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二年級語文說課稿集合8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認真擬定說課稿,說課稿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二年級語文說課稿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1
《蠶姑娘》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中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形象地描寫了蠶由“蠶卵→蠶→蛹”的生長變化過程的相關知識:從蠶卵里孵化出來,四次蠶眠,蛻皮,上蠶山,吐絲結繭,變成蛾。全文結構方式基本相同,清晰醒目,前后貫通,易于學生閱讀把握。特別是文章采用了擬人化的手法和惟妙惟肖的插圖,傳達了有如孩子般的喜愛之情。如此充滿情趣的課文,孩子們樂學、愛學。課文以蠶姑娘為題,以擬人的手法來寫蠶,可以看出作者對蠶的喜愛之情, 課文共有7個自然段,分為三個部份。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講春暖時節(jié),蠶從卵里孵化出來。
第二部份(第二—五自然段):具體描寫了蠶的生長變化過程。
第一次蛻皮,從又黑又小變成黃姑娘。
第二次蛻皮,從又黃又瘦變成白姑娘。
第三次蛻皮,從又白又嫩變成胖姑娘。
第四次蛻皮,從又白又胖變成亮姑娘。
第三部份(第六、七自然段):講蠶吐絲結繭,最后變成蛾姑娘的情況。
由于低段教學以識字為主,因此本課的重點:①掌握9個生字,做到會讀、會寫、會用。會認識5個二類識字。通過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的意思,來加深對課文的理解。②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牢記課文的內容,最后能進行背誦。
本課的難點:我認為是要學生通過學習課文,了解蠶的生長、變化過程,激發(fā)學生對昆蟲的研究興趣。因為生在城市的孩子,有的根本就沒有見過蠶,多數學生缺乏對蠶的感性認識。但由于童心,他們會對新鮮的東西感興趣,所以激發(fā)學生對昆蟲強烈的研究興趣,應作為本課的難點。
對于本文我安排2課時完成教學任務,第一課時主要做到: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故事內容。
2、認識生字,學寫其中6個左右結構的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來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注意指導讀好“姑娘”中的輕聲,二類字中的“卵”不要讀成“軟”“裳”是輕聲。
3、在教學生字詞時,可以用上猜謎法:15天是半個月“胖”;24小時是1天“舊”;上面的羊沒尾,下面的血沒撇“蓋”。再用部件法學習“蠶”天蟲;“姑”女古;“娘”女良;“床”廣木;“響”口向,“!比坝帧奔右弧澳尽薄_@些內容安排在第一課時完成。這樣學生不僅知道學習生字的方法,還鍛煉了學生的思維。
下面我說說第二課時的預設:
1、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牢記課文的內容,最后能進行背誦。
2、通過學習課文,了解蠶的生長、變化過程,激發(fā)學生對昆蟲的研究興趣。
二年級的學生具有好奇,愛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點。課文中那些形象、生動的語句,蠶的有趣的生長變化過程,以及相似的、前后貫通的文章結構,是學生學習本課最有利的因素,很容易激發(fā)出學生對學習本課的極大興趣。
一、復習導入:
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字詞教學是重點目標,出示課文后的一組詞語正好可以復習詞語的同時回顧課文內容.
衣裳 蠶姑娘 又黑又小 又白又嫩
漂亮暖洋洋又黃又瘦 又白又胖
二、自學探疑
因為是科普性的文章,我認為教學這樣的文章,應該有意地培養(yǎng)孩子探究的意識和提問的意識.在第一課時教學的基礎上,要孩子提出自己的問題.老師把孩子們的問題集中后篩選,選出這節(jié)課要解決的問題,寫在黑板上,:
1、如蠶的一生要睡幾次?
2、是怎樣進行變化的?
3、蠶最后是變成了什么樣的?
4、你不明白的地方是什么?
接下來安排學生自學課文,讓學生讀讀、想想、劃劃、寫寫,在文中尋找滿意的答案。整堂課圍繞這幾個問題,進行教學,問題都由孩子們自己來解答,把課堂還給孩子老師只是聽眾,必要時做補充或者提示,這樣能使學生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自己去找出課文中有關的答案。即使孩子自己不明白,在聽了別人的'解答后,也有了明確的認識。這種解問的方法,可以使多數的學生都動腦想想。
在這個過程中注意引導孩子的閱讀,讀和理解課文內容是相輔相成的,在閱讀上,重點指導學生的閱讀情感,語氣。如“春天天氣暖洋洋,蠶卵里鉆出蠶姑娘!弊寣W生在讀的時候,把春天來了和小蠶出生時的喜悅語氣讀出來。在讀“睡了四回的蠶姑娘,吃了幾天桑葉,就爬到蠶山上,吐出絲來,要蓋新的房!边@是蠶姑娘的最后變化,要把蠶快要完成它一生的歷史使命和就要結束蠶姑娘的日子,那種充滿激情的語氣讀出來。這樣讀,能加深同學們對句子的理解,特別是老師對閱讀情感與語氣的指導,能使學生融情于文中。
在對詞語的理解上,我采用劃的方法,把一些重點詞語勾畫下來。如脫下、醒了、又黑又小、又黃又瘦、又白又嫩、又白又胖、爬到、絲兒、繭子、開了窗、蛾姑娘,學生們能記住這些詞,也就基本記住了蠶的生長變化過程。對背誦這篇課文,也就有了一定的基礎。我讓學生邊理解內容,邊勾畫詞語。
在對課文理解后我抓住一些擬人化的詞語,把為什么叫蠶姑娘的問題揭示出來。特別是通過對課文中反復出現(xiàn)的“變成”,黑姑娘變成黃姑娘,變成白姑娘,變成胖姑娘,變成蛾姑娘這些活潑生動的句子,讓學生掌握了蠶的生長知識。明確為什么把蠶當作人來寫。
三、拓寬訓練
學了這篇課文后可以引導孩子看一些關于蠶的資料,正好是養(yǎng)蠶的時節(jié),可以讓孩子自己養(yǎng)幾天蠶,觀察蠶的生長過程。寫觀察日記。有興趣的可以了解更多關于昆蟲的知識。
四、板書
為了幫助學生熟記住蠶的生長過程,我采用了如下的板書。
2、蠶姑娘
春(暖洋洋) 蠶卵 鉆
又黑又小 (不吃不動) 變 黃
又黃又瘦 變 白
又白又嫩 變 胖
又白又胖 變 亮
吐絲結繭 開窗 變 蛾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2
本課所在單元的課文屬于“親情篇”,主要教育學生孝敬父母,關心他人。本文是民間神話故事《沉香救母》的第二部分。記述的是沉香不畏艱險,一心救母的孝心感動了仙人,在仙人的幫助下,打敗了兇惡的二郎神,力劈華山,救出母親。
經過研讀文本,我設定了三條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書寫“孝”、“充”兩個上下結構的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沉香不畏千難萬險,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誠之心。
3、想象沉香撲進媽媽懷抱時的情景,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
重點是通過朗讀理解,體會沉香不畏千難萬險、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誠之心。難點是想象沉香撲進媽媽懷抱時的情景。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碑斘覀兠鎸Φ氖莾赡昙壍男W生,怎樣作才能讓他們有自己的閱讀體驗呢?怎樣才能實現(xiàn)我的教學目標,讓學生體會沉香的不畏千難萬險?為此我在教學中設計了很多的環(huán)節(jié):通過圖片展示、語言描繪、多媒體動畫、播放錄音等方法來幫助學生學習,幻畫出對課文的情感體驗。另外,在教學過程中,給予學生一定的想象空間,通過教師和學生的表演使人物的形象更加豐滿。同時在教學中也注重能力的訓練:聯(lián)系課文內容補充句子、換詞理解詞語等。
基于這一理念,我是這樣設計教學的:
課文第一自然段比較簡單,主要感受沉香的“救母心切”。剛開始設計時分了三個層次來感受:一、讓學生說說對“救母心切”這個詞語的理解。二、通過師生對話演沉香拜別師傅的情景來感受沉香的救母心切。三、抓住“轉眼間”和“奔去”兩個詞來感受。經過試上發(fā)現(xiàn)寫字時間來不及,而且第一自然段并非重點段落,這樣會有喧兵奪主的感覺,所以取消了演沉香拜別師傅的對話。
課文第二自然段是本文的重點,講了沉香歷經磨難而毫不在乎,主要從三方面來寫:行路難;吃得苦;身受傷。本段句式整齊,出現(xiàn)了反復使用的量詞,對文本核心價值的理解很有幫助。這重點段我是這樣處理的:
一、總體感受沉香在路途中遇到的困難。
二、分句指導感受。
(一)第一句首先通過學生看圖和教師描述相結合感受高山的險峻和深澗的危險,以此感悟到沉香的勇敢。接著通過兩個“多少”來感受沉香翻過了無數座這樣的高山和越過無數道這樣的深澗。之后,讓學生積累詞語“跋山涉水”。最后進行感情朗讀和句式訓練。
。ǘ┑诙渫ㄟ^“幾只”、“幾口”來感受沉香在路途中吃的很苦,之后給學生積累詞語“餐風飲露”,最后進行感情朗讀。
。ㄈ┑谌渥プ 耙粋個”、“一道道”來感受沉香受了很多傷,然后通過看圖再次感受,最后進行朗讀提升理解。
。ㄋ模├斫狻耙稽c兒也不在乎”。句式訓練:他一點兒也不在乎什么?接著通過問題“那么他在乎什么?”來感受沉香一心想早日就出自己的母親,對于自己身受的苦一點兒也不在乎。
三、齊讀第二自然段感受沉香一路上的艱辛。
課文第三自然段講了沉香得到仙人的幫助打敗了二郎神。主要抓住“孝心”一詞,通過對“孝”字的觀察,明白子女對父母的愛就是孝,然后引讀。
課文第四自然段也是文章的.重點,講了沉香力劈華山。陶行知老先生說過:“真教育是一種心心相印的活動”。語文課堂就更要抓住文本材料中豐富的情感資源,注重情感的投入、心靈的共鳴。因為如果沒有“情”,教育教學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為了營造這份情,在教學中分了四個部分來走:一是抓沉香的心情“無比激動”并理解;二是理解“日思夜想”;三是通過觀看沉香劈山救母的視屏來引導學生讀好劈山的句子;四是通過圖片、教師描述以及師生對話表演來重現(xiàn)當時母子團聚的情景。這樣一步一步的積蓄情感,到后來的高潮母子相抱,顯得水到渠成,非常自然。
最后說說我的板書:我認為,板書是一節(jié)課的眼睛,這眼睛未必要多,但要亮,要板出這節(jié)課的重點所在。因此,這堂課的板書我選擇了一個“孝”字。
設想尚不成熟,望各位老師多多指導。謝謝大家!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3
一、基本理念
本課以新課標為指導思想,體現(xiàn)素質教育的要求,注重學生生活經驗的聯(lián)系,重視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養(yǎng)成和對學習過程與方法的體驗,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提高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
二、教材分析
本課《秋天的落葉》要求學生了解秋天“落葉”的自然現(xiàn)象,把握書簽的基本特征,進行書簽的設計與裝飾變化,通過設計秋葉形的書簽,感受秋天多彩的豐收季節(jié)。是屬于設計.應用的`學習領域。本班學生在綜合實踐課里已經嘗試過用落葉做書簽,因此對葉形書簽并不陌生。為此,學生對把握書簽的基本特征這一重點并不困難。通過欣賞不同形狀的樹葉圖片能拓展學生的視野,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愿望。教材還提供了多幅學生作品,教師通過引導學生欣賞、比較這些適合書簽外形的裝飾紋樣,發(fā)現(xiàn)作品中有創(chuàng)意美、對稱美、均衡美、簡潔美,解決本課的教學難點。
三、教學方法:欣賞比較、合作探究、合作創(chuàng)作、欣賞評述
四、教學過程
課前,教師播放秋意圖片及音樂,創(chuàng)設秋天的情景,把學生帶進金黃的秋天里,激發(fā)學生對秋天的回憶與想象。接著,提問“秋天的落葉為什么會飄落 下來?為什么會變黃和紅呢?”引發(fā)學生對科學知識的探求,自覺了解秋天“落葉”的自然現(xiàn)象。教師順勢再問“落葉可以用來做什么?”自然的把學生引導到了本課的課題上,即用“葉子的形狀來做書簽”。然后,設計了小組討論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根據書本的提示,合作探究出書簽的要求和設計步驟。變教師單方面的教為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并通過引導學生欣賞不同的書簽作品,了解適合書簽外形特點的圖案設計及色彩搭配,解決本課的難點。在合作創(chuàng)作后,設計了自評和他評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有機會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大膽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最后,以“翻書比賽”游戲體現(xiàn)書簽的實用意義和本課的“設計.應用”這一學習主題。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4
說教材:
《采蘑菇》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西師大版二年級上冊第20課的內容。這是一篇生動有趣而又引人思考的童話故事。故事講述了灰兔和白兔一起去采蘑菇。太陽快下山時,白兔的籃子漸漸滿了,而灰兔的籃子還是空空的。原來灰兔放棄了那不起眼的小蘑菇,最終便失去了那滿滿的一籃子蘑菇。
課文語言簡潔流暢,并配有精美的插圖,巧妙地將深奧的哲理寓于生動、形象地故事中,從而使小學生明白做事應該從小事做起,才會有收獲。
說目標:
新課標指出要全面地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還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問題的能力。根據本單元教材的訓練重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把本節(jié)課的目標定為。
1、我會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我能通過各種形式地讀理解課文內容。
說教學過程:
針對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認知規(guī)律,我采用了激趣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角色表演等形式。運用多媒體和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開放而富有活力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在趣味中獲知,在求知中得趣,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fā)展。
新課程強調:教學過程是師生之間教與學的溝通交往、多向互動,是師生共同參與、溝通合作意義的活動過程。怎樣讓學生在學習中探索、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關鍵在于如何設計好教學過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在本節(jié)課中我手設計了如下的教學過程。
一、 激發(fā)興趣,引入新課
根據小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上課剛開始,我先用生動的故事喚起學生的'興趣,創(chuàng)設特定的教學情境和氛圍,水到渠成地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借助拼音讀課文,勾畫出來學生自己喜歡的語句和不理解的詞語。同時引入競爭機制:男女生賽讀詞語,輪流讀課文,感知課文大意。
三、合作探究,感悟內涵
出示自學指導,學生依據自學指導分小組合作探究:灰兔是怎么采到蘑菇的,白兔又是怎樣采到蘑菇的?灰兔為什么笑了?引導學生在讀中理解“不屑”、“看不上眼”、“都不放過”等詞語的意思。通過與小組成員的合作探究,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積極動腦,深入理解課文內涵。解決問題,突破重難點。在小組內交流以后,集體匯報討論結果。教師與學生交流學習體會,肯定學生的學習成績,激發(fā)學生繼續(xù)探究的欲望。
四、拓展遷移,明白事理
分角色學生帶頭飾表演課本劇。以演助讀,在表演中理解詞語,通過灰兔和白兔的對話,體會它們不同的心理,在表演中理解白兔所說的話,明白課文所蘊含的道理。
說板書設計:
在板書設計上 , 力圖 簡潔、美觀、實用的原則,為了直觀、系統(tǒng)地體現(xiàn)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便于學生理解掌握,我設計了如下的板書。
20 采蘑菇
灰兔 空 不屑 看不上眼
白兔 滿 都不放過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麻雀》是新課程六年制小學教科書語文第七冊中的一篇選讀課文,出自19世紀俄國著名現(xiàn)實主義作家屠格涅夫之手。他以新穎的構思,精練的語言文字,敘述了一只老麻雀在龐大的獵狗面前,奮不顧身地保護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傷害的動人故事。文中通過對不同角色的神態(tài)、動作的具體描寫,不僅刻畫出小麻雀弱小可憐,獵狗龐大兇猛的形象,而且塑造出老麻雀在危急關頭挺身而出,為救幼兒奮不顧身的果敢形象,熱情地歌頌了“愛”這一種強大的力量。
根據教學大綱和學段的要求,結合學生實際和課后練習,我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繼續(xù)運用“從內容中體會思想”的方法,在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讀懂重點句段,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愛的偉大。
2、學習作者具體描敘和表達真情實感的方法。
3、感情地朗讀課文。
。ǘ┠芰δ繕耍
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口頭表達能力、思維想象能力。
。ㄈ┑掠繕耍
懂得老麻雀奮不顧身掩護小麻雀那種“強大的力量”就是愛的力量。
。ㄋ模┙虒W重點:
1、抓住描寫小麻雀、獵狗、老麻雀的神態(tài)、動作的句子,體會三者的特點,進一步感受愛是一種的強大力量。
2、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加深理解。
。ㄎ澹┙虒W難點:
體會第4、5自然段中描寫老麻雀神態(tài)、動作的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即“一種強大的力量”就是愛的力量。
。┙虒W準備:
動畫課件。
二、說教法和學法:
新課改精神強調: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而教學過程又必須強調合作精神、突出自主性、注重探索和研究的過程。因此,我主要采用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方法,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在設計教案時,我結合“從內容中體會思想”的閱讀方法,先讓學生欣賞朗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并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然后提出兩個問題:“課文中哪些自然段使你感覺特別緊張、扣人心弦,甚至讓你喘不過來?”“課文中那些句子你有所體會?體會到了什么?”讓學生合作探究,采取“讀——找、寫——議——讀”的`方法,從文章中找答案,說理由,并通過朗讀把自己的理解讀出來。在反饋交流時,抓住重點句子,讓學生仔細體會,深入理解。通過各種讀的形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朗讀中積累語感,積累詞匯。
三、說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出示課題)
。、聽錄音(鳥的叫聲。)
。病⒄f說平常所看到的鳥有哪一些?說說最常見到的有是什么鳥?
。ǘ┱w感知
1、讀課文,說說課文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2、根據板書再說課文內容。
3、師引導重點段落。(課文第四、五自然段)
。ㄈ┨骄恐行
1、自主讀課文。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性,這是新課標極力強調的。為尊重學生的個性,我特別要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同時又提出讀的要求,使學生明白讀課文的時候,注意力要集中,要開動腦筋。在閱讀時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邊讀邊思、邊讀邊記、邊讀邊學,邊讀邊畫,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2、提問:讀了課文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學生邊讀邊把感覺寫在句子的旁邊。
3、反饋交流。
在以自學探究為主的課堂里,“交流”成了提升探究過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這是在接受式課堂里所沒有的一種全新教學行為。本環(huán)節(jié)教學,教師著力抓兩點,一是抓重點句子,品重點字詞;二是抓感情朗讀,讀中悟情。
分別從:“獵狗慢慢地走過小麻雀,嗅了嗅,張開大嘴,露出鋒利的牙齒。”“突然,一只老麻雀從一棵樹上飛下來,像一塊石頭似的落在獵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絕望地尖叫著。”“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軀掩護著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兒!薄八袅⒅粍,準備著一場搏斗。”等語句去體會老麻雀的奮不顧身、勇敢、為了拯救自己的幼兒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母愛等。在教學中適當運用多媒體課件,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直觀認識課文。
5、深化主題。
教師通過引讀第五自然段,進一步體會愛的偉大力量。再引導學生想象:“你從老麻雀的表現(xiàn)中想到了什么?”進行發(fā)散思維練習。這一步能開發(fā)學生想象力,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最大限度開發(fā)學生潛能,發(fā)展智力,激活學生思維的獨立性、思維的深度和廣度。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是知識進步的源泉。豐富的想象是創(chuàng)造的翅膀,通過展開想象,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加深學生對課文主題的理解。
(四)總結全文
教師先從閱讀方法和文章寫法兩方面進行簡短的小結,幫學生梳理和概括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有助于學生掌握閱讀方法和寫作方法。然后,教師再運用煽情的語言,極富感染力地強調愛是一種不可忽視的強大力量,這種力量在任何動物身上均有體現(xiàn),都值得歌頌和贊美,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課文中心的理解。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1、教材在本單元所處的位置及教學目標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四冊第五單元(自然現(xiàn)象、自然景觀)中的課文。該單元主要的教學任務是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壯美,積累豐富語言,拓寬視野,在反復誦讀中理解內容。
本單元共有四篇課文,其中《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和《最大的“書”》是兩篇介紹自然常識、拓寬學生視野的課文,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以詩歌的形式用假設的語氣,向我們介紹了四種天然的指南針:太陽、北極星、大樹、積雪,這一切對于小學生來講是多么有趣。豐富的知識,秀麗的小詩,把我們帶入大自然那美妙的境界。
因此,我把本課時的教學目標定為
。1)、學習課文,知道課文中天然的指南針具體指什么,掌握一些辨別方向的方法;積累語言,仿寫詩歌。(知識與能力目標)
。2)通過感情朗讀課文感悟大自然的神奇,喜愛大自然。(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
。3)有留心周圍事物,發(fā)現(xiàn)科學知識的意識。(過程與方法目標)
2、教學重點、難點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非常富有兒童情趣,但是,他們的生活經驗膚淺,方位感很弱,在數學課上學過辨別方向,但是,那是平面的,和本課的實際生活中的立體的,有很大的差別。根據本單元教學要求,我把有感情地朗讀詩歌,體會大自然的情趣和奧妙作為教學重點,把掌握一些辨別方向的方法作為難點。
二、說教法、學法
1、教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生不是被動地信息接受者,而是主動的,人腦并不是被動地學習和記錄輸入信息,而是主動地構建對信息的解釋。該理論強調學習的主動性和情境性。因此,本課擬采用學生自()主學習,教師點撥為主的教法,借助多媒體手段,多方位、多視角地讓學生去認知、去朗讀,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和知識點,積累語言,拓寬視野。
2、學法新課標積極倡導自主學習的方式,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因此,我設計的學法是讀中悟,以朗讀為突破口,這體現(xiàn)了課標的要求。具體操作步驟為初讀課文,整體把握;細讀品位,突破難點;感情朗讀,突出重點。
三、說教學程序
1、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這屬于啟發(fā)思維階段,從“要是你在城里迷了路”這個問題入手,導入“你在野外迷了路怎么辦”,從而把學生帶入課文。
2、初讀課文,整體把握
自由讀課文后,學生對課文有了初步印象,“你知道了什么,請你把知道的和大家分享!边@樣,對于課文的'大概內容就有了一個整體印象。
3、細讀品位,突破難點
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是為課文的教學難點設計的,通過初讀課文,學生對白天、晚上、陰雨天和冬天這四中情況下的找方向有了初步的印象,但是,理解并不一定到位。讓他們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段落,配合幻燈片的演示,再通過假設情景的表演,增強了趣味性,突破了課文難點。
4、感情朗讀,突出重點
詩歌教學應該強調多讀少講,“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理解,讀出感情,讀出味道。因此,這一環(huán)節(jié)安排了自由讀、匯報讀、競賽讀和齊讀。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讀法,每個學生都讀出了自己的理解,在“你的朗讀讓我陶醉”這樣的評價和激勵中,讓學生享受“跳一跳,可摘桃”的喜悅。重視了學生的獨特感受,發(fā)揮了學生的不同個性。
5、仿寫詩歌,拓展延伸
語文學習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重視學生的語言積累。在課文的導入時,用“要是你在城里迷了路怎么辦”,為仿寫詩歌內容上作了鋪墊,而詩歌的形式,學生自己能夠悟出一點來,那么這種仿寫,既有語感的培養(yǎng),又有對課文的拓展延伸。
6、板書設計
20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白天太陽
晚上北斗星仔細觀察
陰雨天大樹認真去想
冬天積雪
本課的板書設計力求突出重點,反映課文的思路,做到簡明、概括,使學生獲得鮮明的印象和有關知識,更好地掌握方向。
說課總結
本課教學通過多種教法和學法相輔相成地結合,使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學習。走進大自然,觀察大自然,融入大自然,享受大自然,實現(xiàn)了尊重兒童,發(fā)掘童心、童趣的課程價值。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7
《坐井觀天》是山東省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語文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這是一則寓言故事,課文通過生動有趣的對話,給孩子們講述了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過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的爭論,闡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課文短小精悍,圖文對應,青蛙和小鳥的對話淺顯易懂,學生能夠在朗讀中感悟文中蘊涵的道理。
說目標:
新的課程標準指出:“在閱讀教學中,要注重學生基本技能的訓練。在大量的語文實踐活動中積累語言材料,積淀語感經驗!被谝陨蠈滩牡幕菊J識和低年級學生的特點,結合新一輪課改精神,我確定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有三點:
從知識能力、過程方法的角度,力爭實現(xiàn)兩個目標:
1、運用多種方法認識3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
2、能分角色朗讀課文,充分發(fā)揮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從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角度,引導學生看事物要全面,要實事求是,不要像青蛙那樣自以為是。
說教法、學法:
葉老曾經說過:“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教師的責任不在教,而在于教給學生學!边@無疑是為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指明了路子,即: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去。為達到這個目的,本課我設計了以學生讀一讀、說一說、議一議為主。融如情境教學法與和諧教學法,展示一個以朗讀訓練為主線、學生為主體的自主學習過程。另外,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學中輔以多媒體課件、表演等形式,營造愉悅、平等、和諧、自主的學習情境,力求使課堂教學生動、形象、直觀。鼓勵學生驚醒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實現(xiàn)“帶著學生走向知識,帶著思考走出課堂”的有意探索。
說教學流程:
一、動畫導入,激發(fā)興趣: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紤]到低年級的孩子認知比較直觀的特點,上課伊始,我先利用多媒體展示給學生一幅動畫(課文中的插圖,會動,但沒有聲音)讓學生觀察畫面,說說畫上都畫了些什么?并啟發(fā)學生猜一猜兩個小動物之間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讓學生在交流中對《坐井觀天》這個小故事產生興趣,在不知不覺中輕松自然中進入對課文的學習。
二、朗讀課文,理解寓意:
一堂成功的語文課必然充滿朗朗的讀書聲。對本課的學習,我注重在指導朗讀上下工夫,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在朗讀訓練過程中,我安排了如下版塊:
首先是順讀。在剛剛打開課本的時候,我鼓勵學生自己嘗試著讀課文,爭取讀正確,讀順暢。具體要求是不認識的字可以請拼音朋友來幫忙,生字要多讀幾遍。這樣,將一篇生課文原原本本的交到學生手中,尊重學生的學習愿望和個人情況;鼓勵學生的學習熱情;鍛煉學生勇于面對并主動解決學習困難的意志。
其次是研讀。這一環(huán)節(jié)我設計了讓學生自由朗讀,邊讀邊思考:文章寫了一件什么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交流讀書收獲,教師適時點撥評價!墩Z文課程標準》強調“在語文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睂τ趯W生的發(fā)言只要言之有理,,就應予以表揚,對不當之處及時點撥,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再次是美讀。鼓勵學生深入到故事中去,把自己當成是青蛙或者小鳥,體會他們所在的`不同位置朗讀感悟他們的語言,理解寓意。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還設計了師生分角色朗讀,學生評價;學生練習分角色朗讀,再進行表演讀等環(huán)節(jié)。學生通過不同形式的讀,進一步理解了青蛙對天的大小的理解是片面的,而小鳥的理解才是正確的。
三、多種形式,學習生字:
本文有3個生字要求會認。我設計了隨文識字。井沿的沿字,我給學生準備了一張生字卡片,在黑板上畫一口簡單的水井,在指導朗讀的時候,引導學生將沿字貼到相應的位置,這樣學生既能學會讀音,又能了解字意。際和信字我采用換部件和加一加的方法來記憶,并在朗讀的過程中加深印象。為了豐富詞匯積累,我引導學生用“無邊無際”練習說話,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四、動靜結合,指導寫字:
古人云:“不動筆墨不讀書!钡湍昙壍恼n堂教學應讀寫結合。所以在學生充分朗讀之后,靜下來,動動手寫幾個字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本課要求會寫的字有10個,我從中挑選5個筆畫比較簡單的引導學生練習書寫。教師運用課件展示容易出錯的筆畫,提醒學生寫時注意。寫完找出自己認為比較滿意的一個字,小組內展示。同學之間互相學習,共同提高。
五、結合生活,拓展延伸:
新課標指出:“學習語文是為生活服務!北菊n,我引導學生思考,自己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犯了類似青蛙一樣的錯誤,結合本課所學談談體會。學生自由交流,比賽誰想的多,誰說的好。比賽調動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學生興味盎然,高潮又起。
六、課堂小結,設置作業(yè):
一個好的課堂小結不僅能點明本課中心,而且能調動學生課后學習的積極性,使本課留下無窮韻味,在學生心中產生深遠影響。小結時,教師應引導學生:“青蛙由于身處井底,眼界受到了限制,對天的大小的理解很片面,并且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我們要引以為鑒。大家要向小鳥學習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做一個視野開闊的小學生!蔽以O計了如下作業(yè):猜猜青蛙跳出井口會說些什么?鼓勵學生展開想象,提高判斷推理能力。
葉老曾經說過:課無非是個例子。以上僅是我對《坐井觀天》一課的說課設計,真正運用到實際中還要根據教師和學生的具體情況而定,另外,由于時間倉促和受個人認知水平的限制,一定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還請在座的各位領導專家多度指正。
我想,如果學生每學一篇課文都能讀的進,記得住,用得上,從文中來,到文中去,那么我們學生的整體素質一定會迅速提高。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8
《美麗的丹頂鶴》是蘇教版二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本文描寫了丹頂鶴美麗的色彩、修長的體形和高雅的姿態(tài)。文字優(yōu)美,將丹頂鶴寫得栩栩如生,適合朗讀、欣賞。在本文的教學中,王老師結合低年級學生的特點,教態(tài)親切,自然大方,既重視低年級學生的習慣培養(yǎng),又不乏對學生語文基礎知識和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這是一節(jié)非常扎實的富有語文味的語文課,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有很多,總結為以下幾點:
1、低年級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課前復習生字詞,讀的方面重點指導了兒化音和輕聲的朗讀,寫的方面重點指導了新偏旁和重點生字的書寫。課前十分鐘顯得穩(wěn)穩(wěn)當當,扎扎實實,沒有輕浮之氣。
2、找出關鍵詞,富有語文味。王老師很善于引導學生找出段落中的關鍵詞來理解文意,但又不是簡單地停留在找出并點明這個詞上,而是每次都能在一個詞上深挖,通過話語和圖片的引導理解詞義,通過指導朗讀在理解詞義的基礎上對文意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
第一自然段找到了“遙遠”和“嘹亮”讓學生知道了丹頂鶴來自于遙遠的北方,第二自然段通過“潔白”“黑”顏色的'對比,突出了丹頂鶴的身體特征,尤其是“鮮紅鮮紅”這樣ABAB型詞語的學習,不只讓學生知道了這種詞語形式,而且通過朗讀和圖片觀察讓學生知道了詞語的意思,同時做了更深入的拓展。學生不光知道這種詞語,而且會說會用,在課堂當中就達到了學以致用的效果。
3、注重訓練低年級學生的說話能力。在學習丹頂鶴的姿態(tài)一自然段,王老師不是停留在對丹頂鶴姿態(tài)的欣賞和理解上,最后還設計了說話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觀察圖片后用自己的話補充句子,在此環(huán)節(jié)學生變成真正的學習的主人,是積極主動地去發(fā)現(xiàn),而不是被動地接受,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說話和學習能力。才有了后面學生在課堂上熟練成誦的效果。
4、課文最后的立意很好。王老師把本文的立意最后立在了保護野生動物上,通過丹頂鶴,又出示了大熊貓、金絲猴等珍稀動物的圖片,告訴孩子們這些珍稀動物的情況,讓孩子們通過課文的學習,明白一個道理:我們要保護珍稀動物!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相關文章:
二年級語文下冊說課稿12-13
二年級語文《稱贊》說課稿12-24
二年級語文《泉水》說課稿03-14
二年級語文《雷雨》說課稿03-12
語文二年級上冊說課稿04-27
小學語文二年級說課稿04-27
二年級語文《坐井觀天》說課稿04-26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02-17
《語文》說課稿11-09
二年級語文上冊北京說課稿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