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4-12-02 08:32:23 教案

實用的語文教案(集錦7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那么教案應(yīng)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教案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語文教案(集錦7篇)

語文教案 篇1

  一、復(fù)習檢查

  1、朗讀《鋤禾》。

  2、用自己的話把《鋤禾》這首古詩的意思講一講。

  二、初讀指導(dǎo)

  1、板書課題,領(lǐng)讀。農(nóng)民什么地方值得人們同情呢?

  2、教師范讀,領(lǐng)讀。

 。1)自讀課文,圈出生字詞。收閑田農(nóng)夫粟猶自由拼讀,讀準字音。熟記、練寫生字。

 。2)指導(dǎo)朗讀,注意多音字,重音和停頓。

 。3)自由讀課文,指名朗讀,相機指導(dǎo)。

  三、精讀訓練

  1、教師介紹粟。

  2、學生,弄懂“無”和“猶”的意思。

  3、用自己的話把這首詩的所以講一講。同桌試講,共同糾正。結(jié)合講解板書:春一粒秋萬顆餓死

  4、檢查試講情況,指名講解。

  5、觀察課本上的.插圖,說說圖意。

  6、為什么豐收農(nóng)民還要餓死呢?

  7、對照板書練習背誦。

  四、作業(yè)

  1、畫去括號內(nèi)不恰當?shù)钠匆簟?/p>

  2、解釋。

  3、詩句中“一!钡摹傲!北硎荆ǎ,“萬顆”中的“萬”表示()。

  4、用自己的話講《憫農(nóng)》的詩意。

  5、背誦《憫農(nóng)》。

語文教案 篇2

  【設(shè)計理念】

  把學習的主動權(quán)交給學生,讓學生自主探究,用在精讀課文中獲得的方法讀懂課文,在自讀中明理悟情,提高閱讀能力。

  【教學目標】

  1.認識“吠、裸、鯽、撩、襟”等五個會認字,理解并積累“千絲萬縷”“一言不發(fā)”“青山綠水”等詞語。

  2.把握課文主要內(nèi)容,深入體會姐弟倆勤勞、純樸而誠實的高貴品質(zhì)。

  3.從小女孩的神態(tài)、外貌、動作、語言等描寫中體會人物性格特點。

  【重點難點】

  1.引導(dǎo)學生把握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感受女主人公純樸、誠實的美好心靈。

  2.指導(dǎo)學生體會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外貌等描寫,對表現(xiàn)人物特點有什么作用。

  【教具準備】

  1.本課生字詞語卡片。

  2.課文朗讀錄音。

  【教學時間】

  1課時

  【設(shè)計流程】

  一、提示課題,導(dǎo)入新課。

  1.談話引入:同學們,當你買東西發(fā)現(xiàn)售貨員多找錢給你的時候,你應(yīng)該怎么做?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月下槳聲》中的小女孩也許給了我們很好的答案。

  2.讀課題,提問:讀了文章題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合作探究,重點理解。

  1.自由朗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注意讀準“吠、裸、鯽、撩、襟”。

  2.默讀課文,思考:

 、俦疚闹饕v了一件什么事?

  ②小女孩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3.小組交流。讓學生在自讀的基礎(chǔ)上,以小組的形式互動交流自讀所得。教師巡視點撥。

  4.全班交流。教師盡可能提問更多的學生,讓學生通過運用在前幾課中獲得的方法深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體會小女孩勤勞、誠實、淳樸的優(yōu)秀品質(zhì)。

  三、自讀課文,感悟?qū)懛ā?/p>

  1.畫一畫。用喜歡的方式朗讀全文,把文中描寫小女孩性格特點的句子畫出來。

  2.說一說。說說這些描寫表現(xiàn)了小女孩的什么性格特點,體會這些語句在表達上的作用。

  3.讀一讀。指導(dǎo)朗讀描寫小女孩語言、動作、神態(tài)、外貌等語句,深入體會小女孩誠實、淳樸的品質(zhì)。

  四、鞏固積累。

  1.出示生字卡片,指讀“吠、裸、鯽、撩、襟”,并讓學生說說哪個生字最難記,你是怎樣記住的?

  2.詞語采集。抄寫“千絲萬縷 一言不發(fā) 青山綠水”等自己喜歡的詞語或句子。

  【同步練習】

  一、照例子,在下面的`括號里填上合適的量詞。

  例:一(面)紅旗

  一( )小船 一( )上衣 一( )魚 一( )錢

  一( )鈔票 一( )蔥 一( )發(fā)夾 一( )圓月

  二、讀一讀,聯(lián)系課文體會下面句子在表達人物性格特點上的作用。

  1.女孩兒在船邊小心翼翼地放網(wǎng)。船頭上,一個更小的男孩兒在劃槳。他們各忙各的,一言不發(fā)。

  2.“對不起,剛才錯了……”她大聲說。

  3.她沾著泥點的手,撩起橘紅色衣襟,取出緊緊埋在腰間的一個布包,十分復(fù)雜地打開它,又十分復(fù)雜地分揀布包中間的大小紙票,心里有些過意不去。

  三、抄寫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喜歡的詞語:

  喜歡的句子:

語文教案 篇3

  【教材簡析】

  在人們眼中,灰塵通常是污染環(huán)境、傳播病菌、危害人類健康的罪魁禍首。然而,這篇課文卻向我們介紹了灰塵鮮為人知的另一面:人類的生息離不開灰塵。假如大氣中沒有灰塵,強烈的陽光將使人無法睜開眼睛;假如大氣中沒有灰塵,天空將變成白茫茫的一片;假如空中沒有灰塵,地面上的萬物都將是濕漉漉的,更為嚴重的是,地球上的水就會越來越少,最后完全干涸,生物就不能生存。此外,假如沒有灰塵,大自然也將會變得非常單調(diào)。作者正是通過灰塵的作用,揭示出一個深刻的哲理:事物往往都具有兩面性,只有正確地認識它們,才能趨利避害,造福人類。

  全文層次分明,條理清晰。語言準確、生動,知識性、趣味性很強。作者運用了假設(shè)、列數(shù)字、對比等說明方法,清楚明白而又生動形象地說明了灰塵與人類的重要關(guān)系。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繼續(xù)引導(dǎo)學生學習說明文的表達方法,體會作者準確地用詞、形象地表達;二是讓學生知道灰塵的特點和作用,懂得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受到初步的辨證唯物主義啟蒙教育。

  【設(shè)計理念】

  重視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將學生的自讀自悟與教師的點撥引導(dǎo)、領(lǐng)悟方法與感知特點、獲取知識與啟迪思維有機地融在一起,讓學生在語言實踐中學習語文,習得方法,懂得道理。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正確讀記然而、面臨、顆粒、來源、分裂、飄浮、削弱、柔和、性能、依附、穩(wěn)定、朝暉、單調(diào)、古往今來、龐然大物、氣象萬千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灰塵的特點和作用。

  3、領(lǐng)悟作者的表達方法,并學習運用。

  4、懂得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受到初步的辨證唯物主義啟蒙教育。

  【教學重點】

  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和說明事物的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

  明白灰塵與人類的關(guān)系,懂得任何事情事物都有兩面性。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準備】

  收集資料了解灰塵與人類生活的聯(lián)系。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dǎo)入新課

  1、出示詩句:

  時時勤拂拭,勿使染塵埃。 讀一讀,談?wù)勀銓@句詩的理解。

  (拂拭是指撣掉或擦掉灰塵,勿是不要的意思,塵埃就是塵土。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是:從古代到現(xiàn)在,人們總是經(jīng)常擦拭灰塵,使(物品)不沾染塵土。)

  2、結(jié)合生活實際,談?wù)劵覊m有哪些危害?

  3、假如沒有灰塵,人類和自然界將會怎樣?

  二、默讀課文,印證設(shè)想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并想想:自己的想法與課文的內(nèi)容是不是一樣?有哪些異同點?

  2、出示生字新詞,引導(dǎo)學生讀準字音:

  模樣(mú) 朝(zhāo)暉 直徑(jìng) 削弱(xuē)

  散射(sǎn) 較(jiào)短 可惡(wù) 干涸(hé)

  單調(diào)(diào) 削(xuē)弱 塵埃(āi) 調(diào)(tiáo)節(jié)氣候

  3、交流:

  自己的想法與課文的內(nèi)容是不是一樣?有哪些異同點?

  將生活與課文對比聯(lián)系,將自己的大膽設(shè)想與課文內(nèi)容之間進行比較,引起學生思想上的震撼。為下文的學習奠定情感的鋪墊。

  三、精讀課文,自主學習

  1、默讀課文,看看灰塵有什么特點?用畫出來;覊m有什么作用?用~~畫出來。

  2、與同組同學互相交流。

  3、全班交流匯報:

 、 灰塵的特點:

 、 小,從哪兒感受到?

  課件出示:灰塵顆粒的直徑一般在萬分之一到百萬分之一毫米之間。人眼能看到的灰塵,是灰塵中的龐然大物,細小的灰塵只有在高倍顯微鏡下才能看見。

  這句話是怎樣寫出灰塵小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龐然大物是指龐大的東西。這段話首先運用列舉數(shù)字的方法介紹了灰塵的大小,接著又運用對比的方法突出了灰塵非常細小的特點。這兩種說明方法的運用,使說明的事物更加具體、真實、生動。)

  朗讀體會。

  ② 來源于土壤和巖石。

 、 在空中飄浮。

 、 灰塵的作用:

  ① 反射光線。

 、 反射光波較短的光線,吸收光波較長的光線。

 、 灰塵具有吸濕性能。

  ⑶ 通過學習我們對灰塵的特點和作用有了了解,假如沒有灰塵,我們將面臨怎樣的情形呢?

  出示句式:假如大氣中沒有灰塵,_________。

 、 填寫課文內(nèi)容。

  ② 讀一讀,說一說從這幾句話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句式相似,都強調(diào)了灰塵的作用大,但強調(diào)的角度不同。這三個句子都采用假設(shè)的說明方法寫的。)

  根據(jù)略讀課文的教學要求,放手讓學生自己來。通過自主閱讀,發(fā)現(xiàn)特點和作用,并通過句式訓練引領(lǐng)學生發(fā)現(xiàn)語言規(guī)律和寫作特點。達到自讀自悟的目的。

 、 補充課外資料:除了書上寫的這些作用外,你還知道灰塵有哪些作用?

  四、再讀課文,習得方法

  1、從第4~6自然段中任選一段,細細品讀,用因為大氣中有了灰塵,所以___________。這個句式來說說灰塵的作用大。

  2、交流匯報:

  第四自然段通過削弱、變得柔和等詞語的理解來突出灰塵的重要作用。

  第五自然段抓住怪脾氣喜歡這兩個詞語,明白作者將灰塵賦予人的性格特征,把灰塵的特點寫得非常生動傳神。

  第六自然段引導(dǎo)學生明白作者采用層層推進的寫作方法,突出灰塵的重要作用。

  3、讀了這篇課文,你學會了哪些說明方法?

  五、明白道理,拓展思維

  1、從灰塵的危害和作用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使學生懂得:灰塵太多確實會污染環(huán)境,但適量的灰塵存在,對大自然和人類都有好處。)

  2、生活中還有哪些事物也像灰塵一樣,具有兩面性,舉例說明。(如鳥糞、電視、網(wǎng)絡(luò))

  3、小練筆:

  根據(jù)課文和自己搜集的資料,以《我是灰塵》為題,寫一篇短文。

  4、推薦閱讀高士其的《灰塵的旅行》。

  【板書設(shè)計】

  12、假如沒有灰塵

  大小及來源 列數(shù)字

  使陽光變?nèi)岷?/p>

  作用 使天空呈蔚藍 對 比

  形成氣象萬千的景色 假 設(shè)

  保持良性循環(huán) (說明方法)

  【練習設(shè)計】

  1、抄寫下面詞語:

  惡劣 狼狽 擦拭 塵埃 削弱 朝暉 裂開

  2、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

 、 如果沒有灰塵,陽光將____,天空將____大自然____,地球上的水將_____。因此,_______。

 、 灰塵的作用告訴我們:事物往往具有兩面性。被人們稱為廢物的東西,往往有_____;覊m雖然_____,但_____。然而,如果人們不注意保護環(huán)境,_____,則又令_____。這對當今世界來說,是個_____。

  3、生活中還有很多事物像灰塵一樣,具有兩面性。如鳥糞、網(wǎng)絡(luò)、電視請選擇其中的一項仿照《假如沒有灰塵》這篇課文的寫法寫一寫。

  【教學建議】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作者周元桂用生動、準確的語言向我們介紹了灰塵鮮為人知的另一面:人類的生息離不開灰塵。作者通過灰塵的作用,揭示出一個深刻的哲理:事物往往具有兩面性,只有正確地認識它們,才能趨利避害,造福人類。課文內(nèi)容與學生的學習生活緊密相關(guān),應(yīng)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廣泛交流。

  教學時可按閱讀提示,先自讀自悟,把握主要內(nèi)容,說說灰塵有哪些特點和作用,并把感受最深的、最重要的部分多讀幾遍,教師應(yīng)引導(dǎo)學生運用精讀課上學到的閱讀方法自讀自悟,明白作者采用怎樣的說明方法來表達這些特點和作用,并認真體會這些說明方法的作用。最后,引導(dǎo)學生思考,從灰塵的作用中,悟出了什么道理。教學之后,教師還可以引導(dǎo)學生討論一下生活中還有哪些事物具有兩重面性,請學生運用掌握的說明方法仿寫一個事物,從而實現(xiàn)讀寫的有效遷移。

  【資料鏈接】

  高士其《灰塵的旅行》

  灰塵是地球上永不疲倦的旅行者,它隨著空氣而漂流,可以說是無孔不入。

  我們周圍的'空間,從室內(nèi)到室外,從城市到野外,從平原到山區(qū),從沙漠到海洋,幾乎處處都有灰塵的行蹤。真正沒有灰塵的空間,只有在實驗室里才能制造出來。

  在晴朗的天空下,灰塵是看不見的,只有在太陽的光線射進黑暗的房間的時候,才能夠看到無數(shù)的灰塵在空中飄舞。大的灰塵肉眼可以看見,小的灰塵比細菌還小,用顯微鏡也觀察不到。

  根據(jù)檢驗的結(jié)果,在干燥的日子里,田野和高山的空氣里,每一立方厘米只有幾十粒灰塵;在海洋上空的空氣里,每一立方厘米大約有一千多;覊m;在城市街道上的空氣里,每一立方厘米大約有十萬粒以上的灰塵;在住宅區(qū)的空氣里,灰塵還要多得多。

  這樣多的灰塵在空中旅行,對氣象變化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原來灰塵還是制造云霧和雨點的小工程師,他們會幫助空氣中的水分凝結(jié)成云霧和雨點。沒有它們,就沒有白云,也沒有大雨和小雨了;沒有它們,在夏天,強烈的日光將直接照射在大地上,使氣溫無法降低。這是灰塵在自然界中的功用。

  如果我們追問一下,灰塵都是從什么地方來的呢?到底是些什么東西呢?我們可以得出下面一系列的答案:有的是來自山地巖石的碎末,有的是來自田野的干燥土末,有的是來自海面的由浪花蒸發(fā)后生成的食鹽粉末,有的是來自火山灰,還有的是來自星際空間的宇宙塵。這些都是天然的灰塵。

  還有人為的灰塵,主要來自煙囪的灰塵,此外還有水泥廠、冶金廠、化工廠、陶瓷廠、紡織廠、面粉廠、石灰窯等,這些都是灰塵的制造場所。還有些灰塵來自植物之家,如花粉、棉絮、柳絮、種子等;有的來自動物之家,如糞便、鳥羽、蟲卵等。

  有許多灰塵對人類的生活是有危害的。它們不但把新鮮空氣弄臟,還會弄臟我們的汽車、房屋、墻壁、家具、衣服以及皮膚;覊m里面還夾雜著病菌和病毒,對我們的健康造成極大的威脅。

  灰塵是呼吸道的破壞者,它們會使鼻孔不通、氣管發(fā)炎、肺部受損而引起傷風、流行性感冒、肺炎等傳染病。此外,金屬的灰塵特別是鉛會使人中毒;石灰和水泥的灰塵,會損害我們的肺,又會腐蝕我們的皮膚。在這些情況下,為了抵抗灰塵的進攻,我們必須戴上面具或口罩。最后,灰塵還會引起爆炸,造成嚴重事故。

  因此,灰塵必須受人類的監(jiān)督,不能讓它們亂飛亂竄。

  我們要給馬路鋪上柏油,讓灑水汽車噴灑街道;我們要把城市和工業(yè)區(qū)變成花園,讓每一個工廠都有通風設(shè)備和吸塵設(shè)備,讓處于一切生產(chǎn)過程中的工人都受到嚴格的保護,F(xiàn)在全人類正在努力控制灰塵的旅行,使它們不再危害人類,而為人類造福。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口語交際能力,增強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2、寫出綜合性實踐活動中的見聞或想象。練習修改習作。

  3、能發(fā)現(xiàn)比喻句的特點,體會怎樣才能把句子寫形象。

  4、積累意思相反的幾組詞及優(yōu)美的詩句。會認7個生字。

  5、積極參加綜合實踐活動成果展示。

  教學準備

  1、詞語卡片。

  2、學生用各種不同方式表現(xiàn)自己綜合性學習的成果。

  教學安排:四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dǎo)入:

  師:小朋友們已經(jīng)積極行動起來,去了解我們家鄉(xiāng)的環(huán)境。大家都了解了什么了呢?這

  我們就來交流一下。

  二、在小組交流:

  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情況。

  推舉代表,準備在班組匯報。

  三、全班交流:

  各小組派代表交流,提醒:與其他組一樣的不重復(fù)說。

  四、總結(jié)、引導(dǎo)討論

  1、根據(jù)學生的匯報交流,總結(jié)所掌握的情況。

  2、引導(dǎo)討論:面對家鄉(xiāng)的環(huán)境情況,我們小學生能做些什么呢?

  如:從我做起,不亂扔垃圾;遇到破壞環(huán)境行為,予以制止;做父母及周圍人的工作,增強環(huán)保意識,為樹林做廣告拍;親手種花種樹等。

  3、評出合理化的建議。

  五、延伸拓展:

  希望小朋友們真正行動起來,做環(huán)保小衛(wèi)士。并把今天我們交流的情況講給父母聽,看看他們還有什么好的建議。

  第二課時

  習作

  一、明確習作要求,自主選擇習作內(nèi)容。

  1、師:這一段時間,這個單元的課文讓我們的視線始終停留在保護環(huán)境、保護大自然上,通過調(diào)查,我們不僅了解了家鄉(xiāng)的環(huán)境狀況,也在思考我們能做些什么?那么,你一定有值得記下來的東西,或者你對未來也曾想象過,在綜合性學習中,沒準還發(fā)生了有趣事情。想跟大家進一步交流嗎?

  2、根據(jù)習作提示,自主選擇習作內(nèi)容。

  二、自擬題目,自主習作

  提醒:把材料想完全,把想法說清楚或把事情的過程想仔細再寫。

  師巡視個別指導(dǎo)。

  第三課時

  修改習作

  一、自讀習作,初步修改

  1、請學生大聲朗讀自己的習作,發(fā)現(xiàn)問題,進行修改。

  2、讀別人習作,幫助同學修改。

  二、指名讀習作,大家共同修改

  1、選擇不同內(nèi)容習作,指名讀,師生評議。

  評議要點:

 。1)語言是否通順,用詞是否準確。

 。2)是否把意思表達清楚。

  2、再次修改自己的習作。

  三、展示臺

  1、學生自讀展示臺中學習伙伴的話,了解展示內(nèi)容。

  2、展示自己想展示的內(nèi)容。

 。1)在小組內(nèi)展示

 。2)在全班展示

  第四課時

  我的發(fā)現(xiàn)

  日積月累

  一、我的發(fā)現(xiàn)

  1、出示課本里的兩句話,讓學生想一想發(fā)現(xiàn)了?

  2、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第二句話加上了作者的想象,就更形象了。

  3、說說你還積累了哪些這類的句子。

  二、日積月累

  1、讀讀認認

 。1)自己讀一讀,認一認。

 。2)指名讀,注意字音是否正確。

 。3)小組比賽,看誰生字認得準,并說說用什么辦法認識的

 。4)組詞大列車

  2、讀讀背背

  (1)自己練習讀詩句。

  (2)指名讀

 。3)想一想:五組詩句有什么特點?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ㄔ娋涠际菍懢暗,并且每句中都有動物)

  (4)男女生比賽讀

 。5)背誦詩句。引導(dǎo)背誦:抓住詩寫的對了特點

  (6)抄寫詩句。

語文教案 篇5

  學情分析:本班學生共18人,男生6人,女生12人,本班學生對語文學習興趣比較高,有四分之一學生很喜歡語文學習,大部分學生喜歡或比較喜歡語文學習,只有幾位學生不太喜歡語文學習。我班學生總體學習基礎(chǔ)扎實,但兩極分化距離較大。學生發(fā)言積極,但若知識有一定難度,學生發(fā)言則很少。學生整體感悟不深,浮于比較表面的東西學生能較容易地體會到,而對于較深層次的內(nèi)容學生很難感悟出來。整體朗讀水平一般,對情感的把握不夠到位。因此,在教學中應(yīng)重視探究教學的過程中,要抓好基礎(chǔ)知識與技能的培養(yǎng)與習得。要加強學生閱讀課外書籍的指導(dǎo),通過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的習慣培養(yǎng)使學生的閱讀整體水平得以提升。要讓學生通過閱讀學表達,將“聽”、“說”整合起來,從聽中學讀、讀中學寫。

  教材介紹:本文介紹綠色千島湖的形成與美景,揭示一個道理,與大自然保持和諧就會創(chuàng)造綠色奇跡。教學圍繞這一主題展開。

  教學目標:初步了解千島湖的形成,理解綜合工程及水上森林的作用,了解人們?yōu)榍u湖的綠,所做出的努力。感受千島湖良性發(fā)展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體會出人與動物和諧相處,人們保護自然,遏制水土流失,使島更綠水更清。從而突破文章主題“綠色”及單元主題“家園的呼喚”

  教學重點、難點:了解千島湖的美景與它的形成,明白人與自然應(yīng)該和諧相處。

  突破方法:通過有感情的朗讀來感受千島湖的自然美,通過對日趨惡化的環(huán)境問題的認識來珍惜人與自然的和諧美。

  教學時數(shù):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dǎo)課: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名勝古跡比比皆是,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隨黃傳惕一起去綠色千島湖看看吧。R讀課題)

  二、檢查預(yù)習

  1.課文同學們都預(yù)習了,你知道為什么叫“千島湖”嗎?(有1078個島嶼)

  你讀書真細心。

  2.那為什么又稱它為“綠色千島湖”?(板書:水綠島翠山青)

  3.水、島、山都是綠的,當然要叫綠色千島湖。那如果說水綠、島綠、山綠,你覺得怎么樣?這樣寫有什么好處?(中國的語言真豐富)

  4.這個句子讀起來也是很有韻味的,齊讀句子:“那里水綠、島翠、山青,因此人們都叫它綠色千島湖!

  5.現(xiàn)在,你一定想快點了解千島湖吧!來打開書,先來看看作者在欣賞了千島湖之后,是怎樣評價它的?(指導(dǎo)學生找到文章最后一句話,全文的中心句畫下來:千島湖是一首人與大自然合寫的詩,是一個人工創(chuàng)造的綠色奇跡。)

  6.(課件出示中心句)在作者眼中,千島湖是——(引讀)是——(引導(dǎo)學生讀完)詩,大家都讀過,詩帶給你怎樣的感受?

  7.作者把千島湖比作一首詩,說明千島湖——很美!

  8.什么是奇跡?奇跡,你見過嗎?

  9.作者為什么這樣評價千島湖呢?讓我們從文章中找答案。先瀏覽課文,看看哪幾段重點介紹了千島湖的美?哪幾段介紹千島湖是個奇跡?(1-7、8-10)

  三、學習課文

  1.請同學們自由的讀一讀1-7自然段,一手扶書,一手握筆,邊讀邊找看看從哪些詞句中能體會出千島湖像詩一樣美?(學生自學)

  2.集體交流:

  第1自然段:

  學生讀第1自然段的第3句話,談自己的理解。(教師引導(dǎo):那里有山、有島嶼、有森林,自然美景盡在其中;顯示大自然中所有美的東西都集中在這里。我們從蘇軾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體會了西湖的美,千島湖竟然比西湖還要美!)還從哪里能看出千島湖像詩一樣美?

  桂花島:(不僅眼前看到的景色讓人賞心悅目,鼻子里還聞著花香,真讓人——心曠神怡,美!

  猴島、五龍島、清心島:(出示相應(yīng)的圖片,教師引導(dǎo)進一步理解。)

  這里不僅景色優(yōu)美,而且還有這些跳躍的歡樂的生命,也使千島湖顯得生機勃勃!

  島上的動物與人相處的怎樣?(板書:和諧)和諧就是美,美就是和諧!

  梅花鹿和人們合影留念,人與動物真是和諧相處!

  3.這里的島嶼,有的因動物知名,有的因花樹著稱,各有特色,可是環(huán)繞在這些島嶼周圍的湖水中確有一個共同的景觀——“魚躍千島湖”。誰來讀一讀第7自然段?

  4.指名朗讀。

  5.這里的魚不僅數(shù)量——多,而且品種——多,真是物產(chǎn)豐富,用課文中的一個詞語是——富庶。(板書:富庶)

  6.想看看這個優(yōu)美富庶的地方嗎?請欣賞。(教師放課件)

  7.配樂欣賞,教師相機介紹。

  8.教師小結(jié):千島湖真是一首優(yōu)美的詩,讓我們用有感情的朗讀來贊美千島湖吧!從1-7自然段中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段落自由練習朗讀。

  9.誰想用你的朗讀帶我們再次走進這詩一般的千島湖。

  10.指名讀1-7自然段。(讀得太美了!)

  11.這么美的千島湖在作者眼中是一首詩,而且還是一個奇跡,為什么呢?請同學們默讀8-10自然段,看看千島湖奇在哪?邊讀邊畫下相關(guān)的句子。

  12.學生反饋:

  第8自然段:

  原來一片光禿禿的山地,三十幾年后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確實是個——奇跡!

  千島湖是個水庫,是個人工湖,這是你預(yù)料中的嗎?

  相當于3184個西湖的水容量。

  水上森林:能在水里泡200天也不會淹死。

  建設(shè)千島湖也遇到了不少困難,我們的科研人員都克服了!人類在改造環(huán)境方面顯示了聰明才智和強大的力量。

  第9自然段:

  你找的是第9自然段,這段中有一句概括了全段的意思,是哪一句?(畫出第一句:新安江水電站是一項綜合工程)

  你能快速找出有幾方面作用?哪4方面?(發(fā)電、灌溉、航運、養(yǎng)殖)

  你找的這么快,有什么好辦法?(課件:出示分號)

  一項工程有這么多的作用,真是一舉——多得,確實是一項綜合工程!是一個人工創(chuàng)造的奇跡!

  這項工程是人類在無節(jié)制的濫用自然資源嗎?(不是)(點:和諧)

  13.了解了千島湖后,你能想想作者為什么說千島湖是個綠色奇跡嗎?(板書:綠色)

  還記得《楓葉如丹》中的句子嗎?“綠是播種者的顏色,是開拓者的顏色,人們說它是希望、是青春、是生命!

  14.教師小結(jié):我們的開拓者建造了這么美的千島湖,這里到處有跳躍歡快的生命,人與自然相處的如此和諧,在環(huán)境日益惡劣的今天,千島湖的成功改造,帶給我們多少希望啊!所以千島湖是一個——(引讀:人工創(chuàng)造的綠色奇跡)

  15.正因為千島湖的這些魅力,所以作者要這樣評價千島湖,(引讀:)千島湖是一首人與大自然合寫的詩,是一個人工創(chuàng)造的綠色奇跡。

  16.是!千島湖的成功改造,帶給我們一個深刻的啟示:(課件出示句子:)大自然造福與人類,人類要和自然保持和諧,只要我們與自然保持和諧,就一定會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綠色奇跡!

  17.現(xiàn)在你希望給什么東西冠以綠色名稱?(你們的愿望多么美好啊。

  只要人類共同攜手,就一定能建造出一個綠色家園!

  板書設(shè)計:

  水綠 島翠 山青

  綠色千島湖 詩 奇跡

  優(yōu)美 富庶 和諧

  教學資料:千島湖圖片及課件資料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閱讀和欣賞散文詩的能力,通過誦讀,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初步了解散文詩的特點——把詩的精煉、音樂美和散文靈活多樣的表現(xiàn)力融為一體。

  3、品味語言,理解本詩語言中的寓意。

  4、培養(yǎng)學生追求美好理想和敢于同困難作斗爭、勇于拼搏的精神。

  教學重點

  1、課文朗讀。通過多種形式的反復(fù)誦讀,體味作者情感,理解詩歌含義。

  2、比較南方和北方雪的異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3、語言的品讀,了解散文詩語言的精練和具有音樂美的特點及其寓意。

  課時安排:兩課時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1、魯迅的散文詩集《野草》

  2、有關(guān)江南和北方的雪的音像資料。

  學生準備

  1、查找有關(guān)“雪”的文字、圖片、音像資料。

  2、搜集魯迅《野草》中的描寫自然景致的`詩篇,感受自然描寫中寫實與象征的不同。

  3、搜集有關(guān)散文詩的資料,初步了解散文詩。

  4、先自主學習課文,劃出疑難字、詞、句,查字詞典掃清語音、語義障礙。再與同學合作,解決疑難。

  教學步驟

  一、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情況匯報。

  由各學習小組學生向全班匯報本組在課前自主合作學習過程中搜集到的資料,展示有關(guān)“雪”的文字、圖片、音像資料,暢談對雪的感受。營造“雪”的氛圍。(這樣可以了解學生的課前自主合作學習情況,對課文的熟知程度,便于教師對課堂學習預(yù)設(shè)的調(diào)整。)

  二、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揣摩語氣、語意及作者情感。

  2.教師放課文朗誦或范讀課文。然后抽學生朗讀。

  3.由學生比較二者的優(yōu)劣,體會散文詩的朗讀方法。

  4.讀了這篇文章后,你認為最能體現(xiàn)文章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

 。鞘枪陋毜难,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5.“孤獨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魂”是什么意思?

 。ū狈降难┑奶卣髦皇枪陋殻谶@里它還被表現(xiàn)成死掉的雨的意思。江南的雪已經(jīng)死掉,而朔方的雪,在孤獨的旋轉(zhuǎn)升騰中升華,成了雨的精魂。北方的雪完成升華是與死亡聯(lián)系在一起的,也正是完全的獻身,讓它成為了雨的精魂——凝聚了所有堅強內(nèi)核的精魂。)(設(shè)計此問題是為了促成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全文內(nèi)容)

  三、問題探討

  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了解詩歌內(nèi)容,體會散文詩的特點。分四個小組討論下列問題: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dǎo)入

  1.同學們,每個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有時會碰到一些讓自己很傷心的事,這時候,你應(yīng)該怎么做呢?今天我們就一起去看看玲玲小朋友是怎樣解決這類事情的。

  2.板書課題:玲玲的畫。教師邊寫邊指導(dǎo)“玲”的寫法,注意右邊不要寫成“今”。

  3.齊讀課題。注意不要把“玲”讀成“l(fā)ín”。

  二、初讀課文

  1.教師范讀,生標出不認識的字。

  2.學生自由讀,想辦法記住不認識的字。

  3.同桌接力讀,看誰讀得最流利,沒錯字。

  4.朗讀比賽。指名讀。師生評價。

  5.默讀全文,畫出好詞語。

  6.玲玲要考考大家,看看你認識這些詞語么?(自由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端詳 腦筋 收拾 滿意 參加 樓梯 懶洋洋

  三、快樂識字

  1.你用什么方法記住了哪個字?

  2.小組交流記字方法。鼓勵學生多種方法記憶,如:加一加,減一減,換偏旁,聯(lián)想,猜謎語等。

  3.給生字組詞,給個別的詞造句。

  4.游戲:開火車識字,小組競賽。

  四、指導(dǎo)寫字

  1.引導(dǎo)學生發(fā)現(xiàn):同樣是“米”,在“糟”字中捺變成了點,在“樓”中捺卻沒有變。同樣是“月”,在“腦”字中瘦而長,在“筋”字中要寫得瘦而短,在“肯”字中又把撇變成了豎。

  2.指導(dǎo)“狗”字時注意反犬旁的寫法。

  3.學生描紅。

  4.作業(yè)展覽。

  五、積累詞句

  1.把你畫出的好詞寫下來。

  2.完成課后“讀讀抄抄”。

  第二課時

  一、研讀課文,自主感悟

  1.請同學們用心細讀課文兩遍。什么叫用心讀呢?就是邊讀邊思考,有什么感受和體會?有哪些收獲?還有哪些地方不懂?只要讀完書有話要說,就說明你用心讀了。為了防止自己讀完就忘記要說什么了,你可以用筆在書上空白處簡要寫寫自己要說的話,或者做個你自己懂的記號,等一下我們共同交流。

  2.學生邊讀邊思考,教師發(fā)現(xiàn)好的讀書方法要及時鼓勵。如:把自己感受深的句子畫下來等等。

  二、匯報交流,教師引導(dǎo)

  1.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教師要不露痕跡地引導(dǎo)。

  2.玲玲的情感發(fā)生了哪些變化?(滿意──著急──滿意)

  3.第1~3自然段:

 。1)端詳是什么意思?用動作表示。玲玲滿意地端詳著自己的畫,可能會說些什么?

 。2)導(dǎo)讀爸爸和玲玲的話:

  “玲玲,時間不早了,快去睡吧!”“好的,我把畫筆收拾一下就去睡!

 、侔职质窃谑裁辞闆r下說的?當爸爸看到女兒忙得很晚時,心里怎樣?該怎么讀爸爸的話?

 、诹崃徇@時候的心情如何?該怎樣讀?

 、鄯纸巧x這兩句話。

  4.第4~6自然段:

  導(dǎo)讀爸爸和玲玲的話:

  “怎么了,孩子?”“我的畫臟了,另畫一張也來不及了!

  爸爸這次是在什么情況下說話的?應(yīng)該怎樣讀?你為什么這樣讀?這幅畫明天就要參賽了,現(xiàn)在一下子弄臟了,玲玲的心情如何?如果你就是傷心著急的玲玲,你怎么讀?

  5.第7自然段:

  “別哭,孩子。在這兒畫點什么,不是很好嗎?”

 。1)從爸爸的.這句話中,你體會到爸爸是個什么樣的人?該怎樣讀?

 。2)爸爸的提議用一個詞表達就是“將錯就錯”。

  6.第8自然段:

  當玲玲看著可愛的小花狗出現(xiàn)在畫面上時,她滿意地笑了,可能會說些什么?

  7.第9自然段:

  “好多事情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

 。1)讀一讀爸爸說的這句話,說說你讀懂了什么?聯(lián)系課文說一說。

 。2)你在生活中碰到過類似這樣的事么?(教師可以先自己舉一個這方面的例子,再讓同學說。)

 。3)向?qū)W生說明這里的“壞事”是指做得不如人意的事情,并不是指違紀違法之類的壞事。

  8.玲玲的這張有小花狗的畫竟然得了一等獎,如果你是評委,請說明理由。

  9.得了獎的玲玲會說些什么呢?

  10.分角色讀全文。

  11.本文的兩個人物你喜歡誰?為什么?(學習爸爸的遇事沉穩(wěn),學習玲玲肯動腦筋。)

  三、總結(jié)全文,贈與名言

  同學們,生活中處處都會碰到坎坷,是原地哭泣,還是利用智慧奮勇向前,全在于你是否肯動腦筋,把壞事變成好事。俗話說得好,“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把這句話送給大家,我們一起共勉。

【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的教案12-12

語文教案10-14

語文教案11-19

語文教案11-19

語文教案11-20

語文教案11-20

語文教案11-21

語文教案11-23

語文教案11-14

語文教案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