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朋友》中班游戲教案及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找朋友》中班游戲教案及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找朋友》中班游戲教案及反思1
活動目標:
1、體驗與同伴一起游戲的快樂。
2、發(fā)展動作的協(xié)調能力,培養(yǎng)節(jié)奏感。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清理活動場地
活動過程:
1、 請幼兒欣賞歌曲,激發(fā)幼兒學唱的興趣。
2、 請幼兒跟唱歌曲2―3遍,掌握歌曲內容及旋律。
。ㄑ莩^程中注意五、六小節(jié)的音準,此處應重點練習幾次。)
3、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請幾名幼兒配合講解游戲玩法:幼兒圍成雙圈,
。1)―(4)小節(jié):外圈幼兒原地拍手,內圈幼兒順時針方向拍手跑跳,最后一拍找一個外圈幼兒面對面。
。5)―(6)小節(jié):指欲碰的地方,如臉頰、肩等,可由幼兒自己創(chuàng)造發(fā)揮。
。7)―(8)小節(jié):幼兒相互輕輕碰觸。
4、 組織幼兒聽音樂進行游戲,提醒幼兒盡量將動作做的優(yōu)美。
5、 小結幼兒活動表現(xiàn),表揚積極參予游戲的幼兒。
活動反思:
這是一節(jié)音樂與游戲相結合的活動,這種活動比較能刺激幼兒的神經(jīng),從而激發(fā)了他們的'興趣。活動中,孩子們能在音樂聲有趣的和伙伴一起碰一碰小手,碰一碰小腳,開心的笑著,游戲著。本次活動是以音樂游戲貫穿始終的,采取了邊唱邊與幼兒一起玩的形式,這就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歌曲和動作。此外,在活動中也充分調動了孩子們的“碰一碰”的熱情,也給幼兒與幼兒間提供了一個交流的機會,能在最短的時間里認識更多的朋友。同時對身體各部分的名稱也有了深刻的認識。
《找朋友》中班游戲教案及反思2
設計背景
剛剛開學不久,我們班來了很多新的小伙伴,她們對環(huán)境陌生、對我們也陌生,還會鬧情緒。因此我想通過《交朋友》的游戲讓她們彼此認識、彼此交流成為好朋友,消除陌生感。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他們學會如何交朋友、關愛他人、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2、喜歡幫助別人,與同伴友好相處。
3、培養(yǎng)幼兒與同伴之間的相互配合。
4、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5、培養(yǎng)幼兒與同伴之間和睦相處并珍惜這份友情。
重點難點
重點:學會交朋友、提高語言表單能力。難點:消除彼此的陌生感,合作交流。
活動準備
1、自編兒歌《交朋友》: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我們一起走。伸出你的腳,伸出我的腳,我們一起跳!跳!跳!
2、各種小卡片如:小紅花、小動物、蘋果等。
活動過程
1、我先從一首小朋友都很熟悉的歌曲【找朋友】開始導入課題。
2、放上掛圖教一兩次自編的兒歌,讓他們熟悉兒歌內容。
3、讓小朋友們圍成一個圈手拉著手一邊跟老師念一邊跟老師做游戲。
4、把小朋友分成幾個小組一半新的和一半舊的小朋友在一組,組織她們一起交流并相互贈送禮物【教師準備好的小卡片事先已一人一個】
5、讓小朋友再次鞏固兒歌【找朋友】
結束后讓小朋友記得放學回家后與家人一起分享交朋友的樂趣。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幼兒從中學會了交朋友、學會了尊重彼此,游戲中樂其融融,玩得很開心,消除了彼此的陌生感。唯一不足的是我沒有考慮到中班年齡特點這個問題,活動時間太長,有些小朋友不久就累了,跳不動了。我應該做一兩次游戲后讓小朋友坐在椅子上繼續(xù)其他游戲互動交流。
《找朋友》中班游戲教案及反思3
活動設計背景
對于現(xiàn)在幼兒,大多數(shù)都是獨生子女,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形成了自私,不合群,性格孤僻,自我封閉等現(xiàn)象,這顯然不是我們所期待的教育結果。在當今社會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前提下,如何培養(yǎng)幼兒一個陽光、自信的性格顯得尤其重要,因此我選擇并設計了《小魚找朋友》這一語言活動,旨在引導幼兒在尋找朋友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快樂,體驗快樂!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熟悉并理解故事內容。
2、學說故事中的對話,初步嘗試表演故事。
3、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xiàn)自己。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讓幼兒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參與表演故事
活動準備
故事圖片、頭飾(小魚、小雞、小鳥和蝌蚪)
環(huán)境布置
活動過程
一、利用故事圖片,幫助幼兒熟悉并理解故事內容:
1、利用故事圖片講故事《小魚找朋友》;
2、提問: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故事中都有誰?先后順序是怎樣的?
。3)小魚在干什么?
二、學說對話:
1、教師利用圖片練習學說對話;
2、在圖片1中:小魚找到了誰?它們說了什么?
在圖片2中:小魚找到了誰?它們說了什么?
在圖片3中:小魚找到了誰?它們說了什么?
三、初步嘗試表演故事:
1、教師扮演一個角色,帶領幼兒表演故事;
2、幼兒點評:誰演的好?那里演的.好?
3、教師分組,請幼兒進行表演游戲;
每組人數(shù):1只小雞,1只小鳥,1條小魚,
5個蝌蚪
四、結束游戲:教師適幼兒表演情況進行分組點評。
教學反思
本次語言教育活動是中班語言教學《小魚找朋友》的第二課時,上完本節(jié)課本人在本次活動中得到以下反思:
1、本班幼兒大部分對故事不熟悉,在第一個活動過程中,本人沒有教師示范講故事,只讓個別幼兒講了故事,由于幼兒聲音小,大部分幼兒沒能回憶起本故事的大概內容。
2、活動二中,由于有圖片,幼兒很快就活動二的學習內容;
3、在表演游戲中,本人布置了活動場景,激發(fā)了幼兒的表演欲望,又讓幼兒有目的的創(chuàng)編動作,讓幼兒在輕松,快樂的氣氛中練習了故事對話,掌握了故事內容。
4、本人讓幼兒分組表演,尊重了每位幼兒應該享有的權利,讓幼兒都有機會參與表演游戲,讓整個班級的語言表達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