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作文>高中作文> 高中的作文

高中的作文

時間:2022-08-16 08:10:42 高中作文 我要投稿

關于高中的作文匯總9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的作文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于高中的作文匯總9篇

高中的作文 篇1

  童年的我就像一只蛹,把自己包裹在一個小小天地里,活在自己的世界,自己的幻想中。長大后,我就猶如破殼而出的蝴蝶,總想飛出這周圍的小小天地,于是我義無返顧地飛向那五彩繽紛的世界,奔向我夢寐以求的新興天地。

  童年的小天地里藏著童話,堆著玩具,有著爸爸媽媽和一大群疼我愛我的叔叔阿姨。而媽媽則是兒時最依戀的人。小時候,早上起床若發(fā)現媽媽不在身旁,小小心子會提到嗓子眼,不管三七二十一滿世界地找媽媽,生怕媽媽不要我了?擅看味际翘擉@一場,當發(fā)現媽媽就在廚房時,我會邊哭邊撲向她,流著責怪的眼淚,但又泛著幸福的浪花。媽媽總笑著說我是長不大的孩子,我便撒嬌地說要賴媽媽一輩子。

  可長大后,我早已忘了兒時的承諾,不知媽媽是否念念不忘。我的目光已不再圍繞著媽媽,而是投向永無止境的遠方。那是一種被揭開面紗的感覺,讓我清楚看到了自己小天地外的絢麗風景,我眼里便再也容不下兒時的小天地。于是我像一只斷了線的風箏,望著遠方,不自覺地沖向遠方。丟下了兒時最依戀的母親,甚至對她產生了煩感與厭倦。從前的親切話語變得那么羅嗦,從前的慈祥目光變得那么嚴厲,從前的溫柔性情變得那么暴躁……從前她的一切一切,現在都讓我想逃避,想拋開。

  初中,我便離開了家,在學校住宿,那是我奔向遠方的第一站。我走時很瀟灑,一路上頭也不回,只聽見車后傳來母親的千叮嚀萬囑咐。

  學校似乎特別迷人,住校也特別新鮮,我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快感與灑脫。我覺得自己是一只正在翱翔的大雁,一只沒有束縛,完全自由的大雁。我盡情享受著微風的撫摸與白云的問候。我就這么繼續(xù)著,自以為快活地飛翔著。

  可沒有不需要休息的大雁,我也不例外。就在那年冬天,我累了,我病倒了。朦朧中我看到了母親模糊的身影,一個正進進出出,忙著端茶煮粥的身影;睡夢中我聞到了母親身上熟悉的味道,那是一種久違的感覺――母愛與溫暖的味道?刹唤浺忾g,我發(fā)現母親變老了。額頭爬上了歲月的痕跡,連頭發(fā)也逃不出年齡的魔掌。一條條溝壑,一縷縷銀發(fā),深深地刺痛了我。我眼角濕潤了,又是責怪但又幸福的淚花。責怪自己的愚蠢任性,自己的年少無知,但我此刻又是無比幸福,無比快樂,因為我成長了,我又回到了我兒時,不,是我永遠溫暖的`港灣。這是我開航的起點,也必然是我歸航的終點,無論我在何處停泊,無論我停留多久,這里是我永遠的避風港,永遠的心靈港灣。

  從那以后,我仍飛向世界,但我為自己系上了一根堅固的繩索,讓自己成為一只風箏,一只有線的風箏,另一頭,系著我的母親,我的親人,我的兒時小天地。

  那一病讓我清醒了,成長了。在生命途中不要丟了兒時的小天地,不要忘了永遠的心靈港灣。

高中的作文 篇2

  生活是一種過程,生命是一種永恒。在人生的坐標軸上,每一條曲線后面都隱藏著一道痕跡,成為你活在世上的證據。

  一道痕跡,是歷史遺落在人間的證據。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但痕跡依存。刀光劍影的三國時代,躍動著多少忠奸賢愚之人,演繹著多少回腸蕩氣之舉。翻開蜀漢歷史,諸葛亮躍然紙上。他的睿智,他的忠誠,都為烽火歲月的三國增添了一頁亮麗的色彩。還有少年英雄周瑜,還有褒貶不一的曹操,還有……但也留下了多少餓殍千里的慘象,只有殘垣斷壁在默默地訴說。在倉促而過的歷史面前,我們深情地凝視,千般感慨,萬種無奈,但我們依然一次次根據祖先遺留的線索,去尋找曾經的輝煌與悲哀,看歷史給今天留下了怎樣的痕跡,我們如何沿著這痕跡去開拓未來的路。

  一道痕跡。是生命遺落在人間的證據。雪萊死了,帶著他的浪漫,帶著他對生命的詮釋,帶著他所說的:“在人類面前,王朝的興衰,日月的更替又算得了什么”而長眠于地下。我們?yōu)樗恼Z言而深深震撼,我們?yōu)樗碾x去而深深惋惜,但誰也無法乞求死神給予他重生。這讓人感到寒顫。不過,十分慶幸,我們還有“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這樣的理念,我們還會在雪萊倒下的那個冬季里憧憬著櫻花浪漫的春天,如同他還在一般,如同我們并沒有失去什么。一顆生命之星隕落,我們看到了他在天際劃過的`痕跡,狹長而醒目,時刻提醒著活著的人。其實故事并沒有結束,有些東西仍在延續(xù),因為要充當曾經生存過的證據——比如雪萊的痕跡。

  是的,什么都在前進,什么也都在回頭,歷史過去了,但現實難道不會重蹈覆轍?生命終結了,但精神難道不會再次奮起?沒有太多牽強附會的原因,因為真理只有一個,痕跡是所有生存過的,存在過的,輝煌過的,衰敗過的,歡笑過的,痛苦過的證據。

  我們可以不知道曹雪芹是誰,但是我們可以觀看金陵十二釵演繹的那場戲;我們可以不知道昆德拉是誰,但是我們可以陪他一起承受《生命不能承受之輕》;我們可以不知道普魯特斯是誰,但是我們可以和他一起《追憶似水年華》。

  我們可以遺忘世界,遺忘時間,遺忘一切,但我們無法遺忘在時間背后的那抹痕跡——曾經存在過的隱含著人類辛酸苦辣的證據。

  這是一篇以“痕跡”為話題的考場作文,作者把人生比喻為一個坐標軸,人類歷史、個體生命就成為軸上的曲線,成為痕跡:三國經典故事、英國雪萊名言、《紅樓夢》、《生命不能承受之輕》、《追憶似水年華》等人類文明精華都給了我們太多的感慨和啟示,都成為人區(qū)別于動物的證據,都成為人類還有一點廉恥,還沒有完全墮落的證據。(周志騰)

高中的作文 篇3

  每個人都有自己最特別的理想,有的人的理想是做一個 航海家,有的人的理想是做一個工程發(fā)明家,而我的理想是當一名名揚千里的服裝設計師。

  未來后的.某一天是我的服裝店開張剪彩的日子,門口前擺滿了花籃,時裝界的好友都來為我祝賀,這時,我從人群中走來了我的老前輩,他握著我的手說:“老張!干得不錯,這都是你多年來奮斗的結果。三個月后有個全球性的服裝設計大賽,祖國決定派你去參加,你

  好好兒準備準備!”聽了老前輩的話,我激動不已,要知道,這么多年來,我一直在時裝設計這塊園地里辛勤耕耘著,終于等到了這個機會。

  接下來的幾十天,我把自己關在設計室里,精心設計著我的作品,我畫了一張又一張設計圖,可都不滿意。突然有一天,我的靈感來了。對,就設計環(huán)保服裝,面料可以回收再利用,冬暖夏涼,還可以殺菌,造型輕盈美觀,想著想著,我的手不由自主地畫了起來。

  時間一天天過去了,我也一天比一天緊張,比賽的日子終于到了,T型臺上燈光輝煌,模特兒們紛紛亮相,臺下坐著專家、記者和觀眾。

  “看,95號!”臺下觀眾不約而同地歡呼起來,!95號模特身上穿著黑里透藍的夾克,里面穿著一身葉型的白長裙,胸前有一顆閃閃發(fā)光的藍寶石,猶如天使一般。

  激動的日子終于到來,主持人終于宣布“金獎獲得者——中國的張海霞”。頓時場上想起了雷鳴般的掌聲,我走上領獎臺,捧著獎杯和鮮花,對著數十臺攝像機,我笑了。

高中的作文 篇4

  從小到大,對于我,你都算是陌生的存在。

  無論是小時候還是現在,都無法找出隱藏的勇氣去和你撒嬌,在我心里,你一直很威嚴,像凜凜的將軍。你像身著寒光鐵甲,面露剛毅之色,惹我心生恐懼不敢靠近。

  其實明了你是愛我的,只是心里有道無法逾越的溝渠,天塹般橫亙在中間。就這樣,生疏了十六年。

  你那時帶著醺醺的酒氣回來,趴在我的書桌前指著我寫的字評頭論足。身邊送你回家的叔叔說:“小姑娘字寫得不賴嘛!”你鄙夷地望向他,說:“我家閨女字寫得就好,但這個‘愛’字,”你點著我的本子,說道,“沒有感情。”

  尚年幼,不通曉其中道理,卻到如今也一直疑在心里。

  沒問,卻也是因了怕你。

  后來是空白。也許日子只是一天天如流水般滑過去,平凡的沒有意義。突然就有那么一天,我回家,空無一人。

  有種不祥的預感,果真,你住院了。

  大病沒有打垮你,你畢竟是將軍。

  手術室外站滿了人。我按時上學心里卻掛念著你。想你的音容笑貌,在課上便止不住了哭泣。才發(fā)現,在你身邊那么多年也不是白待的。畢竟血濃于水,我信。

  聽說,你的手術比預計的要多了好幾個小時,卻仍很順利。心中不覺喜樂。也聽媽媽描述了你!巴瞥鍪中g室不一會兒就睜開了眼睛,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薄憧诒抢镆斯茏印屨f得傷悲,掩面而泣!八撚卸嚯y受!”

  我也澀到不行,轉身進了洗手間。

  住院時,我?guī)缀醪蝗タ茨。出院的時候我隨了媽媽喜慶慶地去接你。你瘦弱的樣子和從前判若兩人,卻依然不變。我的將軍。

  后來,你變得溫和,卻也不親昵。

  你習慣了和媽媽一起干些什么。做飯,看電影或是散步。對你的變化驚奇,更多開心。有一天媽不在你去遛彎,結果到了飯點兒也沒回來。媽回來了,我也回來了,你卻不在。著了慌,扯件衣服去找你。踏遍了你平時走過的每一寸土地,仍不見你的蹤跡。心里默念,你沒事沒事。轉了大圈又回到家里。你正倚著窗戶眺望著路。心里便安定?v有委屈也容忍得了。

  只是在心里不地處你了,卻仍是敬畏,我的將軍。

  你不再冗雜地管些學習,只是任我去自由散漫。成績不好也不會怒形于色。我知道你不樂意這樣,于是發(fā)奮?色@了好成績你也不說什么,一如往常。也曾想要從你的眼神中找些慰藉,你卻總是淡淡地說:“早點睡!

  然后就成了現在。

  每次回家你都囑咐媽媽做些好吃的給我,眼神交匯的.時候也笑笑卻讓我不是個滋味。畢竟你是將軍,本就該威嚴的。卻想和你說那么多,想把想說的都給你聽,卻無從開口。每次和媽媽聊得火熱你也會在旁邊聽,有時候愛死了你這樣子,讓我安心。

  將軍,可是我對不起你啊。我沒有努力,也拿不出好成績讓你開心。每次回去都只是說些“我又瘦了”之類的話。你們在家里省吃儉用,讓我在外面上學,活得光鮮。可我有拿什么來回報?

  將軍,對不起。

  將軍,我愛你。

  風箏有風,海豚有海,我有你就是安定的存在。

  為你為我,且給我一次機會,證明給你看,你的女兒有多讓你驕傲。

  你該相信我的,對嗎?

高中的作文 篇5

  一片花瓣飄進來,落在你的手邊,落寞的你嗅了嗅。

  “哦,春天來了,是玫瑰嗎?玫瑰只在春天開花。”

  “不,是日日春,一種很美的小花,不太選擇季節(jié),總是很積極很美好的開放著。“她開的每一天都是春天。”我說。

  “池塘里的冰該化了吧?柳樹是不是也發(fā)芽了……我聞到了油菜花的香味,聽媽媽說油菜花是金黃色的,我想知道金黃色是不是給人溫暖的顏色……”你好像說不下去了,聲音哽咽起來。

  “金黃色就像你發(fā)卡上的蝴蝶一樣美麗,也像你衣服上的毛毛熊一樣讓人溫暖!蔽野参恐液媚憧床灰娢倚奶勰愕难,要不你一定會哭出來。

  你摸索著打開窗,做出望的姿態(tài),你說你想看看春天的顏色,嗅嗅春天的氣息。我知道你的渴望,可是更多的時候我跟你一樣保持沉默,我不知道該說什么,任何的語言描摹對你都是一種殘忍的折磨。風鈴響了,那是阿姨送給你的生日禮物。你讓我告訴你風鈴的顏色,于是我為你描述著風鈴是天空一樣透明的藍色,我安慰你風鈴會帶你入夢……你終于忍不住哭了,你說:“我的夢里一片漆黑,找不到出口,就是一場噩夢。”我落荒而逃,像一個想為人開窗卻打壞了玻璃的孩子。

  一年之后,又是一個春天。我去看你,你好像變了一個人,開朗熱情。你說“你走之后,我在窗前種下了日日春,日日春開花的.每一天都是春天,現在我也在我的春天里開放著!

  我注意到你手中的盲文書,原來你上學了。藍風鈴隨微風飄動,快樂的音符奏著輕靈的音樂。我看到你在書的封面上寫到:如果可以,我要變成天空中的一抹云彩,我把風鈴捎給小窗,讓她為你我歌唱;如果可以,我要變成大海中的一條小魚,我把浪花推向沙灘,讓沙灘變成詩行;如果可以,我不選擇玫瑰,我要變成日日春,讓每一天都綻放我的美麗……

  我的眼里噙滿淚水,你的窗戶已經打開!罢婷溃蔽业谝淮尾皇前参慷求@喜地望著你說,“真美,你用春天般美好的心靈看到的比許多人用眼睛看到的更多更美!

  “是誰為你打開窗?”我問。

  “是日日春帶給我春天!”你答。

高中的作文 篇6

  他們曾經也有過想象,曾經也知道,如果僅僅依靠自己的努力,到最后結局會掙向何方。假如每個人對自己都有一個準確的定位的話,我想在這樣一個方向當中,我們所能夠看到的絕對不是事情的真相。

  百花尚且爭妍斗艷,蕓蕓眾生里的人群的爭斗更是不可避免了。

  其實我們都是可以想象的。在以后的.生活當中,你們每個人都有自己需要去依靠的事情,需要在這樣的門面上付出自己的努力,也許這些對于別人來說根本就不能代表什么,可是你到底要做什么都是你自己所需要的選擇。

  我們一直都知道這樣的安靜,其實對于他們來講都是不一樣的狀態(tài)吧。

  只是如果每個人都應該把自己的努力表現出來之后就能夠看到更多不一樣的風景了,哪怕這些對于他們來說始終都代表著另外一個層面的含義,但是他的腦海中依舊記得你們在一起穿堂而過的風景。

  那是你們之間的共同回憶,也是在奮斗的這一段旅程當中唯一可以惺惺相惜的共同理想。

高中的作文 篇7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對于美的景、美的人、美的事物、美的藝術,我們總會心馳神往、夢繞魂牽——我們總渴望美的瞬間能夠永駐心間,我們總感慨世間美的事物彌足珍貴,我們總希望“美”能夠充滿人間。那么,“美”到底在何方?我們如何“放大美的瞬間”?

  一、我們確信美是無處不在的,我們當以開放、愉悅的心態(tài)感受這形態(tài)各異、美妙無比的世界

  美在自然。自然之美,有不同的形態(tài)。一種是經過勞動加工的自然美。比如沙漠林帶、千里海堤、高峽平湖、阡陌縱橫的田野、人工培植的花木等等。它們像一塊磁石,凝聚著人類扭轉乾坤的意志和才能;也像一面鏡子,映照出人類創(chuàng)造新生活的本質力量。還有一種是未經加工的自然美。比如清風明月、花香鳥語、崇山峻嶺、大漠長風、電閃雷鳴等等。前一種自然美直接顯示了人類的本質力量,所以和社會美十分接近。后一種自然美的社會內容比較隱秘,它們主要以自身的自然形式取悅于人。

  自然景物之所以美,往往是因為它的某些自然特征引起了人們的聯想、想象,成為人們生活的暗示和象征。例如在三五之夜,一輪明月懸掛在蔚藍色的天空,皎潔的色澤、溫和的光亮、恬靜的氣氛,這些形式因素便足以引起我們的美感。朦朧的月色、美妙的神話傳說,又給我們帶來無窮無盡的遐想。正因為如此,它才成為歷代詩人吟詠的對象:“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美人邁兮音塵闕,隔千里兮共明月”。當然,自然美的這兩種形態(tài)并不是截然分開的,它們往往是相互滲透、相互轉化的。同一自然景物,可以同時具有這兩種形態(tài)的美。

  美在社會,美在人。從歷史上看,人類對人體美的追求由來已久。從原始民族崇尚圖騰,到古希臘的人體雕塑,從唐代敦煌的飛天仙女,到杭州飛來峰上的元代少女像,到處都留下了人類追求人體美的足跡。其實人體美只是人的美的一方面的內容,而人的美也只是社會美的一方面的內容。社會美,包括人的美,還包括實踐活動的美和實踐成果的美。風起云涌的農民起義,為保家衛(wèi)國而進行的浴血奮戰(zhàn),農民翻土播種、揮鐮收割,高爐邊鋼花飛濺、鐵水奔流,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琳瑯滿目的商場,同事間的深情厚意,情侶間的深切愛戀……可以說,現實生活中的美,除了自然美之外,都屬于社會美。社會美的最大特點是與社會實踐有著直接的聯系。人類不僅能欣賞社會美,而且也能參與社會美的創(chuàng)造。社會美的第二個特點是以內容取勝,與社會功利有著比較密切的聯系。比如人的美,就包括外在美與內在美兩個方面。

  這兩個方面的內容從根本上說都屬于“善”的范疇,不同之處是,“美”必須以具體形象將“善”與“真”統(tǒng)一的內容顯現出來。如外在美當中的相貌、體態(tài)等形式美的因素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先天條件,語言、儀表、風度等則不僅與先天條件有關,而且與內在美有著密切關系。生活中有些人盡管在相貌、體態(tài)方面有所不足,卻仍能給人以風度翩翩之感;相反,有些人盡管五官端正,舉手投足卻使人感到猥瑣、鄙俗,其道理就在于此。古代哲人曾經說過的“里仁為美”“充實之為美”“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都是強調內在美亦即所謂“善”在社會美中的地位。

  人的“美”的最高境界,就是人格之美。廣義的人格,包括人的傾向性,例如需要、動機、興趣、理想等方面;同時還包括人的心理特征,例如氣質、智能、性格等方面。這是心理學意義上的“人格”。

  我們所說的人格之美稱頌的就是“健康人格”,是心理素質各個方面都優(yōu)秀的“理想人格”。狹義的人格只是指道德品質優(yōu)秀,夠得上“做人”的高等級資格。儒家的“圣人”、道家的真人、佛家的“菩薩”,都是指達到各家道德修養(yǎng)最高境界的“理想人格”。不同時代、不同民族信仰、不同價值觀念的人群,都會有自己的“健康人格”“理想人格”。

  美在科學。科學中的美存在于三個方面。

  一是科研對象的美。天文學家眼里的星系、宇宙,物理學家眼里的粒子運動軌跡等等,這些對象如果僅僅從人們欣賞自然美的角度來看,可能并無特別的美感,但是科學家卻能感受到它們吸引人的美的特質。

  二是科學實驗的美。從事科學研究需要多種才能,其中最基本的是實驗。美國著名實驗家邁克遜運用他設計的干涉儀,把光柵的分析能力提高了一個數量級。他和莫雷一起進行了“以太漂移實驗”,并使之成為了狹義相對論思想的基礎實驗之一。愛因斯坦說:“我總認為邁克遜是科學中的藝術家。他的最大樂趣似乎來自實驗本身的優(yōu)美和所使用方法的精湛!

  三是科學的理論美、公式美。科學理論具有“真”的品質和“善”的功能,這是科學美、公式美存在的基礎。愛因斯坦稱贊波爾的電子殼層模型及其定律是“思維領域最高的音樂神韻”,“給人以壯麗的感覺”,而他的廣義相對論則被譽為“現代物理理論中美的統(tǒng)一”,“像一件被人遠遠觀賞的藝術品”。科學的理論美、公式美,歸結為一點,就在于它是多樣化的統(tǒng)一。美在藝術。

  鄭板橋說:“江館清秋,晨起看竹,煙光日影露氣,皆浮動于疏枝密葉之間。胸中勃勃,遂有畫意。其實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紙,落筆倏作變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边@里所謂的“眼中之竹”是指現實中竹的形象和畫家的思想感情相結合而形成的意象,而“手中之竹”則是經過畫家的筆墨技巧、創(chuàng)造性勞動所表現出來的形象。藝術美主要就在于藝術形象中所反映的客觀現實美與所表現的藝術家的思想感情之美的統(tǒng)一,就在于形式和內容的統(tǒng)一。

  美在文學。文學鑒賞的一般過程是經由對語言的感知、理解,把握作品的形象,從而領悟作品的思想感情,并在這過程中領略作品的語言美、形象美和思想感情美。事實上文學作品中,語言、形象、思想感情是一個辯證統(tǒng)一體,對語言美、形象美和思想感情美的欣賞活動,也是相互滲透、相互循環(huán)的。文學作品可分作兩大類。一類是側重于再現生活的敘事性作品,如小說、敘事散文、敘事詩等;一類是側重于表現作家主觀感情的抒情作品,如抒情詩、抒情散文等,它們在語言、形象、思想感情的表現等方面各有不同的審美特點。我們把審美時的印象、感悟、思考、聯想、想象,以美的文字凝固下來,我們就留住了美的瞬間;把這些瞬間供自己回味,與朋友分享,就是“放大”了“美的瞬間”!

  二、我們要在審美實踐中提升審美能力和審美情趣

  感受美的方式方法。以自然美為例,自然美保持著它自身的自然形態(tài),具有分散、流動、易逝、多角度、多側面的特征。這就需要我們做到以下兩點:一要學會在欣賞中對自然景物進行重新組合,把分散的、互不聯系的自然景物放在一定的視角框架之內,置于一定的氛圍之中,從而獲得最佳的審美效果。如桂林的象鼻山,如果從東向西觀看,那不過是一座毫無特色的石山,只有從北向南觀看,才能“發(fā)現”它是大自然造化出來的藝術品。陳從周先生在談欣賞園林藝術時指出,要領略借景、對景之妙,關鍵在于選擇一個恰當的觀察角度。二要了解有關的神話故事、歷史傳說,介紹有關的藝術作品,如山水畫、詠物詩、游記、交響曲等,這既可以為觀賞自然美助興,又可以幫助我們從中總結出觀察、欣賞自然美的方法。

  感受美必須懂得美的“語言”。在藝術美中,各種類型的藝術都有各自的藝術語言。繪畫的藝術語言主要是線條、色彩和構圖。例如線條,不僅標出了形體的空間界線,同時也凝聚著畫家的感情。線條的硬軟堅柔、輕重緩急、光輝滯澀、清晰含混等品格,線條的長短、粗細、疏密、干濕、曲直、快慢等節(jié)奏變化,都可以表現出無限豐富的感情層次。雕塑的藝術語言是形體。欣賞雕塑美,要注意形體的組合變化,體會其中表現的感情。例如文藝復興時期米開朗基羅的《被縛的奴隸》,一腳挺立,一腳上抬,形成一個大面,整個身子劇烈扭轉,形成另一個大面,通過這兩個面的強烈對比,給人以強有力的感受,突出了奴隸的掙扎。

  感受美需要展開聯想、想象。

  無論在哪一種藝術樣式中,生活現象的某些方面都是直接表現的,而另一些方面則可能是間接表現的。某種可視可聽的感性材料所構成的藝術現象,通過欣賞者的想象、聯想,就可以過渡到對形象的間接性的感受,使他們獲得更為豐富的認識和情感體驗。

  造型藝術具有較多再現的因素,但是靜態(tài)的空間形象,難以反映事物發(fā)展的動態(tài)過程。藝術家們?yōu)榱丝朔@一局限,在創(chuàng)作中往往選取生活流動過程中關鍵的一瞬間加以表現,這一瞬間既包含著過去,又暗示著未來,留給欣賞者以馳騁想象的廣闊空間。列賓的油畫《歸來》描繪的是一個革命者從監(jiān)獄中出來剛剛跨入家門的一瞬間情景。革命者的從容,家人的驚喜,表現得很突出。從這凝固的一剎那間,我們不是完全可以想象出一個完整的故事來嗎?

  感受美需要領略美的不同風格。例如自然景物中,人們熟知的便有所謂“泰山之雄,華山之險,峨眉之秀,青城之幽,黃山之奇”等等。但是從總體上看又可分作兩種風格:一為壯美,一為優(yōu)美。一般說來,壯美的景物著重顯示自然界的雄偉、險峻、壯闊,它作用于人,往往使人產生崇高、敬畏之感。優(yōu)美則著重顯示自然界的幽靜、秀麗,它作用于人,使人產生精神愉悅之感。其他領域的美,也都有各不相同、繽紛多彩的風格。我們欣賞不同風格的美,不僅僅需要提升審美能力,同時需要包容性與審美個性相互統(tǒng)一的健康的'審美情趣。

  三、我們需要在審美中構建健全的審美心理結構

  美,在我們心里!笆篱g缺少的不是美,而是發(fā)現美的眼睛!边@句話的含義是,欣賞美需要有健全的審美心理結構。在審美活動中,人的感知、想象、理解、情感,以及個性、趣味等多種心理要素協同作用,形成審美判斷和審美領悟,產生審美快感,完成一個完整的審美過程。在整個過程中,感知、想象、理解、情感等,既相互依賴,又相互促進?梢哉f,感知是美感的出發(fā)點,也是其歸宿;想象是美感的樞紐和載體,情感是美感的中介和動力,理解是美感的指導和規(guī)范。在審美活動中,一旦這四種心理活動相互作用和相互補充,便使人獲得越來越豐富的審美體驗。因此,“放大美的瞬間”關鍵是要讓自己具有“發(fā)現美的眼睛”! 四、我們在發(fā)現美、感受美、欣賞美的同時,要參與美的創(chuàng)造

  美在創(chuàng)造。有了健全的審美心理結構,人就不僅能夠發(fā)現美、欣賞美,還能創(chuàng)造美。上面所說的美的景物、美的社會、美的藝術、美的科學,最終還是由具有審美創(chuàng)造意識、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的“人”創(chuàng)造出來的。這樣的人,他本身就是無與倫比的藝術精品;他的日常生活,就是“詩意的生存”“藝術化的生存”。中國古代的儒家和道家,對如何生活,都曾提出過自己的主張。儒家的審美觀有濃厚的功利色彩,他們認為,人應當有所作為,“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道家則認為,人應當活得瀟灑,大可“逍遙游”,不要斤斤計較功利得失?梢娙松鷳B(tài)度和審美觀念、哲學觀念都是一脈相通的,有什么樣的審美觀念就會有什么樣的人生態(tài)度,反之亦然。

  優(yōu)秀的藝術作品告訴我們,生活中的審美態(tài)度,是現實主義、理想主義、幽默感和敏感的一個合適的比例。充分享有生活不僅意味著物質上的占有,而且意味著從精神、情感的方面同自己的生活進行交往,超越動物的本能生活,超越本能生活所劃定的狹隘范圍,開拓一片廣闊的精神空間,獲得只有人才有的,不僅能生活而且能觀照的自由。只有這樣,才能把我們的胸襟像一朵花似的展開。

  五、我們要將發(fā)現美、感受美、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過程和結果,以美的形式再現出來,使之成為人們感受美、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對象

  這就要求我們以符合美的規(guī)律的方式、形式進行審美創(chuàng)造。大千世界林林總總美不勝收,想要抓住讀者,必須有強烈的沖擊力,蜻蜓點水浮光掠影肯定不行,我們應該選擇最能吸引人眼球的切入口:某種形態(tài)的美——自然之美、社會之美、藝術之美……某種風格的美——優(yōu)美、壯美,喜劇、悲劇……選取最為激動人心的情境、最為動人心弦的瞬間,凝神定氣反躬自問:是什么讓我熱淚盈眶?是什么令我終生難忘?是什么激發(fā)了我創(chuàng)作的沖動?是什么讓我感悟到我的人生追求、審美理想?抓住這一點直覺,這令你一見鐘情的“第一印象”,或者浮想聯翩,或者深入反思,再融入你的思路、你的靈感、你的感悟發(fā)現……最后,你最想說的一句話就可以提煉出來了!這將是你文章的新的起點:還有哪些材料可以凸顯這個中心?應該用哪些方式方法凸顯這個中心?

  選材、表現手法越豐富越好,但是多種多樣的材料、方法,都必須圍繞你的“中心”,凸顯你的第一印象!

  競賽作文與高考作文的不同之處在于,不必強調“穩(wěn)中求新”,可以提倡“孤注一擲”“刻意創(chuàng)新”。選擇別人可能沒有辦法占有的材料、沒有辦法體驗的感受,或者從別人熟知的材料中提煉出令別人瞠目結舌的立意,以別人想象不到的形式作文,大至文章的體裁、表現方法,小到擬訂題目,大可以推陳出新、出奇制勝!

  但是,千萬別忘了,無論如何創(chuàng)新,哪怕寫的是似乎荒謬絕倫的夢境幻境,必須是你真實的體驗、真實的感情,必須亮出你的拿手好戲!這就是所謂的“萬變不離其宗”!

  當然,如果寫議論文,必須作理性思考。“開口小”“力求創(chuàng)新”的起點是一樣的。例如關于“健康人格”這個話題,可以談論的內容實在太豐富了。我們可以將話題盡量限制在比較小的范圍之中,這樣比較容易掌控。如僅僅談“健康人格”中的氣質、認知、智能、情感情緒、意志品質等。這些方面都可以進一步展開為“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它們都可以成為單獨的話題。又如表現形式,論辯、演說、書信等體裁,都有利于設置特定情境,從而激發(fā)我們的寫作激情,并且讓議論有明確的針對性。

高中的作文 篇8

  父愛和母愛是世界上無私的愛,是用任何語言無法形容的,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我愛我的父親母親。

  記得有一次,父親陪我在廣場上學騎自行車,我先坐在車上,雙手把住了車把,腳慢慢地蹬著車梯子,因為我第一次騎自行車,所以,頭一直盯著自行車。這時,父親看了看我說:“不要一直低頭看自行車,向前看。”我聽了父親的話,騎得不錯。這時,我加快了速度,突然,來了一輛車,父親急切地喊:“快停下來!蔽壹泵δ笞≤囬l,小聲喃喃道:“好險啊!

  我繼續(xù)向前騎,正沾沾自喜,卻得意忘形了,突然,我眼前出現了一棵粗壯的老樹,緊接著我的自行車一顫,我從自行車上摔了下來。父親連忙跑過來對我說:“做每件事都要一心一意,經過幾次嘗試后才能成功,如果像你這樣,剛得到一點成績,就得意洋洋,那可不行呀!”

  我聽了父親的話,嘗試了一下,我按照父親的指點,先跨上了車,手把著車把,雙腿不停的蹬著車梯子。我心里像有一只小兔子在“砰砰”直跳,像一只小鳥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飛翔!忽然,車子一晃,我趕緊扶住車把,又快速的蹬了起來,最后,我終于學會了騎自行車。 當然,我也很愛我的母親。

  記得那是一個炎熱的夜晚,我正在聚精會神的做作業(yè)。忽然眼前一片漆黑,電扇也不轉了,整個屋子里又悶又熱,原來是停電了。母親幫我點了蠟燭,我勉強可以做作業(yè)。看著我的汗水從額頭流到鼻尖,母親有點心疼了。這時,我身后吹來了一陣清涼的風。我好奇的轉身一看,原來是母親在給我扇扇子。風是涼的,可是我的'心卻是暖的,經過半個小時的艱苦奮斗,我寫完了作業(yè),躺在床上,母親還在扇著。父愛和母愛都是孩子成長的一部分,他(她)們的愛在嘮叨和訓斥中伴我成長。

高中的作文 篇9

  《印度墨》中寫道:我邊走邊拾,一路上拾起無數不想要的東西,當遇到真正想要的東西,袋子已經裝滿了。漫漫人生,無限誘惑,我們應堅定心中的方向、目標,學會克制,懂得舍棄。

  因為早知想心中所愛,所以選擇節(jié)制,舍棄了前者,這是梁實秋先生留給我們的人生大智慧:堅定心中信念,學會舍棄。

  如那奔騰不息的河流,它早知道心中的夢想----奔騰入海,揮灑一路艱辛,舍棄了那一方閑適的凈土,選擇拼搏生命。只因心中早有所屬,為夢想而燃盡生命。汪國真在《我喜歡出發(fā)中》寫道:"我喜歡出發(fā),只為到達的地方都屬于昨天,哪怕那山再清,那水再秀,那風再溫柔,太深的留念只能成為一種羈絆,絆住的不僅有雙腳,還有未來。"是啊!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既然目標是地平線,留給世間的只能是背影。我們拒絕誘惑,學會克制,方能成就大業(yè)。

  林徽因曾寫道:回首,我們都做了歲月的奴,匆匆地跟在時光后面,忘了當初想要的是什么,而今得到的又是什么。如果梁實秋先生接受了先前的二者,又何來機會去享用最愛呢?

  再如那莊周,入任為陰,逍遙為陽,他舍棄了入仕平步青云的機會,獨立于天地間,與小橋流水同行,與白云清風為伴,欣賞那自然的雨膩云香,感悟花間蝶舞的.徜徉之美,終成就了《逍遙游》;蛟S,莊子從始至終都清楚內心所依,才能舍棄那名利與誘惑。

  季羨林,昔日的紅衣少年,如今的白發(fā)老人,十年留德寒窗苦,牛棚雜憶密草多。這位大學者卻毅然要求摘掉三個桂冠,他舍棄了名利,只因成全心中所要的臻美境界。因為了解心中所想,才毅然舍棄,言有物,行有格。

  而今的我們,又何嘗不在為了夢想而舍棄。為了高考,為了十二年的付出有所收獲,我們披星戴月,舍棄安逸,踏上夢想征程,那方形教室蓬勃了青春的色彩,我們無悔。因為我們堅信,現在舍棄的終會以另一種形式還來,在那個人仰馬翻的歲月,被我們插上翅膀、涂上斑斕色彩的夢想終會振翅高飛,絢爛整個夏天。

  梁實秋先生懂得克制,懂得舍棄,終獲得心中所想。我們也應時刻謹記這一道理:舍棄,是為了更好的獲得。

【高中的作文】相關文章:

高中時代高中作文03-24

當高中作文01-31

高中的作文04-09

高中作文精選12-23

高中的作文11-03

讓高中作文01-16

在高中作文01-17

在高中的作文11-09

我的高中高中作文5篇02-13

我的高中生活高中作文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