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高中> 離騷高中背誦部分原文翻譯及背誦技巧

離騷高中背誦部分原文翻譯及背誦技巧

時間:2024-11-19 08:47:21 曉鳳 高中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離騷高中背誦部分原文翻譯及背誦技巧

  《離騷》是中國戰(zhàn)國時期詩人屈原創(chuàng)作的詩篇,是中國古代最長的抒情詩。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離騷高中背誦部分原文翻譯及背誦技巧,希望對你有幫助。

離騷高中背誦部分原文翻譯及背誦技巧

  屈原《離騷》高中背誦部分,原文: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余雖好修姱以鞿羈兮,謇朝誶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怨靈修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

  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

  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guī)矩而改錯。

  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獨窮困乎此時也。

  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tài)也。

  鷙鳥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異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

  回朕車以復路兮,及行迷之未遠。

  步余馬于蘭皋兮,馳椒丘且焉止息。

  進不入以離尤兮,退將復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茍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

  芳與澤其雜糅兮,唯昭質(zhì)其猶未虧。

  忽反顧以游目兮,將往觀乎四荒。

  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

  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

  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

  《離騷》必背部分翻譯:

  我揩著眼淚啊聲聲長嘆,可憐人生道路多么艱難。我雖愛好修潔嚴于責己,早晨被辱罵晚上又丟官。他們彈劾我佩帶蕙草啊,又指責我愛好采集茝蘭。這是我心中追求的東西,就是多次死亡也不后悔。怨就怨楚王這樣糊涂啊,他始終不體察別人心情。那些女人妒忌我的豐姿,造謠誣蔑說我妖艷好淫。庸人本來善于投機取巧,背棄規(guī)矩而又改變政策。違背是非標準追求邪曲,爭著茍合取悅作為法則。憂愁煩悶啊我失意不安,現(xiàn)在孤獨窮困多么艱難。寧可馬上死去魂魄離散,媚俗取巧啊我堅決不干。雄鷹不與那些燕雀同群,原本自古以來就是這般。方和圓怎能夠互相配,志向不同何能彼此相安?寧愿委曲心志壓抑情感,寧把斥責咒罵統(tǒng)統(tǒng)承擔。保持清白節(jié)操死于直道,這本為古代圣賢所稱贊。后悔當初不曾看清前途,遲疑了一陣我又將回頭。調(diào)轉(zhuǎn)我的車走回原路啊,趁著迷途未遠趕快罷休。趕著我的馬車緩緩的在蘭草水邊行走,跑上椒木小山暫且停留。既然進取不成反而獲罪,那就回來把我舊服重修。我要把菱葉裁剪成上衣,我并用荷花把下裳織就。沒有人了解我也就罷了,只要內(nèi)心真正馥郁芳柔。把我的帽子加得高高的,把我的佩帶增得長悠悠。雖然芳潔污垢混雜一起,只有純潔品質(zhì)不會腐朽。我忽然回頭啊縱目遠望,我將游觀四面遙遠地方。佩著五彩繽紛華麗裝飾,散發(fā)出一陣陣濃郁清香。人們各有自己的愛好啊,我獨愛好修飾習以為常。即使粉身碎骨也不改變,難道我能受警戒而彷徨。

  《離騷》背誦技巧:

  蘇落:

  我高中的時候背東西在班里算是快而準的,記憶保存的時間也很長。我在背的時候傾向于視覺記憶,我背出每一句詩的時候,眼前都會浮現(xiàn)書上的那一頁文章,想起上課時老師講的情景,想起詩句的意思。背誦詩文,首先我認為一定要理解文章意思,才能承接上下文,才能自然而然地順下來。古人寫詩詞歌賦的時候并不是亂寫的,所以我們要理清文章的結(jié)構(gòu)。例如第一段寫什么,第二段寫什么,是從哪幾個方面寫的。明白層次結(jié)構(gòu),理解文章大意,死記硬背通常是記得不扎實,忘得快,做題也吃力的,我不建議不理解意思就開始背。第二也是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在開始背誦的時候一定要先讀熟。我通常是自己用中等速度讀一遍并錄音,然后一遍遍跟著背,直到?jīng)]有卡頓為止。我覺得效果還是挺好的?傊褪鞘炷苌,遇到瓶頸的時候千萬不要急躁,堅持加技巧,一切都會變好的!

  Destiny:

  用我堅強的毅力,抄了一遍又一遍。然后我抄了三遍后,奇跡般地背會了,出師表也是這樣會的(●—●)

  劉嘉森:

  說說我自自己在學古文用到的方法。先把那些不認識的字搞明白了,讀起來發(fā)音正確而且順口了。再把那些沒見過的詞語含義解釋通順了。然后把整首《離騷》的意思記下來,記在腦子里,再讀幾十遍上百遍原文,這就打好基礎了。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就是這個道理。還有最后最古老的方法拿筆默寫下來,一開始不用要求自己完全能寫下來,真記不起來的就翻書默記然后再寫。還有就是不用說一天一次給他背下來,可以一天兩小段,或者一大段,慢慢積累。

  我上學時第一次學古文,聽老師上面講,感覺跟天書似的,我都急哭了。后來慢慢接觸,讀的古文多了,就覺得這些古代作品特別有意思,尤其那些言簡意賅,幾百字就是一個小故事的,那會兒我是從《聊齋志異》《閱微草堂筆記》里入手的,里面的很多故事離奇,有讓人看下去的沖動啊。《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我國古代文學作品中最長的一首抒情詩。如果你能把這首最難背的一首給背下來了,你再背其他的長詩都是小意思了。

  離騷高中背誦部分原文翻譯及背誦技巧 1

  《離騷》賞析

  《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之一,該篇詩作長達375句、近2500字,是我國古典文學中最早最長的抒情詩,堪稱中國歷史第一抒情長詩。

  離的字意有:分開、分別,離別、離開;割。幌嗖、成排;陳列;經(jīng)歷;八卦之一,象征火;明;罹,遭受;縭,女子出嫁的佩巾;麗,依附;螭的古字,《廣雅·釋天》“山神謂之離”。

  騷的字意有:動亂、騷擾,騷亂、躁動;憂愁;狐臭味;掃。

  離騷一詞,司馬遷解釋為離憂,王逸解釋為別愁,班固解釋為遭遇憂愁,近人又有解釋為牢騷、勞商的,勞商即楚國流行歌曲名《勞商》。從離騷的字詞本身來說,上述解釋都有道理,也都能成立。但是,如果從屈原寫作這首詩篇的時間、內(nèi)容及其所欲達成的目的來分析,他是在遭受小人讒陷,被楚懷王冷淡、疏遠之際撰寫的(公元前313年左右),是要寫給楚懷王聽的,意思是“我經(jīng)歷著思想波動,不得重用,便回去干老本行”。從這個角度來說,屈原用“離騷”作為篇名,取意為“陳述自己躁動不安的心情”。

  《離騷》全詩,從內(nèi)容上可分為三大段落。

  第一段落,從“帝高陽之苗裔兮”到“豈余心之可懲”,共130句,內(nèi)容分為5小節(jié)。

  小節(jié)1 、屈原在《離騷》開篇第一句就自述自己的出身高貴“帝高陽之苗裔兮”,這里的高陽指太昊、少昊。我們知道,屈原出身楚國的少數(shù)民族巴族,巴族的祖先為太昊、少昊;與楚王、楚人、楚國貴族的祖先顓頊相比,少昊曾孺帝顓頊,事見《山海經(jīng)·大荒東經(jīng)》:“東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國。少昊孺帝顓頊于此,棄其琴瑟!币虼,屈原這句話的潛臺詞是說,楚王和楚國的貴族,你們不要瞧不起我,我的祖先比你們的祖先更高貴。

  接下來,屈原再述自己出生在虎年虎月虎日的大吉日子(巴人崇尚虎),天賦聰慧、重視自身修養(yǎng)、志向高遠,以及只爭朝夕、變法圖強、敢為天下先的政治抱負“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

  小節(jié)2 、講述自己輔佐楚懷王進行立法改革,欲使楚國實現(xiàn)堯舜禹三代盛世。但是,卻遭到小人讒陷,楚王毀約,被疏遠、排除在楚國政壇之外。在這里,屈原指天為正,表達自己對祖國對君王的赤誠忠心,并痛惜靈修(楚王)毀約和反復多變:“初既與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難夫離別,傷靈修之數(shù)化!

  所謂楚王毀約,這是一種非常不尋常的說法,普通臣僚是不會這樣說的。屈原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他的從政,代表著楚國少數(shù)民族巴族抗秦的意愿,而且是與楚懷王達成約定的。公元前318年楚懷王被推舉為合縱長,領導諸國共同抗秦,屈原正是在這時進入楚國決策層的,而楚懷王看中的則是巴人尚武精神所具有的戰(zhàn)斗力。但是,楚懷王在外交問題上反復多變,而且既不精明又沒有原則,時而抗秦,時而親秦,以致失信于天下,失信于國人。

  屈原在《離騷》中多次用“靈修”代指楚王,例如“夫唯靈修之故也”、“傷靈修之數(shù)化”、“怨靈修之浩蕩”。那么,屈原為何稱楚王為“靈修”?顯然,這不是楚國貴族、臣僚通用的稱呼楚王的方式,而是屈原的'獨創(chuàng)。這是因為,屈原出身巴族巫師,本名靈均(靈即巫),因此他有理由認為楚王是大巫師或巫師首領。修字意為美好、高、大,古人以身材高大為美;所謂靈修,即高大的巫師,亦即巫師之首。

  小節(jié)3 、描述自己在任職期間做了大量有益于國家的工作,但是卻無法改變眾小人鉤心斗角奔走鉆營的社會現(xiàn)狀。自己深切感到時間在虛度,長此下去恐怕到老也實現(xiàn)不了為國家建功立業(yè)的愿望。在這種情況下,自己“雖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遺則”。彭咸指巫彭、巫咸,古代著名的巫師;屈原出身祭司,法名靈均,所謂向彭咸學習,就是干自己的老本行。

  小節(jié)4 、描述自己早晨在朝廷上受到指責,傍晚就被罷免了官職,以致情緒非常低落和困惑,心情極為痛苦。盡管如此,自己仍然不肯同流合污,對美好事物的選擇也不后悔“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其中特別提及“眾女嫉余之娥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所謂“眾女嫉余”云云,表明屈原眉毛彎如月,身材修美,風流倜儻,再加上他那特立獨行的舉止,曾一度強烈吸引了王公貴族及其嬪妃女眷的注意和愛慕,并由此而遭到嫉妒,一時謠言四起。

  小節(jié)5 、描述自己復雜的心情和艱難的選擇“進不入以離尤兮,退將復修吾初服”。意思是,既然從政而獲罪,不如修復自己原來的服裝(巴人巫師的民族服裝),去重新做自己的老本行。在保持民族習俗的問題上,屈原的態(tài)度是堅決的“民生各有所好兮,余獨好修以為常。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

  第二段落,從“女須之嬋媛兮”到“余焉能忍此終古”,共128句,內(nèi)容分為4小節(jié)。

  小節(jié)1 、描述女須勸告自己要入境隨俗,莫要與眾不同。表明屈原被排擠出政壇后,曾一度回到家鄉(xiāng),或者在流放途中曾繞道回到家鄉(xiāng);家鄉(xiāng)人雖然同情屈原的遭遇,但是并不理解屈原的主張。

  女須,其身份眾說紛紜,或謂是屈原之姊妹,或謂是屈原之女,或謂是屈原的侍女、侍妾,或謂是屈原虛構(gòu)的人物,其地位相當于靈氛、巫咸。從《離騷》“女須之嬋媛兮,申申其詈予”的描述,以及女須所持的觀點來看,她應當是屈原生活中的一個真實人物,很可能是屈原的姐姐。與此同時,女須的身份應當是一位女巫,其職務類似巫山十巫中的巫姑;陳士林通過楚語與彝語的比較,也認為“女須”意即“靈女”(《民族語文》1991年2期)。

  小節(jié)2 、描述自己來到南方,向帝舜陳述自己堅持人生理想的原因,并總結(jié)歷史成敗經(jīng)驗教訓,繼續(xù)闡述只有舉賢授能,國家方能富強的主張。

  小節(jié)3 、描述自己駕龍乘鳳到遠方,“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實現(xiàn)而求索”,不顧路途如何遙遠,都要上下求索、尋找理想。但是,雷師不聽調(diào)遣,天宮守衛(wèi)不肯打開天門,自己處處碰壁,暗示去國離鄉(xiāng)之路走不通。

  在這里,屈原充分展示出他那超乎尋常的想象力,他命令羲和讓太陽車慢慢行,請來月神望舒為先驅(qū),忽而到昆侖山的空中花園懸圃,忽而到咸池飲馬,忽而又到天宮叩門。顯然,這得益于屈原的巫師出身,因為請神、命神之辭,乃巫師的工作之一,并成為習慣性思維;事實上,類似的修辭方式,大量存在于屈原的各種作品里,并成為屈賦的最突出的文學特征之一。

  小節(jié)4 、描述自己對歷史上美女的追求,同時借尋求美女來展現(xiàn)自己對理想的執(zhí)著決心。屈原在《離騷》中反復描述自己對美女的追求:“哀高丘之無女”、“相下女之可詒”、“豈唯是其有女”、“孰求美而釋女”、“聊浮游而求女”,以及“求宓妃之所在”、“見有 之佚女”、“留有虞之二姚”等等。宓妃,相傳是伏羲的女兒,溺死于洛水,遂成為洛水女神;有 之女,即帝高辛之妻;二姚,夏帝少康之妃。

  關(guān)于屈原在《離騷》中“求女”的寓意,古今注家紛爭鵲起,或謂是求通君側(cè)之人,或謂是求實現(xiàn)美政之途徑,或謂是求紅粉知己,或謂是求知音。其實,這里涉及到屈原的愛情與婚姻、家庭問題。

  或許,屈原反復訴說自己“求女”而均未果的經(jīng)歷,實際上是在陳述自己婚姻的屢屢失。悍说呐畠哄靛ò抵竿踝宓墓鳎湴亮,看不上自己;自己看上的有 氏美女(暗指貴族的千金),別人已經(jīng)疾足先得;自己還不如逃難的少康,沒有人肯把女兒(暗指遠方的世家女子)嫁給自己。當然,屈原在婚姻上的受挫,同時也是他在從政上受挫的另一種表現(xiàn)形式。

  一般來說,如果屈原出身楚國望族,上述情況幾乎是不可能發(fā)生的。但是,由于屈原出身楚國的少數(shù)民族巴族,而又在楚國宮廷從政。他的這種特殊身份,既失去了與本族女子結(jié)婚的機會,又同時受到楚國望族在通婚問題上的歧視和冷遇。在這種情況下,才華出眾的屈原,盡管不乏愛慕自己的女子,也不乏自己愛慕的女子,但是卻有情人終不成眷屬,因而陷入強烈的失戀之中。正是由于屈原在婚姻和從政兩個問題上都受挫,他才會萌生離開楚國政壇另謀出路的念頭,并去征求女須、重華(舜)、靈氛和巫咸的意見。

  第三段落,從“索 茅以筵 兮”到“吾將從彭咸之所居”,共117句,內(nèi)容分為3小節(jié)。

  小節(jié)1 、描寫自己的追求未能實現(xiàn),不知道出路何在,于是請靈氛占卜。靈氛占辭說,天涯何處無芳草,勸屈原離開楚國,遠走高飛莫遲疑。

  小節(jié)2 、描述巫咸降神,屈原向巫咸咨詢自己下一步的人生出路,決定接受巫咸的意見,去國遠游,“聊浮游而求女”、“周流觀乎上下”。

  小節(jié)3 、描述自己擇吉日出發(fā)遠游,一路上興致勃勃,但是忽然回首望見故鄉(xiāng),眷戀之情悠然升起,不肯就這樣離去,因為自己內(nèi)心深處仍然期待著楚王醒悟。

  值得注意的是,屈原在《離騷》的最后一段話說:“已矣哉!國無人莫我知兮,又何懷乎故都?既莫足與為美政兮,吾將從彭咸之所居!币馑际牵骸八懔税!國內(nèi)沒有理解我的人,我又何必眷戀故都?既然我不能實現(xiàn)美政的理想,那么我就向彭咸那樣生活吧!

  屈原所謂的向彭咸學習,也就是要干自己的老本行。他在《離騷》中兩次提到要向彭咸學習,意在強調(diào)其重要性。事實上,這句話是反著說給楚懷王聽的,是在真誠地期待著楚王能夠醒悟。

  縱觀《離騷》全詩,不僅文辭流暢,而且也充分體現(xiàn)出屈原的機智和策略。事實上,屈原創(chuàng)作《離騷》,并不是單純在發(fā)牢騷,更不是無病呻吟,而是有著明確的目的,意在通過這篇長詩,申明自己憂國、憂君、憂民之赤子之心,影響并感化楚懷王,以便能夠繼續(xù)實現(xiàn)自己的美政理想。

  或許,屈原之所以能夠在不太長的時間,就結(jié)束第一次流放,回到郢都,并獲任三閭大夫之職,即與楚懷王讀到《離騷》并有所感悟,不無關(guān)系。當然,屈原的去留,并不僅僅取決于個人的恩怨,而是有著時代的背景,這個背景就是楚國與秦國的外交關(guān)系。

  公元前313年,張儀自秦赴楚,勸楚懷王親秦絕齊,并以割地六百里為餌,楚懷王利令智昏而信之。由于屈原持堅定的聯(lián)齊抗秦的主張,因此遭到楚國親秦派貴族的讒陷和排擠,楚懷王為表示親秦之決心,遂疏遠并進而流放屈原。此后,秦國背割地之約,秦楚交惡,楚懷王這時讀到《離騷》,才又想到屈原,并重新起用屈原,直至公元前296年楚懷王客死秦國為止。

  據(jù)此可知,屈原創(chuàng)作《離騷》大約是在公元前313年之后的一段時間。值得注意的是,《卜居》稱“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復見”,此言若是,則屈原被罷免左徒之職,到重新被任命為三閭大夫,其間隔當有三年之久,也就是說《離騷》約創(chuàng)作于公元前310年左右。

【離騷高中背誦部分原文翻譯及背誦技巧】相關(guān)文章:

蒲松齡《促織》教案及原文翻譯賞析10-19

離騷的教案優(yōu)秀09-18

高中提分技巧10-07

高中寫作技巧11-09

高中備考:有關(guān)除夕的英語高中作文帶翻譯10-01

高中作文寫作技巧01-17

高中寫作技巧通用01-09

學習高中物理的技巧01-16

高中作文的寫作技巧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