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時間:2023-10-03 09:27:19 教案

小班教案(經典8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8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教案(經典8篇)

小班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貓和老鼠》是個深受孩子們喜愛的體育游戲,內容是讓孩子通過扮演熟悉的小老鼠,鉆過山洞偷東西,貓和老鼠發(fā)生的故事,讓孩子在快樂的游戲中練習鉆過障礙物!毒V要》在健康領域中指出“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發(fā)展基本動作,提高動作的協(xié)調性、靈活性”。把簡單的體育活動,賦在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中,讓活動游戲化,內容趣味化,讓孩子們更有情趣地參與活動 。

  活動目標:

 。1)學會將身子團緊移動重心,屈身鉆過障礙物。

 。2)能遵守規(guī)則不碰障礙物,體驗游戲的快樂。

 。3)進行情感教育,讓幼兒學會勇敢、善良、友好的健康思想。

  活動重點:屈身、低頭,將身子團緊地練習鉆過山洞。

  活動難點:難點是將身子團緊移動重心。

  活動準備:掛有小鈴鐺的山洞,零食、飲料瓶、塑料水果等若干,PPT,老鼠、貓頭飾若干

  前經驗:玩過貓抓老鼠的游戲。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想和大家玩一個《貓和老鼠》的游戲,在游戲前,我們來先做一下熱身活動吧。

  二、《貓和老鼠》游戲

  1、示范動作要領

  小老鼠鉆洞時,要把身子團緊,低頭、屈身,千萬不要撞著門洞,身體蹲著慢慢移動前進。

 。1)讓小朋友模仿小老鼠的動作練習鉆洞,請幾個小老鼠說一說,你是怎么鉆洞的。

 。2)表揚能團緊身子不碰到鈴鐺的幼兒。

  2、規(guī)則:小老鼠在偷東西的路上一定要悄悄的鉆過,不能碰到鈴鐺,不出聲;做門洞的幼兒手做拱門的高度要一致,不能動;做小貓咪咪的`幼兒在小老鼠偷東西時要睡覺,當發(fā)現(xiàn)東西被偷時要作為傷心大哭的動作。

  3、設置情景一:聽說有一個叫咪咪的小貓,它的家里有許多好吃的東西,有糧食,水果,還有各種飲料,今天中午趁貓在家睡覺的時候,小老鼠要到小貓家去偷東西吃。

  4、設置情景二:小貓咪咪發(fā)現(xiàn)吃的東西被老鼠都偷走了,害怕主人回來懲罰它,所以傷心地哭起來。

 。1)小朋友們討論,該怎么做才能讓小貓咪咪不哭?(激起小老鼠的同情,決定把偷來的東西還給小貓)

 。2)提問:在歸還食物時,貓和老鼠會有什么樣的對話?(對不起、沒關系、謝謝你……讓孩子們學習適當禮貌用語。小貓和小老鼠最終和好成了好朋友)

  三、結束放松部分:

  1、小老鼠偷的行為對嗎?我們平時要怎么做?

  2、我們平時所知道的貓和老鼠雙方是敵對的,為什么在這游戲中,貓和老鼠卻能成為好朋友?

  講評:對小老鼠偷的行為持否定態(tài)度,對小老鼠做錯事情能勇敢改錯和同情心給予表揚和鼓勵,結合生活,鼓勵幼兒做個有良好行為的好孩子。

  3、現(xiàn)在貓請老鼠到外面去玩游戲,請扮演貓和老鼠的幼兒一個跟著一個有序地離開。

  活動延伸:

  讓孩子們在戶外多玩一些貓和老鼠的游戲,自主探索和創(chuàng)編出新的游戲情景,體驗游戲的快樂。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學會日常生活中的常用禮貌用語。

  2.愿意學習并使用禮貌用語“請”,體驗運用禮貌用語進行交流的樂趣。

  3、正確使用日常生活中的禮貌用語“早”、“好”、“請”、“謝謝”、“對不起”、“沒關系”并識字。

  活動重點:知道在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要用“請”字。

  活動難點:能準確的使用禮貌用語“請”。

  活動準備:1、排練情景表演“問路”(由配班老師表演)。

  2、內容如下:

  1、明明向玲玲借書。

  2、起床時明明不會拉拉練向皮皮尋求幫助。

  3、吃飯時明明想讓媽媽先吃。

  4、有客人來了,明明開門請客人進家。

  3、活動室四周張貼生活中的典型場景圖片。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學習禮貌用語“請”。

  1、觀看情景表演。

  師:今天聰聰?shù)睦牙堰^生日,媽媽讓他和弟弟樂樂去給姥姥買生日禮物。聰聰想:姥姥喜歡吃奶油蛋糕。近處的超市沒有,聰聰和樂樂去新開的蛋糕超市了。

  師:請小朋友仔細看在路上碰見了誰?他們是怎么說的?他們的表現(xiàn)怎樣?

 。ū硌輧热荩郝斅敽蜆窐犯吲d地走在路上,可他們不知道新超市在哪?樂樂去問前面的老爺爺:“喂,蛋糕超市在哪?”老爺爺好象沒聽見似的,這時聰聰趕上去問:“老爺爺,請問蛋糕超市在哪?”老爺爺耐心地告訴他,聽完后他向老爺爺說:“謝謝”。

  2、交流、體驗。

 。1)樂樂是怎樣問路的?老爺爺是怎樣回答的?

  幼:“喂,蛋糕超市在哪?”老爺爺沒回答。

 。2)聰聰是怎樣問路的?老爺爺是怎樣回答的?

  幼:“老爺爺,請問蛋糕超市在哪?”老爺爺耐心地告訴他。

 。3)為什么樂樂問路老爺爺沒有告訴他?而聰聰問路就告訴他了呢?

  幼:樂樂沒禮貌,聰聰很有禮貌,爺爺很高興。

  師:聰聰很有禮貌地用“請”字問爺爺,爺爺聽到心里很舒服。

  那么你們喜歡誰呢?為什么?不喜歡誰呢?為什么?

  師:小朋友你們到喜歡聰聰,因為他很有禮貌,我們應該向他學習,對嗎?

  1、下面我們來看圖片,想一想圖片中的小朋友說了些什么。(看圖片,教師旁白)

  師:明明向玲玲借書時,他應該怎么說?

  幼:請借給我你的書用用好嗎?

  師:起床時,明明不會拉拉練,他想讓旁邊的皮皮幫忙,他應該怎么說?

  幼:請你幫我拉一下拉練好嗎?

  師:有客人來了,明明開門讓客人進家,他怎么說的'?

  幼:請進!

  2、師:小朋友,那你們說在什么情況下需要說“請”。

  小結:借物品、求幫忙,都要說“請”。

  三、結伴表演,鞏固深化集訓。

  師:我知道你們都很講禮貌,都會用“請”,請你們看一看墻上的圖片,和你的好朋友說一說、演一演他們說的有禮貌的話。

  (幼兒結伴講述、表演,經歷運用禮貌用語“請”的過程,體驗運用禮貌用語交流的樂趣。)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充分感受音樂的情境,大膽運用形體、語言等方式表現(xiàn)出蛇的動態(tài)。

  2、增進表演中的合作能力,體驗隨音樂表演的樂趣。

  活動準備:

  已初步感受欣賞樂曲、vcd“動物世界”、創(chuàng)設樹林的環(huán)境、剪接蛇的動作影片、剪接的音樂帶、攝像機、照相機

  活動過程:

  走進樹林

  復習舞蹈--小紅帽

  動物朋友

  律動模擬--動物世界

  有趣的蛇朋友

  創(chuàng)編動作--蛇朋友

  A.幼兒表現(xiàn)蛇的動作。

  B.個別幼兒示范,講解動作的潛臺詞。

  C.觀看vcd蛇的影片,感受蛇的動作變化。(扭曲身體、盤坐、滾動、昂頭、詐死)(看看、說說、做做)

  D.播放蛇的影片,幼兒創(chuàng)編動作。

  E.個別幼兒示范創(chuàng)編的'動作,講解動作的潛臺詞。

  F.幼兒再次聽音樂創(chuàng)編動作,教師觀察幼兒的合作情況。

  G.教師與幼兒合作示范蛇的動作。(三種蛇的表現(xiàn)方式)

  H.幼兒創(chuàng)編動作,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來編動作。教師尋找幼兒合作的動作加以記錄、介紹。

  動物狂歡節(jié)

  復習舞蹈--動物迪斯科

  鼓勵幼兒愉快地跳舞,根據(jù)節(jié)奏變換動作。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探討。

小班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生活是五彩的,陽光是七色的,多姿多彩的世界吸引著每一個幼兒。在認識解放軍叔叔的時候,孩子們興奮地說:“綠色的衣服,綠色的衣服”“”“。于是教師順勢問:”還有什么是綠色的?“”小草,森林“”“”馬可:“我的眼鏡也是綠色的。”(今天他帶來了一副太陽鏡)于是教師想到了“綠色的世界”,讓幼兒帶上綠色的眼鏡用一種欣賞的角度去看看周圍的環(huán)境,感知周圍環(huán)境的色彩變化,并能運用語言大膽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想。

  重點:

  學說短句“我看到了X色的XX!

  難點:

  愿意在集體面前大膽的表述,并學說短句。

  解決:

  1、詩歌感染法

  教師利用優(yōu)美的詩歌讓幼兒感受戴上眼鏡后周圍事物的變化,以此來激發(fā)幼兒學說短句的愿望,激起活動的興趣。

  2、交流體驗法

  首先讓幼兒和客人老師的交流學說短句及大膽的表達,而后幼兒間的相互交流,教師給每一個孩子一個機會表現(xiàn)自己,大膽學說的機會,更有效的解決了本次難點。同時也落實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目標:

  1、學說短句“我看到了X色的XX!

  2、感知周圍事物的色彩變化,并能大膽地運用語言表述。

  工具及材料:

  綠色的兒童太陽鏡人手一份,各色兒童太陽鏡若干;活動時坐的墊子、音樂等。

  過程設計:

  1、詩歌引題

  A、教師的詩歌學說短句“王老師看到了什么”。

  B、什么都成綠色的了?

  2、觀察事物,大膽表述

  A、自由體驗

  教師引導“戴上綠色的眼鏡,你看到了綠色的什么?”

  我們把自己的看到的`告訴客人老師好嗎?

  B、交流體驗

  幼兒圍坐在一起,每位幼兒都說說自己看到的綠色事物。(教師及時的糾正和表揚。)

  我們把綠色的眼鏡摘掉,還是綠色的嗎?(綠色不見了,綠色逃走了。)

  3、經驗遷移

  發(fā)現(xiàn)更多的彩色眼鏡,以在大口袋里摸為手段,讓活動更游戲化。

  戴戴各色太陽鏡看看周圍的事物。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雖然是一次詩歌教學活動,但是我并不局限于讓幼兒學習詩歌,我主要是讓孩子在語言活動中想說、喜歡說和愿意表達。我讓孩子們戴上綠色眼睛看周圍世界時,孩子們的心敞開了,他們把自己看到的世界都說了出來!袄蠋煟雷邮蔷G的。”“老師,電視機是綠的。”“老師,我看到玩具也變成綠色的了!薄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因為孩子戴上了綠色眼鏡進行了探索,所以看到了意想不到的世界,感受到了綠色眼鏡所帶來的變化。幼兒感受了詩歌氛圍之后,我又讓孩子戴上紅色、藍色、紫色的眼鏡,去外面走走、看看,感知周圍世界色彩的變化。從而更深地理解、體會作品中描繪的“綠色世界”,并將作品的經驗與個人的經驗聯(lián)系起來。引導幼兒仿編詩歌,將詩歌中的“綠”字改編為“紅”字,“藍”字等等,最后把幼兒編出的各種顏色的詩歌段落串聯(lián)起來,形成了一首較長的“多彩的世界”的詩。

  孩子天性對一切新奇的東西有著極大的興趣,周圍世界的變化引起了他們的注意。本次活動中,孩子通過觀察獲得了知識,觀察不僅能提高幼兒的科學探究能力,同時也使幼兒的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發(fā)展。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紐斯說:“一個人的智慧應從觀察天上和地下的實在的東西中來,同時觀察越多,獲得的知識越牢固。”

小班教案 篇5

  目標:

  l、喜歡觀賞春天的花——迎春花。

  2、學習有感情地朗誦兒歌。

  準備:

  1、在早春起就注意引導幼兒觀察迎春花。

  2、開放的迎春花枝。

  3、課件。

  過程:

  1、觀察迎春花枝。

  播放課件,教師提問:這是什么花?

  你在哪兒看見過迎春花?

  迎春花像什么?

  2、理解迎春花的.花名。

  人們?yōu)槭裁唇兴夯?

  3、欣賞兒歌《迎春花》。

  教師邊播放課件邊有感情地朗誦兒歌。

  教師提問:你喜歡兒歌里的哪些話?

  4、學習朗誦兒歌。

  教師再示范朗誦l~2遍。

  幼兒邊看課件邊朗誦并可自發(fā)地用動作表示相應的詞、句。

  附:兒歌

  迎 春 花

  迎春花,

  開黃花,

  朵朵張開小嘴巴,

  它是公園小號手,

  迎著春天吹喇叭.

  滴滴答,

  它把春天迎來啦!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一.理解兒歌內容,能初步有節(jié)奏地朗誦兒歌。

  二.初步識字:“拔、洗、切、炒、蘿卜謠”。

  三.通過活動萌發(fā)初步的移情意識。

  活動準備:

  一.相關圖片四幅,分別表現(xiàn)小兔拔蘿卜、洗蘿卜、切蘿卜、炒蘿卜、吃蘿卜。

  二.兔子卡片四張,蘿卜圖片4"6碗。

  三.相關字卡:“拔、洗、切、炒、蘿卜謠”。

  活動過程:

  一.引題。

  1.師:“昨天劉老師到小兔家玩,給小兔拍了幾張照片,請小朋友一起來看一看,說一說照片上的小兔在干什么?”

  2.引導幼兒依次觀察五幅圖片,并說說小兔在干什么?教師根據(jù)幼兒回答進行小結。

  3.師:“那讓我們請出小兔子,讓它自己來告訴我們好嗎?我們一起說‘小兔子,快出來’。

  4.出示一張小兔。

  二.理解兒歌內容。

  1.教師扮演小兔指著第一張照片說:“這張照片是我在拔蘿卜,拔蘿卜,拔拔拔。”

  2.師:“剛才小兔是怎么說的?”請幼兒學說,教師同時出示字卡:拔。

  3.師:“那拔蘿卜的動作是怎么做的.,誰來做一下?”請幼兒表現(xiàn)動作并結合念兒歌句子。

 。ㄐ⊥靡来谓榻B圖片,教師結合字卡和幼兒跟讀、動作創(chuàng)編引導幼兒理解內容。方法同上)

  三.學念兒歌。

  1.師:“老師把這五張照片的內容編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給它起名字叫:蘿卜謠。(出示字卡:蘿卜謠,引導幼兒跟念)

  2.教師示范念兒歌一遍。(念完后貼出一碗蘿卜)

  3.幼兒根據(jù)照片提示念兒歌一遍。(念完后貼出一碗蘿卜)

  4.師生加動作念兒歌一遍。(念完后貼出一碗蘿卜)

  四.念兒歌炒蘿卜。

  1.師:“咦,小朋友看看,小兔一共炒了幾碗蘿卜?今天有三位客人到小兔家做客(出示另外三只小兔圖片),小朋友想一想,三碗蘿卜分給三位客人夠不夠?小兔自己不是沒的吃了嗎。誰來幫忙念兒歌,讓小兔再炒幾碗蘿卜?

  2.請個別幼兒念兒歌(念一次貼出一碗蘿卜)。

  3.師:“我們多念幾次兒歌還可以把蘿卜送給爸爸、媽媽和自己的好朋友呢?讓我們加油吧!痹僬堄變耗顑焊,念完后贈送一碗蘿卜。

  五.活動結束。

  師:“我們小朋友互相念兒歌炒蘿卜吧!”

  點擊此處查看幼兒園小班兒歌《蘿卜謠》

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 在故事情節(jié)中感受并發(fā)現(xiàn)物體的數(shù)量、大小與三只熊的關系。

  2、 樂意三只熊擺放早餐并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只小盒子,6個蘋果。畫有3只熊的底板.

  活動過程:

  一、觀察圖片,找出熊愛吃的食物

  1、出示小熊,這是誰的家?它們家有幾只熊,猜猜分別是誰。

  2、小熊一家要吃早餐啦,找找哪些東西是熊喜歡吃的。

  二、分配食物,感知熊大小與數(shù)量

  1、分餐具并陳述理由

  2、分玉米和蜂蜜并陳述理由

  3、操作游戲:分蘋果并陳述理由

  三、延伸活動,思考留下的疑問

  1、找找剩下哪樣東西沒有分。猜猜熊爸爸會找哪個盒子里的魚。

  2、打開蓋子引發(fā)思考。

小班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嘗試按教師指令,一個跟著一個在繩上走,發(fā)展走、平衡等動作協(xié)調性。

  2、能根據(jù)長繩的變化,探索沿曲線快走的方法。

  3、喜歡玩長繩,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長繩、小動物標志、提示幼兒穿運動鞋

  創(chuàng)設情境:

  1、森林,小河2、音樂、鋼琴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熱身活動

  教師扮演貓媽媽,“這么好聽的音樂,快跟媽媽來活動一下吧!”

  隨音樂熱身,重點練習膝、踝關節(jié)的'動作

  二、基本部分

  1、幼兒嘗試在繩上走,體驗與平時走路的不同。

 。1)鼓勵幼兒大膽嘗試“繩子做的小路與我們走的路有什么不同?”

  (2)幫助幼兒梳理在繩上走的技能。

 。3)小結進入下一環(huán)節(jié)。

  2、探索沿曲線快速走的方法。

  啟發(fā)幼兒思考如何在繩子上走的又快又好?

  幼兒探索方法,教師觀察指導

  3、集體游戲:走小路

 。1)要求幼兒隨音樂,由快至慢,由慢至快走。

 。2)設置游戲情境,請幼兒嘗試在長繩上搭肩走,看誰走得穩(wěn)。

 。3)教師觀察幼兒動作,及時指導。

  三、結束部分—放松整理

  教師小結,聽音樂做放松活動。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02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安全教案小班安全教案04-17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多彩的瓶子03-15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分享真快樂》03-15

小班的教案11-17

小班教案03-24

小班的教案04-16

小班教案[精選]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