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通用8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松鼠,通過學習能夠掌握有關松鼠的一些特征、習性方面的知識,體會文章語言的生動、形象、準確。
2、技能目標:由總到分,條理清晰地介紹小動物。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熱愛動物、熱愛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
1、對事物特征的觀察。
2、形象生動的說明。
3、語言準確性的把握。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大自然是豐富多彩的,它既有風光旖旎的自然景觀,也有千姿百態(tài)的花鳥魚蟲,還有形形色色的飛禽走獸。同學們可能看過中央電視臺播放的《動物世界》,平時對小鳥、小雞、小狗、小貓等小動物有著濃厚的興趣。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說明文就介紹了一種非常有趣的小動物——松鼠。
二、作者簡介
布豐(1707—1788),法國博物學家、作家,進化思想的先驅(qū)者。他用40年時間寫成了《自然史》。這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生物史》《人類史》《鳥類史》《爬蟲類史》《自然的分期》等部分,對自然界作了唯物主義的解釋。
三、文體知識
本文是一篇說明文。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章叫說明文。(這是一篇科學小品文)
說明文總的要求是用“說”的手段達到“明”的目的。特點是:一客觀性。不論是介紹事物,剖析事理,都是對客觀存在的一種反應。二科學性。說明文的任務之一就是介紹科學知識,給人以真知。三實用性。說明文要求詞能達意,詞盡意旨,使人“明其言,知其意”。
說明文有多種樣式,科學小品是其中一種。科學小品有兩個特點:一短小精練。也可稱千字文,一篇集中說明一個問題,資料可靠,數(shù)據(jù)確鑿,力求知識的科學性。二玲瓏活潑。有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象,可敘述可描寫,它通俗易懂,多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富于情趣,引人入勝。
本文是科學小品中的著名作品。作者布豐,是法國博物學家,科學家,貴族家庭出生,愛好自然科學。26歲入法國皇家科學院,曾任法國皇家植物園園長,是凈化思想的先驅(qū)者,著有《自然史》36卷。
四、課文朗讀
1、把握課文中紅色字體的詞語的'讀音。
馴良(xùn)乖巧(guāi)清秀(qīngxiù)矯。╦io)機警(jng)玲瓏(líng)帽纓(yīng)歇涼(xiē)榛子(zhēn)櫸實(jǔ)橡栗(lì)蟄伏(zhé)錯雜(zá)苔蘚(táixin)圓錐形(zhuī)梳理(shū)
2、學生用稍快的節(jié)奏齊讀,指出說明對象的特征,給課文分層,然后讀出你比較喜歡的片段,體會文章的語言美。
作者是用帶有文學色彩的筆調(diào)來說明松鼠的有關情況的,寫得生動而形象。
五、課文理解(依據(jù)參考書)
1、松鼠是怎樣一種動物?找出文章中相應的段落。
明確:
(總)第1段,松鼠是一種漂亮、馴良、乖巧,討人喜歡的動物。
第2段,松鼠的漂亮。
。ǚ郑┑3段,松鼠的馴良。
第4、5段,松鼠的乖巧。
。ㄑa充)第6段,松鼠是一種有用的動物。
順序:先總說——再分說——最后補充說明
2、研讀相應段落,完成表格。
特點從幾方面說明
漂亮
1、面容和肢體:清秀、矯健
2、好看的尾巴:帽纓形、翹
3、吃食的樣子:前爪送、坐
馴良
1、活動范圍:樹林(不侵犯人類)
2、活動時間:夜晚(不騷擾人類)
3、主食種類:果實(不傷害人畜)
乖巧
1、過水:尾巴當帆和舵
。▌幼鳎2、警覺:跑、躲、逃
3、跑跳:輕快、善爬樹
1、選址:干凈暖和
。ㄖC)2、建造:寬廣堅實
3、居。菏孢m安全
4、蓋子:充滿靈性
補充說明:松鼠的繁殖;換毛;松鼠的價值——肉可以吃,尾毛可以制筆,皮可以制衣。
六、知識拓展
。ㄒ唬┍疚倪\用擬人手法生動地說明事物
1、比較閱讀,進一步體會本文生動說明的妙處
《辭!罚核墒笠喾Q“灰鼠”,哺乳綱,松鼠科。體長20—28厘米。尾蓬松,長16—24厘米。體毛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腹面白色。冬季耳有毛簇,林棲;用樹葉,草苔筑窩,或利用鴉、雀的廢巢。嗜食松子、胡桃等果實,有時食昆蟲和鳥卵……年產(chǎn)1—4窩,每產(chǎn)5—10仔。分布于我國東北至西北,以及歐洲各地。毛皮可制衣,尾毛可制筆。
2、依據(jù)參考書講述
。ǘ┢纷x課文體會語言
(說明文語言以準確為主,生動為輔。準確是為體現(xiàn)其科學性,而生動則使文章具有可讀性。本文是一篇科學小品,兼具準確性與生動性。自讀課文,劃出你認為生動、形象、有趣的句子,并思考為什么讓你覺得生動。)
1、語言生動性的體會
。1)貼切的形容詞:清秀、閃閃、矯健、輕快、敏捷、機靈、玲瓏、帽纓形、美麗、漂亮……(外形)
。2)巧妙的修辭手法:比喻、擬人
。3)精當?shù)膭釉~:搬、放、編扎、擠緊、踏平……(筑窩)
2、語言的準確性比較
。1)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它)在高處活動,像鳥類似的住在樹上……
(2)它們很怕強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窩里歇涼
通過比較重在讓學生體會說明語言的準確性,并明確語言的準確性體現(xiàn)在表示猜測、限制性的語言上,如“好像”、“經(jīng)!钡。
。ㄈ┏h同學們關愛動物
作者筆下的松鼠可愛又有價值,很討我們的喜歡。其實,大千世界里還有許許多多這樣的動物,對待它們,我們也應該充滿愛心。
。▽W生瀏覽相關的動物圖片以及肆意捕殺動物的報道)
請學生發(fā)出“關愛動物”的呼吁,每人說一句話。
。ㄋ模┖献鹘涣鳎何蚁矚g(熟悉)的一種小動物
語文教案 篇2
學習目標
。保惺芑ê⒆拥幕顫姟⒄{(diào)皮;想想花的學校釋什么樣子的,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進行學習。
2、引導學生感受語言美,想想文中描繪的情景,感受大自然的花富有的`靈性、童真童趣。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習重點:朗讀背誦課文。
過程與方法
教師活動
一、復習導入:
2、檢查朗讀課文的情況。
二、精讀課文、深入理解:
1、分大組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自由回答,說話練習:
什么時候,花孩子會從無人知道的地方跑出來呢?花孩子又是什么樣子呢?
3、你在學校里最開心、最快樂是什么時候?
4、說說花孩子的媽媽是誰?
三、展示繪畫,指導朗讀:
1、請同學們把上節(jié)課布置大家畫的花的學校展示出來。
學生活動
1、開火車認讀本課生字。
討論交流,進行說話練習。
分大組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談談自己的理解。
介紹自己想象中的“花的學!。
自由閱讀信息窗的內(nèi)容。
板書設計
花孩子沖出來美麗,活撥,可愛
急急忙忙
教學反思
詩歌的語言和所描繪的情境很能調(diào)動學生相關的情感體驗,因而我將教學重點放到感情朗讀課文上。讓學生走進課文,真正理解課文所描寫的意境,并從中讀出滋味。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1、認識“8個生字,會寫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松鼠和熊友誼。
3、借助插圖,了解課文內(nèi)容。
4、感受人物喜怒樂情感變化,使學生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誼有一定感受。
教學難點重點:
了解課文內(nèi)容,使學生對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誼有一定感受。
感受人物內(nèi)心喜怒哀樂的情感變化。
教學內(nèi)容:
課本第-頁
教學過程:
第 一 課 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看了這個題目你想到了什么?(學生質(zhì)疑)
3、 識字寫字。
4、 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拼音讀準字音。
5、 利用圖畫輔助識字:觀察一、二幅圖,體會“樂壞了”“扎風箏”“抓住”“幸!钡囊馑迹⒄J讀
其中的生字。
6、 利形聲字的規(guī)律識字。利用形聲字的特點學習“抓、莓、吵”三個聲字。讀準字音,理解字義。
7、 重點分析“壞、扎、抓、幸、!。
5、 指導寫字:重點指導“幸、抓、祝、福”。
幸:上下結構,右邊是“土”不是“士”
祝福:兩個字的左邊都是“示補旁”。不是“衣補旁”。
二、初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的`內(nèi)容。
三、自由讀課文:說說你讀后有什么感受。
四、教師范讀課文:聽后說說你有什么一步的感受。
五、板書設計。
20 紙船和風箏
壞 扎 抓 莓 幸 福 吵 受
第 二 課 時
一、復習導入。
出示詞語:學生開火車詞語。
山頂、山腳、小溪、風箏、紙船、松果、草莓、紙條、屋頂、門口、幸福、快樂、愿意、漂亮、飄蕩
復習生字讀音。(出示卡片,認讀生字)
二、 朗讀感悟。根據(jù)下面問題,找到相應段落。并朗讀中,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
1、 小熊第一次拿起紙船,心里可能怎么想。
2、 為什么“山頂上再也看不到飄蕩的風箏,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紙船了”?
后來小松鼠放了一只紙船,如果是你,你會主動放這只紙船嗎?
三、舉行朗讀比賽。先小組比賽,一人讀,其他成員做評委。選出代表在班上比賽。全班同學進行評價。
(四)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并說說讀后的感受。
四、板書設計。
(1) 紙船和風箏
風箏
松鼠 小熊 和睦相處
紙船
教學反思:
我放手讓學生讀,愿意讀哪句就讀哪句這句話,學生自己選擇讀書方式和精度內(nèi)容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同桌或者分組共同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細致觀察、準確比較、合理想象的能力。
2.用恰當?shù)恼Z言形容樹葉的不同形狀、大小和顏色。
3.激發(fā)和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1.細致觀察、準確比較、合理想象。
2.把樹葉寫得既具體又有趣。
教學準備
1.布置學生采集不同形狀、大小和顏色的樹葉。
2.查找資料了解有關樹葉的知識,并分門別類進行整理。
教學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引出話題
1.師:大家喜歡樹葉嗎?說說為什么喜歡樹葉?
2.小結:當人們稱贊花美時,它默默元聞地堅守自己的崗位;當烈日炎炎、酷暑難當時,它毅然背負烈日的照射,為人們帶來一片陰涼;當秋天來臨時,它又“化作春泥更護樹”!
3.老師想和大家做兩個有關樹葉的游戲,第一個游戲的名字就叫“報葉名”,看誰知道的樹葉種類多。(學生報葉名)
4.第二個游戲是“百葉選美比賽”。請你介紹一下你最喜歡的樹葉,用自己的語言來描繪它的樣子,比一比,看誰描繪得最精彩,老師將送給獲勝者一片樹葉標簽。(學生描述最喜歡的樹葉)
二、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想象
1.同學們喜歡樹葉,老師也非常喜歡,今天我給同學們帶來了許多樹葉,請大家欣賞。
(課件出示各種樹葉的圖片,讓學生邊看圖邊講解出示的'是什么樹葉,以及有關這些樹葉的資料)
2.看了這些圖片你最想說的是什么?發(fā)表一下自己的感想。
三、指導觀察,積淀素材
1.俗話說:“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逼匠,你或許沒留意它們,今天,就請大家仔細觀察這些樹葉。(學生拿出課前采集的樹葉,前后四人為一組一起觀察)。
2.我們一起來分享你的發(fā)現(xiàn)。
教師預設的問題有:樹葉的形狀像什么?樹葉是什么顏色的?你看看它們的表面是否有條紋?把鼻尖湊近它,聞到什么氣味?再用手摸一摸,有什么感覺?
3.在觀察中,有哪些好幫后幫助你發(fā)現(xiàn)呢?(眼、鼻、口、手)
4.這些好幫手幫你獲得了有關樹葉的哪些知識呢?(小聲地把這些發(fā)現(xiàn)在連貫地說一說,自己練習,指名說)
四、交流互動,自主表達
1.這些樹葉太美了,我仿佛來到了葉的世界,覺得自己也變成了一片樹葉,同學們有沒有這種感覺呢?展開想象的翅膀,把自己當作是你最喜歡的那片樹葉,你會向大家說什么呢?(學生交流,教師相機板書)
。1)自我介紹。(側重自然知識的講述)
。2)自己在四季里的變化。(側重景物描寫)
(3)自己的經(jīng)歷。(側重事情經(jīng)過的講述)
2.喜歡同一種樹葉的同學,你們可以組成一個小組,把你要說的內(nèi)容先說給組里的同學聽。(互動交流,互相啟發(fā),評改完善)
3.展示匯報,評出說得最好的一組。
五、因勢利導,自由寫話
下面請大家拿起手中的筆,將你們剛才所說的內(nèi)容寫下來,看誰能把樹葉寫得既具體又有趣。
學生開始習作,教師相機進行指導。
第二課時
一、指導學生修改習作
1.完成了習作,感覺怎么樣?
2.自讀自評習作:想不想給自己打個分呢?好,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有哪些要求。請看大屏幕:
習作自評要求:
自評(一片智慧葉)
語句通順:通過片斷練習把故事寫清楚,寫明白,敢于大膽想象。
自評(兩片智慧葉)
語句通順、生動;能把故事寫具體,有趣,還有自己獨特的想法;想象豐富。
3.同學們,自由大聲地朗讀自己的習作吧,并把自評的結果寫在題目的左邊。
4.誰愿意到前面來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習作?指名讀,師生評價。
5.合作評改,出示要求:
。1)在組長的帶領下,互相圈出錯別字,勾畫出好詞好句。
。2)參照自評成績,綜合小組成員意見,給出建議成績,并將評價成績寫在題目的右邊。
。3)如果留下小組評改意見就更好了。
二、四人小組合作評改習作,教師參與指導、評改。
三、教師激勵學生完善習作
1.聽了小組成員的意見和剛才同學的匯報,想不想再修改一下自己的習作?好,那就讓我們現(xiàn)在行動,在原文上改吧。
2.自主習作交流會。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最后一根火柴點燃了篝火,那又是什么點燃了這最后一根火柴?
3、理解“老隊長沉默了一會兒……創(chuàng)造奇跡的竟是一根微不足道的火柴”的內(nèi)在含義,讓學生認識到:在危機時刻,只有堅強、鎮(zhèn)定和智慧才能創(chuàng)造化險為夷的奇跡。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
2、認識10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積累詞語。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的含義:用百折不撓的意志,鎮(zhèn)定和大智大勇的聰穎來化險為夷,達到自己拯救自己。引導學生認識到人生的道路不可能總是風平浪靜,自己拯救自己才是生存的最好態(tài)度和最好辦法。
教學準備:
火柴、課件、生字卡
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播放課件:我國科學考察隊員在這里突然遇到了暴風雪。
2、將課件的畫面停止,試著猜想后面發(fā)生的故事?
3、出示實物火柴。在老師板書時跟著書寫“柴”字。
4、板書課題:最后一根火柴?吹秸n題你想到了什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輕聲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2、教師播放課文錄音帶,學生邊聽邊思考揭題時的問題。
三、精讀感悟,明白道理
1、學生輕聲自由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標記出生字詞。
a、交流不理解的字詞。遇到這種情況你可以想什么辦法解決?
b、指名小老師書寫:“達”,給它找朋友,說句子。
c、用朗讀的方式告訴大家:險惡環(huán)境和危機產(chǎn)生的語句。
d、結合課件圖片和有關情感體驗,指導朗讀感悟。
2、齊讀第二自然段。
我們在遇到這種惡劣的天氣后,采取了什么措施?
三、小結
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這樣的取暖方法有用嗎?科考隊員到底是怎樣渡過難關的呢?下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
四、作業(yè)
第二課時
一、圖片導入。
1、出示課文插圖,指名復述故事開頭。
(科學考察六個隊員在可可西里無人區(qū)突然遭遇到暴風雪,迷失了方向。)
2、齊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3、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看看科考隊員是怎樣渡過難關的?
二、精讀感悟
1、默讀第三、四、五自然段,標出生字詞。
a、檢查認讀:
巖石跌猛然干枯投遺憾僅點燃上演一幕
肆虐驟然顫抖對峙裹挾心領神會
b、注意加點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想想如何記住它們。
c、在課文中找出危機不斷加深的描寫。
d、結合課文描寫理解詞語:“心領神會”“遺憾”
e、讀到這里,你的心情怎樣?你有什么想法?你對“老隊長”有什么建議?
f、指名讀,點評,齊讀。
2、重點指導理解六、七自然段。
1)帶著問題:自由讀6自然段。
a、“老隊長沉默了一會兒”,他想了些什么?他命令大家怎么做?(命令大家把厚厚的外衣脫下,擁在各自胸前。然后用身體圍成一個圈,將老隊長劃火柴的手圍得密不透風。)
相機指導書寫:“令”可用熟字加一筆的方法如:今
b、他自己是怎么做的
c、如果你是這個準備劃火柴的老隊長,你心里怎么想?
2)討論:
這最后一根拯救生命的火柴是怎樣燃燒起來的?
你感覺老隊長是個什么樣的人?你從哪里知道的?(有堅強意志、鎮(zhèn)定,聰穎)
3)齊讀第七自然段。
這最后一根火柴成功點燃了篝火,拯救了六個人的生命,但是原先火柴盒里有好幾根火柴,為什么這最后一根能成功的點燃起來呢?
。ɑ鸩袷恰八牢铩,人是活的;鸩衲軌蛳纾材軌螯c燃,關鍵在于人怎么使用它。有不放棄希望,具有堅強意志的人才敢于劃燃最后一根火柴。)
三、拓展交流,討論:
1、課文為什么要用“最后一根火柴”為題?
2、你遇到過什么危機或困境嗎?當時你是怎么做的?
3、在以后的生活中,如果你遇到危機和困境,你應該如何面對?你有多少中生火方法?
四、小結
五、作業(yè)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運用口頭語言與書面語言,交流綜合性學習的收獲,提高傾聽、應對、表達等語言能力。
。、比較句子,體會詞語在表達語意輕重方面的作用。
3、積累農(nóng)業(yè)氣象諺語。
。础⒄故揪C合性學習的成果,培養(yǎng)學生的成就感,激發(fā)探究大自然的興趣。
【課前準備】
1、學生準備有關“大自然的啟示”綜合性學習的圖文資料、小發(fā)明、小創(chuàng)意等。
。、教師準備人類從大自然中受到啟示有所發(fā)現(xiàn)與發(fā)明事例的資料或課件。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一、展示事例,激發(fā)興趣
課件出示或講述下列事例,引入新課。
2000多年前埃及人邁克雷在尼羅河邊散步時,踢到了干烏龜殼,從中受到啟發(fā),發(fā)明了木制四弦的樂器──世界上最早的小提琴。
(課件出示烏龜殼、小提琴,播放小提琴優(yōu)美的旋律)
。ㄒ魳忿D(zhuǎn)換為沉重的曲調(diào),教師語氣沉重地講述)
澳大利亞原本沒有兔子,只有袋鼠、駝鳥等少數(shù)動物種類。1859年英國移民帶去20多只家兔到達澳大利亞。那里沒有虎、豹、豺、狼、狐等食肉動物,兔子沒有天敵,只生不死,不到三年時間,就多得擠滿了牧場草地。到了19世紀末,兔子經(jīng)過的地方,牧草、麥苗蕩然無存,仿佛刮了一場龍卷風,或像洪水剛剛沖過一樣,豐美的草場變成了荒漠,確確實實發(fā)生了一場“兔災”,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很長一段時間人們對兔子的逞兇束手無策。后來,科學家找到一種針對兔子的粘液瘤病毒,它通過蚊子傳播給兔子,大批兔子接連死去,這樣澳大利亞的農(nóng)業(yè)和畜牧業(yè)才得以恢復。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它告訴我們:自然界動物與動物之間,動物與植物之間都是協(xié)調(diào)統(tǒng)一的關系,哪個環(huán)節(jié)上發(fā)生失調(diào),就會破壞生態(tài)平衡,就會給人類帶來災害。
二、自主選擇,分組交流
自主選擇交流的內(nèi)容──從下列方面任選一項交流:自己對大自然的發(fā)現(xiàn);搜集到的相關資料;自己的發(fā)明設想;自己嘗試實驗或設計發(fā)明的情況。
自主選擇交流的伙伴──交流內(nèi)容相同的組成一個或若干個小組。
自主推薦在全班匯報的代表──教師適當引導激勵上臺少的同學,善于發(fā)現(xiàn)突出典型并積極向組員推薦。
三、全班匯報,互動交流
1、各小組推薦的代表向全班匯報,教師注意引導學生說話清楚、大方、語言順暢連貫,通過過渡語評點和重點引導學生評議兩三名同學來激勵學生;聽的同學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聽的過程中或聽完之后舉手向匯報的人請教,形成臺上臺下的互動交流,學生不能解答的教師可做解答或引導課外去查閱資料、實踐探究。
。、評選“最佳創(chuàng)意獎”“查閱資料能手”“超越自我獎”等,進行精神獎勵:全班鼓掌、打節(jié)奏為獲獎同學唱一支歌曲。
四、同桌互說,強化提高
請向獲獎的同學或你認為最出色的同學學習,重新組織自己的語言,再同桌兩人一組,一人講,對方聽一聽、問一問、夸一夸。教師巡回指導。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的
1、了解作者并認識其對清朝封建統(tǒng)治者殘酷摧殘人才的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強烈愿望。
2、理解文言詞語“以”、“則”、“之”、“其”、“夭”、“病”、“泣”、“順”。
3、理解本文內(nèi)容,體會其“托物言志”的特點。
教學重點
理解文言詞語,疏通文句,理解“托物言志”的特點。
教學難點
理解詞語和文章的寓意。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資產(chǎn)階級改良主義的先驅(qū)者龔自珍有一首詩幾乎人人能背誦,這就是《己亥雜詩》。大家能不能齊聲背一背這首詩?
龔自珍為什么會發(fā)出這樣的哀痛和吶喊?因為迫切要求改良的龔自珍對政治腐敗的清朝封建統(tǒng)治者禁錮思想、扼殺人才的現(xiàn)實極其不滿。正如他在《乙丙之際著議第九》里所說:“才士與才民出,則百不才督之、縛之以至于戮之!薄奥酒淠軕n心,能憤心,能思慮心,能作為心,能有廉恥心,能無渣滓心。”一句話,就是扼殺憂國憂民之心,扼殺禮義廉恥之心,扼殺改革發(fā)展之心。針對這種現(xiàn)實,龔自珍寫了一篇藝術性很強的小品文,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病梅館記》。
。ò鍟翰∶佛^記)
二、學習新課
1、解題
[教法]教師引導學生了解作者、作品和題目。
[要求]學生明確以下五點:
、僮髡叩纳涑宕笃凇
、谧髡叩男彰痔枴徸哉洌郑╯)人,號定(n)。
、蹖ψ髡叩亩ㄔu——思想家、文學家、資產(chǎn)階級改良主義先驅(qū)。
④作者的作品和文集——《龔自珍全集》。
⑤題目——“記”標明文體是小品文或隨筆。
2、預讀
[教法]兩名學生一人讀前一段,一人讀后一段,要朗讀。
[要求]兩名學生讀的同時,其他學生看課文,并用鉛筆劃出自己不懂的詞、句。
3、釋譯
[教法]①采用學生提疑,學生解疑的方法解決課文中學生不懂的一些問題。
、诶蠋熖嵋刹⒁龑W生解釋、翻譯、理解一些語句。
、廴氖枥硗戤吅,學生齊讀課文一遍。
[要求]重點弄清以下內(nèi)容。
。1)結合句子理解“以”、“則”、“之”、“其”四個虛詞。
(2)結合句子理解“夭”、“病”、“泣”、“順”四個活用的實詞。
。3)結合課文釋譯以下九個句子:
①梅以曲為美,直則無姿
、谖纯擅髟t大號以繩天下之梅也
③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刪密,鋤正,以夭梅病梅為業(yè)以求錢也
④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錢之民能以其智力為也
⑤斫其正,養(yǎng)其旁條
⑥既泣之三日
⑦縱之順之,毀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縛;以五年為期,必復之全之
、嘤璞痉俏娜水嬍浚适茉崊,辟病梅之館以貯之
⑨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閑田,以廣貯江寧、杭州、蘇州之病梅,窮予生之光陰以療梅也哉
4、理解
[教法]設疑提問,啟發(fā)談話為主。
[要求]①逐段理解文章的表層內(nèi)容。
、谠凇都汉ルs詩》與課文的對比中理解文章的深刻內(nèi)涵。
【設問1】課文第一段中有一句話這樣說:“文人畫士之禍之烈至此哉!”這里的“此”指代什么內(nèi)容?請用課文原句回答。
——“而江浙之梅皆病!
[按]學生如不能準確回答,教師可引導學生認識此句前冒號的作用,并明確:冒號表示對上文的總結,說明文人畫士的“孤癖之隱”所造成的惡果是“鬻梅者”以“斫其正,養(yǎng)其旁條,刪其密,夭其稚枝,鋤其直,遏其生氣”來賺大錢,而這種摧殘梅花的惡劣行徑,就必然導致了“江浙之梅皆病”的惡果。
。ò鍟喉金B(yǎng)刪夭鋤遏)
【設問2】為什么有人會將文人畫士的“孤癖之隱明告鬻梅者”讓其賺大錢呢?文人畫士的“孤癖之隱”是什么?請作最簡要的回答。
——因為
文人畫士喜歡“夭梅病梅”卻不敢“明詔大號”地用此時尚去“繩”天下之梅,而“蠢蠢求錢之民”卻不能想到這一點。文人畫士的“孤癖之隱”概括起來就是:以“夭梅病梅”為時尚,并想以此來“繩”天下之梅,而“蠢蠢求錢之民”卻不能想到這一點。文人畫士的“孤癖之隱”概括起來就是:以“夭梅病梅”為時尚,并想以此來“繩”天下之梅。
。ò鍟豪K夭病)
[按]此句旨在引導學生理解“此文人畫士……以其智力為也”兩句意思,教師在引導學生作答的同時,讓學生明確:“江浙之梅皆病”惡果的產(chǎn)生是由于“鬻梅者”制造病梅“以求重價”的行為所致,而“鬻梅者”制造病梅的原因則是由于文人畫士的偏嗜病梅——這就是病梅產(chǎn)生的社會根源。
【設問3】“文人畫士心知其意”中的“其意”怎么理解?文中有沒有具體的內(nèi)容?
——它的,它們的。文中有具體的內(nèi)容,如:“或曰:……密則無態(tài)!
“或”字怎么解釋?誰能對此作大膽的推測?
——有的人?赡苁且话闳,也可能是居高位者,甚至是統(tǒng)治者。不然何以使文人畫士“心知其意”并以之為尚?
[按]通過此問必須啟發(fā)學生明確:封建統(tǒng)治者的品梅標準或說是“孤癖之隱才是產(chǎn)生江浙之梅皆病”的根本原因。顯見,作者的影射對象之所在。
【設問4】面對“江浙之梅皆病”的社會現(xiàn)象,作者的`表現(xiàn)是什么?請用三個字來概括,看誰說的準確?
——泣療貯(板書)
[按]此問學生如不能準確回答,教師可引導學生運用辨析篩選的方法選出上述三個字,并明確:此三字乃作者同情梅、療救梅、保護梅的行動和決心,其行其志令人稱許。
從文中看,作者療梅的具體辦法是什么?
——縱、順、毀、解、復、全(板書)
【設問5】縱觀全文,我們可以看出文章是從哪兩個方面來記病梅館的?
——一是社會方面對梅的摧殘、扭曲;一是作者對梅的哀痛、療救。這正是全文的基本內(nèi)容。(板書:社會作者)
【設問6】作者僅僅是為寫梅而寫梅的嗎?
——以梅喻人,托物言志(板書)
[按]此問旨在理解文章的深刻內(nèi)涵。教師可引導學生明確:文中梅的遭遇正是清朝封建專制統(tǒng)治下人才的遭遇;作者對梅的態(tài)度,正是作者對人才的態(tài)度;作者對造成梅的病態(tài)的痛斥,正是作者對封建統(tǒng)治階級摧殘人才、扼殺人才罪行的痛斥;作者要求恢復梅的本性,保全梅的自然健康形態(tài),正是作者要求個性解放“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迫切心情。
【設問7】正因為作者以梅喻人,托物言志,所以文中對梅的感情實際上是對人的感情,在“記”的同時,又有飽含感情的抒情性句子,請找出來。
——①“文人畫士之禍之烈至此哉!”
、凇皢韬簦“驳檬褂瓒嘞救,又多閑田,以廣貯江寧、杭州、蘇州之病梅,窮予生之光陰以療梅也哉!”
[按]讀此兩句意在體會抒情句的特點,并由此引導學生聯(lián)想到作者的《己亥雜詩》,并在課堂上吟誦該詩:“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弊詈蠼處煆娬{(diào):課文和詩表達了相近的主題,這就是作者對清朝統(tǒng)治者殘酷摧殘壓抑人才的憤慨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強烈愿望。
三、課堂小結
這一節(jié)我們通過課文的學習,重點學習了四個虛詞、四個實詞,理解了本文“以梅喻人”“托物言志”的特點,并學習了一種讀書方法,這就是我的在第一段的學習中所采用的“執(zhí)果索因”閱讀法,希望大家下去能逐漸地掌握它,運用它。
四、布置作業(yè)
1、熟讀課文,并將本課所學的虛詞、實詞整理在筆記本上。
2、思考并完成課后一、二、三各題。
語文教案 篇8
學情分析:
學生通過對本單元《世界無煙日》、《能源短缺體驗日》兩個主題活動的學習,已經(jīng)知道設置特殊節(jié)日的意義,這時,恰逢植樹節(jié)來臨了,對于六年級的學生來說,要知道植樹種花的價值所在,培養(yǎng)學生要從我做起,愛護花草樹木,做“保護環(huán)境小衛(wèi)士”的意識是十分必要的;ú輼淠臼侨祟惖呐笥眩瑦圩o花草樹木是每個人的責任,教育學生從小愛護花草樹木,遵守社會公德是十分重要的。
活動目標:
1.了解植樹節(jié)的來歷和意義,樹木對環(huán)境的作用
2.了解保護樹木的途徑、愛惜樹木。。
3.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和愛國情懷。
活動準備:
1.請搜集樹的資料或圖片。
2.關于我國林木資源缺乏或森林火災的新聞片斷。
活動過程:
一、欣賞和理解兒歌《留住小鳥》。
1、教師朗誦兒歌《留住小鳥》。
2、討論:小貓和小狗用什么辦法留鳥兒?為什么沒有留住鳥兒?小兔子用什么辦法留鳥兒?為什么留住鳥兒了?鳥兒為什么喜歡樹?
3.教師:你喜歡樹嗎?你為什么喜歡樹?你喜歡什么樹?
二、分享和討論植樹節(jié)的資料
1、教師請小朋友展示和分享自己搜集的樹的資料或圖片。
2、學生討論樹的作用、好處。
3、教師介紹植樹節(jié)的來歷,意義,分享林木資源缺乏或者森林火災的新聞片斷。
植樹節(jié)的由來
植樹節(jié)是由內(nèi)布拉斯加州發(fā)起的。19世紀以前,內(nèi)布拉斯加州是一片光禿禿的荒原,那里樹木稀少,土地干燥,大風一起,滿天黃沙,人民深受其苦。1872年,美國著名農(nóng)學家朱利葉斯〃斯特林〃莫爾頓提議在內(nèi)布拉斯加州規(guī)定植樹節(jié),動員人民有計劃地植樹造林。當時州農(nóng)業(yè)局通過決議采納了這一提議,并由州長親自規(guī)定今后每年4月份的第三個星期三為植樹節(jié)。這一決定做出后,當年就植樹上百萬棵。此后的16年間,又先后植樹6億棵,終于使內(nèi)布拉斯加州10萬公頃的荒野變成了茂密的森林。為了表彰莫爾頓的.功績,1885年州議會正式規(guī)定以莫爾領先生的生日4 月22日為每年的植樹節(jié),并放假一天。
今日的美國,樹木成行,林蔭載道。據(jù)統(tǒng)計。美國有1/3的地區(qū)為森林樹木所覆蓋。這樣驚人的綠化規(guī)模同值樹節(jié)是分不開的。
4、教師請小朋友討論保護樹木的辦法。
三、表演:我愛花,我愛草
請幾名分別當花朵、小樹和小草進行情境表演。
四、以植樹為主題分組繪畫
1、教師請一組學生把討論的保護樹木的辦法用繪畫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
2、教師請一組學生設計宣傳植樹節(jié)、植樹造林的宣傳畫。 實踐活動:做一件愛護花草樹木的事情
附:兒歌:留住鳥兒
鳥兒飛進小狗的院子里,
小狗想留住鳥兒,為它搭了一間漂亮的積木房子。
鳥兒看見了,撲扇著翅膀飛走了。
鳥兒飛進小貓的院子里,
小貓想留住鳥兒,為它編了一只精美的小籠子。
鳥兒看見了,撲扇著翅膀又飛走了。
鳥兒飛進小兔的院子里。
小兔想留住鳥兒,為它栽了一棵小樹苗。
小樹苗慢慢的長大了,長出了許多綠葉。
鳥兒撲扇著翅膀說:“謝謝!謝謝!”
小狗和小貓明白了:樹是鳥兒的家,有樹才能留住鳥兒。 瞧,他們拿起鐵鍬去種樹啦!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0-17
語文的教案03-21
語文《氓》教案02-23
語文園地教案12-16
語文下冊的教案03-29
語文樹教案12-05
語文優(yōu)秀教案02-28
《語文園地》教案02-21
語文母雞教案02-22
語文《掌聲》教案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