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班教案6篇,歡迎大家分享。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分析服飾的各種特征,嘗試運用各種特征標記記錄服飾的相應特征。
2、積極參與討論活動,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活動準備:
1.分析服飾的各種特征。嘗試運用各種特征標記記錄服飾的相應特征。
2.積極參與討論活動。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活動準備
1.2張服飾特征表格。各種不同顏色、大小、款式的服飾若干、水彩筆、鉛筆、糨糊。
2、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服飾,學習做服飾證件。
。1)教師展示一件服飾(該服飾的顏色、大小、款式同附圖中的一件相同),引導幼兒討論該服飾的特征。
。2)引導幼兒為該服飾做證明(即在記錄單上表示出該服飾的顏色、大小、款式等特征)。
2、學習在表一的各項特征標記下勾畫出該服飾的相應特征。
(1)引導幼兒從大小、顏色和款式三方面講述第一個服飾的特征。
教師:這是一件什么樣的`服飾,誰能按大小、顏色、款式的順序說出這件服飾的特征?
討論:這個服飾的特征在表一上能夠找到嗎?可以在表一的什么位置用“√”畫出這個服飾的特征呢?
。2)根據(jù)討論的結(jié)果,請個別幼兒嘗試在表一中勾畫這個服飾的特征。
。3)集體檢查勾畫的位置與特征是否正確。
。4)遷移勾畫特征的經(jīng)驗,完成表一中其他服飾特征的分析與勾畫活動。
3、根據(jù)表二中大小、顏色、款式的特征正確選放服飾。
。1)教師出示服飾特征表二,引導幼兒觀察、比較表二與表一的區(qū)別。
。2)請個別幼兒表述同一排中的三個特征,找出相應的服飾貼在表格左邊的空格處。
(3)請其他幼兒檢查所找到的服飾是否正確,為什么。
。4)用同樣的方法,讓幼兒根據(jù)每一排的三個特征找出相應的服飾,并說出理由。
4、幼兒操作活動,教師巡回指導。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用對邊折后再用撕的方法撕蠟光紙的技能。
2、用小長條粘貼鞭炮,學習安排合理的粘貼位置。
3、發(fā)展手指肌肉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人手一份紙工操作紙
漿糊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教師:小朋友們,過年的時候你們聽到過鞭炮聲嗎?那你們見過鞭炮嗎?鞭炮是什么樣子的?(請個別幼兒說說)
小結(jié):鞭炮通常是一串串的,一個接著一個相連在一起,像小朋友站隊一樣,一個一個排的非常整齊,只要一點火在最下面的那顆鞭炮,它們就會一個跟一個地發(fā)出響聲。
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材料,一起來做一串鞭炮好嗎?
二、基本部分
1、講解操作方法
請小朋友們看老師是怎樣來做成一串鞭炮的,先把這紅色紙上的一個一個的鞭炮小心的撕下來,來部撕好了后,再用你的'手指粘一點漿糊,涂在鞭炮的背后,叫這顆沾好了漿糊的鞭炮去排隊吧,它應該排在哪里呢?應該一個跟著一個往下面排,這樣一個一個的鞭炮排好了隊,長長的一串鞭炮就做好了,你們也很想來試試了嗎?
2、發(fā)放材料
請小朋友把紙一份一份地傳下去,就可以開始撕了,撕完了老師就會給你拿漿糊。
3、幼兒操作,老師指導,提醒幼兒在恰當?shù)奈恢梅胖帽夼,并且讓畫面整潔?/p>
三、結(jié)束部分
點評作品,表揚畫面整潔的小朋友,并針對出現(xiàn)問題作出糾正。
大班教案 篇3
設計思路:
散文詩《落葉》是大班語言領域活動中的一課,其選材來自我們身邊的自然事物,自然界的神奇變化總是吸引幼兒關注、好奇的目光,激發(fā)起幼兒探究的欲望。
《綱要》指出,在幼兒園的語言教育中,我們要"引導幼兒接觸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yōu)美,并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
因此,在本次活動中,我通過多種活動形式為幼兒創(chuàng)造了一個以看、聽、說為主體的語言環(huán)境,讓幼兒在環(huán)境中產(chǎn)生對語言的興趣,調(diào)動幼兒想說、愛說、愿說的欲望,同時也將各領域的內(nèi)容有機整合,從而讓幼兒多維度地去感受美、欣賞美、體會美與表現(xiàn)美。
活動目標:
1、能專心欣賞散文,理解內(nèi)容,感受秋天葉落的優(yōu)美意境。
2、初步領會散文中擬人與夸張的修辭手法,并能由此展開聯(lián)想與想象進行仿編。
3、通過多種活動形式加深對作品的體驗與理解,運用多種方法進行表征。
4、培養(yǎng)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5、能分析故事情節(jié),培養(yǎng)想象力。
6、能仔細傾聽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節(jié)。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家長、幼兒、教師共同收集有關資料,引導幼兒感受秋季氣候的變化;了解相關季節(jié)氣候變化對人類、動植物的影響。
2、物質(zhì)準備:
。1)拍攝幼兒秋游時觀賞秋景和收集落葉的相關活動錄像資料。
。2)動畫課件、電視機、攝像機、錄音機、音樂磁帶。
。3)準備各類落葉、玩偶、插入式仿編操作卡、落葉做成的表演道具(皇冠、面具、扇子、服飾等)、落葉圖書一本、供幼兒拓印及拼貼活動的材料(如圖紙、膠紙、剪刀、彩筆、顏料)等。
活動過程:
一、引題:經(jīng)驗講述。(播放幼兒秋游的`錄像資料片段,讓幼兒根據(jù)自身已有經(jīng)驗談談觀賞秋景、撿落葉時的發(fā)現(xiàn)。)
1、談話引題:小朋友,上次老師帶你們?nèi)デ镉蔚臅r候,你看到了什么景物?有什么發(fā)現(xiàn)?
2、幼兒七嘴八舌地說出自己不同的發(fā)現(xiàn),教師相機引出今天要學習的本領:散文詩《落葉》
二、播放動畫課件,引導幼兒欣賞散文,并通過看、聽、說幫助幼兒理解散文內(nèi)容。
。ㄒ唬┬蕾p散文。(利用動畫課件資料,引導幼兒欣賞配樂散文詩,讓幼兒感受作品優(yōu)美的意境。)
1、師引入:小朋友,現(xiàn)在我們通過課件演示來欣賞這首優(yōu)美的散文詩吧。(播放動畫課件,幼兒欣賞。)
2、提問:小朋友,你聽了這首優(yōu)美的散文詩有什么感受?
3、幼兒自由回答,教師適當引導。
4、再次提問:你最喜歡的是哪一句?為什么?
5、幼兒手舞足蹈地說出自己的感受。教師激發(fā)興趣,并根據(jù)回答作進一步的引導。
。ǘ┓侄窝菔菊n件同時配以肢體動作引導幼兒領會并理解詩歌內(nèi)容。(利用課件動畫畫面以及肢體動作,引導幼兒分段欣賞作品中擬人與夸張的內(nèi)容(如:小蟲爬過來,躺在里面,把它當作屋子。)
1、播放動畫,分段學習,運用問答式的方法以及肢體動作來加深幼兒對作品的理解。
a、播放課件1,師提問:秋天到了,樹上的樹葉發(fā)生了什么變化?(豐富詞匯:飄落)
b、播放課件2,師提問:樹葉落在了哪里?誰看見了,把它當做什么?
c、播放課件3,師提問:樹葉又落在了哪里?誰看見了,把它當做什么?
d、播放課件4,師提問:樹葉還落在了哪里?誰看見了,把它當做什么?
e、播放課件5,師提問:樹葉最后又落在了哪里?誰看見了,把它當做什么?是怎么說的?
2、組織幼兒討論:燕子為什么說來信了?燕子為什么要到南方去?
(1)幼兒分組討論;
(2)集體交流與分享;
。3)根據(jù)幼兒的回答。
師小結(jié):小朋友說得真好,是的,葉子變黃落下來就是秋天告訴燕子,天氣變冷了,提醒小燕子要到南方去過冬了,因為南方可暖和了。
3、師總結(jié):小朋友今天表現(xiàn)得真好,通過這首散文詩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季節(jié)的變化特征,同時也知道了季節(jié)的氣候變化對動植物的影響,就像秋天到了,樹葉變黃了,落下來離開媽媽的懷抱;以及秋天到了,天氣變涼了,小燕子就要飛到暖和的地方去。
(三)朗誦散文詩,進一步理解散文詩的內(nèi)容。
小朋友,剛剛我們一起分段學習了散文詩,現(xiàn)在就請小朋友跟著動畫一起來朗誦這首散文詩吧。
三、仿編散文詩。
1、師引導:落葉可以當做房子,當做小船,當做傘和信,落葉還會落在哪兒?還有誰看見了?又把它當什么?誰能想出和別人不一樣的?
2、引導幼兒相互討論后仿編。
3、分享與交流:將自己仿編的詩歌在集體面前大膽地說出來。
4、將自己仿編的詩歌內(nèi)容畫出來。
5、展示作品并相互評價。
四、分組活動(延伸活動)
1、利用葉子制作成的皇冠、面具、服飾等表演道具,播放配樂散文詩、樂曲《小樹葉》等,讓幼兒表演散文內(nèi)容或進行歌表演。
2、提供玩偶,讓幼兒操作手中的玩偶進行角色表演或進行講述活動。
活動反思:
《落葉》是一首優(yōu)美的散文詩。在活動中,我使用了圖片教學的方法,讓幼兒更易于理解詩歌。而且每一環(huán)節(jié)都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說話、表達的機會,達到語言的落腳點。仿編環(huán)節(jié),幼兒大膽想象,敢于表達。
正因為如此,孩子們的表現(xiàn)更為主動了,并將活動推向了高潮。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復習10以內(nèi)的加法算式,發(fā)展幼兒的計算能力。
2、能積極參與數(shù)學活動,大膽回答問題。
3、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4、喜歡數(shù)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游戲,培養(yǎng)思維的逆反性。
【活動準備】
動物頭飾兩個,水果圖片三個,星星,答題卡若干(與幼兒數(shù)量相同)學具小花若干
【活動過程】
一、預備活動:
1、問候,組織幼兒
2、手指游戲:十個阿姨來摘梨
二、集體活動
創(chuàng)設情景: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好朋友,小朋友想不想看看它是誰?(出示小貓頭飾)小貓說:我要去找我的好朋友小熊,我想給他帶一籃水果,可是這群可愛的水果寶寶設置了迷宮,我只有回答正確它們的問題,順利通過迷宮,才可以帶走這些水果,到達小熊的家,小朋友們,你們愿意幫助我嗎?(愿意)
1、小貓開始闖迷宮,首先遇到了水果菠蘿:請小朋友回答出我的問題就可以帶走我,(算式題2+3= 4+3=等)
2、第二個遇到了櫻桃,櫻桃的難題是釣魚游戲:魚鉤上方為加法算式題,請幼兒找到身上有正確答案的小魚
3、葡萄:智慧樹。把幼兒分成男女兩組進行搶答,哪組最先把五顆智慧星的加法算式題回答正確,哪組為勝利,由勝利組幫助小貓摘走水果葡萄
(此環(huán)節(jié)可使用學具小花進行算式題的`驗證活動)
三、幼兒操作練習
小貓在小朋友的幫助下,終于來到了小熊家,小熊見到好吃的水果說,謝謝小朋友們,為了感謝你們的幫助,我也有禮物送給你們,是愛心答題卡:請小朋友把卡紙上的加法算式題計算得數(shù),遇到不會的題可以使用小花學具進行邊操作邊計算,最后交給老師,教師有針對性的加以指導。
四、小結(jié),收拾學具
【活動反思】
我們常說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法寶,如何在課堂上真正用上這個工具,是擺在我們教師面前的問題。我認為要根據(jù)智障兒童自身的特點,激發(fā)學生快樂學習就要采取多樣的教學形式。在本節(jié)課《復習10以內(nèi)的加法》中我采用了以下的措施:
一、設計數(shù)學游戲,使學生樂在其中。
根據(jù)低年級學生心理特點,在教學中我注意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不斷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望。他們最喜歡做游戲,讓學生在做中學,在玩中學,在快樂中學,應該成為低年級的重要形式。所以,這節(jié)課我始終以游戲貫穿始終。
上課開始我沒有用以前的10的組成口訣來進行復習,而是將口訣填入到孩子們熟悉的歌曲中進行復習,勢必比一味地與學生對答效果要好。為了測試學生掌握的情況,可以組織師生互動游戲。我與學生玩“尋找小貓咪”的游戲。我先扮成小貓“喵”幾聲,然后學生根據(jù)我的幾聲,再接著“喵”與我的湊成10。這樣既活潑,趣味性強,又提高了學生辨別正誤的能力,真是一舉兩得好辦法。通過一些游戲,學生就會感到學有勁頭,學有樂趣,學有所獲,由此生發(fā)的熱愛數(shù)學的情感就會自然而然爆發(fā)出來。
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廣開思路。
精彩的問題情境對這些學生來說很有吸引力,在教學中我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設計能吸引學生的問題情境,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參與到數(shù)學活動中獲得知識,發(fā)展思維,同時獲得美的享受。
學生的想象是豐富多彩的,出示一幅圖讓學生自由說一說,簡單的一帶而過,這樣體現(xiàn)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也體現(xiàn)了教師的主導地位。再后來的幾幅圖一出示,A組學生基本上能自己看懂題意。再者,當我向?qū)W生展示學習素材后,留給學生一定的思考空間,使學生深深感受到知識的深奧,并可以激發(fā)他們進一步學習的興趣。
大班教案 篇5
綜合:
我設計的名片
目標:
1、在了解名片外觀、基本功能的基礎上,嘗試為自己設計一張名片。
2、進一步了解有關“我”、“我家”的一些信息,體會自己是與眾不同的。
準備:
1、幼兒已觀察過收集的各種名片,并開展過分享交流活動。
2、32K鉛畫紙或卡紙、蠟筆、水彩筆等工具。
過程:
一、討論重現(xiàn)
1、名片上哪些重要的內(nèi)容,可以告訴我們什么?
2、如果請你來為自己設計一張名片的話,你的'名片上可以有些什么?
追問,如:電話(姓名)怎樣畫更清楚?
不會寫字怎么辦?
怎樣畫可以讓別人知道你住在五樓?等等……
。ㄗ穯栆層變焊心康、更清晰地表達)
3、除了畫和寫名片上的重要內(nèi)容,還可以怎樣打扮使這張名片更漂亮?
二、創(chuàng)作聯(lián)想
1、幼兒選擇紙、彩筆等工具。
2、引導幼兒清晰地將自己的電話、地址等內(nèi)容用文字或圖片的形式表達。
3、及時表揚有創(chuàng)意的想法。
三、分享交流
1、向別人介紹自己,說說名片上的內(nèi)容。
2、將幼兒制作的名片投入語言區(qū),互相猜猜這是誰的名片?進一步了解自己的朋友。也可在美工區(qū)繼續(xù)投放材料,鼓勵幼兒設計自己的名片。
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感知泥土的特性以及含水量與泥土濕度之間的關系。
2、體驗自由創(chuàng)造的樂趣。
3、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jù)所觀察到得現(xiàn)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zhì)。
5、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xiàn)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活動準備:
1、事先尋找一處安全的、有水源的泥地(最好靠近稻田)。
2、幫助幼兒獲得玩沙的經(jīng)驗。
3、易拉罐、玻璃瓶、塑料瓶、小水桶、廢報紙等。
4、給幼兒剪好指甲。
活動過程:
一、看泥
1、帶領幼兒來到泥地,引導幼兒用腳踩踩,用樹枝戳戳泥地,說說自己的感覺。
2、請幼兒分別從各處抓幾把干泥土放在廢報紙上,看看泥土里藏著些什么(小石子、樹葉、草根等),并要求幼兒把它們與泥土分離開來。
3、清除雜質(zhì)后的泥土看上去怎么樣?用手搓捏有什么感覺?
4、請幼兒用石塊敲擊泥土,看看它們會怎么樣。告訴幼兒土壤就是由這些較小的泥土顆粒組成的。
5、引導幼兒通過回憶說說泥與沙的不同。
二、和泥
1、有什么辦法可以使這些比較干的泥土變濕呢?(加水。)
2、請幼兒用各種辦法取水來濕潤泥土,感知干泥土與濕泥土的不同以及加水量的多少與泥土濕度之間的關系。
3、鼓勵幼兒邊和泥,邊互相交流和泥感受,如:泥土太濕,就會因太軟而不易成形;泥土太干,就會因太硬而不易揉捏
4、引導幼兒討論:有什么辦法可以使干泥變濕,濕泥變干?
5、幫助幼兒和出軟硬適度、有一定彈性的泥團。
三、玩泥
1、與幼兒一起自由玩泥巴,鼓勵他們邊玩,邊自由交流,引導他們互相學習。
2、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的玩泥方法,以拓展其他幼兒的思路。
①將泥搓成圓球放在地上滾動,使其粘上樹葉、小石子等,形成一個“超級球”。
、谟脴渲Π讶舾蓚泥球串在一起做成“羊肉串”、“豆腐干串”等,做“燒烤店”的游戲。
、蹖⒛嘀苯雍讲A炕蛩芰掀客饷妫龀少|(zhì)樸的“泥瓶子”,并在瓶外用樹枝刻畫或用樹葉粘成自己喜歡的圖案。
、軐⒛嗤磷龀纱箫,并用樹枝在上面刻印圖案,或?qū)淙~撕碎撒在上面當作蔥花、芝麻等。
⑤捏可愛的泥娃娃,并借助樹枝、石子等裝飾細節(jié)部分。
3、鼓勵幼兒自由走動,互相觀摩學習。
4、帶領幼兒一起做“響炮”。
、俅蠹彝娴眠@么高興,我們一起用泥來做個“響炮”吧!
、诮處熓痉丁绊懪凇钡淖龇ǎ簩⒁粓F拳頭大小的泥搓圓,用拇指在泥團中間挖個坑,然后用拇指轉(zhuǎn)動泥團,用食指配合使其外部成碗狀,最后,把“碗”底捏薄,使其薄于其他部位。
、劢處熓痉丁胺排凇保合韧衅稹绊懪凇保缓笫箘艑⑺箍墼诘厣希ㄗ詈迷谑迳希。在空氣的推動下,“炮”會破裂發(fā)出響聲。
④請幼兒學著制作,享受自由游戲的快樂,提醒幼兒注意安全。教師同時在旁用泥做一個以備后用。
四、用泥做“小湖”
1、教師在剛才做的`里倒入水,啟發(fā)幼兒看看這個像什么。(池塘、小湖、游泳池等。)
2、引導幼兒仔細觀察這個是否滲水,說說為什么。
3、請幼兒設想:如果這個放在野外,會有什么結(jié)果?(如雨水一淋會酥,太陽一曬會裂,風兒一吹會干等。)
4、請幼兒在“小湖”中放入樹葉當小船、小魚等,與幼兒約定第二天再來看結(jié)果。
5、啟發(fā)幼兒把玩泥場地收拾干凈,以免污染環(huán)境。臨走請每個幼兒帶一件得意之作回園,并啟發(fā)幼兒用塑料袋裝些肥沃的泥土回園養(yǎng)花。
活動延伸:
1、請幼兒將自己的作品晾干后著色,體驗制作的樂趣。
2、如有可能,帶領幼兒到附近的磚瓦廠或陶瓷廠觀看工人制磚、制陶。
活動反思:
《幼兒園指導綱要》中所說: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xiàn)象的特點、變化規(guī)律產(chǎn)生興趣和探究的欲望,從而使孩子更親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做一個生活的熱愛者。作為幼兒教師的我更應該注重激勵、呼喚、鼓舞幼兒去動手、去操作、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4-11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5-19
大班語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的教案11-26
【經(jīng)典】大班教案07-21
大班教案(精選)07-23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7-23
大班教案07-20
大班教案[精選]08-11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