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時間:2023-11-16 09:46:13 教案

小班教案7篇[通用]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班教案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班教案7篇[通用]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走跑交替活動中,鍛煉動作的靈敏性。

  2、嘗試按照信號的`指示進行活動。

  活動準備:

  小塑料圈若干,紅綠板各一塊,操場上畫個大圓圈。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幼兒在教師帶領下手持小塑料圈,模仿開車的動作走或跑進入場地大圓圈。

  2、游戲:小小駕駛員

 。1)幼兒討論:

  ——“駕駛員在馬路上駕駛汽車時,應該注意些什么?”

 。2)教師發(fā)出“紅燈停、綠燈行”的信號,幼兒按信號“開車、停車”。

 。3)教師出示自備“紅綠燈”教具,引起幼兒再次活動的興趣:

  ——“這是什么?”

  ——“我們看見這些標志時應該怎么做?”

 。4)幼兒分散在大圓圈內,看到“綠燈”則自由四散開車,聽到“慢慢開”就走,聽到“快快開”就跑;見到紅燈則要立即停止。游戲反復進行。

  3、小結:

  師生簡單講評,表揚按信號要求活動的幼兒!靶∷緳C”開車會停車場。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設計】

  小班的孩子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喜羊羊去野餐》通過童話故事的場景,以問答的方式使幼兒初步學會如何與人交往。幼兒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驗,相互交流,體會到與別人分享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從而主動愿意與同伴分享。活動過程中幼兒想出了各種辦法幫助小動物們吃到了棒棒糖,在快樂中幼兒積極地觀察、講述,發(fā)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目標】

  1、在喜羊羊野餐的情景中,引導幼兒通過相關信息發(fā)現(xiàn)、細心觀察、積極思考。

  2、鼓勵幼兒積極地進行口語表達。

  3、體驗分享的快樂,萌發(fā)幼兒初步的分享意識。

  【活動準備】

  1、背景圖:草地;

  2、小圖片:喜羊羊、小猴、小鳥、牛奶、面包、桃子、香蕉、棒棒糖。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大膽講述。

  出示圖片:小朋友看,這是什么地方?草地上有些什么呀?(幼:這個地方有花、有草、有樹、真美呀。

  這么美的地方,誰會來玩呢?(幼兒自由猜想)

 。ǖ降渍l會來玩呢?)出示喜羊羊的圖片:看,誰來玩了?(喜羊羊)

  你們喜歡喜羊羊嗎?我們一起和它打個招呼。喜羊羊來干什么得呢?(幼兒討論后總結,今天,喜羊羊還背著一個小包包呢?它是來野餐的)

  你們知道什么是野餐嗎?(幼兒討論后總結:野餐就是帶許多好吃的東西到野外去吃。)

  你們有沒有在外面野餐過?我們來看看喜羊羊都帶了哪些好吃的東西?

 。ㄏ憬丁⑻易、牛奶、面包、棒棒糖)

  二、引導幼兒用好聽的語言描述食品:

  黃黃的、彎彎的香蕉;紅紅的、圓圓的桃子;方方的'、甜甜的牛奶、軟軟的、香香的面包、圓圓的、長長的、甜甜的、五顏六色的棒棒糖

  數(shù)一數(shù),喜羊羊一共帶了幾樣好吃的東西?(五個)

  三、引導幼兒根據(jù)情節(jié)思考、猜測。

  喜羊羊正想吃東西,這時候,“嘰嘰嘰”誰來了?

  喜羊羊有這么多好吃的東西,它會對小雞說些什么?

  小雞對喜羊羊說:我喜歡吃軟軟、香香的食物,是什么呢?(幼兒猜想)

  喜羊羊把面包送給了小雞,小雞說謝謝你,喜羊羊說不用謝。

  這時候,又來了一個好朋友,它長著長長的尾巴,喜歡在樹上跳來跳去的小動物來了。

  喜羊羊有這么多好吃的東西,它會對小猴說些什么?

  小猴對喜羊羊說:我喜歡吃紅紅的、圓圓的水果,是什么呢?(幼兒猜想)

  喜羊羊把桃子送給了小猴,小猴說謝謝你,喜羊羊說不用謝。

  四、噢,小鳥、白云姐姐聞到了香味也來了,喜羊羊會對小鳥說些什么?喜羊羊會請小鳥吃什么呢?請小朋友閉上眼睛。(老師拿掉牛奶)

  看,喜羊羊請小鳥吃什么了?哪樣東西沒有了?(幼兒觀察,講述)喜羊羊請小鳥吃甜甜的牛奶了,小鳥說謝謝你,喜羊羊說不用謝。

  喜羊羊想請白云姐姐吃棒棒糖?砂自平憬泔w得那么高,誰能幫助白云姐姐呢?把棒棒糖送給它呢?(鼓勵幼兒想出各種各樣的辦法幫助白云姐姐吃到棒棒糖)

  小鳥幫助了白云姐姐,把棒棒糖送給白云姐姐的。

  喜羊羊把那么多好吃的東西給了好朋友,看,現(xiàn)在還剩下幾樣呀?

  好朋友吃了喜羊羊的好吃的東西,心里怎么樣?喜羊羊自己心里怎么樣?為什么?原來和好朋友一起分享好吃的東西,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小朋友,你們平時會把好吃的東西分給朋友吃嗎?你有過嗎?說給大家聽聽。(幼兒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驗自由講述)

  你們都是好孩子,都是老師的好朋友,(出示棒棒糖)看,老師這里也有好吃的棒棒糖,也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來,大家一起跟我來!

  【活動反思】

  1、教師關注了小班幼兒的身心特點和知識經驗,活動中讓幼兒真正做到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果子了,教師和幼兒之間形成了有效的師幼互動,豐富了幼兒知識,發(fā)展了語言的表達,提高了幼兒的知識和能力。

  2、通過生動有趣的故事情景的渲染,讓幼兒在愉悅的游戲場景中,溶入了自己內在的情感,陶冶了美好的品質,促進了幼兒社會性的發(fā)展。

小班教案 篇3

  內容與要求:

  1. 體驗尋找和發(fā)現(xiàn)的樂趣。

  2. 感知1和2的數(shù)量。

  活動準備:

  1.課件《1個和2個》。

  2.幼兒人手兩張小圓點卡片:兩張均為長方形卡片,一張上有1個小圓點,另一張有2個小圓點。

  指導要點:

  一、辨認1和2

  1.教師出示一張1個圓點的圖片。教師播放課件【圖片1】。

  教師:看一看有幾個圓點?能用自己的手指來表示嗎?

  2.教師出示一張2個圓點的圖片。教師播放課件【圖片2】。

  教師:看一看有幾個圓點?能用自己的手指來表示嗎?

  二、找1個和2個

  1. 請幼兒找一找自己臉上、身上可以用1來表示的東西。教師播放課件【游戲:1個】。將小朋友說的身體部位拖到下面的方框里。

  2.請幼兒找一找自己臉上、身上可以用2來表示的.東西。教師播放課件【游戲:2個】。將小朋友說的身體部位拖到下面的方框里。

  3.游戲:教師說出身上的一件物品,如果數(shù)量是1的,幼兒舉一個圓點的卡片;如果數(shù)量是2,幼兒舉兩個圓點的卡片,游戲反復進行。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用水印的方法表現(xiàn)美麗的畫面,體驗玩色活動的樂趣。

  2、了解水的特性,體會玩水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吸水的紙、不易吸水的紙、各種顏料。

  2、幼兒有玩水的經歷。

  活動要點:

  一、談話導入

  1、夏天到了,小朋友最喜歡玩水了,你是怎么樣玩水的?

  2、哪次玩水最開心?(幼兒回憶并講述玩水的經歷)

  二、師生共同玩水

  1、我們請顏料寶寶和我們一起玩水。

  2、顏色寶寶先來了。(用厚厚的顏料在不吸水的畫紙上,隨意的畫上自己喜歡的東西,并且鼓勵孩子不斷換色)

  3、水寶寶也來了,它要和顏料寶寶一起玩。(用毛筆沾上水,把顏料拖出來)

  4、水寶寶和顏料寶寶玩的真高興,我們幫他們拍照。(用吸水的紙,輕輕的覆蓋在不吸水的紙上,稍等片刻,等顏料滲上來 一副畫就完成了。)

  三、交流分享

  1、說說顏色寶寶和水寶寶在玩什么游戲?

  2、互相參觀作品,你喜歡誰拍的照片?為什么?

  活動提示:

  1、此活動的紙張要求比較高。吸水紙要吸水快,又不容易破。

  2、顏料要厚點,拖的毛筆要大一點。

小班教案 篇5

  設計思路:

  吹泡泡是孩子們喜歡的一種游戲,以孩子們喜歡的泡泡導入課題,讓幼兒在游戲感知的情景下展開活動,對幼兒進行美術活動的創(chuàng)新教育。針對幼兒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圓形物體激發(fā)幼兒結合生活經驗展開思維想象活動;顒又幸杂變簢L試教學法開展,同時在各個不同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穿插運用啟發(fā)聯(lián)想法、操作感知法等教學方法。使整個教學過程動靜結合,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創(chuàng)新思維,做到寓教于樂。幼兒喜歡在動手操作活動中發(fā)現(xiàn)問題,創(chuàng)造性的`運用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去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問題、大膽想象進行創(chuàng)新,所以泡泡變變變活動就為幼兒創(chuàng)新提供了一個小平臺。

  活動目標:

  1.發(fā)展幼兒的想像力,嘗試在圓泡泡的影子上添畫。

  2.培養(yǎng)幼兒的發(fā)散思維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

  活動準備:

  已經畫好的泡泡、水彩筆每組一筐。音樂《吹泡泡》、 課件。

  活動過程:

  1.以“泡泡歌”導入活動

  放音樂《泡泡不見了》,教師帶幼兒做動作進入活動室。

  2.師:你們玩過吹泡泡的游戲嗎?那吹出來的泡泡是什么形狀的呢?這些五顏六色的泡泡漂亮嗎?可是最后這些漂亮的泡泡到哪里去了?那你們想把泡泡留下來嗎?

  3.出示課件

  今天付老師可把這些泡泡留了下來!看,這個泡泡是什么顏色的? 這個泡泡可是有魔法的哦!看仔細

  咯,1、2、3變。變成了什么呀?這里還有一個魔法泡泡,如果你是小小魔法師,你想把他變成什么呢?看,付老師,把他變成了什么?

  4.出示已經畫好的泡泡。

  看,我這里有一副泡泡留下來的影子。你們想把他們變成什么?誰愿意上來當小魔法師,在紙上變一變。個別幼兒作畫。

  5.交代要求,幼兒操作,教師指導。(輕音樂)

 。1)鼓勵幼兒大膽想像,變出各種不同的形象。

 。2)用不同的顏色給泡泡變魔法。

  (3)畫好以后輕輕地拿起畫,把畫黏在魔法泡泡世界里。然后坐到原來的位置上,等待一會。

 。4)魔法世界時間一到就會關門。所以請聽魔法音樂,音樂結束你們就要趕緊把你們的魔法泡泡送到魔法世界哦!

  6.評價

  請個別幼兒到上來介紹自己的魔法泡泡變成了什么?引導幼兒用完整句講述:“我把圓圓的泡泡變成了……

  7.結束

  現(xiàn)在讓我們帶著魔法泡泡去給其他小朋友看一看吧!跟音樂《吹泡泡》退場。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感受家的溫暖。

  能模仿句式表達自己愛家的情感。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家”組圖;《家是什么?》散文詩音頻及圖片。

  材料準備:畫紙、畫筆。

  活動過程

  播放組圖“家”,引導幼兒認真觀察家里的各種東西。

  ——這是家里的什么房間?這里有哪些東西?

  ——這些東西分別是用來做什么的?

  小結:每個家里都有很多東西,每樣東西都有不用的作用。家很重要,我們都離不開它。

  播放散文詩音頻及圖片《家是什么?》,引導幼兒感知比喻的修辭手法。

  1、播放散文詩音頻及圖片《家是什么?》。

  ——家,到底是什么呢?我們一起來聽一首優(yōu)美的散文詩《家是什么?》

  2、鼓勵幼兒復述出散文詩里的比喻,并逐步出示圖片元素,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內容。

  ——你們聽到詩里說家是什么呢?

  鼓勵幼兒用比喻的手法抒發(fā)感受,增強愛家的情感。

  1、教師可以先說自己的感受,給幼兒示范。

  ——老師喜歡月亮,所以覺得家是一輪圓月,又皎潔又漂亮。

  ——老師喜歡吃蘋果,所以覺得家是一個大蘋果,又脆又甜。

  2、鼓勵幼兒說出自己的感受,可予以一定的引導。

  ——你喜歡巧克力嗎?那家可以是巧克力嗎?如果是的話,它有什么特點呢?

  ——你喜歡小公主嗎?如果家是小公主,她可以陪你一起玩。你要怎么來說這一整句詩呢?

  小結:我們每個人對家都有不同的.理解。家是甜的、大的、好玩的……家是溫馨舒服的,是我們最喜歡的地方。

  發(fā)放畫紙,鼓勵幼兒將心里的家畫出來,并與同學交流分享。

  1、幼兒繪畫。

  ——在你心里,家是什么,我們把它畫出來吧。

  2、幼兒交流分享作品。

  小結:我們都有溫馨的家,我們都要好好愛它、保護它。

  附【散文詩】

  家是什么?

  家,是一盞燈,一個屋檐,一張柔軟的床。

  有了燈,不再害怕夜晚沒有星星和月亮;有了屋檐,不再擔心風吹和雨打;有了床,累了,困了,可以睡上甜甜的覺,做個美美的夢。

  家是太陽,爸爸媽媽的笑容,是溫暖的陽光。

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雙腳并攏、自然向上縱跳觸物的動作,通過動作練習達到鍛煉下肢的目的。

  2.遵守游戲規(guī)則,激發(fā)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

  3.學會與同伴協(xié)商合作游戲

  4.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意識,學會團結、謙讓。

  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掌握原地縱跳觸物動作的技能。

  2.活動難點:在原地縱跳時能夠身體各部分協(xié)調動作。

  3.指導要點:以教師講解、正確示范動作的方法,引導幼兒掌握原地縱跳觸物動作的技能。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已經知道小猴喜歡吃桃。

  2.環(huán)境準備:

 。1)在活動場地上懸掛不同高度和顏色的桃子。

  (2)簍子2個。

  活動過程

 。ㄒ唬蕚洳糠

  1.教師做猴媽媽,帶領猴寶寶們來到果園里游戲。(繞場跑圈)

 。1)聽音樂進行走跑交替。

 。2)模仿小猴動作做“猴操”。

 。ǘ┙虒W與練習部分

  1.練習原地縱跳觸物的動作。

 。1)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桃樹。

  師:小猴子們,玩了這么長時間,你們肚子餓不餓呀?那我們一起來看看,有什么好吃的?

  (2)引導幼兒思考摘桃子的方法。

  師:有這么多好吃的桃子,你們想吃嗎?可是桃樹這么高,怎么才能摘到呢?

 。3)幼兒練習向上縱跳,鼓勵幼兒往高處跳。

  師:那我們現(xiàn)在就來練習向上跳的本領,本領練好了,我們就能吃到甜甜的桃子了。(幼兒練習,教師鼓勵幼兒盡量跳得高點。幼兒的站位:半圓)

  2.游戲“小猴摘桃”。(幼兒分組練習)

 。1)師:現(xiàn)在你們本領練好了嗎?那請你們去摘好吃的桃子吧。

  (2)幼兒來到桃樹前,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向上跳起把“桃子”摘下來。

  師:小猴子們在摘桃子的時候,有些跳的不夠高,摘不到桃子,為什么?

  3.在游戲中發(fā)現(xiàn)縱跳動作要領,引導幼兒學習同伴的動作。(幼兒再次練習)

  師:剛剛我們練習摘桃子的時候有些小朋友沒有摘到桃子,哪個跳得高摘到桃子,請你來摘一摘。

 。1)教師請有擺臂動作的'幼兒師范,引導大家觀察他的手臂動作。

  (2)幼兒練習雙腳并攏,用力擺臂帶動身體向上。

 。ㄈ┙Y束部分

  1.聽音樂做猴子張望、甩臂、彎腰、洗澡、游水等動作,進行肢體放松活動,放松動作結束后收拾場地,離開場地。

  教學反思

  本活動的目標是初步學習雙腳并攏、自然向上縱跳觸物的動作,通過動作練習達到鍛煉下肢的目的;遵守游戲規(guī)則,激發(fā)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由于場地的限制,就找了兩根固定棍子來固定繩子。游戲開始時,設計了全班幼兒都能夠觸碰到的高度,目的是先給予孩子自信心,也為后面的跳躍觸物打好基礎。隨后逐漸增加高度,在第三次增加高度時,就可以看出孩子們的水平,有的孩子由于身高限制,導致在跳躍觸物的過程中沒有能觸碰到繩子,而身高較有優(yōu)勢的孩子能達到目標。這也給很多沒能觸碰到物品的孩子打擊了自信心,在后面環(huán)節(jié)失去了信心和興趣,都處于發(fā)呆觀看現(xiàn)狀,于是為了改變這一現(xiàn)狀,及時的更改了教學環(huán)節(jié),將根據(jù)幼兒的能力水平將孩子分成了2組進行練習,這樣大大提高了剛剛沒能碰到物品的幼兒的自信心。

  從這活動總結到,教師不能總是死板的根據(jù)教案環(huán)節(jié)一步一步進行活動教學,要根據(jù)活動過程中孩子的表現(xiàn)適時的調整活動方案,以便更好地能幫助孩子達到活動目標。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02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多彩的瓶子03-15

小班安全教案小班安全教案04-17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分享真快樂》03-15

小班的教案04-16

小班教案03-24

小班的教案11-17

小班教案(精選)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