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時間:2023-11-25 10:17:23 教案

小班教案(范例6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班教案(范例6篇)

小班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們常常會對我們成人覺得司空見慣的事物和現(xiàn)象感到好奇,有時一個又一個的“為什么?”把我們問得都有點招架不住了。今天的科學游戲《落下來了》,就是以生活中的“物體下落”現(xiàn)象作為幼兒科學探索的對象,以此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周圍世界的神奇,體驗和領悟到科學就在身邊,從而激發(fā)幼兒對周圍世界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欲望。這樣的探索活動,取材于幼兒的生活,體現(xiàn)了“科學教育生活化”這一《綱要》精神。

  活動目標:

  1、樂意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不同物體飄落的樣子。

  2、嘗試用簡單的線條記錄自己的觀察。

  3、對物體落下來的形態(tài)產(chǎn)生興趣和探索的欲望。

  活動準備:

  1、實驗材料:雞毛、棉花、餐巾紙、氣球、紙條、樹葉、沙包、積木、橡皮泥。

  2、實驗箱、白手套、記錄表格、膠水、泡沫墊。

  3、快節(jié)奏和慢節(jié)奏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老師扮演博士,拎著一只實驗箱,神秘地向幼兒展示:

  師:“大家好,我是x博士。這是我的實驗箱,我們一起來看看,里面裝了些什么實驗材料?”

  2、帶領幼兒逐一認識材料,說出名字。

  二、實驗

  1、認識“落下來”

  師:“今天,我x博士要帶大家用這些材料來做一做‘落下來’的實驗。那,什么是‘落下來’呢?”

  簡單示范雞毛落下來,小結(jié):落下來就是物體從高處往低處落下。

  2、提出問題:“實驗箱里的其他材料如果從高處落下來,會是什么樣子的呢?”

  (1)老師有意識地拿出雞毛和石頭,請一位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做“落下來”實驗。引導幼兒通過對比觀察,初步發(fā)現(xiàn)兩種物體落下來速度、下落形態(tài)的不同。

  (2)幼兒自由探索。

  師:“我們來試試其他材料,看看它們又是怎樣落下來的?”

  老師提示探索要求:我把手舉得高高的,然后一松,看一看,它們是怎么樣落下來的?

  幼兒自己擺弄各種材料,老師引導小朋友用語言說自己發(fā)現(xiàn)“××是怎樣落下來的`”。

  以幼兒的經(jīng)驗作為做小結(jié),(發(fā)現(xiàn)站得高飄下來時間更長一些)。鼓勵其他小朋友也試試。進一步探索發(fā)現(xiàn)兩種物體落下來速度、下落形態(tài)的不同。

 。3)模仿“飄和落”的動作。

  幼兒和老師一塊用身體語言表現(xiàn)物體落下的動作。提醒幼兒人如果在高處,一定要小心不能落下來,不然會有危險。

  三、記錄

  1、商量約定記錄標記:

  師:“小朋友,你們發(fā)現(xiàn)每種物體落下的樣子一樣嗎?快快落下來可以用什么樣的線條記錄,慢慢飄下來可以用什么樣的線條記錄?”

  2、幼兒記錄

 。1)請小朋友在貼有物體對應的下面記錄。

 。2)向大家介紹自己的記錄。

  四、拓展

  師:“生活中有哪些物體落下來的樣子象沙包,快快的?(水果、玩具、石頭)有哪些物體落下來的樣子象羽毛,慢慢的飄飄的?(手帕、花瓣、塑料袋、一根線、風箏)

小班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鞏固、加深對大、小標記的認識。

  2、復習按照圖形匹配標記。

  3、繼續(xù)學習按照大、小標記將不同種類的物品進行分類,同時,把同種的物品對應排列。

  4、訓練幼兒在學習完畢能按要求整理好操作材料。

  不受物體的形狀、顏色、種類影響,按大小標記進行分類。

  不受物體的形狀、顏色、種類影響,按大小標記進行分類并對應排列;邊操作邊講述操作過程。

   教學準備:

  教具:黑板一塊;大小標記各若干;磁性圖片若干(大小皮球、紐扣、蘿卜等)。

  學具:第一組,人手一套插有大小標記的分類卡,塑料珠、紐扣、圖形片、花片(大、小各一個)。

  第二組--人手一套插有大、小標記的分類盒,每人一盤大、小卡片各4"6個(形狀、顏色不同)。

  第三組--人手一盤裝有不同顏色,相同形狀的圖片,一人一個分類盒,形狀標記、大小標記各若干個。

  一、集體活動

  1、復習按照圖形匹配標記:

  提問:復習大小標記(這是什么標記?那是什么標記?)

  老師今天帶來的皮球有什么不同?(有大皮球、小皮球)

  讓我們一起把標記送給皮球。(幼兒講,老師操作棗大標記送給大 皮 球;小標記送給小皮球。)

  2、按標記將不同形狀、相同顏色的圖形片分類:(出示這些圖形片)

  老師先示范:這是什么片片?該回哪個家?(幼兒講,老師操作棗大片片 我 送你到大標記的家;小片片我送你到小標記的家。)

  請幼兒把余下的片片送回家。(要求幼兒邊操作邊講述操作過程)

  3、按標記將不同種類的`物品進行分類:

  出示分類材料,(大小紐扣、大小蘿卜、大小皮球)

  出示分類卡,請小朋友到前面來取出兩個物品比較,然后分別放在大、小 標記下。(老師加以肯定或幫助。)

  二、游戲活動:《豐收季節(jié)》

  老師帶大家到農(nóng)場去收水果和蔬菜,然后把它們送回家。(要求幼兒一邊送一邊講。)例:大蘿卜我送你到大標記的家。

  三、小組活動

  第一組,按標記將不同種的物體進行分類,并對應排列。(把小籃里不同品種的物品按標記送它們回家,然后把同種類的物品對應排列)(邊送邊說)

  第二組,按標記將顏色、形狀不同的物品分類。

  第三組,按標記將不同顏色,相同形狀的物品分類。

  四、活動評價

  老師小結(jié)活動情況。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支持、鼓勵幼兒愿意嘗試運用新材料進行美術活動。

  2.能大膽選用自己喜愛的顏色作畫。

  3.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有序擺放工具、材料的習慣。

  4.能呈現(xiàn)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賞別人的作品。

  5.體驗想象創(chuàng)造各種圖像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創(chuàng)意繪本,畫有柳樹干的大圖一張。

  2.棉簽、調(diào)色盤、各色水粉顏料。

  3.各種樹木的圖片若干張(包括柳樹)。

  【活動過程】

  1.將各種樹木圖片張貼在活動室周圍(注意圖片張貼高度要與幼兒視線平行),引導幼兒欣賞這些圖片。

  2.組織幼兒坐好后談話:

  1)"小朋友,你們認識這些樹嗎?來,讓我們認識認識它們吧!"(松樹、楊樹、梧桐樹等等)

  2)"大樹和我們?nèi)艘粯樱灿胁灰粯拥牡胤健?/p>

  我們看看它們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樹干有的高,有的低,有的.粗,有的細;樹葉也長的不一樣……)鼓勵幼兒大膽描述。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幼兒的興趣較高,大部分能獨立完成作品。我能關注幼兒主體性,并及時指導,教學目標順利達到。但還存在不足,發(fā)現(xiàn)個別幼兒畫面較臟,個別幼兒不能獨立完成。在以后的活動中在這方面問題中加以引導。

  小百科:柳屬的形態(tài)特征如下:喬木或匍匐狀、墊狀、直立灌木。枝圓柱形,髓心近圓形。無頂芽,側(cè)芽通常緊貼枝上,芽鱗單一。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閱讀繪本,感受和理解小刺猬摘果子時遇到的困難,并想出摘果子的辦法。

  2、學習有恰當?shù)脑~匯描述物體的顏色,形狀等,感知“1”和“許多”。

  3、學著仔細觀察圖片,愿意說說小刺猬和小猴的對話,體驗同伴間互相幫助的快樂。

  4、初步理解故事情節(jié),理解故事中語言的重復性特點。

  5、學習有序、仔細的觀察圖片,理解圖片,并用較清楚的語言描述圖片內(nèi)容。

  活動重點:

  感受和理解小刺猬摘果子時遇到的困難,并想出摘果子的辦法。

  活動難點:

  愿意學說小刺猬和小猴的對話,體驗全體同伴間互相幫助的快樂。

  活動準備:

  摘果子課件、小猴頭飾、錄有小刺猬聲音磁帶、錄音機、果子若干,幼兒用書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玩游戲:《大蘋果小蘋果》

  二、看課件,引導幼兒觀察理解故事內(nèi)容

  1.演示圖一

  (1)這是一棵怎么樣的樹?來;自.大;考吧;幼.師網(wǎng);(高大)

  (2)樹上有什么?這些果子長什么樣子?(大大的紅紅的果子)

  (3)有多少果子?(許多)

  2、演示圖二:

  看看,誰出來了?(課件出現(xiàn)小刺猬圖片)

  (1)小刺猬看到大大的紅紅的蘋果想干什么?從哪里看的出來它想吃果子?(學刺猬舔舌頭)

  3.演示圖三

  (1)引導幼兒觀察小刺猬在干什么?

  (2)它是怎么摘果子的?(模仿小刺猬踮腳動作)

  (3)它摘到果子了嗎?小刺猬為什么摘不到果子,(引導幼兒說出蘋果樹很高,小刺猬很矮。)(小刺猬使勁踮起腳尖、滿頭大汗,就是夠不著,怎么辦呢?小朋友幫小刺猬想個辦法吧?(幼兒討論)小刺猬到底想出了什么辦法呢?讓我們一起從書上找找吧!

  三、幼兒親主閱讀第三至最后

  1、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看到的圖片信息,你剛才看到了什么?

  2、小刺猬想請好朋友猴子幫忙,他會怎么跟小猴子說呢?(放錄音,引導幼兒學習對話)

  3、播放第五幅,小猴是怎樣幫助小刺猬摘果子的?(倒掛著,一個一個摘下來,拋給小刺猬)老師先扮演小猴子,一邊摘一邊說“摘個果子,扔給你”,提示幼兒模仿小刺猬接果子。

  4、這么多的果子,小猴子一個人摘不完,小刺猬想請小朋友幫忙,你們愿意嗎?小刺猬想請你們來幫忙會怎么說?(引導幼兒說:“小朋友,你們能幫我摘果子嗎?)幼兒示范摘果子和拋果子的動作。

  5、播放第六幅果子摘完了,小刺猬和小猴兩位好朋友在干嘛了,瞧!它們笑咪咪的,吃得多開心呀!小刺猬也要謝謝大家?guī)退,給小朋友送來了果子?,盆子里有多少果子?

  四、幼兒品嘗果子,體驗分享帶來的快樂。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利用了直接進入主題的方式,幼兒對內(nèi)容感興趣,能夠完全跟著老師的'思維,積極回答問題,其中大部分孩子思維活躍,為小動物找出了很多摘果子的方法。最后的模仿小動物時,孩子們更是興趣濃厚,把淺顯易懂的故事內(nèi)容用運作表示出來,更豐富了幼兒的想象,加深了對故事內(nèi)容的理解。本次活動做到了有效性,師幼互動非常好。如果再讓我上這次活動,我會更放手地讓孩子們?nèi)ダ斫饪磮D,讀故事,給孩子更大的空間。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初步學會用手掌印畫反應樹的特征

  2、培養(yǎng)幼兒對色彩和印畫的樂趣

  3、在想象創(chuàng)作過程中能用簡單的材料裝飾,體驗成功的樂趣。

  4、感受繪畫的趣味性,體會創(chuàng)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棕色、綠色、黃色顏料

  2、白紙

  活動過程:

  1、出示樹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樹的特征師: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粡埰恋漠嫞銈兛催@畫上畫的是什么呀(樹)!那你們再看看這顆樹上都有什么顏色?樹干是什么顏色的?(棕色)樹葉呢?它是什么顏色?(綠色)還看見了什么顏色?(黃色)那么你們來猜猜這顆大樹是怎么畫的?(手)這顆大樹呀是老師用自己的大手畫的,你們想不想看老師是怎么用自己的大手畫大樹的'呀?(想)

  2、示范印畫的方法,同時通過兒歌導入印樹的過程我的(大手)小手真能干,畫顆大樹給你看;手掌立起輕輕沾,切切切;手掌打開輕輕沾,拍拍拍,上拍拍,下拍拍,左拍拍,右拍拍;我的大樹真漂亮。

  3、請一名幼兒到前面操作,通過兒歌再次鞏固印樹的過程師問:

  (1)大家覺得這個小朋友畫的好不好,漂亮不漂亮?

  她的小手能干不能干?(其實啊不光是她的小手能干,我們所有小朋友和家長的手都很能干,對嗎?)

  (2)師:老師已經(jīng)為小朋友們準備好了紙和顏料,幼兒完成印畫,教師巡回指導4、展示作品,活動結(jié)束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充分發(fā)揮了小朋友自由想象大膽設計的創(chuàng)造能力,小朋友繪畫積極性很高,有些東西盡管畫不象,但講述非常好。操作中幼兒的表現(xiàn)方式各不相同:有個別孩子任務意識很強,拿到紙后,先思考,想好后再動手。有的幼兒遲遲還不下手,嘴里嘟嘟“畫什么,畫什么,”在操作過程中他們試著用合作,詢問同伴,自己摸索等方式解決問題。有的幼兒畫的太多,畫著畫著自己都看不清樹上有那些物品了。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能利用廢舊報紙玩多種游戲。

  2、發(fā)展投擲、鉆爬、跑的能力,提高動作的靈活性。

  3、感受與同伴合作游戲的愉悅。

  4、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5、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zhì)。

  活動準備:

  盛有舊報紙的筐子4個,放在場地的四個方向;幼兒用書第4冊第20-21頁。

  活動建議:

  1、謎教室語引出課題。

  教師和幼兒玩猜謎的游戲,幼兒能根據(jù)謎面猜出是報紙,并說一說自己知道哪些報紙。

  2、探索報紙的玩法。

  請幼兒想一想、試一試用報紙可以玩什么游戲,鼓勵幼兒創(chuàng)造性的自由玩報紙。

  請幼兒示范自己的玩法,教師和幼兒一起玩。

  3、組織幼兒玩報紙游戲

 。1)吸紙跑請幼兒在起跑線上將報紙貼在胸前,聽到信號后快速跑到終點線,以速度快、報紙沒掉下來的為勝。

 。2)報紙運球幼兒兩人一組,面對面站好,雙手抓好報紙的四角,將塑料球放在上面。兩人用報紙把球運給對面同伴。

 。3)拋球幼兒把報紙團成團,盡量團緊,兩人或三人一組,互相拋接球。

  踩尾巴把報紙撕成長條,塞在腰里當尾巴,幼兒相互追逐,以先揪到對方的尾巴者為勝。

  4、幼兒自由玩報紙活動。

  好玩的圖形

  活動目標:

  1、能夠用多個圖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圓形、半圓形等)進行拼圖。

  2、會用單個圖形聯(lián)想添畫。

  活動準備:

  1、每組準備五個大小不同的圖形:正方形、長方形、圓形、半圓形、三角形若干個。

  2、紙張若干、彩筆、膠棒等。

  3、幼兒用書第4冊第48頁。

  活動建議:

  1、出示范畫,引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觀看范畫機器人,讓幼兒說一說像什么?是由什么圖形組成的?(正方形、長方形、圓形拼圖。)觀看半圓形,讓幼兒想一想,它可以變成什么?怎么變?引導幼兒用添畫的方式變成其他物品,如把半圓形添畫成傘。

  2、組織幼兒討論:這些圖形還能組合拼貼成什么?(汽車、小房子、小花、小雞、雪人、松樹等。)

  3、幼兒動手操作。

  教師巡回指導,能力強的幼兒可多用幾種圖形聯(lián)想添畫或組合拼貼出物體的形象特征。

  4、展示幼兒作品,請幼兒欣賞自己和其他人的作品。未完成的可放在區(qū)域活動里進行。

  歡樂頌

  活動目標:

  1、能用自然好聽的`聲音唱歌。

  2、幼兒能感受樂曲中逐漸熱烈的情緒,并嘗試用不同的形式表現(xiàn)。

  活動準備:

  歌曲磁帶或VCD、

  活動建議:

  1、請幼兒講講自己感到快樂的事情。

  欣賞歌曲《歡樂頌》。

  2、引導幼兒說出聽完這首歌有什么樣的感受。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幼兒輕聲跟唱歌曲。

  3、學唱歌曲,感受歌曲的熱烈氣氛。幼兒說說怎樣表現(xiàn)歌曲的歡快情緒。讓幼兒聽辨并感受三、四樂句越來越熱烈的氣氛。幼兒探討怎樣來表現(xiàn)歌曲越來越熱烈的氣氛。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如可加入動作、加入擊打樂器、加入襯詞"啦啦啦啦"等等。請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體驗歌曲的熱烈的氣氛。(如拍手,婉手腕)

  4、請幼兒欣賞歌曲《歡樂頌》,進一步感受樂曲表達的歡樂情緒。

  5、教師請幼兒分組演唱,熟悉歌曲。

  教學反思:

  此次活動圓滿結(jié)束!活動前我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寬松自由的活動氛圍,讓幼兒在寬松自由的氛圍中輕松獲得鍛煉與提高;顒舆^程中,幼兒表現(xiàn)的積極主動,都能用較完整的語言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并能主動與同伴交流。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02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多彩的瓶子03-15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安全教案小班安全教案04-17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分享真快樂》03-15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8-12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8-24

小班教案(精選)08-30

小班的教案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