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小學數(shù)學教案

小學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3-07-26 12:23:35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數(shù)學教案7篇【必備】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數(shù)學教案7篇【必備】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

  教學要求:

  l.使學生認識圓錐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稱,掌握高的特征,知道測量圓錐高的方法。

  2.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并能正確地求出圓錐的體積。

  3.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和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具準備: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等,根據(jù)教材第14頁練一練第1題自制的圓錐,演示測高、等底、等高的教具

  演示得出圓錐體積等于等底等高圓柱體積的 的教具。

  教學重點:掌握圓錐的特征。

  教學難點:理解和掌握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新

  1. 說出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

  2. 我們已經(jīng)學過了長方體、正方體及圓柱體(邊說邊出示實物圖形)。在日常生活和生產(chǎn)中,我們還常?吹较旅嬉恍┪矬w(出示教材第13頁插圖)。

  這些物體的形狀都是圓錐體,簡稱圓錐。我們教材中所講的圓錐,都是直圓錐。今天這節(jié)課,就學習圓錐和圓錐的體積。(板書課題)

  二、教學新課

  1.認識圓錐。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還見過哪些物體是這樣的圓錐體,誰能舉出一些例子?

  2.根據(jù)教材第13頁插圖,和學生舉的例子通過幻燈片或其他方法抽象出立體圖。

  3.利用學生課前做好的圓錐體及立體圖通過觀察、手摸認識圓錐的特點。

  (1) 圓錐的底面是個圓,圓錐的側面是一個曲面。

  (2) 認識圓錐的頂點,從圓錐的頂點到底面圓心的距離是圓錐的高。(在圖上表示出這條高)提問:圖里畫的這條高和底面圓的所有直徑有什么關系?

  4.學生練習。

  5.教學圓錐高的測量方法。(見課本第13頁有關內(nèi)容)

  6.讓學生根據(jù)上述方法測量自制圓錐的高。

  7.實驗操作、推導圓錐體積計算公式。

  (1)通過演示使學生知道什么叫等底等高。(具體方法可見教材第14頁上面的圖)

  (2)讓學生猜想:老師手中的圓錐和圓柱等底等高,你能猜想一下它們體積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3)實驗操作,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在空圓錐里裝滿黃沙,然后倒入空圓柱里,看看倒幾次正好裝滿。(用有色水演示也可)從倒的次數(shù)看

  你發(fā)現(xiàn)圓錐體積與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之間有怎樣的關系?得出圓錐的體積是與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體積的 。

  老師把圓柱里的黃沙倒進圓錐,問:把圓柱內(nèi)的沙往圓錐內(nèi)倒三次倒光,你又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

  (4)是不是所有的圓柱和圓錐都有這樣的關系?教師可出示不等底不等高的圓錐、圓柱,讓學生通過觀察實驗

  得出只有等底等高的圓錐才是圓柱體積的 。

  (5)啟發(fā)引導推導出計算公式并用字母表示。

  圓錐的體積=等底等高的圓柱的體積

  =底面積高

  用字母表示:V= Sh

  (6)小結:要求圓錐體積必須知道哪些條件,公式中的底面積乘以高,求的是什么?為什么要乘以 ?

  8.教學例l

  (1)出示例1

  (2)審題后可讓學生根據(jù)圓錐體積計算公式自己試做。

  (3)批改講評。注意些什么問題。

  三、鞏固練習

  1.做練一練第2題。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強調(diào)要乘以 。

  2.做練習三第2題。

  學生做在課本上。小黑板出示,指名口答,老師板書。錯的要求說明理由。

  3.做練習三第3題。

  讓學生做在課本上。小黑板出示、指名口答,老師板書。第(3)、(4)題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你學習了什么內(nèi)容?圓錐有怎樣的特征?圓錐的體積怎樣計算?為什么?

  五、課堂作業(yè)

  練習三第4、5題。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2

  【教學內(nèi)容】

  比和比例(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比和比例的含義及性質(zhì),會化簡比和求比值,會解比例。

  2.經(jīng)歷比和比例的復習,體驗對比、歸納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歸納整理、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重點難點】

  理解比和比例、求比值及化簡比等知識。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復習導入】

  教師: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比和比例,你知道比和比例的哪些知識?

  學生逐一說出一些知識后,教師揭示課題。

  【歸納整理】

  1.復習比和比例的.意義和性質(zhì)

  出示表格,通過提問進行填空。

  引導提問:

  什么叫做比?舉例說明。各部分名稱是什么?

  什么叫做比的基本性質(zhì)?舉例說明。

  什么叫做比例?舉例說明。各部分名稱是什么?

  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舉例說明。

  (1)組織學生議一議,并相互交流。

  (2)指名學生匯報,匯報時注意舉例說明,并進行集體評議。

 。3)學生匯報后,教師板書表格。

  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有什么用處?

  指名學生回答。

  練習:解比例:

  一人板演,其余做在草稿本上。

  2.復習比、分數(shù)、除法的關系。

  提問:比和分數(shù)有什么關系?

  比和除法有什么關系?

  出示表格:

  比、分數(shù)與除法的關系:

  組織學生認真填寫表格,并議一議,相互交流。

  用投影儀匯報學生的完成情況,并進行集體評議。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交流板書:

  教師舉例:5∶6==()÷()

  由一名學生板演,其他做在練習本上。

  3.復習求比值和化簡比。

  出示習題:化簡下面各比并求比值。

  請四名學生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做完后集體訂正,請同學們說一說求比值與化簡比的方法。

  出示表格。

  化簡比與求比值的不同之處

 。1)組織學生獨立思考,認真填寫表格。

 。2)學生互相議一議,互相交流。

 。3)指名說一說,并進行集體評議。

  教師板書:

  4.復習比例尺。

  (1)什么叫做比例尺?

  指名回答后,教師板書:=比例尺

  (2)說出下面各比例尺的具體意義。

 、俦壤1:3000000表示

 、诒壤20:1表示

 、郾壤弑硎

  組織學生先想一想,同桌相互交流。

  教師指名說。(多點一些基礎較差的人說)

 。3)鞏固練習。

  ①求比例尺。

  一條綠化帶長350m,在平面圖上用7cm的線段表示。這幅圖紙的比例尺是多少?

 、谇髮嶋H距離。

  在比例尺是的地圖上,量得A地到B地的距離是5cm。求AB兩地的實際距離。

  學生獨立作業(yè)后再集體訂正。

  答案:①1∶5000②400km。

  【課堂作業(yè)】

  教材85頁練習十七第1題。

  學生獨立作業(yè),然后再集體訂正。

  【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對比和比例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了吧。你學到了哪些知識,同桌之間相互說一說。

  【課后作業(yè)】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的練習。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明確“折扣”的具體含義,能熟練地進行“折扣”數(shù)和百分數(shù)的互化,進一步解決求一個數(shù)的百分之幾的應用題的解法。

  2、能力目標:通過觀察、思考、探索等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收集、分析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增強學生對數(shù)學價值的體驗,感受數(shù)學的魅力,能夠用數(shù)學的眼光來看待周圍的事物。

  教學內(nèi)容:

  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折扣》是在學生學習了百分數(shù)意義以及百分數(shù)應用題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罢劭邸笔窃谏唐方(jīng)濟中應用比較廣泛的一個概念,由于幾折是十分之幾,也就是百分之幾十,因此,折扣也是百分數(shù)的實際應用。所以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要求學生能夠正確理解折扣的含義,知道折扣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能夠解決求一個數(shù)的百分之幾的問題。難點是 “折扣”的有關計算。

  對象分析:

  《折扣》這個內(nèi)容是現(xiàn)實生活商品買賣中經(jīng)常遇見的“數(shù)學現(xiàn)象”,無論是聾人還是健聽者對它并不陌生。雖然這樣,但據(jù)了解、調(diào)查,我們的聾生對它只知其形而不解其意,雖然學生在此之前學過百分數(shù)應用題,但對聾生來說,其實際應用和現(xiàn)實意義卻比不上折扣問題的應用。為此,本節(jié)課就是建立在學生已有知識(百分數(shù)的應用)的基礎上,向學生傳授的百分數(shù)應用的另一種既普遍又實在的生活形態(tài)——折扣。

  教學策略:

  認知心理學家奧蘇貝爾有一句至理名言:“假如讓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學僅僅歸結為一條原理的話,那么,我將一言以蔽之:影響學習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學習者已經(jīng)知道了什么,要探明這一點,并應據(jù)此進行教學!卑呀虒W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之上,這是教學必須遵循的“金科玉律”!墩劭邸菲鋵嵤前俜謹(shù)的實際應用,我就是利用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通過提供豐富而帶有折扣的生活圖片創(chuàng)設情境,輔以多媒體教學手段,讓學生從不同的場合去認識折扣,將實際生活融入教材,把知識與生活相結合,使學生在有效的教學活動中探索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

  整個教學過程的活動都是圍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而設計,使學生體驗到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是緊密聯(lián)系的,是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增強了數(shù)學的應用意識,提高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

  教學媒體:

  主要是利用PPT課件向學生展示現(xiàn)實生活中的折扣現(xiàn)象,創(chuàng)設情景,從而讓學生從不同的場合去認識折扣,將實際生活融入到教材,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學與用的相對統(tǒng)一。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知。

  PPT出示生活中打折的圖片。

  教師:我們經(jīng)常在商場看到把商品按“幾折”出售。如上圖中的“5.8折”、“五折”、“3.8” 折,這些都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打折銷售,也就是我們今節(jié)課要學習的“折扣”。

  【以學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引入教學,明確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使學生及時發(fā)現(xiàn)社會需要與所學知識的直接聯(lián)系,能較好地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產(chǎn)生“我要學”的強烈要求。】

  二、分層探究,掌握新知。

  (一)折扣的具體含義。

  1、思考

  (1)商品為什么要打折出售?(工廠和商場,為了促銷或處理積壓商品等多種原因,有時將商品價格降低進行銷售,這就是平常說的“打折”銷售。)

  (2)“幾折”表示什么意思?

  幾折表示十分之幾,也就是百分之幾十。

  (3)商品打“八折”出售是什么意思?

  (八折=80℅,表示現(xiàn)價按原價的80℅出售。)

  (4)原價、折扣與現(xiàn)價有怎樣的數(shù)量關系?

  (原價 ×折扣數(shù)= 現(xiàn)價 )

  2、把折扣數(shù)和百分數(shù)進行互化。

  三八折=( )% 五折=( )%70%=( )折 68%=( )折

  承上啟下:折扣數(shù)和百分數(shù)可以互化,那么你認為折扣應用題也就是什么應用題呢?會解答嗎?

  二、“折扣”應用題的教學。

  1、準備題

  商店出售一種錄音機,原價330元。現(xiàn)在打九折出售,現(xiàn)價多少元?

  (1)學生讀題。

  (2)師問:打九折出售是什么意思?(學生口答。)

  (3)把哪個量看做單位“1”?怎么計算?(原價×折扣數(shù)=現(xiàn)價)

  (4)學生列式計算,然后師生板書訂正。

  330×90℅

  = 330×0.9

  = 297(元)

  答:現(xiàn)價297元。

  2、教學“例7”。

  商店出售一種錄音機,原價330元。現(xiàn)在打九折出售,比原價便宜多少元?(學生讀題)

  (1)例7與準備題有何異同?(已知條件相同,所求問題不同。)

  (2)“要求便宜多少元?”怎樣解答?(原價-現(xiàn)價=比原價便宜的錢數(shù))

  (3)原價和現(xiàn)價題目中都給出了嗎?沒有給出的話怎樣求?

  (4)學生根據(jù)數(shù)量關系解答,然后集體訂正。

  330-330×90℅

  =330-297

  =33(元)

  答:比原價便宜33元。

  思考:商店出售一種錄音機,打九折出售是297元,原價多少元?

  (比較這題和準備題的異同,并讓學生說說它的數(shù)量關系。)

  小結:分析折扣應用題和分析百分數(shù)應用題的方法一樣,要先確定單位“1”是已知還是未知,然后確定算法。

  【設計意圖:在學生的現(xiàn)有水平和潛在水平之間提供一個向上攀登的“支架”,把復雜的學習任務加以分解,可以幫助學生較好地達到教學目標。在這里,前一教學步驟都是后一教學步驟的基礎,讓學生理解了“折扣”的意義才能掌握計算商品折后價錢的方法;掌握了計算商品折后價錢的方法才學習計算商品折后與折前差價的方法就容易掌握了!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4

  教學目的:使學生在掌握運算順序和解答簡單文字題的基礎上,進一步掌握兩步計算的文字題的結構和數(shù)量關系,并能正確地列式解答,為進一步學習列綜合算式解答兩步計算應用題作好準備。

  教學重點:掌握運算順序和文字題結構及數(shù)量關系,并能正確地列式解答。

  教學難點:能列綜合算式解答。

  教學關鍵:為列綜合算式解答兩步計算應用題作好準備。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遞等式計算。

 。1)942-136÷8×20 (2)146×13-360÷6

 。3)73586-16940+40780-50245

  先要求學生說出各題的運算順序,哪幾步可以同時脫式,然后集體練習,三人極演。

  2、文字式題。(口答,要求列式并算出得數(shù))

 。1)37加上16的和是多少? (2)37加上16,得多少?

 。3)350減去80,差是多少? (4)350減去80,得多少?

  比較第(1)與(2),(3)與(4)題在列式上有沒有區(qū)別?

 。5)35個2是多少?70里面有幾個2?

 。6)11的6倍是多少?66是11的幾倍?

 。7)48除以6的商是多少?8與6的積是多少?

  (8)60減去49,差是多少?17乘以3,積是多少?

  二、新授。

  1、引言。一步計算的文字題,我們可以根據(jù)和、差、積、商的意義直接列式計算。兩步計算的文字題,可以根據(jù)數(shù)量關系列式計算。怎樣列綜合算式解答兩步計算文字題呢?這是今天要學習的新內(nèi)容。

  2、教學例3。350減去80乘以3的積,差是多少?(列出綜合算式)

  (1)讀題,理解“積”,“差”等術語。

 。2)提問:這一道題與剛才口算的第(3)題比較有什么不同?350減去了什么?減去了多少?怎樣列式?

  被減數(shù) 減數(shù)

  350-80×3

  歸納:因為這題的要求是求差,必須找到被減數(shù)與減數(shù),被減數(shù)是350,減數(shù)是80乘以3的積,所以列式是350-80×3。

  從運算的'順序來看:80×3應該先計算,這樣列式是完全符合題目要求的。

  接著計算: 原式=350-240

 。110

  3、把例3改題。“350減去80,再乘以3,積是多少?”該怎樣列式呢?

  提問:誰來說一說這一道題求的是什么?怎樣想的?怎樣列式?

  被減數(shù) 乘數(shù)

 。350-80)×3

  歸納:因為這一題求的是積,必須知道被乘數(shù)與乘數(shù)各是多少,被乘數(shù)是“350-80”所得的差,乘數(shù)是已知數(shù)了,要先算“350-80”,就要加上小括號,所以列式為:(350-80)×3。

  接著計算:

  原式=270×3

 。810

  從運算順序來看,350-80應該先計算,所以(350-80)×3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三、鞏固。完成教科書第94頁上的“做一做”題目。

  四、作業(yè)。做練習二十一的第1——4題。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5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46頁、47頁例1及課堂活動第1題,練習九第1~2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地圖上的4個方向,并能運用這些詞語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

  2.經(jīng)歷辨別方向的過程,初步體驗方向的相對性,發(fā)展學生的方位感和空間觀念。

  3.明確方向在生活中的作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具學具: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單元主題圖、例1圖、中國地圖)。

  教學過程:

  一、拍手活動,引入課題

  師生邊拍邊說:上拍拍,下拍拍,左拍拍,右拍拍,前拍拍,后拍拍。 教師:我們剛才拍手時用到了哪些表示方向的詞語?

  學生:上下、左右、前后。

  教師:你知道還有哪些表示方向的詞嗎?

  學生:東南西北。

  教師:在生活中,我們常利用這幾個方向來描述事物所在的位置。(課件出示單元主題圖,展示方向在生活中的應用)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這4個方向。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教學地圖上的東、南、西、北

  (1)出示書中第50頁中國地圖。

  教師:在地圖上怎樣辨認東南西北呢?誰會看地圖?(會看地圖的學生舉手) (課件中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整塊閃動)

  教師: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在我國的哪一方?誰知道?

  學生: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在我國北方。

  教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學生:我是看了電視后知道的。

  教師:你的知識可真豐富,在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有美麗的大草原(課件出示)。我們再來看看地圖下方的海南吧。ㄕn件出示美麗的大海圖片)這里有藍色的大海,氣候溫暖,燕子和大雁都要到那兒去過冬呢!你知道海南在什么方向嗎?

  學生:南方。

  教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學生1:海南有個南字。

  教師: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中國的許多地方在命名的時候確實考慮到了方向這個問題。

  學生2:南和北是相對的。

  教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從這里可以看出,地圖的上面是北,下面是南;(板書:南、北)想一想,地圖的左邊、右邊是什么方向呢?

  學生:左西右東。

  教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學生1:我從書上看到過,況且我爸爸也告訴過我。

  學生2:因為西藏在我國的西方,西藏在地圖的左邊,所以我想地圖上是左西右東。

  學生3:我知道上海在我國的東方,被稱為東方之珠,所以我想地圖上是左西右東。

  教師:同學們真能干,能夠從生活中積累知識。人們規(guī)定,繪制地圖時,上面表示北方,下面表示南方,左邊表示西方,右邊表示東方,簡單地說,就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今后同學們就可以根據(jù)這句話來判斷地圖上的方向了。(板書:東、西)

 。2)介紹十字形方向標。

  教師將黑板上的東西相連,南北相連,做成十字形方向標,學生快速記憶地圖上的方向。

  (3)在課間活動中體驗東南西北。

 、偻绞植伲喝w起立,面向黑板,和老師一起邊做動作邊說:面向地圖,上面是北,下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東!

 、谟螒颍盒⌒C器人,面向地圖指方向。ń處熣f地圖方向,學生用小手指出這個方向)

  2.理解運用

 。1)教師:請孩子們看書中47頁圖,這張圖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方法繪制的嗎?你是怎樣發(fā)現(xiàn)的`?

  學生:地圖的右上角有一個箭頭和一個北字。

  教師:這個叫做方向標,猜一猜它表示什么意思?(學生:地圖的上方就是北方)你還能聯(lián)想到其他幾個方向嗎?(學生: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同學們在面向地圖,看地圖的時候,只要看見方向標,然后就可以根據(jù)上北下南,左西右東這句話來判斷方向了。

 。2)教師:請大家在書中的圖上標出東、南、西、北。

 。3)說一說:以崗亭為中心,東、南、西、北各有什么?然后和自己的小伙伴相互說一說。

  教師:如果站在草坪、新華書店、紅光路轉盤、少年宮看,崗亭的方向又該怎樣說呢?(學生分別回答)

  教師:崗亭沒動,為什么一會兒東、一會兒西、一會兒南、一會兒北呢? (小組討論,匯報)

  學生:因為觀察地點不同,以草坪為觀察點,崗亭在草坪的東面;以新華書店為觀察點,崗亭在新華書店的北面

  教師:物體所在的方位是相對的,觀察的地點不同,方向就可能不同。

 。4)指導學生完成書中例1第(2)小題,然后再集體訂正。如果學生有難度,可借用十字形方向標。

  三、解決簡單問題

  出示課堂活動第1題的中國地圖。

  教師:同學們,我們生活在重慶市,看一看,找一找,我們的家鄉(xiāng)重慶的東、南、西、北方各有哪些。ㄊ校┠?

  學生小組討論、交流,然后集體匯報。

  四、聯(lián)系生活,拓展提高

 。1)指導學生完成練習九第1題。

 。2)指導學生完成練習九第2題。(可以用學具擺一擺,代替軍艦,更形象直觀。)

  五、反思小結,自我評價

  教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6

  一、單元教學內(nèi)容

  平行四邊形和梯形P56——P70

  二、單元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垂直與平行的概念,會用直尺、三角尺畫垂線和平行線。

  2、使學生掌握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

  3、通過多種活動,使學生逐步形成空間觀念。

  三、單元教學重難點

  重點:垂直與平行的概念;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

  難點:畫垂線、畫平行線、畫長方形和正方形、畫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高。

  四、單元教學安排

  平行四邊形和梯形……………………………………………………7課時

  第一環(huán)節(jié) 平行

  1、每個同學先獨立思考,把可能出現(xiàn)的圖形用鉛筆畫一畫,小組長組織大家把可能出現(xiàn)的圖形匯總。

  2、教師巡視,參與討論,了解情況。

  3、集中顯示典型圖形,強化圖形表征。

  (1)展示其中一個小組的展示板。

 。2)除了展示板上的這幾種情況,其他小組還有補充嗎?

  4、整理圖形,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圖形通過電腦來展示,并編上序號。這些圖形,同學們能不能對它們進行分類呢?可以分成幾類?為什么這樣分?

  6、根據(jù)研究需要,按照“相交”和“不相交”的標準進行分類。(重點討論第3幅圖,直線向兩頭無限延伸,因此應該是相交的)

  總結:在同一個平面內(nèi)的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只有兩種:相交和不相交。相交又有成直角和不成直角的情況。

  7、我們把在同一平面內(nèi)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也可以說這兩條直線互相平行。記作a∥b,讀作a平行于b。

 。ㄟ@里我們要強調(diào)一定是在同一平面內(nèi),舉出反例異面直線也不相交的反例,但不是平行的關系。)

  8、你能說一說生活當中在哪里見過平行的位置關系嗎?

  第二環(huán)節(jié) 垂直

  1、師黑板上把毛線拉,表示直一條直線,再拿出另一條毛線拉直,表示另一條直線,并與第一條相交。想一想兩條直線相交成幾個角?各是什么角?(如第4幅圖)

  2、如果教師轉動其中一條直線,使∠1變成直角,那么這其余三個角會變成什么角?

  3、在同一平面內(nèi),如果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就說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其中一條直線叫做另一條直線的垂線,這兩條直線的交點叫垂足。記作a⊥b,讀作a垂直于b。

  (這里要再次強調(diào)是在同一平面內(nèi),舉出異面垂直的關系)

  4、你能說一說生活當中在哪里見過垂直的位置關系嗎?

 。ㄈ╈柟贪l(fā)散

  1、教材P57 做一做

 。ㄋ模┰u價反饋

  說一說你有什么收獲。

 。ㄎ澹┌鍟O計

  平行與垂直(在同一平面內(nèi))

  平行:a∥b 垂直:a⊥b

  教學反思:通過觀察、操作等學習活動,學生經(jīng)歷了認識垂直與平行線的過程,掌握其特征。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7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5354頁上面的內(nèi)容,練習十二的第16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在已學過的減法知識的基礎上,概括出減法的意義,減法的認識從感性上升到理性。

  2.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加減法之間的關系。

  教學重點:減法的意義

  教學難點:加減法之間的關系

  教具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教學減法的意義

  1.減法的意義

  教師:我們在前三年已經(jīng)學過減法的計算方法,現(xiàn)在來學習一些有關減法的規(guī)律性知識,首先學會減法的意義。

  教師出示第53頁上面的題:

  (1)一班有男生24人,女生有19人。24+19=43(人)

  全班共有多少人? 加數(shù) + 加數(shù) = 和

 。2)一班有43人,其中男生24人,43 + 24 = 19(人)

  女生有多少人? 和 - 加數(shù) = 加數(shù)

 。3)一班有43人,其中女生19人。43 -19 = 2 4(人)

  男生有多少人? 和 - 加數(shù) = 加數(shù)

  先做第(1)題,讓學生自己分析數(shù)量關系,進行解答,然后提問:

  這道題為什么用加法計算?

  誰能說出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學生回答后,教師在第(1)題的右邊板書出加法算式,并在算式下面寫出加數(shù)、加數(shù)、和(如右上)。

  接著學生解答第(2)、(3)題,然后回答:

  與第(1)題比較,第(2)、(3)題是已知什么,求什么?

  用什么方法計算?

  引導學生說出第(1)題是已知男生和女生人數(shù),求全班人數(shù)用加法,第(2)、(3)題是已知全班學生人數(shù)和男生或女生人數(shù),反過來求女生或男生人數(shù),都用減法計算。教師板書出第(2)、(3)題的減法算式(如右上)。

  然后教師提問:

  如果撇開題里講的具體的事,每道題各是已知什么,求什么?

  啟發(fā)學生說出:第(1)題是已知兩個加數(shù),求它們的和,用加法;第(2)、(3)題都是已知和與其中一個加數(shù),求另一個加數(shù),用減法。

  學生回答后,教師在第(2)、(3)題的算式下面注出和、加數(shù)、加數(shù)(如右上。)然后啟發(fā)學生想:

  根據(jù)第(2)、(3)題的算式與第(1)題的算式的聯(lián)系,你能說一說減法是什么樣的運算嗎?

  學生回答后,教師進行總結:減法是已知兩個數(shù)的和與其中的一個加數(shù),求另一個加數(shù)的運算。

  讓學生看書上第54頁,讀一讀書的結語。然后提問:

  在減去的已知數(shù)叫做什么?(被減數(shù)。)

  要減去的已知加數(shù)叫做什么?(減數(shù)。)

  要求的末知加數(shù)叫做什么?(差。)

  教師說明:在減法,已知的和叫做被減數(shù),減去的已知加數(shù)叫做減數(shù),求出的未知加數(shù)叫做差。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逆就是相反的意思,逆運算就是相反的運算。我們可以通過上面的例子來理解。第(1)題用加法計算,第(2)、(3)題都用減法計算,第(2)、(3)題與第(1)題比較,第(1)題的問題在第(2)、(3)題中變成了已知條件,第(1)題中的其中一個已知條件在第(2)、(3)題中變成問題。也就是說,減法中的已知條件和問題與加法中的已知條件和問題正好相反,在加法中已知的,在減法中變成了未知的,在加法中未知的,在減法中變成了已知的。所以減法是與加法相反的`運算,通常叫做逆運算。

  2.練習

 。1)做第54頁上的做一做。

  要讓學生根據(jù)減法的意義說明各題的得數(shù)是怎么得來的。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糾正。

 。2)做練習十二的第1題。

  要讓學生應用減法的意義說明各題為什么用減法計算。在語言的敘述上,盡量緊扣減法的意義,逐步培養(yǎng)學生運用概念說理的能力。如第(1)題,可以啟發(fā)學生說出:因為已知小明和小紳的郵票張數(shù)的和,又知道小明的郵票張數(shù),要求小強的郵票張數(shù),就是已知和(小明和小強的郵票張數(shù)的和)與一個加數(shù)(小明的郵票張數(shù)),求另一個加數(shù)(小紳的郵票張數(shù)),所以用減法法算。

  二、教學0在減法中的特性

  提問:

  在加法中關于0的運算有幾種情況?(兩種)

  誰能舉例說明?(7+0=7,0+0=0。)

  根據(jù)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那么減法中關于0的運算有哪幾種情況?

  引導學生寫出下面三種情況:

  70=7,77=0,00=0

  然后引導學生歸納:

  我們先來看第一種情況:70=7,那么80等于幾?90呢?任意一個數(shù)減去0得多少?用一句話說就是。

  再來看第二、三種情況:77=0,00=0,任意一個數(shù)減去它自己等于多少?也就是當被減數(shù)時,差怎樣?

  最后,概括成兩條:

  1.一個減法去0,還得原數(shù);

  2.被減數(shù)等于減數(shù)、差是0。

  三、教學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2. 加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提問:

  我們已經(jīng)學過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你們還記得嗎?

  誰能說出加法各部分間的最基本的關系是什么?

  知道和與其中一個加數(shù),如何求另一個加數(shù)?

  隨著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出加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2.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提問:

  減法中各部分間的最基本關系是什么?

  知道被減數(shù)和減數(shù),怎樣求差?

  知道被減數(shù)和差,怎樣求減數(shù)??

  知道減數(shù)和差,怎樣求被減數(shù)??

  學生邊回答教師邊進行歸納,整理出下面的關系式:

  3.完成練習十二的第2、3題。

  這兩道題,既可以根據(jù)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說明,也可以用減法的意義說明。例如,第2題,根據(jù)2100690=1405寫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減法算式。既可以把2100、695、1405分別看作被減數(shù)、減數(shù)、差,運用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來做,又可以把它們分別看作和、加數(shù)、加數(shù),運用減法的意義來完成。

  4.加、減法各部分間關系的應用。

  教師:我們學過了這些關系,可以對加、減法的計算進行驗算。

  (1)加法的驗算。

  教師板書:1 2 3 4 驗算:2 0 7 9 2 0 7 9

  + 8 4 5 8 4 5 1 2 3 4

  2 0 7 9 1 2 3 4 8 4 5

  讓學生用以前學過的驗算方法進行驗算,并回答用加法驗算加法的方法的方法應用的是什么運算定律(加法交換律)。然后提問:

  還可以怎樣驗算?(用減法驗算加法。)讓學生板演(如上右)。

  應用的是什么知識?(加法中各部分間的關系:和 一個加數(shù) = 另一個加數(shù)。)

  向學生說明:因為加數(shù)有兩個(845,1234),驗算時用和(20xx)減去哪一個加數(shù)都可以,因而用減法驗算加法可以任選一個加數(shù)作減數(shù)來進行驗算。

 。2)減法的驗算。

  教師板書:1 2 3 4 驗算: 2 4 7 1 2 3 4

  9 8 7 + 9 8 72 4 7

  2 4 7 1 2 3 4 9 8 7

  讓學生計算,并用學過的知識進行驗算。教師板書出驗算的豎式(如上右),讓學生說一說每種驗算方法應用了什么知識。

  然后教師指出:驗算減法,可以用減法中各部分間的關系。用算出的差和減數(shù)相加,看是不是等于被減數(shù);或者從被減數(shù)里減去算出的差,看是不是等于減數(shù),都可以用來驗算減法。

  四、鞏固練習

  完成練習十二的第56題。

  1.第5題,筆算時要求計算正確,并注意迅速;用珠算驗算時,要提醒學生注意定好個位,驗算的方法有些題可以由教師適當指定一種,其它的題由學生自己任意選用。

  2.第6題,先讓學生明確表中的a+b表示兩個數(shù)的和。學生填完后,先說一說是怎樣想的,然后讓還生觀察:每組數(shù)同第一組比較,哪個數(shù)變化了?加數(shù)變化后,和是怎么變化的?

【小學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shù)學教案02-07

小學的數(shù)學教案03-24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19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20

小學數(shù)學教案04-07

小學數(shù)學教案(經(jīng)典)07-23

【精選】小學數(shù)學教案07-23

小學數(shù)學教案(經(jīng)典)07-24

(精選)小學數(shù)學教案07-26

《括號》小學數(shù)學教案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