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時間:2022-04-06 19:35:26 教案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5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5篇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

  一、談話導入主題

  小朋友們,你們看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它漂亮嗎?它不僅漂亮,還非常有用呢!你們知道在什么時候常常用到它嗎?對,下雨的時候我們撐起它,就不會挨淋了,那小動物們沒有我們這樣的傘,下雨的時候他們該怎么辦呢?

  今天我們要學的這首好聽的兒歌《傘》里講的就是關于小動物們找傘躲雨的事情,下面我們就一起看看它們是怎樣找傘,都找到了什么傘好嗎?

  二、 理解畫面,模仿創(chuàng)編

  1.出示小鳥,引出第一句。

  師:有一天小鳥正在外面捉蟲,突然嘩啦嘩啦下雨了。小鳥的羽毛要是淋濕了它就飛不動了,也會感冒的,小鳥沒有傘?墒撬苈斆鳎约簳覀,你們猜他會把什么當做傘,它看到大樹是怎么過去的?你能用動作做做看嗎?小鳥躲在大樹下非常高興,他還給這棵大樹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大樹傘。

  師:小鳥找傘的故事聽完了,為了使小朋友們記得方便,老師把這個故事用一句很好聽的話說出來:嘩啦嘩啦,下雨啦,小鳥飛到大樹下,大樹傘!(邊說邊出示句卡,引導幼兒學說第一句)師:你們會說嗎?看著卡片我們一起說說吧!

  2.觀察第二幅畫面,引出第二句。

  師:大樹真是一把特別的傘!這又是一把什么特別的傘?(出示第二幅畫面,呈現蘑菇圖)師:什么動物在蘑菇下躲雨呢?你們想一想小螞蟻是怎么來的呀?一起來學學吧!

  師:小螞蟻找傘的故事我們也可以用一句好聽的話說出來一起說一說吧:"嘩啦嘩啦,下雨啦,小螞蟻跑到蘑菇下,蘑菇傘!"(出示句卡,引導幼兒學說。)

  3.觀察第三幅畫面,引出第三句。

  師:小鳥和小螞蟻都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傘,真高興。小青蛙也在找傘,小青蛙會把什么當做傘?怎樣到傘下的呢(呈現青蛙和荷葉背景圖)師:誰能看著卡片用以句好聽的話把這個故事完整的說出來?(出示句卡,模仿講述:嘩啦嘩啦,下雨了,青蛙跳到荷葉下,荷葉傘。

  4.觀察第四幅畫面,引出第四句。

  師:青蛙找到荷葉當傘真聰明,看看還會發(fā)生什么有趣的事情?

  師:你能看著卡片用好聽的話完整的`說一說嗎?(看句卡嘗試講述:嘩啦嘩啦,下雨啦,小螞蟻爬到樹葉下,樹葉傘。

  三、 問題討論

  1.師:小動物們都找到自己喜歡又有趣的傘躲雨,真高興呀!想一想,小鳥為什么喜歡找大樹傘呢?

  2.師:小螞蟻為什么找蘑菇當傘?(依次類推)

  四、完整欣賞師

  我們已經把小動物們找傘的故事編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名字就叫傘,現在就一起來完整地欣賞一下吧!

  五、情境表演兒歌

  師:你們真棒!這么短的時間就學會了這首兒歌,我們又會編,又會念,真了不起,那我們把這首兒歌表演出來給大家看吧。ò藗小朋友分別扮演小鳥、小白兔、小青蛙等角色,其他小朋友看句卡說兒歌)

  六、創(chuàng)編兒歌

  師:嘩啦嘩啦,雨還在不停的下,還有這么多小動物沒有找到合適的傘躲雨呢!請你們幫忙啦,下課后,請你選擇一個動物朋友,然后把你們的話和編的句子放在一起,又變成了一首好聽的、有關'傘'的兒歌啦!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2

  學習目標:

  1、認識海、鷗、灘、軍、艦、帆、秧、稻、塘9個生字,會寫沙、海兩個字。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一、二兩小節(jié),初步感知數量詞的用法。

  學習重點:

  1、認識海、鷗等9個生字。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初步感知數量詞的用法。

  學習難點:初步感知數量詞的用法,嘗試用數量詞表達熟悉的事物。

  學前準備:生字卡片、圖片等。

  學習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小朋友,你們喜歡旅游嗎?你去過哪些地方?今天,老師和大家要去幾個很美很美的地方,想去嗎?(想)讓我們一起出發(fā)吧!

  二、學習、感悟課文第一節(jié)。

  1、出示海灘的圖片。

  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板帖:海鷗沙灘

  軍艦帆船

  2、小朋友真會觀察,這些詞語你會讀嗎?自己試一試。

  (1)自己讀。

  (2)誰會讀?指名讀。

 。3)齊讀。

  3、真了不起,可里面的生字你會認嗎?

 。1)指名讀。

 。2)開火車讀。

 。3)小朋友,在這么短的時間里,你記住了哪個生字?是怎么記的?

 。4)讓我們再來一起讀一讀生字。

  4、瞧,這美麗的海灘正向我們招手呢!小朋友,這時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呀?

  5、課文的第一小節(jié)就寫了這個美麗的地方,請小朋友自己打開書來讀一讀。

 。1)自己讀。

 。2)誰愿意來讀?

  (3)聽到小朋友讀得那樣認真,老師也想來試試。(范讀)

 。4)請同桌一起讀。

 。5)起讀。

 。6)看著圖試著背一背。

  三、課間操《火車開了》。

  四、學習課文第二小節(jié)。

  1、火車一路開過來,你看到了田野里有什么?

  2、田野里的景色真美呀!課文的那一小節(jié)寫的呢?請小朋友趕緊打開書,找一找,讀一讀。

 。1)自由讀。

 。2)老師也想把它讀得好聽一點,可是呀,怎么讀也讀不好,誰能教教我?

 。3)指名讀。

 。4)范讀。

 。5)男、女聲比賽讀。

  3、小朋友,這一小節(jié)里躲藏著三個生字寶寶,你能把它圈出來,讀一讀嗎?

  (1)學生自己圈生字。

 。2)教師貼出生字卡片。

  (3)指名讀。

  (4)組詞,請小老師領讀。

 。5)你用什么方法記住哪個字的?

  五、出示課文一、二小節(jié),復習,鞏固。

  1、小朋友,剛才我們學習了課文的一、二小節(jié),請你們自己美美的讀一讀。

  2、讀后,你發(fā)現了什么?

  3、請女同學讀前兩個字,男同學讀后兩個字,美美的體會一下。

  4、呀,我真不小心,把課文的順序打亂了,你們能幫我排列一下嗎?(四人小組合作排列課文)

  5、復習生字。(鷗、艦、秧、塘)

  六、指導書寫:海、沙。

  七、機動。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3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10個,繼續(xù)學習部首查字法查字。

  2、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積累詞語12個。

  3、能講一個自己喜歡的動畫人物的小故事。

  4、明白不能一味追求金錢的道理。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你喜歡看那些動畫片?

  2、你們看過《唐老鴨》的故事嗎?

  板書課題:唐老鴨新傳

  二:出讀課文,學習生字

  1、邊聽錄音,邊標上小節(jié)號。說說課文有幾小節(jié)?

  2、學習第一節(jié)

  (1)唐老鴨為什么要賣鴨毛?用______劃出有關句子

 。2)出示句子,學習生字。

  a.找出句子中的一對反義詞。(買賣)

  買賣

  媽媽給我()了一只文具盒。

  商店里()出了許多空調。

  b.比較:銜假

 。3).齊讀有關句子。

 。4)賣掉了鴨毛結果怎樣?出示“這是沉下去”。

  a.學習生字:而沉

  b.說出“沉”的反義詞?

  3、唐老鴨為什么會這樣的'?你想對唐老鴨說些什么?(說話訓練)

  4、出示句子:你失去了珍貴的羽毛,也就沒有了足夠的浮力。

  a.指名讀

  b.學習“珍貴”

  c.齊讀句子。

  5、第4節(jié)。

  學習生字:悔錢

  說說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

  6、讀課文。

  三:復習鞏固:

  1、抽讀生字卡片。

  2、讀詞語。

  教學反思:

  通過教學,完成了預定教學目標,學生在課堂中主動學,合作學,積極思考,共同提高。所有的教學活動能緊扣目標進行,所有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彼此銜接,過渡自然。識字、閱讀和學習語言做到了很好的結合,課堂教學有實效?傮w來看,這堂課有幾方面做得比較好:

  1、“分散和集中相結合”的識字方法,教學效率高,教學效果好。其中3個生字出現在最后一節(jié),我就把最后一小節(jié)放到一開始學掉,其余有5個生字出現在第一節(jié),剩下還有兩個生字,我重新組織了語言,把它們設計在一段文字里學完,這樣可以突破生字多、難以接受這樣一個難點,使識字的節(jié)奏、有效性都得到了體現。

  2、在閱讀中識字

  識字和人見面一樣,一回生兩回熟。對小朋友來說,創(chuàng)造與生字見面對最好的機會就是在閱讀中識字。比如說在學習課文的第一小節(jié),我首先是讓小朋友們借助拼音讀準生字的字音,讓小朋友借助拼音來學一學生字,讓他們同桌交流一下是怎么記住的,然后把生字請出來,由小老師來帶學,學到每一個生字的時候,我都會有側重的提問或者進行訓練,如:賣和買的區(qū)分運用,街的書寫等,學完了生字放回課文,指導朗讀,在這個過程中我始終注意把識字和課文內容緊密的結合在一起,讓小朋友不知不覺記住了生字。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4

  教學目標:

  1. 學會用加一加、減一減的方法來認字。

  2. 知道同一個字在不同語境中具有不同的意思。

  3. 鞏固以前學習的字詞,會背詩歌《鞋》。

  4. 口語交際,懂得從小要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

  教學重點、難點:

  能引導學生自己發(fā)現并運用課上學會的方法學生活中的字。

  教學準備:

  自制識字卡片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引導學生能自己發(fā)現識字的規(guī)律,小結識字的方法。

  2.初步了解多義字。

  3.能將所發(fā)現的規(guī)律用于生活中的識字。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小朋友,我們都有一個溫馨和睦的家,平時在家里,你們會和爸爸媽媽一起干些什么呢?

  二、我會認

  1.我們和爸爸媽媽一起看電視的時候,電視中出現的生字,爸媽會教給你們嗎?看電視,你們都認識了哪些字呢?

  2.學生拿出自制的識字卡片,分小組互相交流看電視時認識的字。

  3.學生在全班交流自己識字的方法,教師和同學評議。

  三、找規(guī)律識字

  1.出示熟字漂、飄、完、園、直、扁,讀一讀。

  2.同時出示 漂 、飄,你發(fā)現了什么?

  去掉偏旁就是票,念piao,這種去掉偏旁變成一個新字的方法叫減一減的方法。

  3. 那么我們給一個熟字加上偏旁變成新字的方法就叫加一加的方法。(直+木=植)

  4. 請學生自己看語文書,認記生字。(可以小組合作)

  5. 用生字卡片檢查。今后我們還可以用這些方法認記其它的生字。

  四、 讀讀想想

  1.小組學習:自由讀,指名讀。說一說你發(fā)現了什么?

  2.告訴學生:同一個字在不同的語境中的意思不同。

  如張字。

  3.你還知道哪個字,也和張字一樣,表示很多不同的意思?

  4.小組交流,全班交流。

  舉例 樓老師 樓梯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積累一些名詞、動詞、形容詞等。

  2.培養(yǎng)學生說完整話的習慣。

  3.熟讀背誦《鞋》。

  教學過程:

  一、我會讀

  1.出示一棵蘋果樹,蘋果樹上掛滿了紅彤彤的蘋果(蘋果上寫了我會讀中的詞語)。

  2.小組學習:四人小組輪流讀我會讀中的生字,互相糾正讀音。

  3. 小組合作讀,請小組長檢測。

  4.各小組采用輪讀的方式(開火車一人讀一個詞),看哪一組摘的蘋果多。

  二、讀讀背背

  1.自由讀,啟發(fā)學生想象:大大小小的鞋之間會說些什么?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3.小組學習。

  a.四組小組一起讀小詩《鞋》,互相糾正讀音。

  b.說一說這首詩說了什么意思。

  c.表情朗讀這首詩(可加動作)。

  4.指名朗讀《鞋》,同學評議。

  5.自由背誦小詩《鞋》。

  6.全班配樂背誦。

  第三課時

  口語交際:我該怎么辦

  課時目標:

  1.能完整地講述做家務事的經過。

  2.愿意從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學會關心體貼長輩。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你們在家做個家務事嗎?

  2.你為什么沒做過?能給大家說說當時的情況嗎?

  二、展示畫面,口語交際

  (一)創(chuàng)設情境一

  1.星期一,爸爸出差了,家里只剩媽媽和小明,媽媽又要上班又要照顧小明,還要做許多的家務事,小明就想幫媽媽做一些家務事,可媽媽說小明還小,不會做。小朋友們,他該怎么辦?誰來幫他出出注意?

  2.討論交流。

  這位小朋友非常需要大家的幫助,你們愿不愿意幫他想想辦法?

  a.四人小組討論交流。

  b.小組內表演。

  c.上臺表演。

  d.小組自告奮勇上臺表演。

  e.評一評最佳口才獎。

  看看哪組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用最好的'方法說服媽媽。

  (二)創(chuàng)設情境二

  剛剛有幾位同學都說做過家務事,那誰來給大家說說為什么要幫爸爸媽媽做家務?

  1.說你為什么要幫爸爸媽媽做家務?

  2.個別說說做家務事的經過。

  3.全班交流。

  (三)創(chuàng)設情境三

  通過剛才的交流,教師發(fā)現同學們個個都是能干的孩子,那你們想不想把自己能干的一面展現該大家看呢?那我們就來一個小能手爭奪賽吧!

  1.分成幾個小隊,如蘋果隊、橘子隊等,每隊都做不一樣的家務(如疊被子、抹桌子、整理書桌等),全班學生分別到各個小隊去做家務(自己想去哪個隊就去哪個隊)。

  2.每個大組挑選一名代表上臺爭奪小能手,看誰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把書桌上的東西整理得井井有條。

  3.在隊中進行家務比賽,做得好的評為小能手并獎勵一朵小紅花。

  三、總結

  通過這一節(jié)課的學習,大家有些什么想說的嗎?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5

  【教學目標】

 。、識“初、眉”等十個生字,會寫“北、南”等5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受諺語的美。

 。场淞⒅鲃臃e累的`愿望。

  【教學重難點】

  了解諺語、懂得自然常識。留心生活,熱愛科學。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掛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導入

 。、談話導入:

  師生互談有關諺語的知識。

 。病鍟n題。

  二、自讀課文

 。、圈出生字。

  2、試讀課文。(讀準、讀順。)

 。场⒒ハ嘟涣髯R字方法。

 。、反饋識字。

  三、朗讀感悟

 。薄⒔處煈獜娜粘I钊胧,引導學生了解課文:

  ⑴ 那位小朋友知道早上太陽從什么地方升起?

 、 誰能說說大雁排著隊往南飛,天氣要怎么樣了?

 、 請大家讀讀課文,看誰能從課文中找到寫太陽升起和大雁南飛的句子。

 。病⒔處煼蹲x或領讀。

 。、用讀讀、想想、說說的方法,學生自讀課文,理解感悟:

 、 要求學生輕聲讀課文,讀后給同桌說說自己讀的那句諺語是什么意思。

 、 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⑶ 請學生提出不懂之處,教師根據反饋情況相互幫助理解。

  四、試背課文

  1、小組內合作學習,用自己喜愛的方式快速背誦課文。

 。、反饋背誦情況,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背誦比賽。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6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發(fā)現漢字規(guī)律,自己小結識字方法。

  2、初步了解多義詞。

  3、積累詞語。

  4、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運用規(guī)律自主識字。

  2、創(chuàng)設情景,提高學生口語交際的能力。

  教具準備:

  1、學生自制識字課本(可剪剪貼貼,或請家長把自己會認的字寫出來)。

  2、教學課件。

  3、識字蘋果樹。

  教學課時:

  三課時

  第一課時

  引導學生去發(fā)現

  1、同學們,歡迎大家到語文園地來做客。(教師邊說邊出示圖標),我們先一起完成第一題:我的發(fā)現

 。1)你們看,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教師出示大眼睛圖片)

  (2)用上你們的大眼睛看一看小黑板上的字詞,說一說你發(fā)現什么啦?(教師出示掛板,與書上的第一組相匹配)

  學生A:我發(fā)現左邊的漢字比右邊的漢字多了偏旁。

  學生B:我發(fā)現把左邊的偏旁去掉就變成右邊的漢字啦。

  學生C:我還發(fā)現這些字的讀音有些像。

 。3)他們說得非常好(獎給發(fā)言學生大眼睛的圖片),請大家讀一讀,記一記。

 。4)再用上你們的大眼睛看看第二組字詞(教師出示),說說你們又發(fā)現什么啦?

  學生A:這一組左邊的字比右邊的字少了偏旁。

  學生B:我發(fā)現給左邊的漢字加上偏旁就能變成右邊的漢字啦。

  學生C:這些字的讀音也有些相同。

 。5)你們真會發(fā)現(獎勵學生大眼睛圖片)請大家讀一讀,記一記。

  (6)教師出示生字卡片(票、元、旦、值、篇、遍)請學生們讀一讀并組成詞語。

  (7)小結:聰明的同學們,說一說你們記字的方法。

  學生A:這幾個字我是用去偏旁和加偏旁的方法記住的

  學生B:前三個字我是用去偏旁記的,后三個字我是用加偏旁記的。

  教師:同學們總結的'方法好極了,許多漢字都可以用加一加。減一減的方法來記憶,想一想還能說出一些嗎?(讓學生舉例說明)2、接下來,我們繼續(xù)去發(fā)現。

 。1)你們看這些詞語(教師出示)讀一讀。

  張貼一張畫東張西望

  開張張爺爺張開嘴巴

  (2)動腦筋想一想,這些帶點的字里有什么秘密嗎?誰說一說。(待學生發(fā)現后指名說一說,能說出表示的意思不同即可)

 。3)還能說出帶有張字的詞語嗎?指名請學生擴詞。

  第二課時

  帶領學生去積累

  一、我會讀

  1、出示一棵蘋果樹,蘋果數上掛滿了紅彤彤的蘋果(蘋果上寫了我會讀中的詞語)。

  2、小組學習:四人小組輪流讀我會讀中的生字,互相糾正讀音。

  3、各個小組采用輪流的方式(開火車一人讀一個詞),看哪一組摘的蘋果多。

  二、讀讀背背

  1、小組學習。

  a、四組小組一起讀小詩《鞋》,互相糾正讀音。

  b、說一說這首詩說了什么意思。

  c、表情朗讀這首詩(可加動作)

  2、指名朗讀《鞋》,同學評議。

  3、自由背誦小詩《鞋》。

  4、全班配樂背誦。

  第三課時

  口語交際:我該怎么辦

  一、口語交際。

  1、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交際欲望。

  同學們,這個單元我們學習了好幾篇關于孝敬父母,尊敬長輩的課文,許多小朋友都在家里學著幫父母做家務,可前兩天,我卻收到了一位同學的來信,向我訴說了他的煩心事,你們想知道是什么嗎?你們先猜一猜會有什么煩心事呢?

  2、揭開謎底,引出交際話題。

 。1)教師讀這封信,揭開煩心事到底是什么?

 。2)尋找有類似苦惱的同學。

 。3)揭示交際話題:出主意,想辦法。

  3、引導交際主題,開展討論交流。

  (1)找根源:說說父母為什么不讓這些同學做家務?

  (2)出主意:怎樣才能說服父母?為什么?

  (3)想辦法:在什么情況下,怎樣做?

  4、分角色表演,評價激勵。

 。1)小組內分角色練習。

  (2)選出代表上臺表演,評價激勵。

  二、識字交流,擂臺賽。

  1、拿出自己的漢字積累卡,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識字賽。評選一名在看電視時認識漢字最多的同學。

  2、每組優(yōu)勝者再比賽,選出第二期擂主。頒發(fā)小博士帽。

  3、布置下一期擂臺賽內容:看誰積累的食品商標最多。

  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于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二教學設計,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7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積累一些aabb、abac式的詞語,理解捧、掰、扛、摘、扔這幾個表示動作的詞,能看圖說幾句完整的話。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做什么事情都要明確目標,要專一、不能三心二意。

  二、教學重點:

  積累一些aabb、abac式的詞語,理解捧、掰、扛、摘、扔這幾個表示動作的詞,能看圖說幾句完整的話。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做什么事情都要明確目標,要專一、不能三心二意。

  一、情境導入

  1、出示小猴子圖片,問:"小朋友們,這是什么?"(小猴子)"小猴子生活在哪里呀?"生說。師:小猴子的家安在山上的樹林里,時間一長啊,他覺得樹上的野果吃膩了,山上也不好玩了,他想下山去看看,順便找點好吃的。板書課題:18、小猴子下山

  2、復習詞語

  有幾個詞語寶寶也想跟著小猴子一起下山去看看,我們來和他們打個招呼吧。(開火車讀)。

  還有一些詞語寶寶也想跟你們打招呼,你們會還認識他們嗎?(男女生讀)。

  二、初讀感知

  1、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小猴子下山都干了些什么。(播放視頻)

  2、小猴子下山的過程中,經過了一些地方,你能不能看圖就直接叫出這些地方的名字。

  玉米地、桃樹下、瓜地、遇見小白兔

  3、誰能幫助老師把括號里的量詞填好呢?指名生答,適時表揚。

  小猴子下山,先來到了一()玉米地,再走到一()桃樹下,接著走過一()西瓜地,最后看見了一()小兔子。

  4、小猴子經過這么多地方,肯定發(fā)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你想知道嗎?我們跟著小猴子的腳步一起下山吧。

  三、朗讀品味

 。ㄒ唬、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生讀文,小猴子到了什么地方?看見了什么?心情怎樣?做了什么?

  2、誰能幫助老師把填空完成?小猴子來到了(),他看見()又()又(),非常(),就()了一個,()著往前走。

  3、小猴子來到玉米地看見玉米板書:玉米地又大又多,高興連忙伸手去(掰)玉米,講解:掰字是一個左中右結構的生字,中間是一個分字,意思是用手把東西分開,小猴子掰完了玉米,扛著玉米往前走,我們看看圖,小猴子把玉米放在自己的哪里呢?(肩膀)扛就是把東西放在自己的肩膀上。

  4、師:小猴子的心情怎么樣呀?(非常開心)他此時此刻心里會想些什么呀?(玉米這么大這么多,我可以吃的飽飽的了)引導生說。表揚生你真能理解小猴子的心情。

  師:那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課文的第二句話,體會小猴子高興的心情。適時表揚。板書:玉米地又大有多掰扛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小猴子扛著玉米,走到了一棵桃樹下。(出示第2自然段)它又看見了什么?

 。ㄒ龑f出桃子又大又紅)板書:桃樹下又大又紅

  2、它看見又大又紅桃子,他是怎么做的.呀?(扔了玉米,去摘桃子)指名生答。你能找出小猴子表示小猴子動作的生字嗎?板書:(扔摘)

  3、你能不能看圖把填空填好呢?指名生答。適時表揚。那

  4、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個自然段。齊讀。

  板書:桃樹下又大又紅扔摘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樹上的桃子又大又紅,看起來可真好吃。小猴子摘了桃子又繼續(xù)往前走,他走到哪了呢?誰能看圖來編故事?(出示:小猴子捧著桃子,走到(),看見(),就()。)指名生答。

  2、他說的對不對?(出示第三然段),看看你們填的對不對呢?學生讀。

  3、小猴子用他的雙手捧著桃子,來到了一片板書:西瓜地目光又被地上又大又圓的西瓜給吸引了,他又把桃子扔了去摘西瓜。

  板書:西瓜地又大又圓扔摘

  4、小猴子下山遇見了三種食物,出示(玉米又大又多,桃子又大又紅,西瓜又大又圓。蘋果——荷葉——)生填空。

 。ㄋ模⿲W習第四自然段

  1、小猴子抱著大西瓜往回走,他把大西瓜帶回家了嗎?(沒有)它又干了什么事情呢?我想請男生來讀一讀第四自然段。出示第四自然段,男生讀。

  2、它遇見了誰?(小白兔)原來他遇見了一直蹦蹦跳跳十分可愛的小白兔,把大西瓜扔了,去追小白兔了。板書:往回走蹦蹦跳跳扔追你還會說這樣AABB式的詞語嗎?請生答。師再出示aabb式的詞語,每個讀兩遍。還記得我們之前學過的課文內容嗎?誰來填一填?指名生回答,適時表揚。你的記憶力真棒。

 。ㄎ澹⿲W習第五自然段

  1、他扔了大西瓜,去追小白兔。追到了嗎?(沒有)小兔子去哪了呢?我們一起讀一讀,看看最后小猴子拿了什么東西回家去。齊讀第五自然段。

  2、小猴子拿了東西回家嗎?(沒有)他是空手回家的。說說小猴子現在的心情。(后悔、難過)板書:空著手回家

  3、梳理:這只小猴子呀,先摘了玉米,看見桃子把玉米扔了,摘桃子,看見西瓜把桃子扔了抱西瓜,最后看見一只小白兔,把西瓜扔了去找小白兔,最后他什么也沒得到,空著手回家去了。

 。┨嵘黝}

  1、小猴子下山,本來是想干什么?(找吃的)他帶了吃的回家嗎?(沒有)是吃的沒有嗎?(不是)為什么會空手而回?因為:小猴子做事三心二意。

  2、對呀,這只小猴子…師讀總結。

  3、經過了這次,小猴子一定得到了教訓。過了幾天,它又準備下山。下山之前,我覺得我們得跟小猴子說幾句話,不然,它又兩手空空回來了。你怎么跟他說?說什么?

 。ㄐ『镒,你做事可要一心一意呀,這樣才能摘到果子回家)

  4、現在小猴子第二次下山了,他來到一片蘋果園林,他會怎么做呢?我們來寫一寫吧。

  《小猴子第二次下山》

  第二天,小猴子又下山來,走到一片蘋果林里,他看見()又()又(),非常(),就()

  四、板書:

  18、小猴子下山

  玉米地又大又多掰扛

  桃樹下又大又紅扔摘空著手

  西瓜地又大又圓扔摘回家去

  往回走蹦蹦跳跳扔追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8

  教學目標:

  1、 能借助拼音讀準字音,并結合課文認識漢字10個。

  2、 能正確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多音字的字音。

  3、 能根據課文和圖片內容展開想象,木棉樹長大以后,小動物們會對它說些什么。

  4、描寫“努、力、受、愛”4個字。

  5、懂得要勇敢、堅強、不怕困難。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背誦指定段落,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

  理解種子在土壤里發(fā)芽的過程及條件。

  教學準備:

  課件、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

  1、出示木棉樹的圖片,提問:小朋友,你們知道這是什么樹嗎?(木棉樹)

  2、木棉樹的種子要離開媽媽了,讓我們一起來為它送行吧!揭示課題。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輕聲讀課文,要求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想想:木棉樹媽媽對種子說了些什么?

  3、出示句子,請學生自學生字。交流你是怎么記住它們的?

  4、指導朗讀: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三、學習課文2——4小節(jié)

  1、木棉樹的種子離開媽媽后,遇到了什么困難,它記住媽媽的話了嗎?它是怎么做的.?

  2、小組交流

  木棉樹遇到的困難是:泥土里很黑,他感到有些害怕。可是它想起媽媽的話,它努力向上頂,很快就長成了小木棉樹。

  3、指導朗讀

  4、 嘗試背誦課文

  5、 學習課文第5小節(jié)

  1)自讀課文第5小節(jié),思考:小木棉樹長大后怎樣了?

  2)小組交流,抽生回答。

  3) 學習生字,受。

  4) 指導朗讀

  四、復習拓展

  說話練習,想一想,小動物們看見枝葉繁茂的小木棉樹會怎么說?

  小鳥飛來說:“——————!

  小蜜蜂飛來說:“——————!

  五、寫字指導

  重點指導“努、愛”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9

  【內容簡析】

  這是一首短小優(yōu)美的詩歌。全文只有三句話,第一句寫山、水、鳥;第二句寫樹、草、花;第三句寫苗、田、春風春雨。詩畫相配,內容生動,更富有想像力,讀起來瑯瑯上口,饒有趣味,讓學生在學習實踐中感受到春天大自然的美麗

  【設計理念】

  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引導學生自主讀書,著力培養(yǎng)學生愛讀書的習慣。鼓勵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朗讀,讀中成誦,讀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學目標】

  1.認識鳴、聲等六個生字,會寫叫、苗等六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在閱讀中積累語言,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麗。

  【重點難點】

  重點: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正確認讀會認的字和正確書寫會寫的字。

  難點:從誦讀中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麗景色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設置情景,引入課題

  1.看圖說話。

  屏幕顯示:山青水秀、鳥語花香、和風細雨的春景。看了這幅圖,你有什么感覺?你能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嗎?(也可看圖說話)

  2.引入課題。

  這么美麗的景色是什么季節(jié)的?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第1課《山青青》。

  3.齊讀課題?吹秸n題,你有什么感興趣的問題想提出來嗎?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用筆畫出生字詞,多讀幾次。如果遇到不會讀的字也可以用筆畫出來,然后虛心地向同學請教或者請拼音朋友幫忙,再多讀幾次

  2.同桌互相認讀畫出來的詞語,認真聽對方讀,互相糾正錯音

  3.指名讀生字詞。齊讀,開火車讀。去掉拼音認讀生字詞

  4.再讀課文,注意把字音讀準,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5.四人一小組,每人讀一遍課文,把句子讀通順

  6.指名讀全文;評讀

  三、再讀課文,讀中感悟?

  1.朗讀課文,你想怎么樣讀就怎么樣讀,想讀多少遍就讀多少遍。邊讀邊標出課文一共有多少句話

  2.小聲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寫了哪些景物?用橫線畫出來

  3.你覺得哪些景物最美?請你先挑選你喜歡的.這一句話認真、反復地讀一讀,直到能把這一句話美美地讀出來為止

  4.指名讀、評讀

  5.聽錄音讀,閉上眼睛,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畫面?

  6.再聽錄音,播放課件

  7.把課文美美地讀給你的同桌聽

  8.配樂誦讀課文

  9.指導背誦課文

  10.你能用你的畫筆把你讀到和想到的春天美景畫出來嗎?

  四、總結全文,布置作業(yè)

  1.讀了課文,你想說什么?現在,你想用自己的什么方式來贊美一下美麗的春天?(可以唱一支贊美春天的歌;可以朗誦一首描寫春天的詩;可以說幾句贊美春天的話)

  2.認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1.上節(jié)課,小朋友們讀了課文,知道課文寫了哪些內容?

  2.再放課件,邊看邊感受春天的美麗?吹竭@么美的春天,你能不能美美地把課文背出來?

  二、學習生字

  1.屏幕顯示生字詞,拍著手掌有節(jié)奏齊讀

  2.去掉拼音讀生字詞,開火車讀

  3.自由認讀生字,想想:你最快記住了哪些字?你是怎么樣記住它的?

  4.你能用哪個字來組詞或說一句話?

  5.觀察這幾個要求寫的字,你發(fā)現了什么?

  6.看老師在田字格中示范寫字,邊聽老師念筆順邊書空。注意看清楚難寫的地方,再自己動筆寫

  7.同桌互相交換欣賞所寫的字,說說別人寫的字哪些地方值得你學習,還有哪些地方你可以做小老師指出它的缺點

  8.老師檢評

  三、布置作業(yè)

  1.把你喜歡的詞語寫進你的詞語花籃里

  2.回家把課文美美地背給爸爸媽媽聽。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0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正確認讀18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1.能夠借助拼音和已有的識字方法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識字

  2.通過朗讀、表演等方式加深對課文的體驗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學習課文,了解驚蟄這一節(jié)氣到來時自然界的物象變化,體會春天到來時的明媚氛圍和小動物們的歡快情緒,激發(fā)學生熱愛春天的情感

  教學準備:

  電腦課件、小動物頭飾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兒歌導入:

  師:同學們,前幾天老師讓大家讀的.《二十四節(jié)氣歌》還記得嗎?(課件出示,齊讀)你們知道這里的“驚”指什么節(jié)氣嗎?(驚蟄,出示課題)驚蟄是一年中的第三個節(jié)氣,這里的“蟄”是指冬眠的小動物在這一冬天里不吃不動,呼呼大睡,等到春天來臨,天氣轉暖的時候,沉睡了一冬的小動物就會被春雷驚醒,這一節(jié)氣就叫“驚蟄”被驚醒的小動物都有哪些表現呢?你們想知道嗎?引入課文

  二、認讀生字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一)借助拼音自己試著把課文讀正確,遇到生字拿筆劃出來,多讀幾遍,也可以互相讀給同桌同學聽

  (二)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分段朗讀課文,檢查字音是否正確

  2.課件出示帶有生字的詞語,開火車讀

  jīng xǐng xiǎo jīn shé shēn lǎn yāo dòng xué

  驚 醒 小 金 蛇 伸 懶 腰 洞 穴

  gǎn dào

  感 到

  huàn xǐng cìi wèi suō chéng yì tuán bié chǎo

  喚 醒 刺 猬 縮 成 一 團 別 吵

  wēn nuǎn

  溫 暖

  3.這些詞語去掉拼音還認識嗎?

  4.把生字單獨拿出來你還會讀嗎?小老師領讀

  (三)再讀課文,不但讀正確,還要讀流利

  (生練讀后,指名讀檢查效果)

  三、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春天的美好和小動物的歡快心情

  (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文中寫了哪幾個小動物?你最喜歡誰?為什么?

  (二)把自己的想法和小組同學交流

  (三)匯報,點撥:

  1.抓住小金蛇喚醒伙伴的話、小刺猬的“喃喃自語”、快嘴巴青蛙“高興的大喊”,指導學生體會小動物們冬眠醒來后的歡快心情,進行有感情地朗讀,在朗讀中感悟語言

  2.抓住描寫小金蛇、小刺猬、快嘴巴青蛙動作、心情的詞句,如“伸懶腰”“歡歡喜喜”“縮成一團”“瞇縫”“懶洋洋”“蹦到洞口”“忸怩地走出”等讓學生通過做動作、表演進行感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春天的美好

  3.分角色朗讀課文

  (四)創(chuàng)造性表演

  先小組合作練習,再到前臺表演,評價

  四、小結:

  春天多么溫暖,春天多么美好,同學們,小動物們都行動起來了,讓我們也快快走出家門,去尋找春天,投入到春天的懷抱吧!

  五、拓展閱讀

  (一)閱讀小詩《唱春天》

  春 天

  春天天氣真好,花兒都開了,楊柳樹枝對著我們彎彎腰

  蝴蝶姑娘飛來了,蜜蜂嗡嗡叫,小白兔兒一跳一跳又一跳

  春風吹來了

  吹綠了柳樹,

  吹紅了桃花,

  吹醒了青蛙,

  吹來了燕子,

  吹得小雨輕輕下,

  我們都來種絲瓜

  春 雨

  滴答滴答小下雨啦

  種子說:“下吧下吧,我要發(fā)芽”

  麥苗說:“下吧下吧,我要長大”

  小朋友說:“下吧下吧,我要種瓜”

  滴答滴答小下雨啦

  春姐姐變戲法

  沙沙沙、沙沙沙,春姐姐變戲法,

  她放下雨簾子,悄悄地變呀變,

  她收起雨簾子,哇、大地變美了:

  小草兒青了,柳樹綠了,

  小燕子飛來了,春天來到了 )

  (二)《童年書架》有關文章)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1

  教學目標

  1.認識“蓮、哭”等13個生字,會寫“她、他”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體會夏夜的美。

  3.體會助人為樂的精神美。

  4.保護環(huán)境、愛護昆蟲。

  教學重點:

  學習睡蓮姑姑、小蜻蜓、螢火蟲幫助小螞蟻的高貴品質,培養(yǎng)學生助人為樂的意識。

  信息資料:

  1、范讀錄音帶、課件或動物掛圖、生字卡片、學生自制的頭飾。

  2、學生收集一些小昆蟲的資料。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準備:

  課件、頭飾、生字卡片。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引出課題。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童話故事嗎?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童話故事。故事發(fā)生在一個夏天的夜晚,(板書:夏夜)誰愿意描述一下夏天的夜晚景色?(板書:多美)這么美的景色我們應讀出美感,齊讀課題。

  二、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1.師: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走進童話故事中,讀準字音。畫出生字新詞,可以找朋友幫助解決。

  2.用“________”畫出你覺得最動人的句子。

  3.師:下面,我們來聽課文錄音,看誰最先聽懂課文中的故事。簡單扼要地講給大家聽好嗎?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目的`是把學生的自學落到實處,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三、轉換角色,細讀課文。

  1.師:課文哪些地方你覺得最動人,讀給同學們聽。(教師給予學生適當的鼓勵。)

  2.想像讀:教師范讀,請學生閉上眼睛邊聽邊想像夏夜的景美、情美。

  3.評價讀:師:請小朋友讀倒數三個自然段。師:你們讀老師來想像,好嗎?老師要根據你們是否讀出夏夜的美來評價。

 。ń處熆梢詤⑴c到學生當中去,先齊讀,再請有信心讀好的學生讀,教師指導。)

  四、分角色朗讀,體會夏夜美。

  出示字幕動畫課件,師生分角色朗讀。教師扮演睡蓮姑姑,學生分別扮演自己喜歡的角色:小螞蟻、小蜻蜒、螢火蟲、旁白。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讓全班學生都參與教學活動,這充分考慮了一年級學生的特點:好動、喜歡小動物等,學生對分角色朗讀非常有興趣!

  五、歌謠識字,好記好認。

  1.師:我們分角色朗讀得真不錯,有幾個生字朋友不知你們剛才認識了沒有?

  2.教師加上動作描述。

  出示第二段:水池里,睡蓮剛閉上眼睛,就被嗚嗚的哭聲驚醒了。她睜開眼睛一看,是一只螞蟻趴在一根水草上。

  學生根據字意做動作,閉上眼睛做睜開的動作。趴在桌子上,想像小螞蟻掉進池塘的樣子。

  3.教師加上動作描述。

  出示第四段:“快上來吧!”睡蓮彎彎腰,讓他爬了上來。

  學生根據字意加動作,學生找到腰的位置和老師一起前后左右動一動。伸出手做爬的動作。區(qū)分“趴、爬”。

  4.教師根據字意講解。

  出示“時”字。師:大家認識嗎?時間的“時”,“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同學們要珍惜時間,珍惜每一天。(根據學生的情況可以詳細說明。)

  5.教師出示帶拼音“我會認的字”:“蓮”、“哭”、“根”。認字,組詞,請學生根據課文說一句話。

  6.教師加上動作描述:“睡蓮姑姑彎彎腰,讓小螞蟻爬了上來。小螞蟻如何做的?”

  出示第9段落:小螞蟻非常感激,連聲說:“謝謝您睡蓮姑姑!睅熒_成共識。

  7.歌謠:感激,感謝要有心,誠心才感人。感謝有言行,“謝謝”最好聽。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目的在于把重點字、詞通過表演加以理解,把抽象的文字還原成活生生的情景!

  六、師生共同表演,走進童話故事。

  1.師:說一說當你接受別人幫助的時候,你怎么做的?(學生各抒己見。)教師給予表揚。下面我們再合作一次,我要看你們的表現如何。

  2.出示頭飾:老師來扮演睡蓮姑姑好嗎?誰愿意扮演小螞蟻、小蜻蜒、螢火蟲。(幾名學生分別擔任角色。)其他同學你喜歡哪個角色就分別為“他們”鼓勁。

  【學生對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很感興趣,態(tài)度積極,滿懷熱情,進一步了解了課文內容!

  七、小結。

  師:今天,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學習了這篇童話故事,從中我們知道,得到他人的幫助要有禮貌地表示感謝。別人需要你幫助的時候,你如何表現?對,要伸出友愛之手。大家相互幫助,生活才更加美好,世界才更加美麗,你們說是嗎?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2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生字,會寫要求寫的字。

  2、了解大海,想象浪花像什么以及孩子們玩耍的樂趣。

  3、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教學準備:

  師:準備大海、海岸、海灘圖片。

  生:預習課文,通過各種途徑了解大海。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導入。

  1、孩子們,你們看見過大海嗎?(生自由回答)大海離我們西部的孩子來說是一個比較陌生的,但是咱們從電視、各種圖畫書上是經?匆姷模隳馨涯闼赖拇蠛幼痈瑢W們一起交流交流嗎?(生互相交流)

  2、是呀,大海是無邊無際的,大海有美麗的海歐,大海邊有美麗的貝殼,大海呀,還有調皮的小浪花呢?(板書:浪花),今天老師就帶著大家來到海邊,去同三個小朋友一起去看看浪花吧!(補全課題)

  3、齊讀課題。

  二、掃清障礙,自讀課文。

  1、學生自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就跳過去,并拿出筆,在字下面作上一個小記號。

  2、借助拼音讀自己所勾畫的字,注意讀準字音。

  3、再讀課文,做到讀準、讀通、讀流利。

  4、指名讀,其余生評。(指導讀好表示浪花聲音的“嘩——嘩——”這里破折號的`用法,應該在朗讀時體現出來。)

  三、品詞引路,感知課文

  1、指名讀文,其余生思考,用自己的話說說誰在干什么?

  2、生找出:三個孩子光腳丫,坐在海灘看浪花。(強調用上自己的話來說)

  3、浪花像什么樣呀?(學生說出像問號時,教師板書簡筆畫,并書寫一個大大的問號作對比)

  4、指導朗讀好本節(jié)。

  5、我們知道,問號就是表示在提問題呀,今天浪花可為孩子們提了一個問題,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個問題是什么嗎?(生提問,注意引導口語訓練)

  6、是呀,浪花給孩子們提的這一個問題,孩子們都是怎樣回答的呢?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嗎?

  生交流

  A、回答第一個孩子的問題時,抓住“海水”和“淡水”,進行分析,讓孩子明確這兩種水的不同之處。

  B、第二個孩子的回答時,故意質疑,讓孩子了解海底“火山”和“陸地”的矛盾處,從而理解‘探秘’一詞。

  C、第三個孩子的回答時,從挖煤入手,了解礦石,然后理解‘采礦’。

  D、假如你也在海邊看浪花,你會想到些什么?你又會怎樣回答。

  7、引讀文章內容。

  第一個孩子回答說:……

  第二個孩子回答說:……

  第三個孩子回答說:……

  ……

  8、學習第三節(jié)

  (1)指名讀第三節(jié),其余生思考:浪花像什么?

  句子訓練:浪花像小手。浪花像。

 。2)體會“撫摸”,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小孩用手撫摸家中小動物,然后讓孩子用“撫摸”說話。

 。3)指導朗讀。

  四、品讀詩文,小結全文。

  1、指導有感情朗讀。

  2、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把詩文背誦下來。

  3、小結。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小結全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有感情朗讀課文。

  2、提出學習要求:學習生字詞。

  二、自畫生字,讀準字音。

  1、從文中找出生字,同桌互讀互學。

  2、檢查字音。(開火車讀、指名讀、小組讀、齊讀)

  3、出示帶生字的詞,自讀詞。

  4、交流讀。

  三、認準字形,組詞運用。

  1、出示生字,讓生用自己的方法記住生字。

  2、組內交流識字方法。

  3、全班交流難記的字。(總結識字方法)

  4、再讀生字詞。

  5、用生字自己組詞。

  四、認真觀察,指導書寫。

  1、出示要求寫的生字,生認讀。

  2、觀察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師重點指導。

  家、腳、到

  4、學生自己先描后寫。

  5、作業(yè)展示。

  五、總結全文,布置作業(yè)

  1、總結全文。

  2、布置作業(yè)。

  板書設計:

  11、看浪花

  浪花簡筆畫

  浪花像問號。

  浪花像小手。

  浪花像____。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3

  教學目標1、認識“所”、“牧”等12個生字,會寫“詩”、“林”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有朗讀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正確識寫生字,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反復朗讀,體會詩歌的韻味和美好的意境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搜集一首課外閱讀過的'古詩

  導 學 過 程二 次 備 課

  預習提綱

  1、采取多種方式自由識記生字

  2、 反復朗讀古詩,感受詩歌的韻律節(jié)奏。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課:

  同學們,你們一定會背很多古詩吧,誰能把你課外掌握的古詩背一首給老師和同學聽?今天我們再來學習兩首古詩好不好

  <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知:

  1、看圖激趣:

  圖上都畫了誰?他在干什么?他想干什么?

  2.、初讀感知,了解詩歌大意:

 、 齊讀,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出示生字卡,采取多種方式識記字形:

  形旁識字:牧、捕

  換偏旁:蜻——晴

  同形旁:蜻、蜓、蟬;怪、惜;霜、露

 、 小組合作,試讀詩歌,圈出不理解的詞語

  3、再讀感悟,想象詩歌畫面:

 、 課堂討論自學中的疑難處,教師相機點撥;

 、 教師范讀,學生想象畫面。

  4、教師簡述詩意,引導學生根據詩意練習背誦

  5、讀一讀,想一想:

  有感情地朗讀,詩中寫的牧童捉到蟬了嗎?

  6、書寫生字:

  指導學生寫字,給予必要的指導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利用生字卡片,開火車認讀生字

  二、探究新知《小池》

  1、初讀感知,了解詩歌大衣;

 、 小組合作,試讀課文,圈出不理解的詞語

  ② 交流自學,討論疑難詞句,教師相機點撥

  2、教師簡單講述詩意

  3、啟發(fā)想象,感情朗讀

 、 教師范讀

  ② 學生能練讀

 、 教師語言描述,激發(fā)學生想象,并引導學生帶著這種感覺朗讀

  4、練習背誦

  5、處理生字:

  利用生字卡片,采取多種形式識記生字

  6、指導書寫

  三、鞏固新知

  1、教師描述詩意,引導學生背誦

  2、同桌數空寫生字

  四、拓展延伸

  每個同學準備一首自己的在課外學的古詩,在古詩朗誦會上表演。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4

  預習篇

  一、學習本課7個會寫字,12個會認字.

  二、書寫指導.

  嚇:左右結構,共6畫.書寫時注意筆順規(guī)則,“口字旁”不要寫成“口”,這個字也是形聲字,識記的時候可以按照形聲字的規(guī)律識記.

  怕:左右結構,共8畫.“豎心旁”的筆順規(guī)則是“先中間后兩邊”,書寫時注意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不要左大右小.

  象:筆畫較多,共11畫.筆順是撇、橫撇、豎、橫折、橫、撇、彎勾、撇、撇、撇、捺.

  三、閱讀課文,完成練習.(不會寫的字可以用漢語拼音代替)

  1.全文共有____________個自然段,____________幅圖,講了____________聽到“咕咚”的聲音,沒有弄明白,拔腿就跑,后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跟著跑,只有____________沒有跟著跑,幫助大伙兒弄清了事實的事.

  2.“咕咚”到底是什么呢?根據自己的理解寫一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課篇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12個要求會認的字,讀準字音,了解字義.會寫本課的7個生字,做到工整美觀,結構合理,能夠運用所學漢字組詞,造句.

  2.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到成熟的水果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會直接從樹上落下來.

  3.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教學《咕咚》,運用多種識字方法識字.聯(lián)系生活實際,感知兔子沒有經過自己的驗證就被所謂的“咕咚”嚇到了的.故事,領悟盲目跟從的后果.

  4.培養(yǎng)學生熱愛科學,實事求是的精神.

  【教學重點】

  運用多種方法識記12個會認字,7個會寫字.

  【教學難點】

  掌握遇事要勇于探索、追求事實的原則.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字卡、詞語卡片.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隨文識字,理解字詞大意.

  3.知道什么是“咕咚”.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5

  教學目的要求:

  1.能借助漢語拼音和插圖,讀懂課文。

  2.理解課文,知道遇事要弄清事實真相,先問為什么,不要盲目地跟著別人跑的道理。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

  教學重點難點: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弄明白“咕咚”到底是什么東西,以及兔子聽到“咕咚”聲拔腿就跑,許多動物也跟著瞎跑的原因,最后野牛怎樣給大家解除了誤會。

  難點是理解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做什么事,不應該盲目地跟著別人跑,而要問為什么,弄清事實真相。

  教具準備:

  課文插圖、配樂錄音、卡片、小黑板。

  教學思路:

  先借助漢語拼音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接著指導學生帶著問題逐段閱讀課文,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故事所揭示的道理;最后用以“扶”帶“放”的方法指導學生學習自讀課文《小牛站起來了》。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

  1.上新課前,老師想出個問題考考大家:一個木桶中,裝了滿滿的一桶水,假如你們把一塊石子扔進水中,這時會發(fā)出什么聲音呢?(咚,咕咚。)(板書:咕咚)就是這聲音,曾經嚇跑過好幾種動物呢!你們想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嗎?(想)好,老師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學習一篇新課文,這篇課文的題目就叫《咕咚》。

  2.這是一篇閱讀課文。這篇課文到底講了什么事呢?下面請聽錄音。

  二、聽全篇課文的朗讀錄音,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要求:仔細聽,認真想,故事中的“咕咚”是什么?故事中講了哪幾種動物?(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掉進湖里發(fā)出的聲音。故事中講了小兔、小鹿、小猴、狐貍、山羊、大象和野牛這些動物)

  三、借助漢語拼音,再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標好自然段的序號。

  2.畫出你不理解的字、詞。

  3.指名朗讀課文,進行朗讀指導。

  4.出示小黑板,思考回答問題。

  全文共有____個自然段,____幅圖,講了____聽到“咕咚”的聲音,沒有弄明白,拔腿就跑,后來____、____、____、____、____也跟著跑,只有____沒有跟著跑。幫助大伙兒弄清了真相的事。

  四、指導看圖,說清圖意。

  出示課文中的一、二、三、四幅掛圖,要求學生按照“誰、在干什么、為什么這樣”的順序,說說每幅圖的意思。

  圖意參考:

  1.兔子聽到木瓜熟后掉進湖里的“咕咚”聲,嚇了一跳,拔腿就跑。

  2.聽到兔子的叫喊,小猴、小鹿、狐貍、山羊也跟著跑。

  3.大象也跟著跑。野牛攔住了大伙兒,問“咕咚”在哪里,誰看見了?

  4.兔子領著大家來到湖邊,弄清了“咕咚”是什么,大家都笑了。

  五、小結過渡。

  剛才,老師和大家聽了錄音,讀了課文,看了插圖,同學們對《咕咚》這篇課文所講的故事有了初步的了解。這篇課文中,兔子聽到“咕咚”聲為什么拔腿就跑,其它幾種動物為什么也跟著就跑,野牛為什么攔住它們,故事的結果怎樣?這些問題你們想知道嗎?(想)老師下一堂課再和大家一起繼續(xù)學習。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新課。

  1.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們知道“咕咚”是什么?

  2.這篇課文講了什么事情,它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呢?下面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

  二、閱讀課文一、二自然段。

  1.(出示掛圖1)這幅圖講了什么?(小兔聽到木瓜掉進湖里發(fā)出的“咕咚”聲,嚇了一跳,拔腿就跑)

  2.小兔為什么跑?(它認為咕咚可怕極了)

  3.它有沒有仔細看一下?(沒有)

  4.木瓜從高高的樹上掉進湖里,發(fā)出“咕咚”一聲,這聲音太響了,膽子很小的兔子聽到這個聲音會怎么樣?(害怕)

  5.從哪兒可以看出來?(嚇了一跳、拔腿就跑、邊跑邊叫)(隨機理解:拔腿就跑)

  6.它邊跑邊叫,對誰叫?叫什么?(對小猴叫:“不好了,‘咕咚’可怕極了!崩斫猓哼@里的“咕咚”是指一種東西的名稱)

  7.指導朗讀:“不好了,‘咕咚’/可怕極了!”(注意停頓、重音、語氣)

  三、閱讀課文三、四自然段。

  1.(出示掛圖2)這幅圖講了什么?(聽了兔子的叫喊,小猴、小鹿、狐貍、山羊也跟著跑起來了。)

  2.小猴為什么也跟著跑?從哪兒看出來的?(小猴聽了兔子的`叫聲,認為“咕咚”追它們來了。從小猴子邊跑邊叫:“不好了,不好了,‘咕咚’來了,大家快跑哇!”可以看出)

  3.““咕咚”追它們來了,小猴子心里會怎樣?(非常害怕)

  4.指導朗讀:“不好了,不好了,‘咕咚’來了,大家|快跑哇!”(注意語氣、停頓、重音。句中第二個“不好了”和“快跑哇”音要讀得重一些,調要拉得長一點)

  5.小猴子那可怕的叫聲,震動了整個森林。這一下森林里可熱鬧了。聽。ǚ诺谒淖匀欢蔚呐錁防首x錄音)

  6.這一自然段中講到了哪些動物?它們怎么樣?“大伙兒”指誰?(有狐貍、山羊、小鹿。它們也跟著跑起來,邊跑邊叫:“快逃命啊,‘咕咚’來了!”“大伙兒”指狐貍、山羊、小鹿)

  7.它們?yōu)槭裁唇小翱焯用 保浚ㄋ鼈冋J為“咕咚”是一種可怕的東西,要來吃它們了)

  8.比較“兔子”“小猴”“大伙兒”說的話。它們講的話相同嗎?不同在哪里?(小兔子只是說“咕咚”可怕極了;小猴子認為“咕咚”追它們來了;其它的動物以為“咕咚”吃它們來了。它們把“咕咚”越傳越厲害)

  9.分角色朗讀“兔子”“小猴”“大伙兒”說的話。

  10.就這樣,很平常的一聲“咕咚”聲,由于動物們的誤解、誤傳,它成了一種很怪的動物,嚇壞了森林中的許多動物,它們一個跟一個跑起來,就連大象也怎樣了?(跟著跑起來)

  四、閱讀課文第五自然段。

  1.(出示掛圖3)這幅圖講了什么?(野牛攔住大伙兒問“咕咚”在哪里?誰看見了?)

  2.野牛為什么沒有跑?它是怎樣做的呢?(野牛想搞清楚“咕咚”是什么。它攔住了大伙兒)

  3.(出示“攔住”一詞)你會做“攔”的動作嗎?野牛是怎么攔的?(讓學生通過演示理解)

  4.野牛攔住了大象和大伙兒后是怎樣問的?(指導學生用“先問____,再問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問____”的句式回答。)

  5.分角色朗讀“野牛”的問話和“大象”“兔子”的答話。

  五、閱讀課文六、七自然段。

  1.(出示掛圖4)這幅圖講了什么?(大伙兒知道“咕咚”的真相后,笑了)

  2.大伙兒是怎樣知道事情真相的呢?(出示課文第六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指導學生比較朗讀后思考:

 。1)木瓜為什么會自己掉下來?(木瓜熟透了)

 。2)木瓜掉進湖里為什么會發(fā)出很響的聲音?(從高高的樹上掉下來撞擊水面)

 。3)“咕咚”究竟是什么?(“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從樹上掉進湖里所發(fā)出的聲音)

  3.知道了“咕咚”的真相后,它們都怎樣呢?(大伙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

  4.這里的“大伙兒”指誰?為什么都笑了?(“大伙兒”指:兔子、小猴、小鹿、狐貍、山羊、大象。它們知道了“咕咚”是木瓜掉進湖里發(fā)出的聲音,弄清了事情的真相后,覺得自己剛才的行動十分可笑,所以笑了)

  5.這時候,它們會想些什么呢?(誘導學生進行合理想象。如:小猴想:我以后要向野牛學習,不再瞎跟著別人跑,而要問個為什么,弄清事情真相)

  六、總結課文。

  1.這篇課文主要寫了兔子聽到“咕咚”的響聲,沒有弄明白,就邊跑邊叫“咕咚”非?膳隆P『镒勇犃送米拥脑,跟著跑起來,并且叫大家也快跑。狐貍、山羊、小鹿聽到后,一邊跑一邊叫大家逃命。大象看見了也跟著跑起來。野牛卻不這樣。他攔住大家問“咕咚”在哪里,誰看見了。最后兔子領著大家來到湖邊,弄清了事情真相。

  2.在這個故事中,你喜歡誰?不喜歡誰?為什么?(在這個故事中,我喜歡野牛,因為它遇到事情不慌張,能先問個為什么,不盲目地跟著別人跑。我不喜歡兔子、小猴子、山羊、狐貍、小鹿、大象,因為它們遇事不先問為什么,別人怎么說,也跟著別人怎么說;別人怎么做,也跟著別人怎樣做)

  3.我們同學們以后遇到事情應怎么辦?(遇事先問個為什么,弄清事實真相)

  第三課時

  一、復述故事。

  1.學生分小組試講故事。

  2.小組推選代表上講臺講故事。

  二、表演故事。

  以八個同學為一組,戴好“木瓜”和“兔子”等七種動物的頭飾,在音樂聲中進行表演。

  三、輔導學生自學自讀課本第19課《小牛站起來》。

  1.借助拼音,讀通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指名朗讀,老師糾正讀音。

 。2)讀了這篇課文,想想課文告訴了我們一件什么事情?(小牛沒有聽烏龜的勸告,不怕摔跤,終于學會站起來了的事。)

  2.對照插圖,找出與圖相對應的自然段。

 。1)指名說說每幅圖講了什么內容?

  參考圖意:

 、傩∨W站起來,幾次摔跤,烏龜勸它別學了,小牛沒有聽從。

 、诓慌滤拥男∨2粌H站起來了,而且還在練習走路呢!

  (2)根據圖意找出相應的自然段。(1—4自然段;5—7自然段)

  3.指名讀課后問題,思考回答:

 。1)小牛是怎樣站起來的?(小牛不怕摔跤,不盲目地相信別人的話,通過反復練習,終于站了起來。)

 。2)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告訴我們遇到困難不要害怕,失敗了不要灰心,不要盲目地相信別人的話,只要通過努力,就能克服困難,獲得成功。)

  板書: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一年級語文下冊教案08-17

一年級語文下冊教案02-26

語文一年級下冊教案01-31

語文下冊教案12-29

語文下冊的教案03-29

一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二教案07-18

一年級語文下冊練習教案01-27

一年級下冊語文《村居》教案02-26

一年級人教版語文下冊教案02-15

一年級語文下冊識字教案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