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9篇(集合)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學會念兒歌,掌握正確發(fā)音。
了解夏天的一般常識。
3了解小動物和與它們相關的食物。
活動準備:
蛋糕,塊數與幼兒一樣多。
小猴小貓小兔小雞等小動物卡片,小草肉骨頭等動物食品卡 片(每組幼兒一套)。
3其他動物和動物喜歡吃的食品頭飾,個數與幼兒扮演的小動物數量一樣多。
活動過程:
教師將活動區(qū)布置成“小猴的家”,教師扮演小猴,對小朋友們說:“哈!夏天到了,我喜歡過夏天,因為我可以看到五顏六色的花
朵;看到美麗的彩虹;我還可以玩水,天天洗澡,最重要的是因為我的`生日在夏天,今天是我的生日,很高興請來這里為我過生
日,我的朋友帶來這么豐盛的禮物!”說兒歌,邊說兒歌邊出示圖片。
當表演完第一段的時候,請幼兒討論:“為什么‘小猴見了吱吱叫,這些東西我不要’”?
3當表演完第二段的時候,請幼兒討論:“為什么這一次‘小猴樂得哈哈笑’”?
4請幼兒按照兒歌的提示進行分組表演:當教師說到每一個小動物和食物時,幼兒找出相應的動物食品的圖片,放在相對應的位置。
活動延伸:
配對游戲:將幼兒分成幾個小組,將小動物和它們喜歡吃的東西進行配對,即將小動物和它喜歡吃的食物放在一起。
區(qū)域活動:
()在手工區(qū),請幼兒將兒歌中的食物用橡皮泥的形式表現出來或用繪畫涂色的形式。
。ǎ┰谕尥藜冶硌菪『镎埧汀
效果分析:
在活動中教師把活動區(qū)布置成“小猴的家”以“小猴”的身份出現在幼兒面前,使幼兒感到親切,輕松自如。這個語言活動巧妙的穿插進夏天的一般常識,
與主題相呼應。需要幼兒學習的兒歌,故事性強,教具顏色鮮艷形象使幼兒很感興趣,也容易接受。在活動中充分發(fā)揮了幼兒的學習主體性,同時語言表達能力和表現力都得到了相應的發(fā)展。
附:兒歌
小猴請客
小猴來請客,大家來送禮,小兔送青草,小貓送活魚。
小雞送小蟲,小狗送骨頭,小猴見了吱吱叫,這些東西我不要。
小猴來請客,大家來送禮,小兔送蘋果,小貓送香蕉。
小雞送花生,小狗送仙桃,小猴樂得哈哈笑,我請大家吃蛋糕。
中班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讓幼兒根據葉子的形狀運用樹葉學習拼貼畫。
2、培養(yǎng)幼兒的想像力和審美能力。
教學準備:
各種形狀的樹葉、雙面膠、示范圖片
教學過程:
1、情景導入
“秋風吹秋風吹,樹葉寶寶從樹媽媽的身上落下!睅ьI幼兒去撿樹葉。
2、讓幼兒觀察樹葉的形狀,你覺得像什么,像什么東西的哪一個部分?
3、變廢為寶
(1)“這些不同形狀的樹葉,你們能變成什么?”讓幼兒在紙上擺弄一下,老師巡邏指導。
(2)老師擺出一些圖形,并講解如何把樹葉粘貼在紙上,最后成為一張作品。
(3)讓幼兒把自己擺弄好的圖形用雙面膠粘貼在紙上。
4、欣賞范畫,開擴幼兒的思路。
“小朋友貼的作品真得不錯,我們再來欣賞其他用樹葉拼的圖片!
出示范畫,幼兒欣賞。
教學反思:
中班組進行了同題異構,圍繞主題《秋天的樹葉》進行的,我選擇了用樹葉貼畫這個內容,這也是在課程審議時選定的課。為了能更好地進行這個教學活動,我提前讓家長帶來不同形狀的葉子,并且還清洗了一下、擦干、涼干,可是在要上課的這天才發(fā)現葉子都變得皺皺的,比原來都不好了。
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我考慮了一下讓教學活動游戲化,先是讓幼兒去撿樹葉,再是觀察樹葉,再是擺弄樹葉,拼成不同的圖畫,最后是欣賞別人的作品。讓幼兒在游戲中去完成這個樹葉貼畫的教學。往往設想與現實是不相符合的。
一、場面混亂
在進行教學活動時,我把準備好的樹葉撒到地上,說讓幼兒去撿樹葉時,這些幼兒一聽到可以去撿樹葉,馬上向樹葉撲去,不管手里抓了多少樹葉,也有幼兒只拿了一張,這時的場面很亂,好不容易才讓幼兒回到座位上。
二、幼兒注意不集中
幼兒手上有樹葉了以后,眼睛就一直看著樹葉,或者跟旁邊的幼兒說撿了多少樹葉,注意力不在老師這方面了,我問了他們手上的.樹葉形狀像什么東西的什么部分時,很少有人在聽我的問題并且認真回答。這是我在設計教學活動過程時所沒想到的。
三、幼兒制作時的問題
在幼兒制作時幼兒使用雙面膠來把樹葉粘貼起來,可是雙面膠是幼兒第一次使用,有幼兒不知道如何使用,還有雙面膠貼在樹葉上很難把上面一層撕掉,所以制作時出現很多問題。
整個教學活動中出現了好多問題,這是我在設計教學教程時所沒有想到,也是沒有考慮周全的,這次活動讓我知道一個教學活動要有充分的準備,要設想全面。
中班教案 篇3
設計思路
幼兒在玩報紙是會自發(fā)地把報紙揉成團,開心地進行踢、滾、投、拋等游戲。我們已經幫助孩子們在報紙球的外面包了一層漂亮的彩色皺紋紙,讓孩子們用彩色紙球進行體育活動,幼兒非常喜歡。在操場上每當用彩色紙球進行體育鍛煉時,他們都玩得、練得不亦樂乎。鑒于幼兒非常喜歡玩彩色紙球,便設計這節(jié)"多變的紙球"體能活動。本活動幼兒在用紙球進行動作練習和身體鍛煉中獲得運動技能,培養(yǎng)良好的身體素質。
目的要求
1、掌握運用紙球進行跑、跳、投擲的動作技能。
2、發(fā)展動作的協(xié)調性、靈敏性,體現合作的快樂。
教學重點
掌握用雙腳夾住紙球進行跳、向前拋投的動作技能。
活動準備
紙球人手一個,跨過小河的障礙物3個,筐子一個。
活動過程
一、準備部分
。ㄒ唬┯變菏帜靡粡堈郫B好的報紙跟隨教師一路縱隊進場。
1、圍繞場地進行變速走、跑熱身鍛煉。
2、在場地中聽教師信號自由地四散走、小跑。
(二)成早操隊形做頭頸、上肢、腰腹、膝蓋、腳踝等部位的準備活動操。
二、教學與練習部分
。ㄒ唬﹦(chuàng)意玩紙
1、教師:小朋友們,我們用手中的報紙來鍛煉,看誰的鍛煉方法新、誰的鍛煉方法好。
2、幼兒分散在場地中進行自由探索與鍛煉。
3、教師進行巡回觀察、指導,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ǘ┘杏變,交流好的鍛煉方法。
1、有目的`地請個別幼兒把自己的鍛煉方法向大家演示。
2、教師根據幼兒的示范進行講解。
3、教師帶領全體幼兒模仿示范幼兒的方法,用報紙進行有關動作的練習。
(三)雙腿夾紙球跳躍教學與練習。
1、教師指導幼兒將手中的報紙捏成報紙球。
2、教師示范講解大腿夾紙球進行跳躍的方法。
3、幼兒把報紙球夾在大腿間,在場地上自由地跳。
4、幼兒把報紙球夾在膝蓋部位,聽到教師的信號后從場地一側跳到場地另外一側。
。ㄋ模╇p腿夾報紙球跳躍教學與運動。
1、教師示范用雙腳夾住報紙球進行向前、后、左、右跳躍的動作要領。
2、幼兒根據教師的示范進行自由模仿練習。
3、全體幼兒雙腳夾報紙球,聽教師信號從場地一側跳向另外一側。
4、分組進行夾紙球連續(xù)跳障礙接力比賽。
。ㄎ澹┙處煄ьI幼兒在音樂聲中進行拍打手臂、胸腹腰背、大腿、小腿等的放松活動。
(六)教師對活動進行講評后帶領幼兒手拿報紙球離開場地。
教學建議教師可將報紙球裝飾成各種顏色,這樣可以吸引幼兒,提高他們的活動興趣,使小朋友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枯燥的運動,以取得更好的身心鍛煉效果。在指導幼兒夾球跳的動作練習過程中要由簡單到復雜、由容易到有難度地進行運動要求的設計,如報紙球可以從投遠到投準,從隨意踢到放在腳上往指定方向踢,由將報紙球夾在雙腿的膝蓋部位跳到夾在雙腳踝關節(jié)處跳等。
活動反思
在這次活動中,本節(jié)課雖然規(guī)則比較簡單,但卻富有刺激、挑戰(zhàn)性,幼兒活動量大。在幼兒學會了扔的方法后,讓幼兒分組玩游戲,輪流休息以調整運動量。由于動作的技巧性較小,活動的重點不放在動作的學習上,游戲規(guī)則則是課中要不斷強調的。每次幼兒集中時,我都要重申規(guī)則,然后繼續(xù)游戲。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情境渲染中感受音樂,用不同的動作和演唱方式表現對音樂形象的理解。
2、在學習歌曲的基礎上,初步嘗試用襯詞和合聲的方法為部分歌曲伴唱,體驗多形式演唱歌曲的快樂。
3、通過肢體律動,感應固定拍。
4、學會歌唱本首歌曲。
活動準備:
1、大“荷葉”一片,鋼琴。
2、前期經驗:初步學習歌曲《青蛙唱歌》。
活動過程:
。ㄒ唬┣榫充秩、感受表現。
1、出示荷葉,引起興趣。
2、感受音樂強弱,聽音樂有節(jié)奏地表現。
。ǘ﹪L試用不同節(jié)奏表現青蛙唱歌。
1、嘗試用不同節(jié)奏表現青蛙唱歌2、通過榜樣示范鼓勵幼兒相互學習。
(三)熟悉歌曲,學習用不同演唱方式表現小青蛙、老青蛙的`形象。
1、復習歌曲,回憶歌曲。
2、教師范唱、幼兒聽辨感受并表現。
3、師幼合作,分角色演唱。
。ㄋ模┘尤胍r詞,嘗試合聲方法演繹歌曲。
1、師示范演唱。
2、幼兒嘗試加入襯詞演唱。
3、將幼兒分成兩部分,分聲部完整演唱歌曲若干遍。
。ㄋ模┯螒颍呵嗤茏胶οx,結束活動。
1、角色扮演,音樂游戲。
2、結束整理。
教學反思:
活動過程對幼兒探索精神,合作能力得到了發(fā)展,充分做到了以幼兒為主體。幼兒通過美麗的荷葉展開想象,聯(lián)想到青蛙以及青蛙的各種叫聲并向同伴表現。
幼兒在師幼、同伴之間的的互動中感受音樂的樂趣,從而對音樂感興趣、能充分體驗、展開豐富想象和極力表現。感受平時也應該用合適的聲音表現歌曲,不能喊唱、亂唱。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有感情的朗誦詩歌,體會詩歌的意境美。
2、了解春天的特征。
3、學習簡單的詩歌創(chuàng)編。
【活動準備】圖片、磁帶。
【活動過程】
一、欣賞詩歌《春在哪里》。
出示圖片,幼兒欣賞錄音,F在是什么季節(jié)?春天在哪里?翠柳(牡丹、燕子)是怎么說的?為什么這么說?教師引導幼兒再次欣賞圖片,并鼓勵幼兒說一說春天的特征。
二、創(chuàng)編詩歌《春在哪里》。
你見過的'春天是什么樣的?你能像詩歌里那樣談談你知道的春天嗎?教師示范創(chuàng)編。如:迎春花說:“春天在我的枝條上,瞧吧,迎風吐香!”引導幼兒仿照詩歌的句式創(chuàng)編詩歌。
三、畫一畫:春天時的我。
春天其實也在我們身上。想一想,和冬天相比,春天給(屈老師)你帶來了什么新變化?(如衣著等方面)讓幼兒畫出春天里自己的樣子。
附詩歌《春在哪里》
翠柳說:“春天在我的衣服上,瞧吧,綠葉飄蕩!”
牡丹說:“春天在我的花蕊上,瞧吧,艷麗芬芳!”
燕子說:“春天在我的翅膀上,瞧吧,萬里飛翔!”
風箏說:“春天在我的線兒上,瞧吧,迎風直上!”
湖水說:“春天在我的浪花上,瞧吧,嘩嘩歌唱!”
春在哪里,太陽公公開了腔:“春在大地上!”
中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認識并嘗試設計二方連續(xù)紋樣,感知二方連續(xù)紋樣的圖案美。
2、嘗試用粘土制作平面花瓶造型,體驗粘土制作的樂趣。
3、學會欣賞同伴的作品。
活動準備:
1、課件
2、每人一塊黑色KT板
3、黑色粘土、金色丙烯顏料、筆刷
活動過程:
一、欣賞花瓶圖片
提問:你覺得這些花瓶的造型奇特在哪里呢?
二、學習設計二方連續(xù)紋樣
1、認識二方連續(xù)紋樣
提問:你發(fā)現二方連續(xù)紋樣特別的`地方了嗎?(重復排列)
2、嘗試設計二方連續(xù)紋樣
*教師示范
*幼兒嘗試
3、裝飾花瓶
三、觀看視頻,掌握花瓶制作步驟。
步驟:第一步:捏出你最獨特的花瓶造型。
第二步:在花瓶上畫出二方連續(xù)紋樣。
第三步:給花瓶著色。注意要快速的掃,千萬不要涂得太厚哦!
四、幼兒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五、作品講評
1、幼兒自由欣賞作品墻。
2、幼兒集體欣賞,個別小作者介紹自己作品的“特別”。
中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 熟悉游戲《找蛋》的樂曲旋律,練習隨著音樂節(jié)奏兩小節(jié)做找蛋動作一次。
2. 初步了解游戲的方法和規(guī)則,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母雞頭飾三個、蛋若干個、籃子若干只、《找蛋》音樂磁帶、節(jié)奏圖譜一份。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游戲情景 激發(fā)幼兒興趣。
1. 師:母雞媽媽生了許多蛋,真開心!今天,母雞媽媽邀請我們到它家做客,小朋友我們出發(fā)吧!
2.幼兒聽《找蛋》音樂,跟著老師做動作進活動室。
3.要求:每兩小節(jié)做一個動作。前一小節(jié)做小跑步,后一小節(jié)頭左右搖晃各一次。
二、幼兒學念兒歌。
1.母雞出場和小朋友互相問好。
2. 聽,母雞媽媽在說什么呢?(扮演母雞的老師來念兒歌)
3. 母雞除了咯咯咯咯噠的叫,還說了什么呢?我們再來聽一聽?
4.引導個別幼兒用兒歌中完整的話語來講述。
5.集體念兒歌一遍。
三、初步學習音樂游戲。
。ㄒ唬 初步了解游戲玩法
1.師:母雞媽媽,你生了這么多的蛋,我們和你玩?zhèn)《找蛋》的'游戲吧?
母雞:好。⌒∨笥盐覀円黄鹱鲇螒。
2.兩位老師扮演分蛋者與找蛋者表演游戲一遍。
。1)師:我做藏蛋的人。母雞媽媽,我藏蛋的時候,你要一邊閉上眼睛,一邊念兒歌,不能偷看哦。(老師與雞媽媽互動)
。2)小朋友我要藏蛋了,請你們把手伸到背后去,小手張開,然后和雞媽媽一起念兒歌,誰念得好聽我就把蛋放在誰的小手上?汕f不要給雞媽媽看到哦!
。3)幼兒和雞媽媽一起念兒歌,老師扮演藏蛋者藏雞蛋。
。4)母雞等小朋友念完兒歌,馬上睜開眼睛。
母雞:我要找蛋了,我的手點到你,如果你的手里有蛋,就把蛋拿出來,如果沒有蛋也要把兩只手都伸出來,讓我看一下。
3.播放音樂,母雞隨著音樂兩小節(jié)找蛋一次。
。1)剛才母雞媽媽是怎么找蛋的呢?(請個別幼兒說說做做)
。2)那母雞媽媽到底是怎么找蛋的,我們再來看一遍。
。3)母雞跟著音樂空手再表演一次。
師:小朋友說母雞媽媽是跑跑,找一次蛋放到籃子里,再跑跑找一次蛋放到籃子里。到底是不是這樣呀,我們聽聽音樂。
。4)教師和幼兒聽音樂一邊,教師跟著音樂做動作。
。5)出示圖譜,引導幼兒觀察
真的是這樣的,我們小朋友真能干。看哪里是母雞在跑呀?哦有雞爪的地方就是表示母雞在跑,我們來數數,母雞跑了幾步?
哪里是母雞在找蛋呀?
(6)師哼旋律帶領幼兒做一遍(小朋友,我們跟著音樂旋律學一遍)
(7)老師和幼兒一起跟著音樂做一次(小朋友已經會做了,那我們跟著音樂來做做看。)
。8)老師指著圖譜,請幼兒聽音樂做一次。(小朋友真能干,都會做了,那這次老師不做,請小朋友們來做一遍。)
(9)母雞找蛋的時候,點到的小朋友要干什么的?把手伸出來的。
那下面我來做母雞,我點到你,你要把手伸出來。(跟著音樂試一遍,根據幼兒的表現,可以練習兩遍)
。ǘ┯變簢L試進行游戲
師:小朋友都已經學會了,我們可以一起玩游戲了,小朋友站到圓圈上來,老師來扮演母雞,請一位小朋友來藏蛋。
1.請一幼兒扮演藏蛋者,老師扮演母雞做游戲一遍。
師:小朋友們的手伸得太慢了,有幾個小朋友指著他都不把手伸出來,這可不行。母雞的蛋沒全部找到,我要請一位小朋友做母雞,幫我一起找。
2.請一位小朋友扮演母雞和老師比賽做游戲一遍。比比誰找的蛋多。
3.請兩位或三位小朋友扮演母雞,比比誰的蛋多。
4.教師講評游戲不足的地方,幼兒練習。
5 . 最后請兩或三位小朋友扮演母雞,再比賽一次。
四、游戲結束。
1.師:母雞的蛋都找到了,我們小朋友也要回家了,向母雞說"再見"
2.幼兒聽音樂以每兩小節(jié)做重復動作的形式退場。
中班教案 篇8
中班數學:認識6和7
活動目標:
1、會正確感知數量6和7,認識數字6和7。
2、能按數字正確匹配相應數量的物品。
3、能大膽地表述操作的過程和結果。
活動重點:
會正確感知數量6和7,認識數字6和7。
活動難點:
能按數字正確匹配相應數量的物品并大膽地表述操作的.過程和結果;顒訙蕚洌
經驗準備:
認識數字1到5。
物質準備:
1、
2、教具:5、6、7數字卡,5、6、7實物卡。麥思操作單一張。學具:(1)、5、6、7數字卡,5、6、7實物卡
。2)、蓋印章8份,排小熊4份。
。3)、圈一圈12份
。4)、種花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復習:數字兒歌。(師幼邊念邊出示數字卡1到5)。
二、基本部分
1、新授
認識數字6和7,理解6和7的實際意義。
(1)、出示數字卡6,引導幼兒觀察字形,幼兒自由講述。
。2)、師:對,它是數字6,你覺得它像什么呢?
(3)教師出示6個數量的物品卡,引導幼兒理解6放入實際意義。個別幼兒上前操作,將物品與相應的數字卡匹配。
2、游戲
。1)蓋印章、排小熊
玩法:根據提示的數字在相應的方框里蓋上同等數量的印章或排上小熊。
。2)卡片:數物對應
玩法:將同等數量的數卡和物卡進行匹配玩找朋友的游戲。
(3)圈一圈
玩法:根據各人手上的數字卡,圈出相應數量的小汽車。
提高組:種花
三、結束部分
師幼玩大家來找茬的游戲。
中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對體育活動感興趣,充分體驗游戲的快樂。
2、練習快速跑,在快跑過程中能主動避讓同伴,提高觀察力、反應力。
3、學會動腦,初步形成主動樂觀的合作精神。
活動準備:
1、大灰狼頭飾3個;泡沫板若干塊;音樂
2、布置場地,大灰狼的.家;
活動過程:
1、準備活動(1)、介紹小動物及"魔毯"。
(2)、熱身運動。
2、游戲活動。
(1)、第一次狼來了。
歡快的音樂:小動物們做游戲。
大灰狼來了的音樂:出現一只大灰狼,四處張望找食,小動物們趕緊躲到"魔毯"上去。
(2)、第二次狼來了。
"魔毯"減少五張。
提示:快跑到"魔毯"上時,要減慢速度,才能穩(wěn)穩(wěn)地站在上面。
大灰狼帶走沒有站在"魔毯"上的小動物,關進大灰狼的家。
(3)、第三次大灰狼來了。
同時出現三只大灰狼,減少五張"魔毯"。
提示:做游戲的時候要提防大灰狼。
大灰狼帶走沒有站在"魔毯"上的小動物,關進大灰狼的家。
(4)、第四次大灰狼來了。
同時出現三只大灰狼,減少五張"魔毯"。
提示:"魔毯"越來越少,不能只顧著自己,把同伴推開,要盡量與同伴緊緊地抱在一起,不能相互推擠,還要提醒沒有找到"魔毯"的同伴一起來躲一躲。
大灰狼帶上沒有躲到"魔毯"上的小動物,然后在家門口睡覺。
(5)、想出好辦法解救同伴。
解救被大灰狼抓走的同伴。
3、結束活動體驗成功的喜悅,做放松運動,整理器具結束活動。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教案04-15
中班教案(精選)07-29
中班教案【精選】07-29
[經典]中班教案07-28
【精選】中班教案08-01
中班教案【經典】08-14
(精選)中班教案08-14
【經典】中班教案08-15
(精選)中班教案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