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說課稿> 大禹治水說課稿

大禹治水說課稿

時間:2022-06-25 11:09:25 說課稿 我要投稿

大禹治水說課稿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往往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說課稿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要怎么寫好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禹治水說課稿,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禹治水說課稿

大禹治水說課稿1

  最近又聽了一些教師的語文課,這一輪課中,一些年輕教師的課比上一輪的都有很大的提高,尤其是杜《大禹治水》一課,讓我感覺特別出色。

  縱觀杜老師的課堂教學我覺得有以下特色:抓住文中一些關鍵詞句,借助多媒體課件的直觀形象畫面,讓學生充分動口、動腦,展開豐富想象,利用想象來拓展學生思維的空間,然后在一次次的朗讀中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頑強意志和獻身精神,從而得到思想上的啟迪,情感上的升華。下面詳細來談談看法:

  一、遷情入境,引入教學

  這一部分教師主要是引入新課并完成第一自然段的教學,她是這樣導入的:1.讓學生觀看洪水泛濫的情景,讓他們直接感受當時的狀況。 2.在動畫情境的渲染下提問:在這滔滔的洪水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孩子們暢所欲言,有的說:我看到了滔滔的洪水淹沒了農田,沖倒了房屋,老百姓無家可歸,互相摻扶著四處去流浪等等,然后通過引讀的方式指導了第一節(jié)的朗讀,突出抓住“無家可歸”,以及“滔滔”這兩個詞,充分感知滔滔的洪水給人類帶來的災難。

  二、讀中想象,體會感情

  新課標指出:“應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課文第二段用簡練的`幾句話敘述了大禹治水的經過,教學中老師緊扣關鍵詞“千辛萬苦”,讓學生想象大禹在治水的時候,遇到了哪些困難?學生的思維一下子活躍了,有的說:“大禹滿頭是汗,也顧不得擦。”有的說:“大禹遇到猛獸還要和猛獸作斗爭!崩蠋熯m時引導,“假如大禹在治水中渴了怎么辦?餓了怎么辦?累了又怎么辦?”在孩子的想象中大禹的形象逐漸飽滿,在孩子的想象中孩子得到了真正的生活體驗、情感體驗。此時,讓學生談談自己對大禹的看法。這樣,大禹不怕吃苦,頑強治水的形象就在學生的腦海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記。在朗讀過程中教師也適時地點出表現大禹治水辛苦的詞“走遍” “吃、盡”、“千山萬水、“九條大河”、“九座大山”。通過學生反復的朗讀,細細體會大禹治水的辛苦和不屈不饒的精神。然后把自己的理解與想像表達出來。這段內容的教學,主要抓住關鍵詞語,看一串數字:大禹在外治水13年,曾經三次路過自己的家門,但他一次也沒有進去看一看。禹的兒子十多歲了,還不知道父親是什么樣子。如果是你,當你一天沒見到爸爸,你可能不覺得怎么樣,當你一個星期沒見到爸爸,你可能也不會覺得怎么樣,當你一個月、一年見不到爸爸,你會怎么想?禹的兒子十多年見不到父親,他會怎么想?假如你是他的妻子或家人,你又會怎么想?如果你是他的鄰居,13年沒見他回過家,你又會怎么想?一連串的追問,典型場景的渲染,關鍵時候老師的引導,一次次撥動學生的心弦,使學生成功地步入角色,走進文本,激發(fā)起表達的欲望,從而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展開想象的翅膀,在交流中內化語言,發(fā)展思維,升華了對人物的崇敬之情,達到入境、動情、達理。

  三、實施生本,扎實有效

  杜老師的課中小研究:“學生小組合作學習二、三自然段,課文中哪些語句讓你感動,談談你的體會!眴栴}設計得恰當、適度,學生們學習、匯報也很好。特別是布置小組學習時,教師提醒學生:“小組長要分好工”,學生匯報時,也提醒學生要注意傾聽、思考。這雖然是一個個小小的細節(jié),但體現了教師對學生的關注和習慣的培養(yǎng)。

  四、總結延伸,激發(fā)感情

  課文第四自然段寫道:“洪水被制服了,老百姓過上了安定的日子,大家非常感激這位治水的偉大英雄。從此,大禹的名字代代相傳!边@段的教學,全老師抓住關鍵詞“感激”啟發(fā)學生說說,大家對大禹會說些什么感激的話呢?然后抓住“代代相傳”,大禹治水的故事一傳十,十傳百!從幾千年前就一直流傳到今天,而且你會對你的孩子說大禹治水的故事,你的孩子也會對孩子說大禹治水的故事,這樣一代一代的傳下去,這就是代代相傳!如此激情,大禹的頑強意志、獻身精神、高大形象就此已經深深地印在孩子們的腦中。在學完課文后,杜老師又引導學生回到課題,治水的是“禹”,為什么人們稱他“大禹”呢?在與學生的交流中,大禹制服洪水的頑強意志、奉獻精神和人們對他的敬仰之情溢于言表。

  五、杜老師的教態(tài)、教學語言也比以前自然多了,激情到位,讓人能夠從教師的語言中受到感染。

  提一點不足:部分學生朗讀時,唱讀情況嚴重,(“的”重讀了,“了”拉長聲)小學二年級正是朗讀打基礎時期,如果不及時糾正好,形成習慣,將來不好改。

大禹治水說課稿2

  一、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6個字。

  2.學習課文過程中自主積累詞語。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初步培養(yǎng)學生樂于查找資料的興趣。

  5.通過學習課文體會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敬業(yè)精神。

  二、教學重點

  1.會寫6個字,并且做到端正、整潔,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

  2整體會課文內容,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難點

  體會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敬業(yè)精神。

  四、教學準備

  1.課前請學生了解:大禹是什么時代的人?他是誰?

  2.生字卡片。

  3.教學課件。

  五、教學課時

  2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ㄒ唬⿲搿

  1.(板書:大禹)同學們,你們知道大禹是誰嗎?(學生介紹自己找到的資料,教師可以適當補充并進行概括提煉。)

  2.(板書:治水)“治水”是什么意思?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我們一起來學習第32課,看看大禹是怎樣治理洪水的。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用你喜歡的方式讀書(可以自己讀也可以和小伙伴讀),有不認識的字請拼音朋友幫助你。讀完課文把生字畫下來,再讀一讀。

  2.小組同學在一起讀生字卡片,互相幫助讀準字音。

  3.教師出示生字詞卡片,學生認讀(可指讀、開火車讀、分組讀)。

  4.自己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并和同桌交流。

  5.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思考:為什么要治水?

 。ㄈ┘氉x課文,讀中感悟。

  1.為什么要治水?(第一自然段)

 。1)播放錄像資料:洪水泛濫的景象。

  看完這段錄像你的心情怎樣?讀一讀“無家可歸”這個詞。

 。2)如果你就生活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你最渴望的是什么?

  (3)朗讀第一自然段。

  2.大家都渴望安定的生活。開山挖河,治理洪水,參加治理洪水的人多不多?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體會“成千上萬”的意思,讀一讀這個詞。

  3.課件出示句子:“他們不辭辛勞,日夜苦干!

  你有什么感受?

  4.大禹就是這成千上萬人的首領,你覺得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自己讀課文,找到相關的詞句做出標記。

  5.集體交流,讀中體會大禹的敬業(yè)精神:

  學生讀自己找到的句子,教師要注意指導學生朗讀。

  (1)“……聽見兒子在家里啼哭,他的心被牽動了!

  他的心里在想什么?讀一讀“牽動”這個詞。身邊的人見到這種情景會對他說什么?他又會怎樣回答?

 。2)“他毅然轉過身……”

  請學生做一做“毅然轉過身”的動作,說一說這個詞的意思,讀一讀這個詞語,再讀句子。

 。3)學生根據第二自然段的內容進行表演。

  教師可以給出一些重點詞語:牽動、望了望、毅然,幫助學生體會大禹的心情。

  (4)有感情地朗讀第二自然段,自讀,指名讀。

 。5)“大禹在外治水十三年,三次路過家門,但一次也沒有進去看一看。他的兒子十多歲了,還不知道父親的模樣!

 、俚诙温愤^家門,大禹心情怎么樣?為什么不進去?

 、诘谌温愤^家門,身邊的人又會說什么?大禹怎樣做?

  ③孩子從小到大都沒有見過父親,他會怎樣問媽媽?

  媽媽又會怎樣回答他?(師生、生生之間的`對話)

  (從孩子的角度進一步體會大禹的敬業(yè)精神)

 。6)有感情地朗讀第三自然段,自讀,指名讀。

  6.經過十三年的苦干,河道疏通了,河水被制伏了,老百姓過上了安定的日子。齊讀第四自然段。

 。ㄋ模┱w感知。

  大禹的時代離我們已經太久遠了,但是他治水的故事為什么能流傳下來?你們最想對大禹說的一句話是什么?(大禹的精神是人們所敬佩的,這是一個民族的精神)

 。ㄎ澹┳鳂I(yè)設計。

  1.把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2.你還知道上古時代哪些部落首領的事跡?可以講給同學聽。

  板書設計

  大禹治水

  無家可歸安定

  不辭辛勞

  日夜苦干

  三過家門而不入敬業(yè)世代相傳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出示生字卡片,學生做猜字游戲。

  2.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做到有感情。

 。ǘ┰~語積累。

  學習課文后,你喜歡文中的哪些詞語或句子?讀或背給大家聽。本課四個字的詞語較多,要注意積累。

 。ㄈ┳灾髯R字。

  1.出示生字卡片:搶讀生字。

  2.獨立識記。

  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法記憶。

 。ㄋ模┲笇鴮。

  1.本課六個字都是左右結構的字,可以重點指導。

  2.指導書寫左右結構的字:

  左窄右寬:治洪淹但代

  左寬右窄:引

  3.教師范寫。

  4.學生進行書寫練習。

 。ㄎ澹┳鳂I(yè)設計。

  1.抄寫生字詞。

  2.把自己喜歡的詞語或句子抄寫在“采蜜集”本上。

大禹治水說課稿3

  一、習舊引新,遷情入境

  這一部分主要是引入新課并完成第一自然段的教學,我是這樣導入的:小朋友們,這一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大禹治水》這篇課文,通過上一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大禹為什么要治理洪水?

  然后出示圖片讓學生感受洪水給人類帶來的危害。孩子們暢所欲言,有的說:我看到了滔滔的洪水淹沒了農田,沖倒了房屋,老百姓無家可歸,互相摻扶著四處去流浪等等,然后通過引讀的方式指導了第一節(jié)的朗讀,突出抓住“無家可歸”,以及“滔滔”這兩個詞,充分感知滔滔的洪水給人類帶來的災難。

  二、創(chuàng)設情境,讀中設境

  接下來,我跳過二、三自然段,直接講第四自然段。讓學生體會洪水被制服后老百姓喜悅的心情,與第一自然段形成巨大的反差。

  接著又抓住“安定”這個詞,讓學生來講什么樣的生活才是安定的生活,從而與第一自然段的“無家可歸”形成鮮明的對比。又問這幸福美滿的日子都是誰帶來的,孩子們興奮地高喊:大禹!所以人們把大禹稱為“偉大英雄”。有意識地把思想教育融于語言文字訓練之中,使學生在讀思說的.教學活動中受到了崇高的人格熏陶和感染。

  最后再指導學生感情朗讀:洪水被制服了,老百姓高興嗎?(高興)那么你們高興嗎?孩子興奮地說:“高興”。我就緊跟著讓學生高興地讀這一段。

  三、引入情境,境中悟情

  這一部分主要是學習課文的第二、三自然段。

  在第二自然段的學習中,我安排了兩個環(huán)節(jié)。第一環(huán)節(jié)中我首先提問了“大禹為治理洪水做了哪些事呢?”學生積極交流并提出1是查看了水流和地形2是挖通了九條大河 劈開了九座大山。然后分句指導朗讀,在朗讀過程中適時地點出表現大禹治水辛苦的詞“走遍”、“吃盡”、“千山萬水”、“千辛萬苦”、“九條大河”、“九座大山”。通過學生反復的朗讀,細細體會大禹治水的辛苦和不屈不饒的精神。

  第二環(huán)節(jié)我提問:我們已經知道大禹帶領老百姓挖通了許多許多條河,劈開了許多許多座山,那在劈山挖河的過程中禹會遇到哪些困難?吃了哪些苦?這個問題在師生完全平等的平臺沙鍋內幫助學生提煉生活、豐富想象,重新構建了原有的知識儲備。學生積極性一下子調動了起來。學生情不自禁的說了很多困難和艱辛。

  第三自然段講的是一個“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文中的“13年”、“三次路過家門”、“一次都沒有進去”、“兒子十多歲了”這些數字都充分說明大禹為治理洪水舍己的精神。我讓學生反復朗讀,從中感悟文中數字的精妙。

  最后啟發(fā)學生想象,大禹的兒子十多年見不到自己的爸爸,他的心情會怎樣?面對兒子的傷心,媽媽又會怎樣安慰他呢?

  通過學生各種不同的表述,不僅對學生進行了說話訓練,而且渲染了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受到了極大的震撼。我順勢又推了一把,難道大禹不關心自己的家人嗎,不疼愛自己的孩子嗎?不是,他是為了讓老百姓過上安定幸福的日子呀!大禹真是一位偉大英雄。∽屛覀儙е缇吹男那樵賮碜x一讀這個感人的故事。氣氛的渲染、成功的引導,讓學生走進了文本,走進了主人公,讓學生的脈搏和作者的脈搏一起跳動。

  四、升華情感,情中悟理

  講完二、三自然段后,我又回到第四自然段,引導學生通過表演重溫老百姓對大禹的感激之情!把哉Z”的發(fā)源來之于具體而深刻的情感。在一片喜慶的祥和氛圍中,在情動于中而形于外的境界里,我進一步挖掘教材蘊含的思想性:學到這,難道你不想對大禹說點什么嗎?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內心的情感,孩子的思維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暢所欲言。不僅再次提升了大禹在學生心目中的偉大形象,而且讓大禹這種勇敢頑強、一心為民的精神在學生心中永久沉淀!

  最后拓展部分,我又讓學生廣泛收集資料,找一找歷史上還有哪些像大禹這樣的偉大英雄。讓這種精神世界的教育得以延續(xù)。

大禹治水說課稿4

  【說課內容】蘇教版教材二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大禹治水》。

  【說教材】

  《大禹治水》是一個古代傳說,講述的是大禹為了治理洪水為老百姓造福,歷盡千辛萬苦,三過家門而不入,終于制服了洪水的故事。

  把這樣一個歷史故事放在二年級教材中進行教學,我想不僅僅是讓學生了解大禹其人、其事,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感受到他身上所表現出來的吃苦耐勞、堅持不懈、一心為公、無私奉獻的精神品質。

  通過分析教材并結合新課標要求,我制定了本課時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大禹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一位為民造福的英雄,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鼓勵學生運用結合語境、聯系生活實際等方法理解詞語。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頑強意志、獻身精神。

  教學重點:了解大禹是怎樣不辭辛苦,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制服洪水為民造福的。

  現在的孩子缺乏“關心他人、關心社會”的意識,加上故事背景時代久遠,因而對大禹不顧個人幸福,一心為百姓謀幸福的高尚情懷,多數學生在理解和感受上有一定的困難。因此體會大禹的獻身精神是本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為突破難點,通過朗讀、想像、聯系學生實際進行角色體驗的方法加深理解和體會。

  【說教法】

  根據對教材的分析研究,我發(fā)現本課有幾處想象的訓練點。因此,本課的教學我采用“讀中感悟”的方式,運用創(chuàng)設情景法、問題引導法、閱讀討論法引導學生讀書、想象和交流。利用想象來拓展學生思維的空間,然后在一次次的朗讀中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頑強意志和獻身精神。

  【說學情、說學法】

  二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學習基礎,通過一年來的學習和訓練,他們已經積累了一些學習方法和閱讀技能。他們喜歡朗讀,想象豐富、有強烈的表現欲和求知欲。本節(jié)課學生通過“讀、思、議、悟”自主參與、積極學習,構建了有活力的課堂。

  【說教學流程】

  一、習舊引新 遷情入境

  我從談洪水給人們帶來的危害引入課題,解題。通過兩個同音字“治”與”制“的.比較,學生既區(qū)分了字義,同時又用“治理、制服”這兩個詞統領起全篇,激發(fā)學生探知興趣。

  整體感知后觀看洪水泛濫的視頻,學生真切地感受到災情的嚴重、百姓無家可歸的處境以及大禹此時此刻的心情,為下文的學習渲染了心理氛圍。。

  二、創(chuàng)設情境, 讀中設境

  新課標指出:“應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闭n文第二段用簡練的幾句話敘述了大禹治水的經過,教學中我緊扣關鍵詞“千辛萬苦”來貫穿本節(jié)課的教學。我進行了如下設計:

  1.巧抓想象點,學生“情感蔓延”

  情動才涌。我設計了兩處想象訓練:想象大禹在走遍千山萬水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哪些困難?禹在帶領老百姓挖河、劈山的過程中,又會遇到哪些困難?學生提煉生活、豐富想象。通過想象體會到大禹的辛苦及面對困難無畏的精神,。

  2.巧抓互動點,教師“穿針引線”

  運用朗讀的牽引。對小學二年級的學生來說,這篇文章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很多地方能意會而不會言傳。在這樣的情況下,只有反復地朗讀體驗,以讀促思,才能獲得更深刻的理解。通過對“禹下決心治理洪水” “千辛萬苦、千山萬水”等重點詞語、句子讀的訓練,引領學生進入情境,讓學生看到大禹治理洪水的決心、用心、恒心 、責任心,從而感受到大禹治理洪水的頑強意志。大禹的形象在學生心中逐漸飽滿起來。

  三、引入情境,境中悟情

  課文第三段大禹治水時“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感人肺腑,教材中并沒有進行過多的描述,這是一個可以充分利用和挖掘的空白點。我抓住這一“空白”,鼓勵學生大膽體驗和想像感人的語言、精彩的場面、美好的情感。這段內容的教學,先通過填空練習,讓學生體會一連串數量詞的運用的精妙。再讓學生聯系自己,設身處地站在禹的兒子的角度想一想:缺失父愛的童年,他的童年少了多少歡樂?接著設定典型場景進一步渲染:大禹的兒子十多歲了,還不知道父親是什么樣子。有一天,他終于忍不住了,跑去問母親。他會怎樣問母親?母親怎樣回答?用問答再一次撥動學生心弦,學生領悟到沒有人不愛自己的家,也沒有哪個父親不愛自己的孩子,大禹為了讓千萬的老百姓過上好日子,舍小家顧大家。引出成語“三過家門而不入”。此時再讓學生談談,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大禹?至此,大禹的勇敢無畏、智慧、無私的英雄形象在學生心中扎了根,人物變得立體。學生在境中悟情,讀中思索,體會了大禹的偉大精神,達到入境、動情、達理。

  四、深入情境,情中悟理

  漫長的13年,大禹歷盡千辛萬苦,終于制服了洪水。老百姓的生活是怎樣的呢?引入第四段的教學。這段的教學,先引導學生看洪水被制服后一片山清水秀、輕舟漫游,反映人民生活安居樂業(yè)情景的圖片,理解“安定”。教師追問:是誰給老百姓帶來的這樣的日子?學生自然而然地會和課文開頭的一幕人們無家可歸的生活狀態(tài)對比,進一步認識到大禹的功勞。最后升華情感:教師再一次質疑:人們?yōu)槭裁捶Q他為“大”禹?從“大”字體會人們對英雄的尊重和愛戴。人文性與思想性進一步整合,讓學生用“心理視線”去讀書,得到情的激發(fā),智的啟迪,美的熏陶。

  五、全課總結,課外拓展

  全課結束,我對大禹的精神進行小結,指出大禹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

  推薦閱讀《愚公移山》《精衛(wèi)填!返墓适

  有興趣的同學搜集歷史上有哪些為治理洪作出過巨大貢獻的人?

  練習的設計,將學習由課內引向課外,增加積累,拓展視野。 【說板書設計】

  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意志堅,

  踏遍萬水和千山。

  三過家門而不入,

  英雄美名代代傳。

  這節(jié)課的板書是將文中的一些重點詞語連結成詩的形式呈現的,是對大禹人物精神的概括提煉,重點突出,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

大禹治水說課稿5

  教材分析:《大禹治水》是北師大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十單元的一篇主體課文。講的是一個流傳千古的神話故事。本課講述的是古時候大禹治理洪水的事。通過本課的閱讀讓學生理解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原因,體會大禹不顧個人利益,一心一意為百姓謀幸福的精神。

  本課共5個自然段,第1自然段講洪水泛濫的景象,點明大禹治水的原因。第2、3、4自然段講大禹治水的經過。第5自然段講大禹治水的結果。本課分兩課時完成。這節(jié)課介紹的是第一課時的內容。

  教學目標:1初讀課文,利用學過的方法獨立自主的識字,讀準字音,培養(yǎng)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

  2讀通課文,了解課文內容。深入體會洪水的泛濫給百姓帶來的災難,為深入理解大禹一心一意治水的奉獻精神做好鋪墊。體現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教學重為、難點:

  1識字方面:掌握“婚、鯀”的字音,“禹、塌、牲”的字形。理解“倒塌、淹沒”等詞的意思。

  2內容方面:抓住“淹沒、倒塌、沖毀”等詞語感悟洪水泛濫的景象,為下文體會大禹的奉獻精神做好鋪墊。

  教學方法與理念:

  一、明確主題,養(yǎng)成習慣。

  對于當今社會都是獨生子女的現象,從小培養(yǎng)學生“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精神是十分必要的。因此這一環(huán)節(jié)我設計了出示本單元主題:奉獻。(師)你能按自己的理解說說什么是奉獻嗎?(學生暢談自己的感受)(師)唐.李商隱曾說:“春蠶到死絲方盡,蠟蚷成灰淚始干!敝腥A民族從遠古至今就有許多具有奉獻精神的英雄。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這樣一位。

  二、了解人物,進入課題。

  由于時代背景和人物與學生的生活距離很遠,因而我課前布置學生收集有關大禹的資料不僅有效地開發(fā)了課本資源,而且也為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所體現的精神做了準備。(出示大禹頭像)(師)同學們課前收集了許多大禹的資料,一定對大禹有了一些了解,誰愿意介紹給大家?(學生匯報,教師出示電腦)(師)關于大禹提傳說有許多許多,我們要學習的是廣為流傳的一篇《大禹治水》

  出示課題,齊讀課題。和教師一起來書空“禹”字。(師)同學們一定很想知道大禹是怎樣治理洪水的,那就來看看課文是怎么描述這個故事的。

  三、初讀課文,獨立識字。

  1自由讀課文,標出生字和自然段。讓學生在初讀中了解課文大概內容。

  2指名讀課文,全班糾正字音,重點指導“婚、鯀”的字音。在聽讀中糾正字音,培養(yǎng)合作精神。在獨立識字中產生成就感。(師)課文中又來了一些“朋友”,讓我們來認識一下吧!

  3出示生詞。學生掌握了一些獨立識字的方法,本著《大綱》中識字教學應認寫分流、多認少寫、字不離詞的原則,我在這個環(huán)節(jié)只對重點字詞有針對性地加以指導。如:“息壤”的意思;“塌、牲”的字形結構;“叮囑”的近義詞;“拄”有幾個兄弟?

  4(師)讓我們和這些“朋友”一起回到課文中再來默讀課文。想想課文描述的是一個怎樣的故事?

  四、研讀課文,深入體會。

  1思考:大禹治理的是怎樣的一場洪水?你是從哪里感受到的?(這里我出示課件幫助學生直觀感受)(學生重點抓住“倒塌、淹沒”等詞來體會。請使用站內搜索引擎查找本課全部資料。本站()地址是:www.5ykj.com

  2葉圣陶:“學語文要靠自己讀書,自己領悟”為此我創(chuàng)設這樣的情境。如果此時你置身其中有什么感受?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是想引導學生換位思考去體會課文內容,談自己的感悟。培養(yǎng)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3有感情朗讀課文,升華情感。(師)你們真正領悟到了洪水給人們帶來的苦難。誰愿意帶著你的感悟再來讀一讀課文?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其他同學評讀課文。

  五、交代學習內容,明確下節(jié)目標。

  (師)面對這災難,人們多么渴望有人能把這洪水治服。見到人們受苦,鯀、禹父子站了出來,他們是怎樣把洪水治服的?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

  板書設計:

  大 禹 治 水

  上 古 英 雄 洪 水 泛 濫

大禹治水說課稿6

  【說教材】

  《大禹治水》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15課,文章主要寫了大禹治水的過程,讓學生感受大禹的無私奉獻,舍小家為大家的崇高品質。

  全文共四個自然段,第一段寫:洪水的危害。第二段寫:大禹怎樣治水的。第三段寫: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第四段寫:大禹制服了洪水,成了代代相傳的英雄。

  【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要求,針對二年級學生特點,第一課時的學習目標如下:

  1、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力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會讀、會寫本課的10個生字,認識兩個多音字,認識1個偏旁。

  3、 初步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大禹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一位為民造福的英雄。

  【說教學重、難點】

  根據第一課時特點,我確立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如下:

  1、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 初步感受大禹無私奉獻的精神。

  【說學情】

  古代傳說是學生感興趣的,但其中的英雄形象很難在學生心中樹立,這是時代的局限。為此,我力求在第一課時就讓“大禹”的偉大形象在學生心中確立,怎么辦呢?利用多媒體,要學生從一開始就牢記“大禹”的名字,并用書上的插圖作為幻燈片的背景,讓大禹的形象深入學生的內心。

  【說教學方法】

  在教學本課時,試圖使用如下的教學方法:多媒體教學法、小組討論法、競賽法等等?傊,想讓學生在輕松、競爭的氛圍中學習新知,陶冶情操。

  【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禹的圖片)這是誰?告訴你們,他是我國古代一位英雄的名字,(板書“大禹”)通過預習,你知道他做過什么?(板書“治水”)

  2、齊讀課題,你想了解什么?可以同桌交流。(相機板書:為什么?怎樣?結果?)

  意圖:用圖像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自然結題。學會質疑是教會學生的.學習方法,力爭做到:學生想了解的正是老師要教授的。

  二、初讀課文

  (一)自讀課文

  要求:認真拼讀生字,把課文多讀幾遍,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意圖:學生有疑問后會迫不及待地想找到答案,這時,讓他們自己讀書,滿足了這種需要,同時,自瀆課文也是在訓練學生的自學能力。

  (二)消滅“攔路虎”

  1、看書上的字,一齊拼讀。

  2、出示生字卡片,小老師領讀。

  3、一口喊出這個字。(齊讀、開火車讀)

  意圖:學習生字可以靈活機動,有學生齊讀,有指名讀,有開火車讀還有小老師領讀,形式豐富,學生感興趣,學起來不枯燥,自然效果佳。

  三、讀書比拼

  1、師生大擂臺(分別讀一句。)

  2、下面,老師來做裁判,我們來一場男生女生大比拼,看看我們班的女生讀書棒,還是男生讀的強。

  意圖:采用競賽的形式,讓學生在比試較量中做到把課文讀通順、讀流暢。

  四、解決問題

  現在,黑板上的問題你弄明白了嗎?課文中就有答案,找一找,并用“——”畫出相關的句子。

  意圖:學生的質疑不是形式,此環(huán)節(jié)要學生在文中找答案,既讀了書,又學會了整理答案的能力。

  五、做操寫字

  看著這些字你想提醒別人注意什么?(相機寫出這幾個字)

  意圖:學生并不喜歡寫字,在動筆前讓學生動起來,做做寫字操,活動了手指也調動了學生寫字的積極性。在描紅寫字時提醒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最后,展示學生的作業(yè),鼓勵其他學生繼續(xù)寫好字。

大禹治水說課稿7

  一、說教材

  《大禹治水》是蘇教版教材二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內的一篇課文,縱觀第六單元的幾篇課文,都是寫人的文章,歌頌了主人公某一方面的精神品質。《大禹治水》這是一個古代傳說,講的是大禹為了治理洪水為老百姓造福,吃盡了千辛萬苦,三過家門而不入,終于制服了洪水的故事。把這樣一個歷史故事放在二年級教材中進行教學,我想不僅僅是讓孩子了解大禹其人、其事,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感受到他身上所表現出來的吃苦耐勞、堅持不懈、一心為公、無私奉獻的精神品質。

  全文共四個自然段:

  第一段寫:洪水的危害。

  第二段寫:大禹怎樣治水的。

  第三段寫: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

  第四段寫:大禹制服了洪水,成了代代相傳的英雄。

  二、說學情

  由于生活在當今社會的獨生子女多數生活條件優(yōu)越,受到家長的寵愛,較缺乏“關心他人、關心社會”的思想,加之大禹治水的故事距今已久,因而對大禹治水的'艱辛和不顧個人生活幸福,一心為百姓謀幸福的高尚情懷,多數學生在理解和感受上有一定的困難。這就是本課教學的重點、難點。

  古代傳說是學生感興趣的,但其中的英雄形象很難在學生心中樹立,這是時代的局限。為此,我力求在第一課時就讓“大禹”的偉大形象在學生心中確立,怎么辦呢?利用多媒體,要學生從一開始就牢記“大禹”的名字,并用書上的插圖作為幻燈片的背景,讓大禹的形象深入學生的內心。

  三、說教學重難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讀準兩個多音字,認識新偏旁“衣字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寫好生字;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大禹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一位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頑強意志、獻身精神。

  四、說教學方法

  根據對教材的分析研究,我發(fā)現本課就有好幾處想象的訓練點。因此,本課的教學我打算抓住文中一些關鍵詞句,借助多媒體課件的直觀形象畫面,讓學生充分動口、動腦,展開豐富想象,利用想象來拓展學生思維的空間,然后在一次次的朗讀中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頑強意志和獻身精神,從而得到思想上的啟迪,情感上的升華。本課在寫作上很有特點。除了首尾段對比,突出重點之外,數量詞的運用對突出大禹一心為公,無私奉獻的精神十分明顯。

  總之,想讓學生在輕松、競爭的氛圍中學習新知,陶冶情操。

【大禹治水說課稿】相關文章:

《大禹治水》說課稿03-31

《大禹治水》說課稿06-25

《大禹治水》說課稿12篇12-20

《大禹治水》說課稿(12篇)12-20

大禹治水教案04-04

《大禹治水》教案03-17

《大禹治水》教案02-17

大禹治水教案02-15

大禹治水教學反思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