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時間:2023-11-01 08:54:43 教案

中班教案優(yōu)秀(5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班教案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優(yōu)秀(5篇)

中班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 讓幼兒在動物之家中,通過自主探索各種器材的不同玩法,體驗身體運動的樂趣,發(fā)展攀爬、跳、平衡等基本動作。

  2、 培養(yǎng)幼兒自主活動的能力,進一步激發(fā)幼兒參加體育游戲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

  教學準備:

  1、代表四個區(qū)的動物標志(猴、羊、兔、烏龜)。

  2、器具:墊子、塑圈、竹梯、沙包、紙棒、布繩、輪胎、爬板、繩子等。

  3、輔助材料:毛絨玩具 、小桶、鵝卵石、橡皮筋、椅子、小背包等。

  活動場地:大操場

  重點:發(fā)展攀爬、跳、平衡等基本動作,體驗運動的樂趣。

  難點:幼兒能自主地參與,并探索不同的玩法。

  教學過程:

  調動身心:搬運器材入場→創(chuàng)設環(huán)境:師生布置場地→基本活動:分散自主活動→放松活動:收拾器械

  活動過程:

  (一)調動身心:搬運器材入場(如逢雨天幼兒模仿動物進入底樓大廳)

  師引導“今天小猴、小羊、小兔、烏龜邀請我們去玩,我們一起去好嗎?”

  師幼一起合作搬運器材進入小花園。

  (二)創(chuàng)設環(huán)境:師生共同布置

  1、介紹各區(qū)場地,并引導幼兒想一想

  (1)小兔它最愛跳,它會選什么器械玩?

  (2)那么小烏龜、小猴、小羊呢?它們會選哪些器具練本領呢?動一動腦筋,讓我們一起來幫助它們布置。

  2、師生共同布置場地,引導幼兒選擇合適的器械。

  (三)基本活動:分散自主玩。

  1、第一次到小動物家玩

  鼓勵幼兒在不同的小動物家嘗試多種玩法,并引導選用輔助物玩,增加游戲的趣味性、多樣性。

  觀察要點:各個活動區(qū)內幼兒的創(chuàng)新玩法有哪些?是否合理地使用輔助物配合玩?

  2、交流分享:讓幼兒講解示范剛才在小動物家是怎么玩的?有哪些創(chuàng)新玩法?

  3、第二次到小動物家玩(交換場地玩)

  師“剛才我們玩得真好,現(xiàn)在能不能換一個小動物家去玩呢?比比誰的玩法跟剛才不一樣,比比誰的玩法多!

  觀察要點:幼兒有無更換不同區(qū)內玩?幼兒又有哪些創(chuàng)新玩法?

  (四)放松活動:收拾器械

  1、 再次交流分享

  師“剛才你們又到哪里去了?怎么玩的?”,以參觀式評價方法進行,并鼓勵表揚各區(qū)幼兒不同的創(chuàng)新玩法。

  2、收拾器械

  師“剛才我們在小動物家玩得很累了,現(xiàn)在讓我們回家休息一會兒,請你們一起幫小動物整理好器具再回家好嗎?”

  師幼一起收拾器械回活動室。

  教學反思:

  1、 本次活動設計依據:

  區(qū)域性體育活動它是一種把運動場地區(qū)域化并以區(qū)域為基礎開展的體育活動,它改變了傳統(tǒng)的活動方式,變“以集體活動為主”為“以分散活動為主”,讓幼兒獲得更多的自主活動的機會,體現(xiàn)了開放性、交互性和創(chuàng)造性,使幼兒在與環(huán)境、材料、同伴的互動中得到更充分的發(fā)展。自本班嘗試開設區(qū)域性體育活動以來,小朋友興趣很高,于是在了解本班幼兒興趣、經驗、能力水平的基礎上提出了本次活動目標,在整個活動中師為幼兒提供了足夠的自選空間、充分自由的活動氛圍,開設了小兔、小猴、烏龜、小羊四個不同活動區(qū)域,引導幼兒自由地選擇區(qū)域和運動器材、自由結伴、自主運動,從而發(fā)展攀、爬、跳、平衡的基本運動能力以及探索和創(chuàng)新的能力。

  2、本次活動的創(chuàng)新之處:

 。1)讓孩子充分體驗自主運動的快樂

  首先使孩子體驗到自己是器具的真正主人,促使萌發(fā)自主運動的愿望。從一開始到最后我都讓孩子一起來搬運器具,自己來選擇支配器具,目的是讓孩子自始自終都感受到我需要這些器具、我是器具的主人、我要運動的體驗,這是孩子與材料產生真正意義互動的動力來源;其次在活動中我讓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自由選擇不同的器具進入不同的區(qū),并依據自己的經驗、能力和水平決定自己的活動方式,并自由結伴進行不同的嘗試與探索體驗,讓每個孩子都有表現(xiàn)自己最高創(chuàng)造能力的機會,其間教師沒有對孩子更多的約束,多的是觀察,少的是直接指導與示范,保證孩子在寬松的氣氛中自主地活動,體驗自主運動的快樂。

 。2)以游戲的情景方式吸引孩子主動參與活動

  本次活動將幼兒發(fā)展所需的跳躍、攀、爬、平衡等基本動作練習設置在“動物之家”的游戲情景中予以呈現(xiàn),通過讓幼兒模仿、扮演喜歡的小兔、烏龜、小猴、小羊的`動物角色,自主地選擇所需器具,自主地布置場地,自主地進行運動,從而在這生動活潑的游戲情景創(chuàng)設下,促使孩子主動地參與。

 。3)注重材料的豐富、多層次性,感受運動的野趣

  在本次活動中我為孩子提供了豐富多樣的各種運動器具如墊子、圈、沙包、布碟、布繩、布袋、蘑菇墩等等,也有一些輔助的材料如毛絨玩具、椅子、小水桶、橡皮精、幼兒自帶的小背包等等,更有一些具有野味自然的材料如鵝卵石、竹梯、紙板箱、紙棒、輪胎等等都在這兒匯集了,都成了孩子本次活動的主材料,目的是為孩子提供足夠的豐富的自選空間,讓孩子嘗試利用好多種材料,進行探索與創(chuàng)造,增強了運動的趣味性。此外本次活動挖掘利用了園外的自然環(huán)境作為運動場地,讓孩子走出幼兒園這一固定空間,走入了街心小花園,體驗了一種野趣。如此這般利用園外資源,,滿足了幼兒親近自然、擴大活動空間的愿望,使幼兒運動的熱情進一步高漲。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各種材料進行制作一些秋天水果。

  2、體驗各種區(qū)域帶來的不同樂趣。

  活動準備:

  閱讀區(qū):《收獲秋天》圖書、秋天各種水果的圖片,動手區(qū):紙張、蠟筆、硬紙板、漿糊等。表演區(qū):音樂磁帶、水果頭飾。

  活動過程

  一、復習歌曲《七彩光和果娃娃》并引出活動主題。

  二、出示圖片,引導幼兒欣賞。

  1、引導幼兒觀察各種有關秋天水果圖片。教師出示圖片,小朋友們看看這是什么,誰來說說你們都吃過這些水果嗎?你知道這些水果是什么季節(jié)成熟的?

  教師一一出示各種水果圖片。如:桔子、臍橙、蘋果、香蕉、橘子、芒果、石榴、柿子、彌猴桃等

  三、介紹區(qū)角材料。

  1、動手區(qū):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紙張、蠟筆、硬紙板、漿糊等你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制作自己喜歡的水果。

  2、圖書區(qū),老師準備了蠟筆和畫紙,你可以把自己知道或是喜歡的水果畫下來,制作成一本秋天水果圖書,向別人介紹推薦。

  3、這里還有橡皮泥,你可以把自己制作的水果進行標價,在數(shù)學區(qū)進行交易。

  4、請表演區(qū)的幼兒先制作好水果頭飾,在進行表演。

  二、幼兒選擇區(qū)角。

  請幼兒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區(qū)角進行活動。

  三、指導幼兒進行游戲。

  1、看圖書區(qū)幼兒能否按圖書的標準制作圖書,引導制作完成的小朋友用較完整的語言推薦介紹自己的'圖書,引導幼兒從水果的口味、顏色等進行介紹。

  2、幫助用橡皮泥制作的小朋友完成自己的作品。

  四、幼兒整理操作材料.

  五、評價本次區(qū)域活動的情況。

中班教案 篇3

  目標:

  1、啟發(fā)幼兒運用已積累的知識經驗設計、制作綠色家園。

  2、培養(yǎng)幼兒以物代物、變廢為寶的能力。

  準備:

  1、收集各類廢舊物:廢報紙、蛋糕盒、紙盒、牛奶盒、酸奶瓶、可樂瓶、果凍盒、廢舊泡沫等。

  2、豐富有關知識經驗

  過程:

  1、談話:你喜歡的綠色家園是怎樣的?(幼兒大膽想象、設計)

  2、分組具體造型:

 。1)、“綠色小區(qū)”(造型各異的綠色住宅)

  啟發(fā)幼兒想象未來的'綠色住宅,住宅要體現(xiàn)創(chuàng)新意識、環(huán)保意識與趣味性。如麥穗式住宅(騰出更多的地面來布置公園、花壇等場地)、一幢幢彩色的牛奶屋,(充滿了神奇的色彩)、小區(qū)周圍環(huán)繞著一棵棵小樹,(洋溢著綠的氣息)、垃圾箱、廢電池回收箱(提醒人們不亂丟垃圾)等。

 。2)、“杭州新貌”:主要表現(xiàn)雷峰塔、三潭印月、錢江三橋等美麗的景色。

 。3)、其它制作如“歐式城堡”、“高樓大廈”等的制作,也是別具一格,體現(xiàn)出我們小朋友的智慧。

  4、講評:(1)集體參觀,評比最有創(chuàng)意的作品。

  (2)能在生活中做一名環(huán)保小衛(wèi)士,為創(chuàng)建綠色家園出力。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合作交流學習7的分解與組成,感知數(shù)的分解與組成的有序性。

  2、讓幼兒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中共同學習、充分體驗小組合作學習的樂趣。

  3、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shù)量。

  4、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7的組成與分解。

  教學難點:7的組成與分解。

  活動準備

  1、肯德基的圖片、數(shù)字卡、分解號、幼兒用的填空紙

  2、顏色或圖案不同的數(shù)字1—6的卡片。

  3、7的分和式記錄表

  活動過程

  1、情境創(chuàng)設

 。1)、 拍手游戲:教師采用問答的方式與幼兒一起復習6的組成。鼓勵幼兒大膽拍手回答

  師 :我的1球碰幾球?

  幼兒:你的1球碰5球。

  2、學習7的組成和分解

  出示肯德基的食物圖片,教師以賣食物導入。

 。1)、肯德基早晨做了7個漢堡,阿姨買走1個漢堡,剩6個,我們應該怎樣來表示?7可以分成1和6。1和6組成7 。

  (2)、依次賣剩下的薯條,雞腿、可樂、冰激凌、引導幼兒到前面貼出分解式(2和5、3和4、5和2、6和1)

  3.引導幼兒朗誦分解和合成式。鼓勵幼兒大膽朗誦。

  4.教師出圖例,幼兒操作

  鼓勵幼兒大膽操作擺出分解和合成式。

  教師小結。

  引導幼兒歸納7的分解方法有多少種?

  游戲:我的朋友在哪里

  1、教師發(fā)給每位幼兒一張數(shù)字卡片。

  2、找朋友。

  音樂《我的朋友在哪里》,幼兒手里拿數(shù)字卡片邊唱邊找自己的`好朋友。

  5、 幼兒互相檢查,找到的朋友對不對。

  6、 匯報。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為了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欲望,教師從幼兒感興趣的食物入手,結合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在活動中采取分組活動和作游戲的方法,有利于大班幼兒合作意識、協(xié)作能力的培養(yǎng)。在活動中幼兒的積極性很高,讓每一位幼兒都能真正參與到活動中來,說的說,分的分,寫的寫,真正做到了讓幼兒“玩中學,學中玩”。

中班教案 篇5

  古詩語言凝練,意境悠遠,是我國古典文學的精華。小學語文《課標》對中年段的學生提出了學習詩文的要求:“誦讀優(yōu)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領悟內容!薄鞍盐赵娨,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受到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比绾伟炎掷砦鲈~巧妙地融入古詩,使字理之花為古詩教學錦上添花呢?

  當課題確定下來后,我想了許久,查閱了大量的資料,決定采用“字理析解”“創(chuàng)設情境”等方法,讓學生重在感受“遙招手”的細節(jié)內涵與韻味,體會詩歌的意境美。在教學“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睍r,我通過找準滲透字理教學的點,引導學生品味了“遙”“招手”激起孩子們學習古詩的興趣,進入古詩那優(yōu)美的意境。最后,解決本課的教學難點——詩中為什么用的是“招手”而不是“搖手”也就水到渠成了。

  本課堂教學,我覺得自己做得較好的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字理識字——遙

  生動的情境能為兒童識字提供強大的動力支持和背景支持。當我說到:“小兒,因為專心致志釣魚而‘不應人’的場面多么有意思啊! 那我們就來演一演當時的情景,讓這幅畫活起來,你們就是那個小兒,我是問路人。”通過師生合作表演,為學生創(chuàng)設識字情境。準備好,開始表演了,我一臉疑惑地問孩子們:“我該站在哪里呢?詩中哪個字提醒了我們?”學生異口同聲回答——遙。我出示了“遙”的字理課件,按照字理識字“先分解,再組合”的原則,通過有效地板書孩子們理解了“遙”的本意是遠,讓我這個問路人應該站得離他們遠遠的。以此相機教學,給“遙”換個偏旁學習形聲字“瑤”“搖”“謠”“徭”“窯”。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遙”的字理教學使得“學一個字,帶一串”“通過字形理解字義”的識字規(guī)律和方法在學生的腦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字理析詞——招手

  我從一個不引人注目的小動作“招手”出發(fā),與學生合作表演,創(chuàng)設了詩歌的情境,引導他們思考:為什么用“遙招手”而不用“遙搖手”? 請孩子們邊演示,邊說“遙招手”的含義,從“招手”中你能想到什么?學生的思維異常活躍,紛紛舉手發(fā)言和我打手勢——

  生:(做擺手的動作)讓問路人不要叫喊了,免得驚嚇了魚兒。

  生:(做手指向外甩的動作)讓問路人走開,不要打擾我釣魚。

  生:(做招手走進的動作)叫問路人走進的手勢,然后輕輕地回答他的問題,這樣就不嚇跑魚兒了。

  ······

  從他們精彩的發(fā)言和充滿情趣的表演中不難看出,他們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感悟具體的語言文字,正當大家討論不休時,我適時引導他們探究了“招”的字理:本義是打手勢叫人。以古字入手,引導學生們思考,理解字義,教育的本質在于激勵和呼喚,所以小兒“遙招手”不是拒絕回答,而是怕說話聲驚動魚兒,急忙招手示意,叫問路人走近些再回答。學生不僅體會到了古詩準確生動的描寫,也培養(yǎng)了禮貌待人、樂于助人的好習慣,從細微之處塑造學生健康向上的美好心靈。學生在課堂上不僅學習語言文字,也在學習做人。我想,這就是語文教學中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在學生心海里掀起美麗波瀾的同時,字理析詞的教法了也無痕跡的解決了本課的教學重難點。

  三、品讀與積累

  河邊垂釣的小兒鮮活的形象已深植學生的心中,這時,引導他們有感而發(fā),讀出詩歌的音韻美和節(jié)奏美,也就水到渠成。在這30分鐘的.課堂上,學生通過各式各樣的讀,對這首七絕已然是非常熟悉,再給他們練習幾遍,有感情地背誦已不難。在我國瑰麗的詩文化中,描寫兒童情、趣的詩不少,我出示了《村晚》、《夜書所見》等童趣詩與學生一起品讀,在學習《小兒垂釣》的基礎上,仿之,學之,悟之。這樣不僅鞏固了學習之法,還豐富了學生的詩歌積累。

  當然,不足也是明顯的:本次教學,首先在字理識字上我過多的進行了“講解”,學生缺乏個人安靜思考的時間,我想在個人思考的基礎上再交流會更利于師生交流。由于在“遙”“招”的字理上我沒有做到有的放矢的進行指導,鼓勵學生說說自己對漢字的理解和發(fā)現(xiàn),讓他們失去了體驗成功和發(fā)現(xiàn)樂趣的機會。其次,我的字理課件制作有欠合理生動,不能有效地引導學生直觀地觀察到古今漢字結構演變的差異。最后,詩句大意的理解,教得比較粗糙,還應再細致些。 教學雖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但有效、樸實、扎實、清新、靈動、詩意的語文課堂,是我作為語文教師一生永恒的追求。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教案04-15

中班教案02-11

中班的教案04-06

【經典】中班教案08-15

中班教案【經典】08-14

(精選)中班教案08-14

(精選)中班教案09-25

[精選]中班教案08-03

中班教案(精選)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