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時間:2023-09-11 09:17:44 教案

中班教案8篇【優(yōu)秀】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nèi)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中班教案8篇【優(yōu)秀】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5的分解組成,會按順序分合。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邏輯性。

  2、初步理解數(shù)的組成中的互換規(guī)律。

  活動準備

  雪花片人手5個,菠蘿圖片5個

  活動過程

  一、動手操作

  1、請幼兒自己動手操作手中的5個雪花片,試著把它分成兩份,看有哪幾種分法,師巡視

  2、請一個能夠比較好的按順序分的小朋友到前面來展示自己的'分法:在磁板上分5個菠蘿的圖片,分好一個說一遍意思,如:5可以分成1和4,1和4合起來就是5等,師用數(shù)字卡片擺出相應的分合式;依次擺下去。

  3、提問:你是這樣分的嗎?這樣分有什么好處?引導幼兒學會這種按順序依次分的方法,以免漏掉。

  4、小朋友再按這種方法分一下你的學具。

  二、演示分合式,學習兩個部分數(shù)間的互換關系。

  1、出示5分成1和4,5分成4和1的分合式,讓幼兒觀察。

  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兩種分法分出來的兩個數(shù)的位置交換了,總數(shù)沒有變。

  2、同樣觀察5分成2和3,5分成3和2的分合式之間的互換關系。

  三、猜棋子游戲。

  四、指導幼兒完成《數(shù)學》p16的練習。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nèi)容,熟練說出:“線繞一個圈,再繞一個圈,兩頭交叉繞一繞,拉拉緊”。

  2、嘗試在兒歌的幫助下,初步學習系鞋帶的正確方法。

  3、增強自我服務的能力,感受自我服務帶來的快樂和成功感。

  4、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fā)言,并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5、根據(jù)已有經(jīng)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漂亮的蝴蝶結》教學掛圖。

  2、系蝴蝶結的小鞋。

  3、穿有鞋帶的鞋來園,每位幼兒一根短綢帶

  4、幼兒學習資源。

  活動重、難點

  初步學習系鞋帶的正確方法,增強自我服務的.能力,感受自我服務帶來的快樂和成功感。

  活動過程

  1、出示帶蝴蝶結的小鞋子,引出故事主題。

  引導幼兒觀察小小子的特殊之處:你喜歡這雙小鞋子嗎?為什么?引發(fā)幼兒的討論。

  2、欣賞故事,幼兒初步了解系蝴蝶結的方法。

  (1)看課件教師完整講述故事《漂亮的蝴蝶結》。

  (2)引導幼兒觀察幼兒學習資源,學習系鞋帶的方法。

  提問:開始時媽媽為什么不給美嘉買有蝴蝶結的鞋子?美嘉是怎樣學習扎蝴蝶結的?大,考吧、幼師,網(wǎng)出,處!重點學習短句”先繞一個圈,再繞一個圈,兩頭交叉繞一繞,拉拉緊”。

  (3)每位小朋友一根短綢帶,練習扎蝴蝶結的方法。

  引導幼兒根據(jù)故事中的短句練習扎蝴蝶結的方法,同時提醒幼兒線繞的兩個圈要小一些,交叉的部分也要少,不然拉近是容易拉過頭,形不成蝴蝶結。

  3、游戲“試著系一系”,引導幼兒初步學習系鞋帶的方法。

  (1)出示蝴蝶結,請幼兒討論蝴蝶結該怎么系?

  (2)幼兒討論后自己學著系鞋帶,老師在一邊引導提醒。

  (3)表揚鞋帶系得好的幼兒。

  4、游戲 “蝴蝶飛飛”。幼兒互相幫助吧蝴蝶結扎在手上,顫動手指磨坊蝴蝶飛的動作,體驗學會系蝴蝶結的快樂和成就感。

  5、活動延伸

  為自己的媽媽做一個漂亮的蝴蝶結,作為“三八”婦女節(jié)的禮物。

  教學反思:

  從這堂課,我們也看出一堂教學活動是要發(fā)揮教師的主導性,不放任自流,還是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順其自然。不管哪種占主導,都應該處理好教的方式,讓孩子們感覺不到被教,一切像一場游戲活動。教無定法,無論采用哪種教學方式,都必須作用于人的感官才能發(fā)揮作用。教學方式實質上是一種刺激手段。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一:我是服裝設計師

  活動目標: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并嘗試設計服裝。

  活動形式:小組進行

  活動準備:

  報紙、皺紋紙、塑料袋、彩紙、布、珠子、膠棒、乳膠、雙面膠、及時貼

  設計意圖

  師生互動

  教育反思幼兒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到每個不同的季節(jié)都會換不同的衣服,在他們?nèi)粘5恼勗捴幸舱f到了衣服的不同,我抓住這個契機引導幼兒來自己當設計師,用各種材料來設計服裝。在美工活動中來進行。 1、引導:出示各種材料,引導幼兒觀察,這些材料能做哪些事情,有什么用?

  2、幼兒可以自由想象他們的用處?

  3、引導幼兒觀察自己身上的衣服是什么樣子的?用什么材料做的?

  4、啟發(fā)幼兒自己來當設計師,來設計服裝,并鼓勵幼兒大膽使用各種材料,并將服裝進行裝飾。

  5、引導幼兒說說他們想設計什么樣的服裝,用哪些材料?

  6、幼兒大膽制作,教師個別指導。

  7、結束及延伸:展示幼兒作品,教師對幼兒使用的材料和設計的用途進行評價。 通過這次活動幼兒對服裝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在當設計師的`前提下,幼兒提高了對美工活動的興趣。在活動中幼兒能夠大膽使用各種材料進行制作,興趣很高,幼兒很高興能制作服裝,還拿起自己的作品給同伴看,很有成功感,通過這次活動也鍛煉了幼兒的美工技能,培養(yǎng)了幼兒想象力。

  活動二:服裝博覽會

  活動目標:通過活動引導幼兒了解衣服的不同種類,服裝與人類的關系。

  活動形式:集體進行

  活動準備:各種各樣的服裝(幼兒可自備)、服裝博覽會場景(自建

  設計意圖

  師生互動

  教育反思

  服裝這個主題從幼兒的生活中來,通過這個活動使幼兒了解不同季節(jié)、不同場合、不同職業(yè)所穿的服裝是不同的,讓幼兒理解服裝的概念,了解它與人們的關系,有什么作用。

  1、請幼兒參加服裝博覽會,參觀后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

  2、請幼兒挑選一件自己最喜歡的帶回來。

  3、請幼兒講述自己帶回來的服裝是什么樣的?什么季節(jié)穿的? 幼兒自由講述,教師小結:四季的服裝是不同的,因為四季的溫度不同,要選擇不同質地的服裝。根據(jù)天氣的變化來穿著。

  4、你見過什么職業(yè)的人穿過這樣的衣服?

  教師小結:不同職業(yè)的人有不同的服裝,這叫職業(yè)裝。

  5、你還見過什么樣的服裝?

  教師請幼兒介紹自己穿的衣服?幼兒自己講述。

  6、結束及延伸:教師小結服裝的不同種類。在活動區(qū)活動中投放不同材料讓幼兒進行繪畫和制作。

  幼兒通過活動了解服裝的不同種類、知道了職業(yè)裝這個名詞,發(fā)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幫助幼兒豐富了生活經(jīng)驗。幼兒對參觀博覽會這個設計特別感興趣,幼兒在講述自己喜歡的服裝時也特別投入、認真。

  活動三:小小采購員

  活動目標:通過計算分類活動引導幼兒了解服裝的不同種類,并能根據(jù)不同要求進行分類。

  活動形式:集體進行

  活動準備:分類標記、服裝超市場景(自建)、服裝圖片若干

  設計意圖

  師幼互動

  教育反思

  服裝這個主題從幼兒的生活中來,通過這個計算分類活動使幼兒了解服裝可以根據(jù)不同季節(jié)、不同場合、不同職業(yè)來進行分類。 1、請幼兒參觀服裝超市,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

  2、請幼兒說一說發(fā)現(xiàn)的問題。(服裝超市沒有標記)

  3、請幼兒講述當某某公司的采購員去超市進行采購工作?

  教師交代任務,請幼兒分別采購春、夏、秋、冬四個不同季節(jié)的服裝。并請幼兒說一說每個季節(jié)的服裝有什么特點?

  4、請幼兒幫助超市把所有的衣服進行分類,并給他們根據(jù)不同季節(jié)、不同職業(yè)和不同的穿著場合做上標記。

  5、結束及延伸:

  1)玩游戲:看誰買得快?

  請幼兒分成小組,分別抽簽選擇去購買的服裝類別,并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看哪一組最快又最準確。

  2)在活動區(qū)活動中投放不同材料讓幼兒進行分類練習。

  幼兒通過活動了解服裝的不同種類、并能夠根據(jù)不同的要求將服裝進行分類,幼兒特別喜歡當采購員,有了角色幼兒對活動更加感興趣,同時也幫助幼兒豐富了生活經(jīng)驗。幼兒對游戲也特別感興趣,幼兒在游戲中鞏固了對服裝不同類別的認識,效果較好。

中班教案 篇4

  直接目的:

  1、讓幼兒了解一年和半年、四季、十二個月之間的關系。

  2、幼兒學習制作“年輪”的小書。

  間接目的:

  培養(yǎng)幼兒的專注力、秩序感、獨立性,體驗成功感。

  適用年齡:

  4—6歲

  錯誤控制:

  四季和十二個月的順序。

  操作方法:

  1、幼兒聽音樂走線,聽音樂依次拿“坐墊”音樂停,幼兒按老師要求的方式——盤腿坐。

  2、向幼兒問好,“小朋友們早上好!”“老師早上好!”

  3、老師請一名幼兒取來工作毯。

  4、今天,老師要教小朋友認識一個新的工作。老師取來工作。告訴幼兒我們今天進行“年輪的認識”

  5、老師示范操作:

  A、老師取來一個圓告訴幼兒:“這是一年!”提問:“那你們知道圓可以分成幾個半圓嗎?”(分成兩個半圓),“對了,可以分成兩個半圓,那一個半圓我們叫它為半年,那另一個呢?”(也叫半年)“兩個半年合起來是一年”。

  B、提問:“那你們知道一年有幾個季節(jié)嗎?”(有四個季節(jié))“他們的名字叫什么呢?(春天、夏天、秋天、冬天)老師分別取來綠色的春天、紅色的夏天、金黃色的秋天、白色的冬天,并且把他們拼成一個圓,“你們看,這四個季節(jié)合起來變成了一個圓,是。。。。。。(老師手指一年)對了,是一年!

  C、“那你能來試試擺嗎?”(幼兒操作)

  D、“你們能告訴老師一年有幾個月嗎?”(12個月)老師取來綠色的春天,上面寫著三月、四月、五月,幼兒認識,用同樣的方法介紹夏天、秋天、冬天,了解十二個月與一年的關系。

  E、請幼兒操作,老師并給幼兒復習一遍。

  6、結束工作。收工作。

  7、現(xiàn)在老師請小朋友想一想等會兒你將選什么工作,有誰愿意跟老師來制作“年輪的小書”?

  8、幼兒自愿跟老師制作小書,其余幼兒自選工作。

  9、結束工作。

  結束:

  老師記錄下幼兒的認識結果。

  如:

  幼兒姓名:張景宣

  認識結果:一年與半年的關系:了解了一年與半年的關系,完成目標。

  一年與四季的.關系:了解了一年與四季的關系,完成目標。

  一年與十二月的關系:了解了一年與十二月的關系,完成目標。

  活動延伸:

  四季與十二月之間的關系。

  活動自評:

  活動結束,目標達到,幼兒在老師的帶領下思路清晰,操作過程簡單明了,幼兒了解一年和半年、四季、十二個月之間的關系。幼兒的興趣濃厚,老師的講解與幼兒的操作相結合,有利于幼兒注意力的集中。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根據(jù)圖片的細節(jié)展開聯(lián)想,較連貫地講述圖片的內(nèi)容。

  2、感受想象,續(xù)編圖片故事的樂趣。

  3、借助圖文并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yǎng)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fā)閱讀興趣。

  4、培養(yǎng)幼兒大膽發(fā)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幼兒認識貓和老鼠的生活習性。

  材料配套:教學掛圖、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以情境表演引出圖片的內(nèi)容

  引導語:請小朋友仔細聽聽、看看、是什么動物來了?它們在做什么?

  組織幼兒觀看五個幼兒的情景表演《花花貓和灰灰鼠》,并提出問題讓幼兒思考:貓和老鼠到底在做什么?

  2、出示掛圖(1),引導幼兒觀察和講述圖片內(nèi)容

  提問:圖上是什么地方?有誰?它們在做什么呢?誰能用優(yōu)美的詞句來描述?

  教師請個別幼兒來講述圖片內(nèi)容。

  小結:在客廳的沙發(fā)邊,一直花花貓蜷著身體在睡大覺,它緊閉雙眼,趴在主人的靴子上正睡得香甜。一群灰灰鼠沿著墻角躡手躡腳地走了過來,它們探頭探腦、東看西看,還相互對伙伴輕聲說:"喂,小聲點,小聲點,千萬別發(fā)出聲音。"有紙灰灰鼠勇敢地跑到花花貓的前面,睜大眼睛仔細瞧了瞧,看見花花貓正在睡大覺呢。

  3、出示掛圖(2),引導幼兒觀察和講述圖片內(nèi)容。

  提問:什么原因讓花花貓醒過來了?它醒來后做了什么?灰灰鼠的表情怎樣?它們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鼓勵幼兒展開想象,與旁邊的小朋友相互講講這幅圖的內(nèi)容。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講述。

  小結:原來,主人的靴子里裝了感應器,只要有輕微的聲響,感應器就會震動,花花貓就會馬上清醒過來。它猛地站了起來,圓睜著雙眼,跟著感應器的音樂手舞足蹈起來;一沂髧樍艘惶,有得大聲地喊叫:"!花花貓醒了,真可怕!"有得目瞪口呆,滿臉疑惑:"這真神了,花花貓怎么醒了?還跳起舞來了?"

  引導幼兒思考:結果會怎樣?花花貓會吃掉灰灰鼠嗎?

  4、引導幼兒展開想象,續(xù)編故事

  引導語:這兩幅圖的內(nèi)容真有趣,結果會怎樣?后來還會發(fā)生什么有趣的事情?請你把圖片的故事編講完整。

  提出編講要求:

 。1)要將圖上花花貓和灰灰鼠的表情、動作講出來。

  (2)要動腦筋想,想出和別人不一樣的結果。

 。3)要把圖片的.故事講得完整、有趣。

  請幼兒分組輪流講述和續(xù)編故事,并給圖片取名。

  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講述圖片內(nèi)容,教師給予小結、評價。

  活動反思:

  此活動的重點在于對圖片內(nèi)容的聯(lián)想和擴展,應著重引導幼兒觀察和想象圖上的動物的表情、動作和心理活動,并續(xù)編圖片內(nèi)容的結尾。還可以將其和語言區(qū)結合,讓幼兒繼續(xù)看圖講述,或者表演圖片內(nèi)容。這樣效果可能更好。

  小百科:貓,屬于貓科動物,分家貓、野貓,是全世界家庭中較為廣泛的寵物。家貓的祖先據(jù)推測是起源于古埃及的沙漠貓,波斯的波斯貓,已經(jīng)被人類馴化了3500年(但未像狗一樣完全地被馴化)。

中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使幼兒知道拾到東西應該還給失主,并了解找失主的方法。

  2、引導幼兒體驗丟失東西和撿到東西后的著急心情,找到東西和把東西還給別人時的不同情緒情感。

  活動準備:

  動物頭飾 情景表演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一)引起興趣,引出課題。

  師:今天,老師要來變個魔術,你們想看嗎?

  (二)基本部分:

  1、情景表演,讓幼兒了解小貓丟了東西著急、難過的心情和小兔把東西還給它以后高興的心情。

  提問:1、小貓丟了什么?心里怎么樣?(著急、難過)

  2、誰撿到了帽子?(小兔)

  3、小兔撿到了帽子是怎么做的`?(他說了什么?)

  小結:把帽子還給了小貓,小貓可高興了,小兔著見小貓這么高興,他心理也很高興,我們小朋友要向小兔學習,拾到東西要還給別人。

  2、討論,幫助幼兒體驗丟了東西、拾到東西還給別人等情況下的不同情感。

  (1)小朋友有沒有無過東西?丟過什么?心里怎樣?

  (2)你丟了東西,別人拾了還給你,你心里怎樣?

  (3)你有沒有拾到過別人的東西?你是怎么做的?心里怎么樣?

  3、情景表演,激發(fā)幼兒幫助小動物的動機,使他們體驗到幫助了別人會很快樂。

  師:看看又發(fā)生了什么事,小動物們?yōu)槭裁措y過?(看見他們難過,小朋友你們心里怎么樣?

  (1)提問:小動物們這么難過?它們丟了東西心里怎樣?看見他們難過你的心里怎樣?那怎么辦呢?我們一起幫助他們(請問,剛才你們在哪里玩的?)我們到走廊里、樓梯口、午睡室去看一看,如果發(fā)現(xiàn)地上有東西就怎么辦?

  (2)幼兒幫助小動物們找東西,

  (4)師:剛才我們幫助小動物找到了東西,還給了他們,他們一定很高興,他們肯定會來謝謝我們的,我們小朋友把東西還給了失主做了好事,心里怎樣?(做一做高興的樣子,笑一笑)

  (5)提問:剛才你撿到了什么東西?是怎樣還給丟東西的人的,說了什么話?

  4、幼兒討論1)拾到了東西為什么要還給別人?

  (a)人家會難過,會著急。

  (b)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拿。

  (2)(表揚自己)

  討論:找不到失主的東西該怎么辦呢?

  (三)結束:

  總結,今天我們小朋友幫助了小動物找東西,還給了他們,心里非常高興,以后我們撿到了東西都要想辦法還給別人,我們要保管好自己的東西。

中班教案 篇7

  活動準備

  《恰恰舞》音樂CD

  黑板一塊;圖譜。

  活動目標

  1、初步嘗試創(chuàng)編具有輕松、快樂、逗趣特點的恰恰舞。

  2、能根據(jù)樂曲XX xx Xl X X xx XI的節(jié)奏,創(chuàng)編恰恰舞蹈,動作造型新穎并富有位置變化。

  3、能與同伴協(xié)調配合用恰恰舞的基本動作富有表情地表達樂曲的形象和情感。

  活動過程

  1、師幼共跳表現(xiàn)恰恰舞的基本特點

  教師重點關注:扭跨、交錯步、眼神交流、快樂的表情。

  2、探究“造型”元素,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舞蹈

  (1)教師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編恰恰舞動作的內(nèi)在需要

 。2)教師巡回觀察指導幼兒自主創(chuàng)編動作造型

 、贌o音樂伴奏全體幼兒嘗試創(chuàng)編恰恰舞動作

  提問:你們編的是什么動作?試一試把這個動作跳出來。

 、谝魳钒樽嘞氯w幼兒嘗試表現(xiàn)創(chuàng)編的恰恰舞動作

 。3)教師抓取幼兒的表現(xiàn)進行元素點撥擴展幼兒的經(jīng)驗

 、儆變悍纸M表現(xiàn)創(chuàng)編恰恰舞動作教師提煉動作造型元素擴散經(jīng)驗

 、谟變哼\用創(chuàng)編的經(jīng)驗大膽進行動作造型

  3、探究“位置”元素,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舞蹈

  (1)通過個別幼兒示范或者老師的引導觀察位置的變化

 。2)教師巡回觀察指導幼兒自主創(chuàng)編位置造型

  ①無音樂伴奏,全體幼兒嘗試動作及位置變化的創(chuàng)編

  ②音樂伴奏下全體幼兒嘗試動作及位置變化的創(chuàng)編

 。3)教師提取有典型價值的位置變換組合拓展幼兒經(jīng)驗

 、僖龑в變河^察同伴的'典型組合變化分享學習經(jīng)驗

  小結:原來可以朝左右、上下,斜方變化舞蹈位置。

 、趥別幼兒或教師示范引出朝各自不同方向的位置變換

  提問:請看林老師是怎么改變位置的?和小朋友有什么不同?

  小結:原來兩個小朋友除了_一同朝一個方向變換位置,還可以各自朝不同的方向變換位置。

 、廴w動兒再次嘗試動作造型及位置變化的創(chuàng)編

  4、幼兒嘗試完整創(chuàng)編表現(xiàn)

 。1)幼兒隨音樂嘗試完整表現(xiàn)創(chuàng)編的舞蹈

  教師重點關注:能快樂輕松地表現(xiàn)恰恰舞并有眼神的交流、動作的變化。

  (2)幼兒教師同臺表演

中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懂得吃東西應合理搭配,過多的攝入油膩食物和甜食,容易使人發(fā)胖。

  2、引導幼兒了解過于肥胖還會影響智力發(fā)展和身體健康。

  3、引導幼兒了解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相結合的重要性。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5、初步了解預防疾病的方法。

  活動過程

  一、課前律動。

  二、師生問好。

  三、導入: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講個故事,從前有個小朋友叫小明,每天太陽升的老高,小明還在睡覺,他還愛吃甜食,不愛運動,所以長得越來越胖,小朋友都叫他小胖胖,都不喜歡跟他玩,小胖胖還經(jīng)常生病,小朋友們知道后來小胖胖怎么樣了嗎?

  四、新授部分:

  1、請小朋友打開健康生活第5頁,仔細觀察圖片引導幼兒分組進行討論:

  (1)為什么小胖胖會特別的胖呢?

  (2)小朋友們認為太胖了有什么不好呢?

  (3)小胖胖最后怎么樣了?他是怎么做到的?

  教師小結:

  (4)回歸課本,教師領讀。

  2、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禮物,它可以教小朋友怎樣健康的飲食,觀察食物金字塔回答問題,吃東西應該注意什么?怎樣做才能吃的健康?

  教師小結:

  3、我們新學的弟子規(guī)中也有個關于健康飲食的內(nèi)容,有小朋友記得的嗎?誰能說說是什么內(nèi)容呢?誰能說說它的意思呢?

  教師小結:

  五、拓展討論:

  1、你的家人朋友同學中有沒有過于肥胖的呢?他們都有什么不好的習慣嗎?那你應該怎么做來幫助他們呢

  2、關于老師剛才講的.那個小胖胖的故事,你們覺得小明變胖了小朋友就叫他小胖胖這樣對嗎?為什么?!.來源:屈老.師教案網(wǎng)!而且他變胖了小朋友就不跟他玩了這樣對嗎?應該怎么做呢?

  六、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們學到了什么呢?

  七、作業(yè):

  回家觀察你的家人的生活方式,要是有不健康的地方及時監(jiān)督提醒改正。

  活動反思

  本學期我組內(nèi)公開課的內(nèi)容是健康領域的《小胖胖變瘦了》。這個故事主要講了小胖胖因為平時愛吃甜食和愛睡懶覺,不良的飲食習慣和不良的生活習慣導致他一天比一天胖,還經(jīng)常生病,最后聽了醫(yī)生的建議,每天早起鍛煉身體,使自己的身體慢慢變瘦了下來。故事貼切生活,為了把故事上的更生動有趣,我細心鉆研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認真設計每一個提問語和過渡語。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教案04-15

中班的教案04-06

中班教案(精選)07-29

中班教案【精選】07-29

中班教案(精選)08-02

[精選]中班教案08-03

【精選】中班教案08-01

中班教案(經(jīng)典)08-05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