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實用[7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引導學生在探索和發(fā)現(xiàn)中學會識字,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激發(fā)識字的興趣和求知的欲望。
。、引導學生進一步發(fā)現(xiàn)漢字的`構字特點。
。、認識“柏、紀”等8個生字。
【教學重點】
1、認識“柏、紀”等8個生字。
2、引導學生進一步發(fā)現(xiàn)漢字的構字特點。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在探索和發(fā)現(xiàn)中學會識字,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激發(fā)識字的興趣和求知的欲望。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讀讀比比
。、課件出示詞語:
訪問 國旗 鋼筆 形狀 橋梁
防線 象棋 剛才 粗壯 高粱
學生讀一讀。
。、比較每一行上下兩個詞中帶點的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這是用了什么識字方法?(熟字加偏旁)
。、你還能用其他方法來記住這幾個字嗎?
。、給你喜歡的字另組詞。
。丁㈤_火車檢查。
二、說一說
1、說說加點的字有什么相同點?
。、讀讀詞語,提手旁的字和什么有關?
。、你還能說出其他類似的字嗎?
三、讀讀記記
。薄⒄n件出示:
三橫王 草頭黃 弓長張 立早章
古月胡 口天吳 雙口呂 木土杜
言午許 雙人徐 耳東陳 干鉤于
自讀,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姓氏歌的特點。
2、說說自己認識其中的哪些姓氏,是怎么認識的。
。、擴展說幾個姓氏。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積累格言警句。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熟讀成誦。
2、閱讀短文《給,永遠比拿愉快》,抓住主要內容,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3、講述具體事例,說出自己對培養(yǎng)美德的看法,認真傾聽別人發(fā)言,聽懂主要意思。
4、看相片,寫出自己對美好往事的回憶。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儀;《釣魚的啟示》、《小珊迪》、《給,永遠比拿愉快》課文掛圖或放大圖;挑選一張自己喜歡的相片。
【課時安排】
5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讀讀背背、閱讀)
一、激發(fā)興趣
1、教師提問導入。
、 你們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積累了哪些格言警句?有沒有同學愿意說一說?學生背,教師相機鼓勵,激發(fā)全班學生的興趣。
、 這些格言警句你為什么記得這么牢?(歸納背誦的方法。)
2、教師示范背誦一些格言警句,如:
溫故而知新。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
像這樣的格言警句還有很多,大家想不想多積累一些呀?
二、引導學生讀、背格言警句
1、讀準字音。
善不可失,惡不可長。惡念è,長念zhǎng。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惡念è。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勿念wù),為念wèi。
記人之善,忘人之過。
2、注意不讀破句。
善/不可/失,惡/不可/長。
記/人之善,忘/人之過。
不/貴于/無過,而/貴于/能/改過。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在斜線處停頓,可避免讀破句。
教師范讀,學生跟讀幾遍后輕聲自讀,再指名學生高聲朗讀,然后齊讀。強調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練習背誦。檢查背誦情況。
三、閱讀短文
1、反復閱讀,了解主要內容。
、 初讀短文,了解大意。
、 逐個自然段地閱讀,了解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⑶ 把三個自然段的內容連起來說一說,抓住短文的主要內容。
2、理解給,永遠比拿愉快。
、 讀第一自然段,思考:高爾基的兒子在島上留下了什么?
、 讀第三自然段,思考:高爾基認為要怎樣生活才會愉快?
、 反復讀給,永遠比拿愉快這句話,思考:給字后面為什么加上逗號?永遠強調什么?
、 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個人感受。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事例談體會。
第二課時
(口語交際)
課前準備:布置學生收集一些革命領袖、英雄模范的事跡等資料,了解周圍老師、親人、同學的事跡。
一、復習引入
教師出示《釣魚的啟示》、《小珊迪》、《給,永遠比拿愉快》的插圖或者放大圖,提問:大家還記得這三篇課文的主人公各有什么美德嗎?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適時地分別在三幅圖上寫上誠信、誠實、善良、奉獻。請同學們根據(jù)積累·運用八中口語交際的要求,就這一話題,交流各自的看法和感受。
二、自由組成小組,選擇交流內容
各小組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梢月(lián)系《釣魚的啟示》、《小珊迪》、《給,永遠比拿愉快》等課文,談談自己的感受,說說應該怎樣培養(yǎng)美德;可以列舉革命領袖、英雄模范的事跡,談談我們應該怎樣向他們學習;還可以就身邊熟悉的人的故事,說說他們身上有什么美德值得我們學習。
要求:⑴ 講的同學先想好內容和順序,要做到語句通順、連貫。⑵ 聽的同學要抓住說話人所表達的主要意思。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問,如果有不同的意見,小組可展開討論。
教師巡視,了解各小組交流情況,適當進行點撥。
三、各組在全班匯報交流
在小組交流的基礎上,師生評議:哪個小組說的內容最感人,哪個小組表達得最清楚。
四、教師總結
第三課時
(習作指導)
一、展示相片,回憶往事
1、激趣導入。
幸福美好的往事,令人回味無窮。留下美好瞬間的一張張相片,訴說著一個個動人的故事。今天,大家都帶來了精心挑選的珍藏美好記憶的相片。誰愿意向大家展示你的相片,讓老師和同學們來分享你的快樂?
2、提出要求。
展示的時候,要講清楚拍相片的時間和地點;說說相片上的內容,或者是拍照時發(fā)生的'事,再說說自己為什么選這張相片。
3、自由組合,分小組展示相片。
組內同學分別介紹自己帶來的相片。教師巡視,有意識地發(fā)現(xiàn)一些表現(xiàn)不同事情而又有代表性的相片。如:
、 家庭里值得紀念的日子:爺爺奶奶過生日;我第一次獲獎;某位親戚的開業(yè)典禮;堂兄、堂姐或表哥表姐的婚禮
⑵ 值得紀念的地方:隨家人游覽名勝古跡;喬遷新居;海濱度假;某公園或大樓建成
、 難忘的童年趣事:坐在碰碰車上;與小朋友搶洋娃娃;做有趣的小實驗;某項小型比賽
教師巡視,鼓勵學生開拓思路。
二、講述相片,拓展思路
1、小組推薦同學向全班展示。邊展示邊講述,教師相機引導、點撥。
2、組織評議。要求就講述的內容提出自己的看法,肯定優(yōu)點,提出修改意見。
3、指導講述思路。為了讓別人更好地分享你的快樂,除了要把拍相片的時間和地點講清楚之外,還要把相片內容,或者拍照時發(fā)生的事說具體,說生動。如,相片上都有些什么人,在什么情景下干什么,人物的神情、動作怎樣,也可以說說拍照時你曾經(jīng)想了些什么,還可以說說拍照時發(fā)生了什么事,這件事是怎么發(fā)生、發(fā)展和結束的。想到什么就說什么,只要你覺得有意思就行。
4、再次分組交流,把有關相片的內容說得更具體些。
學生互相評議,提出改進意見。
三、學生起草習作
語文教案 篇3
1神鳥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認識生字7個,會寫生字14個,掌握詞語11個。
2、指導學生默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明白故事中蘊含的道理,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3、引導學生體會“既??也??”的用法并造句。
4、初步了解課文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了解神鳥是怎樣一次又一次地從依爾特戈爾可汗那里逃脫的,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從神鳥講的3個小故事中,體會作者是怎樣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善良愿望表達出來的。
教學準備:演示文稿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認識生字7個,會寫生字14個,掌握詞語11個。
2、初讀課文,理清課文寫作順序,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重點:
讀準字音,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了解課文結構,理清課文寫作順序。
一、解題,導入新課
1、導語:我國是一個由五十六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在這個大家庭中有許許多多動人的民間傳說故事。今天讓我們走進內蒙古的山林里,去看看那美麗的“神鳥”,去聽聽那動人的故事。
2、齊讀課題
3、揭示課題:“神鳥”“神”是什么意思?
4、默讀課文,神鳥神奇在哪兒呢?為什么稱它為神鳥,說出本文的主要內容。
二、學習生字
1、匯報預習生字時有什么困難,同學間互相解決。
2、指導學生讀準字音,如“伶、淙”字的讀音;區(qū)分多音字的讀音。指導學生區(qū)分“燥、躁”“婉、碗”等相近字的用法。
3、自讀全文,畫出新詞,再把詞語放到句子中讀一讀,并結合句子理解詞語的意思。(字幕出示新詞并出示含有新詞的語句。)讀詞、讀語句。
4、小結:
指導學生在理解詞語意思時要注意把詞語放在語言環(huán)境中去理解,不要就詞解詞。有的詞語在不同語境下有不同的意思。如“包袱”一詞在本文中的意思是“用布包起的包!倍凇拔覀円畔掳,輕裝前進!边@句話中指思想負擔,“抖包袱”又是指相聲快書等曲藝中的笑料。因此,在學習中要有意識地幫助學生區(qū)別這些詞語在不同語境下的.意思,擴大學生對詞語的理解。
三、自讀全文,理清脈絡
1、快速瀏覽課文,看全文有幾個故事,想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
2、提出不懂的問題,解決簡單的問題。
3、小結:故事中有故事,讀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想法,請在下節(jié)課和同學們交流。
四、布置作業(yè):
1、抄寫生字、積累新的詞語
2、帶著課后思考題再次讀課文。
板書設計:
生字(略)大故事小故事
多音字(略)狗
神鳥貓
烏鴉
。ǖ诙、三課時)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默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明白故事中蘊含的道理,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2、初步了解課文的表達方法。
3、引導學生體會“既??也??”的用法并造句。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
教學難點:
作者是怎樣表達這種情感的。
教學準備:
演示文稿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節(jié)課我們在蒙古族的山林里結識了一位新朋友,它就是——“神鳥”。還記得課文主要講了些什么嗎?
1、回憶課文主要內容。
2、提出不懂的問題。
3、理清文章結構。
二、讀中感悟,體會情感
1、指名讀1—3自然段。
。1)神鳥的神奇之處體現(xiàn)在哪兒?
。2)想象著神鳥聰明伶俐的樣子,自己讀一讀。
2、默讀4—16自然段,出示自學提示:
3、全班匯報
步驟一:解決自學提示第1題
(1)小聲讀一讀第4自然段
。2)出示
、龠@句話寫的是可汗的()活動。
、趶摹胺??不可”這組關聯(lián)詞中你看出了什么?
③讀出這種決心與信心。
④說一說這一自然段與下邊內容的關系。
步驟二:解決自學提示第2題
。1)讀相關段落請同學說一說,神鳥是怎樣一次又一次逃脫的?
。2)為什么神鳥能一次又一次地逃脫?
要點:①兩人有約定
出示:
A、自讀語句,“既??也”這組關聯(lián)詞前后的意思有什么關系?
B、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C、用“既??也”說一句話。
、诠适轮胸垺⒐、烏鴉被獵殺令人同情
、劭珊垢挥型樾,被打動,嘆了氣,違背了約定
步驟三:解決自學提示第3題
。1)分別讀3個小故事,畫出故事中的人物、動物。
出示:
。2)請你談談對他們的看法?
。3)為什么好人也會辦錯事?
步驟四:解決自學提示第4題
。1)表達的情感
①表達了對聰明伶俐的神鳥的喜愛之情。
②表達了對狗、貓、烏鴉忠于職守,勇于救人的品質的贊美之情。
、郾磉_了對可汗富有同情心、善良之心的贊揚。
以上內容就是文章要表達的美好心愿。
(2)是怎么表達的
通過故事情節(jié)的起伏變化,通過人物形象的生動刻畫來表達的。
4、學習課文第17自然段
。1)指名讀第17自然段
(2)可汗說“確實沒辦法捉它回家了”與課文開頭中哪句話完全不同?為什么這么說?
。3)能結合全文說說神鳥聰明在哪兒嗎?
回讀課文,概括回答
要點;①人們捉不到它②捉到后與人們的約定③用慘遭錯殺的故事打動人心,使人違背約定④知道有同情心的人都會被打動,一定會嘆息。
三、總結全文,深化理解
1、讀了這個故事后,你受到什么教育?
2、你怎么評價課文中的各種人物、動物?
歸納板書:
狗
可汗捉神鳥講貓
烏鴉
善良聰明忠于職守
同情心智慧勇于救人
3、總結:
神鳥以其聰明才智,使得可汗不得不打消了捉它的念頭。這是貫穿全文的大故事。而神鳥講的3個小故事卻是課文真正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這種表達方式是我們應該學習借鑒的。
4、請你向文中的人物說一句話;蛸澝溃蚺u,或勸誡。
四、布置作業(yè):
1、完成造句
2、積累詞語
3、把故事講給家人聽
4、小練筆:選擇課文中的一個人物或動物進行評價。以ⅹⅹ我想對你說為題或自擬題目。
3、冬不拉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15、16自然段。
2、引導學生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幫助學生認識6個生字,會寫15個生字,掌握11個詞語并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它們的意思。
語文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通過說繞口令的練習繼續(xù)學說普通話;通過補充完整句理解因果關系的句子,知道因果關系句子間的聯(lián)系,掌握因果關系句子的特點,發(fā)展學生語言;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積累語言的習慣和按要求積累詞語的能力;通過閱讀練習,使學生了解觀察日記的格式,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通過介紹動物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二,教學準備:
詞語卡片、課件。
三,教學時間:
三課時四,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你們說過繞口令嗎?你會說哪個?說給大家聽一聽。
二.練習說繞口令:
。保n件出示繞口令(一):
。玻杂删氉x,圈出難說的字。
。常n件閃爍難讀字:平、盆。
。矗c擊分別出示音節(jié)進行分析:“平”是后鼻音,“盆”是前鼻音。
。担杂删氉x。重點練習這兩個字。
。叮该x、比賽讀,看誰讀得快,讀得清楚。
7.課件出示繞口令(二),方法同上,注意“拉”“那”“兩”“輛”的聲母和韻母的發(fā)音。
8.引導學生總結發(fā)現(xiàn):說繞口令有什么好處?(糾正普通話、區(qū)分易混聲母和韻母)
9.激發(fā)學生收集和練習繞口令的積極性:請同學們課余時間去收集和練習說繞口令,準備繞口令比賽。
三.把句子補充完整:
1.課件出示兩個句子:
因為,所以我今天沒到公園去玩。 因為,所以。 自由讀句子,思考:兩個句子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因為”和“所以”是什么關系?
2.思考橫線上缺少的是哪部分?
3.填寫缺少的部分。
4.指名讀填好的語句,評議對錯。
5.引導學生拓展練習:你還會說這樣的語句嗎?試一試。
四.讀讀背背:
。保鍪竟旁姟斗洹。自由讀。
。玻\用已經(jīng)掌握的方法,讀準字音。
。常毩暠痴b。
。矗阑ハ鄼z查。落實背誦。
五.我的采集本:
。保n件出示題目中的成語,自由練讀。
2.觀察思考:詞語中都有什么共同的字?
。常Τ霰硎緞游锩值淖。
。矗熳x詞語。
5.課件出示缺少動物名字的詞語,指名填空讀詞。
。叮卣狗e累:你還知道那些帶有動物名字的詞語。
7.布置作業(yè):通過多種方法(問、查、摘等)積累這樣的詞語。
第二課時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你喜歡觀察嗎?對于身邊的事物你感興趣嗎?你有記錄觀察到的事物的習慣嗎?讀一讀語文天地中的觀察日記吧!
二.閱讀觀察日記:
。保杂勺x,認識文中的生字,讀準字音,不理解的`詞語可以。
。玻w感知:日記中寫的是小作者觀察什么的事?
。常该x短文:繼續(xù)整體感受:你覺得寫日記的小朋友是個什么樣的孩子?
4.引導思考:小作者都觀察到了什么?讀一讀、畫一畫。
5.出示課后思考題,引導學生讀中理解小螞蟻把比它大得多的米渣兒般回家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理解語言文字和感悟按事情發(fā)生發(fā)展經(jīng)過進行寫作的順序。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第三課時
一.談話引入:
1.你們一定喜歡動物吧?誰能說說,你最喜歡什么動物?
。玻热幌矚g,那你們一定對這些動物有比較多的了解,想不想把你了解到的介紹給同學們聽?
二.自由介紹喜歡的動物
。保龑伎迹何覀兛梢詮哪男┓矫娼榻B呢?
。玻该f:你想介紹動物的什么?
板書:整體(大小、胖瘦、顏色)外形、局部(頭、身子、四肢、尾巴)吃乖巧習性、喝性格淘氣睡勇敢
。常杂删毩暯榻B。
。矗〗M交流,互相傾聽并提問、解答。
三.筆下生輝——學寫觀察日記:
。保勗拰耄 剛才我們練習介紹了自己喜歡的動物,還學習了怎樣把動物介紹清楚。能不能把我們平時觀察到的動物寫出來呢?我們也來學習寫一篇觀察日記吧!
2.分析短文,思考:觀察日記是按照怎樣的格式寫的呢? 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 題目、月、日、星期、天氣。 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每部分位置的安排。課件演示。
。常n件出示觀察與思考題: 仔細觀察你喜歡的動物什么樣的?它喜歡吃什么?玩什么? 想一想:你對小動物的哪些方面感興趣?你和小動物之間發(fā)生過哪些有趣的事? 小組互相交流、評議。
。矗畬W生課堂練筆。
5.投影展示、評議格式和語言表達是否通順合理。
。叮〗M交流、評議、修改。
四.布置作業(yè):完成觀察日記。
五.拓展學習:
觀察其他動物或植物,養(yǎng)成寫觀察日記的好習慣。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的】
理解:本文所論述的老師的作用,從師的重要性,端正學習態(tài)度。
鑒賞:認識本文中反映的作者的封建思想,從而逐步培養(yǎng)批判繼承古代文化遺產(chǎn)的能力。(難點)
本文運用正反對比論證、反復論證加強說服力的寫法。
積累:學習并掌握“傳”、“師”、“從”等多義詞,以及部分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重點)
【教學課時】
三課時。
【教學方法】
串講、討論。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解題,講讀第一段。
【教學步驟】
復習舊課:齊背《滕王閣序》
講讀新課
。薄
先秦散文(言文一致、古文)──漢賦、散文──魏晉駢文──唐宋古文運動(代表作)
〖板書課題 師說 (談談從師的道理。說,一種文體。)
2、關于作者(見注及提示)
古文運動的主張:
、傥恼乱裣惹貎蓾h那樣憙言之有物憘,要闡發(fā)孔孟之道,反對六朝以來單純追求形式美,內容貧乏的'駢麗文章;
、谡Z言要新穎!把再F創(chuàng)新,詞必己出!薄皯兾愌灾畡杖!睉 韓愈為唐宋八大家之首。經(jīng)過韓、柳等人的努力,終于把文體從六朝以來的浮艷的駢體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散文的基礎。
3、講讀課文
①譯 ②分層 ③概括層意
〖板書 ┌傳道受業(yè)解惑┐
┌必要性“古之學者必有師”│(因果論證)│
一、闡述從師的道理│ (為什么) └否則惑之不解┘
。ㄖ行恼擖c) └擇師標準“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ㄔ趺礃樱ㄒ允裁慈藶閹煟
。、背誦第一段。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講讀第二段。
【教學步驟】
1、齊背第一段,點名解詞。
。病⒅v讀第二段
、偕x ②生譯 ③分層 ④說層意
〖板書 結果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學會10個生字,了解詞義。兩根綠線內的4個字只識不寫。認識“犭”旁。
2誦讀課文。想像國慶大典的盛況,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
認識14個生字,按筆順在田字格中正確書寫10個生字,并按字的結構把字寫端正、勻稱。
教具:教學掛圖、投影片、錄像帶、多媒體課件。
課時劃分: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詞串。
2、能指導看圖,整體感知詞語的意思。
3、仔細觀察圖畫,能憑借圖畫聯(lián)系生活積累認識天安門廣場的事物和歡慶場景。
4、學會書寫“橋、檢、陸”這三個生字。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導入:
同學們,一年中我們要過好多節(jié)日,請你說一說下面的日期各是什么節(jié)日。
1月1日 3月8日 5月1日
6月1日 7月1日 8月1日
10月1日
今天,我們一起來讀一篇新課文,一同歡度一個節(jié)日。請小朋友一邊照拼音讀課文,一邊看課文插圖,猜猜看:課文寫的是一個什么節(jié)日?
2根據(jù)學生自由交流的答案,師生共同選定:國慶節(jié)。
二、再讀課文,讀準字音,初識場景
1學生借助拼音,仔細讀課文。注意看清音節(jié),讀準字音。
2指名分行讀課文,師生共同正音。
3啟發(fā)學生對照畫面認識天安門“城樓”“紅燈”“金水橋”“中國龍”“騰飛”推斷出課文寫的是首都北京國慶大典的場景。
三、細讀課文,看圖學詞,理解詞義
1指導學習第一行。
(1)多媒體顯示天安門城樓的畫面,學生看圖后自由說說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2)出示:“城樓”“紅燈”“金水橋”,學生朗讀。
2指導學習第二行。
(1)多媒體播放禮炮聲和國歌及天安門升旗儀式片斷。新中國成立50周年國慶大典正在這里隆重舉行。出示:“大典”,學生齊讀詞語。
(2)播放錄像:閱兵式片斷,學生展示課前搜集的有關海陸空三軍的圖片。出示:“檢閱”“海陸空”。
3指導學習第三行。
(1)播放“狂歡夜”錄像。
(2)啟發(fā)學生自由交談“狂歡夜”的情景。
(3)朗讀:“禮炮”“焰火”“狂歡夜”。
4指導學習第四行。
(1)啟發(fā)學生自由交談:同學們,剛才我們一起看了國慶五十大典的盛況,你們有什么感受?(學生自由發(fā)言)
(2)教師小結。
(3)出示詞語,齊讀:“神州”“騰飛”“中國龍”。
四、復習閱讀,鞏固識字,指導書寫
1配以相應的樂曲和畫面,引導學生誦讀全文,讀出情趣。
2指導寫字。
(1)學生找出相同偏旁的字:橋、檢;炮、焰。說說左右結構比例。
(2)教師范寫“焰”,重點提示“焰”字去掉“火”后剩余部分的筆順。(或用多媒體顯示)
(3)教學“犭”旁。提示“礻”是示字旁。
(4)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仿影、臨寫,教師巡視指導寫字姿勢。(教室里播放適合的樂曲)
【教學總結】
《識字2》這篇課文主要描寫了建國五十周年大典的.歡慶場面,生動形象。但是與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有一定的距離,學生無法理解課文中的詞語,所以在講授的時候就需要借助直觀的圖片來幫助學生加深體會和理解。并且在教學的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要通過學生自己體會來使學生的自主性得到了發(fā)揮,整堂課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首先,我在課上尊重了孩子閱讀的獨特感受和體驗!坝幸磺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他們可以也一定會有自己的獨特感受。他們的朗讀就可以表達自己不同的理解、體會和感受。讓孩子“我口表我意”,在實踐中自己發(fā)現(xiàn)建構,在互助中研究,在合作中探索,在競爭中求進步,階梯式地鋪展整個教學過程,充分地肯定孩子在閱讀中的主體性以及獨立性。這篇詞串是通過對國慶閱兵大典的描寫讓孩子感受祖國的繁榮與強大的,從而增強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感情。這篇課文生字多,而且前后鼻音也很多,所以生字的讀音是教學的一個重點。
其次,我抓住對重點詞語的理解進而理解韻文。特別是“大典、檢閱”這類詞語,學生很難明白。我在教學時,通過檢查學生的生字讀音來強調音準。對于“大典、檢閱”這個詞語,我通過讓學生看圖,說圖,讓學生了解國慶大閱兵,中央領導人在天安門城樓檢閱中國人民的海陸空三軍,來感受他們的威武雄壯。學生通過觀看后說:解放軍非常神氣,很威風。他們的隊伍非常整齊。在此基礎上,我讓學生朗讀第二行詞語“大典檢閱海陸空”,讀出解放軍的英雄氣概。對于生字的教學,我主要是穿插于韻文中,比較隨機。
總之,這篇韻文像開快車一樣匆匆忙忙地過了,學得有點浮躁,所以有很多不到位之處,如:教學“城”這個生字,我只強調了讀音是后鼻音,沒有講它的結構和意思,蜻蜓點水。詞語的理解基本是老師在講述,留給學生的機會很少,遏制了學生的主動發(fā)展。
語文教案 篇7
課前預習:
1.朗讀課文,理解文中出現(xiàn)的生字詞,明確作者的觀點。
2.查閱相關資料,了解克隆技術的發(fā)展現(xiàn)狀。
3.思考本文的文體特點,了解議論文的文體常識。
相關課程標準:
“閱讀簡單的議論文,區(qū)分觀點與材料(道理、事實、數(shù)據(jù)、圖表等),發(fā)現(xiàn)觀點與材料之間的聯(lián)系,并通過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斷!薄皩φn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進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并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閱讀科技作品,注意領會作品中所體現(xiàn)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方法!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明確作者觀點。
2.品味語言,學習證明觀點的方法。
3.培養(yǎng)思辨能力,體會科學家對人類負責的精神。
評價任務:
1.速讀全文,概括作者觀點。
2.自主學習,明確并講解什么是真正的克隆人。
3.細讀課文,做小小辯論家。
4.分析、理解文中語言和口頭表達的不同。
5.比較探究議論和記敘等表達方式的不同。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西游記》中的孫悟空有個神通,就是拔掉身上的毫毛就可以變出無數(shù)個孫悟空的離奇故事想必大家都一定還記得,故事表達了人類對復制自身的幻想,F(xiàn)在隨著科學技術,特別是克隆技術的發(fā)展,克隆人類已經(jīng)不是夢想。但是,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在其造福人類的同時也會帶來一些負面效應。這就向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現(xiàn)代生命科技,要不要尊重倫理學原則,要不要傾聽倫理的聲音?讓我們一起走進邱仁宗先生的《克隆技術的倫理問題》一文中尋找答案。
二、速讀課文,明確觀點
。▽W生快速默讀課文,整體感知,理解題目所包含的信息,標畫出作者觀點,同時展示預習所得。)
1.從課文題目來看,你得到哪些信息?你認為本文論述的重點是什么?
從課文題目來看,本文談論的是關于(1)克隆技術(2)倫理問題。論述的重點其實就是關于克隆人的倫理問題。這是本文的論題,不是觀點。
2.結合課文內容談談,什么是克隆人?能不能克隆出和供體完全相同的人?
首先要了解什么是“人”:不僅僅是生物學上的生命體,還是一個具有獨特心理、社會性的人!翱寺∪恕保壕哂信c他或她的父本或母本相同的基因組;還具有其特殊的心理、行為、社會特征。
在現(xiàn)有技術下無法克隆出和供體完全相同的人,關鍵在于父本或母本的生長環(huán)境無法復制。
3.本文作者的觀點是什么?
在技術上可能做的克隆人,在倫理上不應該做。(不要克隆人。)
4.“倫理”是什么意思?
指人與人相處的各種道德準則。
三、細讀課文,爭做最佳辯手。
。ɡ首x課文“有什么理由可在倫理上為克隆人辯護”部分,為自己的論點從課文中尋找依據(jù)。同桌間分配正方、反方,學生隨手圈點標畫,找到自己觀點的依據(jù),為辯論做準備。)
正方觀點:不要“克隆”人。
反方觀點:在某些情況下,需要“克隆”人。
反方觀點的依據(jù):(1)是不育者的唯一偏好的選擇;(2)可以避免遺傳。唬3)為了科學研究;(4)為病人提供器官,將來用作移植;(5)為了“優(yōu)生”;(6)克隆同性戀者,發(fā)展同性社區(qū);(7)進行星際航行。
正方觀點的依據(jù):(1)成功率低;會在克隆過程中產(chǎn)生嚴重缺陷的克隆人;需要大量經(jīng)費,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2)成功率低;會在克隆過程中產(chǎn)生嚴重缺陷的克隆人;需要大量經(jīng)費,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會產(chǎn)生嚴重后果。(3)克隆人也是人,長大后不愿意當做被研究者怎么辦?(4)克隆人也是人,長大后不愿意提供器官,怎么辦?(5)克隆什么樣的人才算“優(yōu)生”不好界定;克隆的人會使意識形態(tài)的、宗教的、民族的爭斗加劇,世界會更加得不到安寧。(6)用同性戀者的體細胞克隆出來的不一定是個同性戀者。(7)克隆人不愿意作星際航行,要回到地球去,怎么辦?
小結:本部分內容分別從反面和正面加以論證,客觀上讓讀者了解所謂的克隆人的理由都是不能成立的,因為從倫理上講,“克隆人也是人”克隆人應享有“人”的權利。PPT投影介紹:議論文有兩種基本方式,即立論和駁論。立論指議論目的是為了從正面證明自己提出來的論點。駁論指議論目的是為了反駁某一錯誤的論點或相關的論據(jù)、論證。在同一個論證過程中,立論和駁論乃是一物的兩個方面,兩者之間存在著互相依存的關系。
好的辯論者不僅能夠針對對方觀點進行有力有理的反擊,還要使自己的表達更加嚴密。在剛才大家的口頭辯論中也運用了作者所提供的材料,那么,是大家的表達好呢?還是作者的表達好?
(引導學生品味本文嚴密、準確的語言表達。比如:“是不育者的唯一偏好的選擇”“唯一”是指只有這一種選擇,排除了解決不育問題的其他方法,表達準確。)
四、再讀課文,學習論證方法
(默讀課文“克隆人的反論證”部分內容,合作探究,解決問題。小組內無法解決的,教師引導、解疑。)
1.作者首先指出了反對克隆人的理由中,有些理由是不能成立的,有些理由不是根本性的,其中,不能成立的理由是什么?不是根本性的理由有哪些?
不能成立的理由是:⑴以宗教理由反對克隆人 ⑵以生命的奧秘是神圣的,人類不應干預為理由。不是根本性的理由是:⑴克隆人會導致人類基因庫的單一性,多樣性的喪失對人類的前途不利。⑵克隆人會破壞家庭結構的完整性 ⑶克隆人的`法律地位難以確定
2.作者在提出反對克隆人的論證之前,為什么要列舉不成立或不是根本性反對克隆人的理由,并進行反駁呢?本部分內容是多余的嗎?
作者首先對贊同克隆人的各種理由進行逐一批駁,再列舉五條不成立或不是根本性反對克隆人的理由,并指出這些理由不科學,不嚴密,不成立,就把推理中的各種漏洞堵上了,自然得出對克隆人的根本性的反論證,這使文章的推理顯得更全面,更嚴密。這樣不多余。
3.“滑坡論證。即使克隆人的一些理由本身可以成立(例如解決不育、防止顯性遺傳。坏┻~出克隆人的第一步,后面就很難阻擋。因此,必須在開始就剎車!边@段話主要運用的論證方法是什么?“滑坡”、“剎車”的含義是什么?
(常用論證方法有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引用論證(如引用故事則屬于舉例論證,如引用名言則屬于道理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類比論證(常有“同樣”“諸如此類”等詞語)
比喻論證 ;一旦邁出克隆人的第一步,后面就很難阻擋 ;停止克隆人。
4.本文還出現(xiàn)了哪些論證方法?有什么好處?
(結合具體句子學習論證方法,積累議論文文學常識。)
作業(yè)設計:
每年的3月5日是學習雷鋒紀念日,你認為在新時代還需要“雷鋒精神”嗎?寫一篇300字以上的短文,運用所學的論證方法,表明自己的觀點。
教學反思:
1.本文的難點在于本文比較特殊的文體。很多資料上都把本文當做議論文來教學,個人認為,這篇文字應該是具有議論性質的科普短文。難點一在于議論的文體八年級的學生接觸的很少,這就需要較多的時間(不論是課前預習的,還是課堂上的)來理解;難點二在于本文科普知識是學生比較陌生的,有很多生物學上的專業(yè)詞語給學生的理解造成了障礙,需要通過教師講解和學生自己的預習來掃除。
2.在課堂上學生對于文章的內容還是很感興趣的,有益于教師的引導和啟發(fā),由于本篇課文的內容較長,在時間的把握上需要有較高的效率,對學生的預習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本課的教學中,前三個環(huán)節(jié)能夠在課堂上很好地解決,第四個環(huán)節(jié)由于時間原因,當做課堂的檢測,效果也不錯。
3.這篇科普性質的議論文沒有按照常規(guī)的議論文的教學方式(先介紹文體知識,再進行論證方法的講解)進行,而是努力實現(xiàn)將生字詞、論證方法在理解內容,了解作者觀點的過程中隨文而教。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0-17
語文的教案12-12
(經(jīng)典)語文教案08-06
語文教案(經(jīng)典)08-07
(精選)語文教案09-02
【精選】語文教案09-02
語文教案04-04
語文教案04-04
語文教案04-04
語文教案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