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nèi)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
1.理解歌曲所表現(xiàn)的內(nèi)容,感受歌曲中勞動號子歡快、有力的旋律、節(jié)奏及風格風格。
2.引導幼兒用熱情、有力、歡快的聲音歌唱,表現(xiàn)勞動者積極的情緒情感。
3.初步認識圖譜,學習看指揮用自然的聲音進行演唱,并能表現(xiàn)“嗬嘿”的氣勢。
4.喜歡參與活動,體驗歌唱活動的樂趣。
重點難點:
認識圖譜并能看指揮進行演唱,并能表現(xiàn)“嗬嘿”的氣勢。
活動準備:
1.節(jié)奏圖譜
2.音樂《加油干》。
3.場地布置,幼兒座位呈馬蹄形擺放,
4 . 自制沙球,響板,雙響筒各六個
活動過程:
一、 欣賞音樂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段好聽的音樂,我們一起來聽聽。
這首曲子的名字叫什么?《加油干》,聽了這首歌曲后你有什么感受?(有力氣,有勁)
1.師:對了加油干是一首勞動時加油的歌曲,每當聽到這首歌曲,農(nóng)民伯伯勞動起來就會更有勁、更有精神。今天果園的農(nóng)民伯伯對我說:今年他種的蘋果,香蕉和橘子全部都豐收了,我聽了真高興了,我想給他們唱首歌。
2.教師范唱。(無音樂伴奏)
你們也想為農(nóng)民伯伯加油嗎?我們一起來唱一唱。你們聽老師勞動的時候,嘴巴里會發(fā)出什么聲音?(引出“嗬嗨”)
3.師:現(xiàn)在你們來勞動,老師為你們唱加油歌。◣熡R練唱)
幼兒跟著老師演唱。再次提問:你覺得在唱這首歌時,哪些地方要用點力,那 “嗬嗨”可以用什么動作來表示?(雙手握拳)我們一起來唱一唱。
我們再來唱一遍這一次聽好要求,許老師先唱唱到“嗬嗨”時小朋友一起唱。記得要加上動作。
二、出示圖譜
出示圖譜老師這里有一張加油干的圖譜,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圖譜上有什么?(愛心,蘋果,香蕉,橘子)這里有一個愛心表示拍一次手,這里有一個大愛心和小愛心你知道是怎么拍手的?大愛心表示拍手慢一點,小愛心表示拍手快一點,我們一起來試一試,拍到蘋果出我們要拍腿拍快一點而且要拍四下 ,看到香蕉我們就要拍肩膀,也要拍四下,看到橘子就拍頭,也是拍四下。
1 . 看圖譜做動作
2 . 幼兒嘗試用自己的`身體表現(xiàn)動作。
3 . 幼兒邊聽音樂邊練習身體動作。
三、用打擊樂器打節(jié)奏
1 . 看,今天老師還帶來了樂器,今天我們就給加油干來打節(jié)奏(拿出打擊樂器,讓幼兒說說這些樂器的名稱)
今天老師帶來了響板,雙響筒,自制沙球。這次我們不拍手了用樂器來把加油干唱出來。
幼兒一起看圖譜打擊樂器。
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聽音樂打節(jié)奏。
教師和幼兒全部拍手。
教師點圖幼兒拍。
四、結(jié)束
農(nóng)民伯伯聽了你們演奏的這么有力,他真開心,他想請你們到他們的果園里去品嘗果子。我們一起出發(fā)吧。
《中班打擊樂教案 加油干》摘要:的歌曲,每當聽到這首歌曲,農(nóng)民伯伯勞動起來就會更有勁、更有精神。今天果園的農(nóng)民伯伯對我說:今年他種的蘋果,香蕉和橘子全部都豐收了,我聽了真高興了,我想給他們唱首歌。
中班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對幼兒園的數(shù)學教育活動提出了新的規(guī)定和要求:即“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shù)量關系并體驗到數(shù)學的重要和有趣……”中班初期的幼兒仍有著小班幼兒的學習特點,所以在中班初期的數(shù)教育活動中,比較適宜采用游戲方式,讓幼兒在游戲情境中反復操作,從而建構(gòu)數(shù)概念。
選擇既簡便又符合幼兒興趣的操作材料是本次設計的一大宗旨。在平時的區(qū)域活動中,我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很喜歡玩夾夾子的操作游戲,于是我們通過一次“把木夾變小魚”的美術活動,和孩子一起完成了本次操作活動的主要學具——小魚,然后選用了隨手可得的筷子,設計了曬小魚、變小魚、包裝小魚等一連串的游戲活動,旨在通過這些游戲促使幼兒主動練習用“添上”或“去掉”的方法把不一樣多的數(shù)量變成一樣多的數(shù)量,學習6以內(nèi)數(shù)量多少的比較,讓幼兒在游戲中既自然地形成數(shù)概念,同時滿足夾夾子的游戲愿望,鍛煉了手部的小肌肉力量,使數(shù)學活動更具有情趣性。
活動目標:
1.在正確感知6以內(nèi)數(shù)量的基礎上學習比較6以內(nèi)數(shù)量的多少;
2.學習用“添上”或“去掉”的方法把不一樣多變成一樣多;
3.在游戲中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點:
學習把不一樣多變成一樣多的方法。
活動難點:
歸納幾種把不一樣多變成一樣多的方法。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在日常生活中幼兒已會辨認1-6的數(shù)字;會正確區(qū)分紅色和藍色;幼兒會使用木夾子;幼兒會念“曬魚”的兒歌。
2、物質(zhì)準備:
教具:1——6的數(shù)字卡;5條紅魚和3條藍魚的示意圖三張;紅、藍水彩筆各一支;進場音樂和游戲進行時的音樂各一段。
學具: 紅、黃、藍、紫色小魚若干(木夾子染上顏色、畫上眼睛當小魚);筷子人手兩根; 包裝錯誤的小魚若干份(卡紙中間寫有1——6中的任意一個數(shù)字,卡紙邊上夾上與中間數(shù)字不一樣多的小魚);大籮筐一個;小籮筐3個;小水桶24個。
活動流程:
一、師生拎小魚桶入場,激發(fā)幼兒活動興趣
。ㄓ變毫嘀b有紅色、蘭色小魚的小魚桶室外排隊)。師生一起跟隨音樂愉快入場。
二、游戲一:曬小魚(紅色),會準確地進行手口一致點數(shù)并說出總數(shù)(數(shù)量盡量控制在6以內(nèi))
1、老師講解“曬魚”游戲的規(guī)則和要求。
2、師生一起在音樂聲中“曬小魚”,老師提醒幼兒邊曬小魚邊點數(shù)。音樂停的時候,大家都停止“曬小魚”。
2、幼兒數(shù)數(shù)自己曬了幾條紅色小魚?
3、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曬的小魚數(shù)量。
4、老師舉1——6的數(shù)卡,每舉一個數(shù)卡,請曬了相應數(shù)量小魚的幼兒站起來展示一下。
三、游戲二:變小魚,學習用“添上”或“去掉”的方法把不一樣多的變成一樣多
1、幼兒嘗試把自己的紅色小魚變得跟老師的一樣多
。1)老師出示自己曬的一串紅色小魚(數(shù)量為5),請幼兒一起數(shù)一數(shù),老師曬了幾條紅魚?
。2)請幼兒比一比自己曬的小魚數(shù)量和老師曬的小魚數(shù)量,誰多?誰少?
。3)啟發(fā)幼兒想一想用什么辦法把自己的小魚變得跟老師的一樣多?
。4)幼兒操作,老師個別指導。
。5)請幼兒說說自己用什么辦法把小魚變得跟老師的一樣多?老師小結(jié)。(豐富詞“添上”)
2、師生曬藍色小魚
。1)師生在音樂聲中比賽“曬魚”,(游戲規(guī)則同上面曬紅魚的規(guī)則)。
。3)音樂停的時候,停止“曬魚”,請幼兒輕聲、快速地數(shù)數(shù)自己曬了幾條藍色小魚?
3、幼兒嘗試把自己的藍色小魚變成和老師的一樣多
。1)數(shù)數(shù)老師曬了幾條藍色小魚?(老師出示自己曬的藍色小魚,數(shù)量為3。)
。2)引導幼兒想一想,用什么辦法把自己曬的藍色小魚變得跟老師的一樣多?
。3)幼兒操作,老師個別指導。
(3)請幼兒說說自己用什么方法把藍魚變得跟老師一樣多?老師小結(jié)。(豐富詞“去掉”)
4、幼兒練習用“添上”或“去掉”的方法把自己的紅色小魚和藍色小魚變得一樣多
。1)請幼兒比一比自己的紅魚和藍魚,誰多?誰少?
。2)引導幼兒想一想能用幾種方法把紅魚和藍魚變得一樣多。
。3)幼兒操作,老師個別指導。
。4)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的方法,老師出示相應的“添上”或“去掉”的示意圖。
5、請幼兒把自己的紅魚和藍魚放在小魚桶里,師生一起送到指定的地方。
四、游戲三:包裝小魚,練習用“添上”、“去掉”的方法把不一樣多的變成一樣多
1.老師講解游戲規(guī)則:“食品加工廠有一批小魚不符合包裝要求,每一份小魚數(shù)量與包裝紙上的數(shù)字不一樣多,有的小魚多了,有的小魚少了,看看你們能不能用合適的方法又快又準確地把它們變得一樣多。包裝對了就放到盒子里。”
2.幼兒按“包裝紙”上的數(shù)字進行糾錯操作,老師提醒幼兒互相檢測。
五、結(jié)束整理,分享游戲的快樂
師生一起整理學具,退場。
活動延伸:
把“小魚”等學具帶回活動室,可在自選活動中繼續(xù)進行數(shù)物匹配的操作。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與同伴共同分享玩紙箱的樂趣。
2、探索大小紙箱的多種玩法。
3、通過玩游戲鍛煉幼兒的鉆、爬、跳、平衡能力。
4、在游戲中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能力、創(chuàng)造性思維,同時培養(yǎng)其團結(jié)互助的。
活動準備:
1、各種大小紙箱若干、課件。
2、音樂:《去郊游》、《火車開了》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幼兒興趣:
1.隨音樂入場:老師帶領孩子去“快樂大本營”去旅游。
2.讓幼兒自由發(fā)現(xiàn)寶貝,說說其用途、材料、大小。
二、探索紙箱的玩法:
1.自由玩?山Y(jié)伴互相學習。
2.交流玩法,繼續(xù)嘗試。教師推薦有趣的玩法大家一起玩。
三、闖關游戲:
1.過小河(鍛煉孩子的跳躍能力)幼兒排成一排,雙腳一起跳。
2.走獨木橋。(鍛煉幼兒的平衡能力)幼兒排成一排,雙手側(cè)平舉走獨木橋。
3.小火車鉆山洞的游戲。(鍛煉幼兒的鉆爬能力)幼兒分兩組:第一個幼兒當火車頭,其他幼兒扮車廂。將一只手臂搭在前面幼兒的'肩上,另一只手臂作車輪轉(zhuǎn)動的動作。伴隨音樂《火車開了》進行鉆爬游戲。那組最后一名幼兒先爬出山洞奪到小紅旗為勝。
勝利到達神秘的“展覽館”
活動延伸:
一、展示紙箱的廢品利用作品。提高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
二、增長幼兒見識:各種材料的儲物箱。以后繼續(xù)學習和探索。
活動結(jié)束:
幼兒“抬花轎”離場,繼續(xù)與更多小朋友一起玩游戲分享快樂!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 訓練幼兒的觀察力和反應力。
2. 訓練幼兒快跑能力及在快跑過程中 能主動避讓伙伴,立定時平衡自己的重心。
3. 加強幼兒間的情感交流,發(fā)展幼兒的交往合作能力。
4. 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玩神奇的魔毯。
5. 能積極參加游戲活動,并學會自我保護。
重點難點
1.訓練幼兒快跑能力及在快跑過程中 能主動避讓伙伴。
2.加強幼兒間的情感交流,發(fā)展幼兒的交往合作能力。
活動準備
錄音機音樂磁帶,大灰狼頭飾,各種小動物頭飾共五個,報紙八張;四把小椅子圍成大灰狼大家。
活動過程
一、活動準備:(請幾名小朋友戴上頭飾扮小動物)
1. 介紹小動物及“魔毯”。
2. 熱身運動(大象走路、洗澡、小貓走路、小兔走路)。
二、游戲活動:
1. 第一次狼來了。(大灰狼來了的音樂:出現(xiàn)一只大灰狼四處張望找食)。
老師:糟了糟了 ,大灰狼來了,怎么辦了?讓我們呢找個地方躲一躲吧。
對了,地上有魔毯,趕緊躲到“魔毯”上去吧。
幼兒跑,大灰狼抓,沒抓到就回到家門口睡覺。
歡快的音樂,帶領幼兒做拍手游戲。同時將魔毯減少兩張。
2. 第二次狼來了。(大灰狼來了的音樂,出現(xiàn)三只大灰狼)。
糟了糟了 ,大灰狼又來了,我們趕緊到魔毯上去吧。我們的魔毯變少了,怎麼辦?大家靠近點站。
。ㄓ變号,大灰狼帶走了兩個沒站在魔毯上的小朋友,關進大灰狼的家。)
小朋友,大灰狼走了嗎?
走了。
大家快出來。剛才大灰狼抓走了兩個小朋友,所以,大家在做游戲時可要提防著大灰狼喲。來吧,讓我們接著做拍手游戲吧。
。g快的音樂,大灰狼又在家門口睡覺,幼兒做拍手游戲,又減少兩張魔毯。)
3. 第三次狼來了。
。ù蠡依莵砹说囊魳,同時出現(xiàn)三只大灰狼)
哎呀,大灰狼又來了,孩子們快躲起來。
。ㄓ變号,大灰狼帶走沒有躲到魔毯上的小朋友,然后在家門口睡覺)
4. 小結(jié)活動情況。
5.解救被狼抓走的同伴。
。▎l(fā),引導小朋友說出自己的解救辦法)
三、放松活動。
大灰狼被我們抓住了,小朋友也就回來了,我們也跑累了,讓我們放松一下吧。小朋友們自己在圓圈里找地方和老師一起做(舒緩的音樂)
師:拍拍你的小腿,拍拍我的小腿
捏捏你的大腿,捏捏我的大腿
踢踢你的腳,踢踢我的腳
甩甩你的左手,甩甩我的左手
甩甩你的右手,甩甩我的右手
搖搖你的頭,搖搖我的頭
教學反思
“魔毯”這個游戲活動,在備課時我從訓練幼兒的'觀察力和反應力及幼兒的快跑能力和在快跑的過程中能主動避讓同伴。立定是能平衡自己的重心。并能加強幼兒簡的情感交流,發(fā)展幼兒的交往合作能力這個目標考慮。游戲方法上能使全體幼兒同時參加,合作進行游戲角度考慮。讓每個幼兒滿足自己的需求,享受到快樂。
在整個游戲過程中,師生配合,互動較好,給孩子有適度的活動空間,情感,態(tài)度、知識等方面得以發(fā)展,對個別幼兒的特征還不夠了解,把握教育內(nèi)容的核心,師生互動比較好。如果重新上這節(jié)課,我讓小朋友毛遂自薦和我換位,自己組織活動,老師指導,然后說出他們活動時的心情和之后的想法,這樣有利于孩子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知道制作樹葉標本的前期準備過程:采集、清潔與干燥,初步了解樹葉標本在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制作樹葉標本的基本方法與主要工具、材料。
3、感受樹葉的多樣與美麗,對植物產(chǎn)生探究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到戶外觀賞落葉,并撿回自己喜歡的各種落葉,要求樹葉完整、平整。
2、制作樹葉標本過程的錄像和做好的樹葉標本若干。
3、制作標本的前期準備工作所需要的工具與材料:抹布、較厚的舊書(幼兒自帶)、皺紋紙。
4、電教設備:投影儀、電腦。
活動過程:
。ㄒ唬┮l(fā)幼兒觀賞樹葉標本的`興趣。
1、教師和幼兒一起唱歌曲《小樹葉》。
2、教師:小朋友都喜歡各種各樣的樹葉,還撿回了許多自己喜歡的樹葉。老師也很喜歡各種美麗的小樹葉,你們看這些都是老師喜歡的落葉,它們好看嗎?你們知道它們的名字嗎?
。ǘ┙處熞龑в變赫J識并欣賞樹葉標本,了解制作標本的意義。
1、引導幼兒觀察樹葉標本與落葉的區(qū)別。
教師:這些樹葉和小朋友剛撿回來的樹葉一樣嗎?這些樹葉還有什么好聽的名字?(樹葉標本)
2、幼兒觀賞樹葉標本。
。1)教師引導幼兒認識樹葉標本:你們見過樹葉標本嗎?在哪里見過?
。2)教師:為什么有人要采集樹葉做標本?標本有什么用?
3、教師和幼兒共同小結(jié):標本就像照片一樣,它能讓大家更清楚地認識許多不同的植物,非常方便。樹葉標本不會枯掉、也不會腐爛,因此可以存放很長時間。
。ㄈ┎シ配浵,讓幼兒了解制作樹葉標本的簡單方法。
1、讓幼兒猜猜、說說制作樹葉標本的方法。
2、觀看錄像,教師肯定幼兒的已有經(jīng)驗。
3、重點討論制作樹葉標本需要做哪些前期準備工作。
。ㄋ模┙處熀陀變阂黄鹫順淙~,為制作樹葉標本做準備。
引導幼兒按照以下程序完成制作樹葉標本的初步工作:選擇完整、平整的樹葉—用抹布清潔樹葉—用皺紋紙干燥樹葉—用較厚的舊書夾壓樹葉。
活動延伸:
1、日常滲透:帶領幼兒定期為樹葉換皺紋紙,待觀察若干天樹葉完全干燥后,就可進行標本制作。
2、家園共育:請幼兒向家長了解制作樹葉標本的方法與步驟;家長利用幼兒用書《樹葉標本》,引導幼兒進一步感知樹葉標本的制作程序。
3、區(qū)域活動:在科學活動區(qū)提供各種樹葉標本,供幼兒認識。
中班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根據(jù)《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科學領域中的科學探究第一條目標"親近自然,喜歡探究"(4—5歲幼兒喜歡接觸新事物,并樂于探索)。結(jié)合幼兒喜歡探究動物的興趣特點和本次"愛我中華——沙漠"這一主題,我設計了別開生面的一課:《沙漠動物的生存本領》。沙漠就是沙漠,沙漠在孩子的生活里很少見,沙漠到底是什么樣子?沙漠里有什么動物?它們又有什么生存本領呢?圍繞這一主線,逐漸激發(fā)幼兒的探索熱情和想要解開謎底的求知欲望。
活動目標:
1、了解沙漠的環(huán)境特征:地面被沙覆蓋、荒蕪、雨水稀少等。
2、認識沙漠里的六種動物,了解它們的生存本領。
3、安靜傾聽同伴的講話,并感受大家一起談話的愉悅。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重難點:
了解沙漠中六種動物的生存本領
活動準備:
教學課件ppt、影視資料
活動過程:
一、認識沙漠,了解環(huán)境特征。
1、出示沙漠圖片,激發(fā)幼兒認識沙漠的`興趣。
這是什么地方?沙漠的地面全是什么?
2、觀看沙漠的錄像,了解沙漠的環(huán)境特征。
3、教師和幼兒一起小結(jié)沙漠惡劣的環(huán)境特征。
4、猜猜什么動物會在沙漠里生存?
二、認識生活在沙漠里的六種動物,了解其生存本領。
1、出示駱駝圖片。
師:畫面上的是誰?駱駝是什么樣子的?討論它有什么特殊的生存本領?
教師小結(jié):駱駝有長長的睫毛,可以阻擋沙子跑進眼睛;耳朵有毛,可以阻擋風沙;鼻孔可以自動閉合防風沙;身上的駝峰,可以儲藏營養(yǎng)。
2、認識沙蜥,了解其生存本領。
教師小結(jié):通過改變體色來控制體溫,從而減少身體水分的蒸發(fā)。
3、以同樣的方式來認識沙鼠、沙狐、長耳跳鼠、花背蟾蜍,重點了解他們的生存本領。
沙鼠:后肢比較長,能將身體遠離滾燙的沙地,每天幾乎不用喝水,用鋒利的爪子,可以挖掘很深的洞,并在洞里儲存大量的食物。
沙狐:挖洞本領高明,幾秒鐘就能挖好一個洞鉆進去,就像魚兒潛水一樣。
長耳跳鼠:白天天熱只呆在洞里,晚上出來捕食蟲子,聽覺十分敏銳,后退有力,在沙漠中跳躍能力強,遠離滾燙的沙地。
花背蟾蜍:不挖洞,以鼠類的洞穴為家,白天呆在洞穴里,黃昏出來活動,善于掩藏自已,撲捉大量飛蟲為食。
活動延伸:
教師小結(jié):沙漠雖然生存環(huán)境惡劣,但依然生活著許多動物,因為他們有各自高超的生存本領,除了以上幾種,還要響尾蛇、貓鼬、沙丘貓、地鼠龜?shù)。等以后我們長大了,可以親自到沙漠中去觀察。
中班教案 篇7
設計背景
講文明、謙讓是人類文明進步的表現(xiàn),是 對幼兒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著先已后人的一種自私現(xiàn)象。針對本班幼兒人數(shù)較多,在就餐、玩玩具、上廁所排隊等存在秩序混亂等現(xiàn)象,很有必要給小朋友上一堂有關文明秩序的活動課。
活動目標
1、學習互相謙讓,知道人多時要排隊,不擁擠。
2、從小培養(yǎng)幼兒講次序的文明行為。
3、初步培養(yǎng)幼兒有禮貌的行為。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s重點難點
重點:讓幼兒知道生活中許多事情需要排隊。
難點: 培養(yǎng)幼兒自覺遵守次序的習慣。
活動準備
玩具一筐。
活動過程
一、教師把一筐好玩的玩具放在桌上,請全班幼兒同時上來拿,教師不提任何要求,觀察幼兒是如何拿玩具的,并記住被擠的幼兒。
。1)提問:,剛才你們拿玩具時覺得怎樣?(教師有意提問被擠的幼兒)
。2)討論:
1、應該怎樣拿玩具才能又快又不擁擠?
2、你知道生活中什么時候需要排隊呢?為什么?
3、教師歸納:比如,看病要排隊,買東西、玩滑梯要排隊,就餐要排好隊領飯。
二、請幼兒排隊拿玩具到室外玩。
。1)指導幼兒有秩序地拿玩具。
。2)教師及時制止個別幼兒還搶、擠的現(xiàn)象,并請他重新排隊。
三、小結(jié):在生活中,因為想做同一件事的人很多,每個人都能謙讓一點,都
能自覺講秩序,自覺排隊,不擠也不搶,我們的心情就會很愉快,做事情就會又快又好。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過程中,幼兒的參與意識很好,課堂氣氛活躍,并且認識到排隊、謙讓的必要性。不過謙讓行為不是一朝一夕,甚至是一次教學活動就能使幼兒自發(fā)產(chǎn)生的,需要老師、家長在以后的生活、活動中不斷強化,才能使幼兒養(yǎng)成自覺遵守次序的習慣。
中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知道我們家鄉(xiāng)的話是xx話,并能區(qū)分xx話和普通話。
2、能根據(jù)圖片理解童謠的內(nèi)容,并學習用方言念童謠。
3、感受童謠的節(jié)奏變化和押韻的樂趣,并激發(fā)對家鄉(xiāng)的熱愛。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
活動重點難點:
理解童謠的內(nèi)容,學用方言念童謠。
活動過程:
一、xx話引入,引起幼兒學習興趣。
教師指導幼兒用xx話和客人老師打招呼,讓幼兒初步感受xx話。
二、引導幼兒認識xx話,能區(qū)別xx話和普通話的不同。
1、引導幼兒認識xx話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我剛剛說的是什么話嗎?
師幼用xx話和客人老師打招呼。
2、教師引入童謠,引導幼兒感受xx話和普通話的`不同。
師:你聽到了哪句有趣的話?
師:這和我們小朋友平時用普通話念的兒歌一樣嗎?
三、利用多媒體課件,引導幼兒根據(jù)圖片理解童謠的內(nèi)容,并學習每張圖所對應的xx話。
1、觀察ppt2,理解并學習童謠第一句
(1)一、一,一啥個一?一只小貓跑得急。
2、觀察ppt3,理解并學習童謠第二句
。2)二、二,二啥個二?二只小狗吹風涼。
3、觀察ppt4,理解并學習童謠第三句
。3)三、三,三啥個三?三只小豬爬雪山。
4、觀察ppt5,理解并學習童謠第四句
(4)四、四,四啥個四?四只老鼠偷吃油。
5、觀察ppt6,理解并學習童謠第五句
。5)五、五,五啥個五?五只小鴨捉小魚!
四、完整念童謠,并介紹童謠的名字
1、教師五張圖一一出示,引導幼兒回憶童謠。
2、教師指圖,引導幼兒連起來完整念童謠
3、師介紹童謠名字
五、問答表演
1、教師答,幼兒問
2、教師問,幼兒答
3、集體表演
六、結(jié)束,進一步激發(fā)幼兒對家鄉(xiāng)話的學習興趣。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教案04-15
中班教案【經(jīng)典】08-14
(精選)中班教案08-14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8-15
(精選)中班教案09-25
中班教案12-29
中班教案12-29
中班教案12-29
中班教案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