六種符號要記全。這時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自學正體現(xiàn)了自主教學的'特點,而且在前面學習的基礎上完成這一任務并不難。)

 。ㄟ@一環(huán)節(jié)把學習的主動權完全交給學生,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讀書、思考。這是落實自主的、獨立的閱讀的基本條件。在主動、積極的思維中,在豐富的情感活動中,獲得個人體驗和獨特感受,發(fā)現(xiàn)并提出問題。這樣不僅鞏固前面學到的學習方法,而且能自覺吸收“活”知識。)

  (四)師生交流,互動互學。

  師:好極了,同學們剛才學得都很認真,那么在學習過程中你都知道了哪些知識呢?我們交流一下。

  生:通過學習我知道了這個故事,發(fā)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約摸算來,總有一萬年了。

  生:我知道了這個故事發(fā)生在夏天的一大片松林里。

  生:我知道了小蒼蠅是飛累了想休息一下,被松脂包住的。

  生:事情很巧,偏偏有蜘蛛想吃蒼蠅,剎那間,蜘蛛和蒼蠅都被松脂重重包住了。

  師:剛才,同學說這件事很巧,你發(fā)現(xiàn)了嗎?究竟哪些詞或句子體現(xiàn)了巧呢?

  生:第7自然段,剛、突然、剛好、一齊等這些詞都可以看出事情真得巧極了。

  師:你讀一下這段突出巧極了,試試看。

  生:讀。(師指點生讀,讀出感情。必要時師可范讀)

  師:咱們接著交流所得好嗎?好,接著來。

  生:通過讀課文,我知道了那只小蒼蠅很可愛。

  師:為什么這么說?

  生:作者這樣描寫小蒼蠅(一個小蒼蠅展開柔嫩的綠翅膀,在太陽里快樂地飛舞。)

  生:老師,我也同意這個觀點,第四自然段寫道(那個小蒼蠅停在一棵大松樹上。它伸起腿來撣撣翅膀,拂拭那長著一對紅眼睛的圓腦袋。)

  師:同學們看得真仔細,說的好,我也同意。

  生:我知道了松脂球的形成需要四個條件:

  1、有松柏樹。

  2、夏天,晌午,太陽光熱辣辣地照射著整個松樹林。

  3、蜘蛛和蒼蠅碰巧在一起被一大滴松脂包裹住。

  4、松脂不斷往下滴。

  生:由松脂球變成琥珀還需兩個條件:

  1、經(jīng)過漫長的時間,

  2、地殼變動。

  師:你們是否同意他們的觀點呢,同桌交換一下意見。同意嗎?

  生:同意

  師:同桌互相復述,看誰說的好。

 。ㄉ毩晱褪鲋髱燑c同學復述)(略)

 。ù颂帲故菊n件可以讓孩子們獲得清晰、形象的認識,他們剛剛十二、三歲,新奇感占優(yōu)勢,看看動畫,肯定興趣盎然,課堂氣氛怎會不活躍呢?同桌互相復述,給每個孩子同等的鍛煉機會,活動面廣,正符合現(xiàn)在提倡的課上讓所有的學生都動起來的思想。老師走到學生中間去,傾聽他們的意見,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且貼近學生成為他們喜歡的伙伴、合作者。)

  師:你們的收獲真不小,還有什么高見?

  生:我發(fā)現(xiàn)科學家的想象非常合理,不僅體現(xiàn)在琥珀的形成過程上,還體現(xiàn)在琥珀的發(fā)現(xiàn)過程上,他不是任意安排了兩個人,而是安排了父子倆。

  師:同學們同意嗎?如果同意說說理由。(找學生讀14—17自然段,再闡述理由)

  生:兒子天真活潑,好奇心強,才發(fā)現(xiàn)了琥珀。如果換了大人他即使踩著硬東西也不一定挖出來看看究竟是什么。

  生:爸爸很識貨,知道這是一塊罕見的琥珀,這樣琥珀才被發(fā)現(xiàn)。

  生:我知道1-17自然段是想象,18自然段是事實。

 。ㄎ澹⿲W生質疑。

  師:剛才,同學們交流了自己的收獲,那么還有不懂的地方請?zhí)岢鰜怼?/p>

  學生質疑:1、書中說“一個小蒼蠅”為什么不說“一只小蒼蠅”?

  2、第8自然段中說“兩只小蟲都淹沒在老松樹的黃色的淚珠里”為什么不說“兩只小蟲都淹沒在老松樹的黃色的汗珠里”?

  師:同學們提得問題很有價值。那究竟為什么呢?同學們分小組討論。(小組討論之后全班交流)

  生:前面我說過作者把小蒼蠅寫得很可愛,他是不是有意用“個”而不用“只”更能體現(xiàn)小蒼蠅的人格特征突出小蒼蠅的可愛。

  生:我同意,作者其實就是把蒼蠅當成了可愛的小生靈,就好象是人一樣。

  師:也許正如同學們所說,我贊成同學們大膽的推測。第二個問題你們有什么意見?

  生:我認為用“汗珠”更合適,因為當時正是夏季,而且晌午的太陽火辣辣的照著,老松樹一定很熱。

  生:我認為用“淚珠”好,作者這樣寫是用擬人的修辭方法。使得句子形象生動。

  生:用“汗珠”也是擬人句啊。

  生:我認為用“淚珠”更合理,老松樹是多么不情愿看見兩個小東西被自己傷害啊!

  師:同學們爭論的很激烈。我為同學們的精彩發(fā)言而感到欣慰。其實我覺得作者用“淚珠”比“汗珠”好,正像最后的同學所說他多么不情愿傷害兩個小東西呀,這充分體現(xiàn)了老松樹人性的善良。如果你愿意用“汗珠”的話,讓它出現(xiàn)在你的故事中。

 。⿲W生總結一節(jié)課所得。

 。ㄗ寣W生把一節(jié)課的重點總結、歸納是個好辦法,它可以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還有助 于老師了解學生課上所得)

  (七)聽錄音再次欣賞這個故事。

  (八)練習有感情的朗讀。

 。ㄖ笇W生有感情的朗讀,培養(yǎng)語感,加強情感熏陶,便于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和作者的感情產(chǎn)生共鳴。)

  (九)拓展統(tǒng)習

  師:這是科學家的想象,那么你們這些未來的小科學家們,你們是不是有更生動、更精彩的設想呢?發(fā)揮想象也寫《琥珀》,千萬注意:想象要合理,要有科學根據(jù)。

  1、學生結合科學家的想象與查找的課外資料,再來想想這塊琥珀還有可能形成的過程。學生通過討論、比較,會感覺很難想象出新的過程,由此更加敬佩科學家想象的合理。

  2、語文教學要注重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促進學生持續(xù)發(fā)展。教師出示“柏抱槐”

  圖,學生小組討論它的形成過程,要做到想象合理,課后練習寫出一篇像課文一樣的科學小品文。

  語文是一個包容性較強的學科,朗讀、想象、創(chuàng)造的完成掀起了一個又一個的課堂高潮,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感染,這是語文課帶給學生的獨特的情感體驗,也是語文課的魅力所在。

  板書:

  想象 炎熱的太陽光

  松樹滲出厚松脂

  琥珀

  包裹兩個小東西

  推測

  陸沉海升

語文說課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童話故事。寫了小花鹿來到繁華的城市后得了空氣的污染過敏癥,回到山村后,便將山里的新鮮空氣運送到城里出售,開設了“新鮮空氣專賣店”,生意興隆。幾年后,城市里到處山綠化,空氣變得清新了,人們再也不買小花鹿的新鮮空氣了。文章通過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說明了城市綠化對凈化空氣所產(chǎn)生的作用。

  二、學情簡介

  通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學生有了一定的識字量,為閱讀奠定了基礎。但對個別讀音、字形較混淆的生字,學生較易忽略。在前幾課的'學習中學生已學會了用部首查字法找到生字,在本課中應將重點落在復習鞏固上,提高查閱的速度。在閱讀上,多數(shù)學生能做到讀準字音,不加字,不漏字,按標點停頓;A好的還能有感情地朗讀。

  三、教法

  1、分層識字,突出難重點。

  識字教學依然是課堂教學的重頭戲,但必須以培養(yǎng)學生識字的能力為本。導入新課時,學習了鹿、呼、吸。自學交流時,學生自學了“深、樓、市、汽、喘、專、店”生字教師有意識地分層次滲透在課堂教學中,有的突出的是讀音,有的突出字形,有的重點訓練查字典,如自學反饋時,通過查字典來了解“喘、深”的讀音,能選擇“深山”中“深”的解釋條。

  2、朗讀為本,注重實效性。

  教師在朗讀的設計上,要體現(xiàn)實效性,讀有提高,讀有收獲。每一次讀目標要明確,且目標要有層次感,螺旋上升。

  3、訓練說話,扎根于文本。

  “說”的能力培養(yǎng),并不應局限于說話課,應體現(xiàn)在每一堂語文課上。教師應善于挖掘每一篇課文中說的因素,讓說話的訓練扎根于課文。文中最后一節(jié):“人們再也不來買小花鹿的新鮮空氣了!苯處熆梢龑W生結合文中內容及綠化與城市空氣的關系展開想象:這時大家為什么不去買小花鹿的新鮮空氣了呢?既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又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四、學法

  課上為了理解“偏僻、繁華”的含義,以及植物帶來了新鮮空氣這一主題。教師出示了多幅圖片,讓學生進行比較。只有平時注意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仔細觀察的好習慣,學生才能學有所獲。

  五、實施

  根據(jù)單元目標,在教學設計時,重點關注這幾個方面:

  1、生字教學的層次性。

  2、朗讀訓練的時效性。

  3、說話訓練的合理性。

  4、激發(fā)情感的自然性。

  具體實施如下:

  1、以問題帶出課文的學習。

  課堂中,學生帶著“小花鹿怎么會想到要賣空氣?”這個問題整體進入課文的學習。而后學習5、6小節(jié)時,又問小花鹿賣空氣受人歡迎嗎?再讀課文,通過反復朗讀,在說話訓練的基礎上,了解了綠色植物的作用。

 。、說話訓練,拓展思維。

  本課有好幾處說話練習,如說說“人們不買小花鹿的空氣了,他們會怎么說?”“讀了課文,你懂了什么?”等,都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了想象能力,鍛煉了口頭表達能力。

語文說課稿 篇4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稱象》,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和學法、說教學過程以及說板書四個方面對這篇課文進行說課,在這里我說的是本篇課文的第二課時。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

  《稱象》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這篇課文講了曹操的兒子曹沖小時候稱象的故事,教育我們應該多觀察、遇事多動腦筋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這節(jié)課的設計我通過對課文的深入理解,以及對學生的了解,學生已經(jīng)具有初步理解詞句能力、思維能力和說話能力的基礎之上,抓好詞句教學、突破教學重難點為目的進行教學設計的。

  2、說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針對本篇課文,我根據(jù)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教學目標如下:

 。1)、認識本課的13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知道多音字“得”。(教學重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理解曹沖稱象的過程,懂得只有動腦筋,才能解決生活中問題。(教學難點)

  這樣設計,是在充分尊重低年級階段目標的前提下,重視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功能,從而體現(xiàn)語文教學中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

  二、說教法和學法:

  語文課是學生學“語”習“文”,學生應該是課堂的主體,我在遵循低年級學生自身情況特征以及語言階段性特征,利用多媒體課件激發(fā)學生興趣,在組織課堂教學中利用朗讀法,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掌握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通過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進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三、說教學過程:

 。ㄒ唬z查字詞,復習導入。

  利用多媒體課件復習字詞。這樣設計本環(huán)節(jié)的目的是既可以充分上一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進行鞏固,又可以為這一節(jié)課文學習掃清字詞障礙。

 。ǘ┱勗拰耄|疑激趣。

  出示大象圖片并揭示課題,學生圍繞圖片討論探究,相機指導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描寫大象的句子,進而質疑導入:這么重的大象怎么稱呢?這樣設計本環(huán)節(jié)的目的是:利用圖片和文中句子的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通過質疑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ㄈ┏踝x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帶著疑問自由地讀課文,整體感知本課大致內容,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自主解疑釋惑。這樣設計本環(huán)節(jié)的目的是:通過朗讀整體把握教材的內容,對下一步突破曹沖稱象的過程這個難點作好鋪墊。

 。ㄋ模┳x議結合,突破難點。

  通過學生齊讀第三自然段,抓住“有的`……有的……也有的”理解官員們不合理的稱象方法,就順理成章的理解了曹操“直”搖頭的原因。接著學生同桌合作、探究,利用找找,畫畫,讀讀,找到曹沖具體稱象的方法,抓住表示順序的關聯(lián)詞“把……再把……然后……”讀懂曹沖稱象的方法,然后利用多媒體課年演示曹沖稱象的方法,體會這個方法的可行性。

  我這樣設計本環(huán)節(jié)的目的是:利用多媒體課件,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親自去感受,真正理解課文的內容,在我的引導下,突破本課的難點。

 。ㄎ澹┱n外延伸,主題升華。

  “你還有哪些稱象的好方法?”這樣一個發(fā)散性思維的問題拋給學生,這樣設計可以激發(fā)學生去大膽構想,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達到了升華主題的目的——遇到問題要多動腦筋。

  四、說板書:

  稱象

  官員們 曹沖

 。ㄓ械摹械摹灿械摹 (把……再把……然后……)

  板書的設計以官員和曹沖解決稱象辦法的對比,直觀的顯現(xiàn)出曹沖的睿智。學生還可以根據(jù)板書復述曹沖稱象的過程。這樣設計板書突出重點,思路清晰,易于分析記憶。

語文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教材分析]

  風娃娃是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課文以小學生喜愛的故事形式出現(xiàn),通過風娃娃既乖得可愛,又“傻”得可愛,生動形象地向學生介紹了“風為人們帶來的好處和壞處,讓學生懂得光有好的愿望不行,還要看是不是對別人有用”的道理。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能正確書寫“吸,極”等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風娃娃的好心與傻氣。

  3、懂得“做事情光有美好的愿望不行,還要看是不是對別人有用”的道理。

  二、說教學理念

  1、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積極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fā)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而要二年級小學生達到這個理想目標還不太可能,因此教師的有效引導顯得更為重要。

  2、架設生活與教材聯(lián)系的橋梁,引導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內心感受,注意培養(yǎng)學生對事物有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

  3、使朗讀成為學生學習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讓學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圍中學習自主地讀、說;在自讀自悟、自動探究中認識生字,讀懂故事,對“風”這種自然現(xiàn)象給人類造成的影響有一定的了解。

  三、說教法、學法:

  這是二年級的課文,面對的學生已認識了許多生字,并能讀懂淺顯的童話、寓言、故事等,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本課中我運用情境導入法、媒體輔助法、讀思議結合等方法教學。學生的學法采用自讀自悟、合作探究進行學習。

  四、說教學程序: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們年紀小,愛猜謎語,因而我用猜謎為切入點,很自然地引出課題,導入新課。

  (二)初讀感知,檢測生字、新詞

  1、先聽老師范讀課文,然后提出自讀要求: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出自然段。不認識的字求助于帶拼音的小樹葉。明確了讀的要求,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十分必要,使他們有事可做。這樣可以提高讀書的效率,有利于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2、認讀課文中12個生字,先通過請“小老師”領讀的方式再次學習生字,然后“開火車”檢查生字,這種方式既有趣,又能及時檢查到每個學生的生字掌握情況。

  3、寫字指導,重點指導“吸”和“極”。

  (三)合作探究,深入理解

  新課標中指出,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提出幾個問題,通過學生的合作探究,深入理解課文,突破重難點。

  1、為了讓學生對課文內容建立“框架結構”的認識,訓練學生的整體思維能力。從全局出發(fā)了解全貌,把握文章的脈絡,在這節(jié)課上首先提出了2個主要問題:①風娃娃為人們做了哪幾件事情?②這幾件事中,哪些是他做的好事,哪此是他做的壞事?學生通過合作討論很快就把文章的脈絡梳理好了。

  2、對于課文內容我是從兩大板塊來教的:第一板塊:研讀“做好事”板塊。這一板塊我是采用“導學”的方法,風娃娃為什么要幫人們做好事?它是怎樣做的?結果怎樣?(選擇重點句子讀一讀,想一想。)在邊教的同時,邊放出有趣的課件動畫,給學生以直觀的感受,這樣通過媒體的輔助,不僅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有助于理解課文內容,還能夠讓學生在此基礎上悟出感情,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二板塊(第二課時交流):研讀“做壞事”板塊。這一板塊主要采用學生“自讀自悟”的方法,先讓學生看課文插圖,創(chuàng)設情境:讓某個學生說說自己都看到了哪些糟糕的現(xiàn)象,并問:當你碰到了風娃娃,你會怎樣責怪風娃娃呢?你會對它說些什么?由另一個同學扮演風娃娃,這樣學生很容易進入到情境中來,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

  風娃娃聽了人們的責怪,是怎樣想的?讀一讀這句話。由該句話引導學生去幫風娃娃找尋答案,學生很自然地就總結出了課文想要說明的道理:幫別人做好事,光有好的愿望還不行,還得看你做的事情是否對別人有用。因勢利導,從風娃娃的故事中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談自己的看法。

  (四)總結全文,擴散思維。

  讓學生說說風對我們還有哪些好處?這樣的設計是為了促使學生的學習延伸到課外,激活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但由于上課時間沒有把握好,這個問題沒來得及交流,只能放到第二課時去討論了。

  (五)板書設計

  本課板書直觀形象,突出了重難點,是教學內容的高度濃縮,有利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記憶。

  板書設計: 風娃娃

  吹大風車

  笑臉 吹帆船 做好事

  吹風箏

  哭臉 吹小樹、吹衣服 做壞事

【語文說課稿】相關文章:

《語文》說課稿11-09

語文《趙州橋》說課稿07-14

語文優(yōu)秀說課稿11-05

語文《水》說課稿01-04

語文《貓》說課稿01-05

語文說課稿11-06

經(jīng)典語文說課稿12-01

語文說課稿03-25

語文蠟燭說課稿02-18

語文《手指》說課稿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