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說課稿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編寫說課稿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說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語文說課稿1
《雷雨》是第四冊看圖學文。課文描述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界的景象變化。我在《雷雨》一課的教學設計中,巧妙地運用多媒體組合課堂教學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生動、形象、多有感染力的課文情境,在強化語言能力訓練的過程中,結合進行觀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維能力的訓練,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下面,談談《雷雨》的教學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教學起始階段,我播放《夏天的雷雨》這首歌,讓學生邊結合看課文第一幅插圖(描寫雷雨前;雷雨中的自然現象的變化),邊聽轟隆隆的雷聲和嘩啦啦的下雨聲,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具體感受雷雨前、雷雨中自然界的景象變化。為激起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產生探究自然界奧秘的懸念,我設計如下的導語:
雷雨是夏天常見的一種自然現象。雷雨神奇莫測,十分有趣。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去看一場雷雨,好嗎?
為了使學生整體感知全文,我設計如下的情境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邊聽課文錄音朗讀,邊欣賞多媒體課件再現課文情境的一幅幅生動逼真的畫面,邊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的變化。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器官,也促發(fā)形象思維活動的展開,激發(fā)學生學習課文的濃厚興趣。
二、創(chuàng)設情境,品詞析句
創(chuàng)設情境,有助于引導學生展開品詞析句的學習語言的活動。我作如下的教學設計: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后,抓住重點詞句引導學生品詞析句。如理解句子:“滿天的烏云,黑沉沉地壓下來!蔽野呀淌业臒絷P了,讓學生看圖:畫面上厚厚的黑云籠罩著整個天空,天色十分昏暗。讓學生感受雷雨前的自然現象的變化。
三、創(chuàng)設情境,觀察、想象
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各不相同。我讓學生用對比觀察的方法,認真觀察各幅圖,找出各種景物在雷雨前、中、后不同階段自然景物的變化。如:雷雨前、中、后的天空,小樹、蟬、蜘蛛、雷、雨、閃電有怎樣的變化通過指導學生用觀察對比的.方法,有目的、有重點、有順序地看圖,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雷雨后的自然界是一幅非常美麗的畫卷,為營造美的氛圍,我讓學生伴著輕柔的樂聲,聽著教師的導語,欣賞雨后的自然界美景:我相機展開想象能力的訓練,引導學生一邊看圖.一邊想象:如果你是一只快樂的小蝌蚪,你能把雨后看見的雨后美景告訴大家嗎蜻蜓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小鳥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這樣,使想象能力的訓練和說話能力的訓練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四、創(chuàng)設情境,發(fā)展思維
低年級學生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創(chuàng)設情境將抽象的語言文字化為直觀可感的畫面,是培養(yǎng)生思維能力的最佳途徑。為此,我設計以下的問題
小朋友,你們看圖。雷雨前,天空有什么變化請你們認真看,仔細聽。(請學生看雷雨前的有關錄像)
讓學生通過句子的填空練習,加深對抽象的關聯詞語的理解,從中發(fā)展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五、創(chuàng)設情境,指導朗讀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報欣賞雨前、雨中、雨后美景的感受表達出來,是語言訓練的教學目標之一。我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指導朗讀描寫雷雨前的語言片段時,先讓學生看錄像,了解雨很大,雨是由大到小慢慢停下來。再引導學生理解“嘩,嘩,嘩”的聲音,表明而下得急,下得大,要讀得聲音重一點,停頓短一點。“漸漸地、漸漸地”,表明雷雨由大到小、由急到緩有一段時間,要讀得稍慢一些。描寫而過天晴的自然景色的語言片段非常美,我讓學生仔細看雨后初晴的畫面,把畫面中描繪的雨后美景找出來,在尋美的過程中,激發(fā)學生審美的情趣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欲望。
語文說課稿2
一、教材分析:
《海燕》是首著名的散文詩,寫于1901俄國革命前夕最黑暗的時期,高爾基以敏銳的藝術感悟力創(chuàng)造出了“海燕”的藝術形象,來歡呼即將來臨的革命風暴,為無產階級唱出了一曲充滿戰(zhàn)斗激情的頌歌。自它問世以來便以深刻的思想,銳利的鋒芒和激越的詩情贏得眾多讀者的喜愛,也是中學語文教材的必選篇目。
《海燕》安排在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是因為它的文體特點(散文詩)適于單元要求:強調朗讀,注重聯想與想象,學習抒情性語言。自然這也是順應新課標“閱讀”部分的要求。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多層次誦讀課文,從整體上領會課文的深刻內涵。
2、了解相關文學常識及背景,探究海燕等形象的象征意義。
3、了解烘托、對比、象征等表現手法在本文中的運用及其作用。
過程與方法:
1、課前搜集有關海燕、高爾基、寫作背景等資料,了解相關文學常識。
2、以朗讀為主線,設計精巧的微型話題,通過多層次誦讀,探究課文的深刻內涵。
3、通過猜謎語、當翻譯的活動感受象征手法,理解課文的深層含義。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學習無產階級革命先驅者勇敢無畏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培養(yǎng)學生勇敢面對生活暴風雨的樂觀、戰(zhàn)斗精神。
三、教學重、難點的確定:
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培養(yǎng)學生具有一定的語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根據《海燕》的本身特點和語文課的要求,“讀”歷來就成了本課的教學重點;象征、對比和烘托的寫作手法是必須掌握的知識;體會無產階級革命先驅英勇無畏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則是作者的初衷,領會“海燕”精神的內涵,結合實際,運用發(fā)散思維,使學生把握“海燕”精神的現實意義,是我們現在教育的人文目標,也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四、教學方法的設計意圖:
1、“美文需要美教”,本設計力求通過多層次誦讀、多角度發(fā)現、個性化體驗、藝術性創(chuàng)編等一系列課堂實踐活動來帶動教學流程的步步推進,并在讀、說、寫的層進訓練中進一步落實教學目標。
2、力求突出“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特征,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課文材料,給學生大量的課堂活動時間,體現新課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的.理念。通過開展小組討論、圈點批注、仿句說話練習等多種形式的活動,把發(fā)現、體驗、感悟、交流的權利還給學生。所以我采取以朗讀為主線,通過設計精巧的微型話題,在學生與文本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架起和諧的橋梁,進行平等式對話教學。
五、課時安排:
課前預習階段要求學生搜集資料,掌握字詞。課文閱讀教學兩課時。第二課時主要教學任務是把握散文詩的優(yōu)美意境,探究多種修辭手法的綜合運用,培養(yǎng)學生閱讀鑒賞詩歌的能力,完成作業(yè)。以下為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3分鐘)
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自然地導入新課。
導語:如果在一個天昏地暗、電閃雷鳴的天氣里,你們喜歡呆在哪里呢?
但是有一種鳥卻總是很勇敢的在這樣的天氣里,在濁浪滔天的海面上穿梭、飛舞。這種鳥叫什么名字呢?(學生交流搜集到的關于“海燕”的資料)
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高爾基唱給“海燕”的頌歌。(板書課題、作者)
(學生介紹作者)
搜集和處理信息是新課程要求學生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查找課文有關資料的工作讓學生在課外自主完成,既提高了課堂效率,又提高了學生能力。
(二)、多層誦讀——感知課文內容(24分鐘)
1、播放錄音聽讀。
要求學生凝神靜聽,用概括性語言說說你聽后的感受或描述你腦海中呈現的畫面。
這一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認真聽讀,從而奠定本文的朗讀基調,營造出一種激昂熱烈的課堂氣氛。說感受和說畫面的環(huán)節(jié)是學生通過聽讀之后再創(chuàng)作的過程。
2、分組合作研讀。
(1)、自由朗讀課文。
(2)、全班分成三組,分別完成如下任務:
A、用——畫出描寫風云雷電的詞句,找出暴風雨的變化,并按照“暴風雨”的格式起小標題。
B、身處這樣的險惡環(huán)境,海燕的表現怎樣呢?請同學們用~~~~~畫出直接描寫海燕的段落或句子,選擇你喜歡的讀一讀。并補充題目“的海燕”
c、海上其他的海鳥面對暴風雨又有怎樣的表現呢?讀一讀相關的段落,圈畫出關鍵詞。并揣摩他們的心理活動。用“面對暴風雨,心想:!钡木涫秸f話。
這是課文研讀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在這里以分組的形式進行,每組都有自己的任務。起標題、補標題和揣摩心理的方法有利于打開學生閱讀的思路。當學生找出合適的詞句的時候,其實對課文細節(jié)的把握已經有了一定深度。
3、指導揣摩精讀。
(1)、驗收分組學習效果,指導朗讀。完成部分板書。
(2)、《海燕》是一曲激情澎湃的交響樂,共分三個樂章。你能劃分出來嗎?
(3)、思考:暴風雨漸次逼近的險惡環(huán)境對于表現海燕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4)、體會寫其他海鳥對于表現海燕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很好的體現了新課標所提出的“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學理念,通過指導朗讀、賞析、討論,引導學生進入情境,主動感知。在感悟散文詩的優(yōu)美意境的同時體會海燕英勇無畏、愈戰(zhàn)愈勇的英姿,領會“海燕”精神的內涵。理解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和對比反襯的寫法。
4、角色對抗演讀。(暴風雨vs海燕vs海鳥們)
起立誦讀的形式,甚有氣勢,符合本文朗讀要求,也是提高朗讀效果的創(chuàng)造性方式。依據上一環(huán)節(jié)的分組,動員學生結合三個場景分三部分演讀,體會語氣、節(jié)奏和情感上的變化。
(三)、難點突破——感受象征手法(10分鐘)
1、任何文學作品都有時代的烙印,《海燕》這篇文章是在怎樣的時代背景下寫成的?
(1)、學生介紹課前搜集到的背景資料。
(2)、教師補充講述發(fā)表過程中的小故事。
應該說時過境遷,學生對詩中“海燕”象征意義的理解頗有難度,而本詩教學時必須得讓學生結合寫作背景才能理解“海燕”的意義。在處于困惑不解之時呈現“寫作背景”,能幫助學生了解了作者的寫作意圖,從而順利地理解了海燕的象征意義。
2、作者僅僅是在描繪暴風雨到來之前的場景嗎?如果不是,那么作者寫到的一些具體事物都代表了什么呢?大家不妨把它當謎語來猜猜。
學生發(fā)言,教師相機板書,總結:實際上這里面正是運用了一種文學表現手法,那就是——象征。
3、從剛才的猜謎語活動中大家能發(fā)現“象征”是怎么回事,又具有什么特點嗎?
(象征是一種文學表現手法,它往往著眼全篇用具體事物表現抽象的意義。)
對抽象的概念理解不用直接、機械的講解,而讓學生在充滿趣味的探究活動中水到渠成的理解。
4、下面我們一起來完成下一個活動:當翻譯!把本文的文學語言譯成直白的語言。這樣更好地理解課文含義和象征手法。
(1)、老師作示范:“在蒼茫的大海上,狂風卷集著烏云。在烏云和大海之間,海燕象黑色的閃電,在高傲的飛翔!笨勺g成:“在大革命風暴來臨之前,人民群眾還沒有覺醒,xxx勢力喧囂一時。革命先驅在頑強自信的奔走呼號,宣傳革命……”
(2)、請同學們選擇其他相應的語句進行翻譯。
極富創(chuàng)意的“當翻譯”活動,把復雜的枯燥的理解課文深刻含義的行為變成了一個充滿趣味的活動,使學生在趣味無窮中不知不覺完成了探究過程。
(四)、拓展延伸,體驗升華(8分鐘)
斗轉星移,逝者如斯。轉瞬間,一百多年過去了。而今,俄國的革命形勢與百年前相比已經面目全非,就連國家名稱也經歷了“沙皇俄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蘇聯)——獨聯體(包括俄羅斯)”的變化,真是風云變幻、世事滄桑!但是,高爾基筆下的海燕仍有不朽的生命力。我們也應該與時俱進,讓海燕的積極、勇敢、樂觀的戰(zhàn)斗精神在我們和平幸福的生活中發(fā)揮作用。
1、在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既有溫煦的愛的陽光照耀,也有各種各樣的“暴風雨”的考驗。下面請大家以“暴風雨”為話題講述自己的故事,談談自己在生活中遭遇過怎樣的暴風雨,又是如何戰(zhàn)勝暴風雨并獲得怎樣的人生啟示。
在領會“海燕”精神的內涵后,結合實際,運用發(fā)散思維,使學生把握“海燕”精神的現實意義培養(yǎng)勇敢、頑強、樂觀、自信的品質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體現了新課標提出的“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思考”的教學理念,完成了教學難點。
2、自主創(chuàng)編——仿句說話:假如我是(海燕),我將對(海鷗)說(收起你對暴風雨的恐懼吧),因為(生命本身不同尋常,所以不僅要善于享受生活中的陽光,也要敢于承受生活中的風雨,這樣的人生才是完整的)。
句式:假如我是(),我將對()說(),因為()。
啟發(fā)學生可以對課文中的對象說,也可以對現實中的人或事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如搏擊長空的雄鷹對屋檐下的燕子、青海玉樹地震中救援人員對壓在廢墟下的待救女孩……)
在處理練習中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讓課內教學走向課外,讓文本教育走向現實教育。
板書設計:
海燕
高爾基
風云雷電:【xxx勢力】
暴風雨(的變化):孕育—迫近—將臨【革命風暴】烘托
高傲、勇敢……的海燕:渴望—迎接—呼喚【革命先驅者】對比
海鳥們:呻吟、飛竄、恐懼、膽怯、躲藏【假(不)革命者】象征
大海及波浪:歌唱、迎接、熄滅【人民群眾的力量】
語文說課稿3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1、《跨越百年的美麗》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五組第一篇課文。本組教材是以“科學精神”為專題編排的,這是一篇贊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麗為主線,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麗不僅僅在于容貌,還在于心靈。
2、編寫意圖:
學習這篇課文,不僅僅是認識居里夫人,了解她的事跡和科學精神,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從心靈深處敬重象居里夫人這樣為科學獻身的人,認同他們對科學精神和人生價值的追求。
(二)、學情分析:
六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通過讀課文,可以從文章中感受到居里夫人的外在美,了解到她為人類作出的巨大貢獻,也能從語言文字中初步感受到她的一些可貴的品質,如堅強、剛毅、淡泊名利等,但是還是缺乏深度,需要進一步走進文本研讀課文,深入感受居里夫人的人格精神。特別是對她高遠的追求,人生的意義的發(fā)現等較深層次的問題需要作為重點來研讀。讓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感悟到她的內在美,從心靈深處敬重居里夫人的人格精神。懷著對居里夫人無限的敬意朗讀課文,讀出對她的敬意和贊美。
(三)、說教學目標:學習這篇課文時,學生不容易把握文章的線索和思路。所以,在確定教學目標時,我將“美麗”作為本課的切入點,以“美麗”帶動學生縱觀全文,引導學生理解“美麗”的深刻內涵,因此我確立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
1、感受居里夫人獻身科學的精神和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質。
2、培養(yǎng)學生理解、感悟語言文字的能力。
3、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4、對有價值、有意義的人生有個初步的認識。
(四)、說教學重點、難點:根據本組訓練重點和學生實際,我認為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感悟居里夫人的科學研究所體現出來的卓越的思想品質。本課的教學難點是體會“美麗”的深層含義。
(五)、說教學準備:收集有關居里夫人的資料、課件。鼓勵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查閱相關資料。
二、說教法: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薄墩Z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該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所以在設計本課時,潘老師采用以讀代講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如自由讀、默讀,個別讀、齊讀、快速瀏覽、師生合作讀、指名讀等多種形式貫穿始終,讀中悟、悟中讀,把讀層層引向深入,讓學生在讀中體會居里夫人為科學獻身的精神,在讀中領會作者對居里夫人巨大貢獻和人格精神的贊美。
三、說學法: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毙抡n標中指出,六年級學生在閱讀中要能“聯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內涵,體會其表達效果”。因此在教學中,我主要引導學生可采用品析詞句法和感情朗讀法學習本課,讓學生運用讀一讀、劃一劃、議一議等方法,動腦、動手、動口,通過多種感官參與獲取知識,促進學生的思維發(fā)展,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同時也體現了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原則。
四、說教學程序
第一環(huán)節(jié),老師帶同學學習單元導語,明確本課和本單元的學習任務。
第二環(huán)節(jié),老師從課題入手,引發(fā)質疑:究竟是怎樣的美麗能跨越百年?目的是一開始就抓住題眼,直奔主題。
第三環(huán)節(jié),老師讓學生能通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的同時,想想哪幾個自然段寫到了美麗,分別是怎樣的美麗。通過同學的交流,提煉出“美麗的形象,提煉美麗的鐳,成就美麗的人生,美名永遠流傳”,并用這些詞連成主要內容。這樣來理清文章的層次和主要內容,學生水到渠成。
第四環(huán)節(jié),老師讓學生精讀三四自然段,品味美麗的科學精神。這環(huán)節(jié),老師分了三個層次,既讓學生學習了課文內容,也讓學生體會到了寫作方法。第一步,老師讓學生讀一讀,劃一劃,從哪些具體事實感受到那份美麗。第二步,老師讓學生找一找,作者用怎樣的語言直接贊美居里夫人的美麗。第三步,老師總結作者“夾敘夾議”的寫作方法:就是用事實和直接贊美寫在一起的方法。這樣水到渠成。品味美麗的科學精神的方法之二就是朗讀。教師采用了不同方式的朗讀,特別是老師的引讀效果應該不錯。
第四環(huán)節(jié),老師一句“居里夫人的美麗還表現在哪里?為什么能跨越百年呢?”來制造懸念,引入下課學習。
語文說課稿4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上午好!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六年級語文課本中的《山雨》一課。
一、說課本:
這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抒懷散文。作者以奇特的感覺、神奇的想象和遐想、清新的筆調,向讀者展示了一幅繪聲繪色的山林雨景圖,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對山雨、對大天然那份濃濃的喜好之情。
課文是按雨前、雨中、雨后的次序寫山雨的。先寫山雨寂靜而至,刻畫了由遠而近的歌謠般動人的雨聲,接著突出形貌雨中山林那令人難以忘卻的綠色,末了寫山雨寂靜地停了,山林中留下了山雨的余韻。在表達上,文章首尾呼應,重點寫了山雨的聲音和顏色,主次明白;摹聲狀物過細入微,遣詞造句形象生動,突出了山雨和雨中山林的重要特點;寄情于景、景象融會,字字句句婉轉動人,極富熏染力。
說教學目標:根據素質教育的新思想和語文課標的新理念,充分考慮了學生實際,綜合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這三個維度要求,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正確讀記“神奇、優(yōu)雅、辨認、清新、歡悅、清脆、凝聚、奇妙無比”等詞語。
2、感受山雨的韻味,體會作者對山雨的喜愛之情。
3、領悟作者是怎樣細致觀察、用心傾聽山雨的,繼續(xù)學習通過聯想和想象來表達獨特感受的方法。
二、說教學重、難點: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理解課文內容,想象課文描述的情景;教學的難點是從閱讀中感受大自然的秀美,體會作者對山雨的那份情感。
三、學情分析:
本課是一篇略讀課文,教學對象是六年級學生,他們已掌握了一定的語文學習方法,而且通過這幾年的.訓練,也有了一定的問題意識和問題能力。為此,我創(chuàng)設了情境化的教學氛圍,充分發(fā)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揣摩中發(fā)現問題、討論問題、分析問題、從而解決問題。
四、教學方法:
本課采取的教學方法是:以學生的自學自悟為主,老師組織教學,點撥賞讀部分,指導朗讀,引導適當拓展。從而使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中掌握雙基,發(fā)展能力。
五、教學過程的設計:
第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學家布魯納認為:教學的目標應當是引導學生自己去發(fā)現,教師的作用是創(chuàng)設情境,要讓學生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進行探究性學習,才能激發(fā)起學生的內部動機,對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和學習能力將產生深遠的影響。所以,我首先利用課件出示了本課所描繪的山林雨景圖的視頻,幫助學生體驗當時的特殊情境。此時,教師相機引出課題。這樣,不但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調動了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第二、初讀課文,梳理內容
通過初讀,使學生明確:課文是按雨來、雨中、雨后的順序來描寫山雨的。在梳理內容的同時,引導學生自學生字、新詞,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第三、再讀課文,品味賞析
1、自讀感悟。帶著“閱讀提示”中提出的“作者是怎樣細致觀察、用心傾聽山雨的”這一問題,再讀課文,畫一畫有關句子,并體會作者蘊涵的情感及語言表達的特色。
2、組織交流,重點引導學生體會描寫山雨的音韻美和色彩美的句子,通過反復朗讀,領悟作者通過觀察、傾聽,引發(fā)了奇特想象和聯想,并運用了比喻等多種手法表達了自己對山雨的感受,優(yōu)美抒情的語言背后所表現的是作者對山雨、對大自然那份濃濃的喜愛之情。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在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個性化地感悟上,教師無須進行過多的分析和講解。重要的是讓學生經歷讀書感悟的過程,將問題的解決和學生有感情的朗讀結合起來,加深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在朗讀指導上,勿作過多的朗讀技巧的指導,只要能讀出自己對課文內容和作者感情的體驗即可,不要強調學生朗讀時的急緩輕重、抑揚頓挫的步調一致,否則反倒削弱課文的美感,也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因此,要保證學生朗讀的時間,朗讀的形式要多樣化,促使朗讀和感悟的水平逐步提高。
3、多讀,多想,多感受。學生之間、師生之間閱讀感受的交流在本課教學中尤為重要,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要鼓勵學生帶著個人的感受、體驗,從不同角度進行閱讀交流和作品欣賞。如,就描寫雨聲的部分(第2—5自然段),有的可從理解內容的角度體會到山雨的聲音動聽,雨聲越來越近,越來越響,越來越清晰連貫;有的可從領悟情感的角度悟出因為作者愛山雨,所以普普通通的雨聲在他聽來才會像“無字的歌謠、優(yōu)雅的小曲”;有的可從表達方式的角度發(fā)現:作者是按由遠及近的順序描寫雨聲的,并在多處用了比喻手法,如,“飄飄灑灑的雨絲……都帶著幻想的色彩!本陀么虮确降姆椒▽懗隽擞曷暤囊魳访,表達了作者喜歡山雨的情感。此外,要讓學生運用不同方法交流,可以用自己的話談閱讀感受,也可以用聲情并茂的朗讀展示自己的閱讀體驗。
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過程的隨機性是很強的。教師應該特別注重課堂中的生成性,不斷調整教學策略,為學生搭建一個自主的學習環(huán)境、有效的合作平臺、充分的發(fā)展空間。
第四、背誦積累,拓展延伸
1、本課的語言如詩般柔美,講授時要引導學生在熟讀的底子上把喜好的段落背誦下來或謄錄下來,積聚柔美的句、段。
2、交換學生、老師網絡的其他“寫雨”的詞語、語段或詩文。從中感覺到:要是我們熱愛大天然,埋頭去看每一處風景都市似人間瑤池,埋頭去凝聽每一個聲音都市是天籟之音。
3、寫話:那么你眼中的雨又是怎樣的呢?你可以用幾句話寫下來。
題目不但僅是一個學習內容的完成,而是在總結、反思的底子上又形成一個新的題目。這個關鍵讓學生在說、寫當中進一步感覺到了山雨的魅力,大天然的魅力。同時,也到達了課程尺度提出的讀寫接洽、學用聯合的要求,也是語文課程東西性與人文性同一的一個表現。
語文說課稿5
一、說教材
《假如》是一首兒童詩,借馬良的神筆表達了對小樹、小鳥、殘疾人發(fā)自內心的關愛。詩的內容雖然簡單,但字里行間卻充滿了兒童一顆愽大而純真的心,是培養(yǎng)學生關愛他人,關愛生活,關愛環(huán)境的好教材。
二、說理念
課標提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根據這一基本理念,讓學生自讀自悟,教師在學生疑難處適當點撥,從而突破重難點。
三、說目標
。薄⒄J識9個生字。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有關愛他人、關愛環(huán)境的愿望。
【教學重點】
。、認識9個生字。
2、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通過朗讀感悟,啟發(fā)學生關愛他人、關愛生活、關愛環(huán)境。
四、說教學流程
通過回憶故事引入,導入課題,再通過教師范讀,學生自由讀,同桌互助,合作學習,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學生學會了生字詞語后,再讀詩歌,邊讀邊想:小詩人給誰畫了些什么?初步感知詩歌的大致內容,接下來,再分節(jié)學習詩歌,通過看圖,想象,朗讀,感悟詩歌的情感,在學習第三小節(jié)時,通過觀察圖片,展開想象,根據課件提示回答,西西沒有一雙好腿,他不能,非常。和有了一雙好腿,西西可以,他是多么。進行對比,再通過朗讀,讓學生感悟,西西沒有一雙好腿,是多么的傷心,有了一雙好腿,又是多么的開心。從而感受到小詩人關愛他人的善良的心。最后進行總結,升華情感:雖然我們沒有馬良那樣的神筆,但是我們都有助人為樂的善良的心,有關心他人的美好愿望,我們相信,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人間永遠是春天。最后以欣賞歌曲結束教學。
五、說教學反思:
回顧本節(jié)課教學,按照我設計的環(huán)節(jié)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學生掌握了本課的生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部分學生已經能夠背誦課文,通過學習,激發(fā)了學生關愛他人,關愛環(huán)境的愿望。但是,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比如,時間沒有安排好,前面在導入和識字教學上花費時間過多,導致后面的朗讀感悟,情感體驗這一環(huán)節(jié)時間太緊,不能讓學生充分體驗小作者關愛他人的美好情感,在讓學生仿寫詩歌時,沒有給他們充裕的時間發(fā)言。還有,課堂生成沒有有機進行引導。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將不斷學習,不斷探索,力爭取得進步。
語文說課稿6
一、教材分析
《 》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蘇教版《語文》 年級上冊第 單元第 課。單元內容及單元知識教學重點: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知識目標:________________能力目標:____________________情感目標:
這_______個教學目標的設置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即整體感知——局部思維——遷移拓展。根據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學習重點,并結合學生實際,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學難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前布置預習; 利用工具書,掌握課文后的“讀一讀,寫一寫”中字詞的音形義(農村中學學生的語言功底差,應注意高視角、低起點,先把基礎知識落到實處,再循序漸進進行教學;劃出自己喜歡的語句和不懂的地方,培養(yǎng)學生自覺學習語文的習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為課堂學習做準備。)
教學資源:多媒體、網絡、圖書館資料查找
二、教法學法:
我根據本課目標和內容,從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基礎、發(fā)展水平,擬采用以下教法和學法:
A:教法:陶行知先生說過:“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而是教學生學!爆F代
教育理論也認為,比傳授現成知識更為重要的是激勵學生學習興趣和培養(yǎng)獲取知識的能力。因此,教學中最重要的是研究如何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積極性,如何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鑒于此,我決定在教學中首先與學生建立真摯、融洽的師生關系,營造寬松、和諧民主的課堂氣氛;其次本著啟發(fā)式原則,通過多種具體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興趣,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解決疑點,以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教會學生學習。具體做法如下:
1情境法——激發(fā)感情,引起興趣。2提問法——逐步引導,逐漸深入。
3點撥法——展開聯想,拓展思路。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點撥法是最基本的方法。所謂點撥法,就是在關鍵處,進行恰到好處的啟發(fā)引導,讓學生展開聯想,拓展思路,把問題引向深入,高質量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梢哉f,點撥法是開啟學生智慧,點燃思維火花,提高教學效率,解決語文教學“少慢差費”現象的一把金鑰匙。
B學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勾畫圈點法。
前蘇聯教育家巴班斯基強調:“教的最優(yōu)化必須落實到學的最優(yōu)化”。學生學習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學生獲取、整理、貯存、運用知識和獲得學習能力的過程,因此,我認為,教學中要盡量避免單純地、直露地向學生灌輸某種學習方法,而是要有機滲透于教學過程中。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將通過“問題——探究”教學途徑,促使學生進行主動探究學習,讓學生在分析、比較、思考、討論、釋疑中達到“問題由學生提出,過程讓學生參與,疑難由學生解決”的目的,把學習的過程、學習的時間和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幫助學生在積極體驗中學會學習,善于學習。注意養(yǎng)成學生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提倡“不動筆墨不讀書”,讓學生養(yǎng)成圈點勾畫的讀書習慣。
三、教學程序:
從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出發(fā),按照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我設計了“導入新課、整體感知、合作探究、拓展延伸、教學反饋”等教學環(huán)節(jié)。其中,導入新課估計需要3—5分鐘;整體感知需要10—13分鐘;合作探究15—20分鐘;拓展延伸3—5分鐘。至于教學反饋這一環(huán)節(jié)是否安排在課堂上進行,要視學生對本課學習重點、難點掌握情況而定。
。ㄒ唬、導入新課(本環(huán)節(jié)主要采用情景教學法):(情景導入,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為激起全班同學學習課文的興趣,我設計如下導語來導入新課)
(二).整體感知(本環(huán)節(jié)主要采用誦讀法、勾畫圈點等教學方法).(旨在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思考的能力,同時再從獨立轉向合作探究,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相互質疑、相互啟發(fā),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的培養(yǎng)。落實了教學重點,完成教學目標。)
。ㄈ、精讀感悟(合作探究)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們可以緊扣“提問“展開,結合學法指導,指導學生讀中感悟(合作探究)。
1、細讀悟理
。1)整體層次:做到思之有序。這部分可分三個環(huán)節(jié):
A、提供自學材料;B、個人嘗試練習;C、小組交流反饋。
。2)研讀悟學法:讀中解惑悟情。這部分采用教、扶、放的方式。(導讀、交流、自學)
2、精讀悟情
抓住本課中你認為最精彩的語段進行分析,談談你認為他寫得好在哪里?可進行遣詞造句的錘練。
。ㄋ模⑼卣寡由欤ㄕZ文的外延即生活的外延,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把課堂教學向生活延伸):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給方法比教給知識更重要!睂W生提出問題,并且?guī)е鴨栴}讀書,讀中解決問題,這僅僅是閱讀教學的淺層目標。而帶著疑問走出課堂才是創(chuàng)新型學生應該具備的素質。為此,可以利用這樣的問題總結全篇課文:你認為自己這節(jié)課學得怎么樣?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老師這節(jié)課教得怎么樣?有哪些地方你覺得還沒有講清楚?繼而根據學生情況做出綜合性總結和評價。
一節(jié)好課的結束應該是學生課外閱讀的開始。
語文說課稿7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是一篇生動風趣而又飽含深情的寫人記事的回憶性散文,借一次演講來表現梁任公崇高的品質,并表達對老師崇敬之情本文是梁實秋擷取學生時代最有價值的記憶片段構思成文,如同攝像,只選取幾個精彩的鏡頭,集中表現人物獨特魅力的一面,不求人物形象、人物性格和故事情節(jié)的全面、完整和連續(xù)篇幅短小,語言簡練,意味深長,精彩紛呈,對老師的真摯情感融化在敘述描寫中文章開篇介紹梁啟超,結尾評論梁啟超,中間按梁啟超講演的先后順序進行敘述,還穿插了自己的感受和評論,讀后余味無窮,梁任公的生動形象深深留在讀者的腦海中
2.單元目標與課文目標:
人教版高中語文第一冊第三單元學習寫人記事的散文,該單元教學目標是透過對人與事的細節(jié)描寫,揣摩人物的言行、心理,體察人物的個性、情操,看作者如何在人物描寫中體現對人物品行的評價,如何在敘事中表現或隱或顯的情感傾向據此,我把《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一課的學習目標定為
知識與能力目標:引導學生學習細節(jié)描寫和白描的寫作方法
方法與過程目標:品味文章典雅有趣、雋永樸實的語言特點,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察任公先生的真性情與愛國情懷,體會作者對梁啟超先生的崇敬之情
3.教學重難點安排:
本文重點放在對先生演講稿中旁征博引的詩句的理解上,以此來體會先生的真性情與愛國情感
難點在《箜篌引》的賞析同學們對這首詩較為陌生,在處理上,我引導學生先學習《桃花扇》、杜詩,初步領會任公的愛國情懷后再來理解《箜篌引》,就相對容易了
這部分內容是教學的重難點,要濃墨重彩,因為這是體察人物的個性、情操的關鍵,也是使學生通過文本受到人文熏陶的關鍵
4.課時安排:一課時
二、說教法和學法
古希臘學者普羅塔戈說過:“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點燃的火把”教學方法要力求突出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特征,把發(fā)現、體驗、感悟、交流的權利交給學生,以達到“讀中有品,品中有悟,悟中有得”的目的
本文言簡意賅又生動豐富,我先運用情境設置法,激發(fā)學生興趣;閱讀法和圈點勾畫法,熟悉文本;之后采用問答法,使學生主動感知,探索求真;針對教學重難點,我立足文本,點撥引導、討論探究,在賞析語言、體味情感中,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布置小作文,遷移拓展所學的白描和細節(jié)寫作手法
三、說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詩經》中有一句話“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比喻崇高的德行梁任公先生正是那高山,那景行今天,我們就跟隨梁實秋先生一起走進清華,去領略梁任公的風采(板書課題)
(二)以線穿珠,見微知著——為梁任公先生畫像
師:許多優(yōu)秀學者在央視十套的《百家講壇》節(jié)目中,通過精彩的演講,展示了深厚的學術修養(yǎng)和儒雅的學者風范,閱讀課文,找出梁啟超的這一次講演給作者、給我們留下哪些深刻的印象?
(學生圈點勾畫發(fā)言,教師歸納投影顯示)
線—— 有學問,有文采,有熱心腸的學者
珠—— 演講前:背景(對比、襯托)
演講稿(對比——“文稿不如講稿”)
演講中:開場白——獨特 聲音——沉著有力、洪亮而又激亢
內容——豐富而有趣 表情——成為表演,酣暢淋漓
外貌——身材(短小精悍)步履(穩(wěn)健)氣質(風神瀟灑)眼神(光芒四射)
神態(tài)、語言、動作——生動有趣,旁征博引,手舞足蹈,
(自負、謙遜、博聞強識、自由灑脫)
演講后:演講效果(茅津渡候船渡河,強烈愛好中國文學)
微—— 人物的白描刻畫
著—— 個性人物魅力風貌
總結拓展:梁任公不是一位照搬講義的教授,而是用心靈來教書的教師,是在教育中滲透著自己的喜怒哀樂的真人!有學問,才能有文采,有赤子之心,即“熱心腸”,三方面,相輔相成刻畫梁任公形象成功地運用了白描手法,白描原指中國畫的傳統畫法,即“純用線條勾畫,不加彩色渲染”,引入寫作中,就是文字簡練單純,抓住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我們寫作,也要抓住人物特點,譬如寫某人的幽默,寫他幽默中蘊藏人生的曠達,或寫某人的認真,認真之中是對生命的嚴肅有特點的人,有性格的人,才能給讀者深刻的印象,給讀者人生的啟發(fā)
(三)傳神寫照多余韻——細節(jié)賞析
師:“梁任公先生學識淵博又滿懷熱情,晚年拖著病體,仍然培育青年學生,實踐了自己所說的‘戰(zhàn)士死于沙場,學者死于講座’,請同學們從文中找出來這些先生信手拈來、旁征博引的影響一代人的詩句”
細節(jié)1:先生的講演,講到他最喜愛的“桃花扇”,講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從中來,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
師:“作者記得先生在演講《桃花扇》時‘不能自已’,《桃花扇》是孔尚任借離合之情,嘆明朝興亡之感的清代戲曲,其中所說的皇帝是崇禎皇帝,《五人墓碑記》稱頌他為‘圣人’,只是時運不濟,他接手時國家是內外交困,他力圖挽狂瀾于既倒,然而‘所用非人,卒至寇亂,身殉社稷’”
師:“崇禎帝死時1644年,距先生生活年代近300年,先生卻是‘悲從中來,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先生為何這樣的悲傷流淚?”
師(引導):“先生如此痛哭定是觸動了內心最悲痛的地方,如此之悲痛是因為自盡殉國的崇禎帝,還是由崇禎帝想到了哪位皇帝?”
預設回答:“先生想到了他敬重的光緒帝光緒帝是一位年輕發(fā)奮的君主,以社稷為重,推行變法,但由于慈禧太后的干涉,光緒帝政治生涯的結束,導致戊戌變法失敗 ”
預設回答:“梁任公先生想到得是‘救世主’光緒帝,先生悲的是光緒帝被軟禁,悲的是維新變法的失敗,悲在他空有一腔愛國情懷卻無法實現”
師:“光緒帝雖然名義上仍保持著皇帝的名位,但實際已沒有了皇帝的權力,被慈禧囚禁荷花池中央一座四開間的平房中,斷絕了和外邊的一切接觸,寫下‘欲飛無羽翼,欲渡無舟楫’的詩句”
師:“變法失敗,梁啟超逃亡到日本,他為什么給自己的書齋取名為‘飲冰室’,筆名為‘飲冰室主人’?”
預設回答:“逃亡到日本后的先生,為國擔憂,心焦如焚,反用‘飲冰室’寫出內心之熱的赤子情懷”
師:“是這樣的《莊子·人間世》有一句話‘今吾朝受命而夕飲冰,我其內熱與?’先生的書齋名表明了他憂國憂民的情懷”
細節(jié)2:聽他講杜氏講到“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張口大笑了
師:“哪位同學知道杜甫這首詩的題目?詩人此時心情是怎樣的?”
預設回答:“杜甫的詩《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詩人的心情是喜悅的”
師:“可詩中為什么說是‘初聞涕淚滿衣裳’”
預設回答:“那是因為杜甫聽到叛亂已平的捷報,驚喜的情感洪流涌起的淚水”
預設回答:“那一剎那所激發(fā)的感情波濤,是喜極而悲的呈現”
(投影出示全詩,學生讀詩)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師:“‘初聞’緊承‘忽傳’‘忽傳’表現戰(zhàn)亂將息捷報來得太突然,真如春雷乍響,黎元疾苦,都將得到療救,這位視百姓苦難如己的憂國憂民的詩圣怎能不喜!‘淚’是杜甫悲喜交集的復雜心情的`逼真表現”
師:“先生講到此詩時‘于涕泗交流之中張口大笑’,先生一定是與杜甫有了默契,(引導)先生所處的時代與杜甫所處的時代有何相似之處?先生與杜甫之心又有何相通之處呢?”
預設回答:“杜甫年邁時國家叛軍四起,后戰(zhàn)亂平定,梁任公演講時國家軍閥混戰(zhàn)、動蕩不安,這是時代的相似”
預設回答:“是國家動蕩讓先生涕泗交流,是戰(zhàn)亂平定讓先生張口大笑,他和杜甫一樣是憂國憂民的,希望國家國富民強,從他的一涕一笑中我們看出任公先生崇高的愛國情懷”
細節(jié)3:箜篌引: 公無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
師:“先生演講的內容還講了《箜篌引》,箜篌是什么樣的樂器?”
預設回答:“是一種古老的樂器,這種樂器聲音悲涼凄愴,讓人心傷”
師:“這是音樂的背景我們看這首詩,詩中出現了哪兩個人物?”
預設回答:“一個拼命要渡河的人,一個力求勸他不要渡河的人”
師:“他渡河了嗎?”
預設回答:“渡了”
師:“結果呢?”
預設回答:“死了”
師:“《箜篌引》出自《漢樂府詩》,記敘了一個悲慘壯烈的故事渡河的是一個白發(fā)狂夫,被水沖走勸他的是他的妻子悲痛欲絕,取出箜篌對著江水反復吟唱一曲終了,她也投河隨夫而去王國維曾評價‘這十六字構成中國詩壇最悲壯凄慘的一幕,是用血寫成的’它的主題,乃是瘋狂與死亡,在講求中庸的中國文化里,如此明確地以瘋狂與死亡為審美對象,格外使人顫栗這種直面死亡的勇氣讓你想到了‘戊戌六君子’中的誰呢?”
預設回答:“譚嗣同,變法失敗,譚嗣同被殺,其實他本可以不死,但他堅決不肯逃離,這種勇氣就是渡河之人”
師:“譚嗣同有一首題在監(jiān)獄墻壁上的絕命詩,其中有兩句是?”
預設回答:“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師:“先生是由《箜篌引》中渡河人想到了甘愿犧牲以救國民的譚嗣同,他的勇氣與愛國情操讓先生為之敬仰,為之感慨,他臨刑前說‘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先生如此之悲也正是因為先生的滿腔愛國情懷!”
細節(jié)4:文章開篇說“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談政治,專心學術”
師:“這是不是說梁任公先生鉆進學問的象牙塔,不再過問窗外之事了呢?”
(學生討論)
預設回答:“我認為不是的,‘聽過這講演的人,除了當時所受的感動之外,不少人從此對于中國文學發(fā)生了強烈的愛好’”
預設回答:“在那如火如荼的苦難歲月里,先生重感情,輕名利,清華大學的這次演講激勵了關大的青年學生”
師:“任公先生是在用傳統文化來教育鼓舞著年輕一代清華大學的校訓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這是任公集《易經》中的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來勉勵學子樹立“完整人格”的警言他還有一篇《少年中國說》,其中有一段話跟著老師背誦” (投影顯示)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塵翕張;奇花初胎,矞矞郁郁皇皇;干將發(fā)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蒼,地履其黃;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四)課堂小結
師:“我們應該感謝作者梁實秋先生,他是20世紀華語散文天地的一代宗師本文讓我們仿佛看到了八十多年前如火如荼的歲月里,第一個使用‘神話’一詞的中國學者,第一個提出建立中國圖書館學,‘有學問,有文采,有熱心腸的學者’,使人讀其文,如觀其人,聽其聲,難以忘懷
(五)拓展提升
寫人如果能凸顯人物個性,將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一個有著人格魅力的人,將對人產生深遠的影響豐子愷寫弘一法師,“寬廣得可以走馬的前額,細長的鳳眼,隆正的鼻梁,形成威嚴的表情扁平而闊的嘴唇兩端常有深渦,顯示和愛的表情”運用肖像寫出弘一的“溫而厲”, 運用從本課中學到的寫人技巧,我們寫一篇小作文:
從肖像、語言、動作或神態(tài)等的細節(jié)方面對班上同學進行刻畫,不寫出名字
語文說課稿8
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語文教科書一年級上冊課文第八課《陽光》。這篇課文以抒情的筆調,詩一般的語言,描繪了陽光給萬物帶來的生機與美麗。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和練習朗讀。教學難點是理解“河面閃著陽光,小河就像長長的錦緞了!边@句話。
課前準備,帶領學生到大自然中尋找、感受陽光。在指導時要注意引導學生觀察哪里有陽光?陽光下都有什么?在陽光下有什么感覺?
學生每天都在陽光的陪伴下生活成長,但是卻常常忽略了陽光的存在。能留意陽光、感覺到陽光的時候并不多。所以教學本課,要讓學生充分地感受大自然、親近大自然,創(chuàng)設情境,讓他們體會到陽光的美好和寶貴。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建立民主的師生關系,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根本,樹立導學意識,在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中激發(fā)學生學習和創(chuàng)造的熱情。由于學生對陽光都十分熟悉,作為本課教學重點之一的朗讀指導,應充分調動學生的原有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使之對文本產生更加豐富的、獨特的體驗。從而讀出感情,讀出特色。
由于音樂最具感染力。和諧的音符與優(yōu)美的文字,給孩子們創(chuàng)設了樂于接受的情境,活潑民主的課堂氛圍。讓他們在想象的空間里思緒飛揚,在獨特的感受中暢所欲言,點燃他們求知的欲望。上課時,教師播放音樂(帶有鳥鳴水聲的舒緩樂曲)。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象,教師抒情描述:清晨,一輪金色的太陽從東方慢慢地升起來,陽光立刻灑遍了田野、高山和小河,!陽光,你早!聽,鳥兒唱起了歡快的歌!看,禾苗、小樹、小河在向陽光招手!我拉開窗簾,哎呀,陽光一下子跳進了我的家!我想和陽光握手,陽光用它那溫熱的大手撫摸我的小手心!同學們,請睜開你明亮的小眼睛,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感覺到了什么?在學生說的過程中,相機抓住“陽光”二字板書課題。
出示課題之后,請學生談一談課前尋找陽光、感受陽光的感受。大自然的奧秘無窮無盡。把學生帶進大自然中去仔細觀察、體驗,讓他們身臨其境,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讓學生在生活中積累語文,豐富了學生的表象儲備,并且感受到有大自然的可愛和美好,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在交流中,學生感受的交流,培養(yǎng)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也充分開發(fā)了學生中的資源,豐富了全班學生的情感體驗。
在學生充分表達、交流了自己對陽光的情感體驗之后,教師播放課件并配樂范讀課文。讓學生在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文本的美。
在學生對親自朗讀這篇課文產生期待之后,請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畫出不認識的字,自己想辦法解決它。目前的學生主要的識字途徑就是拼音。此環(huán)節(jié)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識字的意識與能力。在學生獨立識字的基礎上,匯報識字成果,并且交流識字方法,在交流時,相機教學新部首左耳旁。然后采用各種形式,鞏固學生的識字成果。
在解決了識字問題之后,進入朗讀階段。先讓學生自己出聲讀課文,然后談一談,通過讀課文明白了什么。在學生匯報讀書收獲的過程中,教師相機引導學生讀懂課文。在讀懂的基礎上,繼續(xù)練讀。形式有指名讀、接力讀、組內競賽讀、選擇讀等多種形式。在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的過程中,要注意對重點字詞句的指導。比如“灑遍”、“更綠了”、“更高了”、“河面閃著陽光,小河就像長長的錦緞了。”、“跳進”、“陽光像金子,陽光比金子更寶貴。”以教材文本作為材料,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在指導朗讀的過程中,加深學生對教材文本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多種形式的`練讀,增強了朗讀訓練的趣味性和自主性,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在朗讀指導中對學生評價是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它對學生朗讀興趣的培養(yǎng),朗讀水平的提高起這至關重要的作用。
本著每節(jié)課都讓學生動動筆的原則,本節(jié)課安排學生練習寫兩個字“也”、“長”。這兩個字的結構都不容易把握,所以,在范寫時一定要強調學生的觀察,并讓學生談觀察的收獲。比如,寫字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哪一筆應該寫在田字格的哪個位置等。在寫“長”字的時候,強調新筆畫豎提。并找住豎提與豎鉤的區(qū)別。然后讓學生在描紅的基礎上練寫。寫完后,將練習成果在小組內展示,教師挑選練寫最好的在全班展示,以及犯有典型錯誤的,在全班范圍內糾正。
最后,留一個拓展性的作業(yè),鼓勵學生搜集資料,討論“假如沒有陽光,世界將會怎么樣?”
本課力求做到以學生自我活動為中心,教師變繁瑣的“講”和“問”為適時的“啟”和“導”,變牽著學生走為服務于學生;學生變被動的“聽”和“答”為主動的“說”和“思”,變少數人的發(fā)言表演為人人參與的主動學習。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積累參與討論、交流、歸納,激活了學生的內在動因,充分挖掘了學生的學習潛能。
語文說課稿9
一、教材分析
1、地位與內容
《觀潮》是語文出版社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二節(jié)的教學內容,本課是在學生具有了一定的字詞積累和言語理解能力的基礎上來進行學習的。本單元的課文以寫景為主,本課通過作者的所見、所聞、所感,以生動的語言向讀者展現了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
2、教學目標分析
依據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新課改對教學目標的要求,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如下三個維度:
(1)知識與技能目標:
能正確書寫"鼎、罩"等7個生字,養(yǎng)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正確讀寫"寬闊、籠罩、若隱若現、昂首東望等詞語;
能用"逐漸"、"恢復"等詞造句,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內容。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以讀促悟、多種閱讀形式相結合的方式,激發(fā)學生讀書的熱情,提高學生品味詞句的能力;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培養(yǎng)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讓學生在學習本科的過程中,感受大自然的壯觀,受到自然美的熏陶,從而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3、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根據教學目標和教材內容,"潮來之時"是文章的重點部分,所以我將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描寫方法確定為本課的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依據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和認知結構,我將本課的教學難點確定為抓住重點詞句,按課文的表達順序理解課文內容。
我對教學重難點的分析是基于對教學目標和學生情況的分析,那么接下來我來說一說學情。
二、學情分析
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對字詞有了一定的積累,但對于正確書寫漢字還有待加強,學生理解一些語句深層涵義的能力還有待提高。四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欲強,樂于表達,但他們的生活經驗畢竟有限,對文中描繪的錢塘江大潮的雄偉景象,僅憑想象難以深刻感受,需教師提供直觀的圖像幫助理解,這些都將成為我教學過程中的考慮因素。
三、教法分析
基于以上對教學內容、學情的分析和新課改的要求,因為本課是篇寫景記敘文,篇幅不長,但"天下奇觀"的景象極為少見,因此,我將借助多媒體,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法"、"圖文結合法"等方法進行教學,讓學生入境界,進角色,動真心,吐真情來體會錢塘江潮來時宏偉的氣勢,感受到大自然的偉大力量,從而達到培養(yǎng)能力的目的。
四、學法分析
學生將采用"情景探究法"、"討論法"及"朗讀體會法",通過對圖片影像的觀看,感受和學習課文中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景象。
五、說教學過程
作為教師要做的是幫助學生架設生活與教材的'橋梁,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并參與其中,推動學生深入地感受,因此我的教學過程設計如下:
第一環(huán)節(jié):激趣導入
首先我采用設問的形式問學生們,在我國,有許多奇特的自然景觀,錢塘江大潮就是其中一處,有誰聽說過或者見過錢塘江大潮嗎?
然后,放錄像讓學生們直接感受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
之后,請幾個學生分別談談觀看錢塘江大潮后的感受。
(設計意圖:因為很多同學都沒有親身感受過這一奇觀,在這里我運用多媒體教學,學生可以直接感受到錢塘江大潮的雄壯的氣勢,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利于學生理解重點詞句和課文。)
第二環(huán)節(jié):新授環(huán)節(jié)
1.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整體感知
先請同學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找出不理解的字詞,采用查字典等自學方式解決。
然后我找同學來大聲朗讀課文,并采用同桌對讀的、抽讀生字卡的方式檢查學生字詞掌握情況。
(設計意圖:能借助字典和生活積累,理解字詞的意思,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主動識字的習慣。新課標極力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性,為尊重學生的個性,我特別提醒學生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2.帶著問題默讀課文,理清課文的順序
我讓學生帶著課文是按照怎樣的順序來描寫錢塘江大潮這一"天下奇觀"的?這一問題來默讀課文,提醒學生注意默讀的時候要提高默讀的速度,不要用手或筆指著讀。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默讀的習慣,指導學生默讀的方法。課文脈絡清楚,學生在初讀基礎上能很快理清脈絡,按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后的順序組織教學。)
3.創(chuàng)設情境,體會觀潮人的感受
為了讓學生設身處地的體會到觀潮人的急切、激動的心情。我設計這么幾個問題:如果你就是觀察人中的一員,想到就要見到大潮了,你心情如何?你會怎么做?觀潮的人群又是怎么做的呢?并讓學生們帶著這些問題再觀看一遍錄像。這種情境的創(chuàng)設,使學生們體會到身臨其境的感覺,體會到觀潮人的感受。
4.細讀,品味感悟
文章的三、四自然段是重點部分,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這部分,我設計了如下三個問題來幫助學生理解。
1.潮來前,江面的景色什么樣?(江面平靜)
2.潮來時,江面的景色什么樣?在講潮來時這部分時,讓他們用筆畫出描寫潮來時的景象和聲音的詞語和句子,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去理解。
(設計意圖:不動筆墨不讀書,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3.大潮過后,江面的景象是什么樣的?這些都說明了什么?把自己的理解在小組內進行討論。
(設計意圖:學生在讀書時聯系生活經歷,體會感悟,深入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
我之所以設計如上三個問題,是按照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后的時間順序幫助學生理解課文。
第三環(huán)節(jié):鞏固練習
學完全文后,我再次讓學生自由讀自己最喜歡的地方,并給予時間讓學生展示,這樣既鞏固了學生的感受,又進一步激發(fā)了學生讀書的興趣。
第四環(huán)節(jié):作業(yè)設計
讓學生把自己觀賞到的錢塘江大潮的景象及感受講給家長聽,既鍛煉學生運用詞匯的能力,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六、板書設計
根據潮來前、潮來時、潮去時的關鍵詞總結成為本課板書,讓學生清晰地認識到錢塘潮的特點。
潮來前:風平浪靜 人山人海
天下奇觀 潮來時:悶雷滾動 一條白線 浩浩蕩蕩 山崩地裂
潮去時:漫天卷地 風號浪吼
語文說課稿10
一、說教材:
“誠實”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人再三強調,待人以誠是立身之本;而今黨中央更是十分重視精神禮貌建設,倡導培養(yǎng)青少年的誠實美德。目前,商業(yè)戰(zhàn)線也提出了“誠信經營”的口號。所以,“誠實”是人心所向。
蘇教版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19課《誠實與信任》這篇課文,記敘“我”深夜驅車回家途中,不細心撞斷了路邊小紅車的反光鏡后,主動留下寫有自我姓名、電話的紙條,之后,雙方經過電話使事情得到圓滿解決,說明了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的道理。
本文選取的是生活中極其平常的小事,按照事情的發(fā)展順序敘述,描述手法也極為樸實,沒有什么華麗的辭藻,但人物的言行卻感人至深。異常是課文的第二段(對話部分),尤為情真意切,生動感人。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教材的編寫意圖、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點,本課按計劃需要兩課時完成,我說的是第二課時。第二課時我確立的教學目標是:
1、認知目標:理解課文資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技能目標:分主角朗讀“打電話”這部分課文。
3、情感目標:引導學生領悟誠實與信任比金錢更重要的道理。
教學重點:讀中感悟“打電話”這部分資料,體味其中的蘊含。
教學難點:以讀為本,以情促讀,讀中感悟文章“小中見大”、“平中見奇”的寫作特色。
二、說教法:
古希臘學者普羅塔戈說過:“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點燃的火把!睂W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為了到達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以及中年級學生的特點,以讀為本,以讀生情,以情促讀!墩Z文課程標準》提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在“我”與小紅車主人的“打電話”這部分資料,我給學生適度的時間與“文本”對話,誦讀、感受、理解、欣賞課文,從而感悟出誠實與信任的可貴;再進一步地開展師生、生生間的對話。
我打算在操作過程中采用“讀、劃、練、演、議、品”等教學手段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本課時主要教給學生抓住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
本課設計總的指導思想是求實、求活、求新、求效。
三、說學法:
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向學生傳授“學法”,讓學生學會讀書。經過學生的讀讀、想想、議議、演演等活動,調動學生積極思維。葉圣陶也認為語文教學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讀,他認為“語文教學要引導學生認真讀書,使之見于書,入于目,出于口,明于心,真正到達口誦心惟,使知、能和諧發(fā)展!蔽以O計了指名讀、范讀、品讀、齊讀、分主角朗讀等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以讀顯形,突出感染性;以讀動情,注重熏陶性;以情促讀,加強理解性:以讀啟智,堅持啟發(fā)性。
本堂課教學著重教給學生以下學習方法:
1、抓住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思想情感,這也是閱讀寫人的文章的基本方法。
2、抓住關鍵詞,讀懂句子,領會蘊含的意思。
3、發(fā)掘教材的情感因素,調動學生的情感,以情激趣。
為此,我打算從師生兩方面做好如下準備,師:電腦課件;生:搜集關于“誠實”的故事和名人名言。
四、說教學程序:
(一)導入:
因為是第二課時,所以我就開門見山,直接進入正題。讓學生在文中找出帶有課題的一句話,用“~~~~~~~”畫出。(“不,人與人之間還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你給我留下了誠實與信任,這比金錢更重要!保
。ǘ┵|疑研讀,探究“誠實”
1、讀文質疑,連詞明意:
出示詞語:駕駛、故障、超出、環(huán)顧、聯系、陌生、道歉、誠實、信任
讀準這些詞語,用上這些詞語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2、品詞析句,挖掘內涵
出示語段:
“雖然這輛車的車頭超出停車線二三十厘米,可是它畢竟是停著的,事故的職責應當在我。”
“我環(huán)顧四周,不見一人,便在路燈下寫了一張紙條,壓在這輛車的雨刷下!
明明是紅色小汽車的車頭超出停車線二十多厘米,才會造成這次事故,為什么“我”會認為事故的`職責在“我”,并且留這張紙條是“應當的”呢(引導學生討論,體會“我”的誠實)
。ㄈ┰O計練筆,加深理解
1、假設你就是課文中的“我”,請你用上自我的姓名、自我家的電話號碼,給車主留個條。
2、再讀課文,討論造成事故的原因:
天氣環(huán)境的原因——天黑、有霧、能見度差
小汽車車主原因——車頭超出停出線二三十厘米
“我”的原因——歸心似箭
。ㄋ模┢纷x對話,體驗真誠
葉圣陶先生說:“設身處地,激昂處還他個激昂,委婉處還他個委婉……美讀得其法,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親!彼,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請學生設計對話的提示語,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經過分主角朗讀“打電話”部分,指導學生讀中悟情。
。ㄎ澹┩卣寡由,活力導行
1、讀、背最終一段對話,想一想課文為什么要用“誠實與信任”作題目還能夠用什么作題目
2、屏幕出示故事《寬恕》,讓學生讀一讀,并做簡短的發(fā)言。
3、搜集關于“誠實”的故事和名人名言,并適當地摘抄下來。
五、說板書設計:
總之,我力圖經過以上教學設計,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功能,做到書讓學生讀,問題讓學生提,分析讓學生講,道理讓學生悟,最終到達學有所得。
19、誠實與信任
無人知曉留條回電…………………………………誠實與信任(比)
買反光鏡的費用……………………………………金錢(更)
人與人的之間和諧、信任…………………………重要
我的說課資料結束,多謝大家。
語文說課稿11
教學理念:
本課設計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誦中生情,在吟入境,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營造氛圍,使學生入情入境,充分展開想象,開拓學生的思維空間。
教材簡說:
本課是唐代詩人賀知章描寫春天的詩,詩中描寫在春風吹拂下,柳樹迷人的姿態(tài),贊美了萬物復蘇、生機盎然的春天!氨逃駣y成一樹高”寫柳樹的全貌,突出了柳樹綠的特點。柳樹枝葉翠綠,好像是用碧玉裝扮起來一樣。“萬條垂下綠絲絳”寫柳枝,突出了它們柔美而細長的特點。無數柳條如同一根根柔軟的絲帶,紛紛下垂!安恢毴~誰裁出”,寫柳葉,突出它們細巧的特點!罢l裁出”是詩人對柳葉發(fā)出的贊嘆。那一片片細小精致的新葉,是哪個心靈手巧的人剪裁出來的呢?“二月春風似剪刀”是對上一句的回答。原來是二月的春風,像剪刀一樣,把這細巧的葉子裁剪出來的。這一問一答,是全詩的點睛之筆,使我們感到強烈的春天氣息,抒發(fā)了作者贊美柳樹、謳歌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一)談話導入課題。
1、啟發(fā)談話:同學們,春天來了,自然界的景物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學生談春天的景色)春天是溫暖的,是充滿生機的,是美好的。自古就有許多歌頌贊美春天的詩文,今天,我們學習的《詠柳》,就是唐代大詩人賀知章,通過描寫柳樹來贊美春天的詩。
2、解題:“詠”,歌頌、贊美。詠柳,贊美柳樹。那么,詩人在詩中是怎樣贊美柳樹的呢?
。ǘ┏踝x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1、教師范讀,使學生整體感受,激起興趣。
2、自己試讀課文。借助拼音把字音讀準,把每句話讀通順。
3、指導讀課文,把課文讀流暢。
。ㄈ┘氉x課文,了解詩句大意。
1、自讀詩歌前兩行,提出自己不懂的詞語,同學間互相解答,教師隨機點撥,理解重點詞語:碧玉、妝、萬條、絲絳等。然后,教師指導學生說說詩的`大意。指導朗讀加深理解。
2、同樣方法,使學生理解第三四行的重點詞語,了解詩句的意思。
3、把兩句詩的意思連起來,看著插圖了解全詩描寫的內容。
( 四)朗讀背誦,體會感情。
1、指名讀,評議指導;教師范讀,學生仿讀。使學生讀出詩的節(jié)奏,讀出韻腳,讀出感情。
2、看圖練習背誦,好像是面對真實的情景作詩?芍该街v臺上看圖背誦。
作業(yè)布置:
春天是美麗的,正因為如此古今中外有無數的人描寫春天,贊美春天。這些人中有畫家,音樂家,詩人等。大家回到家后收集一下有關的資料,當然也可以把你對春天的看法收集進去。我們來開展一次“春天”展示會。
語文說課稿12
一、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18課《頤和園》。它是一篇精讀課文,屬于寫景游記。文章按總—分—總的結構,按照游覽的順序,移步換景,用生動的語言、準確的詞匯、恰當的比喻、貼切的過渡,開頭總述頤和園的美麗,結尾與開頭呼應,再現了頤和園這座古老的皇家園林的秀麗景色,字里行間流露出喜愛之情。
二、說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及教材要求,確定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目標: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課文內容的優(yōu)美。
。2)情感目標:體會作者優(yōu)美的語言,從中得到陶冶,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3)能力目標:
a、通過對詞句的理解,讀懂課文,能用自己的 話講述課文主要內容,訓練學生語言的概括能力,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b、借助課外資料理解課文內容,培養(yǎng)學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三、說重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1、理清課文內容,了解2至5自然段開頭一句的作用,明白
文章的寫作順序。
2、指導學生朗讀和背誦課文,積累、運用語言。
本課的教學難點:領悟并學習作者按游覽地點變化、抓住特點寫景的方法。
四、說學法
為了較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盡可能達到目標,我主要讓學生采用朗讀法、對話法、想象法、圈劃法、背誦法、摘抄法等,來學習課文。
五、說教學流程
。ㄒ唬 導入,整體感知
1、 板書課題(“頤”的左邊用紅粉筆寫,落實它的字形),讀好課題。
2、 快速瀏覽課文,概括介紹頤和園的一句話。引出第一自然段,男女生分讀。再讓學生根據這句話把頤和園的特點濃縮成兩個字,隨機板書:大、美。
。ǘ 品讀,觸摸語言
這是課堂的重難點所在,將文路、教路和學路結合起來。我主要分四步走: 第一步:悟言之有序——在初讀中,明白作者記敘的順序
1、生初讀,主要自學有關生字詞。
2、我問學生:作者給我們介紹頤和園,是按照什么順序的?(板書:游覽順序)生讀二到五自然段,我再問:你是從哪些詞句中看出來的?請用波浪線劃出來。
3、我根據學生的回答,組織學習交流:
。1)句子——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有名的長廊。走完長廊,就來到了萬壽山腳下。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
(2)我最后問:你讀完這些詞句,發(fā)現什么?(作者的觀察很有順序——言之有序;都是過渡句,在文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根據這些詞句,你能猜到作者著重要介紹的景物嗎?請把它們圈出來。(板書:長廊、佛香閣、昆明湖) 第二步:悟言之有物——在細讀中,體會作者表達的準確
1、學習“長廊句子”
。1)找到相關句子。
(2)感受怎么表達?你發(fā)現什么?(板書:顏色、長度、美麗)
。3)體會語言:“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边@句話表達了一種怎樣的意思?(全部是不同的)
(4)我接著問:文中像這樣的表達的句子還有嗎?找出來讀一讀!
“這么多的獅子,姿態(tài)不一,沒有哪兩只是相同的!
2、學習“佛香閣”句子
。1)生讀三四段;
。2)作者先后怎樣觀察?請你圈出表示作者在不同的地方觀察的詞語。 反饋:板書:抬頭一看—下面—向下望—正前面—向東遠眺
(3)怎么介紹“佛香閣”?出示句子研讀——你能調換一下詞語的順序,也能將將它介紹清楚嗎?——比較一下,哪一句更順口?
。4)怎么介紹昆明湖?——“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游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薄@句話寫出了什么?讓你
想起怎樣的詞句?(水平如鏡、優(yōu)美畫卷??)——你能給“滑”字換一個字嗎?你從中感受到什么?(水靜、水平、水美)
3、學習“昆明湖”句子
。1)作者觀察到什么?讀第五自然段
。2)交流:板書:堤岸、石橋、垂柳、小島
。3)重點介紹什么?怎么介紹得清楚?
第三步:悟言之有法——在總結中,回顧作者的觀察的方法
1、討論:作者是怎樣介紹清楚的?
2、梳理歸納:準確選擇觀察點——有順序介紹——多角度觀察
第四步:背背抄抄——積累語言
選擇自己喜歡的三句話,背一背,抄一抄。
六、說板書設計
長廊:顏色、長度、美麗 游覽順序 頤和園{ 佛香閣:抬頭一看—下面—向下望—正前面—向東遠眺 言之有序
(大、美)昆明湖:堤岸、石橋、垂柳、小島
總之,在本課的教學思路的設置中,我遵循“整體—部分—整體”的原則,在教學中盡量把教書與育人,傳授知識與發(fā)展智能,教師的主導與學生的主體有機的統一起來,從而促進教學的優(yōu)化。
七、教學反思
因為全文比較長,知識點比較多,為了使一堂課充實飽滿而又不顯得面面到面面松,所以許多的亮點都舍去了。比如說文中的三大景點僅以長廊和昆明湖為例進行了細致全面的講解和剖析。讓學生充分完整的掌握了長廊和昆明湖的特點。但同時也忽略了萬壽山和十七孔橋的教學,讓學生采用小組學習的方法,感覺學生有一些知識理解的不夠深刻,時間的匆促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1)朗讀指導上:這節(jié)課因為容量比較大,所以在朗讀上指導不到位。
。2)整個教學過程,自己設計得比較死板,
(3)學生的發(fā)言不夠積極。大部分學生在平時的課堂中都不樂于動腦筋,不善于表現自己。
語文說課稿13
【說教材】
《貓》是老舍先生寫的一篇狀物抒情散文。文章結構嚴謹,條理清晰,以風趣親切,通俗曉暢的語言,表現了貓的性情,字里行間流露出作家對貓的喜愛之情。
在教學本文時應該抓住兩個要點:一是要深入理解作家對貓各方面性情的描述,學習作家的語言技巧;二是要仔細品味文章中蘊涵著的既顯而易見又不著痕跡的感情抒發(fā)。
在教學這篇文章時,我力求突出課文中所蘊涵的人文精神——作者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以研究性閱讀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學生享有個性化的、自由的發(fā)展空間,使課堂充滿生命活力;同時也不忽視語文基礎知識、基本能力的訓練,力求兩者的和諧統一。
下面我就和各位老師交流一下我的這堂課的設計意圖。
【說重點】
。ㄒ唬┴S富語言積累。
《新課標》把“豐富語言的積累”寫進了教學目的,這既是學習語文、提高語文能力的需要,也有很強的針對性。兒童語言貧乏,他們學習語言的過程也是不斷積累語言的過程。頭腦里的語言材料增多,語言水平自然提高。這是社會交際所必需的,也是提高認識、發(fā)展智力所必需。說話時“妙語連珠,出口成章”,習作時“文思泉涌,妙筆生花”都在于一個人具有深厚的語言積淀。而積累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今天我就是結合課文的內容,讓學生積累有關成語。如果每節(jié)語文課前,我們語文老師都能花上兩三分鐘的時間,做這樣一件事情,相信學生日后將終身受益。
。ǘ┰诿芴幹靡桑せ顚W生的思維。
于無疑處設疑,于矛盾處置疑,往往能有效地激活學生的思維,從而培養(yǎng)其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
“文章向大家介紹了幾只大貓?”原是無疑之處;而“面對這樣性格古怪的大貓,老舍先生一定很頭疼了?”這又是文章的矛盾焦點。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在文中找理由、擺事實,忙得不亦樂乎。教師看似隨意實則有意的一句話,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種積極思維的可能。
。ㄈ┲匾暲首x,重視整體綜合感知。
過去在閱讀教學中,長期存在煩瑣的內容分析和千篇一律的`教學程式。使語文教學的情趣淡漠了,形象破碎了,美感削弱了,特有的魅力墜失了……《新課標》中強調: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因此我今天讓學生自己選擇去讀寫貓性格古怪的句子,并且說說為什么這么讀?如本文中對“蹭”字的理解,如果僅僅追求字面上的解釋是遠遠不夠的。由于學生已經過充分的朗讀,獲得了感知印象,并和已有的感知經驗碰撞、接通,于是心有所悟,豁然開朗。由于語言文字隱喻性很強,許多詞匯可意會不可言傳,可體驗而無法表達,有的是言有盡而意無窮,有的是“盡在不言中”。正是由于語言的模糊性,增強了語言的美感和表現力。使符號化的文字被重新貫注了生命的血肉,抽象化了的概念重新賦予了生活的感性力量。
對于《新課標》精神的理解,我也是處于學習的階段,談不上深刻地領會,今天和大家交流,也僅僅是一種探討,但愿我拋出磚能引來更多的玉,請各位不吝賜教!謝謝!
語文說課稿14
一、說教材:
《畫風》是小學語文第四冊第四單元第十五課,課文主要講了三個小朋友在一起動腦筋,把無形的風生動展現在紙上的故事。課文內容淺顯易懂,但人物對話較多,因此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懂得遇到問題要善于觀察,善于合作,多動腦筋,敢于創(chuàng)新。
根據新的教學理念和二年級學生的特點,我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會認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風與事物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善于動腦、敢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
本課的重點是:①會認丹、藝等6個生字②指導學生朗讀。難點是:領悟三個小朋友畫風的創(chuàng)意,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二、說教法、學法:
1、利用多媒體,調動學生多種感官
2、創(chuàng)設情景,聯系實際
3、自主合作,讓學生參與其中
4、以讀為本,加強讀本實踐。
三、說設計理念:
新課標指出:直觀教學是低年級教學的立足點和突破口,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一項長期主要任務,聽說訓練是閱讀教學的基本要求。源于文中,超越文本,充分利用文本,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課改的核心。因此本課應“以讀為本”,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啟發(fā)。
四、說教學過程:
、宀轮i揭題
1、出示謎語:看不見它的身子,摸不著它的影子,有時它抖動樹枝,有時它推倒房子。謎底是風。
2、風看不見,摸不著,能畫出來嗎?這節(jié)課我們就學習15課《畫風》
3、板書課題,看到這個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用猜謎語導入新課,使學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質疑課題,能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娉踝x識字
1、請同學們聽老師讀課文,標上自然段,給不認識的字注音。
2、老師讀后問老師讀的怎么樣?敢跟老師比一比嗎?用你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3、老師把這課的生字寶寶請出來了,你們認識嗎?
4、出示宋、濤、陳、丹、趙、藝、顯,我們班誰的名字里有這些字?
我先范讀課文,讓學生在評價中學會了讀書的方法,讓學生和老師賽讀,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學生營造了寬松的學習氛圍,本課的生字大多是人名。我問學生我們班誰的名字里有這些字?讓學生聯系實際識字,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提高了識字的`質量。
、缇x感知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用一句話概括本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他們三人是怎么畫風的?根據學生的回答,我隨機在黑板上畫出簡筆畫。
3、你喜歡文中的誰?為什么?你是從文中哪個地方看出來的?
4、我們應該用什么語氣讀這句話?5、(不范讀、賽讀)想分角色讀課文嗎?
新課標要求二年級學生要喜歡閱讀,學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本環(huán)節(jié)我克服了乏味的串講,讓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在讀中解決問題。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畫出簡筆畫,這樣圖文并茂,再加上老師的鼓勵,通過賽讀,分角色讀等多種形式,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柰卣寡由
三位愛動腦筋的小朋友把看不見、摸不著的風畫出來,風能以詩的形式吟誦出來嗎?大家背的古詩可真不少,如果讓你來畫風,你打算怎么畫?展開想象的翅膀動手畫吧!只要大家開動腦筋,敢于創(chuàng)新,一定能把想做的事做好。
此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背有關風的詩,讓學生畫風,體現了語文的人文性,留給學生一個可以盡情想象的空間,發(fā)展了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動腦筋、訓練學生表達能力和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
、榘鍟O計:
這樣板書圖文并茂、直觀有趣,讓人一目了然,符合低年級的特點。
語文說課稿15
一.教材分析:
1.說教材
《回憶魯迅先生》是河北省教育科學研究所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偉岸人格”的第二篇主讀課文。這是一篇非常情緒化的文章。作者動筆之前對于全篇的布局似乎漫不經心,全無預設。動筆之后,作者心底的感情如噴涌的泉水,飛湍的激流,盡情傾瀉揮灑,形諸筆墨而成為藝術結晶。另一個引人注目之處恰恰是通過女性作者的細心體察,敏銳捕捉到了魯迅先生的許多有靈性的生活細節(jié),表現出魯迅的個性,情趣,魅力,氣質,從細微處顯示了魯迅的偉大思想和人格。蕭紅在《回憶魯迅先生》一文中采用中國歷代懷人散文的傳統手法。擷取凡人瑣事刻畫悼念的對象,收到了刻骨銘心、感人至深的藝術效果。
2、教學目標:
依據課程標準和本單元的訓練重點及教材實際,我從知識能力、過程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值觀三個維度設計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
(1)、通過對課文的研讀,感受魯迅先生超群的智慧,廣闊的胸襟和可親可敬的個性品質;
(2)、學習本文通過捕捉有靈性的生活細節(jié)表現人物性格的寫作方法;
(3)、體會作者在字里行間中流露出對魯迅先生的懷念之情。
3、教學重點:引導學生理解體會偉人魯迅豐富而細膩的感情世界作為教學重點。
4、教學難點: 語文學習需要沉浸,要給學生思考活動的時空、讓他們在對具體文字段落的
品味感悟中,加深理解,表達各自見解,不斷提升能力,為此我把教學難點
定為學習本文通過捕捉有靈性的生活細節(jié)表現人物性格的寫作方法。
二、說教法學法
本節(jié)課我主要讓學生結合自身的感悟,運用合作、探究的方是進行學習。
教學中我主要引導學生采用“問題策略”、與“文本對話策略”等多種學習方法,分析理解課文 。多媒體課件及視頻來輔助教學,營造課堂氣氛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視頻以短片為主,既節(jié)省文字又生動形象,對學生從直觀角度激發(fā)了興趣。
三、說教學過程
在確定了三維教學目標及重難點之后,我安排了這樣的教學流程:
(一)、激趣引入,展示學習目標
1、出示魯迅先生的《自題小像》,請同學談談對魯迅先生的印象。(學生可能因為閱讀魯迅的文章大都比較深刻,含蓄,因此感到魯迅是深邃的、沉重的、嚴厲的。幻燈片1、幻燈片2)
2、實際上,魯迅先生是也是非常平易近人的。介紹本篇作者——蕭紅。(請同學課前收集蕭紅的生平事跡,在課堂上進行交流。師幻燈片3、幻燈片4及超級鏈接視頻《蕭蕭落紅化春雨》展示)
(設計意圖:學生可能因為閱讀魯迅的文章大都比較深刻,含蓄,因此感到魯迅是深邃的、沉重的、嚴厲的。找準話題能使學生更快進入課堂。越是反差大的東西,越是能引起學生的注意)
(二)、合作探究,體會文情
讓學生按學習小組進行自主的討論,組內的互答,教師巡視引導、點撥、補充,然后在班內交流,明確。
問題設置:
1、提問:本文作者選取了哪些生活場景來表描寫魯迅先生?(幻燈片5、6)
2、思考,文中的魯迅給你的總體印象是怎樣的?
3、如果把第二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倒置,你覺得是否可以?
4、 師生交流有感情朗讀部分細節(jié) ;通過朗讀,更使學生體會,感悟魯迅先生獨特的魅力和個性特征。
5、思考:通過對本篇課文的學習,你對魯迅有沒有新的認識?請談談你的體會。(幻燈片7、8、9)
板書 回憶魯迅先生
明朗的笑聲 ------- 樂觀開朗 平易近人
走路很輕捷 ------- 一往無前 義無返顧
評判衣裳 ------- 審美觀點 人情練達
對待工作 ------- 認真對待 拼命工作
(設計意圖:使學生僅僅停留在文字層面,而是要讓他們在閱讀、交流等學習活動中,去感受的魯迅先生睿智的頭腦,開闊的胸襟、樂觀的精神等個性品質。讓學生感受到平凡中的偉大更顯偉大。)
(三)、深入文本體悟有血有肉、平凡中見偉大的真魯迅。
提問:大家通過初步探討課文,都感到魯迅是非常平凡可親的。但這篇文章不僅寫出了魯迅的平凡可親,也通過捕捉魯迅先生許多有靈性的生活細節(jié),表現出魯迅的個性,情趣,魅力,氣質,試從文中找出這些細微處加以分析。請同學討論有關句子的含義。(幻燈片10)
1、你不穿我才說的,你穿的`時候,一說,你該不穿了。
2、魯迅先生的笑聲是明朗的,是從心里的歡喜。若有人說了什么可笑的話,魯迅先生笑的連煙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來。
3、他剛抓起帽子來往頭上一扣,同時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顧一切的走去。
(四)、交流互動,學習文法
對比研究感受通過描寫有靈性的生活細節(jié)而表現的魯迅更為真實偉大。
提問:閱讀唐弢的《瑣憶》,談談這兩篇文章的異同,說說哪篇文章里的魯迅,你感到更真實?為什么?(資料唐弢的《瑣憶》)
學生總結本文的寫作特點,教師明確:
(1)、文章圍繞魯迅忘我工作等精神風貌和個性特點記述,并非無中心的散漫之作;
(2)、文中采用擷取凡人瑣事刻劃悼念的對象,收到了刻骨銘心、感人至深的藝術效果
(3)、通過女性作者的細心體察,敏銳捕捉到了魯迅先生中許多有靈性的生活細節(jié),顯示了魯迅的偉大思想和人格。
(4)、提供局外人所無從了解的生活細節(jié),再現一個真實而又富有人情味的偉人。
(設計意圖:通過對比閱讀,讓學生感到蕭紅通過采擷生活細節(jié)而描寫的魯迅更可親可敬,更具有生活的氣息。因此有人說;在林林總總的魯迅回憶錄中,蕭紅的《回憶魯迅先生》是一枝獨秀。它不僅是魯迅回憶錄中的珍品,而且可謂是中國現代懷人散文的楷模,是敬獻于魯迅靈前一個永不凋謝的花圈
四、小結作業(yè):
查找有關資料,以《魯迅真君子》為題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附推薦作品:
許壽裳《魯迅的游戲文章》,林語堂《悼魯迅》;孫伏園《憶魯迅先生》;施蟄存《關于魯迅的一些回憶》;周作人《關于魯迅》;藤野嚴九郎《謹記周樹人君》;唐弢《瑣憶》
(設計意圖:把閱讀與寫作結合起來,提高學生語文能力。充分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他們通過網絡開拓視野、增加累積。)
【語文說課稿】相關文章:
《語文》說課稿11-09
語文春酒說課稿03-16
語文說課稿03-25
語文《荷花》說課稿03-12
語文《水》說課稿01-04
語文《觀潮》說課稿01-11
語文《手指》說課稿01-09
語文《貓》說課稿01-05
語文優(yōu)質說課稿11-03
語文《趙州橋》說課稿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