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教案5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守株待兔》教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守株待兔》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株、兔”,理解“守株待兔”的含義,知道“不勞而獲是不會成功的”。
2、通過猜字的形式,初步感受玩字的樂趣。
3、續(xù)編成語故事,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會有所收獲。
活動準備:
字卡、動畫片“守株待兔”、勾線筆及白紙
活動過程:
一、通過猜字,認識成語“守株待兔”
教師出示畫面,引導幼兒猜測后面躲得是什么字?認識“株、兔”
“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呢?我們一起來看動畫片就知道了!
二、通過動畫片結(jié)合具體的`問題引導幼兒理解“守株待兔”的含義。
1、誰在什么地方見到了野兔?
2、見到野兔以后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3、他能等到野兔嗎?為什么?幼兒猜想。
根據(jù)幼兒出現(xiàn)的情況分組討論:
1、能等到
2、等不到 雙方說出自己的理由。教師及時總結(jié),突出重點:他坐在樹樁旁等呀等終于等到了野兔、他坐在樹樁旁等呀等最后還是沒有等到野兔
他到底有沒有等到野兔呢?我們繼續(xù)往下看(繼續(xù)播放至結(jié)束)
4、他等到了嗎?為什么等不到呢?
5、他沒有等到野兔,反而怎么樣了?
教師總結(jié),重點突出:他坐在樹樁旁邊等呀等,莊稼也死了,人也瘦了,最后一只野兔也沒有等到!笆刂甏谩边@個成語告訴我們不經(jīng)過努力和辛勤勞動,是不會獲得成功的。
6、你認為他應(yīng)該怎么做呢?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
三、通過繪畫續(xù)編成語故事“守株待兔”
延伸活動:幼兒可以表演“守株待兔” 。
《守株待兔》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 認識本課生字新詞,理解“發(fā)覺、樂滋滋、掩耳盜鈴”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和寓意,受到尊重事實,老老實實做人做事的思想教育。
3.激發(fā)學生學習寓言的興趣,培養(yǎng)獨立學習寓言的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了解兩則寓言的寓意,理解兩個成語的意思。
三、教學準備:
掛圖、生字卡
四、教學時間:
兩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解題
1.以前我們學過哪些寓言?
2.“寓言二則”的“則”是什么意思?寓言有什么特點?(用一個短小的故事說明一個道理或諷刺某種人。寓:寄托、包含的意思。言:講道理。)
3.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掩耳盜鈴”這則寓言。教師板書:掩耳盜鈴。
4.通過預習,誰知道“掩耳盜鈴”中的“掩”、“盜”是什么意思?“掩耳盜鈴”是什么意思?(捂住自己的耳朵偷鈴鐺。)
(二)明確學習目標
投影出示學習目標:
1.通過自學,掌握“掩耳盜鈴”這則寓言中的生字、新詞。
2.結(jié)合插圖、動畫片理解故事內(nèi)容,懂得這則寓言的寓意。
3.能用自己的話說出成語“掩耳盜鈴”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則寓言。
(讓學生知道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對所學內(nèi)容做到心中有數(shù)。)
(三)課堂自學,整體感知課文
1.投影出示自學要求:
(l)借助拼音把課文讀通順。
(2)把本課的.生字、新詞在課文中勾出來讀幾遍。
(3)再讀課文,勾出不明白的詞語、句子。
(4)熟練地讀課文。
2.學生自學。
3.檢查自學情況。
(1)讀帶生字的詞語卡片,糾正讀音。
(2)指名試讀課文。
4.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四)理解課文內(nèi)容
1.自由讀課文。
2.分小組討論: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經(jīng)過怎樣?結(jié)果又怎樣?指名說一說討論結(jié)果。
3.重點理解第二自然段。
(1)“明明知道”是什么意思?偷鈴人明明知道什么?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
明明知道 只要……就……
(2)在書上勾出含有“只要……就”的句子齊讀。
(3)指名用“只要……就”口頭造句。
(4)那個人明明知道用手碰鈴鐺的后果,他不但沒有就此打消偷鈴的念頭,而是想出了一個辦法。
、偻队俺鍪菊n后思考練習第一題第(1)小題:掩住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鈴鐺的人是怎么想的?他的想法對嗎?為什么?學生在書上勾出寫偷鈴人怎么想的句子讀一讀。
、谶@句話里用了一個關(guān)聯(lián)詞語,是哪個關(guān)聯(lián)詞語?“掩住”是什么意思?這句話還可以怎么說?(如果把耳朵捂住,響聲就聽不見了。)
、勰莻人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他就聽不見鈴聲了。但是他能捂住別人的耳朵嗎?別人還能聽見鈴聲嗎?
(5)他認為自己的想法很好,自己很聰明,于是就按這個想法去做了,結(jié)果怎樣?(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還這么做 剛……就……課文中的插圖所描繪的就是這個結(jié)果,指名說出圖意。)
(6)那個人一開始就“明明知道”盜鈴的后果,為了達到目的,他想出了一個自己認為很好的辦法。可事實證明,他只是“自作聰明”,他的做法在別人看來是“十分愚蠢”的。(板書:自作聰明,十分愚蠢)(關(guān)鍵在于他捂住了自己的耳朵,而無法把別人的耳朵也捂住。)
(7)指導朗讀。
①指名讀第二自然段,注意讀出自作聰明的語氣。
、邶R讀全文,注意朗讀時要把盜鈴人自作聰明的愚蠢表現(xiàn)出來。
(五)揭示寓意,總結(jié)擴展
1.投影出示思考題:
(1)掩耳盜鈴的人愚蠢可笑在什么地方?
(2)你應(yīng)該從他身上吸取什么教訓?
(3)這則寓言告訴人們一個什么道理?
學生分組討論后,指名回答。
2.同桌總結(jié),用自己的話說說成語“掩耳盜鈴”的意思。
3.聯(lián)系生活
(1)那么生活中有沒有這樣自欺欺人的事呢?
(學生抄襲作業(yè);犯罪分子明知自己在犯法,卻鋌而走險;社會上一些人為了經(jīng)濟利益,置法律、整改于不顧,最后出事了……)
(2)練習:選擇填上成語——掩耳盜鈴、亡羊補牢、揠苗助長
現(xiàn)在許多家長望子成龍,不顧孩子實際,讓孩子學這學那,這真是( )!
我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錯誤,趕緊改正,還算( )吧!
有的同學做練習冊上的題目,照抄后面的答案,這不是( )、自欺欺人嗎?
(六)布置作業(yè)
1.抄寫、熟記本課生字所組成的新詞。
2.用“只要……就……”造句。
3. 把“掩耳盜鈴”這則寓言講給家長聽。
《守株待兔》教案 篇3
目標:
1.通過欣賞課件,理解成語故事“守株待兔”的內(nèi)容,知道不努力付出是不會成功的。
2.能根據(jù)故事課件大膽提問,并用豐富的語言進行表述。
3.產(chǎn)生對學習成語的興趣。
準備:
網(wǎng)絡(luò)故事動畫片,“守株待兔”字卡,甘萍演唱的歌曲《守株待兔》。
過程:
一、萌發(fā)欣賞無聲故事動畫的興趣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動畫片,這個動畫片有點特別,只有圖像,沒有聲音,所以小朋友要認真、仔細地看。
(教師簡潔明了地提出觀看動畫片的要求,將幼兒的注意力直接指向了故事動畫片的圖像。)
二、通過大膽提問,理解故事內(nèi)容
1.欣賞無聲故事動畫片第一部分(從開始到農(nóng)夫天天站在樹下等),提出疑問。
師:看到這里,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1)幼:為什么這只兔子會撞在大樹上?
師:咦!這是怎么回事呢?
(個別幼兒提出問題后,教師積極回應(yīng),并將問題拋給全體幼兒,鼓勵幼兒思考、尋找問題的答案。)
幼:有可能兔子的眼睛瞎了,看不見。
幼:有可能它不會急轉(zhuǎn)彎。
幼:也許后面有獵人在追它。
幼:有可能它沒來得及停住。
幼:也許它奔跑時沒有看前面。
幼:還有可能它今天太高興了。
師:兔子自己撞在樹上的事情會不會天天發(fā)生?
幼:不會,只會難得發(fā)生一次。
幼:今天是碰巧發(fā)生了這樣的事情。
師(小結(jié)):這樣不會經(jīng)常發(fā)生的事情,我們可以說是偶然的事、碰巧的事、難得的事。
(教師抓住幼兒心中的困惑,以追問的方式呈現(xiàn)核心問題,引導幼兒想象、推理,為更好地理解成語故事作了鋪墊。)
(2)幼:為什么動畫片里一會兒太陽從山的這邊出來又從那邊不見了,一會兒月亮又出來了?
幼:表示白天過去了,又到了晚上。
幼:就是一天又一天的意思。
幼:過去了很多天。
(3)幼:為什么這個人要一直站在樹旁,別人叫他去干活他也不去呢?
師:就是呀,這是為什么呢?
幼:因為他還想等兔子來撞樹。
幼:因為他太想吃兔子肉了。
幼:兔肉太鮮美了。
幼:因為干活很辛苦。
(4)師:老師也想問一個問題,如果農(nóng)夫一直這樣等下去,田里的莊稼會怎樣?
幼:他不去給莊稼除草、澆水、施肥,莊稼會死的。
幼:他的田里會長許多雜草。
幼:別人豐收了,他家的人卻要挨餓了。
(教師及時在幼兒的疑問中捕捉寶貴的教學資源,并以學習同伴的身份參與提問,既提高了幼兒提出問題、大膽表達自己見解的`積極性,又將重點問題提煉出來,吸引幼兒深入探索,有利于幼兒逐步形成勤于思考、敢于提問、善于提問的學習品質(zhì)。)
2.欣賞無聲故事動畫片第二部分(故事結(jié)束部分),再次提問。
師:故事看完了,你現(xiàn)在有什么話要說?還有什么問題想問嗎?
(教師再次為幼兒創(chuàng)造提問的機會,有助于幼兒對完整的故事進行梳理、剖析。)
幼:農(nóng)夫原來很胖,現(xiàn)在為什么會變得這么瘦呀?
幼:因為過了一年,他變老了。
幼:他只想天天撿便宜。
幼:他太想吃兔子肉了,可是那天是碰巧發(fā)生的,后來沒有兔子再撞死,他就再也沒有吃到兔子肉。
幼:他家的莊稼也死了,他沒糧食吃了。
三、完整欣賞有聲故事動畫片
1.提出觀看要求。
師:讓我們一起再來看一遍故事,這次我要把聲音放出來。大家聽一聽,想一想,農(nóng)夫是個什么樣的人?為什么?
(幼兒帶著問題完整欣賞有聲故事動畫片,既能加深對故事內(nèi)容的解讀,又能提煉故事的內(nèi)涵。)
2.討論、交流。
師:你覺得農(nóng)夫是個什么樣的人?為什么?
幼:他是一個懶惰的人,不想干活,只想撿便宜。
幼:他是一個很傻的人,以為兔子天天會來撞樹。
幼:他嘴巴很饞,天天想吃好東西。
幼:他是一個自以為是的人,以為會等到第二只、第三只兔子。
師:生活中有沒有像農(nóng)夫這樣貪吃的、偷懶的、傻傻的人呢?
四、利用字卡學習成語“守株待兔”
1.引出成語“守株待兔”。
師:你們喜歡聽這個故事嗎?一個懶惰的農(nóng)夫天天守候在大樹旁,傻傻地等待著兔子來撞樹,這個故事有一個名字,叫什么呢?就叫“守株待兔”。
(教師邊用動作表演,邊用語言介紹“守株待兔”的意思,能讓幼兒直觀地理解成語的意義。)
2.幼兒完整觀看動畫片,學習成語“守株待兔”,可邊看邊用動作表演。
3.欣賞歌曲《守株待兔》。
(歌曲旋律歡快,歌詞詼諧,充滿了諷刺味,將一個懶惰、貪吃的農(nóng)夫形象刻畫得淋漓盡致,有助于幼兒調(diào)動多種感官,從不同視角加深對成語故事的理解。)
4.引發(fā)幼兒進一步學習成語故事的興趣。
師:“守株待兔”是一個成語。成語是我們中國語言中特有的一種詞語,許多成語都像“守株待兔”一樣有一個有趣的故事,讓我們明白一些道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知道的成語會越來越多。你們的爸爸媽媽就知道許多成語。今天回家請每個人學一個成語故事,并請爸爸媽媽寫下來。明天你們做小老師,把自己學到的成語故事講給小朋友聽。
(讓幼兒回家學習一個成語故事,然后做小老師講給小朋友聽,這一任務(wù)既滿足了幼兒學習成語的需求,又讓他們掌握了學習的方法。)
《守株待兔》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讀守株待兔、樹樁、撞死、樂滋滋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在讀中悟出故事的寓。
過程與方法:
在讀的過程中感知故事,體會故事的寓意,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直觀教學。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懂得對意外的收獲不要存有僥幸心理,要想有收獲,必須付出勞動。
教學重點:
1、認識6個生字和課文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能在讀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教學難點:
懂得對意外的收獲不要存有僥幸心理的道理。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師:我們做個游戲好嗎,看圖片猜謎語,沈老師跟大家一起來學習這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就是《守株待兔》(板書課題:守株待兔)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下面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聽老師把這個故事給大家讀一遍。聽的時候請同學們注意從故事中找出一句最能說明題目意思的話來。
2、這個題目背后又藏著一個怎樣的故事呢?請小朋友拿起課本,自由朗讀課文吧!
三、研讀課文,明白寓意
同學們的字詞掌握得很好,我相信課文也一定讀得很好。再次讀課文。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課文讀完了, 老師要檢驗一下你們的讀書成果。你們知道誰守株待兔嗎?種田人為什么會守株待兔呢?
根據(jù)學生回答,出示:古時候有個種田人,一天,他在田里干活,忽然看見一只野兔從樹林里竄出來。不知怎么的,它一頭撞在田邊的樹樁上,死了。
1、這只野兔怎么會一頭撞死在樹樁上呢?
2、“竄”是什么意思?究竟怎樣的跑才叫“竄”?
3、什么原因,野兔會這么慌張地從樹林里竄出來撞在樹樁上呢?大家猜一猜?
4、想一想這段我們該怎么讀呢?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課件出示句子:種田人急忙跑過去,沒花一點兒力氣,白撿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1、這時候種田人急忙跑過去,沒花一點兒力氣,白撿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白撿”指什么?
2、面對這樣意外的收獲,種田人的心情怎樣?誰能用課文中的一個詞來形容?
出示:他樂滋滋地走回家去。心里想:要是每天都能撿到一只野兔。那該多好啊。
5、朗讀指導:想到今后每天都能撿一只野兔,種田人更是開心極了,你能把他心里想的這句話讀好嗎?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因為有了一次意外的收獲,種田人便希望每天都能碰到這樣的好運氣,正因為有了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從此-----
出示: 從此他丟下鋤頭,整天坐在樹樁旁邊等著,看有沒有野兔再跑來撞死在樹樁上。)
1、 “從此”是從什么時候起他就丟下了鋤頭?
2、種田人丟下鋤頭,把鋤頭扔得遠遠的,看來他是真的不想再拿起鋤頭干活了。他是一個農(nóng)民,他本來應(yīng)該去干什么呀?
3、“整天”是什么意思?
4、(課件出示:課文插圖)同學們,你們瞧!種田人丟下了鋤頭,他呀,不干活了。當別人在地里澆水施肥時,他在守株待兔;別人在地里拔草捉蟲時,他在守株待兔;當別人的莊稼大豐收的時候,他還在-----守株待兔。鋤頭丟掉了,莊稼不管了,什么事兒都不干了,他一心只想著再白撿野兔。他想可以不付出任何辛勞就可以收獲,用一個詞就叫“不勞而獲”。(板書:不勞而獲)
5、你們想,他坐在樹樁旁等野兔時會怎么想呢?
6、日子一天一天過去了,種田人的心里還是那個想法:兔子會來的,兔子一定會來的!他還坐在樹樁旁邊等著。 可結(jié)果擺在他面前的是怎樣一種情況呢?我們一起把課文的`最后一句話讀一遍。(生齊讀第3自然的最后一句話)你們覺得在讀這句話時應(yīng)該注意哪些詞語?
(師生齊讀)最后,種田人不但再也沒有得到野兔,而且田野長滿了草,莊稼全完了。用個詞語來說,就是——(板書:一無所獲)
7、引導學生說理明白寓意。
四、拓展延伸
(課件出示圖)
你們看,那個種田人執(zhí)迷不悟,還在那兒傻傻地等著,做著他的白日夢呢?現(xiàn)在假如你從種田人的身邊走過,你會對他說些什么呢?師生扮演進行對話。
五、總結(jié)
是啊,做事不能有僥幸心理,不能有不勞而獲的思想,不然最后終將一無所獲。只有實實在在去做,才能有收獲。
六、課外閱讀
(過渡):這就是寓言故事。寓言,總是借一個短小的故事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它對我們的學習、生活,都會有很大幫助。(推薦課外讀物)其實像這樣的寓言故事還有很多很多,課后我們可以去讀讀這本《中國古代寓言故事》,《伊索寓言》相信你們會有更大的收獲。
《守株待兔》教案 篇5
同學們學過很多寓言故事,你能說出哪些寓言故事的名字?下面請看一組圖畫,(課件出示:樹樁、農(nóng)夫和幻想中不斷奔跑而來的兔子)你想到了哪個寓言故事?(守株待兔)好,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守株待兔》這個寓言故事。
二、識字。
課前同學們已經(jīng)預習了課文,能告訴老師你們預習了什么嗎?(熟讀課文,學習了生字)一起來看看你們生字認識得怎么樣。ㄕn件出示“守、竄、 撞、樁、此、鋤”)
1、整體讀一遍
2、個別識記
守:拆字法識記,組詞。
竄:重點糾正讀音。讓生比劃竄的動作。用“竄出來”說一句話。
撞:拆字法識記 ,組詞。
樁:形聲字。組詞樹樁。知道樹樁什么樣嗎?生說,課件出示樹樁圖片。
此:些字去掉下半部。課件出示。
鋤:形聲字。組詞鋤頭。知道鋤頭是什么樣子嗎?課件出示鋤頭圖片。
三、初讀課文。
同學們真聰明,學會這么多生字一定累了,輕松一下。聽叔叔為我們講故事。(課件出示)叔叔講得怎么樣?想不想試一試?(想。)那就把書打開,美美的朗讀吧。在讀課文的時候老師有一個要求:邊讀邊劃出最能解釋“守株待兔”意思的話。開始讀吧。
誰愿意勇敢地站起來朗讀課文?
揭示題意。
能把你畫的句子讀一讀嗎?(屏幕顯示,在課文中注下劃線)都來讀讀這句話。你能用簡短的語言說說什么叫守株待兔嗎?(種田人坐在樹樁旁邊等兔子)
概括主要內(nèi)容。
這個種田人為什么坐在樹樁旁邊等兔子?結(jié)果怎樣?讓我們再回到課文當中,快速的默讀課文,用三兩句話來說說課文主要講什么?
四、細讀課文。
第一自然段(抓重點字詞句為主 )
看來,這個故事還得從兔子說起。課文哪一段是講兔子撞去世在樹樁上的?(課件出示兔子撞去世在樹樁上的底圖,第一自然段)讀這一段,想這一部分當中的哪個字,哪個詞或者哪一句話用得好?(重點品味“竄”字,課件出示兔子竄出來撞去世的過程)師:兔子撞去世,種田人就……生:白撿了一只兔子。
第二自然段(感情朗讀、表演)
種田人的心情怎么樣?(高興)用書上的詞來說就是――美滋滋。帶著這樣美滋滋的'心情來讀,最好用自己的語調(diào)和表情把這種心情表現(xiàn)出來。 自讀,指一人讀。你能到前面來美滋滋地一邊走一邊把種田人白撿兔子后的的心里話說一說嗎?
第三自然段(和第一段學習方法一樣)(課件出示第三自然段,背景是種田人坐在樹樁旁,莊稼長滿了野草。)
接下來種田人是怎么做的呢?結(jié)果怎樣呢?我們來學習第三自然段。在學習這一自然段的時候,用和第一自然段同樣的方法,也就是――生:抓字詞句來體會。
。ㄗプ 罢臁闭f明種田人不勞而獲的思想很嚴重。抓住“一天一天”“再也”“長滿”重點體會種田人的悲慘下場。)
五、點明寓意。
好,我們?nèi)タ纯捶N田人(出示課件)這個種田人多可憐啊,假如你從這個種田人身邊走過,你想對這個可憐的種田人說點什么呢?那現(xiàn)在老師就是那個種田人,哎呀,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等了一年了呀,這只兔子怎么還不來呀?(師生情景對話)
……
是啊,大家都是這么認為的。
生活中,有沒有守株待兔這樣的故事,這樣的人呢?
六、 布置作業(yè)。
回去把這個故事和其中的道理說給身邊的人聽,好嗎?
【《守株待兔》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守株待兔》教案03-02
守株待兔教案11-29
守株待兔教案02-16
守株待兔優(yōu)秀教案04-07
守株待兔大班教案11-07
守株待兔教案15篇02-22
大班語言守株待兔教案03-13
守株待兔教案(15篇)03-05
【精選】《守株待兔》教案三篇02-11
《守株待兔》教案15篇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