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科學教案

科學教案

時間:2023-12-25 09:54:14 教案

【精選】科學教案5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科學教案5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科學教案5篇

科學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本課將用學生熟悉的橡皮泥作為研究材料,使橡皮泥在水中浮起來,并探索其中的原因,從而幫助學生理解鋼鐵制造的輪船為什么能夠浮在水面上。

  本課由三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觀察實心橡皮泥的沉浮”;第二部分是“讓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第三部分是“測量橡皮泥排開的水量,探索橡皮泥上浮的原因”

  學情分析

  學生對橡皮泥是比較熟悉的,一些學生或許在生活中已經有了類似的經驗,能夠把橡皮泥做成船的形狀,浮在水面上。但是,一般的學生都不會去考慮其中的`原因,本課將帶領學生用實驗數據揭開其中的秘密。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改變物體排開的水量,物體在水中的沉浮可能發(fā)生改變。

  2、鋼鐵制造的船能夠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開的水量很大。

  過程與方法:

  1、用刻度杯測量橡皮泥排開的水量。

  2、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狀,使之能夠浮在水面上。

  3、根據橡皮泥排開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斷。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認識到認真細致地采集數據的重要。

  2、在探求原因的過程中,懂得證據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改變物體排開的水量,物體在水中的沉浮可能發(fā)生改變。

  難點:認識到認真細致地采集數據的重要。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談話

  2、導出課題并板書。

  二、觀察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實心)

  1、學生猜測:如果改變橡皮泥的形狀,它在水中是沉是。

  2、觀察實心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3、改變橡皮泥的形狀,觀察在水中的沉浮

  三、讓橡皮泥浮在水面上

  1、有沒有辦法能讓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呢?

  2、分組討論

  3、分組匯報

  4、師解釋什么叫物體排開的水量。

  四、比較橡皮泥排開的水量

  1、出示問題:橡皮泥的沉浮和什么有關呢?

  2、分別做實驗:實心橡皮泥和各種浮在水面上的形狀

  3、記錄實驗結果

  4、實驗小結

  五、自我評價與課外延伸

  六、全課總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你還想知道什么?

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唱好切分音,用跳音唱"一閃閃'、"嘩啦啦'用有力的聲音唱"轟隆隆'。

  2、學習用問答對唱的形式演唱。

  活動準備《夏天的`雷雨》歌曲磁帶。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生活活動引導幼兒在戶外觀察下雨前的各種跡象,并說說、議議。如:太陽不見了,天暗下來了,烏云密布等。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喚起幼兒已有經驗,熟悉歌詞內容。

  請幼兒談談夏天的雷雨是怎樣的?

  在談話回答過程中,幫助幼兒熟悉歌詞。

  2.教師示范演唱,請幼兒欣賞歌曲旋律,進一步熟悉歌詞。

  3.引導幼兒采用跟唱的形式學習歌曲,重點唱好切分音。

  峽山區(qū)岞山街道岞山幼兒園教師備 課 卡活動過程

  4.請幼兒分成男女兩組,采用問答對唱的形式演唱歌曲。引導幼兒用跳音唱"一閃閃"嘩啦啦",用有力的聲音唱"轟隆隆"。

  5.請幼兒倆倆自由結伴,用問答對唱的形式演唱,并鼓勵幼兒隨音樂加上動作進行表演。

  6.全體幼兒隨歌曲一起進行表演。

  7.聽音樂拍手走出活動室。

科學教案 篇3

  設計思路:

  由于時間及課程內容較多的原因,在本學期的日常教學活動中,有時會將比較相近的課合成一節(jié),在節(jié)省時間的同時,也有助于課程內容的豐富及課后的延伸活動!抖嘣悄馨l(fā)展課程》中,有這么兩個內容,其一是序數的相關內容,數字應該排在哪?站隊的小動物站第幾;其二是類似的游戲,讓幼兒明白幾排幾號,并學會根據號碼找座位。由于它們都與序數及點數有一定的關系,因此合成了這一節(jié)課。

  活動目標:

  1、學習序數及排序的相關知識。

  2、能根據已給出的信息正確找出小動物應處的位置,并且自己能會找座位。

  3、培養(yǎng)幼兒對數的興趣,鍛煉他們的規(guī)則意識。

  活動準備:

  1、數字卡及小動物的圖片,幾排幾號的小票。

  2、將教室內的座位以劇院的形式排列,在旁注明排和號。

  3、《多元智能發(fā)展課程》中班下(1)p30~31

  活動過程:

  一、導入

  由小動物去劇院看演出的故事導入主題,并盡量使故事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

  二、基本部分

  將數字卡和小動物的圖片打亂貼在黑板上,告訴幼兒:“小動物們領了號碼排隊買票,雖然很整齊,可它們站的位置與手中的號碼不符,你能幫它們糾正一下嗎?”

  指導幼兒進行正確的排序,可多練習幾次。其間可由表現好的.幼兒來打亂順序作為鼓勵。

  請幼兒起立站好隊,模擬買票入場的情景,由比較出色的孩子做售票員,教師做引導員。

  先由老師或是幼兒示范怎樣找正確的位置,然后請幼兒按排隊的順序一組一組的入場找座位,引導員及時進行糾正指導。

  幼兒全部坐好后請表現良好的幼兒說一說,他們是怎樣去找自己的座位的,為什么那么去找?

  教師一、進行總結歸納。

  做練習:“幫小動物找座位”

  三、結束部分

  將幼兒手中的票收回并打亂順序,可多做幾次游戲。

  活動延伸:

  設置類似的區(qū)域供幼兒鍛煉。

科學教案 篇4

  活動名稱:

  科學《有趣的膨脹》 班級:大班

  活動目標:

  1、了解一些物體遇水膨脹的現象。

  2、通過觀察、比較發(fā)現事物之間的聯系。

  3、培養(yǎng)幼兒探索周圍科學奧秘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溫水、茶葉、胖大海、木耳、紫菜、串珠、積木、貝殼若干,供幼兒操作的透明杯子、垃圾筐、毛巾等操作材料若干。(每組兩份操作材料,每種都放在一個透明杯子里。)

  2、幼兒呈環(huán)形坐在教室前面,后面擺四個桌子,幼兒操作時分組,桌上操作材料分組放好。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位小客人(出示泡大珠),你們認識嗎?(有一部分幼兒認識)有的小朋友認識,說叫泡大珠。我們先一起來看一看,這個泡大珠長什么樣啊?(沒泡過水的泡大珠放到透明的杯子里),先來看一看,像什么?再請小朋友摸一摸,有什么感覺?經過小朋友們認真地觀察,我們發(fā)現,泡大珠非常小,像米粒一樣,顏色很漂亮,摸上去有點硬。

  有的小朋友說把他泡在水里就會變大,昨天,老師就把它放到水里了,他發(fā)生了非常神奇的變化(出示泡好的泡大珠)。我們再一起來看一看,放到水里泡一泡,它變成了什么樣?(請小朋友看一看,摸一摸)

  總結:他變得像玻璃球一樣大了,而且還特別漂亮,摸上去軟了。

  我們把像泡大珠這樣放到水里泡一泡就會吸水變大的現象叫做“膨脹”。泡大珠真是太神奇了,他很想成為你們的朋友,你們愿意嗎?

  二、活動

  1、猜想:

  泡大珠告訴我,今天他還帶來了他的好朋友,他的好朋友在哪呢?他的好朋友啊,很調皮,都藏在這個小筐里了,你們愿意和他們一起玩嗎?

  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小筐里都有什么。浚◣в變阂黄鹫J識小筐里的東西:積木、串珠、貝殼、茶葉、紫菜、木耳、胖大海)可是小筐里的東西這么多哪個才是他的好朋友呢?泡大珠說只要和他一樣,放到水里會膨脹的東西就是他的好朋友。

  2、填寫記錄表第一行

  老師給每組小朋友都準備了這些東西,現在就請你先仔細看一看,輕輕地摸一摸,再和你們組的小朋友一起猜一猜,誰會是泡大珠的好朋友,把你們組猜的結果記錄在記錄卡的第一行上。在你操作的時候,老師要提一個小小的要求,和你的好朋友討論的時候小點聲音,摸的時候更要輕輕的,可千萬不能太用力,他們都在安安靜靜的睡覺,我們可千萬不要吵醒它們。(幼兒進行猜想的.環(huán)節(jié),教師適當指導。)

  好了,大部分的小朋友都已經填好了記錄表,現在老師就請小朋友說一說,你們猜想的泡大珠的好朋友是誰?我們一起把黑板上的大記錄表填寫完整。(幼兒自由發(fā)言,老師根據幼兒的猜想填寫大記錄表)

  3、驗證猜想

  剛才泡大珠說,他的好朋友是什么樣的?對了,放到水里就會膨脹的才是他的好朋友。那我們找的對不對?這樣,我們把這些東西放到水里試一試他們會不會膨脹變大,好不好?,

  4、驗證操作并填寫記錄表第二行

  老師給每組小朋友準備了兩份材料,一份放水,一份不放水,你要仔細觀察泡在水里的和不泡在水里的有什么不一樣?發(fā)生什么變化?哪些變大了,哪些沒有變大,找出泡大珠的好朋友。并記錄在你們組的記錄表的第二行。記住,你操作的時候,只能輕輕的摸,不能用力,更不能用手去撕,如果這樣你就永遠也找不到泡大珠的好朋友了。(幼兒開始操作,教師指導)

  好了,大部分的小朋友都已經操作完了并填好了記錄表,現在老師就請小朋友說一說,你們發(fā)現的泡大珠的好朋友是誰?和你們剛才想的一樣嗎?(幼兒自由發(fā)言,老師填寫大記錄表)

  三、總結

  小朋友你們可真棒,把泡大珠的好朋友都找到了,為我們自己鼓鼓掌吧!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東西像泡大珠一樣遇水會變大膨脹,誰知道還有什么遇到水會膨脹呢?(豆粒、花生等)

  回家以后就和爸爸媽媽一起找一找,還有什么東西是遇水膨脹的,然后告訴老師和別的小朋友,好不好?

  四、分享爆米花,活動結束。

  今天,泡大珠帶他的朋友來我們班做客,特別高興。他現在要把禮物分給大家,你們看,這是什么?(出示爆米花)誰知道爆米花是什么做的?怎么做出來的?下次,老師就帶你們一起做爆米花,好不好?

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在有趣的實驗活動中觀察感知鵪鶉蛋在白醋中的變化。

  2、嘗試用記錄表的方式表現實驗結果。

  3、對科學活動感興趣,有探究的欲望。

  活動準備:

  1、鵪鶉蛋每人2個,一次性杯子每人2個,舊牙刷每人1把,毛巾每人1塊,記錄表每人1張,標記每人1個,籃子每人1個。

  2、白醋、水、蠟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起興趣。

  1、出示鵪鶉蛋T:小朋友看,這是什么?它長的什么樣子?身上還穿著一件什么顏色的衣服?(有斑點、花衣服)

  2、出示白色鵪鶉蛋T:有位魔術師朋友變了一個魔術,幫鵪鶉蛋變了一件新衣服,看,是什么顏色的新衣服?它怎么就會變成白色的呢?(幼兒猜想)

  二、做實驗。

  1、區(qū)分水、醋,貼標志。

 、賂:到底這個朋友變了什么魔術呢,不如我們先拍拍手把它請出來問一問吧!

 、赥:你們的掌聲真熱烈,一下子就請來了兩個朋友,可是,在這兩個朋友中只有一個才是真正的魔術師朋友?纯矗@兩個朋友住在哪里?長得是什么樣的?(透明液體)你們猜猜是什么?(幼兒猜水)

 、跿:告訴你們,這里面一個是水,一個是醋。小朋友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可以判斷一下?(引導幼兒聞一聞,區(qū)別水和醋)

 、躎:水聞上去怎樣?(沒有味道)那醋呢?(酸酸的)做個酸酸的表情。

  我這里也有一個酸酸的表情,我輕輕地把它送給白醋。

 、葙N酸的標志,并互相驗證看看是否貼對。

  2、猜一猜。

 、俜答佊變号袛嗲闆r。

  T:你用了什么方法來判斷的?

  T:我們剛才把鵪鶉蛋區(qū)分出來了,到底誰才是鵪鶉蛋真正的魔術師朋友?見證奇跡的'時候到了!(是同時將2個鵪鶉蛋放進醋和水的杯子中),到底鵪鶉蛋放在水里會變白還是放在白醋里會變白呢?(幼兒猜)

 、诮榻B統(tǒng)計表T:如果你覺得鵪鶉蛋放在水中會變白嗎?如果你覺得能就在問號下面的格子里打勾,反之就打叉。

 、塾變翰孪胗涗洝

  T:現在請你輕輕地把統(tǒng)計表和小蠟筆從你的小椅子下面請出來。

  3、做實驗,觀察鵪鶉蛋在水里和白醋中的現象。

  T:見證奇跡的時刻到了!現在,我們要用小手親子來做一做這個小實驗。老師給你們每人準備了2個鵪鶉蛋,請你輕輕地將它分別放入水里和白醋里,從杯子口仔細的觀察它們,你發(fā)現了什么?

  T小結:我們發(fā)現在水里的鵪鶉蛋沒有任何變化,而在白醋里的鵪鶉蛋身上會有許多小氣泡。

  4、洗鵪鶉蛋T:下面我們請來了牙刷幫幫忙。

  ①T:請你先輕輕地用手拿出住在水里的鵪鶉蛋,請你輕輕地刷一刷,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刷完后放回水里,用毛巾擦擦手上的水)

  ②T:再請你輕輕地用手拿出住在白醋里的鵪鶉蛋,請你輕輕地刷一刷,你都發(fā)現了什么秘密?(刷完后放回白醋里,用毛巾擦擦手上的醋)

 、圩鲇涗浺螅簞偛拍阌醚浪⑺⑦^后,發(fā)現水里的鵪鶉蛋怎么樣?(沒有變化就打叉)放在白醋里的鵪鶉蛋怎么樣?(變白了,就打勾)

  ④將幼兒的記錄表放在黑板上,反饋幼兒的記錄情況。

  5、小結:

  鵪鶉蛋為什么放在白醋里會變白,而放在水里沒有變化呢?因為白醋是酸的,酸的東西很厲害,它有腐蝕性,能咬像蛋殼一樣的東西,所以鵪鶉蛋才會變白。我們的身體里也有和蛋殼一樣的東西——牙齒,我們的牙齒也是怕酸的,我們吃的很多東西在牙齒縫里塞的時間長了就會變成酸的東西,就會損壞我們的牙齒,所以我們要做到每天早晚刷牙來保護我們的牙齒。誰是每天刷牙的,舉手讓老師看看!

  三、和幼兒一起念刷牙兒歌,教育孩子保護牙齒。

  小牙刷,手中拿,早起晚睡先刷牙,小牙刷,沙沙沙,從上往下輕輕刷,從下往上仔細刷,爸爸媽媽夸獎我,是個講衛(wèi)生的好娃娃。

  活動延伸:

  大家看,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變軟的蛋)這是鵪鶉蛋放在白醋里好幾天的樣子,變成什么樣子了?(軟軟的,像沒有蛋殼了)哇!酸的東西真的好厲害呀,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保護我們的牙齒,F在請你端起白醋,我們回到教室里再仔細地觀察,看長時間在白醋里到底能不能變成這樣,好嗎?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04-06

科學教案12-08

科學教案12-09

科學教案12-09

科學教案12-09

科學教案12-08

科學教案12-08

科學教案12-08

科學教案12-08

科學教案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