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說課稿> 小班說課稿

小班說課稿

時間:2022-02-12 16:23:09 說課稿 我要投稿

精選小班說課稿模板六篇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要怎么寫好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班說課稿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小班說課稿模板六篇

小班說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為大家?guī)淼氖且粋小班的語言活動《擠在一起》。

  一、說活動來源

  本故事通過編制生動的情節(jié)來反映生活。本故事的語言通俗易懂,有生命力,符合小班幼兒的心理狀態(tài)和認知發(fā)展水平。故事《擠在一起》畫面溫馨、情節(jié)簡單,形象鮮明突出,語言生動簡短,充滿了濃郁的兒童情趣。它講述了發(fā)生在小動物寶寶小床上的故事,許多小動物寶寶一起擠在小床上,感到快樂又溫暖。在活動中,幼兒可以模仿各種小動物獨特的聲音與形態(tài),能更好的發(fā)揮想象力,理解故事的內容,使幼兒懂得好朋友在一起的快樂。對于初次離開家庭,剛進入幼兒園集體生活的小班幼兒來講,分享這樣溫馨的小故事,可以感受到集體生活的`開心、舒服和溫暖,所以我組織了本次語言活動。

  二、說活動目標

  本次語言活動的目標主要有以下三個:

  (一)感受作品中溫馨快樂的情景,理解有了朋友就不會孤單害怕。

  (二)模仿動物的叫聲和動作,能大膽的說簡單的對話。

  (三)體驗集體游戲的快樂。

  三、說活動重難點

  本次語言活動的重難點是讓幼兒感受溫馨快樂的情景,理解有朋友就不孤單害怕了。豐富幼兒詞匯:真暖和呀,發(fā)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

  四、說活動準備

  為了更好的完成本次活動目標,我做了以下活動準備:

  課件PPT、掛圖、音帶《小夜曲》、故事讀本每人一本五、說活動流程本次語言活動流程主要分為三部分:

  (一)預備部分:走線播放《小夜曲》引導幼兒進入故事情景(二)感知部分:教師和幼兒談話引出話題。

  (三)理解活部分教師播放PPT,一邊講故事一邊提問,讓幼兒總體感受故事情節(jié)。

  出示大掛圖,請幼兒講述。

  教師為幼兒創(chuàng)設游戲情景,啟發(fā)幼兒體驗小動物們擠在一起的快樂。

  (三)結束部分:在播放《小夜曲》中送書寶寶回家。

小班說課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是根據“小小寶寶”的學習特點、理解能力、興趣愛好,專門為小小寶寶設計的。從六月份第二周我嘗試著開始英語教學,令我驚喜的是,孩子們對英語活動特別感興趣,喜歡說英語兒歌,喜歡做手指游戲。因為小小班孩子對于可愛的小動物特別喜歡,所以本次活動我選擇了單詞dog的教學。

  二、目標定位

  根據小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結合我們班幼兒學習英語的實際情況,我為本次活動制定了以下三個目標:

  1.引導幼兒熟悉并適應英語的活動環(huán)境,對英語產生興趣。 這一點對于小小班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剛剛接觸一門語言,老師在給孩子正確的發(fā)音教學的同時,要努力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為以后的學習打好基礎。

  2.聽懂、理解并會說出單詞“dog”。 我選擇了一個單詞作為活動的.教學目標,主要是考慮到托班孩子注意力時間短的年齡特點而定的。

  3.進一步學習運用“Hello”與他人打招呼。 這個目標在學習單詞的過程中自然的貫穿進去了,當出示手偶,老師說Hello時,孩子們能逐步學會自然、主動地打招呼。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的重點定位于:學習單詞“dog”的正確發(fā)音。因為小小班孩子的發(fā)音器官發(fā)育還不完善的特點,我覺得這同時也是本次活動的難點。

  三、活動準備

  小小班孩子比較容易調動學習的興趣,但也容易分散注意力,所以教具不宜太多,根據孩子的這個特點,我準備了兩個可愛、形象的手偶“dog”和“cat”。

  四、活動分析

  本次活動的流程:熱身活動——單詞學習——語音練習——兒歌復習——鞏固延伸 想重點說明以下4點:

  1.在熱身活動,我選了手指游戲 《Little Bee》,在英語教學中,熱身活動時的小律動是孩子們特別喜歡說和做的,而且回家后也喜歡表演,能很好地反映教學效果。熱身活動很多,但是適合小小班幼兒用的很少,這樣我們可以把適合其他年齡班的律動進行改編,比如我在活動開始時,就作了改編:

  T:Clap your hands,x x x x X(幼兒按節(jié)奏拍手) T:One two three (幼兒說four,并坐好)

  2.在單詞學習和語音練習這兩個重點環(huán)節(jié),我選用了兩個可愛的、毛茸茸的手偶,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因為小小班幼兒發(fā)音器官不完善,在學習新單詞時在發(fā)音發(fā)面比其它年齡班要困難一點,所以我注意讓幼兒看清老師的口型,聽清老師的發(fā)音,多次重復,讓幼兒反復練習?赡苡械暮⒆訒簳r發(fā)音不準確,老師也不用擔心,只要我們給孩子一個正確的發(fā)音,那么孩子在以后發(fā)音條件成熟后自然會發(fā)正確。

  3.在兒歌復習環(huán)節(jié),我自編了兒歌:Cat cat miao miao miao.Dog dog wang wang wang.這樣孩子們就會在簡單而有趣的兒歌學習中,復習鞏固了剛剛學習的單詞。

  4.在鞏固延伸環(huán)節(jié),小朋友變成小超人和兩個可愛的小動物一起出去玩,然后再有意識地引導他們繼續(xù)練習說兒歌,達到復習、鞏固的目的。因為小小班孩子的興趣保持時間短,在活動結束部分,我選擇小超人這個律動,再次激發(fā)幼兒在延伸活動中的興趣。附活動設計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熟悉并適應英語的活動環(huán)境,對英語產生興趣。

  2.聽懂、理解并會說出單詞“dog”。

  3.進一步學習運用“Hello”與他人打招呼;顒訙蕚洌

  小狗、小貓的手偶各一。活動重、難點:

  學習單詞“dog”;顒舆^程:

 。ㄒ唬嵘砘顒樱菏种赣螒 《Little Bee》

  Little bee little bee,

  Round round round,

  Little bee little bee ,

  Sound sound sound ,

  zzzzz...

 。ǘ﹩卧~學習:

 。保鍪臼峙糲at,引起幼兒注意:看,今天是誰到我們班來了?(cat)

  對了,是一只可愛的cat。小朋友高興嗎? 打個招呼吧!Hello!Little cat還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位好朋友,小朋友想知道它是誰嗎?(讓小朋友猜)

  2.出示手偶dog。

 。裕篩es , it’s a dog.小朋友一起來打聲招呼吧!Hello!

  3.請小朋友跟老師一起說出單詞“dog”,注意讓幼兒看清老師的口型,聽清老師的發(fā)音。

 。ㄈ┱Z音練習:

  請小朋友看手偶說出單詞,觀察幼兒的發(fā)音是否正確。你喜歡這只可愛的dog嗎?dog想和小朋友們做好朋友,不過它有個要求,誰能大聲說出“dog”,它就和誰做朋友,F在,咱們大聲說出“dog”,OK?(請小朋友逐個練習發(fā)音)

 。ㄋ模┙處熥跃巸焊,復習鞏固所學單詞。

 。胊t cat miao miao miao.

  Dog dog wang wang wang.

  (五)活動延伸

  Cat和dog兩個好朋友要出去玩了,我們也變成小超人和他們一起出去玩吧!OK?

小班說課稿 篇3

  游戲名稱:好玩的沙包

  適合年齡:3-6歲

  所需材料:沙包一個

  制作步驟:

  將六塊邊長為10公分的正方形布片用針縫成一個正

  方體,在一角留一小孔,內部填充小麥或玉米粒等谷物縫好,沙包制成。

  游戲價值:

  1、體會民間游戲的無限樂趣,發(fā)展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

  2、展幼兒投擲、平衡能力,提高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

  玩法過程:

  1、頂沙包:頭頂沙包半蹲拍球,或沿平行木走,沙包不掉為勝。

  2、繞沙包走或跑:將沙包等距離排在地面上,繞沙包向前走或跑。

  3、跳沙包:將沙包在地上排成間隔30公分的兩列,幼兒站在一邊跳上另一邊,相互跳來跳去。

  4、夾包跳:教師引導幼兒用小腿夾沙包往前跳、轉圈跳。

  5、互相拋接:兩人一只沙包,你拋接,拋你接。等幼兒拋接動作熟練后,可以兩人兩只包,同時拋接。

  6、背馱沙包:引導幼兒背上馱1-2只沙包,學小烏龜彎腰走到指定地點。

  7、接包游戲:在場地中間畫出兩條間隔8米的線,請兩名幼兒為擊包人站在兩條線上,其中一人持沙包,請數名幼兒為接包人,擊包人站在線上擊包,接包人在兩條線中間躲閃擊來的沙包,不讓沙包擊中身體的各部位,同時努力接住擊來的沙包。

  8、拋沙包:在地上放喲呼啦圈,教師引導幼兒兩腳夾住沙包,跳起將沙包拋向放置在地上的呼啦圈內,誰拋中誰獲勝。

  9、螞蟻運糧:讓幼兒扮螞蟻分成若干運糧隊。每隊螞蟻子用嘴咬住糧食(沙包),學小螞蟻爬行的樣子將糧食依次運到對面的糧囤里,以先運完糧食的為勝。

  10、沙包回家:在場地中間放一紙箱,離地1、0-----1、5米,沙包四散放置在場地上,幼兒聽教師發(fā)令后,幼兒迅速去撿一只沙包,并將其投入紙箱中,直到把沙包都投入紙箱。個人反思:

  玩沙包的過程就是啟發(fā)幼兒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沙包嘗試各種難易不同的.沙包玩法的過程。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表現的非;钴S也都很投入,可見對這些玩法幼兒很喜歡。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各個玩法都是在老師的引導下、讓幼兒自主進行的,從中使幼兒感到活動的快樂。不過通過活動也發(fā)現一些需要改進的方面,有些玩法的活動量不夠,主要原因是由于對幼兒體育活動不夠重視,造成幼兒提議活動的隨意性和盲目性。所以對于上述諸多問題,應該全面地分析并加以解決。從思想上要提高,在實踐中豐富知識和經驗,在實踐中開拓。提高幼兒活動興趣是調動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體育活動的有效手段。

小班說課稿 篇4

  老師們大家好:

  今天我說的是小學中低年級的心理健康教育課,題目是《團結合作力量大》

  一、說學生:

  智障學生愛以自我為中心,又加之現在集體活動不多,大多數的孩子都不會合作,在集體生活中不考慮集體的利益,只顧個人喜好,不會與人友好相處,共同完成事情。即使在合作中,有時也不考慮別人的感受,耍小性子。這是因為孩子們在生活中缺乏與人合作的經驗,缺乏“團結合作力量大”的意識。還有一些孩子內心渴望與人交朋友,愿意和別人共同完成事情,但是不知道怎樣與人合作,缺乏這方面的認識,也缺少這方面的指導。因此,本節(jié)課就以此為出發(fā)點,為孩子們提供一個活動的平臺,在活動中認識、感受合作的重要性,培養(yǎng)與人交往的能力。

  二、說教學目標:

  通過本節(jié)課的活動,讓學生體驗到團結合作力量大的意識,從而使學生認識到團結合作在人際交往中的重要性,學會與人合作,掌握一些與人合作的經驗和方法,能與身邊的每一個人搞好關系。同時,學會用真誠、積極的態(tài)度與他人交朋友,體會團結合作而獲得成功的快樂。

  三、 說教法:

  從學生實際出發(fā),我以游戲和角色表演為主,富有趣味性與適應性。采用情境教學模式教學法和愉快教學法,教師通過講解、示范,指導學生積極參與活動,采用引導、鼓勵、表揚、游戲等手段,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共同參與,在活動中明白道理,使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團結合作力量大的意義,并提供暢所欲言的空間,活動中有感而發(fā),降低教學難度,從而達到了教學目的。

  四 、說教學過程:

 。ㄒ唬嵘磉\動,激發(fā)興趣。

  在這次活動課中,以堅持“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興趣的培養(yǎng)是實現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和價值的有效保證。本著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教師為主導。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能動性。我在上課一開始就組織學生聽歌曲《幸福拍手歌》,師生圍成一個圈,邊走邊跟著節(jié)奏拍手。有效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

 。ǘ⿲嶋H操作,揭示課題。

  實踐是最好的依椐。我請兩個同學分別用五個或者十個手指系紅領巾看誰快誰慢,讓學生試一試、比一比、說一說,來揭示本節(jié)心理健康教育的課題,通過學生的.參與,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感受團結合作力量大的奧秘,引人入勝。同時滲透多種學科教育在內,有數學的比多比少;有常識教育的人有兩只手,十個手指頭,在一起做事就會比較快,我們的手指兄弟,各有各的本領,只有團結起來力量才大。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結合實際,想一想手指的作用。拓展他們的思維,領悟手指團結的力量大,理論聯(lián)系實際;還有師生互動場面:讓學生倒計時數數,制造緊張而熱鬧的課堂氛圍。

 。ㄈ┯螒蚝徒巧硌,緊扣課題內容。

  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是以游戲和角色表演為主,富有趣味性與適應性。教學內容適合于低年級的教學手段,如游戲“拔河比賽”和“分豆子比賽”;角色表演有“值日生掃地”。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油然而生,富有趣味性。比如:在拔河這一項目,讓學生認識到個子高矮和體重多少及個人體質,還有人數的多少與比賽輸贏是有直接關系的,而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人多力量大;通過把紅綠豆分開并運送到超市,看誰做得快,請優(yōu)勝組的學生們說出勝利的秘訣,從而體會到一起做事情不僅要團結還要懂得分工合作;為了進一步鞏固“做事情除了要團結還要懂得分工”我開設了角色表演“值日生掃地”,通過同學間的討論,上臺各抒己見,既教育學生要懂得分工干活才能把事情干得又快又好,又對學生進行了一番思想教育----如學校大掃除時不拈輕怕重,應該大同學挑重活干,小同學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不要依賴別人,在家里也一樣。

  這樣由有了一定的認識到進一步認識,再到更加深刻的鞏固,符合了智障學生循序漸進這個特點,以游戲活動為主,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fā)揮學生個性差異,在玩中學習,玩中認識,玩中體會。從游戲比賽中尋找合作成功的快樂與失敗的教訓,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圍繞著“團結合作力量大”這一主題展開,環(huán)環(huán)相扣,互相照應,充分體現了主題明確,重點突出。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進行健康的人際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礎。這樣順利完成了教學目的。

  (四)分享學生體驗結果,總結教學內容。

  此環(huán)節(jié),我請同學們各抒己見,說說自己從這節(jié)課中學到了什么,說出自己的體會,從而反饋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們感受到了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就是勝利,團結也是一種美德,團結還能感受快樂!快樂使人身心健康,愿同學們都能快樂健康地度過每一天!讓同學們暢所欲言,說出自己心中想說的心里話。使教學目的得到升華。并把快樂健康的心情帶到課堂外,校園外……

  五 、說體會:

  在這次活動課中,以 “團結合作”為主線,通過熱身運動,游戲活動,角色表演,同桌互相討論,自由發(fā)言,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肢體活動能力,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在游戲活動中體驗團結與成功的樂趣。當然,在活動過程中,可能有的學生會有情緒高漲,愛自我表現,會不由自主地上臺表演或發(fā)言,出現紀律渙散,難以控制等場面,但我想,通過本次活動課定能增強學生與人為善,和睦相處的意識,或多或少糾正了他們以自我為中心,不合群的缺點。從而幫助他們逐漸消除一些人際交往的障礙。

小班說課稿 篇5

  一、活動背景

  春天是幼兒園開展“春季主題教育”的最佳時機。春天給人希望,春雨給人生機。本次活動借助春雨這一自然現象,讓幼兒初步感知雨水與萬物間的關系,繼而感受春天萬物蘇醒的生機勃勃。在學習詩歌的具體過程中讓幼兒體驗春天的美,激發(fā)幼兒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的情感。這首詩歌分三段,結構一致,符合小班幼兒學習特點。

  二、說活動目標

  1、感知春天美麗的景色,初步理解詩歌內容。

  2、在看看、講講、做做中學習詩歌,感受詩歌的語言美。

  3、初步萌發(fā)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三、說活動準備

  制作了三幅圖片,加了一點小小的創(chuàng)意,給人以新鮮感,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小班幼兒喜歡角色游戲,因此我給每個人準備了一個胸飾,能夠幫助幼兒進入角色,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四、說教學法

  1、直觀教學法:小班幼兒處于直覺形象思維,直觀的東西能夠更好地幫助他們學習記憶。

  2、游戲法:結合游戲,激發(fā)幼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又能動靜結合。

  3、情境法:創(chuàng)設情境,能夠讓幼兒較好地進入游戲。

  五、說重難點

  難點:通過詩歌感知春天的美。僅僅依靠詩歌內容來感知春天的美是比較難的,所以我通過運用圖片、動作、談話、游戲等來幫助幼兒去感知。

  重點: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語言美。

  六、說教學過程

  活動流程:感知小雨點——欣賞圖片,初步理解詩歌內容,感受春天的美

  ——學習詩歌——游戲。

  1、環(huán)節(jié)一:感知小雨點。

  通過播放“下雨”時的錄音,及讓幼兒說說小雨點落下來的聲音,來喚醒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具有親切感。

  2、環(huán)節(jié)二:欣賞圖片,初步理解詩歌內容,感受春天的美。

  通過讓幼兒說小雨點會落在什么地方再出示圖片欣賞,理解內容。應該說三幅美麗的畫面能為幼兒提供一個充分講述表達的機會,并且教師通過引導讓幼兒將看到的、聽到的或想象到的大膽地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并且借助動作、表情等等把幼兒的思維引入詩歌豐富的內涵中去,幫助幼兒把描述的`口頭語逐步轉化為生動的書面語言,為下一個環(huán)節(jié)——幼兒學習詩歌打下基礎。

  1、環(huán)節(jié)三:學習詩歌。

  此環(huán)節(jié)我設計了一些動作讓幼兒邊念詩歌邊做動作,促進他們更快、更好地

  記憶,而且不顯得枯燥、單調。

  2、環(huán)節(jié)四:游戲。

  孩子最喜歡游戲了,此環(huán)節(jié)運用游戲的形式引導幼兒去鞏固詩歌,可調動積

  極性,讓幼兒主動參與,在扮演角色的過程中體驗春雨給大地帶來的快樂,進一步激發(fā)幼兒喜愛春天的情感,同時活躍氣氛。

  總之,活動內容貼近幼兒生活,符合小班幼兒的認知特點,注重啟發(fā)引導,通過讓幼兒在主動探索、操作和游戲等過程中學習詩歌,淡化教與學的界限,讓幼兒學得快樂。

小班說課稿 篇6

  我今天要說課的內容是:《小蝌蚪找媽媽》。也許大多數的老師在看到我說課的題目之后,首先就會想到是語言或音樂活動,而我卻選擇的是為小班幼兒上一節(jié)簡單而有趣的手指點畫課。隨著季節(jié)的變化,萬物復蘇的季節(jié)已經到來了,小朋友們脫去了厚厚的衣褲,換上了輕便美麗的衣裝,可以無拘束的游戲、玩耍。小動物們也從長長的睡眠中醒來了,所以我預設了這節(jié)有關于小動物的美術活動:《小蝌蚪找媽媽》。這個活動是適合于小班孩子的,因為5—6歲的孩子對小動物很敏感,也很樂意與小動物交朋友。所以我為小班幼兒設計了一節(jié)有趣的手指點畫課,其次我還收集關于幼兒美術的研究資料,美術教育對于幼兒全面發(fā)展有著重要意義。它可以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想像力和操作能力;可以開發(fā)幼兒的智力,是一種陶冶情操的教育。一件美術作品,既能表現幼兒天真的心靈,又能反映他們不同的個性。教師可以通過觀察幼兒的美術作品去了解幼兒個性的形成和發(fā)展。下面,我就從"活動內容"和"活動主體"(即幼兒)這兩方面,具體分析一下這節(jié)課的設計意圖。

  一、 設計意圖:

 。ㄒ唬┱f教材

  現在陽光明媚、萬物復蘇。春天的使者也為我們帶來了春的訊息, "青蛙"、"小蝌蚪"作為表現春天的"使者",也早已被幼兒所熟悉。而且,那些大腦袋,細尾巴的家伙也來到了活動室的自然角里。也就是說,這節(jié)課的"教育資源"就來自于幼兒的生活經驗和周圍環(huán)境。適應了《綱要》對藝術活動提出的"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huán)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fā)他們表現美,創(chuàng)造美的情趣。"基于這點要求,在幼兒聽過故事,學過歌曲的基礎上,引導幼兒注意觀察小蝌蚪的外形特征和游動姿態(tài),通過"觀察—想象—創(chuàng)作—欣賞"這一過程,可以進一步豐富幼兒的情感,發(fā)展積極性思維及操作能力。

 。ǘ┱f幼兒

  現在再來談談活動內容與活動主體(即幼兒)之間的適應性關系!毒V要》中指出:幼兒是教育活動的積極參與者而非被動接受者,活動內容必須與幼兒興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因此,正確掌握幼兒年齡階段目標和幼兒近期發(fā)展情況,是每位教師設計和組織活動的必要前提。小班的幼兒都是剛剛接觸美術這門課,還不懂得什么是美術。記得第一次給他們上美術課時,大部分的孩子舉著水彩筆對我說,"老師,我不會畫!"到底是什么原因,讓這些天真無邪的孩子會"無從下筆"呢。我想,主要應該取決于成人對待幼兒美術活動的態(tài)度。幼兒在初步接觸美術后覺得用一支筆可以畫出很多的東西,很有意思。他們就拿著筆隨意的畫啊畫啊的,這就需要教師去引導幼兒理解美術,讓幼兒愛上美術。首先是教師,直接參與活動的組織實施和評價,是孩子們眼中的"權威".那么,教師能否深刻理解和貫徹《綱要》精神,對孩子的發(fā)展就至關重要!《綱要》中明確指出:"要避免僅僅重視表現技能或藝術活動的結果,而忽視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態(tài)度的傾向。""教師的作用應主要在于激發(fā)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chuàng)造的快樂。"根據這些要求,我在平時的美術教育活動中,就有意收集一些簡單而有易于幼兒表現的教材,就像今天設計的這節(jié)"手指點畫"課,沒有特別難的技能技巧需要掌握,大部分幼兒都能通過動手操作而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在輕松自由的創(chuàng)作中,豐富了他們的情感體驗;在美術作品欣賞中,體會分享的快樂。這就是我設計這節(jié)課的初衷。

  二、 教學目標定位:

  基于以上這些設計意圖,我將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定為三點:

  1、學習用手指壓印和添畫曲線的方法,表現各種動態(tài)的小蝌蚪。這點也是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所在。主要依據《綱要》中提出的:進行藝術活動時,要根據幼兒的發(fā)展情況和需要對表現方式和技能技巧給予適時、適當的指導來定位的。

  2、培養(yǎng)和發(fā)展幼兒細致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像力,提高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及大膽作畫的能力,體驗美術活動的快樂。這點不僅體現了這節(jié)課的主要設計意圖,也體現了《綱要》中要求突出"情感"、"興趣"、"態(tài)度"、"個性"等方面的價值取向,著眼于培養(yǎng)幼兒終身學習的基礎和動力。

  3、作品展示,欣賞作品并互相評價,分享成功的快樂。主要依據《綱要》中"為幼兒創(chuàng)造展示自己作品的.條件,引導幼兒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和相互欣賞".在這里幼兒的語言發(fā)展提供機會,因為語言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幼兒語言的發(fā)展與其情感、思維、交流技能、知識經驗等方面的發(fā)展是不可分割地聯(lián)系在一起的,語言教育應當滲透在所有的活動中。

  三、重點和難點:

  目標2的實現,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所在。主要通過幼兒動手操作的過程,來實現幼兒在"興趣"和"體驗"方面的發(fā)展。這節(jié)課的難點,主要在幼兒對小蝌蚪各種動態(tài)的表現上。引導幼兒觀察并發(fā)現小蝌蚪的各種動態(tài),知道用什么方法能改變小蝌蚪游動的方向,就是難點所在,也是目標1中要求掌握的知識點之一。

  四、教法和學法:

  根據設計的活動內容,主要采用的教學法有"直觀演示法",在課的開始部分,通過課件演示,形象生動的將幼兒導入課題,引起學習的興趣。導入課題后采用了"啟發(fā)性提問法",引導幼兒帶著問題去觀察并思考。最后采用了"示范講解法",這是美術活動中最常用的教學手段,能幫助幼兒掌握正確的表現方法,但我把它放到最后,主要體現了"幼兒才是活動的主體,教師應該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這一理念精神。幼兒的學法主要有"討論法",在觀察之后和操作之前,提供給幼兒一個相對自由的空間,鼓勵幼兒大膽討論,有利于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操作法"也是美術活動中常用的學法,幼兒通過動手操作,才能掌握技能技巧和從中體驗情感教育。

  五、活動準備:

  根據選材的特點和設計內容,這節(jié)課的活動準備主要分為兩個方面:

 。ㄒ唬┯變荷罱涷灪椭R的準備。要求幼兒在課前已經學過"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和歌曲(準備好故事和歌曲錄音磁帶),并在日常生活中,有意的引導幼兒多觀察自然角里的小蝌蚪。

 。ǘ┙叹呒安牧蠝蕚洌喊ń處煾鶕顒觾热菰O計的課件和一張"青蛙媽媽"的大圖片;主要用來創(chuàng)設一個"小蝌蚪找媽媽"的游戲情景來貫穿課的始終,體現了《綱要》中提出的"以游戲為幼兒的基本活動"這一理念。

  幼兒的的操作材料有:每組一盤黑色的顏料;人手一支黑色水彩筆。

  六、活動過程:

  活動程序可以簡單的概括為"觀察—想象—創(chuàng)作—欣賞"四個部分。

  (一)根據設計的活動內容,主要采用的教學法有"直觀演示法",在課的開始部分,通過游戲和課件演示,形象生動的將幼兒引入課題,引導幼兒細致觀察,引起學習的興趣

  1、幼兒說手指歌:一個手指頭呀,一個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成毛毛蟲呀,爬爬爬;兩個手指頭呀,兩個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成小兔子呀,蹦蹦蹦;三個手指頭呀,三個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成小花貓呀,喵喵喵;四個手指頭呀,四個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成小青蛙呀,跳跳跳。利用幼兒學過的游戲,增加活動的生動性,讓幼兒一開始就帶著愉快的情緒參與學習。

  2、老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班里來了一位客人。呱呱呱、呱呱呱,誰來了呀?"(課件里出現青蛙媽媽)

  老師:"咦!青蛙媽媽皺著眉頭,好像有事情。我們一起來聽聽是怎么回事吧!"(課件里播放青蛙媽媽的聲音"唉,聽說我的寶寶在到處在找我,可是到現在還沒有回到我的身邊,真著急啊!")

  老師:"哦,原來是這樣!那我們一起來幫助小蝌蚪趕快找到媽媽好嗎?"

  3、老師帶領幼兒一起復習兒歌"小蝌蚪,細尾巴,游來游去找媽媽,媽媽,媽媽,你在哪?來了,來了,我來啦!來了一只大青蛙!"(念完兒歌后課件里出現了一群游動的小蝌蚪。)

  老師:"哇!好棒喲!小蝌蚪找到媽媽了。它們可真開心,這還要感謝我們小朋友的幫忙呢。ㄟ@時,課件里的青蛙變成高興的表情。)現在來為我們自己鼓鼓掌吧!"通過復習兒歌這樣的形式,讓幼兒初步體驗到幫助別人的快樂。同時也引出一下個環(huán)節(jié)。導入課題后采用"啟發(fā)性提問法",引導幼兒帶著問題去觀察并思考。

  4、引導幼兒觀察并提出問題。

  老師:"小蝌蚪們快活在水里游來游去。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一下,它們游得一樣嗎?哪里不一樣?"(課件里出現小蝌蚪往不同方向游動的畫面)用提問法,明確的把"觀察"和"比較"這兩個任務交待給幼兒。

  5、幼兒自由討論。在前面幾個集體活動的環(huán)節(jié)之后,適當的提供給幼兒一個相對自由的空間,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理解,并且提示幼兒要說完整話,充分調動它們學習的積極性。討論結束后,教師小結:"原來小蝌蚪游動的方向都不一樣。尾巴在下面的小蝌蚪是往上游的,尾巴在右邊的小蝌蚪是往左邊游的。真有趣!我們也來學學小蝌蚪游泳好嗎?"于是,帶幼兒進入活動的第二個環(huán)節(jié)。

  (二)采用"示范講解法"教授小蝌蚪的畫法,"示范講解法"是美術活動中最常用的教學手段,能幫助幼兒掌握正確的表現方法,但我把它放到最后,主要體現了"幼兒才是活動的主體,教師應該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這一理念精神。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幼兒自由想象并表現,掌握手指壓印及添畫曲線的方法。

  1、老師:"小朋友們請看一下,每組的桌上都有一盤黑色顏料和黑色水彩筆。請小朋友們想一想,你可以怎么做,才能把這些材料都利用起來,變出可愛的小蝌蚪呢?"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主要依據于《綱要》對藝術活動提出這樣的要求:"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的藝術形式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chuàng)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chuàng)造的快樂。".所以,我改變以往"教師示范、幼兒學習"的模式,()讓幼兒真正成為活動的主體,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也許在這一過程還會出現許多富有創(chuàng)意的新發(fā)現呢。

  2、在幼兒自由探索之后,老師請畫得好的幼兒上來畫一畫,說一說自己的方法。老師及時表揚和肯定幼兒的想法和創(chuàng)造。最后,再來解決這節(jié)課的知識點(難點)。老師可以一邊示范一邊講解:"先用食指的指腹在顏料中輕輕蘸一下,然后把指腹按在紙上,再用水彩筆畫上彎彎曲曲的尾巴,一條可愛的小蝌蚪就在游動了。"幼兒先徒手在桌上練習,讓幼兒在紙上作畫時增加一次就成功的幾率。"小朋友我們畫小蝌蚪的時候可以一次多壓印幾個小蝌蚪的身體,然后在不同的位置添畫細尾巴。這樣,這群小蝌蚪就會朝不同的方向游動了。如果能變換不同的方向壓印就更好了!" 為了在幼兒的美術活動中時間的隱性浪費,從小培養(yǎng)幼兒學會統(tǒng)籌安排的好習慣,老師在這里可以重點指出,要求幼兒按老師的方法來作畫。

  3、老師:"請小朋友學學老師的方法再試試吧。讓更多的小蝌蚪從四面八方游過來,找到它們的媽媽吧!"

 。ㄈ┯變旱膶W法主要有"討論法",在觀察之后和操作之前,提供給幼兒一個相對自由的空間,鼓勵幼兒大膽討論,有利于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操作法"也是美術活動中常用的學法,幼兒通過動手操作,才能掌握技能技巧和從中體驗情感教育。幼兒再次操作,體驗創(chuàng)作的樂趣。

  1、在聽過老師的講解后,請幼兒再次作畫。(同時播放"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輕松愉快的情景環(huán)境,同時進一步提高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2、老師巡回觀察,適時的加以指導:

 。1)蘸顏料壓印后,需要在抹布上擦干凈手指后再拿水彩筆添畫。

 。2)要求幼兒保持畫面和桌面及周圍環(huán)境的整潔。

  (3)請作完畫的幼兒把材料和工具放回原處,用肥皂把手洗干凈。這些看似點點滴滴的常規(guī)教育,就蘊藏在幼兒一日生活活動中,老師應該充分利用一切教育機會,鞏固幼兒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

 。ㄋ模┬蕾p與評價老師帶領幼兒一起欣賞同伴的作品,引導幼兒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和相互欣賞。教師繼續(xù)利用課件創(chuàng)設的情景,對幼兒說:"青蛙媽媽看到這么多的寶寶都找到了她,真高興!她到我們班來了。請小朋友們趕快把自己變出來的小蝌蚪送到青蛙媽媽的身邊去吧!"這時,老師出示青蛙媽媽的大圖片,貼到教室的主題墻上,讓幼兒把自己的作品都粘貼在周圍,表示把小蝌蚪送回青蛙媽媽的身邊啦。

  引導幼兒相互欣賞和交流。在這里為幼兒的語言發(fā)展提供機會,交流自己的創(chuàng)作經驗,夸夸自己能干的小手。教師和幼兒一起唱歌曲《我有一雙小小手》。這個環(huán)節(jié)又利用了情景游戲法,頭尾呼應,把活動推上新的高潮。讓幼兒充分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在這個環(huán)節(jié)當中還要注意幼兒語言的完整性,教師要給以適當的指導。

  七、活動延伸:

  這是一個有關"春天"的主題活動,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這次繪畫活動師生共同布置"小蝌蚪找媽媽"的主題墻面,復習有關故事、歌曲,學做"小蝌蚪找媽媽"的音樂游戲。并且可以請幼兒繼續(xù)探索"小蝌蚪和青蛙的秘密",收集相關資料,相互交流自己獲得的信息,對如何更好保護"小蝌蚪"和"青蛙"展開討論等等。

【小班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班說課稿11-16

小班幼兒說課稿11-29

小班健康說課稿06-09

小班藝術說課稿07-04

小班教育說課稿07-03

幼兒小班說課稿10-28

精選小班說課稿九篇01-10

【精選】小班說課稿六篇01-11

小班說課稿15篇11-16

小班說課稿:閱讀活動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