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時間:2023-11-12 12:28:53 教案

中班教案5篇[優(yōu)秀]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班教案5篇[優(yōu)秀]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愉快地和同伴們一起游戲

  2.能說出動物:小白兔、

  3.簡單地認識方位詞:后面、下面、里面等能完整說一句說:“我躲在xx下面(里面、后面、旁邊等)”

  4.保教結合:教育孩子不能在沒有大人陪同的時候一個在外面玩

  重點:

  完整說一句說:“我躲在xx下面(里面、后面、旁邊等)”

  難點:

  教育孩子不能在沒有大人陪同的時候一個在外面玩

  活動準備:

  大樹、紙箱、蘑菇房、傘、有臺布的桌子

  活動過程:

  1.今天天氣真好,好多小動物都在外邊玩,有小白兔、……雞媽媽也帶她的雞寶寶們去外邊玩。我們小朋友想不想也出去玩呀?(想去)。一會王老師想請我們的小朋友來當這些小動物去外邊玩好嗎?(好的)王老師請小朋友自己選擇他們喜歡的動物頭飾并幫他們帶好。

  2.老師領著帶有雞寶寶頭飾的小朋友和帶著其它小動物頭飾的小動物一起去事先準備好的游戲場地玩。當見到一個小動物時,雞媽媽有禮貌的和他們問好,也教自己的“雞寶寶”和他們問好。就在這時一只大灰狼出現了,它一邊向這邊走來,來嘴里說:“今天這里有這么多的小動物,我可以好好地吃一頓了!闭f著就向小動物這邊撲來。這時“雞媽媽”大生喊:“小動物們快點躲起來呀?”(小動物們紛紛躲進紙箱里、傘下、蘑茹房里等)“雞媽媽”又喊自己的雞寶寶躲進自己的`翅膀下面。大灰狼找呀找一只小動物也找不到,只也灰溜溜地離開了這里。這時“雞媽媽”喊到:“大灰狼走了,小動物們快出來吧!保ㄐ游飩兌紡睦锩娉鰜砹耍痔直,高興極了,他們又開始玩了。這時“雞媽媽”說:“天黑了,我們該回家了!保ń處煄ьI小朋友們一起回到座位上)。

  3.教師用提問的形式問孩子:

 、俳裉旌臀覀円黄鹜娴母吲d嗎?都有那些小動物和我們一起玩?(有小白兔……)

 、诤鋈粶蕘砹耍

 、坌游飩兌级愕侥抢锶チ耍浚ê⒆优c教師自由交流)

 、芴旌诹诵游飩?yōu)槭裁炊蓟丶伊?(孩子與教師自由交流)。

  活動結束:

  在沒大人的陪同下小朋友不能一個人在外邊玩,這樣很危險對不對?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情節(jié),感受故事中人物的心理變化。

  2.知道在遇到困難時,要積極樂觀的面對。

  3.體驗故事情節(jié)的起伏給人帶來的閱讀樂趣。

  活動準備:

  1.幻燈、白板。

  2.自制鹿角4對、狹小的門、自主閱讀小圖人手一份。

  3.三組圖片:穿衣服; 出門;下樓梯。

  4.新年音樂、新年裝飾品。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用探照燈形式出示鹿角

  教師:猜猜它是誰?

  幼兒:梅花鹿。

  2.教師:那我們把梅花鹿請出來吧。

  3.教師:猜猜小女孩頭上為什么會有鹿角?

  幼兒1:她帶的頭飾。

  幼兒2:她帶的發(fā)箍。

  幼兒3:她覺得好玩,帶著玩的。

 。ōh(huán)節(jié)簡析:導入時,我運用聚光燈的形式讓幼兒看鹿角猜猜是誰,當孩子們都覺得毫無懸念是梅花鹿時,突然出現小女孩,一個強烈的轉折令人措手不及,這個跳躍的基調也迎合了這本繪本起伏的情節(jié)需要。)

  二、理解故事。

 。ㄒ唬┯^察封面:

  1.教師:故事的名字叫《妞妞的鹿角》。

  2.教師:妞妞的頭上長出了鹿角,媽媽看到會怎么樣?

  幼兒1:媽媽看到了會很害怕。

  幼兒2:媽媽看到了會嚇死了。

  幼兒3:媽媽看到了會很生氣。

  3.自主閱讀

  教師:媽媽會想哪些辦法呢?

  幼兒1:會帶妞妞去看醫(yī)生。

  幼兒2:讓她吃藥。

  幼兒3:把妞妞的鹿角藏起來。

  4 . 教師: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一幅圖,請你按照上面的數字順序仔細看,答案就藏在里面。

 。ǘ├斫夤适碌谝欢危

  1.教師:媽媽請來了誰?

  幼兒:醫(yī)生。

  教師:你是從哪里看出來?

  幼兒1:看到了聽診器。

  幼兒2:他穿的衣服。

  2.教師:媽媽的表情怎樣?她心里在想什么?

  幼兒1:很怕。

  幼兒2:表情很害怕。

  幼兒3:害怕醫(yī)生沒辦法治。

  3.教師:媽媽又請來了誰?

  幼兒:校長。

  教師: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幼兒:我認識字的。

  教師:看看校長的表情?

  幼兒1:看起來很兇。

  幼兒2:看起來很生氣。

  4.教師:弟弟小南在干嗎?

  幼兒:看書

  教師:查出結果了嗎?

  幼兒:查出來了。

  教師: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幼兒:做了一個手勢。

  5.教師:媽媽實在沒辦法,最后又請來了誰?

  幼兒:設計師。

  教師: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幼兒:我認識字的。

  教師:媽媽把設計師請來干什么呢?

  幼兒1:設計鹿角。

  幼兒2:把鹿角藏起來。

  6.教師:你覺得這頂帽子怎么樣呀?

  幼兒1:太大了。

  幼兒2:太好看了。

  幼兒3:太大了,妞妞眼睛都擋住看不見了。

  7 . 教師:為什么媽媽一次次的暈倒?

  幼兒1:因為大家都治不好妞妞的.病。

  幼兒2:因為媽媽太害怕了。

 。ㄈ├斫夤适碌诙危

  1.教師小結:既然大家都沒有辦法解決鹿角的問題,還不如笑瞇瞇地接受它。

  幼兒結伴看三幅大圖。

  (1)穿衣服 (2)出門 (3)下樓梯

  2.教師:誰來說一說,妞妞發(fā)生了那些事?

  幼兒:穿衣服

  教師:這件衣服她能穿的下去嗎?

  幼兒:不能。

  教師:為什么?

  幼兒:太小了。

  教師:那她該選擇一件什么樣的衣服比較合適呢?

  幼兒1:大一點的。

  幼兒2:后面有拉鏈的裙子。

  幼兒3:背心。

  3 . 教師:她該怎么走呢?

  幼兒1:彎著腰走。

  幼兒2:爬著走。

  幼兒3:側著身走。

  教師:妞妞為什么要滑下來?

  幼兒1:因為鹿角太大了。

  幼兒2:因為那個樓梯太窄了。

 。ㄋ模╅喿x故事第三段:

  1.教師:妞妞的鹿角還有什么用處呢?

  幼兒1:可以給媽媽掛衣服用。

  幼兒2:可以在上面掛禮物。

  幼兒3:還可以當滑滑梯呢。

  2.教師:新年就要來了,我們一起來打扮一下妞妞的鹿角,和她一起迎新年吧。

  3.師幼共同跳舞慶祝新年。

  (環(huán)節(jié)簡析:根據繪本畫面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變化,通過自主閱讀小圖,了解媽媽想的哪幾種辦法,大班幼兒有這個能力,活動中完成的較好。考慮到畫面出門、穿衣服、下樓梯的方法與我們生活中是不一樣的,所以我采用了大圖結伴閱讀,讓幼兒有個互相交流的機會。最后慶祝新年,遵循動靜結合的原則,氣氛較好。)

  三、啟發(fā)想象。

  妞妞又長出了孔雀尾巴,又會發(fā)生哪些有趣的事呢。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激發(fā)幼兒探究豆類與豆制品關系的欲望和興趣。

  引導幼兒初步認識豆類及其制品,并了解其營養(yǎng)價值。

  培養(yǎng)幼兒運用多種感官辨別豆類、豆制品的能力,并會表達自己的認知。

  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fā)現,激發(fā)進一步探索豆及豆制品的愿望。

  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重難點:

  幫助幼兒了解豆類及其制品的特征、用途(具有豐富的營養(yǎng)價值)。

  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方式辨別豆類,區(qū)分豆制品。

  整個活動都是由淺至深,從易到難,圍繞這個重難點來設計的。

  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為了完成具體活動目標服務的,因為幼兒是通過與環(huán)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來獲得發(fā)展的,所以活動準備必須與目標、活動主體的能力、興趣、需要等相適應,本活動我既作好了物質準備,又作好了幼兒的知識經驗準備:

  請家長幫助幼兒準備1—2種豆制品,并簡單介紹其名稱及吃法。

  黃豆(可事先浸泡好一部分)、綠豆、紅豆。

  豆?jié){機一臺,牙簽若干,活動配套多媒體課件一份。

  活動過程

  根據幼兒認識事物的規(guī)律和中班幼兒的實際情況,本活動我設計了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遞進的四個部分:創(chuàng)設情境,感知豆豆的種類(1分鐘)→引導觀察,發(fā)現豆豆的特征(10分鐘)→實驗演示,感悟豆豆的變化(8分鐘)→觀賞品嘗,了解豆豆的營養(yǎng)(6分鐘)。

 。ㄒ唬﹦(chuàng)設情境,感知豆豆的種類。

  活動開始,我先以“猜猜誰在唱歌”的形式制造懸念,引起幼兒的好奇:我搖一搖裝有各種豆子的包裝盒,請幼兒聽一聽,猜一猜:“盒子里面誰在唱歌?”以此導入課題,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在以往的活動開始部分,大多采用直觀導入法引出活動,本活動中我有意的創(chuàng)設變魔術情境(將黃豆、綠豆、紅豆裝在包裝盒子里)讓幼兒聽盒子里的“歌聲”從中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起初幼兒雖然對此很感興趣,但不能回答是豆子,我就請一名幼兒上前,在其它幼兒“變變變!”的呼聲中打開盒子看是什么,這樣做更能激發(fā)幼兒的探究欲望。

 。ǘ┮龑в^察,發(fā)現豆豆的特征。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重點所在,是一個讓孩子們相互探討、學習的過程,充分體現了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性,讓幼兒在寬松、和諧、平等的氣氛中,結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建構新知識。這一部分我設計了二個小環(huán)節(jié):

  1、每組發(fā)一些黃豆、綠豆和紅豆,引導幼兒根據已有的經驗,通過看一看、摸一摸,嘗試性地找出黃豆、綠豆和紅豆。

  2、探索黃豆、綠豆和紅豆的外形特征。

 。1)幼兒自由觀察,并相互交流對豆子外形的感知。

 。2)教師引導幼兒總結出豆子外形特征。

  教師提問:

 、龠@些豆子是什么顏色的?

 、谒鼈兪鞘裁葱螤畹模

 、鬯鼈儽砻嫔嫌惺裁矗

 、芩鼈兠先ビ惺裁锤杏X?

  小結:這些豆寶寶分別是黃色、綠色、紅色的,它們的外形都是硬硬的,橢圓形的,但大小不一樣,黃豆個兒最大,綠豆個兒最小。

  3、根據幼兒回答,讓他們“送豆寶寶回家”:把黃豆、綠豆、紅豆送回相應的盒子內,讓幼兒根據豆子的顏色特征進行分類,再進行歸類擺放。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調動幼兒各種感官,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的經驗,在一系列的探索、提問、觀察、比較中,在玩豆豆的過程中相互交流,使幼兒掌握并表達三種豆子的外形特征,同時滲透了數學活動中比較大小和分類的內容。

 。ㄈ⿲嶒炑菔,感悟豆豆的變化。

  這一部分包括三個小環(huán)節(jié):

  1、提示幼兒:“豆寶寶想和大家玩?zhèn)捉迷藏游戲,它們躲起來了,躲到哪兒去了呢?我們輕輕地叫叫豆寶寶。”隨著叫聲,我出示課件中豆?jié){的圖片,請小朋友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在圖片中找找豆寶寶。在這里,我通過這些提問來引發(fā)幼兒討論:“你在圖片中找到豆寶寶了嗎?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請小朋友一起看看,他說得對嗎?”

  2、創(chuàng)設第二次變魔術的情境,讓幼兒觀看豆?jié){的制作過程,知道黃豆可以做成豆?jié){。

 、僬埿∨笥驯牬笱劬,看看黃豆寶寶是怎么變成豆?jié){的?(配班教師用豆?jié){機把黃豆做成豆?jié){。)

 、诘钩鰷蕚浜玫亩?jié){提問:“黃豆寶寶呢?它沒有了,變成什么了?豆?jié){是什么顏色的?”引導幼兒觀察,思考。

 、坌〗Y:像豆?jié){這樣用豆子做的食品都叫豆制品。

  3、通過看課件,了解豆豆還能做成其他的豆制品。

 、賻煟骸拔覀兌箤殞毐绢I可大了,它們除了變成豆?jié){,還能變成許多好吃的東西呢!”然后提問:“豆寶寶還可以變成哪些好吃的食物?”引導幼兒說出自己知道的其它豆制品。

 、谝龑в變嚎催^課件后小結:豆腐、千張、豆腐干、油豆腐等都是用黃豆寶寶做出來的。

 、弁ㄟ^課件依次了解綠豆制品和紅豆制品,再播放其中“找朋友”的游戲來鞏固幼兒對豆制品的了解。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本次活動的難點部分,是讓幼兒再一次加深對豆及其制品的了解。在這里,讓幼兒不僅參與了自主探索,還嘗試了更深層次的分類,并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經驗交流,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發(fā)展。這也正符合《綱要》精神:孩子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在幼兒的學習中只充當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的角色。我根據活動的內容、幼兒的年齡特點,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法、比較法,促進了不同水平幼兒的發(fā)展,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使幼兒都能主動進行學習。

 。ㄋ模┯^賞品嘗,了解豆豆的營養(yǎng)。

  讓孩子們賞一賞,嘗一嘗各種豆制品,培養(yǎng)幼兒愛吃豆制品的情感。

  1、我提問:“什么東西這么香?”然后邊出示幾種豆制品邊說“原來是這些豆干、豆沙等豆制品發(fā)出的香味,你們吃過嗎?”

  2、請小朋友聽優(yōu)美的音樂,一起品嘗豆?jié){、豆腐干等豆制品,教育幼兒它們不光味道好,還很有營養(yǎng),是我們的好朋友,以引起幼兒愛吃豆制品的興趣和愿望,讓幼兒知道經常吃豆制品,身體會更健康。

  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是讓幼兒嘗過豆制品后,喜歡吃,養(yǎng)成常吃豆制品的好習慣,最后收拾桌面讓他們自己動手,培養(yǎng)了他們講衛(wèi)生、愛勞動的好習慣,滲透了健康和社會領域的教育內容。

 。ㄎ澹┗顒友由,觀察豆豆的生長。

  引導幼兒平時去自然角觀察豆寶寶的又一個魔術:豆豆發(fā)芽,通過觀察豆芽,激發(fā)幼兒探索豆芽生長過程的興趣。為幼兒有興趣的進行下一個探究活動奠定基礎。

  活動反思:

  “生活即教育”(陶行知語),“教育是為了完美的生活”(斯賓塞語),由此可見,科學啟蒙教育應以幼兒的生活及周圍環(huán)境為基礎,并讓幼兒最終能運用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本次活動在教育內容、活動形式、操作材料等方面都呈現出較明顯的生活化特征,具體表現如下:

 。ㄒ唬┙逃齼热萆罨

  教育內容生活化是引發(fā)幼兒主動學習和探究的重要前提與條件。本活動利用幼兒身邊常見的事物——黃豆、綠豆、紅豆及各種豆制品作為科學探究的對象,使他們發(fā)現和感受豆類的神奇,了解豆類與人體健康的關系,體驗和領悟到科學就在身邊,為幼兒認識周圍世界提供了獲得直接經驗的前提和可能;為幼兒理解科學對人們生活的實際意義提供了直接經驗和背景。通過此次活動,我們發(fā)現:如果我們讓幼兒結合廣闊的社會生活環(huán)境去學習,幼兒的眼界將更加開闊,他們對科學知識與人們生活的關系也將理解得更深。

 。ǘ┗顒有问缴罨。

  在本次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我都是采用設置情境引起幼兒興趣、提出問題、假設猜想、動手操作、分享與交流這幾個模塊來進行活動,通過這樣的嘗試、探究,我們不難發(fā)現只要給幼兒機會去嘗試、去實驗、去操作、去思考,幼兒好奇心就得到了滿足,他們在摸一摸,看一看,嘗一嘗的同時,體驗到了分享的快樂以及探究的樂趣,也會產生新的好奇,推動他們不斷追求科學真理,在交流與討論中,孩子們的'思維力,口語表達力及自信心都得到了充分的發(fā)展,我們也感受到了他們成長的喜悅!我們從中也發(fā)現了科學探究活動的最大優(yōu)勢就在于幼兒能夠全身心的投入。

 。ㄈ┎僮鞑牧仙罨。

  充足的操作材料不僅可以給幼兒較多的選擇機會,而且還可以避免幼兒出現“無所事事”和爭搶沖突的情況。在本次活動中用到的材料,如各種豆類、豆制品、豆?jié){機等都是幼兒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孩子們通過自己的雙手去收集,自己的身體去感觀,不斷理解豆、豆制品與人們生活之間的關系,通過實踐不斷提高自己的認識能力和思考能力,在幼兒探究的過程中,我不直接告訴孩子結果如何和做的步驟,而是放手讓他們自己去經歷去發(fā)現,孩子們從這個活動中學會了科學探索的方法,如:通過觀察、感知、比較能找出事物的主要特征,從而增強了探索的主動性。

  當然,教學是一門有缺憾的藝術,本次活動在實際組織中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例如為保證活動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活動中展示的豆制品實物是事先準備好的,沒有再進一步加工成菜肴,要湊近聞才有香味,如果用了課前設計中一個的環(huán)節(jié):老師現場燒制一個豆腐炒肉末,將更能讓幼兒感受到豆制品的美味,更加愛吃豆制品,在今后的活動中這個環(huán)節(jié)也可以加到活動延伸中去。

  教育向幼兒的生活回歸是現代教育的一個重要趨勢。只有貼近幼兒生活的教育,才能使幼兒的學習變成有意義的學習。教育家陶行知曾經說過:“我們深信,生活才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教育是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fā)出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薄皢柷牡们迦缭S,為有源頭活水來!鄙,就是這在陽光下幻化出無限美麗的源頭活水。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讓科學活動真正成為溝通幼兒生活與學習的橋梁!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靈活地在畫有腳印的地墊上跳躍,發(fā)展彈跳能力。

  2.通過自由組合腳印地墊創(chuàng)造出不同的跳躍動作。

  3.能與同伴合作布置場地。

  4.懂得遵守游戲規(guī)則,感受參加集體活動的樂趣。

  5.安靜傾聽同伴的講話,并感受大家一起談話的愉悅。

  活動準備:

  畫有單雙腳印的泡沫地墊。

  活動過程:

  一、隊列練習。

  二路縱隊——四路縱隊——交換走——走圓圈——二路縱隊走

  二、墊子游戲。

  1.老師帶來了地墊,請你們去玩一玩,看誰玩得花樣多,玩得有趣。

  2.幼兒分散活動進行一物多玩活動。

  三、利用腳印地墊,引導幼兒自由探索在腳印地墊上跳躍的方法。

  1.教師:看看,地墊上有什么?哪個右腳?哪個左腳?

  2.我要請你們將這些畫有不同腳印的地墊進行拼搭,然后跳一跳,看誰跳的方法多?

  3.幼兒練習

  4.請你來說說你是怎么跳的?我們一起練習。

  四、游戲:時空之旅

  1.一起布置場地 陽光道(5塊)——魔墊道(6塊單5塊雙)——跳過月亮山(6塊)——時光隧道(8塊)——時光草坪道(8塊),循環(huán)進行/

  2.幼兒集體進行游戲,可重復數次。

  五、放松運動敲敲腿。

  活動反思:

  在這個活動中,我利用墊子這一材料讓幼兒能夠一物多玩,玩出各種花樣來,最后,利用墊子上的'腳印進行拼搭跳躍,重點練習跳,發(fā)展幼兒跳的能力。但是,整個活動下來,我發(fā)現幼兒利用在拼搭方面的時間比較長,而相對練習跳躍的機會少。幼兒的分工不明確,所以導致時間延長了。

中班教案 篇5

  目標:

  1、通過故事讓幼兒能正確識認“搖、推”

  2、培養(yǎng)幼兒對早期閱讀的興趣。

  準備:

  字卡:搖、推、老鼠、鳥寶寶、鳥媽媽

  猴子圖片

  過程:

  1、游戲“狼和小兔”安靜幼兒:

  老師:小朋友,我們一起來玩玩狼和小兔的游戲好嗎?幼兒:好。

  老師:咚咚咚(敲門狀)

  幼兒:你是誰呀。▋墒肿鏖T狀)

  老師:我是你們的媽媽呀。蟊菭睿

  幼兒:不是不是!

  老師:我真的是你們的媽媽呀,要怎樣你們才相信呢?

  幼兒:那你把尾巴伸進來給我們看一看吧!

  老師:好。。ㄉ煳舶蜖睿

  幼兒:嘭。◤堥_一點門,即用力關上狀)

  老師:唉呀。ㄎ舶蛿酄睿

  2、出示猴子圖片,以“小客人”來作客引入課題:

  老師:小朋友,你們真能干,連大灰狼都被你們打敗了,(敲門聲)咦,這又是誰呢?(出示猴子圖片)

  幼兒:猴子。

  老師:(學猴)我是你們的.好朋友猴子,我來和你們玩,你們高興不高興?今天我給小朋友帶來一個故事,想不想聽?這個故事的名字叫《西瓜船》

  3、邊講故事邊出示字卡:

  (1)老鼠 西瓜 船

 。2) 老鼠 鳥寶寶 鳥媽媽

  西瓜船 搖

 。3)鳥寶寶

  西瓜船 推 老鼠

  4、提問:(1)老鼠坐在西瓜船上,鳥媽媽和鳥寶寶也坐了上來,西瓜船怎樣了?(搖)請幼兒找出“搖”字寶寶。

 。2)后來老鼠跑到哪兒去了?它干什么去了?(推船

  去了。請幼兒找出“推”字寶寶。

 。3)這時西瓜船怎么樣了?(不搖了)請幼兒取走“搖”字寶寶。

  (4)請幼兒觀察發(fā)現字卡“搖、推”有什么相同的。

  老師:原來他們都有一個“扌”,對啊,小朋友想一想我們要搖或推什么的時候是怎樣去做呢?嗯,用手,而這個“扌”就叫提手旁,表示這個字跟手有關,比如還有字寶寶“抬、拉、打、搬------”它們都跟手有關,所以都有一個“扌”。我們的漢字寶寶可真神奇啊!

  5、鞏固所學字卡“搖、推”

  《游戲:孫悟空摘桃子》

  老師在兒歌中說到哪個字寶寶,幼兒則到黑板上去拿掉哪個字卡

  游戲兒歌:孫悟空呀孫悟空呀,抓抓腦勺抓抓腦勺,

  摘掉搖啊摘掉搖,摘掉搖字趕緊跑!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教案教案04-15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的教案04-06

中班教案[經典]07-24

【精選】中班教案08-01

[精選]中班教案08-03

中班教案(精選)08-02

中班教案(精選)07-29

中班教案【精選】07-29

[經典]中班教案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