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美術教案4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美術教案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發(fā)揮幼兒的創(chuàng)意性。
2、學習粘貼的技巧。
[活動準備]臉譜,各種美勞材料:皺紋紙、電光紙、報紙,膠水。
[活動過程]
1、“小朋友們,我們頭上都長有什么呀?(頭發(fā))那你見過什么樣的`頭發(fā)呢?(個別幼兒回答)
小結:有長發(fā)、短發(fā)、卷發(fā)等。
老師這兒有個小臉譜,(出示小臉譜)看!這個小臉譜的頭上有頭發(fā)嗎?(沒有)那你說它會高興嗎?(不高興)那我們一起當發(fā)型設計師為它設計一個漂亮的發(fā)型吧!
2、 教師示范操作。
“我想為它設計一個直發(fā),先拿一塊皺紋紙放在手心搓一搓,然后,用兩個手的大拇指與食指捻一捻,再在頭發(fā)的一端涂上膠水,然后把它貼到頭上。注意不要貼到眉毛下面和臉上。老師還設計了許多發(fā)型的小臉譜呢!看!這是什么發(fā)型?(逐個介紹作品的發(fā)型)
3、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要求:
。1)粘貼時,頭發(fā)不要粘到眉毛及眉毛下面的地方。
。2)膠水不能涂的到處是,在紙的一端或背面輕輕涂一點即可。
(3)保持小臉譜的清潔。
4、組織幼兒張貼作品,并相互欣賞和交流。
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嘗試用不同顏色涂染,表現不同膚色等不同特點的外國兒童形象。
2、運用已有經驗為不同兒童形象大膽設計發(fā)型。
3、熱愛地球,懂得全世界兒童要互相尊重,和平相處。
4、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5、能呈現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賞別人的作品。
活動準備:
PPT、蠟筆、畫紙
活動過程:
一、運用兒歌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兒歌《全世界兒童是一家》,聽完之后呢,你們來告訴我兒歌里說道了哪幾個國家。(美國、日本、中國)
師:除了這幾個國家,你還知道哪些國家?誰來說一說?
二、觀看PPT,讓幼兒了解世界各國兒童的相同與不同之處。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全世界各國小朋友們的圖片,你們看看他們和你們有什么不一樣。
教師提問,引導幼兒發(fā)現各國兒童的特征,學會用語言描述。
(1)從皮膚、頭發(fā)和眼睛的顏色來區(qū)別不同國家兒童的特征:膚色-黑、白、黃的皮膚顏色;頭發(fā)-黑色卷發(fā)、金黃卷發(fā)、栗色頭發(fā)、黑色直發(fā)等:眼睛-黑色、藍色的眼睛。
。2)從服飾來區(qū)別不同國家的兒童
教師總結
三、繪畫:地球村的孩子們(師幼共同作畫)
。1)教師示范畫
師:雖然他們膚色和我們不同,頭發(fā)和我們不同但是我們都來自同一個地方,我們都是地球村的孩子們!
師:那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畫一畫地球村的小朋友們。
(2)幼兒作畫
。3)涂色
師:畫好之后呢,我們就要給小朋友們穿上漂亮顏色的衣服。在幫非洲小朋友涂色時要注意他們的皮膚是咖啡色的。
四、結束。
師:今天我們畫了地球村的小朋友們,那以后不管是我們中國的小朋友還是外國的小朋友,我們都要相親相愛的在一起,互相尊重,和平相處。
活動反思:
我在執(zhí)教美術活動《地球村的孩子們》的過程中出現了三大亮點。
亮點一:課前準備充分到位
為了讓幼兒了解各國兒童的'形象特征。在課前我做了大量的收集與整理工作,選了比較有代表性的美國的白人、黑人還有穿著日本和服的小姑娘及穿著朝鮮服的韓國孩子,幼兒在觀察、比較中區(qū)分了不同國家兒童的形象特征。
亮點二:有效提問的運用恰到好處
首先,在教學開始部分,以談話方式導入課題,讓幼兒相互看一看,說一說:中國人長得什么樣?引導孩子從我們的膚色、眼睛顏色、頭發(fā)的顏色以及語言等方面進行闡述。這一提問的目的是為第二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做好鋪墊作用。提問二:這些孩子你們認識嗎?他們是哪個國家的?他們跟我們有什么不同?繼續(xù)引導幼兒在觀察與比較中將自己的發(fā)現大膽表述。
其次,讓幼兒介紹自己的創(chuàng)作構想時,有效提問的遞進性——畫哪個國家的兒童?他們在哪兒?在干什么?怎樣畫才能表現出全世界的兒童是一家呢?這些問題帶領著幼兒進行大膽構想與創(chuàng)作。一幅幅不同風格的畫面仿佛呈現在每位幼兒的腦海里。
亮點三:巧用繪畫方式及時進行梳理
讓幼兒在具體形象欣賞的同時學習比較、表達對不同國家兒童形象的發(fā)現,在發(fā)現后討論:如何用繪畫方式來表現?幼兒邊說教師邊用繪畫方式進行總結記錄,這樣的梳理過程意在示范繪畫方法,為幼兒獨立創(chuàng)作做好準備。
整個教學過程中,我能正確處理好教師主導作用與幼兒主體地位的關系,能積極引導孩子們圍繞觀察對象大膽有序地進行表述,并能合理地進行創(chuàng)作。但在教學設計中,要讓幼兒掌握的知識點過多(對于出示的歐洲、亞洲、非洲的風景圖這方面的知識點講得太多)從而起到相反的效果,幼兒有的會出現混淆,進而理解錯誤。其實,背景圖的出示只要是主要的,讓幼兒有個初步的概念即可。恰到好處的運用才會達到其價值所在。如果讓孩子掌握過多,超過他們的接受范圍,那么,結果反而會適得其反。
在今后的教學中,大家只有不斷研討才會有進步與成長。不斷充實自己、反思自己才會得到更大的進步!
美術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雕塑藝術的語言、特點、分類和材料等,了解雕塑的審美特點
2.初步學習分析和鑒賞雕塑作品的基本方法,能用歷史的、藝術的眼光去看待各具美感的雕塑藝術。
3.通過對中外不同風格的雕塑作品的欣賞,提高美術鑒賞力,加深對雕塑藝術的理解。
教學重點: 分析雕塑作品的藝術成就
教學難點:了解不同時期中外雕塑作品的藝術特點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出示課題——雕塑之美
二、講授新課:
中外古代雕塑作品欣賞
學生作業(yè)紙:中國古代雕塑和外國古代雕塑在材料上有何相同01010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盧舍那佛
。ūR舍那大佛通高17.14 米,頭部高4 米,發(fā)髻呈波紋狀,面部豐滿圓潤,眉如彎月,目光慈祥,眼睛半睜半合,俯視著腳下的蕓蕓眾生,嘴邊微露笑意,顯出內心的平和與安寧。他的表情含蓄而神秘,嚴肅中帶有慈祥,慈祥中透著威嚴,威嚴中又有著一種神圣與威武,是一個將神性和人性完美結合的典范。大佛端坐于八角束腰蓮花座上,身披袈裟,衣紋簡潔清晰而流暢,背光華美而富于裝飾性,烘托出主像的嚴整圓潤。
大佛依山而坐,居高臨下,使前來瞻仰的人們需登到半山腰才可見到大佛,增添了人們的崇敬之感。盧舍那大佛至今上半身保存完好,下半身雖然手足有些殘破,但其整體所顯示的當時佛雕的高超技藝仍令人嘆服。)
A學生介紹(查閱資料分享)
B形容感受
C一個詞總結中國古代雕塑的特點
。2)A《人首翼!
。ㄈ耸滓砼O瘢╓inged bull)是亞述王宮門洞口兩側和塔樓轉角上的石板上雕刻。像正面為圓雕,可看到牛兩條前腿和人頭的正面;像側面為浮雕,有牛的四條腿和人頭側面像。從兩面看各有完整的形象。雖然實際上總共雕刻了五條腿,但看上去卻沒有荒謬的感覺。它們既是不同雕刻形式的巧妙結合,又體現了建筑雕塑要考慮具體觀賞條件這一重要原則。
人首翼牛像是亞述常用的裝飾題材,象征健壯,可能和埃及的獅身人面像有聯(lián)系,通過喜特人和腓尼基人傳來。
人首翼牛像(Winged bull)即薩爾貢二世宮殿的守護神獸,屬于高浮雕,亞述文明,建造時間為西元前742~前706年。在王宮兩側雕鑿的神獸,亞述人稱舍都,人首、獅身、牛蹄;頭頂高冠,胸前掛著一綹經過編梳的長胡須,一對富有威懾力的大眼睛,身上還長著展開著的一對翅膀,顯得氣宇軒昂,令人敬畏。這種形象的石雕簇立在宮門口,是一種王權不可侵犯的象徵。在薩爾恭二世宮門前的這兩只鎮(zhèn)門獸形象,一直影響到其他民族,古波斯和西亞地區(qū)也都十分盛行,它逐漸成為一種吉祥動物,并具有神秘的力量。 )
學生介紹(查閱資料分享)
B《摩西》 米開朗基羅
。ㄊ敲组_朗基羅最著名的雕刻之一。原是為教皇朱理二世陵墓所作的。摩西是基督教《圣經》中所傳說的古代以色列民族的政治、宗教領袖和立法者。他曾率領以色列人擺脫埃及法老的奴役,又在上帝的授意下與人民相約訂立了法律,即“摩西十誡”,他是一個被理想化了的英雄人物。米開朗基羅之所以選擇這一人物來塑造,既體現了他對古代英雄的崇敬,也寄托了他對新時代英雄的期待,即希望意大利也能出現像摩西這樣的英雄人物,把正處于分裂狀態(tài)中的祖國統(tǒng)一起來。所以,他塑造的`摩西體格健壯,整個身體蘊藏著無窮的精力。他頭上代表智慧之光的兩個角和胸前的美髯,都是為了突出這個神話中英雄人物的神異與偉大。摩西深沉的眼光與大義凜然的氣概、以及右手緊緊地保護著象征“摩西十誡”的石板的姿態(tài),意味著他對保衛(wèi)人民利益的忠誠和信心。至于雕像對極其復雜的衣紋和質感的處理,以及摩西雙臂肌肉和靜脈的刻劃,使人完全忘記這是冰冷的大理石,而感覺到活生生的血肉之軀,充分顯示了米開朗基羅高度的雕刻技巧。)
學生介紹(查閱資料分享)
C《圣堂》法國 羅丹
學生介紹(查閱資料分享)
D詞總結外國古代雕塑的特點
3.古代、現代雕塑作品欣賞
學生作業(yè)紙:
現代雕塑與古代雕塑在材料的選用上有何不同010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現代雕塑與古代雕塑創(chuàng)造風格上有何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區(qū)分古代、現代雕塑作品
(2)了解現代雕塑作品
三、思考與表達:
觀察古今中外的雕塑作品,你認為雕塑所處的地理環(huán)境、時代背景與雕塑本身有什么關系?(選擇一個雕塑作品舉例說明)
四、感受與拓展
用美術的語言暢談感受:
從本課所接觸的雕塑作品中,選擇一個自己感興趣的雕塑暢談自己的感受。
課后反思:
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撕花瓣造型,掌握橢圓形撕紙方法。
2.掌握疊加粘貼法,了解花瓣造型特點。
3.大膽嘗試多種技能,體驗探索的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盛開的花朵圖片若干幅
2.大小不同的長方形彩紙、漿糊若干
活動過程:
一、欣賞花圖,了解結構 春天到了,你們喜歡這個季節(jié)嗎?為什么?
。1)整體欣賞,感受花的美
春天是個百花盛開的季節(jié),朵朵花兒開放了,真美。。úシ耪n件)
。2)觀察花形,了解結構
這朵花由哪些部分組成的呢?(花蕊和花瓣)
(通過欣賞花朵圖片,觀察了解花由哪幾個部分組成,觀察花瓣的形狀及花朵的結構特點,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
花瓣是怎樣長在花蕊邊上的呢?
花瓣是什么形狀的?(橢圓)
二、自主探索,學撕花瓣
你們能用一張紙變成橢圓的花瓣嗎?(給每個幼兒一張長方形的紙和一些輔助用具,讓幼兒自由探索,看誰能撕出橢圓形。)
看看xxxx撕的花瓣真好看!你是怎么撕的?(拿幼兒撕好的作品放在長方形的上邊,比較其造型的區(qū)別。引導幼兒發(fā)現撕去長方形紙的四角,再稍作修改,就可以成橢圓形。)
請撕得好的幼兒到前面來示范撕橢圓形,并請幼兒跟著再撕一次花瓣。
三、共同討論,學習粘貼
。1)單層粘貼 這朵花有幾層花瓣?
我們來做做這朵花:以花蕊為中心,向外一圈一圈地粘貼花瓣,每圈只要粘貼住花瓣的前端即可。(引導幼兒將撕好的大花瓣,粘貼到花蕊的周圍。)
。2)疊加粘貼
這朵花有幾層花瓣呢?(引導幼兒欣賞不同花瓣層次的花)
在單層花的基礎上,再繼續(xù)疊加粘貼小花瓣。(提醒幼兒要注意每層之間交錯粘貼,可疊加多層。)
四、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今天我們也來開一個花展,你們愿意一起做出美麗的花參加花展嗎?
看誰粘貼的花瓣又多又美!
五、欣賞作品,評選花魁 “花兒朵朵開”花展開始了,我們一起來欣賞花兒吧。
今天的花展要評選出最美的`花做花魁,看看你最喜歡哪朵花,為什么?(引導幼兒評價)
在你們喜歡的花兒貼上小紅花,哪朵花的小紅花最多就是花魁。(幼兒貼評)
這朵花的花瓣又多又美,所以被評為本次花展的花魁!
六、園內花展,延伸活動
將花展版移放到園內顯目位置,幫助幼兒體驗成功感,培養(yǎng)大方、自信等良好品質。激發(fā)更多幼兒參與美術活動的興趣。
引導幼兒用此技能粘貼“金魚的衣裳”等類似作品。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教師充分理解、尊重每一個幼兒的興趣及需求,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幼兒自由選擇與集體交流相結合的形式,提供了豐富的、適合不同層次的操作材料,為他們創(chuàng)設了充分表現自我的機會。在幼兒制作之前,教師讓幼兒自由結伴,觀察各種花兒的制作方法及材料,并通過集體交流,及教師的總結,讓孩子提升了相關經驗,了解了各種制作的方法和材料。同時,在教師隱性的指導下,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意愿進行選擇,這給孩子們提供了自由發(fā)展、自由表現的機會,使孩子在與師幼互動、與環(huán)境互動的過程中,按照自己的學習方式,主動探索、發(fā)現,從而促進幼兒的個性發(fā)展,讓每個孩子都獲得了成功的體驗。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教案02-17
美術的教案11-08
美術教案02-20
[經典]美術教案07-26
美術教案[精選]08-10
美術教案[經典]07-29
[精選]美術教案07-28
(經典)美術教案07-28
美術教案【精選】07-30
【精選】美術教案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