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說課稿> 小學音樂說課稿

小學音樂說課稿

時間:2022-01-26 05:25:34 說課稿 我要投稿

【精華】小學音樂說課稿匯編七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有必要進行細致的說課稿準備工作,認真擬定說課稿,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音樂說課稿7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華】小學音樂說課稿匯編七篇

小學音樂說課稿 篇1

  小學音樂教育是以音樂藝術為手段,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音樂熏陶、思想教育和審美教育。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上,應始終體現和包含音樂藝術的美感,以此感染學生,從而達到音樂教育的目的。

  創(chuàng)造教學是引導學生發(fā)揮想像力、發(fā)掘創(chuàng)造性思維潛能的音樂學習領域,也是引導學生積累音樂創(chuàng)作經驗的重要學習領域。音樂活動課就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進行音樂活動,發(fā)掘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提高音樂的審美能力,進行生活的藝術再創(chuàng)造。為此,我根據教材的編排特點和本學段學生的心理特點及認知水平,設計了這堂音樂活動課——《快樂的小生靈》。

  為更好地指導本節(jié)課的實施,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知識目標

  1、了解中國特色的民間故事。

  2、掌握一些動物動作特性。

  二、能力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感受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表現音樂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的模仿力和藝術想像創(chuàng)造力。

  三、情感目標

  1、保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使學生樂于參與音樂活動。

  2、通過音樂活動,了解中國民族文化,熱愛自己的民族。

  3、通過音樂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

  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是:

  動物動作的模仿是本課的重點,但藝術是生活的再創(chuàng)造,把動作藝術化并配合音樂舞動就是本課的難點。

  為了有效地達到上述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將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1、模仿法

  本課的重點是模仿動物動作,讓學生進行模仿是一種最易進行的教學方法,也是學生最容易接受的方法。

  2、想像法

  在教學中,有很多動物是用無法一一展示出來的,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合理地想像。

  3、合作教學法

  團隊合作精神是要求學生一直需要學習的一種精神,在教學過程中,我安排了學生合作完成的教學任務。

  根據本學段學生的認知水平,根據本課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及音樂教學各領域的內容標準,我按四個階段展開教學。

  一、激趣——談話導入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采用談話法和學生拉近距離,和學生交流個人的屬相,從而進行《十二生肖的故事》教學,為后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做好鋪墊,導入新課。

  二、互動——動作創(chuàng)編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主要任務就是進行各種動物的動作創(chuàng)編。從十二生肖的傳說中,我們了解到了各種小動物,教師引導學生進行了各種動物動作的模仿與創(chuàng)作。

  1、出示卡通兔子的活動影像。讓動畫效果引起學生的興趣,觀看后想像兔子的動作特性,小組合作學習兔子舞,并配合音樂跳一跳,看看哪個組編排的最好。讓學生在合作中學習知識,并學習與人相處之道。

  2、展示老鼠吃東西的動畫。讓學生模仿老鼠的形態(tài)進行動作創(chuàng)編,并通過學生主動上臺表演,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3、展示蛇的動畫。學生可能對蛇不是很了解,并有點懼怕的心理,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引導學生想像動畫片《小鯉魚歷險記》中的癩皮蛇的形象,找到蛇的動作特點——柔軟地爬行。在老師的有效引導下完成蛇的動作創(chuàng)編。

  4、展示猴子的動畫。對于猴子的動畫形象,學生了解較多,放手讓學生自由地創(chuàng)編,給孩子想像的空間。有利于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務的培養(yǎng)。

  所有的創(chuàng)編活動都配上音樂,讓孩子在音樂中表現,在音樂中完成創(chuàng)作。

  5、展示更多的動物圖。

  除了我們剛才看到的這些動物,在大自然中,還有很多動物。讓學生看著大屏幕,想模仿哪個就模仿哪個,也可以模仿沒有展示的動物,只要是你喜歡的,你就可以模仿。讓動物創(chuàng)編進入一個小高潮。 多種形式的學習也讓課堂顯得不那么單調,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保持下來。

  三、提高——學用結合

  展示動手大聯歡圖,讓孩子們在音樂中盡情地去表現自己。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就是為了讓本課的教學內容得到就用,充分調動孩子們的各種感官去體驗音樂。

  四、升華——深入環(huán)保

  設計此環(huán)節(jié)是讓孩子們在感受快樂的同時,不要忘了去保護帶給我們快樂的小動物,讓大自然和諧發(fā)展,讓音樂教學與思想教育有機地結合,鼓勵孩子們做個環(huán)保小衛(wèi)士。

小學音樂說課稿 篇2

  各位老師你們好!

  我是xx音樂教師xx。今天,我給大家?guī)砹艘惶秘S富多彩的音樂課。

  教學方法:

  在教學中我主要采用情景教學法,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利用其視聽結合,聲像一體,形象性強,信息量大等優(yōu)點,為同學創(chuàng)設一個春的環(huán)境。在這種環(huán)境中,讓同學感受自然的美、音樂的美。針對兒童愛玩、好動的年齡特點,我還采用了游戲法,實施了寓教于樂的教學戰(zhàn)略。

  學法指導:

  音樂課應重視對同學的音樂實踐,所以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同學,讓同學主動參與學習并且自由發(fā)揮。采用人機交互的手段,讓同學點擊鼠標自由選擇畫面上的對象,組成春天的圖畫。同學分組進行活動,在交流和協(xié)作中,加深對音樂的體驗。

  現代音樂課程規(guī)范力求體現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基本精神,體現以音樂審美體驗為核心。所以,我為這節(jié)課擬定的題目為《春天的旋律》。它所蘊涵的內容自身很美,給同學提供了一個音樂藝術想象的空間。在這個空間里,我把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基本理念貫穿始終。把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有機地滲透在音樂藝術的審美體驗之中。在教學中我打破保守、單一的音樂教學模式,把音樂和多媒體相結合,利用多媒體技術所提供的形象、生動的畫面,為同學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從而協(xié)助同學更好地聆聽音樂、理解音樂,為音樂所表達的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與之發(fā)生強烈的情感共鳴,萌發(fā)對音樂的興趣和喜好,從而激發(fā)同學去表示音樂、發(fā)明音樂。

  本課的教學過程我是這樣考慮的:它由復習歌曲,感受春天,游戲活動這三局部組成。其中“感受春天”又包括了:看春天、說春天、贊春天三環(huán)節(jié)。通過這樣的布置,使同學的欣賞美、感受美、表達美、歌唱美、發(fā)明美這一系列的審美能力得到提高。

  首先我采用提問的方式開課:“同學們,請看窗外,現在是什么季節(jié)呀?”問題和同學的生活經驗相結合,同學很快就進入了實際的情景里。接著我告訴同學,“讓我們一起來唱首春天的歌吧”,這時候,同學就可以看著電腦屏幕上出現的歌單,拍著手在音樂的伴奏聲中唱起了歌曲。我又采用聽練結合的方法,讓同學聽辨自身和老師模仿小黃鸝唱歌的不同,突出強弱關系,解決歌曲中的難點,使演唱更加完整悅耳。

  接著進入第二個環(huán)節(jié):看春天。我利用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手段能有效激發(fā)兒童的學習興趣這一特點,讓同學看關于春的錄像,美麗的畫面和動聽的鋼琴旋律,讓同學從視覺上,聽覺上都得到藝術的感染,審美情趣,審美能力得到培養(yǎng)。接著我又引導同學在音樂聲中把所看到的,所想到的春景用語言來描述,并進行模仿。也許有的小朋友會說太陽,有的學小鳥,有的`用身體表示柔柔的柳條,還有的渴望在草地上放風箏。

  你一言,我一語,我再讓他們用自身的小手在電腦上,選擇出喜歡的春景,用電腦拼圖的方法自由組成春天的圖畫,這時候,我們的眼前就會出現一幅幅美麗的春天美景。通過這一局部的布置,在教學內容上,就把語言、律動、音樂、美術、多媒體技術有機的結合在了一起,使新課標中提倡學科綜合的精神得以體現。這樣的教學,既能面向全體同學,又能讓同學在主動參與中展現他們的個性和發(fā)明才干。同學積累了許多描寫春天的語言,也為后面的創(chuàng)編歌詞打下基礎。接下去,我又讓小朋友們用優(yōu)美的旋律去歌唱春天。在教學方法上,我以培養(yǎng)同學的想象力、發(fā)明力為主,尊重個體的不同體驗,讓同學在鍵盤上敲出自身所喜歡的速度,感受同一旋律采用不同速度時所發(fā)生的不同情緒。歡快的音樂像小朋友在做游戲,舒緩溫柔的音樂像春姑娘在翩翩起舞。這些充溢童趣的語言,讓他們在感受音樂中豐富了想象,在想象中又進行了樂感的培養(yǎng)。

  接著,我讓同學分小組為這段旋律填寫春天的歌詞,這喚起并促進兒童潛在的音樂天性。讓小朋友們感受到音樂是自已生活中的需要。同學在一起進行創(chuàng)作,發(fā)揮集體協(xié)作精神,我再讓小組展示自身的創(chuàng)作,并進行互評。這樣的創(chuàng)作活動無論是過程還是結果,小朋友們在心理上都得到滿足、肯定、愉悅。

  最后,我采用情景陶冶法,用多媒體技術把教室創(chuàng)設成一個美麗的大草地,在春天圖案的背景下,在優(yōu)美的樂曲聲中,同學分組進行游戲活動。在輕松快樂自由的氛圍中同學知道了春天到底藏在哪里?它,在溫暖的陽光里,在嫩綠的枝頭上,在大家的歌聲里,在老師的笑臉上,在我們的心里,在美好的生活里。小朋友們感受到了春天的無處不在,從而更加熱愛大自然。珍惜幸福生活。

  法國著名藝術家羅丹曾說過:“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蔽蚁,通過這樣的設計,讓同學在音樂中認識美,在生活中尋找美,在未來里發(fā)明美,讓美融入每一個小朋友的心里。

  以上設計肯定還有一些缺乏之處,敬請各位專家老師提出珍貴意見。

  謝謝大家!

小學音樂說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

  大家好!

  本課我所用的教材是人民音樂出版社的小學音樂教材第八冊第八課《種太陽》。下面把我對《種太陽》這一課的教學設計做一匯報。

  一、說教材

  這是一首曲調歡快活潑,富有童趣,深受廣大孩子們喜愛的兒童歌曲。歌曲通過對歡快跳躍的旋律富有幻想的歌詞,表達了少年兒童創(chuàng)造未來的天真美好愿望。采用四四拍,大調式,歌曲為單二部曲式結構。第一部分由四個樂句組成,曲中弱起小節(jié)及五度、六度的跳進,使曲調活潑跳躍,把孩子天真的神情和充滿幻想的歡樂情緒刻畫得十分形象生動。第二部分是歌曲的副歌,由三個樂句構成。第一樂句節(jié)奏緊湊,附點八分音符及十六分休止符的運用配以襯詞“啦啦啦”使曲調更加歡快活潑,表現了種太陽時的愉快心情。緊接著兩個樂句節(jié)奏寬松,舒展優(yōu)美的旋律與前句形成了明顯的對比。表達了少年兒童要使世界變的更加溫暖,明亮的美好愿望。把孩子天真的神情和充滿幻想的歡樂情緒刻畫得十分形象生動。附點八分音符及十六分休止符的運用配以襯詞“啦啦啦”使曲調更加歡快活潑,表現了種太陽時的愉快心情。

  二、學情分析

  教學對象是四年級的學生,學生喜愛音樂,思維活躍,課堂上我采用情境法、模仿教學法、對比法、聽唱法。使他們情緒高漲,對音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大大的提高了學習的效果。

  教學重點:葉圣陶先生說過“教師之教,不在于全盤授予,而在于相機誘導,必令生運其才志,勤其練習,領悟之源廣開,純熟之功彌增,乃為善教也!币魳返慕虒W過程,應該是在教師的指點下,學生積極,主動的體驗與感悟音樂的過程,為此,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引導學生用歡快活潑的聲音表現和感悟歌曲種太陽的情景。

  教學難點:附點和十六分休止符 、切分音,對歌曲的理解,以及吐字咬字,它是學生學習的一個突破口,我將緊緊圍繞全曲的靈魂句,采用多種教學策略,充分挖掘,渲染語言文字的感染力,撥動學生情感的琴弦。

  教學方法:為克服重難點我采取的教法和學法有:創(chuàng)設情境法、模仿教學法、對比法、聽唱法。根據學生在兒童階段自然嗓音很純、很亮、體形靈巧這一特點。我還采取用了律動、游戲互動法等教學手段。

  三,教學目標

  1.通過師生互動小游戲的方法,感受段落之間的不同,體驗歌曲帶來的情緒。

  2.能用歡快、跳躍、連貫的聲音演唱歌曲《種太陽》。

  說教具準備:鋼琴、多媒體課件

  四, 說教學過程

  下面是本課的教學過程分為: 1.情境導入激發(fā)興趣 2.利用比較法克服難點 3.準確完整的演唱歌曲 共三個環(huán)節(jié)完成本課的教學。

  第一環(huán)節(jié):情境導入

  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營造濃郁的音樂課堂氛圍、加強教學的直觀性。我采取了用多媒體來創(chuàng)設情境并在聲像一體的課堂氛圍中導入了新課。通過對音樂的體驗使學生在音樂審美的過程中獲得喜悅,對音樂產生興趣,因而學生全身心的投入了課堂。首先通過多媒體聆聽歌曲,引導學生去聽賞歌曲,把自己聽過的歌曲試著跟多媒體音樂唱出來讓同學們有一個產生學習興趣的開始。(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將主題音樂所反映的畫面與聽唱結合起來,有助于學生的記憶。)根據四年級學生愛表演,愛表現的特點,讓同學展示自己的同時開始學唱歌曲。讓學生隨著多媒體畫面,完整欣賞歌曲,感受多媒體音樂帶來的歡快熱烈的歌曲情緒,視聽結合,動靜結合,聲像一體,形神兼?zhèn)洌寣W生有身臨其境之感。新課程標準要求孩子們采用聽唱法學習歌曲,當孩子們聽多媒體音樂對旋律有了初步的旋律線條以后,就可以進行多媒體分段學習。分段學習歌曲,學習歌曲的節(jié)奏,在比較節(jié)奏相同和不同之處之后,能更好把握歌曲節(jié)奏,以更好的學習歌曲。

  第二環(huán)節(jié):利用教學法克服重點和難點。

  本環(huán)節(jié)也是這節(jié)課的重點環(huán)節(jié)。教學對象是四年級的學生,學生喜愛音樂,思維活躍,結合學生的自然特點,并在教學中建立平等的師生和諧關系。我采取了多媒體聽唱(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律

  動、游戲等教學方法來克服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如:多媒體節(jié)奏難點的解決方法(節(jié)奏的展示讓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切分音先用多媒體出示節(jié)奏型讓學生對節(jié)奏有一定的認識再用小組演示的方式,兩個人表示八分音符,一個人表示四分音符通過這種直接的'演示方式讓學生體會切分音節(jié)奏型的特點。十六分音符則用雙手拍手,拍腿等律動,比較慢和快的區(qū)別突出十六分音的特點。如:音準難點的解決方法:可以引導并帶領學生做多媒體聽一聽(達到感知聽音樂音準潛移默化的作用)、學一學、唱一唱、做一做游戲。還可以通過師生接龍演唱游戲解決難點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在幫助學生解決難點的過程中還應該尊重學生的個性對表現進步的同學應及時的給予獎勵,使每一位學生的音樂潛力都得到發(fā)展。通過多媒體節(jié)奏訓練讓同學們感受節(jié)奏帶給我們段落,樂句所體現不同的情感。(多媒體的巧妙使用,使復雜的單二部曲式結構問題變得簡單化。)用歡快,熱烈的聲音演唱歌曲,并用多媒體伴奏(伴奏是讓學生隨著音樂的旋律,更加有情境、有感情,同時對音樂的樂感和審美意識逐漸加深)讓學生充分的感受種太陽的情景。

  第三環(huán)節(jié):準確完整的演唱歌曲

  演唱歌曲是小學生最易于接受和參與的表現形式。(多媒體能更好的把歌曲所要表現的情境展示出來)

  為了使學生能主動的參與互動教學并能自信的演唱歌曲。我適時的創(chuàng)設與歌曲內容相適應的教學情境,并通過觀察比較采取了唱一唱(在學會歌曲的基礎上調動學生內心深處的表現力達到素質教育的宗旨)、敲一敲(節(jié)奏的重復感知讓學生在旋律與節(jié)奏的相融合下展現自己)、演一演等教學法充分調動每一位同學的積極性。通過一系列的引導讓學生主動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同時給學生及時的鼓勵。這既培養(yǎng)了孩子們的自信心又克服了本課的難點。完成了教學目標。

 。ǘ嗝襟w信息技術與音樂課程教學的整合,打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拓寬了接受音樂信息的通道,給予學生更大的音樂學習自主權和選擇權。信息技術的運用,有力地促進了學生的視聽聯覺,有助于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和想象力的提高。各種音樂教學軟件、音樂制作軟件的運用提高了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增強了音樂學習效率,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進而為學生終身學習音樂、享用音樂奠定了基礎。 )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有什么不足, 敬請領導多提寶貴意見,謝謝。

小學音樂說課稿 篇4

  各位評委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智障二年級的唱游活動《農場音樂會》。這是我們班唱游主題活動《認識動物》中的一個音樂活動。

  一、 說教材

  根據《培智學校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和培智教育唱游領域的目標要求我選擇了音樂活動——“農場音樂會”,它是對主題活動《認識動物》的高潮部分,綜合了本期學習的各種小動物,發(fā)展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音樂感知能力。

  “農場音樂會”是一首2/4拍的音樂,曲調簡單易記,這首歌的最高音“i”到最低音“1”適合本班學生的音域范圍。而2/4拍對于孩子們來說比較熟悉了,也易于掌握,符合本班學生的審美及年齡特征。

  二、 說目標

  唱游活動與其他教育活動一樣也是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fā)展的媒介。唱游活動主要對學生有三個方面發(fā)展的要求:1、音樂知識技能的獲得與音樂感的發(fā)展;2、學習技能、策略的獲得與學習能力的發(fā)展;3、情感智能與積極的個性、社會性的發(fā)展;顒幽繕耸墙逃顒拥钠瘘c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的作用。根據唱游活動對學生的發(fā)展要求、學生的年齡特征、審美基礎以及新《培智學校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的要求我確立了以下的目標:

  1、通過學唱歌曲,使學生感受樂曲歡快的節(jié)奏,獲得快樂的情感體驗,并從音樂中感受動物可愛的形象,教育學生愛護小動物,懂得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熱愛大自然。

  2、能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3、使學生感受樂曲的基本曲調,能仿編歌詞并進行表演,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表現力。

  三、 說重難點

  根據本期唱游活動的總目標要求以及學生音樂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我把本課重點定位于引導學生嘗試用多種形式演唱歌曲。難點則是學生能仿編歌曲,在歌曲中創(chuàng)編五種小動物的叫聲,在以往的活動中還沒嘗試過,這算是本期唱游活動給學生提出的新要求。總之,我樹立了科學觀、學生觀、整合觀、系統(tǒng)觀力求形成有序的目標運作程序,使活動呈現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于游戲、生活情景中。為此我做了如下準備活動:

  (1) 教師反復體會歌曲的情感表達,盡可能將歌曲處理得生動、有感染力。

 。2) 各種小動物頭飾(如:豬、牛、羊、鴨、小鳥、小貓、小狗等)。

 。3)多媒體。

  四、 說學生

  本班共有學生11,男生3,女生8人。平均年齡為9歲,都是中度智力障礙學生,其中自閉癥學生3人,唐氏綜合癥學生4人,多動癥學生4人,他們或多或少都存在著語言障礙。學生總體都比較活潑,部分學生膽子較小,不能充分表達自己的情感體驗,在這次活動中,我盡量提供場景鼓勵全體學生參加。2/4拍子音樂對于小朋友來說比較熟悉,我盡可能多鼓勵學生邊唱邊表演,訓練學生的口語能力及創(chuàng)編歌曲的能力。

  五、 說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引導者、合作者”!霸诨顒又袘η笮纬珊献魈骄渴降膸熒印。學生是善于模仿的,教師在活動中應樹立良好的榜樣,使幼兒受到積極的情緒感染。由于智障學生思維具體形象、生活經驗有限,語言表達、情感感知都不充分,所以教師在活動中應給予學生及時的肯定,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因此本次活動教師除了有飽滿的情緒外,還根據教學目標、任務;學生心理特征、知識水平;教學條件等采用了適宜的教學方法。我采用的教學方法有:

  1、 模仿示范法:教師富有情感的唱他們喜愛的歌曲,使他們真正的受到情緒的感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教學收到良好的效果。

  2、 情景表演法:常說以景生情,情景的提供對學生非常重要,利用多媒體,讓學生置身于情景中能更快激發(fā)學生的活動興趣及積極性。

  3、 體驗欣賞法:當學生獲得一定經驗、情感的體驗時往往會使自己的表演更具感染力。在教師的引導下,欣賞自我創(chuàng)造表演的結果,激發(fā)學生的自信心。

  4、 教具演示法:這種教法直接刺激孩子們的視覺感,使他們獲得積極的直觀審美感受。

  5、 賞識激勵法:當學生在活動中取得一定成功時給予及時的肯定,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藝術性、健康性、愉悅性都得到和諧統(tǒng)一。

  6、 啟發(fā)法: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引導學生積極思維,使他們自覺完成教學任務,從而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7、 多通道參與法:新《綱要》指出,要引導學生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使學生體驗活動的有趣以及獲得快樂的情感體驗。

  六、 說程序

  低年級學生的天性是活潑好動的,所以游戲成為了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在游戲的情境中,學生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和表演欲望,使教學活動有效地促進學生成長和發(fā)展。我力求讓學生在動靜交替、輕松的游戲氛圍里完成教學目標及任務。本次活動我設計了以下四個環(huán)節(jié):

  1、以律動游戲《火車開了》,調動學生積極的情緒,以生活情境坐小火車到農場去參加農場音樂會,導入活動。

  2、 新授歌曲《在農場里》,以“欣賞歌曲——學唱歌譜——朗讀歌詞——學唱歌詞——跟伴奏唱歌——表演”等程序學習歌曲《在農場里》。

  3、用游戲情景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編歌曲

 。1) 播放動物叫聲,讓學生猜是什么動物,以激發(fā)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通過展示動物圖片以及要求學生模仿相應動物的叫聲激發(fā)學生的表演欲望,再通過提問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欲望,(如:“農場召開音樂會,有許多小動物參加,你們猜猜還有誰會來?”“這些小動物會怎樣唱歌呢?請把喜歡的小動物編到歌曲里。”)

 。2) 請學生選擇喜歡的小動物創(chuàng)編歌曲,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里自由發(fā)揮創(chuàng)編能力,并在活動中給予學生及時的肯定。

 。3) 在老師的琴聲伴奏下學生試著演唱創(chuàng)編的歌曲。

  這個環(huán)節(jié)主要運用啟發(fā)法激發(fā)學生的積極參與和表演創(chuàng)編欲望。解決學生創(chuàng)編歌曲的難點。

  4、演唱歌曲,通過演唱歌曲,使學生感受樂曲歡快的節(jié)奏,獲得快樂的情感體驗,并從音樂中感受動物可愛的形象,教育學生愛護小動物,懂得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熱愛大自然。

  七、 活動總結與延伸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認識了很多小動物,有汪汪叫的小狗,喵喵叫的小貓,嚕嚕叫的小豬……動物們都非?蓯,它們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我們要愛護他們,保護他們,跟小動物們友好相處。

  八、 活動預測

  通過以上的各環(huán)節(jié)以及學生的實際感知水平,我想學生能完成教學的重難點內容,在活潑、輕松的情景中膽子小的學生也能激發(fā)創(chuàng)作表演的欲望?赡苌贁祵W生在嘗試創(chuàng)編歌曲這一環(huán)節(jié)掌握不是很好。

小學音樂說課稿 篇5

  說教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學生能主動積極地學習,選擇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年齡特點,我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制作了,將音樂教學與多媒體技術緊密結合起來,以媒體為手段,使技能訓練滲透于藝術感受中,貫穿于音樂學習中。

  為了便于學生學習,我采用了視覺圖象、創(chuàng)設情境、興趣引入、音樂律動等方法進行教學。

  說學法

  從本課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確定如下學法:自主探究法、實踐法、群體合作法。

  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

 。2)重溫升國旗儀式(多媒體進行情境教學),介紹作曲家聶耳。

  設計意圖:通過直觀圖象,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引入本課——音樂家聶耳。介紹作曲家是為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訓練學生搜集、整理、交流信息的能力。

  (3)講述音樂故事《小毛頭與賣報歌》。

  a.學習旋律。老師分句出示、彈奏旋律,學生隨樂用“l(fā)u”哼唱。

  b.分組接龍,熟悉旋律。

  c. 填詞演唱。

  d. 聽錄音范唱,整體感知歌曲。

  e. 歌曲處理。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了解詞曲作者,完整演唱歌曲,并采用多種形式進行演唱,通過歌詞分析,感受歌曲的情緒,體會演唱者的心情,這樣才會把歌曲唱得更有感情。

  (6)情境表演。(全班分三組,每組推選兩名學生,一名扮演小毛頭,另一名扮演聶耳,其余學生扮演街上的行人,看哪一組演的最好,并對其作出簡單評價。)

  設計意圖: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即表演,使學生的動作表現與歌曲的情感相結合,加深學生對小毛頭悲慘生活的體驗。

  (7)師生評價。

  設計意圖:通過評價,使學生相互幫助、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進步。通過師生共同參與,相互激勵,體現教學相長,共同完成教學任務。

  (8)感恩新中國。(在雄壯的國歌聲中為我們偉大的祖國加油、喝彩!)

  設計意圖:首尾呼應,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真摯情感,教育學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與學習機會。

  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意師生的教育與互動,積極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主動表達自己的見解。它能使學生張揚個性,主體突現,思想解放。而教師與學生一起互動,真正成為了學生學習的合作者、點撥者、引導者。在教師的引導下,使學生有目的地去聽、去想、去做,成為一個會聽、會想、會說、會做,創(chuàng)新意識強的學生。

小學音樂說課稿 篇6

  《可愛的家》是一年級第二學期第二單元的內容。第二單元是以“親情”為主線,讓學生在音樂中感受和諧溫馨,其樂融融的感人情景。從熱鬧的動物王國,到擬人化的植物伙伴,再到身邊熟悉的幸福的小家,處處流露出熱情、友善、關愛的濃濃親情。在設計教案時我運用音樂中聽、唱、拍奏、律動、編創(chuàng)等方法,引導學生通過音樂活動來體會“愛”的付出與獲得同樣快樂,學生如何與大家分享喜悅,引導學生關心、幫助他人。下面談談我設計這節(jié)課的一些想法:

  一、 挖掘教材中的情,從情入手。

  欣賞曲《可愛的家》是首讓人感到親切,溫暖的歌曲,樸實無華的旋律中洋溢出對親人深深的懷念,對故鄉(xiāng)無盡的憂思,使人眷戀那份濃濃的、難以割舍的親情。所以我在設計教學時,充分挖掘歌曲中透露出的濃濃情意,以培養(yǎng)學生音樂聽覺為目標,充分運用教學中的各種環(huán)節(jié),通過“情”來撥動學生的心弦。于是我以這首樂曲作為背景音樂圍繞“家”這一主題展開討論。學生在這首輕柔音樂的伴奏下從竹子寶寶的家談起,到個別學生通過照片介紹自己所熟悉的小家,讓全體學生引起共鳴,體會到家的溫暖。當然班上也有一些特殊家庭的孩子,為了讓他們也體驗到家的感覺,我便再由“姐妹兄弟”一詞引伸到團結友愛的班級大家庭,在這個家庭里可以得到更多地關懷。通過運用討論、談話式的教學方法,拓展了學生對“家”的認識,使他們從被家里長輩萬分寵愛的小寶貝成長為班級中其他小伙伴的姐妹兄弟,更讓他們懂得與他人相處要和氣、友善,要學會照顧關愛他人。在隨后的欣賞過程中,學生就會將自己的感受,全身心的融入音樂作品之中,從而使其得到美的享受。

  二、以情導創(chuàng),以創(chuàng)拓情。

  音樂創(chuàng)造是培養(yǎng)、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一條有效途徑,它能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音樂的情趣和積極參加音樂創(chuàng)作的意愿,喚起其音樂情感,啟發(fā)和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我在設計欣賞歌曲《可愛的家》時,通過各種欣賞活動,使學生產生出積極的`情感反應,以情導創(chuàng),以創(chuàng)拓情,把“情”作為一條主線。首先是以《可愛的家》作為背景音樂,通過師生間的相互交流切入本課主題,引起每一位學生心靈深處的共鳴。這是一種完全放松和無意識的聽賞方法,以此來渲染一種柔美、恬靜的氛圍。接著是將學生通過語言交流所體會到的對“家”的點滴感受融入到靜聽樂曲之中,隨著音樂的進行,進入回憶、聯想或想象,這是一種聯想想象式聽賞,是學生自身感受與音樂情感的交融。然后,我在交流“家”和聆聽關于“家”的音樂基礎上,和學生共同創(chuàng)設了一個生活化的音樂情景,通過即興創(chuàng)作表演,以身體動作來對音樂做出反應,稱為運動式聽賞。第一步無意聽賞是引起學生欣賞的動機和興趣,第二步靜聽是激發(fā)起學生對音樂強烈的情感反應,第三步是組織學生參與體驗、創(chuàng)設有關音樂中所體現的濃濃親情與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使他們的審美情感、道德情感、理智情感進一步升華,最后就是將先前學生體驗到的音樂情緒,落實、內化到歌曲的演唱上,使他們在演唱中身心得以愉悅,情感得以抒發(fā)。在學生對歌曲《可愛的家》理解與創(chuàng)作時,我認為既要營造好他們“參與音樂活動”的氛圍,深化“進入情境”的心理誘導,也要尊重學生自己的創(chuàng)造,放手讓他們根據創(chuàng)設的情境開展想象并結合自己的內心感受,大膽地進行音樂創(chuàng)作的嘗試。

  三、以情激趣,以趣促情。

  人們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彼砸陨鷦踊顫姷慕虒W形式與教學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節(jié)課中我將上學期學生非常喜愛演唱的歌曲《音樂是好朋友》作為進教室的音樂,讓他們喜愛d、re、i,喜歡音樂,踏著這首熟悉的樂曲步入音樂課堂,從而激起他們學習音樂的興趣。隨后我再讓學生用歌聲來和可愛的竹子寶寶打個招呼,他們頓時覺得很新鮮,平時都是和小伙伴,和老師打招呼,這次卻和擬人化的植物朋友問好,他們對演唱《竹子冒尖尖》這首歌曲的興趣一下子提升了很多,而且不用老師多提要求,他們也會憑自己的生活經驗以親切、活潑的歌聲和竹子寶寶對話,和大自然交朋友。設計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符合兒童的心理年齡特征,容易產生親切感,引起他們學習的興趣,促進他們美好感情的抒發(fā)。

  通過此次上課,備課,也使我深刻地領悟到:《唱游》教學應該面向全體,服務全體,是具有普及性的音樂教育。作為音樂老師要根據學生的情況,把音樂知識與技能融于活動之中,并隱性成線,讓學生在音樂實踐中逐步獲得淺顯的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情感的激發(fā),忽略音樂教學的基本技能、技巧,那么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將永遠只是有豐富表情但無實質內涵的人,無法讓學生真正得到美的享受和熏陶。

小學音樂說課稿 篇7

  教學目標:

  1、輕快、活潑、風趣地、準確地演唱歌曲,并用適當的力度表現歌曲的意境。

  2、通過演唱、聲勢律動、節(jié)奏演練等音樂實踐活動,使學生體驗“雨中”的歡樂。

  3、初步嘗試簡易的二聲部合唱,并能用不同節(jié)奏型對歌曲伴奏。

  教學重難點:

  1、 輕快、活潑、準確地演唱歌曲,體驗“雨中”的快樂。

  2、 嘗試二聲部合唱。

  教學準備:

  電子琴、多媒體課件、課本

  教學過程:

  一、“雨中”意境

  1、播放音響

  師:“同學們,聽到這段聲音,你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中的哪個場景?

  2、 情景一:輕快的小雨

  師:天空中下起了一陣雨,聽聽老師的琴聲這是一場怎樣的雨?

  教師鋼琴彈唱音樂片段。

  3 3 3 3 ︱ 0 0 ︱ 3 3 3 3 ︱ 0 0 ︱2 3 2 1 ︱ 0 0︱ 6 6 6 6‖

  滴答滴答 滴答滴答 滴答滴答 呱嗒呱嗒

  生:小雨

  師:對了,讓我們一起進入這樣的`雨景。

  師:請同學們跟我學,注意停頓。(提示語:小雨是很輕巧的、跳躍、有彈性的)

  師:請同學們唱一唱“輕快的小雨”。

  3、 情景二:連綿不斷的雨

  師:同學們再聽,這時候又下起了連綿不斷的大雨。

  教師彈奏音樂片段。

  3 . 3 ︱ 5 . 3 ︱ 3 – ︱ 5 3 ︱ 6 5. ︱ 5– ︱ 5–︱

  啦!

  師:跟著老師把你們優(yōu)美的聲音加到連綿的大雨中。

  師:最后這個音有5拍半,到底唱多長呢?請看老師的指揮手勢。

  教師教唱,引導學生用連貫的氣息、優(yōu)美的聲音表現連綿不斷的小雨。

  注意長拍子唱準。(指揮手勢中體現出來。)

  4、 情境三:漸漸停了的雨

  師:,再聽!這時的雨又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教師彈唱音樂片段。

  0 6 6 6 ︱ 5 5 ︱ 6 6 6 6 ‖

  啦啦啦 啦啦 啦啦啦啦

  生:雨聲漸漸小了。

  師:對,漸漸的,雨小了。你們是怎么聽出來的呢?你們可以把漸弱漸慢的雨聲唱出來嗎?

 。ń坛淮危瑢W生聽琴聲唱一次,注意漸慢漸弱。)

  師:剛才我們用歌聲不知不覺演繹了“雨中三部曲!

  二、歌曲教學

  1、語言過度:有一群小伙伴們也想加入我們的歌聲中。

  (完整聆聽全曲,整體感知歌曲旋律。)

  師:他們唱了些什么?他們的心情怎么樣?

  2、師:真是一群快樂的小伙伴呀,老師相信他們已經把歡樂帶給了大家。(音樂教案 )為了歡迎他們的到來,我們一起為他們的歌聲鼓鼓掌吧。

  (在教師的引導下填充拍子。再次整體感受歌曲。)

  設問:這首好聽歌曲可以分幾段?為什么?

  2、教師示范第一樂段,自彈自唱。

  師:你能找出這首歌曲第一段中有趣的擬聲詞嗎?

 。ㄓ袕椥、輕巧地唱一唱擬聲詞。)

  3、 師生接唱第一樂段,教師演唱樂句前半句,學生接唱擬聲詞。(放伴奏音樂)

  師:能在音樂中準確得唱出這些有趣的擬聲詞嗎?老師和你們來接唱!

  師:你們發(fā)現這個樂段的節(jié)奏有什么特點了嗎?出現了幾次?

 。ń處煶鍪竟(jié)奏型)

  0X XX︱ X X ︱ XX XX ︱

  生:出現了四次。

  (休止符用吸氣表示,指導學生用輕快的聲音念對節(jié)奏。)

  4、 學生跟琴完整演唱第一樂段,教師提示要唱得輕巧、有彈性。

  5、 聆聽歌曲第二樂段

  師:我們冒著雨,來到學校做什么呢?

  設問:仔細聆聽第二樂段,第二樂段有沒有與第一樂段節(jié)奏相同的樂句?

 。▽W生找到后用色塊顯示。)

  師:我們把這相同節(jié)奏的樂句唱一唱。

  師:最后一句的節(jié)奏與紅色的節(jié)奏一樣不一樣?

  哪里不一樣?

  生:結尾多了8拍。

  ( 唱一次,唱準8拍的時值,這里打拍子,也可以用伴奏提示。)

  6、師:歌曲結尾的雨下得怎么樣了?

 。ǚ乓魳罚處煼冻

  生:小了

  師:你怎么知道的呢?

  教師小結:對了,音樂力度與速度的處理與變化不僅可以很好地把雨中的情景表現出來。

  師:不管雨怎么嘩啦啦地下,我們都怎么樣呢?

  7、生:在教室里認真讀書!對了,我們要把這種決心唱出來。

  (跟著老師的指揮再唱一次,唱準時值。)

  8、學生跟琴聲演唱第二樂段

  請同學們看第二樂段的力度標記。

 。ㄖ攸c句附點音符唱準、休止符表現出來、力度時值做到位。

  要求學生把力度表現好。唱之前就要把要求提出來,不好的糾正過來。)

  三、表演與拓展

  1、跟伴奏帶完整演唱。(教師指揮)

  2、特訓員出場合唱。(高聲部跟音樂演唱,低聲部跟琴聲演唱。)

  3、“請最快樂的小伙伴”伴著歌聲、雨聲一起“踩雨”

【小學音樂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學音樂說課稿03-16

小學音樂說課稿11-04

小學音樂說課稿模板04-11

優(yōu)秀小學音樂說課稿07-04

小學音樂說課稿12篇06-16

小學音樂《故鄉(xiāng)的小路》說課稿07-28

小學音樂《大鹿》說課稿07-09

《賣報歌》小學音樂說課稿07-10

小學音樂說課稿(15篇)11-26

小學音樂說課稿(精選15篇)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