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數(shù)學教案觀察物體

數(shù)學教案觀察物體

時間:2022-01-02 16:53:19 教案 我要投稿

數(shù)學教案觀察物體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數(shù)學教案觀察物體,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數(shù)學教案觀察物體

數(shù)學教案觀察物體1

  教學目標:

  1、正確辨認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能同時觀察到物體的兩個面或三個面,能正確辨認簡單的組合圖形的正面、側面和上面。能辨認從不同位置看到的物體形狀,能根據(jù)從某一面看到的圖形,把物體擺出來。

  2、通過不同題目的練習、講解,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自己獨立進行題目的練習。

  難點:在觀察物體的過程中進行直觀思考。

  教學準備:

  補充練習題。

  教學過程:

  口算:

  80÷8= 93÷3= 9×800= 110×5

  500×6= 31×2 62÷3= 48÷4=

  學生練習,1分鐘完成。集體核對。

  注意末尾的0別忘了添。

  62÷3如何處理?復習商1不夠就商0的題型。

  觀察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

  觀察一個物體最多能看到幾個面?應該站在什么位置?

  站在什么位置只能看到一個物體的一個面?

  站在什么位置能看到一個物體的兩個面?

  學生嘗試回答。

  觀察長方體、正方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

  如何確定長方體、正方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

  補充:如果長方體、正方體相對的面的圖案相同,則這時長方體的下面的面是什么圖案?正方體的背面是什么圖案?

  學生觀察并說說這樣判斷的理由。

  下列的照片分別是誰拍的?連一連。

  學生連線并說說這樣連的理由。

  從側面看下列的三個物體,分別看到的是什么形狀?用線連一連。

  注意題目的'要求,是從哪個面看的?學生嘗試練習。

  集體核對,指名回答并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六、解決實際問題2小題(簡單的乘除法應用題。)

  每本練習本8角,5元錢最多能買多少本練習本?

  學生找重要信息,嘗試列式。指名板書(兩人),看看誰寫得準確而完整。

  學生觀察、比較板書,注意答句。

  一共有43個乒乓球,每8個裝一盒,最少要用多少個盒子?

  學生讀題,自己獨立列式解答。指名兩人板書,看看誰完成得出色。

  集體核對,注意答句。

  比較:兩道題目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都是除法應用題,而且答案都有余數(shù)。

  不同點:答句的處理,第1小題舍去余數(shù),第2小題需要進1。

 。哼@種題目的答句非常重要,是否要進1,就要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驗來判斷。

  練習。

  你覺得在觀察物體這一章節(jié)中,有哪些重要的知識點?

  學生交流并自我對照。

  板書設計:

  觀察物體補充練習

  課前思考:

  補充了一些之前所學的知識和這一單元觀察物體中的知識,讓學生在學習新知的同時,不斷鞏固以前所學的知識。在觀察物體的補充練習中,讓學生正確辨認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能同時觀察到物體的兩個面或三個面,能正確辨認簡單的組合圖形的正面、側面和上面。能辨認從不同位置看到的物體形狀,能根據(jù)從某一面看到的圖形,把物體擺出來。

  課后反思:

  由于這一單元內容相對比較簡單,所以這一節(jié)復習課補充了之前所學的知識進行復習。在口算中注重正確率的基礎上還要強調做題速度。簡單的連乘問題,學生學習得也不錯。對于這一單元,要注意題目之間的比較,能深層次地挖掘題目中的重要知識點。學生對于一些直觀的題目都能完成得很好,理解比較到位置。從題目的處理來看,學生掌握本單元的知識點還可以,但由于題目中抽象的成分不多,因此,沒有什么難度。因此在練習的過程中,適當?shù)卦谠瓉眍}目的基礎上擴充,一來增加題目的難度,二來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快速反映能力。這樣可以避免由題目簡單有帶來學生的驕傲情緒,反之,會讓學生充滿興趣。

  課后反思:

  這節(jié)課主要是練習與復習本單元的內容?谒悴糠窒鄬唵危瑢W生能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簡單的連乘實際問題,學生能自己分析題意,并正確的列式計算,也能夠完整的表述自己的想法,比以前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在練習過程中還是要強調選擇正確的單位。對于本單元的內容,學生對比較直觀的問題掌握得很好,當遇到需要空間想象的問題時,學生的思維還是達不到要求,需要通過學具或畫圖的方式來輔助。但總體而言,這部分知識抽象的內容不多,所以學生掌握起來不是很費力。

  課后反思:

  本次練習中的口算部分主要是檢驗學生對于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以及三位數(shù)乘以一位數(shù)的口算正確率,在此基礎上提高學生計算的速度。而對于本單元涉及到的內容學生掌握的可以,但總體來說這一單元比較簡單,沒有很抽象的東西需要理解,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容易。但是對于部分學生來說,可能在真正的練習中需要借助相關的工具幫助自己解決問題,但靠學生自己的想象達不到解題的正確性。

數(shù)學教案觀察物體2

  教學內容:

  教材39頁例2,從不同角度觀察兩個物體。

  教學目的:

  1、培養(yǎng)學生從不同角觀察分析事物的能力。

  2、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從形象構建抽象的想象能力。

  教具學具:

  一個球體、一個圓柱體、正方體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節(jié)課我們對一個物體從不同角度進行了觀察,也發(fā)現(xiàn)了從中的奧秘和樂趣,今天我們將兩上物體從不同角度進行觀察,體驗從不同角度看世界。

  二:新授課

  1、師將一個球體和一個圓柱體按例2擺放在講臺上,抽生的小組為單位上臺觀察,燕記住從正面上面左面右面,觀察到的樣子記下來,再回到位置上把從四個面觀察到的畫出來,并同方交流。

  師抽生把畫出的圖形展示出來,集體評議。

  2、完成39頁例2及做一做(展示評議)

  三:構建空間想象力

  1、將兩個完全一樣的.正方體并排放,要求生想象畫出以不同角度看到的樣子(強調左右面是重合,故只能看見一個正方形)。

  2、將一個正方體和圓柱體并排放,要求生想象畫出從不同角度看到的樣子。

  完成練習八第3題。

數(shù)學教案觀察物體3

  一、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讓學生初步認識到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同一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2、能辨認從不同位置看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二、教學重點:

  初步感知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同一物體,結果是不同的。

  三、教學難點:

  能辨認從不同位置看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四、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五、學具準備:

  學生每人一個玩具

  六、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景:

  1、出示一個六個面顏色都不同的正方形,讓學生在某一位置觀察這個正方形,問學生最都能看到幾個面的顏色,要看到其他幾個面的顏色,怎么辦?

  2、講述“盲人摸象”的故事。

  師:“為什么每個人得到的結果不同呢?”

  學生講一講自己的想法。

  師:那么為什么會不一樣呢?你同意誰的結論?

  生:他們四人都不對,因為只摸到了一部分,不全面。

  師:對呀!這四個人得到的結論都不是全面的。為什么呀?

  生:他們四個人都是從各自的角度上摸的?

  師:要全面的了解一個物體的特征,必須要全面的去觀察這個物體,要學會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觀察,綜合無分析把握這個物體的形狀和特點。我們本節(jié)課就來學習觀察物體的方法—從不同的角度。

  探索新知:

  1、觀察物體

 。1)出示鬧鐘,(放在學生中間)分組進行。讓不同的學生從不同的位置同時觀察。

 。2)學生活動,觀察物體

  師:“你看到了什么?”

  學生交流看到的物體形狀。(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

  師:為什么會這樣呢?

  生1:因為我在鬧鐘的前面。

  生2:因為我在鬧鐘的后面。

  生3:因為我在鬧鐘的左邊。

  生4:因為我在鬧鐘的右邊。

  師:我們每一個人只看到一種結果,你相信別人的結果嗎?真是這樣嗎?

  學生交換位置觀察,再交流一下(注意自己的觀察位置)

  (3)師:通過剛才的不同觀察,你有什么想法?

  生:沒一個人看到的都不一樣。

  生:不同的地方看到的都不一樣。

  生:沒一個物體都不一樣,有好多形狀。

  師:是這個物體不一樣嗎?

  生:不對,是我們人看的餓位置不一樣。

  師生小結: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同一個物體,結果是不同。

  (4)教學例1(多媒體出示)

  師:誰能說一說圖中恐龍的三個圖形分別是誰看到的?

  學生分組討論,并說明理由。

  小組匯報、課堂交流。

  應用拓展:

  1、多媒體課件出示圖:桌上放著一個茶壺,四位同學從各自的角度觀察。

 。ǔ鍪静鑹厮膫方向看到的圖形)請指出下面四幅圖分別是哪位同學看到的。

  2、小組活動進行觀察

  67頁“做一做”中的活動。讓學生利用手中的.數(shù)學課本直接進行操作,每個小組成員先從某一角度看這摞書,然后交換位置看一看。最后,在教科書上進行連線。

  鞏固新知:

  1、每個學生從各自的方向觀察自己的玩具,說一說看到的玩具有什么不同。請幾個學生說給全班同學聽。注意:“我在它的(位置),我看到了(形狀)”

  2、小組活動鞏固知識:任選小組成員中的一個玩具,放在桌子中間,說一說從自己的位置看到的玩具的樣子。

  A:不同的人在不同的位置觀察

  B:同一個人在不同的位置觀察

  應用總結:

  師:那么“盲人摸象”故事中的四個人的說法對嗎?他們四個人怎樣說,才是正確的?

  生1:應該說:“大象的腿像一根柱子!

  生2:應該說:“大象的耳朵像一把扇子。‘

  生3:應該說:“大象的尾巴像一條蛇!薄

  師:你們還可以怎樣說呢?

  生:大象的鼻子像水管。

  生:大象的身子像小山。

  師:他們如果這樣說,你還笑他們嗎?

  生:不笑了,他們只是從一個角度來說的。

  課堂小結:

  1、說一說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告訴同學們好嗎?

  2、如果讓你去觀察一個物體你用怎樣的方法觀察呢/

  通過小結使學生認識到,從不同角度觀察同一物體,看到的物體的形狀是不對的,對一個物體應全面的觀察。

  反思:

  略

數(shù)學教案觀察物體4

  二年級(上冊)教材曾經安排過一次“觀察物體”,那時從物體(玩具、茶壺、汽車等)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觀察,并選擇適宜的圖形表示看到的物體的形狀。本單元繼續(xù)教學“觀察物體”,從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觀察,并用視圖表示看到的形狀。全單元教材分兩段編寫,第一段觀察長方體、正方體或這些形狀的生活用品以及由2個同樣大的正方體擺成的物體。第二段觀察由3個同樣大的正方體擺成的物體。

  1、在知道物體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的基礎上,認識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體會在不同的位置觀察,看到的物體的面的個數(shù)往往是不相同的。

  第86頁例題觀察長方體形狀的圖書柜,首先教學圖書柜的正面、側面和上面。由于學生已經能辨別圖書柜的前、后、左、右等面,圖書柜的前面又可以說成它的正面,圖書柜的左面和右面都是它的側面,圖書柜的上面更容易理解。所以,教材在情境圖的下面由大卡通直接問學生“你能指出圖書柜的正面、側面和上面嗎”讓學生在指指、認認、說說等活動中實現(xiàn)認識的轉化。然后教學在不同位置觀察這個圖書柜,有時能同時看到它的三個面,有時能同時看到它的兩個面,有時只能看到它的一個面。教材在情境圖的下面又畫了兩個這樣的圖書柜,其中一幅圖上畫出了正面、側面、上面三個面,另一幅圖上只畫出了正面和側面。讓學生判斷這兩幅圖分別是誰看到的,各看到了哪幾個面?學生在情境圖里分別感受老師和女孩的觀察,能夠體會老師同時看到了圖書柜的三個面,女孩看不到圖書柜的上面,只同時看到兩個面。雖然例題里沒有出現(xiàn)只看到圖書柜一個面的情境,但學生能夠從看到三個面、看到兩個面,自覺體會有時只能看到一個面。

  “想想做做”里的習題大致分成三部分。

  第1題是鞏固對物體的正面、側面、上面的認識。讓學生分別指一指哪是洗衣機的正面、側面、上面,哪是冰箱的正面、側面、上面。大多數(shù)學生都比較熟悉這兩種電器,指出它們的各個面不會有多少困難。他們憑頭腦里已有的洗衣機和冰箱的表象,識別洗衣機、冰箱各個面的圖形;又依據(jù)洗衣機、冰箱的正面、側面、上面的圖形,想像這兩個物體的樣子。教材通過物體與圖形間的這種轉換,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如果有學生因不熟悉這兩種家用電器,指出它們的各個面有困難,教師可以提供下面的實物圖給予幫助。

  第2題站在不同位置觀察放在桌上的長方體形狀的文具盒,看到的面的個數(shù)往往是不同的,最多只能同時看到文具盒的三個面。教材不把這個內容作為知識講授給學生,要求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初步體會這個內容。由于文具盒比較小,經常能同時看到它的正面、側面、上三個面,同時看到它的上面或正面、同時看到它的上面或側面也不難。而只看到它的正面、側面,只看到它的正面或只看到它的側面卻不是很容易的,要把視線放在與文具盒的正面、側面相同的高度上才能看到。教材希望學生學會把視線放在適宜的高度上觀察,為下面繼續(xù)學習物體的三視圖作好準備。

  第3~5題是觀察幾何體,先辨認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再分別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正方體,說出看到的圖形;然后是觀察兩個同樣大的正方體擺成的長方體,指出看到的圖形。在從正方體或長方體的正面、側面、上面觀察時,要指導觀察的方法。如從正面看,應站在物體的正前方,把視線垂直于物體正面的中間。又如從上面看,應站在物體的正前方并緊靠物體,低下頭看把視線垂直于物體上面的中間。另外,觀察正方體和長方體必須看實物,不是看教材畫出的正方體、長方體的實物圖。

  2、進行簡單幾何體與其三視圖之間的轉化。

  《數(shù)學課程標準(實驗稿)》把“能進行幾何體與其三視圖之間的轉化”作為空間觀念的一個表現(xiàn)。一般情況下,物體的三視圖是指描繪它的正面、側面和上面三個面的形狀的平面圖形。

  在第87頁“想想做做”第4、5題中,學生已經初步接觸了正方體、長方體的三視圖,初步體驗了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物體的要領,初步使用了說一說或連一連等選擇視圖的方法。

  第88~89頁教學簡單幾何體的三視圖,例題先讓學生用三個同樣大的正方體照教材插圖里的樣子擺一擺,再分別從擺成的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看一看,然后把觀察位置和相應的視圖用線連一連。擺、看、連是教材安排的三項學習活動。

  為什么先“擺”?這里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通過擺能夠了解物體的形狀和結構,區(qū)分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便于觀察;第二個原因是讓每一名學生都有可觀察的實物,防止部分學生因缺少幾何體而去看教材插圖。

  “看”是例題教學的重點,分別從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看一看,這里的“看”要注意三點:

  一是物體的正面、側面、上面在全體學生中必須是一致的。

  二是觀察方法要正確,視線必須垂直于物體的那個面的中間。

  三是要想一想看到的形狀是怎樣的圖形。例題里的物體,從正面看到的圖形是三個正方形組成的,下面是并排連在一起的兩個正方形,其中右邊那個正方形的上面還有一個正方形。從側面看到的圖形是兩個上下連在一起的正方形。從上面看是教學的難點,雖然在物體上的兩個正方形面一個高些、一個矮些,但是用同一幅平面圖表示它們,應該是左右并排連在一起的兩個正方形。必須讓學生一邊看、一邊體會。

  “連”是表達觀察結果的一種方式,教材里畫出了物體的三幅視圖,讓學生指出從正面、側面、上面分別看到的是哪一個圖形,適當降低了學生表達的難度。“試一試”向學生提出了兩點要求,先是依據(jù)指定的正視圖擺出相應的物體,然后是畫出這個物體的側視圖和上視圖,讓學生比較充分地經歷“視圖—物體—視圖”的轉換活動。

  依據(jù)視圖擺出物體一般經歷“研究視圖—擺出物體—驗證擺法”的過程!把芯恳晥D”要分析視圖的結構,下面是兩個左右并排相連的正方形,其中左邊的那個正方形上面還有一個同樣大小的正方形,對視圖進行分析研究能啟示物體的擺放方法。“擺出物體”是在分析視圖、構思擺法的基礎上進行的,有時也會在分析視圖的同時進行。如看到正視圖的下面是兩個左右并排相連的正方形,就拿出兩個正方體左右并排擺在一起;又看到左邊那個正方形的上面還有一個正方形,就在擺出的左邊那個正方體的上面再放一個正方體。擺成的物體是不是符合要求?需要驗證。驗證的方法是從這個物體的正面看一看,如果看到的形狀和指定的視圖一致,擺出的物體是符合要求的。如果看到的形狀和指定的視圖不一致,應該重擺。這道題在擺好以后還要畫出物體的側視圖和上視圖,畫視圖的要求比選擇視圖連連線的要求提高了些,學生能畫出草圖就可以了。

  3、“想想做做”圍繞幾何體與其三視圖相互轉化而設計。

  第1、2題要求學生先用三個正方體擺一擺。其中第1題是照教材畫出來的幾何體那樣擺,第2題是按“橫著擺成一個長方體”這個要求擺,教學時不能疏忽這一點。

  第3、4題是“依據(jù)視圖要求拼搭”,其中第3題的每小題都只有一種擺法,擺好后還要從正面和側面觀察并畫出視圖。第4題是開放的,符合正視圖要求的擺法不惟一。先把兩個正方體一上一下豎著(或一左一右橫著)擺放后,第三個正方體可以擺在這兩個正方體的前面,也可以擺在后面。雖然擺成的物體形狀不同,但正視圖相同;雖然這兩個物體的正視圖相同,但側視圖不同。學生在體會這些同與不同時,空間觀念得到了發(fā)展。

  第5題里的三個物體都是用4個同樣大的正方體擺成的,其中左邊和中間的物體都能清楚地看到它們的4個正方體,右邊物體只能直接看到3個正方體,讓學生體會還有1個不能直接看到的正方體。

數(shù)學教案觀察物體5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實際的觀察、比較,初步體會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一樣的,并學會根據(jù)看到的形狀正確的判斷觀察這的位置。

  2、使學生在觀察物體的過程中發(fā)展初步的空間觀念,發(fā)展數(shù)學思考,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數(shù)學的積極性。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初步體會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一樣的,并學會根據(jù)看到的形狀正確的判斷觀察這的`位置。

  教學難點:從一個面推測到另一個面的形狀。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你們照過像嗎?老師有幾張照片,能看出是誰?都是老師,看上去為什么不一樣?

  2、同學再看看這兩張照片,你知道是在哪里拍的?為什么也不一樣?小組先互相交流。叫學生試一試站的位置。

  小結:拍照你們很有經驗,同樣一個人,同樣一個教室,站在不同的位置,拍出不同的照片。

  今天我們就來從各個不同的方向去觀察物體。(揭示課題:觀察物體)

  二、觀察實物

  1、今天請來了企鵝小博士和我們一起學習,高興嗎?小博士最喜歡開動腦筋,專心聽講的小朋友,你們能做到嗎?現(xiàn)在每個人就坐在自己的位子上,仔細觀察,然后給它也拍個照片。(老師示范架起鏡頭對準小博士,仔細看)

  剛才我們拍的照片全放在信封里,請你們打開信封從里面找到你剛才拍的照片,再仔細對照。

  1、找到嗎?出示照片

  看到1號照片的同學舉手,是從小博士的哪一面拍的?能看到什么?

  看到2號照片的同學舉手,你又是從小博士的哪一面拍的?能看到什么?

  1號和2號有什么不同?

  3號照片的有哪些同學?看到什么?剩下的同學是看到幾號?又能看到什么?

  2、你們都給小博士拍了一張照片,現(xiàn)在請大家到每個方向去觀察小博士的樣子和剛才每個位置拍的照片是一樣嗎?

  3、看到的和照片一樣嗎?

  4、過從四個方向的觀察你們有什么發(fā)現(xiàn)?

  是的不同的方向,看到不同的樣子。(板書)

  三、比一比

  1、請組長拿出一個杯子,請每個同學仔細觀察你看到的杯子是什么樣的?小組里互相說一說,

  2、看到1號照片的起立,2號杯子的也起立。他們有什么不同?小組討論。然后匯報,觀察他們站的位置怎么樣?

  3、看到3號照片的呢?剩下最后一個圖形是誰?

  4、出示P43第4題圖,(錄音:童話故事)小山羊造了一座新房子,聽說可漂亮了:紅紅的瓦、紫色的墻、綠綠的窗。小動物們都想來看看,小松鼠來了,一看,咦,怎么只有紅色的瓦呀?小白兔也來了,自言自語地說:“我怎么只看到一面紫色的、五邊形的墻呢?”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他們?yōu)槭裁纯吹降牟煌?/p>

  四、議一議

  1、(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情形不同,所以你想看到某一副圖形,就要站在一定的位置。)

  2、(出示長方體、正方體)這是什么?從它們的哪些面可以看到這些圖形()小組相互討論,交流。

  板書:前后

  左右

  前后

  小結:從不同的方向可以看到不同的樣子,觀察時如按一定的順序進行,可以更加全面了解物體。

  3、(出示P41第2題)下面就來觀察這幢樓房。這是樓房的四個面的圖形,你能說出他們是從樓房的哪個面看到的?小組討論,然后交流,說一說是怎樣知道的(2、3、4)?

  五、全課總結

  今天你們學會了什么?

  一般情況下,從不同的方向,看到的樣子不同,但有時候不管從哪個方向看都是一樣,你們猜是什么?

數(shù)學教案觀察物體6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本節(jié)課的活動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2、體會圖形變換的意義,體會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

  3、在分組活動的過程中,與他人能夠合作交流。

  二、教學重點:

  加深對“對稱”的理解與掌握。

  三、教學難點:

  利用所學的知識完成活動內容,經歷從數(shù)學到生活的過程。

  四、教具準備:

  玩具汽車(不同方位的圖形)、一幅雪花圖案、水中小房子的倒影簡筆畫、動畫圖片一組。

  五、學具準備:

  白紙、剪刀、彩筆、動物圖片一組

  六、教學過程:

  學生回憶:

  我們都學過了哪些觀察物體的方法和對稱的知識?

  學生自由談論,教師指明進行補充。明確所學的主要知識點:軸對稱、平面對稱、鏡面對稱

  找準位置:

  出示一輛汽車玩具和從“前、后、左、右、上”觀察到的圖形

  出示表示方向的詞語“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上面”。

  學生根據(jù)教師所出示的每一個形狀,選擇觀察的位置

  同位兩人相互判斷對錯

  個人操作:

  1、“我會剪”(出示一幅雪花的圖案)

  現(xiàn)在利用我們學過的對稱的有關知識,思考如何才能既簡便有迅速地完成作品?

  課堂交流各自的方案。

  2、根據(jù)自己的愛好,選擇合適的圖形和形狀,自己設計、剪出一朵美麗的`雪花。

  找不同層次的學生交流自己的剪法,并說出知識依據(jù)。

  那么你還見過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這些內容?舉例說明

  小組討論之后。再集體進行課堂評價

  同位合作:

  1、“我能畫”(出示一幅簡筆畫)

  根據(jù)小房子在水里的倒影,你們能夠畫出它在陸地上的樣子嗎?

  2、學生同位合作完成

  3、班級繪畫展評:

  指明對不同的作品進行講評。那些地方較好?哪些地方需要改進?說明自己的理由。

  小組探索:

  1、“我能做”(出示一組不同的動畫圖片)

  根據(jù)要求貼圖畫:

  小貓的左手拿著一支筆。

  小猴的右手里有一個桃子。

  小狗左腳的鞋子有一個洞。

  小豬的右邊有一把鑰匙。

  學生根據(jù)要求,把每一個小動物的畫像補充完整。

  2、小組之間相互評價。

  指名讓學生自愿選擇小組成果進行評價,也可以對自己進行評價

  快樂舞蹈:

  播放一塊歡快的音樂,師生一起面對鏡子做舞蹈動作。

  根據(jù)教師的口令,邊做邊觀察鏡子中的“你”是如何做的?

  應該發(fā)出什么樣的口令,才能讓鏡子中的“你”聽從你的指揮?

  課堂小結:

  誰來說一說你這節(jié)課有哪些收獲?

  你覺得你在這節(jié)課的表現(xiàn)如何?(小組之間說一說)

  反思:

數(shù)學教案觀察物體7

  教學內容:

  觀察5個或6個相同正方體擺成的物體

  教學目標:

  1、通過從下面、上面以及不同側面觀察5個或6個相同正方體擺成的物體,積累辨認物體視圖的經驗,體會物體的`相對位置關系。

  2、使學生主動參與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進一步學習利用實物或圖形進行直觀和有條理的思考,發(fā)展空間觀察。

  3、體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關系。

  教學重點:

  積累辨認物體視圖的經驗

  教學難點:

  體會物體的相對位置關系

  教學準備:

  學具盒

  教學思路:

  一、導入新課:

  出示4個同樣大小的正方體擺成的物體。

  讓學生觀察,說說從下面、側面和上面看到的視圖。

  接著追問:還可以怎樣擺?

  二、探究新知:

  讓學生試一試,再看一看。

  學生分組展示不同的擺法。

  集體交流:你能找到擺的方法嗎?

  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在原來物體的前面或后面,與原來的某一個正方體對齊著放一個都是正確的。

數(shù)學教案觀察物體8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觀察的過程,讓學生認識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2.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兩個物體的形狀。

  3.借助動手操作,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同伴合作意識。

  4.聯(lián)系生活實際,使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知識來源于生活。

  教學重點:

  在實際的觀察活動中,讓學生認識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教學難點:

  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兩個物體的形狀。教具準備:長方體、正方體、球、圓柱等。

  德育滲透:

  幫助學生樹立從小仔細觀察事物,認真思考的好習慣。

  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

  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培養(yǎng)學生認真傾聽他人意見,樂于與人合作,從不同角度欣賞他人的良好心態(tài)。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感知

  比賽:快速搶答。下列照片中分別是什么?(師分別出示三組物體照片:電話、手機、手電筒。以下是一組圖形照片。)

  師:同樣一個物體照片,為什么有的能一眼看出,有的卻看不出?(板書課題:觀察物體)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創(chuàng)設學生喜歡的“猜一猜”引入,新穎有趣,充分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立刻進入了學習的狀態(tài),讓學生初步感知新知。]

  二、師生互動、探究新知

  (一)教學例1

  1.引入:神探“冒險小虎隊”的故事同學們知道嗎?他們就是靠敏銳的觀察力,破了很多大案。今天我們就一起去看看他們最近在忙些什么?(板書:觀察)

  [設計意圖:運用課件動態(tài)演示,講神探小故事,聲色并茂,立刻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出示例1:一位專家剛剛研制出一種新藥,他把新藥放在小藥箱里,可是有一天,他發(fā)現(xiàn)藥不見了,是誰偷了藥?

  3.請學生從不同方向觀察小藥箱,問:你觀察到什么?(分小組操作、交流。)

  4.“冒險小虎隊”找到四個犯罪嫌疑人,他們每個人看了一眼小藥箱后說了一句話:

  A 我看到的那一面上畫了個紅十字。

  B 我看到的那面上寫:小藥箱。

  C 我看到的是白色的面,沒什么標記。

  D 藥箱相對的面顏色是一樣的。

  你認為誰說了謊話,為什么?(板書:推理)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通過觀察進行推理,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5.如果前面為正面,其它面分別是什么面?如果右面為正面,其它面分別是什么面?

  小結:物體的左、右、正面都是相對的。

  6.填寫觀察實驗報告:

  從不同角度觀察下面三個物體,把你從各個角度看到的形狀畫下來。

  8.課間小歇:欣賞古詩《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優(yōu)美的樂聲中欣賞古詩,進行美育教育,體現(xiàn)數(shù)學與其它學科之間的整合]

  (二)教學例2

  1.引入例2。

  神探“冒險小虎隊”最近又在忙什么呢?某博物館被盜了兩件古董,被盜當天門窗都是鎖好的。(形狀如下)

  2.出示例2。

  (1)思考:他們誰是小偷?為什么?他們分別是從哪個方向上看到的?

 。2)動手操作。

 。3)匯報,小結。

  三、鞏固新知

  4.畫一畫。

  選擇兩個物體擺一擺,先確定一個面為正面,然后分別從上面、正面、左(右)面等角度觀察所擺物體,在紙上畫出所見到的形狀。

  5.猜一猜:展示作品,其它組同學猜猜這組物體是什么。

  三、小結:

  今天我們學會了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還學會了推理。在生活中,我們處處都要留心觀察,做一個勤于思考的好孩子,你們能做到嗎?

  [設計意圖:這幾個實際動手操作的練習的設計,不僅讓學生鞏固了本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也讓他們明白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提高了他們對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數(shù)學教案觀察物體9

  一、 單元教學內容

  二、知識前后的聯(lián)系

  二年級上冊 從不同角度觀察實物,從不同角度觀察立體圖形(積木)。

  四年級下冊 從3個不同的位置觀察同一個幾何組合體,看到的形狀不同。

  從3個位置觀察3個不同的幾何體的內容,讓學生發(fā)現(xiàn)在某一個位置可能看到3個物體的形狀會一樣,為以后學習逆向思考作鋪墊。

  五年級下冊 根據(jù)給定的觀察到的一個面的形狀,擺出4個、5個小正方體的立體拼搭形狀,使學生感受到:從一個角度觀察到的形狀,不能唯一確定立體圖形形狀;隨著所用小正方體塊數(shù)的增多,拼搭出的不同形狀的立體圖形數(shù)量也增多。

  給出三個方向觀察到的圖形,讓學生擺出所觀察的圖形。使學生感受到從三面觀察才能確定立體的形狀。

  三、單元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幾何組合體的形狀。

  2.認識到從同一位置觀察不同的物體,看到的形狀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3.通過觀察、操作、想象、判斷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4.在觀察、操作和驗證等過程中,能進行有條理的思考,能在“搭一搭”的具體活動中,用拼擺小正方體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與結果。

  5.在觀察物體的過程中,經歷與他人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嘗試用連一連、畫一畫、擺一擺等形式解決問題

  6.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四、單元教學重、難點

  重點:

  1.使學生能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幾何組合體的形狀。

  2.認識到從同一位置觀察不同的物體,看到的形狀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難點:

  通過觀察、操作、想象、判斷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五、單元教學安排

  觀察物體(二)。。。。。。2課時

  學情分析:

  第1課時 觀察物體

  一、教學內容:觀察物體P13——P14

  二、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實物,認識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

  2.通過觀察實物,能正確辨認從前面、上面和左面觀察到的一組立體圖形的位置關系和形狀。

  3.在拼擺、觀察等數(shù)學活動中,提高推理能力、發(fā)展空間想象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

  重點:能正確判斷從前面、上面和左面觀察到的物體或一組立體圖形的位置關系和形狀。

  難點:當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的形狀時,體會看到的面數(shù)與物體的個數(shù)的不同。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若干個相同的小正方體。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授

  1.同學們,還記得《題西林壁》這首古詩嗎?一座廬山,為什么世人看到的.卻是“遠近高低各不同”的景色呢?

  師生交流后明確:由于觀察的位置不同,廬山呈現(xiàn)出千姿百態(tài)的景色。這里,詩人是從不同位置對實物進行觀察。

  2.出示由若干個小正方體組合而成的立體圖形。 請學生猜猜是由幾個小正方體組合而成的,并說明理由。

  師:看來要了解物體的真面目,只看一面是不夠的,如果用若干個相同的小正方體拼擺成立體圖形,在觀察中又會存在哪些特點?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 板書課題:觀察物體。

  (二)探索發(fā)現(xiàn)

  1.教學例1

 。1)以4~6人為一小組,每小組有四個相同的小正方體。面對自己橫向連續(xù)擺3個小正方體,再在左邊第一個后面再擺一個。小組成員分別從前面、上面 和左面進行觀察。

 。2)各自用小正方形卡片擺出從三個角度觀察到的平面圖。

 。3)小組交流,讓學生自主探索發(fā)現(xiàn),歸納結果。

  師:同一個物體,從不同的位置來觀察,得到的結果是怎樣的?

  小組交流后,概括總結:同一個物體,從不同的位置觀察,觀察到的結果各不相同。

  (4)即時練習:

  指導學生完成教材第1 3頁 做一做。 學生獨立連一連,并交流反饋。

  2.教學例2

 。1)課件出示教材第14頁例2的三組立體圖形'要求學生分小組分別擺出這三組立體圖形。

  (2)擺好后每位同學從不同的位置去觀察,把看到的形狀記錄下來。

  提問:從上面看3個物體,形狀相同嗎?從左面和前面看呢? 小組交流后,指名匯報。

  小結:從上面看這3個物體,形狀相同,從左面看,形狀也相同。但從前面看,形狀不相相同。

 。3)教師小結:從同一位置觀察不同形狀的立體圖形,得到的平面圖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4)即時練習。

  指導學生完成教材第1 4頁“做一做”。

  課件出示題目,讓學生擺一擺,看一看。

  提問:這3個物體,從哪面看到的形狀相同?從哪面看到的形狀不同?小組交流后,反饋總結。

  (三)鞏固發(fā)散

  擺一擺,看一看,連一連

 。1)學生獨立完成。

 。2)小組內拼擺圖形,交流反饋。

  (四)評價反饋 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師生交流后總結:同一個物體,從不同的位置觀察,觀察的結果各不相同;從同一位置觀察不同形狀的立體圖形,得到的平面圖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五)板書設計

  觀察物體

  同一個物體,從不同的位置觀察,觀察的結果各不相同;

  從同一位置觀察不同形狀的立體圖形,得到的平面圖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六、教學后記

數(shù)學教案觀察物體10

  教學內容:

  課本P67例1及練習十五中相應的練習。

  教學目標:

  1、學生經歷探究物體與圖形的形狀、位置關系和交換的過程,初步體會到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

  2、學生會辨認簡單物體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到的形狀,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豐富學生對現(xiàn)實空間和圖形的認識,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fā)展形象思維。

  4、感受數(shù)學生活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1、初步體會到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

  2、辨認簡單物體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到的形狀,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難點:

  體會到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

  教學準備:實物,不同角度觀察到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教師:小朋友你們喜歡聽故事嗎?今天老師先給你們講個《盲人摸象》的故事。

  教師講故事。講完后問:這些盲人叔叔呀有的把大象摸成扇子,有的摸成柱子……他們說的對嗎?那大象到底是什么樣子呢?你能幫助他們想個辦法嗎?

  學生交流。

  教師揭示課題:觀察物體

  [設計意圖]:學生喜歡聽故事,教師用故事引入,引發(fā)學生的討論,從而使學生理解要全面地了解一個物體各方面的特征就要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感受局部和整體的關系,激發(fā)學習的興趣。

  二、激發(fā)興趣,合作求知

  1、教師:小朋友剛才你們都說的非常好,每個小組都發(fā)給你們一個獎品,趕快打開看看吧。(學生的獎品有玩具小熊、鬧鐘、模型等)

  仔細觀察你們桌上的獎品,你看到了獎品的哪一部分?跟你小組的同學說說。

  2、學生觀察交流

  3、全班交流匯報。

  請各小組選一名代表說一說你們組的同學看到的各是獎品的哪一部分?

  4、各小組輪流說一說,說完之后,讓學生把獎品變換位置,再依照上述過程仔細觀察一次,然后再在小組中說一說。

  5、引導探究,深入理解

  出示P67頁上的恐龍圖:這是小亮、小紅、小明三個小朋友看到的獎品的部分。你能很快說出這些圖分別是誰看到的嗎?并說說理由。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親身感受、小組合作交流,知道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結果是不同的。在此基礎上判斷三個圖分別是誰看到的,使學生很容易由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培養(yǎng)了學生的空間想象力。

  三、聯(lián)系實際,學以致用

  1、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完成“做一做”中的活動。

  2、出示不同的物體,請學生分別說一說從前、后、左、右看可以看到哪一面?

  3、出示不同位置的圖片,請學生說一說哪幅圖分別是誰看到的?

  [設計意圖]: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學會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在不同位置看到的物體的樣子,在學生的頭腦中進一步加深印象。在形式多樣的知識應用中體驗成功。

  四、課堂

  今天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你認為哪位同學表現(xiàn)最好,好在哪里?

  五、隨堂練習

  教學反思:

數(shù)學教案觀察物體11

  教學目標

  1、通過不同角度觀察同一個物體,體驗角度不同,看到的物體不同,初步體會局部與整體的關系

  2、通過觀察各種物體,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1、角度不同,看到的物體形狀不同,初步體會局部與整體的關系

  2、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準備:

  小象的玩具模型,圖涂有不同顏色的長方形盒子,杯子,三張抽象的杯子圖片

  學生自備一個小玩具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大家在暑假的時候有沒有去旅游呢,說一說你去過哪些地方吧。

  暑假的時候,我們的三位小朋友,毛毛,淘氣,奇奇也去旅行了。他們來到了印度。印度最有名的動物呢,是大象。這一天他們也看到了一頭大象。(出示大象玩具)

  毛毛說:“我看到一扇門上掛著一條尾巴。”

  淘氣說:“我發(fā)現(xiàn)一堵墻上有一只耳朵。”

  奇奇高興的說:“我看到了一頭可愛的大象兩只呼扇唿扇的耳朵,還有長長的鼻子!

  為什么同樣一頭大象,三個小朋友看到的確是完全不同的畫面呢?

  生答:因為觀察的角度不同,他們看到的都不是完整的大象。

  我們要全面了解一個物體,必須全面觀察這個物體,學會觀察物體。

  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來觀察物體吧。(板書課題:觀察物體)

  二、探索新知

  1、(出示長方形盒子)現(xiàn)在老師手中有一個盒子,它是什么形狀的呢?

  生答:長方體

  大家仔細觀察這個長方體,它的每個面的顏色是一樣的.嗎?(轉動長方體)它有哪幾種顏色呢?

  (板書:黃、紅、白、綠、藍、黑)

  老師手拿盒子,分別提問距離相差很遠的小朋友,在你的位置上你一次能看到幾種顏色?

 。ò鍟鴰讉小朋友的答案,并按種類多少將其歸類)

 。ɡ蠋熓种负诎迳系拇鸢福槭裁从械男∨笥芽吹降氖侨N顏色,而有的小朋友看到的卻是兩種甚至只有一種呢?

  生答:觀察角度不同

  那大家仔細想想:我們一次最多可以看到幾種顏色呢?

  生答;3種

  那只看到一種顏色或者兩種顏色的小朋友要怎樣才能看到三種顏色呢?

  生答:轉動長方體,或改變觀察角度

  3、現(xiàn)在拿出你自己的玩具,自己來親身體驗觀察的樂趣吧。

  要求:四人一組,分別從不同角度觀察同一個玩具,告訴同伴你看到了玩具的那一部分,并且思考:從不同角度看到的部分相同嗎?

 。ɡ蠋熝惨,指導學生觀察物體)

  剛才我們已經觀察了自己的玩具,誰能告訴大家你看到了什么?

  對集體發(fā)問,在觀察的過程中,你有沒有轉動自己的玩具觀察呢?通過轉動玩具,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

  老師總結,板書:觀察的角度不同,觀察結果不同(齊讀)

  小游戲:現(xiàn)在我們來做個小游戲,猜猜它是什么 自由討論30秒,對于這四幅圖,你的謎底是什么呢?

  其實,這四幅圖是同一個物體。有的同學可能就疑惑了,同一個物體怎么會有四幅不一樣的圖呢?(觀察角度不同)

  那把四幅圖片合在一起向想,這個謎底是什么呢?

  生答:杯子

  真的是杯子嗎?(出示杯子)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到底是不是杯子吧!

  你在哪個角度看到的第一幅圖呢?第二幅第三幅還有第四幅呢 ?

  三、練習鞏固(課本67頁)

  1、軍事博物館舉行恐龍展,小亮、小明、小紅都來看恐龍 。那你知道這些圖分別是誰看到的嗎?(老師巡視,然后集體糾正)

  2、現(xiàn)在不把書壘起來,你會做第2題嗎?試一試吧。

  四、總結

  通過觀察長方體,自己的玩具,還有猜謎游戲 ,你有什么收獲?

數(shù)學教案觀察物體12

  設計說明

  觀察物體屬于“圖形與幾何”領域,《數(shù)學課程標準》對于本學段有具體要求,即能辨認從不同方向(前面、側面、上面)看到的物體的形狀圖,因此本設計重點突出以下兩點:

  1.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

  《數(shù)學課程標準》提出,要讓學生參與到學習活動之中,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本設計先是用課件呈現(xiàn)教材中讓學生擺出的圖形,再提出開放性的問題,要求用4個同樣的小正方體擺成正視圖與課件中的圖形一樣的幾何體,引導學生對正面觀察到的形狀進行分析、思考和推想,最后通過互相合作和動手操作,經歷想象與嘗試的'過程,擺出相應的幾何體,探索不同的擺法并進行交流。這樣的教學設計使學生完整地經歷了知識的形成過程,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2.運用已有的知識進行推理,實現(xiàn)知識的遷移。

  知識的遷移能夠使學生已經獲得的知識、技能、情感、態(tài)度等對新知的學習產生影響。在例1(1)的基礎上教學例1(2),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增加1個同樣的正方體,從正面看到的形狀仍然不變。利用學習例1(1)所獲得的經驗進行推理,自己嘗試擺一擺并互相交流,可以使學生進一步明確物體與相應視圖的關系,發(fā)展空間觀念。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同樣的正方體若干

  學生準備 同樣的正方體若干

  注:本書“上課解決方案”中的“備教學目標”“備重點難點”見前面的“備課解決方案”。

  教學過程

  ⊙回憶舊知,揭示課題

  1.師:我們以前已經學過觀察簡單的立體圖形,大家一起來觀察一下。(出示課件)你認識這個立體圖形嗎?你能畫出從不同的方向看到的形狀嗎?請你用簡潔的語言描述一下。

  (學生先在練習本上畫,再用語言描述)

  2.導入新課。

  師:我們從不同的方向觀察同一個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同學們對以前的知識掌握得很好!這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學習“觀察物體”。(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喚醒學生已有的觀察物體的學習經驗,為新課的學習做好了情感、知識和學習方法的準備。

  ⊙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1.教學例1(1)。

  (1)提出要求。

  課件出示

  ,要求學生拿出準備好的同樣的4個小正方體,按順序不遺漏、不重復地擺出從正面觀察得到的圖形與課件中圖形相同的幾何體。

  (2)實踐操作。

  學生拿出學具,自己動手擺一擺,也可以和同桌合作。

  (3)展示,并全班交流。

  師:誰愿意到前面來演示一下,你把這4個小正方體擺在了什么位置?

  (學生上前演示)

  師:這樣擺從正面看到的形狀變了沒有?還是3個小正方形嗎?

  (4)師生共同總結不同的擺法。

  (5)引導學生把自己看到的形狀畫在方格紙上。

  (學生在方格紙上畫正視圖)

  設計意圖:通過認真組織學生動手拼擺、觀察和交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使學生體會能夠從同一方向觀察到相同視圖的幾何體的不同擺法,讓學生進一步積累辨認物體視圖的經驗。

數(shù)學教案觀察物體1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并能根據(jù)看到的形狀正確判斷觀察者的位置。

  2、通過觀察、比較、辨認、想象等活動,使學生體會到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物體形狀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培養(yǎng)學生辯證、縝密的數(shù)學思維習慣。

  3、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仔細傾聽、大膽發(fā)言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體會到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物體形狀可能是不同的;能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教學難點: 能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教學過程

  一、 思維碰撞,導入主題。

  師:同學們,老師想給同學們講一個盲人摸象的故事。

  從前,有五個盲人,從來沒有見過大象。第一個人摸到鼻子,他說:“大象像一條彎彎的管子。”第二個人摸到了尾巴,他說:“大象像個細細的棍子!钡谌齻人摸到了身體,他說:“大象像一堵墻!钡谒膫人摸到了腿。他說:“大象像一根粗粗的柱子!

  同學們,同樣一頭大象,為什么四個人的說法都不一樣呢?

 。ㄉ涣鳎┢鋵嵃阉膫人說的綜合起來才是象的真正樣子,看來我們在觀察物體時應該從多個角度、全方位的觀察,

  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板書課題)。

  二、 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一)初步感知正面、側面、背面。

  1、教師轉動身體,讓學生初步感知正面、側面、背面。

  2、拿出玩具恐龍進行展示,讓學生簡單感知恐龍的正面、側面、背面。

  (二)從不同的四個面觀察玩具恐龍。

  課件出示觀察要求:

  a、靜靜的觀察,靜靜的思考。

  b、請4位同學觀察匯報,“我在恐龍的( )面,我看到了恐龍的( )”。

  1、原位觀察,交流,指名匯報。

  2、換位觀察,四名學生每次沿順時針方向移動一個座位,直至 回到原位。每換一次座位均要做交流及匯報。

  討論:從四個不同的位置觀察恐龍后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引導總結出: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結果不同。

  3、師:同學們,老師課前還給恐龍拍了照片;脽羝来纬鍪救齻面的恐龍照片,學生認真觀察,想一想這是從哪個方向拍的。

  4、試一試練習鞏固 指名匯報,全班評價。

 。ㄈ┯^察數(shù)學課本的上下 認識上面、下面 感知物體

  師:除了前面,后面,左邊,右邊,還有什么方位呢?

  生:上面、下面。 師:猜一猜他們是從哪個方向看到的? 配一個練習上面、下面

  三、拓展提問,完善探究

  師:通過觀察恐龍、數(shù)學課本,我們都能得出一個結論: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結果不同。一定是這樣嗎?

  師:老師拿出杯子,順時針移動從不同位置觀察。

  師:同學們從不同位置觀察杯子后,有沒有什么發(fā)現(xiàn)想和大家分享?

  生:從不同位置觀察觀察水杯,看到的'是一樣的。

  引導學生小結: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結果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鞏固練習

  1、 攝影展覽,連一連:

  小猴子照出來的是:

  小兔子照出來的是:

  2、下面?zhèn)圖分別是在車的哪個方位看到的?

  3、下面的圖形分別是在哪個位置看到的?

  連一連。

  4、連一連,并說一說分別是從電視機的哪個方位看到的?

  5、 說一說分別是從電視機的哪個方位看到的?

  四、 全課小結,課后延伸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想和大家分享的收獲嗎?

  師:孩子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結果可能不同。

  板書設計: 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結果可能不同

【數(shù)學教案觀察物體】相關文章:

小學數(shù)學教案:《觀察物體》07-20

數(shù)學教案觀察物體15篇02-04

《觀察物體》的教案04-05

《觀察物體》教案04-05

觀察物體說課稿12-06

《觀察物體》說課稿06-30

觀察物體教案04-06

觀察物體的教案03-03

觀察物體教學反思03-30

《觀察物體》的教學反思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