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中班科學教案

中班科學教案

時間:2023-09-20 10:14:54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科學教案9篇(精)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基本條件。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學教案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科學教案9篇(精)

中班科學教案 篇1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球?qū)殞毻婊?/p>

  設計意圖:

  球是幼兒日常生活和游戲中最常見、最喜愛的玩具。一次戶外活動時,孩子們正自由地玩球,無意間陽陽的球落到了滑梯上,球自然地從滑梯上滾下來,他大聲地喊到:“我的球在坐滑滑梯呢!”孩子們都圍了上去,把自己的球也放到滑梯上玩,我突然意識到這是一個好機會,于是設計了《球?qū)殞氉荨返慕虒W活動,旨在通過玩球激發(fā)幼兒的探索欲望,培養(yǎng)幼兒對探究活動的.興趣。

  活動目標:

  1、愿意參加探索活動,體驗探索的樂趣。

  2、能合作進行探索活動。

  3、初步感知球滾動的快慢與滑梯的高低有關、不同的球滾動的快慢不同。

  4、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5、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

  孩子們對球已有濃厚的興趣,知道球能滾動。

  2、物質(zhì)準備:

  木板14塊、積木若干、木棒、繩子、大小皮球、壘球、統(tǒng)計板。

  3、環(huán)境準備:

  家長、教師、幼兒共同收集不同的球投放在球類活動角。

  活動流程:

  探索一:球在不同高度滾動時的情況——

  探索二:不同球在同高度滾動情況——討論實驗結果——延伸:玩球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活動場地,導入主題。

  二、球?qū)殞毻婊?/p>

  1、探索:誰的球滾的快,為什么?

  2、用圖畫方式統(tǒng)計探索結果

  三、壘球?qū)殞毢推で驅(qū)殞毐荣?/p>

  1、探索:怎樣比賽才公平什么球先滾下來,為什么?

  2、統(tǒng)計探索結果

  四、根據(jù)圖形統(tǒng)計討論操作結果

  五、活動延伸:

  1、你們還知道哪些球?

  2、活動角:在玩中繼續(xù)探索球的秘密.

  教學反思:

  一次科學活動的開始,應該來自幼兒已有的經(jīng)驗,一次科學活動的結束,并不是真正的結束,應使幼兒有進一步的探索可能,成為獲取經(jīng)驗的開始。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們老師要盡其所有、創(chuàng)設各種學習環(huán)境,讓幼兒能夠用眼看、用耳聽、用嘴說、用腦思考,全身心地積極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給幼兒自由展現(xiàn)的空間。讓幼兒在游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學得經(jīng)驗。

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教材簡解】

  中班的孩子喜歡探索,對什么都充滿興趣。而生活中常見的瓶蓋正為孩子們提供了探索的條件。圓圓的瓶蓋可以滾、彈、拋等,而kt板做成的斜坡讓孩子們驚喜不已,孩子們通過嘗試、探索瓶蓋的不同玩法,并試著將瓶蓋在斜坡上穩(wěn)穩(wěn)的滾動。發(fā)展了幼兒動手探索的能力,也在探索的過程中發(fā)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目標預設】

  1、探索瓶蓋的各種玩法,嘗試將瓶蓋在斜坡上沿軌道穩(wěn)穩(wěn)的滾動。

  2、能大膽表達探索的過程,體驗滾瓶蓋的樂趣。

  【重點、難點】

  重點:嘗試探索將瓶蓋沿著軌道穩(wěn)穩(wěn)的滾下來。

  難點:了解圓與斜坡接觸面越大滾的越穩(wěn)。

  【教學過程】

  一、瓶蓋導入。

  1、師:小朋友們,今天我給大家?guī)砹似可w。瓶蓋可以怎么玩呢?請你們自己玩一玩。

  教師觀察幼兒玩瓶蓋,并關注幼兒玩瓶蓋的方法。

  2、請個別幼兒示范一下自己的玩法。

  師:我請小朋友來介紹一下你的玩法。

  3、師小結:我發(fā)現(xiàn)你們的玩法真多,真是太厲害了,有的小朋友彈瓶蓋、有的小朋友滾瓶蓋。

  4、師:為什么瓶蓋會滾起來呀?你們看,瓶蓋是什么形狀的呀?原來圓圓的`東西會滾動。

  二、斜坡滾蓋。

  1、嘗試滾蓋。

  師:剛才我們用手把瓶蓋推著滾起來了,那我把瓶蓋放在斜坡上不用手推,你覺得瓶蓋會怎么樣呀?

  師:大家都覺得瓶蓋會滾下來,那么現(xiàn)在就請你們?nèi)ピ囋嚳窗桑?/p>

  鼓勵幼兒大膽嘗試。

  師:在滾瓶蓋的時候,你們遇到了什么困難?原來有的瓶蓋滾下來了,但是有的瓶蓋還沒開始滾就已經(jīng)倒下了,為什么有時候瓶蓋會站不穩(wěn)。空埬銈冇懻撘幌掳。

  師小結:原來一個瓶蓋站的地方窄窄的,很容易就會倒下的。

  2、穩(wěn)站瓶蓋。

  師:你有沒有什么好辦法讓瓶蓋站穩(wěn)呢?

  師: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很多的瓶蓋,請你們?nèi)L試一下怎么樣可以讓瓶蓋穩(wěn)穩(wěn)的站起來。

  師:請你們介紹一下你是怎么讓瓶蓋站的穩(wěn)穩(wěn)的?

  師小結:小朋友們真聰明,都知道再找一個瓶蓋粘起來,這樣瓶蓋就能站的穩(wěn)穩(wěn)的了。

  3、穩(wěn)滾瓶蓋。

  師:不過你們在滾瓶蓋的時候有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問題呀?

  請個別幼兒來滾一滾瓶蓋。

  師:小朋友們可以穩(wěn)穩(wěn)的將瓶蓋站著了,瓶蓋也能滾下去了,但是,你們發(fā)現(xiàn)了嗎?瓶蓋沒有沿著軌道滾下去,而且滾到的別的地方去了,這是為什么呢?

  師:請你們討論一下,怎么樣才能使瓶蓋穩(wěn)穩(wěn)的沿著軌道滾下去。

  師小結:原來瓶蓋有大有小,只有找到了兩個一樣大的瓶蓋,粘在一起,瓶蓋才能沿著軌道穩(wěn)穩(wěn)的滾動。

  三、延伸活動。

  師:小朋友們玩瓶蓋玩的開心嗎?瞧!如果我把斜坡墊高,瓶蓋會滾的怎么樣啊?那請你們回教室嘗試一下吧。

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通過仔細觀察,獲取有關蝌蚪的一些趣事,并大方地講述出來。

  2、對能說說自己看到的有關蝌蚪的一些趣事。

  活動準備:電腦一臺,放大鏡、觀察記錄本、蝌蚪若干

  設計思路:

  中班幼兒隨著年齡的增長,對周圍環(huán)境都非常感興趣,他們總是不停地看、聽、摸、動。尤其是對生活周圍的小動物,有著強烈地吸引力。四月,春天來了,小蝌蚪成了幼兒的新朋友,但到底小蝌蚪長得是怎么樣的,它是怎么樣奇跡般地變成了小青蛙的?游來游去在干什么?孩子很想弄個明白,通過“有趣的蝌蚪”這個活動,使孩子們的好奇心得到了滿足。在觀察、思考、討論小蝌蚪的過程中,加深了對小蝌蚪的認識,也增進了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觀察、講述等多方面能力也有所提高。

  在這個活動中,教師結合《綱要》精神,更加注重調(diào)動幼兒自己學習的能力,注重幼兒對蝌蚪觀察、了解的過程,重視孩子自己提出一些問題,通過觀察、思考、討論,再來解決問題。同時,積極接納幼兒的`觀點,運用激發(fā)、引導、鼓勵的方法,使幼兒的思維更活躍,學習積極性更高。

  多媒體教學聲形并茂,生動形象,色彩鮮明,在此活動中通過運用能直觀形象生動地將蝌蚪變成青蛙的全過程展示出來,將抽象變?yōu)樯鷦,將靜態(tài)變?yōu)閯討B(tài),使幼兒有身臨其境的感受,從而產(chǎn)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引出主題1、老師:春天來了,池塘里又多了誰?(小蝌蚪)你們認識小蝌蚪嗎?它長著什么樣?幼兒可能答:小蝌蚪長著一個黑黑的大腦袋,后面拖一條長長的尾巴。

  二、通過觀察、記錄,認識蝌蚪

  1、教師問:你們想不想仔細地看一看小蝌蚪?提供每人一只放大鏡,一本記錄本,讓幼兒先觀察小蝌蚪的不同動態(tài),再把他們的樣子畫下來。評析:鼓勵幼兒專注地觀察,找出小蝌蚪幾種不同的動作,用自己的方式記錄下來。

  2、組織幼兒充分交流自己的觀察結果,可介紹自己的記錄方式和記錄結果。

  三、設置疑問,了解生長過程

  1、老師:你們知道小蝌蚪長大了變成了誰?幼兒可能答:有的變成了青蛙,有的變成了蛤蟆。

  2、老師追問:你們知道蝌蚪是怎么變成青蛙的?評析:這里讓幼兒大膽設想,創(chuàng)造性地表述小蝌蚪的成長過程。

  3、播放青蛙生長過程資料?赐旰笞層變涸賮碚f說小蝌蚪————青蛙的過程。老師重點問:小蝌蚪在變成青蛙前腿是怎么變的?尾巴又有什么變化呢?幼兒可能答:先長后腿,再長前腿,尾巴越縮越短,腿越長越長,還有腳趾呢。

  四、動手操作,再現(xiàn)奇妙的生長過程

  集體制作蝌蚪—青蛙的生長圖評析:通過動作制作再次加深對蝌蚪生長過程中幾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的印象。

  五、延伸活動:欣賞故事《小蝌蚪找媽媽》,在語言活動中可安排讓幼兒續(xù)編故事。

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了解牛奶和水果有豐富的營養(yǎng),并學會科學合理地食用牛奶和水果。

  2.知道多吃牛奶和水果有利于身體生長,愿意每天吃牛奶和水果。

  活動準備:

  1.課件

  2.小動物頭飾三個,幼兒五角星人手一個。

  3.水果奶茶鋪道具一個。

  4.榨汁機若干、小的一次性紙杯大量。

  5.切好的水果四種,勺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播放動畫片片段,引起幼兒的興趣。

  1.教師談話導入。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段好看的動畫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播放動畫片段一,并提問。

  故事里有誰呀?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原來故事里有一頭牛,它是一頭什么樣的牛?它和一般的牛有什么地方不一樣?(對了,原來他是一頭愛吃水果的牛)

  那主人和村子里的所有人都感冒了,只有愛吃水果的牛沒有感冒,你們覺得這是為什么?

  后來主人的病是怎么好的呢?(喝了牛擠出來的奶所以好了)

  看來,牛奶和水果的本領還真不小呢?那小朋友,你們想不想知道究竟牛奶和水果里究竟有那些營養(yǎng)成分?那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一起去請教一下牛博士吧!

  二、操作課件,引導幼兒知道牛奶和水果里的營養(yǎng)對我們身體的好處

  1.課件講解牛奶和水果的營養(yǎng)成份。

  2.師提問:小朋友,你們聽清楚了嗎?牛博士都告訴了我們什么呀?牛奶和水果里都有哪些營養(yǎng)成分呢?

  小結:對了,牛奶里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寶寶和鈣寶寶(和鈣寶寶打招呼),多喝牛奶可以讓我們身體長得高高的,壯壯的,讓我們變得更聰明;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寶寶,可以使我們的皮膚長得白白的,更漂亮!還可以增加人體的抵抗力,讓我們少生病。

  三、集體討論,引導幼兒掌握科學食用牛奶和水果的方法。

  1.教師談話引出活動。

  在知道了牛奶和水果有這么多的營養(yǎng)以后,森林中的小動物也明白了要多吃牛奶和水果了!看,他們來了!和小動物打招呼(小貓、小猴和小牛)但是吃牛奶和水果也是有一定講究的.,現(xiàn)在,我們讓一起來看看這些小動物的吃法對不對?這里呀有三個小動物,只有一個小動物的做法是對的,其它兩個小動物的做法是不正確的,現(xiàn)在要請你動動腦筋,看你能不能分出誰對誰錯。

  2.幼兒集體觀看課件,看完后完成操作材料(誰對就把五角星貼在誰的身上)。

  3.集體講解,了解科學吃牛奶和水果的方法。

  (1)小朋友,你們把五角星送給誰了呀?為什么?

 。2)集體念兒歌,學習小羊的做法。

  紅紅蘋果有營養(yǎng),擰開龍頭洗一洗,啊嗚啊嗚真好吃,干干凈凈吃下肚。

 。3)那小牛和小狗的做法哪里不對,那我們應該怎么做?

 。4)課件出示牛博士,我們一起來聽一聽牛博士是怎么說的?

  小結:現(xiàn)在我們知道了吃牛奶和水果的正確方法,那我們就可以更科學的增加營養(yǎng)了。

  那頭愛吃水果的牛后來又怎么樣了呢?小朋友,你們想不想知道,那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四、播放動畫片段二,創(chuàng)設情景,玩水果牛奶營養(yǎng)吧的游戲。

  原來愛吃水果的牛呀開了一個水果牛奶吧,給人們提供各種各樣的水果牛奶,我在想水果牛奶一定十分地美味,小朋友你們想不想嘗一嘗水果牛奶呀!

  看,今天老師把水果牛奶吧也請到了幼兒園,小朋友,你們高興嗎?那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做一做,嘗一嘗,好嗎?

  五、幼兒品嘗水果牛奶,結束活動。

中班科學教案 篇5

  設計思路:

  春天來了,小河里也出現(xiàn)了小動物——小蝌蚪。這一切吸引著孩子們總是談論不完的的話題:“小蝌蚪真好玩”“小蝌蚪什么時候長腿呢?”“它的媽媽是青蛙嗎?為什么和它的媽媽長的不像呢?……”我根據(jù)孩子們的興趣,結合中班下冊教材主題五《奇妙的動物》中的發(fā)現(xiàn)區(qū)《小動物怎樣長大》,設計了《蝌蚪與青蛙》的活動。在活動中,通過讓幼兒觀察、討論和操作等活動,讓幼兒初步了解了小蝌蚪的生長變化過程,培養(yǎng)幼兒熱愛科學的興趣,也進一步激發(fā)了幼兒關心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活動名稱:蝌蚪與青蛙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初步了解蝌蚪的出生和生長過程。

  2、激發(fā)幼兒關心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3、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操作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小蝌蚪找媽媽》故事磁帶;

  2、小蝌蚪生長變化圖片;

  3、素描紙、彩筆、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詩畫導入,引起幼兒興趣: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兩個好朋友,你們想不想認識它們?

  1、詩畫:

  大腦袋,長尾巴,

  變成蝌蚪小娃娃,

  游來游去找媽媽。

  一個桃子裂開口,

  兩片葉子綠油油。

  再畫兩個小喇叭,

  變只青蛙呱呱呱。

  2、提問:小蝌蚪長得什么樣子?小蝌蚪的媽媽是誰?它和媽媽長得像不像?它是怎樣變成青蛙的?

  二、欣賞錄音故事《小蝌蚪找媽媽》,了解青蛙的生長變化過程。

  提問:故事里面都有誰?青蛙媽媽在水里產(chǎn)下的`是什么?青蛙媽媽在哪個季節(jié)產(chǎn)卵?卵變成什么?小蝌蚪先長出什么?后長出什么?最后變成了什么?

  三、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蝌蚪變青蛙的生長變化過程。

  (1)卵——蝌蚪——長出后腿——長出前腿(尾巴變短)——青蛙

  小結:蝌蚪變成青蛙要以上四個過程,從卵變成青蛙要70多天。

 。2)青蛙生活在哪里?(既可以生活在水里,也可以生活在陸地上,是兩棲動物。)

 。3)青蛙吃什么?(蚊子、蒼蠅、蝸牛和田野里的許多害蟲)

  四、教育幼兒要愛護小青蛙。

 。ㄋ亲胶οx的能手,莊稼的好朋友,對我們?nèi)祟悂碚f是有益的,所以要愛護它、保護它)

  五、幼兒繪畫《蝌蚪》、《青蛙》

  幼兒自由選蝌蚪或青蛙進行繪畫活動。

  六、結束部分:

  小青蛙餓了,我們送它們?nèi)プ胶οx吧。

  活動延伸:在活動區(qū)養(yǎng)殖蝌蚪供幼兒觀察。

中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觀察、記錄一些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xiàn)象。

  2、愿意根據(jù)要求,改變物體的形狀后,觀察其沉浮現(xiàn)象,激發(fā)探索欲望。

  活動準備:

  1、各種船的圖片

  2、材料:泡沫板、油泥或面粉、紙、小石頭、玩具、大的盛水容器

  活動過程:

  1、展示各種船的.圖片,激發(fā)幼兒活動興趣

  1)將一張傳的圖片遮住,然后一點點展開,請幼兒猜猜這是什么?

  2)教師:老師這有一張圖片,看誰先猜出它是什么?你見過那些船?船在哪里行駛?為什么它會浮在水面上?

  2、教幼兒記錄方法今天老師準備了很多材料,要請你們觀看它們是沉在水里還是浮在水面上。放一個,教師示范進行記錄。

  3、出示各種材料,交代實驗要求。教師:今天老師也給你們準備了很多材料,有泡沫板、油泥、紙、小石頭等;請你們一個個將它們放進水里,看看它們是浮在水面還是沉入水底。放一個觀察觀察一個,然后做好記錄。

  4、請幼兒分組進行實驗,并請個別幼兒進行記錄。

  5、幼兒分組進行交流實驗結果。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實驗進行。

  6、請幼兒把面粉或油泥變成小船形狀,觀察油泥小船的沉浮現(xiàn)象。鼓勵幼兒用多種不同材料制作小船,進行實驗。

中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探索溶解現(xiàn)象,進一步了解沙子的特點。

  2.大膽表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體驗探究的樂趣。

  活動準備

  1.鹽、沙子若干,透明的`一次性塑料杯子每人2只,小勺人手一只,玻璃缸一只。

  2.幼兒用書第4頁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了解和辨別兩種材料

  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兩樣東西,它們要和水一起玩游戲,看看是什么?

  2.請幼兒一一辨認桌子上的鹽和沙。

  二、感受鹽能溶解在水中

  1.我們一起猜一猜。

  教師:讓我們先來猜一猜,鹽放到水里,會發(fā)生什么有趣的事情。

  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猜想。

  2.鹽和水的游戲。

  教師:請你把一勺鹽放到杯子里,用小勺輕輕地攪拌,一邊攪拌一邊看鹽在水里的變化。

  幼兒邊念兒歌邊實驗:“鹽巴一小勺,輕輕攪一攪,看一看,變化我知道!

  3.說說我的發(fā)現(xiàn)。

  三、感受沙無法在水里溶解

  1.我們一起猜一猜

  教師:現(xiàn)在先來猜一猜,沙放到水里去,也會像鹽一樣不見嗎?

  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猜想,教師獎幼兒的猜想用簡單的符號記錄在表格“?”欄中。

  2.驗證猜想

  教師:請你把一勺沙放到杯子里,用小勺輕輕攪拌,一邊攪拌一邊看沙的變化。

  3.說說我的發(fā)現(xiàn)。

  4.教師也來試一試。

  四、整理工作

  師幼一起整理實驗物品。

中班科學教案 篇8

  聽覺是人的主要感官,人通過聽覺去感知周圍世界、感受周圍世界、認識周圍世界。小班年齡的孩子對周圍世界充滿無限的好奇,對他們來說,聲音是美妙的,對能發(fā)出聲音的東西更是好奇無比的。而且喜歡擺弄又是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對任何自己感興趣的東西都會玩玩、試試、摸摸、看看,對能發(fā)出聲響的東西就尤為感興趣。因此小班幼兒通過聽覺能很好地幫助他們認識周圍世界。然而小班幼兒充滿好奇、喜歡擺弄的年齡特點,讓他們充滿探究欲望,能更好地通過操作探索中去發(fā)現(xiàn)知識、獲得知識。所以我選擇了《奇妙的聲音》這一主題活動,讓幼兒充分自主發(fā)現(xiàn)聲音、探究聲音。

  本次活動的設計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初步感知。讓幼兒在擺弄瓶瓶罐罐中發(fā)現(xiàn)存在著聲音,并自主發(fā)現(xiàn)空瓶沒有聲音,從而引出聲音這一主題。第二部分探索感知。我提供了多種操作材料供幼兒自由操作,從而在幼兒自主嘗試探索中得出,有些東西放在瓶子里沒有聲音這一結論。此結論是由幼兒自主探索得出更易幼兒接受。第三部分為部分,此環(huán)節(jié)以形式把活動推向高潮,進一步激發(fā)幼兒對聲音異同的興趣。在中幼兒將三種不同的聲音猜出,從而體驗到的.樂趣;顒幼詈螅覟橛變毫粲杏嗟。讓幼兒持續(xù)探索興趣,進一步激發(fā)了幼兒再探索的欲望。

  活動名稱:

  探索活動奇妙的聲音(小班)

  活動目標:

  1、通過玩玩說說,發(fā)現(xiàn)聲音,初步聽辨聲音的不同。

  2、激發(fā)幼兒探索聲音的興趣。

  教案準備:

  各種瓶罐、各種物品(包括木制玩具、塑料玩具、蠶豆、赤豆、回形針、硬幣、鈕扣、紙、保鮮袋、棉花)。

  活動流程:

  初步感知→探索感知→感知→延伸引趣

  一、發(fā)現(xiàn)聲音

  今天張老師帶了好多好玩的瓶子、盒子,我們一起來玩一玩吧!

  全體幼兒自由操作,教室從旁觀察。

  (幼兒自由的選擇喜歡的瓶瓶罐罐,并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玩,教師觀察幼兒如何去操作,適時地指導幼兒)

  1、你們聽見了什么?

  幼兒1:有聲音的。

  幼兒2:咚咚咚的。

 。▎栴}非常明確的提出,幼兒能非常有針對性的回答。)

  2、聲音從哪里來的呢?

  幼兒1:這里有聲音的。

  幼兒2:瓶子有聲音的。

  幼兒3:盒子里有聲音的。

  3、怎么會有聲音的呢?

  幼兒1:里面有東西的。(里面有些什么呢?)

  幼兒2:瓶子里面有玩具,有聲音的。

  小結:盒子里有東西就能發(fā)出聲音,沒有東西就沒有聲音。

 。ǖ2、第3個問題清晰的點撥幼兒去發(fā)現(xiàn)聲音的來源,以及如何去尋找聲音的來源。)

  二、聽聽聲音

  1、是不是所有的東西在瓶子里都能發(fā)出聲音呢?(是、不是)幼兒嘗試放置物品。

  幼兒1:是。

  幼兒2:不是。

  (幼兒通過嘗試,大部分幼兒都能能發(fā)出聲音的東西去放進瓶子里嘗試,而對不能發(fā)出聲音的東西不感興趣。幼兒不能一下子就得出有些東西不能發(fā)出聲音的結論,因此,在幼兒操作之前提出此問題,能讓幼兒帶著問題去探索、去嘗試,有目的地利用一切資源去發(fā)現(xiàn)。)

  2、你的瓶子里發(fā)出什么聲音?

  幼兒1:我的瓶子發(fā)出咚咚咚的聲音。

  幼兒2、我的盒子里發(fā)出沙沙沙的聲音。

  3、你的瓶子里為什么沒有聲音?(放置紙、棉花、保鮮袋)

  幼兒1:紙很輕的,沒有聲音的。

  幼兒2:棉花也很輕的。

  小結:不是所有的東西放在瓶子、盒子都能發(fā)出聲音。

 。ò巡荒馨l(fā)出聲音的棉花、紙重點提出,讓幼兒解決為什么沒有聲音的原因,找出沒有聲音的緣由,由幼兒自己發(fā)現(xiàn),這樣能更輕易地被幼兒所接受)

  三、聽辨聲音《猜聲音》

  1、教師提供三只同樣的瓶子(內(nèi)容物不同),分別搖一搖,聲音一樣嗎?(赤豆、硬幣、回形針)

  2、分別是什么聲音?

  (選擇的聲音有明顯的不同,明確三種不同的聲音,讓幼兒能初步分辨不同點。)

  3、猜一猜,瓶子里面是什么?

  小結:原來一樣的瓶子裝不一樣的東西發(fā)出的聲音是不一樣的。

 。ぐl(fā)幼兒再次的興趣,進一步訓練了幼兒聽覺,及分辨的能力。)

  四、延伸活動

  有這么多東西都能發(fā)出聲音,那請小朋友到家里去找一找還有哪些東西也會發(fā)出聲音的?明天來告訴我們,好嗎?

  (活動延伸進一步激發(fā)幼兒探索興趣,使活動有延續(xù)性,幼兒有再探索的欲望。)

  評析:

  1、活動較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興趣極高。

  2、選材較好,充分激發(fā)幼兒的動手操作探索興趣和表達的欲望。

  3、活動環(huán)節(jié)設計層次清晰,流程遞進,安排較恰當。

  建議:提供的材料進一步豐富些,能充分讓幼兒嘗試,進一步起到聽覺的訓練。

中班科學教案 篇9

  【活動設計】

  《綱要》中明確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lián)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xiàn)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薄稅厶璧钠咸迅伞坊顒又兴璧牟牧虾唵危菏巧钪谐R姟⑿∨笥褠鄢缘囊恍┝闶;步驟簡單,適合幼兒操作;現(xiàn)象易于觀察,神奇,能充分激發(fā)幼兒的興趣。通過本活動能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過程中感受科學的奇妙。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葡萄在汽水中浮沉的原理。

  2、激發(fā)對科學游戲的興趣,并提高幼兒參與游戲的積極性。

  3、引導幼兒學習科學活動的記錄方法。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chuàng)造并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活動重點及難點】

  讓幼兒認真觀察活動操作及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主動地參與活動;讓幼兒對最后產(chǎn)生的'結果及現(xiàn)象有初步理解。

  【活動準備】

  知識經(jīng)驗:對物體在水中的浮沉的初步經(jīng)驗。

  環(huán)境準備:椅子、實驗操作臺、黑板

  教具準備:輕音樂、課件、4個小杯子、各種零食、大雪碧4瓶

  學具準備:透明小水杯12個、4種不同的零食(QQ糖、花生米、黃豆、葡萄)、幼兒記錄表12張、筆12支、托盤12個

  【活動過程】

  一、回憶物體在水中的浮沉的初步經(jīng)驗進行導入:

  1、試一試:初步感知物體的大小和重量。

  幼兒思考問題:

  (1)比較大小和相應的重量?

  (2)屬于記錄表中的哪種食物?

  2、嘗一嘗:請幼兒嘗試一下幾種不同食物,激發(fā)幼兒探索的興趣。

  3、看一看:老師示范將葡萄放在汽水中,讓幼兒仔細觀察現(xiàn)象。

  幼兒思考問題:

  (1)幼兒猜測哪些會和葡萄一樣“跳舞”(一會沉一會浮)呢?

  (2)引導幼兒與同伴講述、交流想法。

  二、探究不同食物在汽水里的浮沉。

  1、做一做:幼兒實驗不同食物在汽水里的浮沉

  (1)教師講解實驗要求。

  (2)教師介紹科學實驗記錄方法。

  (3)幼兒實驗操作,探索各種食物在汽水中的浮沉,并記錄。

  2、說一說:實驗結果交流與驗證。

  (1)結合實驗記錄表,與同伴進行實驗結果交流。

  (2)結合大記錄表的統(tǒng)計結果,教師與幼兒進行實驗結果驗證,幫助幼兒發(fā)現(xiàn)汽水里氣泡的作用。

  三、教師小結:浮沉現(xiàn)象原理在現(xiàn)實科技中的運用。

  活動延伸:

  科學區(qū):請幼兒回家和家長一起探索其他食物(小番茄、李子、蒜頭等)會不會也在汽水里跳舞。

  教學反思:

  活動材料使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食物,將科學現(xiàn)象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有利于萌發(fā)幼兒探索科學的興趣;顒幼⒅刈匀贿^渡,即探索交流——思考討論——體驗感受——經(jīng)驗提升,讓幼兒在活動中不斷地獲得知識與經(jīng)驗,在情感上獲得愉悅與滿足。為每個幼兒都能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從幼兒最感興趣的操作活動入手,讓幼兒通過實驗、記錄去積極主動地獲得相關知識,通過記錄、分享、交流的形式,讓幼兒不斷積累學習經(jīng)驗,并且通過與材料的相互作用發(fā)現(xiàn)和建構知識,從而發(fā)現(xiàn)汽水中氣泡與沉浮之間的秘密,萌發(fā)幼兒探索科學的興趣,讓幼兒感到“科學并不遙遠,科學就在我們身邊”。

【中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科學教案01-07

中班生活科學教案02-17

中班優(yōu)秀科學教案02-15

中班科學教案08-02

中班科學教案(精選)07-21

中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21

中班科學教案[精選]07-23

中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24

【精選】中班科學教案07-29

[精選]中班科學教案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