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時間:2024-01-13 09:33:56 教案

大班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整。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引導幼兒學習欣賞散文,感受散文的意境。

  基本理解散文內容,喜歡閱讀散文。

  活動準備:

  教具學具準備:小臉盆若干,散文圖片,幼兒園電腦課件,錄音機。

  知識經驗準備:知道生活中有各種不同材料、不同形狀、不同用途的盆。

  活動過程:

  說說我的洗臉盆。引導幼兒說一說自己家里有沒有洗臉盆,它是什么形狀和顏色的,上面有什么圖案等。

  玩玩我的洗臉盆。事先準備好一個裝滿水的洗臉盆,引導幼兒玩“倒影”游戲,激發(fā)幼兒探索和學習的興趣。

  教師播放配樂散文詩,利用圖片幫助幼兒感受和理解散文的內容及意境。

  提問:散文中的“洗臉盆”里有些什么景物?這是真的洗臉盆嗎?如果不是,那它描述的是什么地方呢?

  教師小結:

  散文中的“洗臉盆”不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用的洗臉盆,它其實是太湖,太湖位于蘇州無錫境內,是一個風景優(yōu)美的地方。

  朗讀散文。

  播放配樂散文詩,鼓勵幼兒跟教師一起有感情地朗誦散文。

  活動滲透:

  美術活動:寫生——洗臉盆。

  科學活動:景色迷人的太湖。

  健康領域的體育活動:水浴游戲。

  園中滲透:各種表現(xiàn)湖泊景色的照片粘貼在活動室墻面上供幼兒欣賞。

  情境滲透:引導幼兒尋找生活中有哪些地方有倒影現(xiàn)象。

  家庭滲透:鼓勵家長通過各種方式幫助幼兒認識太湖,知道太湖在我國的哪個地方,有什么景色特點等。

  散文欣賞《我的洗臉盆》

  我的洗臉盆里,有魚、有蝦,還有一條條船哩,要知道,它們可不是臉盆上的畫,全是真的呢!

  我天天拿一條毛巾,在盆里洗臉洗手,里面的水怎么也不會渾濁,總是碧清碧清的。

  奇怪嗎?我的洗臉盆,就是老大老大的'太湖呀。我的家,就住在太湖的漁船上。

  活動分析:

  本活動選取的散文將太湖比作洗臉盆,充滿了孩童的大膽和天真,為幼兒提供了馳騁想象的空間,激發(fā)了幼兒學習語言的興趣;顒右袁F(xiàn)實生活中的洗臉盆導人,容易讓幼兒產生親切感,并能充分調動幼兒的生活經驗,為學習散文做好鋪墊;欣賞配樂散文朗誦的環(huán)節(jié),進一步深化了幼兒對散文的理解,發(fā)展了幼兒的語言能力。

  活動重點:

  感受散文中的優(yōu)美意境。

  活動難點:

  培養(yǎng)對散文的興趣。

  活動拓展:

  如有條件的話,讓家長帶幼兒到公園或有湖泊的地方游玩,引導幼兒直觀感受景物的倒影。

  把配樂散文磁帶、錄音機投放到語言區(qū)里供幼兒自由聆聽和欣賞。

  把散文制作成圖書,投放到語言區(qū)供幼兒閱讀。

  開展以“我心中的太湖”為主題的繪畫活動,鼓勵幼兒把對湖水的認識和感受表現(xiàn)出來。

  注意事項:

  課前注意引導幼兒先要了解湖泊以及倒影產生的原因。

  教師注意朗讀散文時的語調和情感。

大班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欣賞民族服飾,感受各民族特點以及民族服飾的美

  2、會用折、剪、貼等多種美工方法制作一種民族服飾

  3、能較協(xié)調的搭配色彩教學準備各民族娃娃的圖片,彩紙 剪刀,膠水,皺紋紙、 白紙教學重點與難點選擇合適材料,運用各種方式制作民族服飾教學方法與手段直觀感知法、講解演示法。

  4、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

  5、嘗試將觀察對象基本部分歸納為圖形的方法,大膽表現(xiàn)它們各不相同的特征。

  活動過程:

  教師活動幼兒活動設計意圖

  一、欣賞民族服飾師:我們中國是一個很大的國家,她有56個兄弟姐妹。今天我?guī)砹撕芏鄨D片,你知道這些服裝是哪個民族的嗎?

  師:這些民族的服飾,分別是苗族、藏族、蒙古族、朝鮮族等等。

  請你仔細看看,他們的服飾上最大的特點是什么?你最喜歡哪個民族的服飾?為什么?

  引導幼兒談談民族服裝、服飾之間的異同之處。

  分別大膽地猜測這是什么民族的服裝先感受民族服飾的特點,為下一環(huán)節(jié)制作服飾做鋪墊。

  二、嘗試制作民族服裝。

  1、請幼兒選擇一個自己最喜歡的民族服飾。

  師:“今天我要請每個小朋友選擇一種你喜歡的民族服飾,今天我們要做一件民族服裝。你來說說看你想做哪個民族的服裝?”

  2、教師示范操作師:“這里有很多材料,這是什么?你覺得可以做什么?”

  教師一邊問一邊簡單地示范操作。

  3、提供材料,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1、說說自己想做哪個民族的服裝,用什么材料,通過什么方式。

  2、仔細觀看老師的制作步驟。

  3、自由操作。

  通過欣賞圖片,獲得直觀印象,然后組織討論有利于孩子們更仔細的觀察到民族服飾的特點,對接下來的教學開展提供幫助在認識材料的基礎上,有目的的選擇自己需要的材料,通過教師的示范操作,降低操作難度。

  三、展示制作成果。

  師:“小朋友做的都非常用心,下面我要請你們來介紹一下你做的民族服飾!

  師:“你做的是什么民族的服飾?你用了什么方法做的裙子?……幼兒將布置好的民族服飾進行介紹,相互欣賞,并隨著民族音樂跳民族舞蹈。

  說說自己做了什么,怎么做的。

  通過幼兒與教師一起布置,幼兒不再是觀看老師布置環(huán)境,而是與同伴相合作,一起來完成展覽。

  音樂舞蹈的方式讓幼兒體驗成功的'樂趣。

  教案反思:

  1、 最主要的問題在于我作為教師,上課的時候自身沒有設定好一個清晰的說課條理。尤其是到上課的后階段,我經常內容重復,沒有邏輯性,甚至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說什么接下來該怎么說,語言也啰嗦拖沓起來。幼兒的思維也被我弄亂??,上課的效果就不是很好了。

  在上課過程中,前面時段教師可做一個“模板”,在黑板上羅列描述民族服飾特點的主要方面,條理很清晰了,教師講了幾個后,后面階段就可以請幼兒模仿老師來講述,這樣可以促使幼兒開動腦筋思考,也可以很好的集中幼兒的注意力和興趣。

  2、 作為延展活動的民族服飾拼圖難度設計過大,不適合大班孩子操作。我在設計拼圖的時候,將拼???切成12塊左右,這對于大班孩子實在難度過大。有些組操作的時候,我還把兩組的圖片弄掉了幾張,這也使得拼圖游戲難以展開。雖然后來小朋友都把作品完成了,但這些都是在其他老師的幫助下完成的。設置拼圖環(huán)節(jié)的教學目的沒有很好的達到。

  3、 我是第一次上課,幼兒不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我身上,在開展活動或是討論問題的時候,我很難控制住局面,常常是他們在那里說話或是做些小動作。而我在上課的時候也出現(xiàn)了問題:很少和幼兒互動。幼兒需要老師的回應才能有動力繼續(xù)關注老師所講的課,希望得到老師的關注和表揚,而我就是怕小朋友的一些問題或是話語會脫離課程主題甚至引起其他小朋友的哄鬧,為了“省去麻煩”,我就只采取了一些和我課相關的小朋友的回答,進而忽略了很多其他小朋友。后來我注意到,小朋友幾乎沒人回答我的問題了?磥恚處熂皶r對幼兒的回應,對整個課的效果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4、 課程環(huán)節(jié)設置上要以幼兒為主,教師為輔。教師的講課難度要有提升,不能一直處于平鋪的狀態(tài),既然幼兒覺得“有挑戰(zhàn)性”對內容更有興趣,也使認知目標能更好地完成。

  5、 教師指令一定要簡潔明白,在開展活動前就要將要求講述清楚,有些甚至要反復強調讓幼兒有個意識。在拼圖前,教師可以先示范一次,將要求講述清楚,再讓幼兒分組操作。而我當時先分組后講述,幼兒投入到分散的游戲中,注意力就更少集中在我的話上,這也是課堂局面混亂難以控制的一個原因,也給幼兒完成拼圖增加了難度。

  第一次上課效果不是很好,不過我也收獲了很多的經驗教訓,在這些經驗和老師對我的幫助之下,我會有進步

大班教案 篇3

  過程:

  1、播放圖片,讓幼兒觀。

  提問:你看到了什么?

  幼兒:坐輪椅的小孩、沒有手的小孩……

  (看不出的圖片,教師點撥如:聾啞兒童、智障兒童)

  教師:剛才我們大家看到的是一組殘疾兒童的圖片。

  提問:看見了這些殘疾兒童,你們心里有什么感受?

  幼兒:我心里很難過、我很傷心、我很同情他們……

  2、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小朋友,你們想一想,這些殘疾兒童和我們健康的兒童相比在生活中會遇到什么困難或是痛苦的事情?

  幼兒:眼睛不好的`小朋友看不到美麗的世界。

  聾啞兒童聽不到美妙的聲音。

  手腳不好的兒童不能自己穿衣服,褲子不能和我們一樣跳舞,游戲。

  ………………

  3、如果你在生活中看到了殘疾兒童,你會怎么樣幫助他?

  幼兒:他們坐輪椅我會推他們去玩、我會扶他們上樓梯、我長大有錢一定會給他們些讓他們過上幸?鞓返娜兆印

  教師:我們小朋友說的太好了,社會上的人也在關注這些殘疾兒童。

  4、播放社會關注殘疾兒童的圖片。

  5、幼兒作捐愛心、放音樂、請個別幼兒講述。

  教師:社會上的人有的捐錢有的捐物,老師幫小朋友想了一個好辦法,用我們的雙手畫一幅最喜愛的畫送給他們吧。

  6、教師:今天我們小朋友為殘疾兒童送上了這么美好的禮物。他們收到了一定會很開心,我們知道,殘疾兒童有一部分是先天的,還有許多是由于外界的侵害所造成的,所以我們小朋友在關心他人的同時,也要學會關愛自己,保護自己,健康快樂的成長。

大班教案 篇4

  小班上冊,學習內容:顏色配對、求同存異、歸類、按規(guī)律排序、對應、認識長短、按長短排序、區(qū)別“1”和許多、比多少、3以內的點數(shù)、4以內的點數(shù)、5以內的點數(shù)、圓形、正方形、圖形分類、區(qū)別上下。

  小班下冊,學習內容:配對、按一種特征分類、變得一樣多、按大小排序、比較高矮、按高矮排序、對應、2的形成、3的形成、4的形成、5的形成、5以內數(shù)物結合、目測數(shù)群、認識長方形、感知三角形、認識前后里外。

  中班上冊(第三冊):物體的對應、按粗細排序、10以內的點數(shù)、目測數(shù)群、6.7.8.9.10的形成、6.7.8.9.10的數(shù)物結合、數(shù)字標識、數(shù)字描紅、序數(shù)1-10、10以內的'倒數(shù)、認識半圓形、認識橢圓形、認識梯形、圖形拼搭、區(qū)別上中下。中班下冊(第四冊):按特征分類,比較寬窄,按規(guī)律排序,認識時間,復習基數(shù)和序數(shù),20以內點數(shù),認讀50以內的數(shù),數(shù)物結合,20以內倒數(shù),10以內數(shù)的守恒,認識單雙數(shù),2~9相鄰數(shù)的關系,10以內數(shù)的等差關系,平行四邊形,圖形的分類和聯(lián)想。

  大班上冊(第五冊):多角度的分類和排序,測量,認識“0”,5~10的分解和組合,10以內的加減法,10以內數(shù)在生活

  中的運用,多邊形,面積守恒,正方體,長方體,球體,認識左右,認識貨幣,簡單規(guī)律和推理。

  大班下冊(第六冊):感知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認識日歷,認識整點,認識半點,二等分,四等分,認讀100以內的數(shù),按數(shù)群計數(shù),感知數(shù)位,數(shù)與量的對應,寫數(shù)字,20以內加減法,加減法在生活當中的運用,整10加、整10減,分類計數(shù),簡單統(tǒng)計,連加、連減,相同數(shù)連加,平均分配,圓柱體,體積守恒,容積守恒,運用貨幣。

  學前班上冊(第七冊):比較厚薄,認識快慢,按特定的規(guī)律排序,長度守恒,圖形的傳遞,寫數(shù)字,認識運算符號,20以內的加法在生活中的運用,“0”在生活中的運用,有關“0”的加法和減法,20以內的相鄰數(shù),序數(shù)在生活中的運用,區(qū)別基數(shù)和序數(shù),50以內的倒數(shù),圖形的拼擺,相同和不同,認識疏密,量的推理,對應關系,邏輯關系。

  學前班下冊(第八冊):簡單的統(tǒng)計圖,量的傳遞,認識時間,工具測量,簡單的組合,等量代換,感知數(shù)位,寫數(shù)字,百以內的不進位加法,等量交換,百以內的進位加法,百以內不退位減法,百以內退位減法,相同數(shù)連加,初步認識乘

  法和除法,等分圖形,運用貨幣,觀察力訓練,推理能力訓練,千以內的不進位加法,千以內的不退位減法。

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了解近視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不便,體會眼睛在學習、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學習保護眼睛的正確方法,掌握正確的握筆姿勢。

  3.積極參與討論,大膽交流保護眼睛的方法。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課件1份。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了解近視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不便。

  1.講述故事前半段

  提問:她做了一些什么奇怪的事情?你覺得她哪里出現(xiàn)問題了?你覺得公主眼睛出現(xiàn)了什么問題?我們來聽聽大夫是怎么說的!小朋友們,你們知道近視嗎?近視的人看東西是什么樣的?

  2.近視的人眼中的世界

  提問:近視的人和我們看到東西有什么不同?

  小結:看來得了近視確實很難受,還容易做錯事情。

  3.近視的`原因

  提問:小公主為什么會得近視眼呢?

  小結:原來公主是因為這些原因導致眼睛變近視了,我們要好好保護自己的眼睛,這些錯誤的事情我們都不能做!

  4.解決近視的方法

  提問:怎樣才能最快的讓眼睛看清楚?帶上眼鏡會馬上看清楚嗎?小結:戴上眼鏡果然能夠馬上看清楚。

  5.講述后半段

  提問:公主戴上眼鏡之后,看的果然清楚了,但公主又遇到了什么麻煩?

  小結:帶上眼鏡之后眼睛看東西是清楚了,可是沒想到帶上眼鏡之后會遇到這么多不方便的事情!看來我們可要好好保護我們的眼睛啦!

  三、更好的辦法

  1.了解保護眼鏡的方法

  (1)提問:有沒有好辦法來讓眼睛變好呢?誰有什么好主意告訴公主?

 。2)請小朋友看看遠處山上的綠樹,做眼睛體操。

  (3)請小朋友學習《護眼歌》,并鼓勵幼兒進行模仿。

  小結:公主照著大家的意見每天堅持做眼睛體操、吃各種蔬菜、改正坐姿,以前的壞習慣也都改掉了,過了一陣子眼睛恢復了好多,已經不需要戴眼鏡了,可是醫(yī)生還是告訴她要堅持保護好眼睛,定期檢查視力!公主決定把眼鏡掛在墻上提醒自己——要愛護眼睛!

  四、判斷用眼習慣

  1.出示各種用眼習慣圖片,幼兒討論,判斷正誤。

  提問:老師這里有好多小朋友的照片,我們來看看他們這樣做對不對?

  小結:保護眼鏡正確和錯誤的行為。

  五、爸爸媽媽們有時候為了工作不得不在電腦前手機前工作,他們的眼睛也很辛苦,我們現(xiàn)在學會的眼睛體操可以教給爸爸媽媽,讓他們每天多做幾次,放松眼睛,保護眼睛。好嗎?

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感知空氣的存在,掌握空氣的特征及作用。

  2、讓幼兒初步了解空氣污染的情況及其危害性。

  3、培養(yǎng)幼兒關心和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活動準備】

  1、器材:杯子、手帕、大玻璃缸、蠟燭、尼龍袋子、氣球、打火機、水。

  2、課件-空氣污染

  【趣味練習】

  空氣污染的原因

  【趣味練習】

  如果沒有空氣

  【活動過程】

  一、感知空氣的存在及其特性

  1、小朋友,今天老師要和你們玩?zhèn)變魔術的游戲。(教師示范)。

  2、將手帕團塞入玻璃杯杯底。杯子里有什么?杯里除了手帕還有別的東西嗎?

  猜一猜:如果把杯子放入水中,杯子里的手帕會怎么樣?

  3、實驗

  我們來試一試,杯子里到底有沒有其它東西。將玻璃杯倒扣壓入水中,再把杯子提出水面,取出手帕。

  手帕濕了嗎?為什么?

  杯里除了手帕外還有其他東西,是它把水頂住不讓水流進杯子,所以手帕才不會濕。

  4、你們能看見杯子里的東西嗎?這東西手摸得到嗎?用鼻子聞得出嗎?

  那么,杯里到底是一種什么東西呢?請小朋友仔細看老師示范。將杯口斜著浸入水中。

  你們看到了什么?是什么東西從杯子里跑出來吹出泡泡的'?(學習詞:空氣)。

  5、請小朋友拿起尼龍袋,張開袋口。看看袋里有什么?

  請幼兒迅速將袋口擰緊,用手慢慢向袋底擠。為什么擠不動了?尼龍袋里有什么?(空氣)。

  6、你們剛才在哪里捉到了空氣?你們看得見空氣嗎?能摸得到空氣嗎?

  聞一下空氣是什么氣味的?

  小結:我們的周圍充滿著空氣?諝馐强床灰姟⒚恢、聞不到的氣體,

  因此,小朋友通常認為我們周圍沒有東西。

  二、認識空氣的作用

  1、將點燃的蠟燭用杯子完全罩住,點燃的蠟燭為什么會熄滅了?

  2、請小朋友用手捂住口鼻,說說有什么感覺?

  3、除了我們人需要空氣外,還有誰也需要空氣?

  小結:除了人類離不開空氣外,動物、植物也離不開空氣,凡是有生命的東西都需要空氣。

  三、了解空氣遭受污染的情況及其危害性

  1、我們每時每刻都離不開空氣,可是現(xiàn)在空氣質量發(fā)生了變化,下面請小朋友們認真看錄像,

  想想這些事情對空氣有沒有影響?

  2、觀看課件圖片

  (1)滿天飛揚的塵土,對空氣的污染;

  (2)汽車排出的廢氣對空氣的污染;

  (3)燒香、放鞭炮時的繚繞煙霧;

  (4)工廠煙囪排放的黑煙;

  (5)焚燒垃圾時產生的濃煙;

  (6)正在公共場所吸煙的人。

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能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自發(fā)地隨歌曲和樂曲自由創(chuàng)編簡單的動作。

  2、嘗試用多種道具、材料表現(xiàn)音樂,并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3、在活動中能積極地與同伴進行角色扮演體驗音樂劇的樂趣。

  重點難點

  1、能與同伴合作創(chuàng)編出角色動作造型。

  活動準備

  荷花道具(4個)、荷葉道具(4個)、綠絲帶(2條)、螃蟹頭飾(4個人)、金魚頭飾(5個)、小蝌蚪頭飾(5個)、青蛙頭飾(1個)、大樹頭飾(1個)、音樂MP3、大荷葉道具(2個)

  活動過程

  一.熱身階段

  播放《哈嘍歌》

  二.動作模仿階段

  1、聽音樂模仿小魚游泳的動作。(播放音樂)幼兒跟隨音樂先模仿老師的基本動作,在熟悉后知識遷移幼兒自行創(chuàng)編蝌蚪游得動作。

  指導語:

  師:小朋友們你們見過池塘的'小魚是怎么游的嗎?(模仿)

  上游游下游游左游游右游游

  游得快游得慢游得輕游得重

  師:小朋友在池里小蝌蚪是怎么游得呢?(創(chuàng)編)

  2、合作與變化

  聽鼓聲與同伴合作用肢體創(chuàng)編場景中蝌蚪、荷花、螃蟹角色的動作特點。

  指導語:

  師:請小朋友根據(jù)非洲鼓節(jié)奏快慢輕重2個為一組變成小蝌蚪游動。

  請小朋友根據(jù)非洲鼓節(jié)奏快慢輕重3個為一組變成荷花隨風擺動。

  請小朋友根據(jù)非洲鼓節(jié)奏快慢輕重4個為一組變成螃蟹在池塘里走來走去。

  3、熟悉完角色動作后引出故事繪本!缎◎蝌秸覌寢尅方處煵シ疟尘耙魳贩侄窝菔就暾适。

  4、聽故事音樂分段清楚每段音樂的特點討論音樂中適合角色扮演?

  教師:播放音樂與幼兒共同討論,回憶我們故事中的角色。

  5、教師和幼兒分組討論,分工在故事中幼兒自己想扮演什么角色按角色場景分類。

  幼兒:說出自己想扮演的角色,清楚自己在那段音樂出場。討論場景中需要什么道具。

  6、幼兒自由選取道具,聽音樂表演。設計一些簡單的對白。

  7、討論成熟后嘗試讓孩子們自己表演音樂故事并展示,結束。

  活動總結

  幼兒通過本次活動在音樂劇有了基本的認識,共同探討了音樂劇《小蝌蚪找媽媽》有些什么角色。在角色的創(chuàng)設,音樂的節(jié)奏感知以及律動感知和同伴愉快地合作。讓孩子們都獲得了深刻的經驗體驗。提高了幼兒與同伴的合作能力,激發(fā)幼兒的表演欲望。大膽展現(xiàn)自己,豐富了自己故事閱讀的形式。

大班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選擇這一內容首先考慮動物是大班孩子語言活動的主要內容,同時孩子們對自然界的動物充滿好奇十分喜愛,另外,我們孩子已有一些有關動物的知識,挖掘動物不同的睡覺姿勢,這一知識能更有效的促進幼兒進一步探索關注動物習性,了解動物的生活方式。在設計時,注重以幼兒學、教師輔的教育理念讓幼兒自己操作觀察,讓幼兒講講、學學、猜猜,沒有給孩子一個被動灌輸?shù)姆秶鞘冀K用動物有趣的睡眠姿勢吸引幼兒聽、學,幼兒在活動中放松愉悅并喜歡說《問答歌》。

  活動目標:

  1、 讓幼兒用動作嘗試體驗動物睡覺的姿勢,了解動物的生活方式。

  2、 充分調動幼兒對兒歌的興趣,使幼兒喜歡說問答歌,能與同伴接說問答歌,體驗一問一答念兒歌的樂趣。

  3、 理解兒歌的內容,使幼兒想象力及語言表達能力得到發(fā)展,培養(yǎng)幼兒熱愛小動物,勇于動腦的好習慣。

  4、 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 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fā)展求異思維。

  活動準備:

  1、 課件《小豬睡覺》《幾種小動物睡覺》

  2、 圖片:刺猬、小狗、魚、蝙蝠

  3、 音樂《找朋友》

  活動重點:

  讓幼兒用動作嘗試體驗動物睡覺的姿勢,并喜歡說《問答歌》。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幼兒興趣導入課題

  小朋友們,今天那我們這里來了這么多的客人,老師帶來了一部非常有趣的動畫片,請客人和我們小朋友一起來欣賞好嗎?(好)

  動畫片欣賞完了,你們從動畫片里都看到了什么?(看到了小豬),你們說得太棒了,真聰明!那小豬在干什么呢?(睡覺),咱們在座的每一位小朋友都是最棒最聰明的孩子!這部動畫片呀不僅有趣、好看,它里面還藏著一句非常好聽兒歌呢,你們想不想和老師說說呢?(想)什么睡覺打呼嚕, 小豬睡覺打呼嚕,小朋友們的聲音太好聽了,那我們一起來說一遍吧,什么睡覺打呼嚕, 小豬睡覺打呼嚕。

  二、利用課件等各種方式熟悉兒歌內容并嘗試用動作表示。

  小豬啊還有幾個小伙伴呢,它們知道這里來了許多客人而且還知道在座的每一位小朋友都是最棒最聰明的好孩子,這幾個小伙伴都非常想和你們見見面可以嗎?OK? (OK!)

  1. 一名幼兒飾刺猬Hello!你們猜猜我是誰(刺猬)你們再猜猜我是怎樣睡覺的呢?請小朋友們互相討論一下(蹲著、站著·····),你們太聰明了!那我們來看看刺猬到底是怎樣睡覺的,觀看刺猬課件,現(xiàn)在小朋友們再來說一說(把頭和腳縮起來····)啊,原來刺猬是蜷著身子睡覺的,我們一起模仿一下吧,小朋友模仿得太像了,小刺猬還給我們帶來一句好聽的兒歌呢,“什么睡覺身子卷,刺猬睡覺身子蜷”。

  2. 狗,汪汪汪,小朋友們你們看看我是誰(小狗),那你們知道我是怎樣睡覺的'呢?請小朋友們互相討論一下,(趴著····)小朋友們太聰明了,那我們看看小狗到底是怎么睡覺的,觀看課件《小狗》,你們來說說(捧著臉····)對了,原來啊小狗是捧著小臉睡覺的,我們一起來模仿一下,那么小狗也給我們帶來了一句好聽的兒歌“什么睡覺捧著臉,狗兒睡覺捧著臉”。

  3. 魚,小朋友們你們看看我說是誰(魚)你們對我一定很熟悉吧,那你們一定知道我是怎樣睡覺的?觀看課件,請小朋友們說一說。呀!原來魚兒是睜著眼睡覺的啊!,那我們也來模仿一下吧,小朋友們模仿的太像了,那么魚兒們也給我們帶來了一句好聽的兒歌“什么睡覺睜著眼,魚兒睡覺睜著眼”

  4. 蝙蝠,哎呀!我都等不及了,你們看看我是誰呢?(蝙蝠)你們再來猜猜我是怎么睡覺的的呢?請小朋友再來討論一下(把頭倒過去腳掛在樹枝上)小朋友們真聰明,那我們來看看蝙蝠到底是真洋睡覺的呢?觀看課件《蝙蝠》你們來說說,(腿倒掛在樹枝上睡覺)說得很對,哇!小朋友們太棒了,這也是老師要告訴你們的,蝙蝠是把腿倒掛在樹枝上睡覺的,我們一起模仿一下小蝙蝠吧,太棒了,孩子們小蝙蝠也給我們帶來了一句好聽的兒歌呢“什么睡覺腿倒掛,蝙蝠睡覺腿倒掛”

  三、學說兒歌

  看一看,小豬的小伙伴們給我們帶來了一首這么好聽的兒歌,咱們一起來說說吧。

  動物睡覺

  什么睡覺身子卷,刺猬睡覺身子卷。

  什么睡覺捧著臉,狗兒睡覺捧著臉。

  什么睡覺睜著眼,魚兒睡覺睜著眼。

  什么睡覺腿倒掛,蝙蝠睡覺腿倒掛。

  咱們再來說一遍兒歌吧,F(xiàn)在咱們來玩一個猜謎小游戲男孩問女孩答(什么····)互換女孩問男孩答(什么····)

  四、活動指導:

  1、興趣是引領幼兒學習的起點,通過觀看動畫片激起幼兒對小動物的好奇感。

  2、通過觀看課件了解小動物的生活習慣,引導幼兒運用體態(tài)動作來表達兒歌內容。幼兒巧妙的模仿了動物睡覺的姿勢,從而進一步引出了兒歌的內容。

  3、以猜謎形式讓幼兒互換(男孩問女孩答;女孩問男孩答),體驗一問一答的樂趣。進而激發(fā)幼兒學習兒歌的興趣。

  活動延伸:

  那么大自然中還有許多的小動物呢,而且不同的動物有不同的睡覺姿勢。你們能說說還喜歡什么小動物嗎?(牛、老虎·····)你們真是最聰明的孩子,那讓我們在下次的活動中根據(jù)這些動物再創(chuàng)編幾句這樣好聽的兒歌好嗎OK?(OK。┳屛覀內フ艺夷阆矚g的小動物吧!聽音樂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幼兒們的興趣和熱情度都很高,他們仿佛更喜歡這些活動,這些活動對自主創(chuàng)造性高的一些幼兒來說,相對于比較簡單,而且他們更喜歡去幫助那些不怎么會的,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們會更多的準備這些活動,讓孩子們在鍛煉中成長,在學習中進步。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5-19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4-11

大班語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的教案11-26

大班教案06-08

大班教案(經典)07-30

大班教案【精選】07-26

大班教案【經典】07-27

大班教案(經典)09-05

大班教案[精選]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