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圓的面積教案四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圓的面積教案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圓的面積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引導學生推導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并能運用公式解答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激發(fā)學生參與整個課堂教學活動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觀察和概括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滲透轉化的數(shù)學思想和極限思想。
教學重、難點:圓面積公式的推導與運用。
學具:16等份和32等份的圓形、剪刀、刻度尺、一張圓形紙片。邊長等于r正方形透明塑料片
教學過程
一、設疑導入,激發(fā)動機
1.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圓,用手摸一摸,引導說說關于圓,都知道了什么,為學新知做好鋪墊。
2.引導確定新的學習目標:還想知道圓的什么知識,適時揭示課題,(板書課題:圓的面積)
3.引導簡單回憶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方法,鼓勵學生自己動手,運用轉化法探索圓面積的計算方法。
二、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1.猜想、引導,確定方法
師:我們曾運用轉化法探索出了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相信同學們也一定能把圓轉化為學過的圖形,從而探索出圓面積的計算方法。同學們猜想一下,圓可能轉化為哪些平面圖形呢?
(學生可能會想到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等。)
師:請同學們看手中的學具,想一想把圓怎樣剪?剪成什么樣的.圖形?
(根據(jù)學生猜想,指導學生試著把圓平均分成8、16、32個相等的扇形,然后拼一拼,看能拼成什么圖形。)
2.動手操作,嘗試探究
師請同學們動手剪拼一下,看到底能拼成什么圖形。
(學生動手操作,小組合作探究)
師誰能向大家匯報一下,你把圓拼成了什么圖形?請你把拼好的圖形放在實物投影上展示給大家看。(各小組匯報,共享思維成果)
3.課件演示,突破難點
師課件演示,再現(xiàn)將圓16等份轉化成近似的長方形的過程;再將圓32等份轉化成近似的長方形的過程。引導思考:
(1)圓與有近似的長方形有什么關系?
(2)把圓16等份和32等份后,拼成的圖形有什么區(qū)別?
(3)如果等分份數(shù)僅需增加,結果會怎樣?
師:課件進一步演示把一個圓等分成64份、128份…拼成長方形,是學生之觀感知:將圓等分的份數(shù)越多,拼成的圖形越接近于長方形。
4.觀察比較,導出公式
師:請各小組仔細觀察思考:拼成的長方形與圓有什么聯(lián)系?能從中推導出圓的面積計算公式嗎?
學生匯報討論結果。使學生明確:拼成的長方形的面積與圓的面積相等,長方形的長相當于圓周長的一半,寬相當于圓的半徑。
因為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所以圓的面積=周長的一半×半徑,也就是S=πr×r=πr2
(可能有的同學會把圓剪開后拼成了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或梯形。教師要給予肯定,并引導推出同樣的計算公式。)
5.嘗試運用
出示例3,讀題列式,學生嘗試練習,反饋評價。
提問:如果這道題告訴的不是圓的半徑,而是直徑,該怎樣解答?不計算,誰知道結果是多少嗎?
2.完成第116頁做一做的第1題。
3.看書質疑。
三、運用新知,解決問題
1.求下面各圓的面積,只列式不計算。
直徑50分米
2.一塊圓形鐵板的半徑是3分米,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分米?
3.小明家購買一種麥田的自動旋轉噴灌裝置的射程是15米。請你幫忙算一算,它能噴灌的面積有多少平方米?
四、全課小結
這節(jié)課你自己運用了什么方法,學到了哪些知識?
五、課堂作業(yè)
第118頁的第3題和第4題。
圓的面積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知道圓的面積的含義,理解和掌握圓的面積的計算公式,能夠正確計算圓的面積。
2、理解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感受轉化的數(shù)學思想。
3、根據(jù)圓的半徑、直徑或周長來計算圓的面積,解決簡單的有關圓的面積計算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和掌握圓面積的計算方法。
難點:圓面積公式的推導。
準備:圓形紙片
一. 創(chuàng)設情境。
S:同學們,請看這里?(展示課件動畫)
S:現(xiàn)在小馬有一個問題:我的這個活動范圍是一個什么形狀? X:是圓形。(板書:圓)
S:小馬還有一個問題,我的活動范圍占地多大?這個多大指的是圓
的什么量呢?
X:是圓的面積。
S:對了,就是圓的面積,我們現(xiàn)在就來一起學習:圓的面積。(板書課題)
二. 探索交流,學習新知。
1. 出示電子課本。
S:請大家請大家翻到課本67頁的彩圖,有一個問題:這個圓形草坪的占地面積是多少平方米?怎樣計算一個圓的面積呢?你認為怎么做,大膽來說一說。
X1:公式。
X2:轉化成學過的'圖形來計算。
S:(好,轉化成學過的圖形來計算,看來這位同學預習的非常好,一下子就抓住了問題的重點。)要轉化成學過的圖形,這個方法不錯,那咱們來回想一下,咱們以前學過哪些圖形的面積?(單擊課件)
X: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等等。
。▎螕粽n件)
S:但是這么多學過的圖形,轉化成哪一個比較好呢?大家來選一選。 X: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
S:喔,這三個圖形比較簡單,所以我們應該盡量轉化成簡單的圖形來做。請大家看黑板上的電子課本(電子課本)
S讀:在硬紙上畫一個圓。。。。。大家附頁1中的圓都準備好了
嗎?
X:準備好了。
S:請大家舉起來展示一下。好的請放下,老師想問大家,通過剪紙拼圖,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X:(學生自由回答)
S:同學們回答的都很好,現(xiàn)在我來演示一下,大家看看還有沒有新的發(fā)現(xiàn)。
。ㄕn件演示)
2. 講解課件。
4份時S問:這個像是咱們以前學過的圖形嗎?
X:不像。
S:不像沒關系,咱們繼續(xù)分,再分成8份,這次呢?
X:有點像平行四邊形了。
S:繼續(xù)分。(演示到32份)
S:這下更像一個平行四邊形了,但是,這還沒完,咱們來回顧一下剛才我們的拼圖過程。(單擊課件)
S:咱們從圓開始,先是4份,它完全是一個不規(guī)則的四不像,再分成8份,還是不像,然后依次16份,32份,還可以繼續(xù)往下分的份數(shù)越來越多。。。。。最后,它會無限地接近一個什么形狀呢? X:平行四邊形。
X:長方形。
S:到底是長方形還是平行四邊形。
S:啟發(fā):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的區(qū)別在哪里?平行四邊形的這兩條邊是斜的,而長方形是豎的。大家從這個4份的圖開始看可以觀察到,這條邊的傾斜度越來越小,最后它就會變得無限接近于90度的豎線,而這個圖形也會近似的什么圖形?
X:長方形。
。ò鍟洪L方形)
S:它不是真正的長方形,而是一個無限接近于長方形的近似長方形。 正如課本68頁最上面的這句話。
3. 電子課本P68
S:如果分的。。。。。。長方形。同時我們的小精靈又給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拼成的。。。。。關系?
S:請大家注意看我的課件演示。(講解)
板書:長方形的面積= 長 *寬 圓的面積=圓周長的一半 * 半徑 =C*r 2
=2π
2r*r
=πr*r
2 =πr
2即 S=πr
S:從這條公式我們可以看出,要想求出圓的面積,只要知道什么就可以了?
X:半徑。
S:同學真聰明。好的,現(xiàn)在我們已經掌握了圓面積的計算公式了,要不要試一試這條公式好不好用?
S:來看一下咱們這節(jié)課剛開始看到的這個圓形花壇,原來它的直徑有20m,要想求出它的面積,先要求出什么來?
X:半徑。
學生先做題,再用課件演示答案。
三. 拓展練習。
1. 回答(盡量不要動筆)。
2. 計算(78.5 m2)
S= πr2
2 = 3.14×5
。 3.14×5×5
。3.14×25
=78.5 (m2)
四. 回顧總結。
誰愿意和大家分享你的學習成果?(學生自己總結)
老師補充:1.化圓為方。
2. S= πr2
3.計算圓面積的必要條件是什么(半徑)
板書:
1. 化圓為方。
圓的面積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圓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掌握求圓面積的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2.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啟發(fā)思維,開闊思路;
3.滲透初步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教學重點和難點
圓面積公式的推導方法。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我們已經學習了圓的認識和圓的周長,誰能說說圓周長、直徑和半徑三者之間的關系?
已知半徑,圓周長的一半怎么求?
。ǔ鍪疽粋整圓)哪部分是圓的面積?(指名用手指一指。)
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圓的面積怎么計算。
。ò鍟n題:圓的面積)
(二)學習新課
1.我們以前學過的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面積公式,都是轉化成已知學過的圖形推導出來的,怎樣計算圓的面積呢?我們也要把圓轉化成已學過的圖形,然后推導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
決定圓的大小的.是什么?(半徑)所以,分割圓時要保留這個數(shù)據(jù),沿半徑把圓分成若干等份。
展示曲變直的變化圖。
2.動手操作學具,推導圓面積公式。
為了研究方便,我們把圓等分成16份。圓周部分近似看作線段,其用自己的學具(等分成16份的圓)拼擺成一個你熟悉的、學過的平面圖形。
思考:
。1)你擺的是什么圖形?
。2)所擺的圖形面積與圓面積有什么關系?
。3)圖形的各部分相當于圓的什么?
。4)你如何推導出圓的面積?
。▽W生開始動手擺,小組討論。)
指名發(fā)言。(在幻燈前邊說邊擺。)
、倨闯鲩L方形,學生敘述,老師板書:
、谶能不能拼出其它圖形?
學生可以拼出:
剛才,我們用不同思路都能推導出圓面積的公式是:S=r2。這幾種思路的共同特點都是將圓轉化成已學過的圖形,并根據(jù)轉化后的圖形與圓面積的關系推導出面積公式。
例1 一個圓的半徑是4厘米,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S=r2=3.1442=3.1416=50.24(平方厘米)
答:它的面積是50.24平方厘米。
想一想;求圓面積S應知道什么?如果給d和C,又怎樣求圓面積?
圓的面積教案 篇4
一、教材內容分析
新人教版上冊《圓的面積》這部分內容是平面幾何的最后階段,它既是前面所學直觀地認識平面圖形及有關計算的延續(xù)和發(fā)展,又為今后逐步由實驗幾何階段轉入論證幾何階段作了滲透和準備。因此,在教學時,主要是讓學生用轉化的思想進行操作、觀察和比較,推導圓的面積計算公式。并讓他們初步學會用確切、簡明的數(shù)學語言表述概念的本質特征,引導學生初步接觸歸納推導出公式并理解和掌握公式的應用,為以后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
二、學習者特征分析
六年級的學生已掌握了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公式的推導方法,具有一定的轉化和類比推理能力,并具對圓和圓的周長知識已經有了初步的掌握,有強烈的好奇心。因此,易于在轉化和類比推理方面進行啟發(fā)和引導,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實現(xiàn)《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但由于圓是由一條曲線圍成的圖形,學生很難跟以往由幾條線段圍成的圖形之間建立必然的聯(lián)系。因此,在利用轉化和類比推理基礎上,結合操作演示,讓學生在學習圓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中,提高學習興趣,掌握學習方法,增加感性的認識,從而真正掌握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并且能應用公式解決一些生活實際問題。
三、教學目標(知識,技能,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分析和討論,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并能運用公式解答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經過“感知——動腦——觀察——合作探究”等系列活動.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3、通過實例引入,讓學生體驗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向學生展示生動、活潑的數(shù)學天地,喚起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使全體學生積極參與探索,在參與中體驗成功的樂趣。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數(shù)學的魅力,讓學生體會圖形轉化的神奇和美。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1、注重情境創(chuàng)設,有意識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
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通過實際情境,既創(chuàng)設了生動的生活情境,激發(fā)了學生參與的興趣,又為后繼學習和深入探究埋下了伏筆。而且在直觀的動畫情境中很好地展示了圓的面積概念。使學生體會到實際生活中計算圓的面積的必要性,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求知的欲望和學習興趣。
2、 注重實踐操作,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
學習是學生的內部活動,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既要重視其學習結果,更要重視其學習過程,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存在于學習過程、探究過程之中,而不存在于數(shù)學結論中,只有實實在在的'學習過程、思維過程、探究過程,才能有所創(chuàng)造,培養(yǎng)學生自己探索獲取知識的能力。這節(jié)課的教學,緊緊抓住“圓面積公式的推導”這一教學重點,敢于放手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歸納整理。通過學生的剪拼,轉化,利用等積變形把圓面積轉化成了其他的平面圖形,進而歸納、概括出圓面積的計算方法。這種多角度的思考,既溝通了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又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不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3、 注重學法指導,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應用轉化的方法
本節(jié)課中,在求圓面積公式時,不是教師灌輸式地教會學生S =πr,而是由學生在原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觀察——猜測——操作——分析——探究”, 并在老師的引導下,利用“轉化”的思想,將圓變成已學的圖形:長方形、三角形、梯形。通過學生自主動手剪拼,然后研究兩者之間的聯(lián)系,實現(xiàn)《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從而推導出圓面積公式。整節(jié)課,始終圍繞這個主題,從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到提出研究的方向與方法,最后引導學生推導出公式,教師只作為組織者、指導者和參與者,適當進行點撥,使學生不但“學會”,而且“會學”。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又發(fā)展了學生的邏輯思維推理能力。
4、 注重媒體應用,有意識地突破學生學習知識的難點
利用計算機和動畫課件,輔助課堂教學,有其直觀、形象而又生動的特點,它能使靜態(tài)的畫面動態(tài)化,抽象的內容形象化,同時還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這節(jié)課恰當?shù)剡\用了多媒體課件演示,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是其他教學手段無法比擬的。
五、教學環(huán)境及資源準備
用多媒體課件,圓形卡片輔助教學
六、教學過程
1、什么是圓的面積?
(1)涂出一個圓的面積
(2)用自己的話說什么是圓的面積?
2、回憶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用什么方法推導的?
3、能不能用剪、拼的方法把圓轉換成我們學過的圖形?
4、學生拿附頁1進行剪拼,看能轉換成我們學過的什么圖形?
5、學生匯報后,課件演示。
6、得出結論:分的等份數(shù)越多,拼出的圖形越接近長方形,無限地分下去,最終拼出的圖形就是長方形、
7、轉化后的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原來的圓有什么關系?
小組合作學習,討論以下兩個問題:
1) 轉化后長方形的長相當于什么?寬相當于什么?
2) 你能從計算長方形的面積推導出計算圓面積的公式嗎?
8、匯報討論結果。
9、運用新知識,解決問題。
1)r=5cm,求圓的面積
2)課始主體圖中的問題
總結
小結本課知識,提出要求,希望大家能運用我們今天的所學所得解決我們生活中遇到的更多問題。
總之,這節(jié)課,我力圖從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fā),采取觀察操作、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幫助學生再實踐活動中理解概念,掌握知識形成技能,讓課堂充滿活力,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圓的面積教案】相關文章:
圓的面積教案03-23
圓的面積教案09-20
《圓的面積》教案03-06
數(shù)學圓的面積教案02-16
【熱】圓的面積教案03-31
人教版圓的面積教案02-19
圓的面積教案10篇01-24
圓的面積教案4篇01-26
圓的面積教案八篇02-02
精選圓的面積教案4篇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