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狐貍和葡萄大班語言教案

狐貍和葡萄大班語言教案

時間:2024-02-23 07:24:00 教案

狐貍和葡萄大班語言教案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狐貍和葡萄大班語言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狐貍和葡萄大班語言教案

狐貍和葡萄大班語言教案1

  【活動目標】

  1、在傾聽故事和觀看情景表演的過程中,理解并學習兒歌。(重點)

  2、在學學、做做、演演的過程中感受小狐貍的憨厚可愛和老狐貍的憨厚可愛,體驗學習兒歌帶來的樂趣。(難點)

  【活動準備】

  1、不同形態(tài)的小狐貍6只,老狐貍1只。

  2、葡萄園背景圖一張。

  3、情景表演的音樂一段。

  【活動過程】

  一、傾聽故事,理解第一段兒歌內(nèi)容。

  1、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故事,想聽嗎?

 、俳處熤v述故事。

 、谔釂枺汗适轮v完了,我要考考你們,剛才我的故事發(fā)生在什么地方?

 、燮咸褕@里面有什么?

 、芮嗥咸押妥掀咸验L在什么地方呢?

  ⑤葡萄藤長什么樣子?一起用小手畫一畫。

 、蘅偨Y(jié)葡萄園的美景:青葡萄、紫葡萄,長長藤兒彎彎繞。一起邊做動作邊念兒歌。

  2、繼續(xù)學習兒歌的第一段。

 、傩『傁雭砀陕?他做了一個什么動作?一起學說:“小狐貍急的.跳,好像嘗嘗啥味道”。

  ②他們想了哪些辦法呢?一起學學看。

 、圩詈蠖荚趺礃恿四?

 、芩麄兊男那槿绾?

  ⑤游戲:我可以把剛才聽的故事變成一個游戲,想玩嗎?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吧!

  ⑥總結(jié)第一段兒歌:這個故事不僅可以變成游戲,還可以變成好聽的兒歌,聽好。

 、咭黄饘W說第一段兒歌的第一段。

  二、觀看情景表演,了解第二段故事內(nèi)容。

  1、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故事呢?請看我的表演。

  ①教師配樂表演。

  2、提問你剛才看到發(fā)生了什么故事呢?

 、偎麄冇昧耸裁捶椒ǔ缘狡咸眩浚▽W說:疊羅漢)。

  ②有幾只小狐貍在疊羅漢?

  ③這個辦法是誰想出來的?他怎么想出來的呢?

  ④學說“青葡萄,咱不要;紫葡萄,往下拋”

 、萜咸咽裁次兜赖哪?閉上眼睛嘗一嘗吧。

  3、剛才發(fā)生的故事我也可以編成一段兒歌,聽好。

 、倮蠋熌畹诙蝺焊。

 、诟乙黄鹫f說看吧,記得加上動作。

  三、完整表演兒歌。

  1、這一段兒歌加上前面那段兒歌就變成了一首完整的兒歌,我們一起來試試看吧。

  2、現(xiàn)在我們轉(zhuǎn)身表演給客人老師看,記得把動作做出來哦。

  四、自然結(jié)束活動。

  1、孩子們,你們喜歡今天的故事嗎?你們喜歡這群狐貍嗎?為什么?

  2、總結(jié):團結(jié)起來可以做到很多事情。

  【教學反思】

  這首兒歌的內(nèi)容比較的長,篇幅也很大,要讓孩子在短短的30分鐘內(nèi)掌握這首兒歌是有一點難度的。我根據(jù)這首兒歌的特點,將這首兒歌分為兩段,第一段采用常規(guī)的故事理解,第二段用音樂表演的形式引導幼兒進行猜測、理解。設(shè)計好這樣的大框架,我再去對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難點進行一一的化解、落實。本次活動我主要是用圖片來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在學習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學的很投入,不論是語言還是動作,都能一一的反饋給老師。

  附《狐貍和葡萄》

  一個炎熱的夏日,狐貍走過一個果園,他停在一大串熟透而多汁的葡萄前。狐貍想:“我正口渴呢!庇谑撬笸肆藥撞剑蚯耙粵_,跳起來,卻無法夠到葡萄。狐貍后退又試。一次,兩次,三次,但是都沒有得到葡萄。狐貍試了一次又一次,都沒有成功。最后,他決定放棄,他昂起頭,邊走邊說:“我敢肯定它是酸的!边@時正要摘葡萄的孔雀說:“既然是酸的那就不吃了,”孔雀這時又告訴了準備摘葡萄的長頸鹿,長頸鹿沒有摘,長頸鹿告訴了樹上的猴子,猴子說:“我才不信呢,我種的葡萄我不知道嗎?肯定是甜的,”猴子說著便摘了一串吃了起來。

狐貍和葡萄大班語言教案2

  一、教學目標:

  1、了解伊索及伊索寓言。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狐貍和葡萄》。3、學會生字“貍”“葡萄”“饞”“酸”。理解“白費勁”“無望”“無能為力”的意思。

  4、理解寓意。

  二、教學重難點重點:理解寓意

  難點: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寓意。

  三、教學過程:

 。ㄒ唬┕适聦耄豪蠋熃裉旖o大家?guī)硪恍┕适,想聽嗎?(師問)《龜兔賽跑》,聽過嗎?(聽過)《狼和小羊》,聽過嗎?(聽過)師:你們可真了不起,因為你們看過或聽過的故事可不是一般人編的,而是一個叫“伊索”(板書)的人講的。伊索又是誰呢?(簡介伊索)他是距現(xiàn)在2600多年前希臘的一個寓言家。他曾經(jīng)是個奴隸。伊索幽默機智,聰明過人。在兒童心目中,他可是個故事大王。他講的故事大多短而有趣,又能說明一個道理,被稱為“寓言”(板書)。也就是說,寓言就是通過一個有趣的故事來說明道理的文章。伊索所講的故事就被搜集整理在《伊索寓言》中。《伊索寓言》中的故事很多,你們可能聽過或讀過一些,比如《龜兔賽跑》《狼和小羊》《農(nóng)夫和蛇》《狐貍和烏鴉》等等。有一些也許大家沒聽過。今天老師還給大家準備了一篇,那就是《狐貍和葡萄》(板書課題)。過渡:《狐貍和葡萄》這個故事講得又是什么呢?

 。ǘ┳宰x課文,了解大意。

  1、匯報:課文講了什么故事?(生大致說出內(nèi)容)問:故事會講了,會讀課文了嗎?

  2、抽查讀課文:你能把課文中的字詞讀準嗎?

  3、出示生字卡:認讀、講解、書寫(師生互動完成)

  狐貍(讀音,反犬旁字的歸類認識:狗、豬、狼、猩、猿、獅、猴)葡萄(寫法指導)饞(有形釋義)酸(由字意想到些什么東西?醋、沒成熟的杏、沒成熟的葡萄)

  過渡:狐貍吃不著葡萄就說葡萄是酸的。那么,“這些葡萄究竟酸不酸?好吃不好吃?”(小黑板出示該問題)我們來看課文中的描述。解讀課文。

  1、范讀,聽清:哪些段是講故事的?哪些段是說明道理的.?

  2、細讀課文1—2自然段:問:故事的起因是什么呢?找出來讀一讀。(第一、二句)

  3、(在黑板上較高處畫出葡萄)你見過“成熟”(板書)的葡萄嗎?請同學來描述一下。(沉甸甸、亮晶晶、水靈靈、一串串、一簇簇、像珍珠似瑪瑙、紅中帶紫、綠中帶紅、吃起來甜滋滋,也有些酸溜溜)

  4、這么可愛的葡萄,如果你看了,會有什么想法?(想吃)那這只狐貍看到后的表現(xiàn)呢?用課文中句子來說。(饞(板書)得直流口水)用成語來描述呢?(垂涎三尺)

  5、在這種情況下,狐貍是怎么做的?(“他想盡了各種辦法去夠葡萄”)這句話中有沒有錯別字?(提示“他”的擬人化用法)書中沒有說狐貍用了哪些辦法,大家就把狐貍可能用過的辦法說一說吧(上臺對著板畫的“葡萄”演一演)(生各抒己見,用棍子、上葡萄架、用石子打)

  6、狐貍用了這么多的辦法去夠葡萄,可結(jié)果是——(白費勁)。你現(xiàn)在知道什么是“白費勁”了嗎?說說你的理解。講:狐貍為了吃到葡萄而用盡了各種辦法,可結(jié)果還是白費勁。

  7、也就是說,對于吃葡萄這件事,狐貍是沒辦法去做到了,用哪個成語來說明狐貍在這件事上的表現(xiàn)呢?在書中找一找。(無能為力)(板書)你懂這個詞語的意思了嗎?試說說。(指沒有能力做好一件事)

  8、師:此時此刻,狐貍的心情可不大好,哪段寫了狐貍此時的表現(xiàn)?找出來讀一讀?(第二自然段)理解“無望”的意思,找它的近、反義詞。(失望、絕望;有望)

  9、狐貍在說“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這話時,是在什么情況下說?現(xiàn)在大家來說,這些葡萄究竟酸不酸?好吃不好吃?你覺得狐貍說這話是真心話嗎?從中可以看出狐貍的什么性格?(虛偽、表里不一)(板書)確實,狐貍明明特別想吃葡萄,卻因為他夠不著,卻偏偏說葡萄不好吃。

  過渡: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呢?

  (三)齊讀第三段:

  “有些人”在這個故事中就是——(狐貍),要做的事是指——(吃葡萄),“無能為力”是指——(狐貍想盡辦法去吃葡萄而沒有吃上)。

 。ㄋ模┬〗Y(jié):生活中有許多像狐貍一樣的人,他們明明想得到榮譽啊、成功啊、利益啊,或者想做成一件事情,就和狐貍想得到葡萄一樣,但因為無能為力,就偏偏說“不好”(板書)或“不要”,這些人也和狐貍一樣,是些——虛偽、虛榮心強、表里不一的偽君子。(邊小結(jié)邊板書)

  過渡:生活中有沒有和狐貍一樣虛偽的人呢?

 。ㄎ澹┩卣咕毩暎海ǔ鍪拘『诎澹

  1、狐貍明明(),可因為他(),卻偏偏說()。

  2、李靜明明想當班干部,可因為他(),卻偏偏說()。

  3、()明明想(),可因為(),卻偏偏說()。

  4、有些人明明(),可因為(),卻偏偏說()。

狐貍和葡萄大班語言教案3

  活動目標:

  1.通過引導幼兒觀察圖片,讓幼兒理解故事內(nèi)容,能完整地跟老師講述故事情節(jié)。

  2.培養(yǎng)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述,并能認真傾聽同伴講述或觀看同伴表演的習慣。

  3.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力、想象力和表演故事的能力。

  活動準備:

  故事視頻、狐貍葡萄圖片、狐貍頭飾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小朋友,你們吃過葡萄嗎?誰能告訴老師,葡萄是什么顏色的?它又是什么味道的呢?今天呀,老師就要給小朋友講一個狐貍和葡萄的`故事,小朋友想不想聽啊?”

  二、出示圖片,引發(fā)興趣。

  1.第一幅圖片上畫的是誰?(狐貍)它是什么樣的表情?(笑瞇瞇的)

  2.第二幅圖片上畫了什么?(葡萄)它是什么顏色的?(紫色的)它的味道又是怎樣的呢?(酸酸甜甜的)

  三、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nèi)容

  1.欣賞故事

 。1)出示故事視頻,引導幼兒欣賞故事。

  提問:請你們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焼l(fā)幼兒說)

 。2)再次播放故事視頻,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nèi)容。

  提問:狐貍出來看到了什么?它來到葡萄下面想干什么?它是怎樣做的?結(jié)果怎樣?

  (3)引導幼兒跟老師集體講述一遍故事(重點引導狐貍見到了葡萄后的情境部分)。提問:葡萄為什么是酸的?故事里的小狐貍最后吃到葡萄了嗎?

 。4)引導幼兒完整講述一遍故事,理解故事的大致內(nèi)容。

  2.分角色表演:

 。1)教師講述故事,幼兒帶頭飾扮演角色進行表演。

 。2)幼兒兩人一組協(xié)商角色表演故事,一人講,一人扮演狐貍。

 。3)教師講述故事,請全班幼兒扮演狐貍進行表演。

  四、歸納總結(jié):

  教師小結(jié):講解故事的含義,狐貍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比喻有些人辦不成事,就借口說時機不成熟。

  五、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把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狐貍和葡萄大班語言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大班語言教案《狐貍和葡萄》04-19

狐貍和葡萄大班教案05-30

中班故事狐貍與葡萄的教案 狐貍和葡萄大班教案02-03

幼兒園大班語言領(lǐng)域教案:狐貍和葡萄02-19

《狐貍和葡萄》教案03-12

大班語言狐貍和烏鴉教案03-20

大班語言教案:烏鴉和狐貍03-19

大班語言教案烏鴉和狐貍03-18

大班語言教案狐貍和烏鴉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