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科學教案

科學教案

時間:2023-07-25 11:41:17 教案

[優(yōu)選]科學教案6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科學教案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優(yōu)選]科學教案6篇

科學教案 篇1

  一、隱身妙招

  1.講故事《隱身妙招》

  2.故事里有哪些小動物?

  3.引導幼兒說說這些動物的防身妙招。

  為什么老虎找不到它們?這些動物用了一種什么方法來保護自己的?

  4.結合圖片觀察與比較:草叢里有誰?青蛙(原來綠綠的青蛙躲到了綠綠的草叢里)

  二、防身絕招

  1.你知道動物還有哪些保護自己的方法?

  2.你知道變色龍、狐貍、壁虎、黃鼠狼自我保護的方法嗎?現(xiàn)在我們?nèi)ヂ犅犘游锏慕榻B。

  變色龍——我身體的'顏色能變,敵人來了我不怕。

  狐貍 ——要是我遇到敵人,我會馬上往地上一躺,裝死,誰也不會吃掉死了的狐貍。

  壁虎——斷尾。

  黃鼠狼——臭氣味。

  三、自我保護

  1.出示動物圖片,是誰?是用什么方法保護自己的?

  2.動物們都有保護自己的好方法,那小朋友在活動、游戲中,是怎樣保護自己的?

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科學小實驗,了解哪些物體能吸水,并比較其吸水特點。

  2、結合經(jīng)驗理解物體的吸水現(xiàn)象在生活中的應用。

  3、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探究身邊科學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塑料水盆5只、擦手毛巾5塊、10只小籃子(分別放滴管、海綿、木塊、手帕、彈子、塑料碟子、餐巾紙等材料)、記錄紙和筆人手一份。

  2、15只小盆子、15只刻度杯、5藍材料(海綿、木塊、手帕、餐巾紙)、記錄紙和筆每組一份。

  活動過程:

  一、實驗探索:哪些物體能吸水

  1、師:小朋友,桌面上有許多材料,我們一起去玩一玩,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重點指導幼兒用滴管將水滴在不同的材料上,觀察結果。)

  集中幼兒,提問:剛才你玩了什么?是怎樣玩的?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再次操作:現(xiàn)在請小朋友繼續(xù)去玩你沒有玩過的東西,看看到底哪些材料會吸水,哪些材料不會吸水,并到前面籃子里拿記錄紙記錄下來,用兩種不同的標記表示。

  3、師幼一起總結實驗的結果。

  4、組織幼兒討論:你還知道什么材料能吸水?什么材料不能吸水?

  二、實驗探索:哪些材料吸水多

  1、幼兒三人一組在籃子里選三種材料做實驗,可以把三種材料同時放在三只一樣多水的量杯里再撈起來放盆子里,觀察它們各自量杯里剩水的多少并在標記圖上記錄。

  2、展示記錄紙,請幼兒介紹自己實驗的情況。

  3、教師小結:各種材料吸水的快慢、多少不同,并且還與材料的多少、大小有關系,以后我們再來做實驗。

  三、利用物體的吸水性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1、今天小朋友知道了許多材料能吸水,又知道了有的材料吸水多,有的材料吸水少,現(xiàn)在老師來考考你們,看誰會用剛才學到的本領來解決問題。

 。1)我不小心把一杯水翻在桌上了怎么辦?

 。2)夏天游泳時耳朵進了水又該怎么辦?

 。3)雨后,走廊里有許多積水,誰能快速將積水清理掉?

  2、小朋友真聰明,其實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可以用我們學到的本領去解決,多想想,多試試,你們會越來越聰明。

科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學會配置吹泡泡的溶液;

  學會提問題并分析問題,從眾多的問題中篩選出適合自己研究的問題。

  過程與方法:

  比較問題研究的可行性,找出問題的核心。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在觀察、研究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留心觀察、敢于提問,善于選擇問題,樂于合作與交流,樂于探究的行為。

  教學準備:

  1、吹泡泡游戲需要用的配料:洗潔精、甘油、肥皂、肥皂粉、水、吸管、量筒、鐵絲。

  2、乒乓球、尺子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如何盡可能多的提出問題。提問題也是有訣竅的,如我們可以在仔細觀察各種現(xiàn)象中提出問題,也可以在科學小制作的過程中提出問題,還可以對一些已有的結論提出懷疑。在提出更多的問題后,我們當然要想辦法尋找問題可能的原因,因為這是科學探究的必經(jīng)過程。那么如何在眾多的問題中選擇出適合我們小學生研究的問題呢?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探討的問題。

  引入課題(板書)選擇能夠研究的問題

  二、玩游戲提問題

  通過玩吹泡泡的.游戲,要求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不斷的提出新問題。

  1、配制不同比例的溶液

  2、用吸管吹,注意用氣要均勻。

  3、用細鐵絲彎成各種形狀的框制造泡泡。(框框可以是平面的也可以是立體的)

  4、想怎么吹就怎么吹,吹的花樣越多越好

  在這個活動過程中,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問題?把它們記錄下來:

  1、為什么有的泡泡大有的泡泡?

  2、怎樣才能把泡泡吹的大一些?

  3、怎樣才能把小泡泡吹到大泡泡里?

  ……

  三、如何尋找問題的答案

  啟發(fā)學生思考:為了獲得這些問題的答案,你會怎么做?

  介紹獲得這些問題的答案的方法。

  1、到圖書館或上網(wǎng)查資料

  為了加深理解和保持記憶,我們可以自己制作信息卡。

  指導學生看課文中的信息卡,指導學生分析信息卡包括哪些內(nèi)容和怎樣呈現(xiàn)。

  2、自己通過觀察和實驗找答案。

  指導研究乒乓球落地后,反彈的高度和什么因素有關,通過自己動手實驗,分析得出結論。

  四、如何選擇我們能研究的問題?

  1、多提可能通過觀察、實驗、調(diào)查能夠找到答案的問題。

  2、多提與科學知識有關的問題。

  和生物有關,和物體的運動變化有關,和地球天文有關的知識都是科學知識。

  3、多提不涉及復雜知識的問題。

  4、想辦法把暫時不能研究的問題,轉(zhuǎn)化成可以研究的問題。

  五、拓展

  依照以上的標準,選一個自己能夠研究的有關吹泡泡的問題。

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

  1、看看、說說生活中常見的紙。

  2、讓幼兒初步了解各種顏色,知道各種紙的用途.

  3、嘗試用團、拋、踢等不同的動作玩紙,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餐巾紙、手工紙(紅黃藍綠)、 超市的廣告紙、報紙;紙盒,紙箱等輔助材料。

  活動過程:

  1.引出課題。這是——出示紙盒。

  老師:小朋友,猜一猜這個紙盒里放了什么,小朋友如果猜不到,就請你們小眼睛看老師會從紙盒變出什么出來,菠蘿菠蘿蜜變變變……哇,老師便出了一張什么紙呀?(餐巾紙)

 。1)餐巾紙 (生活)---邊出示邊說 這是---餐巾紙。

  教師提問:我們干什么的時候會用餐巾紙啊 ?餐巾紙幫寶寶擦什么?你是怎么擦的?擦過的餐巾紙放哪里?

 。2)我的紙袋里還有——出示手工紙 (顏色)

  提問:這是什么顏色的手工紙?(紅黃藍綠) 手工紙可以干什么?(可以剪、可以撕)

  游戲:手工紙變變變,變架飛機飛飛飛……

 。3)肯德基的廣告紙

  提問:小朋友在廣告紙上看到了什么?

  討論:你想到肯德基吃什么東西? 六一兒童節(jié)爸爸媽媽有沒有帶小朋友去吃肯德基啊?吃了什么東西?

 。4)我們再看看,紙袋里還有—— 報紙 (新聞)

  提問:報紙上是寫什么的?是誰看的.?(給小朋友們沒人發(fā)一張報紙)報紙上有什么?(黑色的字,還有畫)

  小結:寶寶長大了,也來看新聞、看故事。

  3.玩報紙

 。1)老師:小朋友們想一想報紙我們可以怎么玩呀?

  超級捏捏捏。▓F成球)

  捏捏捏,用力捏。誰的球?誰的球大?

 。2)報紙要怎么樣才能到我的紙箱里來。

  拋——我的報紙球,飛起來嘍!

  踢——我的報紙球,踢起來嘍!

  滾——我的報紙球,滾過來嘍!

  4.送紙球?qū)殞毣丶!袄蠋熣垖氊悅儼褕蠹埶突丶摇?/p>

  5.老師還給寶貝們準備了一個禮物,小眼睛看老師,這是什么呀?(花)對,現(xiàn)在老師請小朋友跟我一起玩?zhèn)游戲,老師手上拿這一束花,我要問小朋友這是用什么做的,小朋友要把我面前的材料拿過來給我好不好……

  結束:老師要將這些美麗的花朵放在我們活動區(qū),我希望小朋友們要好好的愛護它們,我們的小朋友也要健健康康,茁壯成長像花朵一樣美麗,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nèi)ド蠋?/p>

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知水的特征,知道水是無色、無味、透明、可流動的。

  2、知道水會隨溫度的變化呈現(xiàn)不同的狀態(tài)。

  3、了解水的重要性,懂得節(jié)約用水。

  4、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現(xiàn)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5、通過實際操作,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感知水的特征,知道水是無色、無味、透明、可流動的了解水的重要性,懂得節(jié)約用水。

  活動準備

  1、每人兩個分別裝有水和牛奶的杯子、玩水玩具,每組一個大塑料盆

  2、事先在冰箱里凍好冰塊

  3、教師準備酒精燈、燒杯等

  教育活動

  1開始部分; 師出示各種玩水玩具,如水槍、瓶子、水盆等。請每組幼兒自由玩水

  師:“剛才,孩子們都玩得很高興,可是你知道嗎?(壓低聲音夸張狀)水呀,還有許多秘密呢。今天,我們就來認識水的秘密,好不好?”

  2基本部分; 認識水的特性

  1、看

  教師請幼兒出示裝有牛奶和水的透明杯子。

  師:你們面前是一杯水和一杯牛奶,請小朋友只用眼睛看,說說它們有什么不一樣?(只用眼睛看語氣重一些)

  幼:水清清的,牛奶濃濃的;水是無色的,牛奶白色的。

  小結:水是無色的

  評析:本環(huán)節(jié),教師多次強調(diào)孩子只用眼睛,孩子對物體的感知有多種經(jīng)驗,尤其對平常喝的水、牛奶,他們很容易想到味道等其他的,而教師引導孩子用“看”這個感官系統(tǒng),幼兒又自然運用上“顏色”這個詞匯,水的這一特性很自然就出來了。

  2、嘗

  教師請幼兒嘗一嘗牛奶、水有何不同

  幼:牛奶酸酸的甜甜的,水沒有味道。

  小結:水是無味的

  啟發(fā)幼兒:水與牛奶比,還可以與什么比嘗是無味的

  例如:酒是辣的,醬油是咸的.,加深水是無味的

  評析:讓幼兒嘗,他們親自感受,探索興趣更濃了

  3、觀察

  師在水杯、牛奶杯中分別放入一片鮮艷的花片,引導幼兒觀察并說出自己的感覺,例:你能看見嗎?為什么?

  幼:水中的花片很清楚,而牛奶中的看不清楚。水是透明的,而牛奶不透明。

  小結:水是透明的。

  啟發(fā)幼兒想辦法:你還可以用什么方法證明水是透明的?

  例:把小手放入干凈水中,隔著盛滿水的瓶子互相能看見等。

  評析:教師對于孩子一些偏離實際的說法、想法要及時正確引導,引導并啟發(fā)他們能夠及時回到要體現(xiàn)的內(nèi)容上來,孩子也在不停的討論、探討中形成了知識。

  4、動

  幾人一組將杯子里的水倒入盆中,引導幼兒感知水的流動,提問:水是怎樣的?

  小結:水是可以流動的。

  水的流動性還從哪里看出來,啟發(fā)幼兒說出如擰開水管、小河流水等。

  評析:讓孩子動起來,使枯燥、抽象的知識在操作中明朗化、清晰化。

  5、師幼共同總結水的特性:無色、無味、透明、可流動。

  本環(huán)節(jié)總評:幼兒與教師一同通過看一看、嘗一嘗、動一動等多種形式,對水的特性有了一個全面了解。

  認識水的三態(tài)變化

  1、水變冰

  師:水對小朋友說:“我還會變魔術!保▔旱、夸張狀)

  幼:啊,變魔術。

  師出示事先凍好的冰:“這就是水變得,水在什么情況下會變成冰?”

  幼兒:天冷時?在冰箱里。

  小結:當溫度下降到0攝氏度以下時,水變成冰

  評析:用孩子們感興趣的魔術引出內(nèi)容,幼兒情緒高漲,求知欲望更強烈。

  2、觀察體驗 冰變水

 。1)請幼兒用手摸一摸,說出感覺(冰冰的、涼涼的、硬硬的、滑滑的)

 。2)師:想一想冰在什么情況下變成水。

  幼:天氣暖和了 放在熱水壺上加熱

  師請幼兒把冰放在玻璃杯里加熱,驗證幼兒的猜測。

  小結:冰在溫度變高時就會慢慢變成水,而且溫度越高化的越快。

  3、操作實驗 水變水蒸氣、水蒸氣變成水

 。1)提問:①玻璃杯里的水加熱會怎么樣?

 、诎謰専_水時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蹮崴仙w一張紙,你會發(fā)現(xiàn)什么?

  (2)實驗觀察

 、僭诰凭珶羯辖o水加熱,引導幼兒觀察水的變化

  幼:“有熱氣出現(xiàn)”“有水氣”

  小結:水變成了水蒸氣

  ②在熱水杯口蓋一紙片,請幼兒觀察紙片變濕了。

  小結,水蒸氣隨溫度下降變成了水。

  總結:水有三態(tài)。固態(tài),象冰;液態(tài),象水;氣態(tài),水蒸氣。

  本環(huán)節(jié)評析:幼兒通過猜測及平時的觀察,到今天的體驗,加深了對水的另一個了解:水的三態(tài)變化。

  水的用處

  提問:水有什么用處?如果沒有水,會怎樣?我們怎樣保護水資源?

  幼兒討論得出:水對人類,對植物、動物用處特別大,水可以洗澡、洗臉、洗菜、澆花、澆莊稼,動物也離不開水。

  3 結束部分; 總結:水對我們用處很大,我們一定要節(jié)約用水,不能浪費水。

  教學反思

  幼兒園科學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養(yǎng)幼兒探索的興趣,教師時刻要為幼兒的探索認知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和諧、自由的環(huán)境氛圍,讓幼兒有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認識物質(zhì)的性質(zhì)。本次教學活動通過看一看、嘗一嘗、動一動,幼兒從親身體驗中,對水的概念從形象到抽象的提升,讓幼兒在活動中自始至終都是“實驗者”,知識在孩子們的實踐中自然就形成了。

  小百科:水(化學式:H?O)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無機物,無毒。在常溫常壓下為無色無味的透明液體,被稱為人類生命的源泉。

科學教案 篇6

  設計思路:區(qū)域工作時我班大部分孩子被紙杯吸引,他們把紙杯變成機器人,又把紙杯變成很多東西,我看到孩子們對紙杯變化那么感興趣。所以設計這節(jié)活動,讓孩子通過自己的.想象進一步探索紙杯的變化。

  教學目標:

  1、通過想象探索用各種方式或使用各種輔助材料是紙杯變化。

  2、發(fā)展幼兒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過程:

  1、用紙杯接一杯水喝,問:我剛才干什么了?用什么喝的水?

  2、紙杯除了喝水還能干什么呢?

  3、幼兒操作,教師引導。

  4、評析。

  5、教師總結:“生活中有很多可變的東西,只要我們愛動腦子,一定會讓更多可變得垃圾變得有用。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精選]科學教案07-22

科學教案07-20

科學教案04-06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7-24

科學教案【精選】07-25

科學教案(精)07-21

科學教案(推薦)07-21

科學教案【集合】07-21

[薦]科學教案07-21

科學教案[必備]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