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圓周運動教案

圓周運動教案

時間:2022-04-04 03:30:14 教案

圓周運動教案(精選3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圓周運動教案(精選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圓周運動教案(精選3篇)

  圓周運動教案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認識勻速圓周運動的概念.

  2、理解線速度、角速度和周期的概念,掌握這幾個物理量之間的關系并會進行計算.

  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建立模型的能力及分析綜合能力.

  情感目標

  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積極參與的意識.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明確要研究圓周運動中的最簡單的情況,勻速圓周運動,接著從描述勻速圓周運動的快慢的角度引入線速度、角速度的概念及周期、頻率、轉速等概念,最后推導出線速度、角速度、周期間的關系,中間有一個思考與討論做為鋪墊.

  教法建議

  關于線速度、角速度、周期等概念的教學建議是:通過生活實例(齒輪轉動或皮帶傳動裝置)或多媒體資料,讓學生切實感受到做圓周運動的物體有運動快慢與轉動快慢及周期之別,有必要引入相關的物理量加以描述.學習線速度的概念,可以根據勻速圓周運動的概念(結合課件)引導學生認識弧長與時間比值保持不變的特點,進而引出線速度的大小與方向.同時應向學生指出線速度就是物體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瞬時速度.學習角速度和周期的概念時,應向學生說明這兩個概念是根據勻速圓周運動的特點和描述運動的需要而引入的.即物體做勻速圓周運動時,每通過一段弧長都與轉過一定的圓心角相對應,因而物體沿圓周轉動的快慢也可以用轉過的圓心角與時間t比值來描述,由此引入角速度的概念.又根據勻速圓周運動具有周期性的`特點,物體沿圓周轉動的快慢還可以用轉動一圈所用時間的長短來描述,為此引入了周期的概念.講述角速度的概念時,不要求向學生強調角速度的矢量性.在講述概念的同時,要讓學生體會到勻速圓周運動的特點:線速度的大小、角速度、周期和頻率保持不變的圓周運動.

  關于“線速度、角速度和周期間的關系”的教學建議是:結合課件引導學生認識到這幾個物理量在對圓周運動的描述上雖有所不同,但它們之間是有聯系的,并引導學生從如下思路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

  教學設計方案

  勻速圓周運動

  教學重點:線速度、角速度、周期的概念

  教學難點:各量之間的關系及其應用

  主要設計:

  一、描述勻速圓周運動的有關物理量.

  (一)讓學生舉一些物體做圓周運動的實例.

  (二)展示課件1、齒輪傳動裝置

  課件2、皮帶傳動裝置

  為引入概念提供感性認識,引起思考和討論

  (三)展示課件3:質點做勻速圓周運動

  可暫停.可讀出運行的時間,對應的弧長,轉過的圓心角,進而給出線速度、角速度、周期、頻率、轉速等概念.

  二、線速度、角速度、周期間的關系:

  (一)重新展示課件

  1、齒輪傳動裝置.讓學生體會到有些不同的點線速度大小相同,但角速度、周期不同,有些不同的點角速度、周期相同,但線速度大小不同;進而此導同學去分析它們之間的關系:

  探究活動

  觀察與測量:請研究一下自行車飛輪與中軸輪盤通過鏈條的連接關系:測量一下各自的半徑,并思考驗證兩輪的角速度關系,邊緣點的線速度大小關系;有條件的話研究一下“變速自行車”的變速原理.

  圓周運動教案2

  一、教材分析

  本節(jié)內容選自人教版物理必修2第五章第4節(jié)。本節(jié)主要介紹了圓周運動的線速度和角速度的概念及兩者的關系;學生前面已經學習了曲線運動,拋體運動以及平拋運動的規(guī)律,為本節(jié)課的學習做了很好的鋪墊;而本節(jié)課作為對特殊曲線運動的進一步深入學習,也為以后繼續(xù)學習向心力、向心加速度和生活中的圓周運動物理打下很好的基礎,在教材中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因此,學好本節(jié)課具有重要的意義。本節(jié)課是從運動學的角度來研究勻速圓周運動 ,圍繞著如何描述勻速圓周運動的快慢展開,通過探究理清各個物理量的相互關系,并使學生能在具體的問題中加以應用。

  (過渡句)知道了教材特點,我們再來了解一下學生特點。也就是我說課的第二部分:學情分析。

  二、學情分析

  學生雖然已經具備了較為完備的直線運動的知識和曲線運動的初步知識,并學會了用比值定義法描述勻速直線運動的快慢,盡管如此,但由于勻速圓周運動的特殊性和復雜性以及學生認知水平的差異,本節(jié)課的內容對學生來講仍然是一個不小的臺階。

  (過渡句)基于以上的教材特點和學生特點,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力圖把傳授知識、滲透學習方法以及培養(yǎng)興趣和能力有機的融合在一起,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知道描述圓周運動快慢的兩個物理量——線速度、角速度,會推導二者之間的關系。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傳動模型的應用,對線速度、角速度之間的關系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提高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在思考中體會物理學科嚴謹的邏輯關系,提高分析歸納能力,養(yǎng)成嚴謹科學的學習習慣。

  (過渡句)基于這樣的教學目標,要上好一堂課,還要明確分析教學的重難點。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

  線速度、角速度的概念。

  【難點】

  1.二者關系的推導過程;

  2. 對勻速圓周運動是變速運動的理解。

  (過渡句)說完了教學重難點,下面我將著重談談本堂課的教學過程。

  五、教學過程

  首先是導入環(huán)節(jié):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運動,如摩天輪、脫水桶等,引導學生找相似點:運動軌跡是一些圓,從而引出,這種軌跡為圓周的運動叫做圓周運動——引出課題。

  接下來,我會順勢讓學生再例舉生活中的圓周運動,然后提出問題,直線運動我們用單位時間內的位移來描述物體的運動快慢,那么對于圓周運動又如何描述它們的運動快慢呢?

  【意圖:這個問題我采用類比的方式去提問,一方面讓學生回顧前面學過的直線運動,另一方面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二者的不同,有效的啟發(fā)了學生的思維,很順利的過渡到了接下來要講的線速度和角速度!

  學習線速度的概念時,我會用flash配合實物電風扇的頁片,讓學生觀察當用手緩慢撥動頁片轉動時,頁片上分別標記的紅、藍兩種與圓心距離不等的點的運動情況,哪個快那個慢。學生可以討論發(fā)現相同的時間里,通過的弧長長的點運動得快。于是我們就可以用二者的比值來表示線速度的大小,而且我會引導學生去發(fā)現,當時間t足夠小的時候,所對于的弧長也非常短,接近于圓弧上的一個點,因此線速度是瞬時速度,它的方向也就是在圓周各點的切線方向。另外還需讓學生討論交流“勻速圓周運動”中“勻速”的含義。

  【意圖:這是本堂課的一個難點,學生很容于將這里的勻速理解為速度不變。所以在這里我會再次強調速度的矢量性,它既有大小也有方向,這里的“勻速”其實是指“勻速率”,線速度大小不變,但是線速度的方向在時刻改變!

  接下來在學習角速度的概念時,應向學生說明這個概念是根據勻速圓周運動的特點和描述運動的.需要而引入的,即物體做勻速圓周運動時,每通過一段弧長都與轉過一定的圓心角相對應,因而物體沿圓周轉動的快慢也可以用轉過的圓心角與時間比值來描述,由此引入角速度的概念。但是在講述角速度的概念時,不需要向學生強調角速度的矢量性。因為這個會在大學學習剛體力學的時候才學,需要用右手螺旋定則確定。

  明確了兩個概念之后,本堂課的一大重點就解決了,而依據教學目標,以及學生在學習過程和實際操作中暴露出的問題,如何去推導線速度、角速度之間的數學關系又是本堂課的又一難點。在這里我將帶領學生去回顧數學中的表達式,然后讓學生自己動手推導。

  接下來在鞏固提升環(huán)節(jié),我將讓學生觀察自行車傳動結構示意圖中的大齒輪、小齒輪、后輪三個部分的轉動,分析A、B、C三個點線速度、角速度的關系。

  【意圖:這是高中階段比較典型額皮帶傳動問題,關鍵是要讓學生明確兩種情況下v和ω的關系:同軸、共線,在此基礎上可以再提升難度:當三個輪子一起轉的時候,又如何比較快慢,這樣問題的設置層層深入,有梯度性,也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

  最后是小結作業(yè)環(huán)節(jié),我將提出如下問題:除了線速度、角速度,還有一些可以用來描述快慢的物理量,如周期T、頻率f,他們之間的關系又如何?可以讓學生自己嘗試推導這些物理量之間的關系。

  圓周運動教案3

  知識目標

  1、進一步理解向心力的概念.

  2、理解向心力公式,進一步明確勻速圓周運動的產生條件,掌握向心力公式的應用.

  能力目標

  1、培養(yǎng)在實際問題中分析向心力來源的能力.

  2、培養(yǎng)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1、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關心周圍事物的習慣.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明確提出向心力是按效果命名的力,任何一個力或幾個力的合力只要它的作用效果是使物體產生向心加速度,它就是物體所受的向心力,接著詳細介紹了火車轉彎和汽車過拱橋兩個常見的'實際問題.后面又附有思考與討論,開拓學生的思維.

  教法建議

  1、培養(yǎng)學生分析向心力來源的能力,分析問題時,要首先引導學生對做周圍運動的物體進行受力情況分析,并讓學生清楚地認識到求出物體沿半徑方向受到的合外力,就是提供給物體做圓周運動的向心力.

  2、培養(yǎng)學生運用物體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例題的分析與討論(結合動畫或課件),引導學生從中領悟掌握運用向心力公式的思路和方法.即:

  第一:根據物體受力情況分析向心力的來源,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 .

  第二:運用向心力公式計算做圓周運動所需的向心力 .

  第三:由物體實際受到的力 提供了它所需要的向心力 ,列出方程求解.

  3、可多舉一些實例讓學生分析.向心力可由重力、彈力、摩擦力等單獨提供,也可由它們的合力提供.

  4、在講述汽車過拱橋的問題時,汽車做的是變速圓周運動,對此要根據牛頓第二定律的瞬時性向學生指出:在變速圓周運動中,物體在各位置受到的向心力分別產生了物體通過各位置的向心加速度,向心力公式仍是適用的.但要注意,對于物體做勻速圓周運動的情況,只有在物體通過最高點和最低點時,向心力才是合外力.同時,還可以向學生指出:此問題中出現的汽車對橋面的壓力大于或小于車重的現象,是發(fā)生在圓周運動中的超重或失重現象.

  教學設計方案

  勻速圓周運動的實例分析

  教學重點:分析向心力來源.

  教學難點:實際問題的處理方法.

  主要設計:

  一、討論向心力的來源:

  例如: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人造地球衛(wèi)星);彈力提供向心力(繩系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勻速圓周運動);摩擦力力提供向心力(物價在轉盤上隨轉盤一起轉動);合力提供向心力(圓錐擺等)。

  二、討論火車轉彎:

  (一)展示圖片1:火車車輪有凸出的輪緣.

 。ǘ┱故菊n件1:外軌作用在火車輪緣上的力F是使火車必須轉彎的向心力.

  (三)展示課件2:外軌高于內軌時重力與支持力的合力是使火車轉彎的向心力.

 。ㄋ模┯懻摚簽槭裁崔D彎處的半徑和火車運行速度有條件限制?

  三、討論汽車過拱橋:

 。ㄒ唬┧伎迹浩囘^拱橋時,對橋面的壓力與重力誰大?

 。ǘ┱故菊n件3:汽車過拱橋在最高點的受力情況( 變 變)

 。ㄈ┱故菊n件4:汽車過凹形橋時低點時的受力情況( 變 變)

  (四)總結在圓周運動中的超重、失重情況.

  探究活動

  1、蕩秋千時,你對秋千底座的壓力大小恒定嗎?請你想辦法實際驗證一下,并解釋為什么?

  2、請觀察一下,建筑工地上用來砸實地面的“電動夯”工作時的情況:什么時候底座離開地面?什么時候砸向地面?為什么會出這樣的結果?

【圓周運動教案】相關文章:

圓周運動教案04-07

勻速圓周運動教案01-13

圓周運動說課稿07-26

勻速圓周運動教案3篇01-13

《圓周運動》教學反思03-20

生活中的圓周運動說課稿07-02

《生活中圓周運動》說課稿12-29

勻速圓周運動說課稿08-05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教案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