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小娃娃跌倒了》反思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小娃娃跌倒了》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班教案《小娃娃跌倒了》反思1
活動目標
1. 知道跌倒、擦傷、碰撞鼻子等會導致流血,從而知道在活動中要注意安全。
2. 知道流血時不要害怕,要及時尋求成人的幫助并積極配合急救處理。
3. 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4. 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安全意識。
5. 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教學重點、難點
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有關(guān)經(jīng)歷或感受,樂意幫助需要救助的人。
活動準備
娃娃跌倒圖片,紅色標記有受傷部位的地方、創(chuàng)可貼等。
活動過程
1. 老師出示圖片,并提問圖片上的小朋友怎么了?為什么會這樣呢?請小朋友回憶經(jīng)驗,知道要盡量避免受傷流血。
2. 通過討論,知道正確應對流血的方法。(可以尋求成人的幫助或使用創(chuàng)可貼等)。
3. 學習歌曲。老師演唱一遍,再請小朋友學唱。
4. 情景游戲。老師請一位小朋友扮演助人為樂的小哥哥或(小姐姐),一位小朋友扮演跌倒的`小娃娃,最后小哥哥抱起跌倒的娃娃,高高興興送她回了家。
5. 老師小結(jié):助人為樂的孩子會受到表揚,在活動中要注意安全,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附歌詞:
路邊有個小娃娃跌倒了,哇啦哇啦哭著喊媽媽,我快快地跑過去,抱起小娃娃呀,高高興興送她回了家。
教學反思
1. 安全教育是幼兒園教育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為了提高安全教育的有效時,幫助幼兒形成自我保護的意識,教師需要開展多種形式的安全教育。
2. 關(guān)注幼兒已有的經(jīng)驗,通過分享和討論促進互動交流。
3. 利用游戲加深印象。
4. 安全教育需要堅持不懈。
中班教案《小娃娃跌倒了》反思2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愛同伴的情感。
2、培養(yǎng)幼兒對歌曲的感受能力和表演力。
3、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活動準備:
圖譜,音樂磁帶《小娃娃跌倒了》
活動過程:
一、設置懸念,由“哭聲”引出課題。
提問:“咦,聽什么聲音啊?那么是誰在哭呀?為什么要哭?”(讓幼兒自由說)
二、欣賞情景表演,感受歌曲的旋律,了解歌曲的內(nèi)容
1、老師問:“是誰在哭啊?”(小娃娃在哭)“小娃娃為什么哭呢?”(摔疼了,喊媽媽)“后來,誰來幫助小娃娃了”(小朋友幫助了他) 2、老師清唱歌曲,幼兒感受歌曲的旋律。
三、運用圖譜說歌詞,演唱歌曲并表演,給歌曲取名字
1、老師和幼兒看圖譜說歌詞
提問:路邊有個小娃娃跌倒了,哇啦哇啦哭著喊媽媽,這時候誰來幫助小娃娃呀?(我)我是怎樣幫助他的'?
歌曲里的小朋友為什么幫助小娃娃呢?(因為小娃娃摔疼了,哭了------)
2、隨音樂磁帶看圖譜演唱歌曲,鼓勵幼兒小聲跟唱。
3、師幼共同表演并演唱歌曲(跟磁帶)
4、給歌曲取名字
幼兒討論,老師小結(jié),歌曲名稱《小娃娃跌倒了》,幼兒重復。
四、幼兒自己說一說當小朋友遇到困難時該怎樣做?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輕松、愉快、有趣。首先,選材非常好,符合《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提出的“自由表達”和“創(chuàng)造性表達”,利用“哭聲”設置懸念,然后根據(jù)歌曲內(nèi)容自由表演,其次,這個活動設計層次非常清晰,時間安排合理,過渡非常自然,動靜交替,教師教學技巧掌握得非常恰當。
【中班教案《小娃娃跌倒了》反思】相關(guān)文章:
中班勇敢的小刺猬教案及反思10-23
娃娃的旅行教案及反思01-11
紙娃娃教案及反思01-11
紙娃娃中班教案05-20
《泥娃娃》中班教案06-18
中班藝術(shù)教案:娃娃07-31
中班教案:《水娃娃》10-08
《泥娃娃》中班教案03-12
中班教案《圖形娃娃》06-25
中班教案《好娃娃》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