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賣炭翁教案

賣炭翁教案

時間:2024-11-08 17:21:39 教案 我要投稿

賣炭翁教案14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賣炭翁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賣炭翁教案14篇

  賣炭翁教案 篇1

  一、新課導入

  播放【作者作品】《白居易》導入。

  今天我們就學習他的一首“為事”所做的詩歌——《賣炭翁》。這首敘事詩是白居易諷喻詩中杰出的詩篇!顿u炭翁》一詩在題下用小序“苦宮市也”直接點明了本詩的諷刺目的:“宮市給人民帶來了苦難”,來反映人民疾苦,揭露批判弊政。

  二、了解“宮市”

  宮市,宮是皇宮,市是買、采購的意思。所謂宮市,是指皇宮里需要的物品派宦官到市場上去購買。派出去的宦官,就叫宮使,即皇帝的使者。本來,為皇宮采購物品,是由官吏負責的,但到中唐時期,宦官專權,橫行無忌,連這種采購權也被他們抓去了,宦官這種角色以宮使的身份到市場上去為皇宮購買物品,還能搞公平交易嗎?

  有相關記載:時宦者主宮中市買,謂之“宮市”!视弥蛋馘X物,買人值數(shù)千物,仍索進奉門戶及腳價銀。人將物詣市,至有空手而歸者。名為“宮市”,其實奪之……(《舊唐書張建封傳》)。

  這就是白居易創(chuàng)作《賣炭翁》的時代背景。

  三、初步感知

  1.播放【影音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詩意。

  參考:鬢(bìn)輾(niǎn)轍(zhé)兩騎(jì)敕(chì)麾(huī)

  薪:柴。

  輾:通“碾”,軋。

  騎:騎馬的人。

  敕:皇帝的命令。

  叱:吆喝。

  直:通“值”,價格。

  2.說說你從詩歌中讀出了什么?

  學生自由發(fā)言。

  可參考【知識總匯】

  四、探究學習

  朗讀詩歌,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探究問題。

  【精品課件】

  1.請用一個字概括賣炭翁的遭遇,并進行具體分析。

  參考:“苦”。燒炭苦、運炭苦、被搶亦是苦。這苦也有所不同,其中,燒炭是艱苦,運炭是困苦,炭被搶是悲苦。

  具體詞句:

  燒炭艱苦——“滿面……食指黑”(外貌);

  運炭困苦——“衣正單”“一尺雪”“曉駕”“碾冰轍”“牛困人饑”“泥中歇”;

  被搶悲苦——“惜不得”(心理)

  可參考【微課堂】《賣炭翁的艱辛和貧寒》

  2.用一個字概括宮使的形象,并進行具體分析。

  明確:“霸”。

  具體詞句:

  橫沖直撞、趾高氣揚——黃衣、白衫、翩翩(外表)

  仗勢凌人、蠻不講理——把、稱、回、叱、敕、牽、系(行為)

  交易不公(炭直)——一車炭,千余斤;半匹紅綃一丈綾(對比)

  可參考【微教案】《〈賣炭翁〉中的對比》

  3.分別用一個字概括作者對他們寄予的情感。

  參考:賣炭翁—“憐”(“可憐身上衣正單”);宮使—“恨”(一系列動詞描寫)。

  4.從“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一句中,你讀出了什么?

  答案預設:衣衫單薄不能暖身,卻希望炭能賣個好價而期待著天寒。明知挨凍卻甘愿受苦,看出他的生活是多么窘迫!這反映出社會給勞動人民生活帶來的重壓。終于盼來了“夜來城外一尺雪”,看樣子,他一年辛苦的勞動就要換來收獲的喜悅了,于是他“曉駕炭車碾冰轍”,充滿希望地上路了。這樣就為下文寫宮使搶炭的罪行做了鋪墊。作者的愛憎也在此句中分明體現(xiàn)。

  可參考【微課堂】《賣炭翁的艱辛和貧寒》

  五、拓展探究

  【精品課件】

  賣炭翁的遭遇是一個個別現(xiàn)象嗎?

  參考:根據(jù)史書所記,當時這樣的飽受宮市剝削壓迫的老百姓是大有人在,這首詩歌就是通過賣炭翁被掠奪的個別,反映了名為宮市、其實奪之的一般。那么,賣炭翁這個形象是完全真實還是作者完全的虛構呢?應該說,白居易是在來源于生活真實的`基礎上,發(fā)揮了藝術想象,加工創(chuàng)造出這個典型形象的,它有生活原型,卻不是生活原型的翻版,讓我們來看看生活原型:

  《順宗實錄》卷二:嘗有農(nóng)夫以驢負柴至城賣,遇宦者稱“宮市”,取之,才與絹數(shù)尺,又就索“門戶”,仍邀以驢送至內(nèi)。農(nóng)夫涕泣,以所得絹付之,不肯受,曰:“須汝驢送柴至內(nèi)!鞭r(nóng)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與汝,不取值而歸,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毆宦者。街吏擒以聞,詔黜此宦者,而賜農(nóng)夫絹十匹。然宮市亦不為之改易,諫官御史數(shù)奏疏諫,不聽。

  六、課堂小結

  學生總結。

  【精品課件】

  賣炭翁好容易燒出一車炭、盼到一場大雪,當他“曉駕炭車碾冰轍”的時候,占據(jù)他的全部心靈的,不是埋怨下面是冰、上面是一尺雪的道路多么難走,而是應該盤算著那一車炭能賣多少錢,能換來多少衣和食,然而他的愿望無法實現(xiàn),因為禍從天降,他遇上了“手把文書口稱敕”的宮使。在皇宮的使者面前,在皇帝的文書和敕令面前,隨著那“叱!甭,賣炭翁自伐薪、燒炭、愿天寒、駕炭車、碾冰轍,直到泥中歇的漫長辛勞過程中所盤算的一切、所希望的一切,全都化為泡影!這就是白居易為我們揭示的統(tǒng)治階級掠奪人民的罪惡行徑,我們所感受到的是他對勞動人民的同情之情,也看到了他實踐了“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精神。

  七、背誦詩歌

  播放【背誦指導】,背誦詩歌。

  同座先互相抽查,后指名背誦。

  九、板書設計

  賣炭翁

  白居易

  燒炭艱辛

  賣炭翁運炭艱難

  對比炭被掠奪

  宮使奪炭

  賣炭翁教案 篇2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全詩。熟讀成誦

  2、掌握人物描寫的方法,分析賣炭翁和宮使兩種人物形象

  3、感受賣炭翁可憐的遭遇,體會作者對他的深切同情。

  重點通過反復誦讀、品析、積累詩句,把握詩歌內(nèi)容,人物形象

  難點通過朗讀領會人物形象,感受作者情感。

  【賞讀入境】

 。ㄒ唬┣榫硨耄

  白居易在詩歌上一向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文章應該為了反映時代而寫,詩歌應該為了反映現(xiàn)實而作)今天我們就學習他的一首“為事”所做的詩歌——《賣炭翁》。

  (二)預習先知:

  1、走近作者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在詩歌創(chuàng)作理論上,他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的主張。現(xiàn)存詩3000多首,由《白氏長慶集》。

  2、簡介寫作背景,了解宮市:

  《賣炭翁》是白居易《新樂府》組詩中的第三十二首,自注云:“苦宮市也!卑拙右讓懽鳌缎聵犯肥窃谠停ㄌ茟椬谀晏,806—820)初年,這正是宮市為害最深的時候。他對宮市有十分的了解,對人民又有深切的同情,所以才能寫出這首感人至深的《賣炭翁》來!皩m市”的“宮”指皇宮,“市”是買的意思;蕦m所需的物品,本來由官吏采買。中唐時期,宦官專權,橫行無忌,連這種采購權也抓了過去,常有數(shù)十百人分布在長安東西兩市及熱鬧街坊,以低價強購貨物,甚至不給分文,還勒索“進奉”的“門戶錢”及“腳價錢”。名為“宮市”,實際是一種公開的掠奪。

 。ㄈ┳衷~積累:

  1、給加點字注音

  輾冰轍翩翩兩騎口稱敕

  2、重點詞語:

  薪:柴輾:通“碾”,軋騎:騎馬的人

  敕:皇帝的命令或詔書叱:吆喝直:通“值”,價格

 。ㄋ模┏踝x古詩。

 。1)范讀詩歌并指導學生自由讀兩遍古詩,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指名朗讀,師生評價。

 。3)借助注釋疏通詩意,小組之間互相合作交流完成。

  【悟讀品味】:

  1、詩歌主要講述了一個什么故事?

  一個賣炭翁辛苦燒的一車炭,被宮使用半匹紅綃一丈綾掠奪一空

  2、全詩圍繞賣炭翁賣炭,寫了哪幾個層次的內(nèi)容?

  燒炭,運炭,賣炭(炭被掠奪)

  3、詩歌出現(xiàn)了哪些人物?

  賣炭翁,宮使(黃衣使者白衫兒)

  4、在詩中標劃出描寫人物的具體語句,并從語言表達的角度(可以是人物描寫,可以是修辭方法,可以是詞語運用……)談談你最欣賞哪句話?為什么?

  指導:

  抓住人物的肖像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來分析,引導學生關注重點詞語

  5、通過這兩種人物形象的塑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本詩用賣炭翁艱難謀生但橫遭掠奪的悲慘遭遇,揭露了“宮市”、封建統(tǒng)治階級對百姓的殘酷剝削,表達了作者對下層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希望得到皇帝的注意。

  6、本詩運用對比的寫作手法塑造人物形象,請找出文中有哪幾處對比?并談談它的作用是什么?

  詩中將賣炭翁的.悲憤無助與宮使太監(jiān)的驕橫無禮對比,將伐薪燒炭的艱辛不易與宮使巧取豪奪對比,揭露了宮市掠奪的殘酷,以及勞動人民生活的艱難不幸。

  【精讀積累】:

  1、背誦默寫全詩

  2、根據(jù)你對詩意的理解用原文語句填空

  (1)勾畫賣炭翁的肖像,表現(xiàn)燒炭生活艱辛、痛苦的詩句是: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2)揭示賣炭翁的悲苦處境和矛盾心情的詩句是: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

 。3)極言搶占賣炭時機、急切賣炭的詩句是: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碾冰轍

  (4)描寫宮使的囂張氣焰,直接掠奪的詩句是: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

  【美讀運用】:

  從南山中到長安,路那么遙遠,又那么難行,當賣炭翁“市南門外泥中歇”的時候,已經(jīng)是牛困人饑;如今又“回車敕牛牽向北”,把炭送進皇宮,當然牛更困,人更饑了。那么,當賣炭翁餓著肚子走回終南山時,又想些什么呢?他往后的日子,又怎樣過法呢?請大家想象一下。

  課堂小結

  這首詩運用了對比手法,前一詩節(jié)寫賣炭翁老人的貧窮艱辛,后一詩節(jié)寫宮使的公開掠奪,在對比中揭露了宮市個黑暗,在對比中表達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同情。

  附板書:

  賣炭翁

  白居易

  賣炭翁——悲苦——同情

  對比

  宮使——霸道——諷刺

  賣炭翁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反復誦讀,把握詩歌內(nèi)容,領會詩歌所表達的中心。

  2、通過朗讀領會人物形象,感受作者情感。

  教學重點與難點:

  領會人物形象,把握詩歌所表達的中心。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白居易詩進長安》視頻導入,了解其人其事。

  師:(順勢導入)白居易在詩歌上一向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文章應該為了反映時代而寫,詩歌應該為了反映現(xiàn)實而作)(PPT),今天我們就學習他的一首“為事”所做的詩歌?D?D《賣炭翁》。

  這首詩歌的體裁叫做樂府詩,什么叫樂府詩呢?我們一起看大屏幕,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指生讀)

 。犯侵缸詽h代以來收集和整理創(chuàng)作詩歌的官署,后也指自樂府流傳出來的詩歌。叫樂府詩)

  二、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請同學個讀課文,教師從旁指導。

  3、播放PPT,教師范讀課文。

  4、學生齊讀課文。

  5、默讀課文,思考:這首詩講述了什么內(nèi)容?

  三.再讀

  指生讀。(一人讀)

  請同學們注意這個字“裳”(板書),這個字在這首詩里的字音讀做cháng,(板書標音),同學們和我一起讀一下,這回,大家在下面在再練習讀一讀,把字音讀準。(生讀)

  指生匯報讀。(一人讀)

  同學們注意,這首詩里,共有幾句話?(五句話)

  那么我們再讀的時候注意,一句話之音的停頓要短一些,而二句話之間的停頓要長一點,并且注意把問句讀出來。再練習讀一讀。

  指生讀。(一人)

  相信大家這一回一定能讀的更好,讓我們一起來讀一遍。(齊讀)

  四、讀讀品品

  課文是怎樣描寫這賣炭的老頭呢?

  再讀詩歌,圈畫詩中描寫賣炭翁的詞句,簡單說說這位老人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略)能不能用一個字概括一下這位老人的生活狀況?(其間穿插朗讀)

  “苦”:

  燒炭苦: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外貌描寫:年老體弱、勞動艱辛)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為貧苦生活所迫)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心理描寫:艱難無奈)

  請同學們拿出筆來,自己在下面默讀課文,結合詩下面的注釋,把不理解的或不清楚的字、詞、句用筆在書上標出來。

  同學們請做好,誰愿意把自己畫出來的地方和大家說一說呢?

  南山:指長安附近終南山

  煙火色:煙熏火燎的顏色。(用圖片來解讀)

  何所營:營:用處,有什么用處。

  怨:盼望(相對的方法)

  好了,同學們,大家現(xiàn)在的疑問都解決了,現(xiàn)在請同學們前后桌為一個小組,試一試,能不能自己的話把這首詩的意思說一說呢?(要注意,小組分工要明確,有人說,有人記錄)

  (注意巡視)

  指生匯報,(2人)

 。ㄒ粋賣炭的老翁,在終南山里一年到頭地砍柴,燒炭。他滿臉灰塵,完全是煙熏火燎的顏色;兩鬢的頭發(fā)已經(jīng)斑白,十個指頭卻像烏炭一樣黑。賣了炭得到一點錢,拿來做什么用呢?只不過是為了身上的衣裳和口中的飯食?蓱z他身上的衣服破舊又單薄,但他卻擔心炭價太低,只盼望天氣更加寒冷。)

  同學們,我們明白了詩的意思,那誰來說一說賣炭翁長的什么樣?(生讀: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還有哪個地方描寫了賣炭翁的樣子。(生讀:可憐身上衣正單)

  能不能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呢?(生:他滿臉灰塵,完全是煙熏火燎的顏色;兩鬢的頭發(fā)已經(jīng)斑白,十個指頭卻像烏炭一樣黑。他身上的衣服破舊又單。

  在描寫人物中,這些描寫叫什么描寫?(外貌描寫)(板書)

  剛才同學們讀的都是賣炭翁的外貌描寫,通過外貌描寫,你覺得賣炭翁的生活過得怎么樣呢?(生答:這個地方可以讓學生自由發(fā)揮,注意,如有可憐,請及時把握住。)

  你能不能用書中的一個詞來形容呢?(生:可憐)(板書)

  對于賣炭翁生活的可憐,你從剛才的那些外貌描寫中找出來嗎?(生:滿面塵灰煙火色)

  從對面部的描寫,可以看出賣炭翁生活很?(艱苦)(板書)

  還有哪句話可以看出賣炭翁生活的可憐?(生:兩鬢蒼蒼十指黑。)

  你找的真準確。這句話中,兩鬢蒼蒼說明賣炭翁的年齡怎么樣?(大)

  同學們可以想一想,在我們的生活周圍,這些“兩鬢蒼蒼”的人大都干什么呀?(生:休息,看孩子,做飯等)

  你們平時觀察的可真仔細呀!但文中的賣炭翁卻在年齡很大的時候在自己“伐薪燒炭”,說明賣炭翁生活怎么樣?(引導說出“困苦”)(板書)

  同學們再找一找,還有哪一句說明賣炭翁可憐?(生:可憐身上衣正單)

  找的太準確了,就是這一句,同學們,你們想一想,燒炭的季節(jié)都在什么時候呀?(生:秋、冬季)

  那個時候天氣冷不冷呀?(冷)

  在這么冷的天賣炭翁卻穿一件單薄的衣裳,說明賣炭翁生活很?(貧困)

  我們也可以用一個詞來說明,(指前二個板書,引導說出“貧苦”)

  我們來看賣炭翁的生活,(指板書)生活可憐,表現(xiàn)在(指板書,齊讀:艱苦、困苦、貧苦)

  看到賣炭翁的這樣生活,你心里同情他嗎?(生:同情)那么,誰能帶著這種同情來讀一讀這三句話。(一生讀)

  他讀的我覺得有一點同情,那么誰能讀的比他更富有同情的感覺?(一生讀)

  我相信集體的力量是最偉大的,讓我們一起來讀這三句,注意一定帶著同情的心情去讀,(齊讀)

 。ǘ┬睦

  這種矛盾反常的心理活動,透過這種矛盾的、反常的心理,我們能夠感受到老者的處境十分艱辛。

  我們知道這是一種矛盾的、反常的心理,誰能通過讀來把這種矛盾的、反常的心理讀出來呢?(一生讀)

  我覺得他讀的確實反應了矛盾的、反常的心理,但是不夠突出,誰能說說用什么方法可以讀的更好呢?

 。ㄉ鹤x的時候要聲音緩一些,慢一些,才能讀出矛盾的感情)

  再讀,齊讀

 。ㄈ┳x

  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把整篇課文一起來讀一讀,注意要把“可憐”讀出來。(齊讀)

  五、升華

  賣炭翁盼望天氣寒冷一些,好讓自己的炭賣一個好的價錢,那么,賣炭翁賣炭得來的錢要干什么用呢?請用課文中的話來回來。(生匯報)

  生齊讀“身上衣裳口中食”

  六、主旨探索

  “身上衣裳口中食”,多么簡單而又是最微薄的想法呀,那么這么一個簡單而又微薄想法能不能實現(xiàn)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賣炭翁》的.全文。(這里面有全文的錄音)

  思考:賣炭翁最后的得到的是什么?

  欣賞完后,賣炭翁尋個簡單而又微薄想法----“身上衣裳口中食”實現(xiàn)了嗎?

  賣炭翁最后的得到的是什么?

  實際這“半匹紅綃一丈綾”對于賣炭翁來說,是一點用處沒有的,即不能當吃,也不能當穿,賣炭翁辛辛苦苦燒的一車炭就這么沒有了,這是為什么呢?讓我們一起來看大屏幕,了解一下。

  之前我們說道:白居易主張“歌詩合為事而作”,同學們想想看,詩人通過賣炭翁的故事想反映什么樣的社會現(xiàn)實?

  ?D?D宮市的弊端帶給勞動人民的不幸,同時也表現(xiàn)了對下層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賣炭翁的命運是悲慘的,因為他所處的社會決定的。而我們大家,坐在這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學習,不用擔心自己的衣食住行,是因為我們趕上了好日子,處在新社會。所以我們要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生活。長大以后,為建設祖國發(fā)揮自己的作用。作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七、布置作業(yè)

  1、抄寫并背誦《賣炭翁》。

  2、用自己的話把賣炭翁的故事講給同伴聽。

  賣炭翁教案 篇4

  一、教學目的:

  1、理解詩歌內(nèi)容,體會詩人抒發(fā)的感情,理解詩歌的主題。

  2、體會本詩的。寫作特色。

  3、能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二、教學重點:

  教學目的。

  三、教學難點:

  教學目的。

  四、教學設想:

  通過史書記載的關于宮市的資料幫助理解詩歌所述內(nèi)容,理解詩歌主題,同時在認真的吟誦中體會詩人的感情,在與原型的比較分析中體會本詩的。

  五、教學過程。

 。ㄒ唬⿲耄

  今天咱們來學習白居易的一首敘事詩《賣炭翁》,它也是白居易諷喻詩中杰出的詩篇。諷喻詩的特點是從不同角度揭露社會的黑暗,抨擊官僚殘害人民的罪行,同情被壓迫的人民,是白居易最為看重的一類詩歌,是為民而作的詩歌,體現(xiàn)了白居易“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精神。《賣炭翁》一詩在題下用小序“苦宮市也”直接點明了本詩的諷刺目的:“宮市給人民帶來了苦難”,來反映人民疾苦,揭露批判弊政。

 。ǘ┙榻B“宮市”:

  宮市為什么會給人民帶來苦難呢?咱們必須了解什么是宮市。從字面上理解,宮是皇宮,市是買、采購的意思,所謂宮市,是指皇宮里需要的物品派宦官到市場上去購買。派出去的宦官,就叫宮使,即皇帝的使者。本來,為皇宮采購物品,是由官吏負責的,但到中唐時期,宦官專權,橫行無忌,連這種采購權也被他們抓去了,宦官這種角色以宮使的身份到市場上去為皇宮購買物品,還能搞公平交易嗎?咱們不忙著做結論,先來看一些史書記載。

  《舊唐書張建封傳》時宦者主宮中市買,謂之“宮市”。抑買人物,稍不如本估(壓低人家的物價,比原價稍低)。末年(指唐德宗貞元末年)不復行。文書,置“白望”數(shù)十百人于兩市及要鬧坊曲,閱人所賣物,但稱“宮市”,則斂手付與,真?zhèn)尾粡涂杀,無敢問所從來及論價之高下者。率用值百錢物,買人值數(shù)千物,仍索進奉門戶及腳價銀。人將物詣市,至有空手而歸者。名為“宮市”,其實奪之……

  《資治通鑒:》“多以紅紫染故衣、敗繒,尺寸裂而給之!

  這就是白居易創(chuàng)作《賣炭翁》的時代背景,作為一個正直的知識分子,他對這種現(xiàn)象深惡痛絕,拿起了筆,無情而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宮市害民的社會現(xiàn)象:勞動者勞而不得,統(tǒng)治者不勞而得,甚至是瘋狂掠奪。而中唐時宮市害民的現(xiàn)象,也正由于白居易塑造了可憐的賣炭翁形象,千百年后仍然普遍為人們了解。下面,咱們來學習這首揭露批判宮市罪惡的詩歌。

 。ㄈ┳x詩:

  1、上節(jié)課,我們做了詩歌朗誦的指導,知道了這是一首敘事詩,情節(jié)跌宕,層次分明,在反映賣炭翁燒炭、賣炭的不幸遭遇時著力于肖像、動作、心理及場面的描寫刻畫,每一個層次都是鮮明生動的畫面,并且在字里行間滲透了濃郁的感情,朗讀時,應在以情帶聲、讀活人物上下功夫。不知大家準備得怎樣,想請同學來讀一讀。

  2、設想:找兩人讀,讀完后其他人比較分析評價。

  3、大家都說的很好,也明確了讀好詩歌,必須要心中有情,眼前有人物,有畫面,才能讀活,F(xiàn)在請大家聽范讀,同時與自己的朗讀作比較,掌握本詩的誦讀技巧。

  4、一分鐘后,齊聲朗讀。

 。ㄋ模┓治鲨b賞詩:

  在這樣的朗讀過程中,相信大家對這首詩的內(nèi)容和主題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來咱們試著分析鑒賞本詩。

  1、教師問:圍繞著賣炭翁“賣炭”,詩歌寫了幾個層次的內(nèi)容?

  學生回答明確:燒炭――運炭――搶炭

  教師:其中,賣炭翁的特點可以用一個字概括,那就是“苦”(學生一起呼應),有什么是苦呢?(師生一起說燒炭苦、運炭苦、被搶亦是苦)。這苦也所不同,其中,燒炭是艱辛,運炭是艱苦,炭被搶是悲苦。

  2、請大家閱讀燒炭這一內(nèi)容,明確作者是怎樣寫出賣炭翁的艱辛的?

  學生思考回答明確,教師給出投影:

  年齡特征―――――賣炭翁

  職業(yè)―――――伐薪燒炭

  勞動地點―――――南山中

  外貌―――――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勞動艱辛、生活困苦

  心理―――――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衣正單―――愿天寒(矛盾心理――――――“可憐”)

  (教師)這是一個可憐的人,衣衫單薄,卻期待著天寒,這樣就為下文寫宮使搶炭的罪行做了鋪墊(讓學生說出)。

  3、賣炭翁終于盼來了“夜來城外一尺雪”,看樣子,他一年辛勞的勞動就要換來收獲的喜悅了,于是他“曉駕炭車碾冰轍”,充滿希望地上路了。白居易沒有放棄這個鋪墊的好機會,請問,作者是怎樣寫出賣炭翁運炭的艱苦的?

  學生讀詩回答,教師給出投影。

  投影:天寒――――――“一尺雪”

  地凍――――――“碾冰轍”

  人苦――――――“牛困人饑”、“泥中歇”

  路遙――――――“曉駕炭車”、“日已高”

  4、賣炭翁好容易燒出一車炭、盼到一場大雪,當他‘曉駕炭車碾冰轍“的時候,占據(jù)他的全部心靈的,不是埋怨下面是冰、上面是一尺雪的道路多么難走,而是應該盤算著那一車炭能賣多少錢,能換來多少衣和食,然而他的愿望實現(xiàn)了嗎?(不是的)因為禍從天降,他遇上了“手把。文書口稱敕”的宮使。在皇宮的使者面前,在皇帝的。文書和敕令面前,隨著那“叱!甭暎u炭翁自伐薪、燒炭、愿天寒、駕炭車、、碾冰轍,直到泥中歇的漫長過程中所盤算的一切、所希望的一切,全都化為泡影!

  問:請大家找出作者是怎樣寫出宮使的橫行霸道的.?又怎樣表現(xiàn)宮使掠奪的殘酷的?

  學生回答,教師幫助整理歸納,最后給出投影。

  投影:外表――――――黃衣、白衫、翩翩――橫沖直撞、趾高氣揚(對比)

  行為――――――把、稱、回、叱、敕、牽、系――仗勢凌人、蠻不講理

  炭直――――――半匹紅綃一丈綾(對比:一車炭,千余斤)

  心理――――――宮使驅將惜不得(對比:地位懸殊)

  5、真是一個可憐的人!就這樣,作者通過一步步的鋪墊渲染,通過細膩的肖像、動作、心理的描寫以及對比手法的運用,反映了賣炭翁的悲慘遭遇,揭露了宮使掠奪的本質。詩中無一字譴責,但我們在字里行間能深切的體會到同情、痛恨,能觸摸到詩人善良的心。

  6、根據(jù)史書所記,當時這樣的飽受宮市剝削壓迫的老百姓是大有人在,這首詩歌就是通過賣炭翁被掠奪的個別,反映了名為宮市、其實奪之的一般,那么,賣炭翁這個形象是完全真實還是作者完全的虛構呢?應該說,白居易是在來源于生活真實的基礎上,發(fā)揮了藝術想象,加工創(chuàng)造出這個典型形象的,它有生活原型,卻不是生活原型的翻版,讓我們來看看生活原型:(給投影)

  《順宗實錄》卷二:嘗有農(nóng)夫以驢負柴至城賣,遇宦者稱“宮市”,取之,才與絹數(shù)尺,又就索“門戶”,仍邀以驢送至內(nèi)。農(nóng)夫涕泣,以所得絹付之,不肯受,曰:“須汝驢送柴至內(nèi)!鞭r(nóng)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與汝,不取值而歸,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毆宦者。街吏擒以聞,詔黜此宦者,而賜農(nóng)夫絹十匹。然宮市亦不為之改易,諫官御史數(shù)奏疏諫,不聽。

  咱們比較這兩篇文字,有什么不同?

  學生討論,明確:

  其一、炭和柴相比,更來之不易,更凝結著勞動人民的血汗,寄托著勞動人民的希望,因而通過賣炭翁的遭遇,就更便于有力地表現(xiàn)“苦宮市”的主題。

  其二、而且,詩人如果按照〈〈順宗實錄〉〉所記的真人真事塑造賣炭翁的形象,以打了宦官、得到賞賜結束全詩,那就削弱了“苦宮市‘的主題,降低了震撼人心的藝術力量。所以,改造是為了更好的突出主題。

  其三、歷史著作只要如實記錄宮市掠奪人民財物的過程就夠了,不需要創(chuàng)造人物形象,而寫敘事詩卻不然,是需要創(chuàng)造出感人的藝術形象的,白居易就通過肖像、語言、動作等描寫刻畫、塑造人物形象。

  這是本詩的三個。寫作特色,當然,還有鮮明的對比。

  7、總結。寫作特色:

 。1)典型材料的選擇與創(chuàng)作;

 。2)通過肖像、語言、動作等描寫刻畫、塑造人物形象;

 。3)鮮明的對比表現(xiàn)人物的不幸遭遇,宮使掠奪的殘酷。

 。ㄎ澹┱归_聯(lián)想想象進行續(xù)寫。

  從南山中到長安,路那么遙遠,又那么難行,當賣炭翁“市南門外泥中歇”的時候,已經(jīng)是牛困人饑;如今又“回車敕牛牽向北”,把炭送進皇宮,當然牛更困,人更饑了。那么,當賣炭翁餓著肚子走回終南山時,又想些什么呢?他往后的日子,又怎樣過法呢?請大家想象一下,口頭敘述。

  賣炭翁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1、反復誦讀、品析積累詩句。

  2、掌握人物描寫的方法,分析賣炭翁和宮使兩種人物形象。

  3、感受賣炭翁可憐的遭遇,體會詩人對他的深切同情。

  二、教學重點

  目標2

  三、教學難點

  目標3

  四、課時安排

  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ㄒ唬⿲

  在唐朝,沒有什么事情,是一首唐詩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首。在大唐,發(fā)展機會最好的地方,不是江浙滬,也不是北上廣,而是長安和洛陽。在1221年前,一位16歲的翩翩少年來到長安,想出人頭地、一鳴驚人——

 。ò拙右16歲求達故事,涉及詩歌《賦得古原草送別》)

  故事中的少年你知道誰嗎?(對,白居易)今天,我們就走進白大師的《賣炭翁》,一起感受下大唐的世態(tài)冷暖。

 。ǘ┌拙右讉人經(jīng)歷及其寫作背景

  白居易(772新鄭———846洛陽),字樂天,號香山居士。祖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文化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雖生于官宦之家,卻從小過著動蕩不安、顛沛流離的困苦生活。在此環(huán)境中成長起來的白居易目睹了戰(zhàn)爭的殘酷,聆聽過無數(shù)災民的哀嚎,也在兵荒馬亂中飽嘗家貧多故、飄零無助的苦痛,由此,他默默立下了一生的志向:我要成為一名偉大的詩人——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憑借1%的天賦和99%的汗水,白居易活躍在中唐政壇,官至左拾遺。當時的中唐政壇,最大的毒瘤莫過于藩鎮(zhèn)割據(jù)和宦官專權。白居易一上任就對這些霍亂朝綱的權豪重臣們進行了尖銳抨擊,白居易敏銳地覺察到眼下正是實現(xiàn)自己“為民代言”的`絕佳時機,于是日吟夜唱,將繼承杜甫現(xiàn)實主義詩風的新樂府運動推向了最高潮。

  這期間,傳唱最廣的作品就是諷喻詩《賣炭翁》

 。ㄈ╊}解

  “苦宮市也”,即苦于宮市。唐德宗時期,公眾所用之需,不再經(jīng)官府承辦,而是由宦官直接向民間“采購”,謂之“宮市”;鹿僮ρ涝陂L安東市、西市等熱鬧街坊,以低價強購貨物,甚至不給分文,還勒索進奉的“門戶錢”及“腳價錢”,百姓深受其害。此詩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創(chuàng)作的。

 。ㄋ模┏踝x正音

  鬢、輾、轍、騎、敕、叱、將、系

  (五)再讀明義

  1、圍繞“炭”字,作者怎樣展開行文思路?

  燒炭——賣炭——奪炭

  2、詩中施動的兩個人物是誰?

  賣炭翁——宮使(黃衣使者白衫兒)

  3、作者對這兩類人都進行了哪些描寫?塑造了怎樣的人物形象?

  提示:人物描寫的五種類型(外貌、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

  賣炭翁:外貌描寫+心理描寫+動作描寫(貧苦的勞動人民)

  宮使:外貌描寫+動作描寫(趾高氣揚的宦官爪牙)

  4、兩種形象出現(xiàn)在一個畫面中,凸顯了怎樣的主題?

  揭露了“宮市”的腐敗本質

  鞭撻與抨擊統(tǒng)治者掠奪人民的罪行

  諷刺了黑暗的社會現(xiàn)實

  詩人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

 。⿲懛ㄌ骄

  “一車炭,千余斤”與“半匹紅一丈綾”對比,寫出了宮使掠奪的殘酷;“牛困人饑”與“翩翩兩騎”對比,反襯出勞動者與統(tǒng)治者境遇的懸殊:勞動者的艱辛,宮使的得意忘形、驕橫無理;“衣正單”與“愿天寒”對比,寫出賣炭翁買衣食的迫切心情及艱難處境。

 。ㄆ撸┭幼x拓展(補充詩詞借用秒懂視頻講解)

  再讀這首詩,一種抑郁之氣于胸腔吐而不快,全詩淺顯易懂,字字泣血。而這樣的詩篇白居易不是一首兩首,而是一下子就向權豪們砸了幾十首。

  諷刺戰(zhàn)爭殘酷,人民為避免埋骨他鄉(xiāng)不惜自殘身軀的《新豐折臂翁》:

  “是時翁年二十四,兵部牒中有名字。夜深不敢使人知,偷將大石捶折臂。”

  “此臂折來六十年,一肢雖廢一身全。至今風雨陰寒夜,直到天明痛不眠。痛不眠,終不悔,且喜老身今獨在!

  揭露宦官驕奢淫逸,大肆鋪張,而民間卻正在發(fā)生“人食人”慘劇的《輕肥》:

  輕肥

  意氣驕滿路,鞍馬光照塵。

  借問何為者,人稱是內(nèi)臣。

  朱紱皆大夫,紫綬悉將軍。

  夸赴軍中宴,走馬去如云。

  樽罍溢九醞,水陸羅八珍。

  果擘洞庭橘,膾切天池鱗。

  食飽心自若,酒酣氣益振。

  是歲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借田舍翁之口道出階級對立,貧富不均的《買花》:

  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

  而最令人欽佩的是,在《杜陵叟》一篇中老白同學連皇帝也沒放過:

  十家租稅九家畢,虛受吾君蠲免恩。

  意思就是說皇帝下詔免收災區(qū)賦稅的時候,十家有九家已經(jīng)交完了,白白讓假仁假義的皇帝占了個好名聲!

  白居易用一生的才華在踐行“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創(chuàng)作理念,讀白居易的詩,我們能深深地感受到他對家國的那份憂、對百姓的那份憐、對時代的那份無奈!“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大唐盛世,鶯歌燕舞、歌舞升平的是達官貴人的作威作福,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是下層人民的饑寒交迫。當歷史的車輪輾轉到今天,我們看著這一張張笑臉,不禁感嘆:生在這樣的時代,是我們的幸運!

 。ㄕ故拘腋@先藞D片)

  (八)有感而發(fā):小創(chuàng)作

  文章合為時而著

  詩歌合為事而作

 。ň牛┙Y束語

  感謝歷史,讓我們生在這樣的時代,國興民悅,歲月靜好。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愿我們夢若猛虎,心有薔薇,感在心,動在行,不辜負這個時代!

 。ㄊ┌鍟O計

  賣炭翁

  白居易

  燒炭——賣炭——搶炭

  賣炭翁宮使

  外貌描寫外貌描寫

  動作描寫動作描寫

  心理描寫

  對比

  同情抨擊諷刺揭露

  賣炭翁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本課為部編教材八年級下冊的最后一課,課題為《唐詩二首》,選了《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和《賣炭翁》兩首詩,這一節(jié)課著重學習《賣炭翁》。這一單元所選的課文其主題為“憧憬美好的社會生活,反思現(xiàn)實的生存狀態(tài)”,因此,本課學習應當引導學生感受詩中所描述的社會現(xiàn)實,體會詩人對民生疾苦的同情。這首詩是學生在初中階段接觸有限的一首古體詩――新樂府詩,又是一首敘事詩,在寫作中,運用了比較多的人物描寫,并且采用了對比的寫作手法。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引導,讓學生去讀去比較,從而初步了解新樂府詩的特點。還要讓學生將讀與寫結合起來,從自己的閱讀體驗出發(fā),去思考、去交流、去動筆改寫,在這一過程中更深入地研究文本,學習詩歌的寫作技巧。

  學情分析

  部編教材加大了古詩文學習的量,因此,即將結束初二學習的孩子們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詩歌積累。白居易的詩素來以“淺直”著稱,對于初中生而言,字面難度并不大,學生借助工具書,均能自己讀懂內(nèi)容。但也應當注意到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將詩歌學習單純理解為就是要背,忽略了對作品的深入地思考、分析與品味,更不會將詩歌學習與自己的寫作聯(lián)系在一起,這種理解是有偏誤的,背誦只是詩歌學習的一部分,這些經(jīng)歷了歲月的洗禮,傳誦千古的優(yōu)秀詩作,其學習價值遠不止于誦讀。因此,要以誦讀為出發(fā)點,引導學生更加全面、深入地學習這首詩。

  設計理念與思路

  本課教學充分體現(xiàn)了新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發(fā)展為本,注重學生的感受和體驗,創(chuàng)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huán)境,指導學生課前自主預習課文,學習中能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課堂上學生積極談論、交流、展示,做課堂的主人,培養(yǎng)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tài)度和能力,促進學生的自主發(fā)展和全面成長。

  鑒于以上所分析的教材特點及學生情況,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設計為:

  教學目標

  1、感受詩中所描述的社會現(xiàn)實,體會詩人對民生疾苦的同情。

  2、了解新樂府詩的句式、用韻等方面的特點。

  3、品味詩中的精彩描寫。

  完成以上教學目標,計劃使用一課時

  教學重點

  1、了解“新樂府詩”的相關知識。

  2、理解“宮市”的剝削實質,感受作者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

  3、分析體會作品中對賣炭老人的肖像、心理的描寫以及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

  教學難點

  體會作品中對賣炭老人的肖像、心理的'描寫以及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

  為了很好地落實目標,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將采用以下教學方式:

  教學方法

  1、誦讀法:詩歌的教學,誦讀極為重要。本節(jié)課將通過齊讀、自由朗讀等多種方式,讓學生在讀中熟悉詩歌內(nèi)容,分析人物形象,體會詩人的情感。

  2、比較閱讀法:通過與《錢塘湖春行》的比較閱讀,理解新樂府詩在句式、用韻等方面的特點。

  3、自主學習法:引導學生自讀,進行探究式學習。注重學生的閱讀體驗,從直接體驗出發(fā),分析寫作技巧,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所以,本課教學的基本方式就是以學生自讀為主,以教師點撥為輔。

  4、讀寫聯(lián)動法:閱讀與寫作結合起來,以寫促使學生仔細閱讀、深入理解作品,同時,通過借鑒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提高寫作能力。

  教學過程

  1、課前準備:

  老師:制作多媒體課件,指導學生做好課前預習。

  學生:熟讀詩歌,借助工具書注音,解釋字詞,疏通文意。

 。ㄔO計意圖:詩歌朗讀是非常重要的,利用早讀時間,讓學生熟讀作品,在讀中對作品有了初步了解,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的自覺性與習慣。)

  2、課堂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曾經(jīng),有一個年輕人,懷揣著他的詩作及治國安邦的夢想來到京城長安,他去拜訪一位當時的文學前輩名叫顧況,或許是因為見過太多希望得到自己引薦的年輕人,顧況對他頗為不屑,他一面漫不經(jīng)心接過年輕人奉上的詩作,一面隨口說到:“長安米貴,居大不易”,可當他看了那首詩,尤其是讀到那句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時,不禁贊嘆到:“道得個語,居即易矣”。意思是,能夠寫出這樣的詩來,你就不怕長安米貴,容易在這都市居住發(fā)展了。這個年輕人就是白居易,他是唐代頗負盛名的詩人。

 。ㄔO計意圖:用這個小故事引入,一方面因為故事更具趣味性,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讓學生加深對白居易的印象,也引發(fā)他們對白居易詩作的好奇心。)

  (2) 比較閱讀,了解“新樂府詩”句式、用韻的特點。

  我們學過他的什么詩?一起來背一下。

  學生齊背《錢塘湖春行》

  今天,我們再學一首白居易的《賣炭翁》,齊讀,說說這兩首詩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學生活動:背誦、朗讀、探究及闡述探究結果。

  教師活動:用多媒體課件展示《錢塘湖春行》與《賣炭翁》,引導學生從字數(shù)句數(shù)、用韻、對仗三個方面比較,了解古體詩的句式、用韻特點。

  (設計意圖:通過兩首詩的比較,對這個問題的認識更具體形象。讓學生自己探究,印象更深刻。鑒于學情,用多媒體展示兩首詩,并通過字的顏色區(qū)分,及韻腳注音的方式,引導學生探究的方向。)

  (3)看視頻,全面了解“新樂府詩”,尤其注意它內(nèi)容上的特點。

  教師活動:播放視頻,大型紀錄片《唐之韻》中關于新樂府詩的介紹。

  學生活動:觀看視頻,了解相關知識。

 。ㄔO計意圖:通過資料使學生對“新樂府詩”,以及白居易在新樂府運動中的重要地位及影響,有了一個較為全面的了解。同時了解“新樂府詩”“為國為臣為民為事”的特點也為下一步理解《賣炭翁》中表達的思想感情打下了基礎。)

 。4) 朗讀詩歌,初步了解詩歌內(nèi)容,概括主要事件。

  教師活動:展示《賣炭翁》的朗讀停頓,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內(nèi)容。

  學生活動:二讀作品,概述內(nèi)容。

  教師指導:先要求學生一句話概括內(nèi)容。找準人物及中心事件。(為什么說

  是“苦宮市也”? )

  “賣炭翁的炭被宮使強買走了”

  在此基礎上補充,動筆概述情節(jié)。分析哪些是關鍵情節(jié)?這種買賣方式不合理在哪?

  “賣炭翁辛辛苦苦燒的一大車炭,被宮使用一點兒沒用的絲綢強行掠奪走了!

 。ㄔO計意圖:概括本身一定是建立對作品充分理解的基礎上,所以要求學生概括、概述情節(jié),通過這一過程不僅要讓學生總體把握詩歌內(nèi)容,更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詩歌,提取關鍵信息的能力。)

  (5) 自由品讀,找出打動你的詩句朗讀并分析。

  學生活動:

  1、自由朗讀詩歌,找出最打動你的詩句,批注。

  2、將你找出的句子朗讀給同學聽,并且說說你的理解。

  老師活動:

  1、對學生的朗讀予以指導――重音、語氣語調(diào)、感情處理。

  2、對學生零散的分析及時歸納與整理,保證教學目標的落實。

  肖像描寫:可見其蒼老與生活之艱辛。

  心理描寫:反常的心理真實地反映出老人悲慘的生活境遇。

  環(huán)境描寫:極其寒冷的天氣狀況“一尺雪”,而老人“可憐身上衣正單”“泥

  中歇”,烘托出他極其悲慘的 生活境遇,宮使掠奪的行為也就更令人憤慨。

  宮使的動作神態(tài):橫沖直撞、趾高氣揚、仗勢欺人、專橫跋扈

  “一車炭,千余斤”與“半匹紅紗一丈綾”的強烈反差,體現(xiàn)出“宮使”的

  掠奪本質。

 。ㄔO計意圖:教學要從學生的閱讀體驗出發(fā),老師要對學生的文學感知能力充滿信心,所以讓學生自由的讀,說出自己真切的感受,那些打動了學生的文字一定就是我們要重點分析、理解、借鑒的內(nèi)容。同時,培養(yǎng)他們在閱讀過程中圈點批注、學習過程中討論交流的好習慣。)

 。6) 通過問題的設置,引導學生合理想象,進一步充實文章內(nèi)容。

  教師活動:設置問題

  1、賣炭翁如此年邁,為何還要如此辛苦的燒炭、賣炭?

  2、宮使出現(xiàn)時,百姓會是什么反應?

  3、賣炭翁的炭被掠奪走了之后,會是什么情形?

  學生活動:就這三個問題討論交流

 。ㄔO計意圖:一方面希望學生在閱讀中能聯(lián)系自己學過的內(nèi)容,如《石壕吏》、《羌村三首》,聯(lián)系時代背景去理解作品。另一方面,也要加深他們對作品的理解,比如賣炭翁的遭遇絕不是個例,是有普遍性的。這樣的掠奪給賣炭翁這樣掙扎在生死邊緣的老百姓打擊是極其深重,甚至是致命的。)

 。7) 在分析的基礎上做片段描寫,加深對作品的理解。

  大家讀的過程中都能體會到,一篇敘事的文章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具體描

  寫,才能深深地打動讀者,作品才具有感染力,所以,我們寫作文時也要有這樣的具體的描寫。下面我們就來動動筆,學著在敘事中加入一些描寫。

  學生活動:分組寫賣炭翁的肖像、心理,環(huán)境,宮使的神態(tài)、動作描寫。

  老師活動:學生寫完后交流,老師點評。

 。ㄔO計意圖:通過落實到寫上,調(diào)動每個學生品讀作品,也通過寫后的交流、點評,讓學生理解何為人物及環(huán)境描寫。在敘事中加入描寫,這既是初中作文的重要要求,也恰恰是學生最欠缺的,所以要讓學生練筆并及時予以指導,并將在課后作業(yè)中繼續(xù)強化訓練。)

 。8) 拓展延伸,理解歷代中國知識分子關心百姓疾苦的這種情懷。

  學生小結本課主題:通過記敘賣炭翁的遭遇,揭露了宮市的掠奪本質,反映了中唐以后統(tǒng)治階層直接剝削、壓迫勞動人民的社會現(xiàn)實,同時也表達了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

  老師拓展:展示多媒體上屈原、杜甫、張養(yǎng)浩、鄭板橋關心百姓疾苦,同情勞動人民的詩句,并總結:“中國歷朝歷代都有那些有良知、有擔當?shù)闹R分子,關心百姓疾苦,用他們手中的筆為人民大聲疾呼,正是這濟世的情懷讓他們創(chuàng)作出了不朽的佳作,也是在這些詩作的代代傳誦中,讓“兼濟天下”的社會責任感成為中華文化的一部分。

  我們學習寫作,要學習寫作的技巧,更要學習他們的核心思想,將我們關注的目光從閃耀的明星身上轉移到更廣闊的生活領域中,轉移到那些更需要我們關心和幫助的人身上,寫出更有深度的文章來。

 。ㄔO計意圖:希望通過這樣的設計能深化這節(jié)課的學習深度,引發(fā)學生更多的思考)

 。9) 布置作業(yè):

  背誦《賣炭翁》。

  結合課堂上各組的小練筆,將本文改寫成一則小故事。

  賣炭翁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理解詩歌內(nèi)容,體會白居易同情百姓疾苦的思想感情。

  2、品味描寫人物外貌和刻畫人物心理的詩句。

  3、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教學重點】

  1、理解詩歌內(nèi)容,體會白居易同情百姓疾苦的思想感情。

  2、品味描寫人物外貌和刻畫人物心理的詩句。

  【教學難點】

  品味描寫人物外貌和刻畫人物心理的詩句。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大家學過歐陽修的《賣油翁》嗎?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學生回答)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熟能生巧)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文章不再賣油了,改賣炭。大家見過炭嗎?炭有什么特點?(黑色、可取暖、可賣錢)誰知道燒炭的過程?(學生試著回答)大家覺得這個過程辛苦嗎?(辛苦)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白居易的《賣炭翁》,一起去看看在這樣辛苦勞動的一位賣炭翁身上到底發(fā)生了什么故事。(板書課題)

  二、作者簡介及相關知識

  1、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唐代現(xiàn)實主義詩人。在詩歌上一向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文章應該為了反映時代而寫,詩歌應該為了反映現(xiàn)實而作)。今天我們就學習他的一首“為事”而作的詩歌——《賣炭翁》。這首敘事詩是白居易諷喻詩中杰出的詩篇。(板書:諷喻詩、敘事詩)

  2、諷喻詩的特點。

  從不同角度揭露社會的黑暗,抨擊官僚殘害人民的罪行,表達對被壓迫的人民的同情。這是白居易最為看重的一類詩歌,是為民而作的詩歌,體現(xiàn)了白居易“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的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精神。詩人自注云:“《賣炭翁》,苦宮市也!敝苯狱c明了本詩的諷刺目的——反映人民疾苦,揭露批判社會的弊端。

  3、宮市。

  宮市為什么會給人民帶來苦難呢?首先,我們必須了解什么是“宮市”。從字面上理解,“宮”是皇宮,“市”是買、采購的意思。所謂“宮市”,是指派宦官(也叫“太監(jiān)”)到市場上去購買皇宮里需要的物品。派出去的宦官,就叫“宮使”,即皇帝的使者。本來,為皇宮采購物品,是由官吏負責的,但到中唐時期,宦官專權,橫行無忌,連這種采購權也被他們搶去了,宦官這種角色以“宮使”的身份到市場上去為皇宮購買物品,能進行公平交易嗎?

  三、分析鑒賞詩歌

  學生齊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在朗讀過程中,相信大家對這首詩的內(nèi)容和主題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來我們試著分析鑒賞這首詩。

  1、這是一首敘事詩。詩歌中主要寫了哪兩類人?詩歌圍繞“炭”寫了哪幾件事?

  明確:寫了賣炭翁和宮使兩類人。

  詩歌記敘了賣炭翁燒炭、運炭以及炭被掠奪等事。(板書:燒炭——運炭——搶炭)

  2、詩歌哪部分寫燒炭?哪部分寫運炭?哪部分寫炭被掠奪?請同學們找出來。

  明確:第一至八句寫燒炭。第九至十二句寫運炭。第二段整段寫炭被掠奪的過程。

  3、詩歌的頭兩句交代賣炭翁伐薪燒炭的地點在哪里?為什么要這樣交代?

  明確:地點在終南山。為下文埋下伏筆,說明燒炭之難,謀生之艱;也說明路遠難行,運炭艱難。

  4、課文是怎樣描寫賣炭的老翁的呢?

  明確: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5、這些描寫屬于什么描寫?

  明確:外貌描寫。

  6、這兩句詩中,“兩鬢蒼蒼”說明賣炭翁的年齡怎樣?有什么特征?

  明確:年齡大。年齡大的人動作慢、力氣小、勞動艱辛、勞動力弱。

  7。為什么這樣描寫老翁的外貌?

  明確:這樣寫形象逼真地刻畫了老人悲苦的形象,表現(xiàn)了老人燒炭的艱辛,說明炭來之不易。

  8、同學們可以想一想,在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中,這些“兩鬢蒼蒼”的.人大都在干什么呀?

  明確:休息,看電視,打太極,看孩子,做飯等(享受晚年)。

  9、你覺得賣炭翁的生活過得怎么樣呢?

  明確:艱辛。

  10、你能不能用書中的一個詞來形容老翁的境況呢?

  明確:可憐。

  11、“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币话銇碚f,在冷天我們穿衣服很少的時候,會盼望天氣怎樣?但這時老人是什么想法?為什么呢?我們從中可以看出他怎樣的心理?

  明確:盼望天氣變暖和。老人卻“愿天寒”,希望天更冷些。因為老人知道:天暖,炭就賣不出好價錢;天寒,炭的價格就會高一些。為了炭價高一點,他寧愿自己受凍。心理:糾結、矛盾、反常、艱難、酸苦、無奈。這種矛盾反常的心理活動,深刻地揭示了賣炭老人的悲慘處境。

  12、賣炭翁盼望天氣寒冷一些,好讓自己的炭賣一個好價錢,終于他盼來了“夜來城外一尺雪”,看樣子,他一年辛苦的勞動就要換來收獲的喜悅了,于是他“曉駕炭車輾冰轍”,充滿希望地上路了。那這一路上老人運炭艱苦嗎?試舉例說明。

  明確:艱苦!耙怀哐闭f明天氣很冷、雪很大,路必難行!拜毐H”說明炭很重,冰雪路很滑,很難走,車速必然很慢!皶择{炭車”“日已高”則說明路途遙遠,運炭時久!袄А薄梆嚒薄靶比齻字進一步形象地、準確地寫出了運炭的艱辛。由于路途遙遠,行路艱難,所以到“牛困人饑日已高”的時候,才到了“市南門外”,老人疲勞、饑餓交迫,只得坐下在泥中歇息。燒炭難,運炭也難,這一車炭來得容易嗎?

  13、這么辛苦地運炭來賣,那么,賣炭翁賣炭得來的錢是干什么用的呢?

  明確:“身上衣裳口中食!敝皇窍氤燥枴⒋┡,多么簡單的想法呀,這位勞動者已被剝削得身無半點積蓄,迫于貧苦生活的壓力,他不得不燒炭,把解決衣食問題的全部希望寄托在“賣炭得錢”上。

  14、好容易燒出一車炭、盼到一場大雪,當他“曉駕炭車輾冰轍”的時候,占據(jù)他的全部心靈的,不是埋怨冰雪之路多么難走,而是盤算著那一車炭能賣多少錢,能換來多少衣食。

  然而他的愿望實現(xiàn)了嗎?從哪里可以看出來?他最后得到的是什么?

  明確:沒有。從“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可以看出。他最終得到“半匹紅紗一丈綾”。這“半匹紅紗一丈綾”對于賣炭翁來說,實在是少得可憐。這就與“千余斤”的炭形成強烈的反差。

  15、賣炭翁辛辛苦苦燒的一車炭就這么沒有了,這是為什么呢?

  明確:因為禍從天降,他遇上了黃衣使者。在皇宮的使者面前,在皇帝的文書和命令面前,隨著那“叱!甭暎u炭翁自“伐薪燒炭”“駕炭車”“輾冰轍”,直到“泥中歇”的漫長過程中所盤算的一切、所希望的一切,全都化為泡影!

  宮使奪走賣炭翁的豈止是一車炭,更是老人生活的希望!

  16、這一切都是誰造成的?

  明確:宮市,可怕的宮市制度!

  17、請大家找出作者是怎樣寫宮使的橫行霸道的?結合詩句具體分析。

  明確:“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毕扔迷O問句引出了兩個人,“黃衣”“白衫兒”說明了來者的身份!棒骠妗币辉~寫出了他們輕快敏捷而又趾高氣揚、兇神惡煞的形象。“把”“稱”“敕”“回”“叱”“牽”“系”等動詞形象逼真地寫出了他們仗勢欺人、以強凌弱、蠻橫無理的強盜行徑。“宮使驅將惜不得”,寫出了賣炭翁無可奈何甚至絕望的心態(tài)。

  18、這首詩揭露了“宮市”是一種極不公平的“交易”,是對勞動人民的殘酷掠奪。你可以從哪些詩句中感受到這一點?

  明確:“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薄f明這樁買賣是強迫的!耙卉囂,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半匹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薄砻饕卉囂康膬r值很高,而貨與款是極不等價的。

  教師總結:真是一個可憐的人!就這樣,詩人通過一步步的鋪墊渲染,通過細膩的肖像、動作、心理描寫以及對比手法,反映了百姓的悲慘遭遇,揭露了宮使掠奪的本質。詩中無一字譴責,但我們在字里行間能深切地體會到同情、痛恨,能觸摸到詩人善良的心。

  19、之前我們說過:白居易主張“詩歌合為事而作”,同學們想想看,詩人通過賣炭翁的故事想反映什么樣的社會現(xiàn)實?

  明確:白居易作為一位有良知的詩人,他對“宮市”現(xiàn)象深惡痛絕,于是拿起了筆,寫下《賣炭翁》,通過描寫一位賣炭老人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宮市”的罪惡和社會的黑暗,批判了“宮市”害民的社會現(xiàn)象:勞動者勞而不得;統(tǒng)治者不勞而得,仗勢欺壓百姓,強行低價購買,甚至是任意勒索,公然掠奪。中唐時的“宮市”制度,實際上就是一種公開的掠奪,是一種極其殘酷的剝削方式。

  這篇文章寫出了“宮市”帶給勞動人民的不幸,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統(tǒng)治者的憤懣和對下層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賣炭翁的命運是悲慘的,這是由他所處的社會決定的。而我們大家,坐在這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學習,不用擔心自己的衣食住行,是因為我們趕上了好日子,處在新社會。所以我們要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生活,不要“身在福中不知!保L大以后,為建設祖國發(fā)揮自己的才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四、布置作業(yè)

  1、用自己的話把賣炭翁的故事講給同學聽。

  一個賣炭的老翁,在終南山里一年到頭地砍柴,燒炭。他滿臉灰塵,完全是煙熏火燎的

  賣炭翁教案 篇8

  賣炭翁(節(jié)選)

  教材說明

  〔解題〕

  《賣炭翁》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寫的一首新樂府詩。

  全詩較長,本課只選取前8句。后面的內(nèi)容是:

  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

  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

  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

  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

  半匹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下邽(今陜西渭南縣)人。德宗貞元十五年中進士,曾作過翰林學士、左拾遺等官。白居易生活的時代,是唐王朝封建統(tǒng)治日趨沒落,社會矛盾十分尖銳的時代,白居易大膽揭露與批判社會現(xiàn)實,把現(xiàn)實主義詩歌創(chuàng)作推向高潮。現(xiàn)存白居易詩2806首,共集有75卷,是唐代詩人中存詩最多的。他的詩分四類:諷喻詩、閑適詩、感傷詩和雜律詩!顿u炭翁》屬于諷喻詩類。

  中唐統(tǒng)治者,在剝削掠奪人民的做法上有許多“獨創(chuàng)”,宮市制度便是其中之一。統(tǒng)治者派出宦官,用極少的代價甚至不用代價到市場上去強奪民財,美其名曰“宮市”。這種“宮市”引起了廣大人民的強烈不滿,也引起一些封建士大夫的抗議。白居易在《賣炭翁》中,通過一個賣炭老漢的遭遇,以及賣炭翁與宮使的矛盾,揭露了“宮市”的本質是掠奪,給人民造成極大的痛苦,鞭撻了統(tǒng)治者對勞動人民的殘酷迫害。

  〔結構分析〕

  本課選取《賣炭翁》的前8句。從內(nèi)容上可分為兩個層次。

  第一層(第1~4句),寫賣炭翁的炭來之不易。前兩句寫老翁燒炭的地點,后兩句寫老翁燒炭的艱辛。

  第二層(第5~8句),寫老翁賣炭是為了養(yǎng)家糊口。第5、6句,指出老翁賣炭為買糧食和衣服,最后兩句承接5、6句,寫出老翁家境貧寒,盼望炭能盡快賣出,多賣幾個錢,希望天氣再冷點。

  〔語意理解〕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薪”,可以砍伐了當柴燒的樹木!胺バ健本褪强撤ギ敳駸臉淠荆驹娭缚撤ツ軣康臉淠!疤俊,木炭,是對木柴進行特殊燒制,使其發(fā)生變化而成的燃料!澳仙健保附K南山,在陜西省西安市南。這兩句的意思是:賣炭的老漢,在終南山中砍柴燒炭。這句點明老翁燒炭的地點!胺バ健薄盁俊,概括了復雜的工序和漫長的勞動過程。南山山高林密,荒無人煙,豺狼出沒,在這樣環(huán)境中燒炭該多么艱苦。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蒼蒼”,黑白相間的顏色,本詩指老翁頭發(fā)花白。這兩句的意思是:由于煙熏火燎,老翁已經(jīng)滿面灰塵,兩鬢花白,十指變得黑黑的。這兩句畫出賣炭翁的肖像,也表現(xiàn)了賣炭翁勞動的艱辛。聯(lián)系上兩句,我們可以想象出老翁燒炭的情景:他在惡劣危險的環(huán)境里燒炭,披星戴月,凌霜冒雪,一斧一斧地伐薪,一窯一窯地燒炭,炭中滲透老翁的心血,炭中凝聚著老翁的希望。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營”,經(jīng)營,謀求。“食”,指人吃的東西。這兩句的意思是:賣炭得到的錢做什么用?賣炭的錢用來買穿的衣裳和吃的食物。詩人用一問一答的方式介紹了老翁賣炭的目的,使讀者清楚地看到老翁為溫飽而辛勞,在貧困線上掙扎的處境。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

  “憂”,擔憂,擔心!疤抠v”,炭的價格太低了,不值錢!霸浮,心愿,希望達到某種目的的`想法!昂,寒冷,溫度很低。這兩句的意思是:可憐老翁的身上正穿著單薄的衣裳,但他卻擔心炭價錢太低,只盼望天氣再冷些。這兩句是膾炙人口的名句!吧砩弦抡龁巍,本該希望天暖。然而這位老翁卻不然,他把解決衣食問題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賣炭得錢”上,所以他“心憂炭賤愿天寒”,在凍得發(fā)抖之時,還一心盼望天再冷一些,以便人們更需要炭取暖而盡快賣出炭,賣個大價錢!翱蓱z”表現(xiàn)了詩人對老翁深切的同情。

  〔寫作特點〕

  1.用敘事的手法突顯主題。

  這首詩寫了一個有頭有尾的小故事,情節(jié)完整。通過對事件的描述,以及對人物外形與內(nèi)心的刻畫,塑造出一個勤勞、善良的賣炭老人的形象。詩中描述了老人伐薪燒炭的艱辛,細致地刻畫了“心憂炭賤愿天寒”的矛盾心理,表達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對統(tǒng)治階級與不合理制度的憤怒與抗議。這是本詩的主題。

  2.通過形象來表現(xiàn)主題。

  這首詩敘事簡潔,形象鮮明,結構完整。詩人沒有用“卒章顯其志”的手法來表達作者的愛憎,而是通過人物形象本身顯示立場。對老翁的極端窮困,詩人沒有出面向讀者作介紹,而是采用外貌刻畫的方式,讓人讀了后自然得出結論。

  3.語言樸實、通通俗。

  白居易詩歌大多語言樸實、通俗,有很強的音樂性。語句朗朗上口,便于誦讀,用詞平實無華,樸實易懂。

  賣炭翁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全詩,熟讀成誦。

  2、掌握人物描寫的方法,分析賣炭翁和宮使兩種人物形象。

  3。感受賣炭翁可憐的遭遇,體會詩人對他的深切同情。

  【教學重點】

  通過反復誦讀、品析、積累詩句,把握詩歌內(nèi)容和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

  通過感受賣炭翁的遭遇,體會詩人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賞讀入境

 。ㄒ唬┣榫硨

  白居易在詩歌上一向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文章應該為了反映時代而寫,詩歌應該為了反映現(xiàn)實而作),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的一首“為事”所作的詩歌——《賣炭翁》。(板書課題)

 。ǘ╊A習先知

  1、走近作者。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唐代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在文學創(chuàng)作理論上,他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主張,F(xiàn)存詩3000多首,有《白氏長慶集》。

  2、簡介寫作背景,了解“宮市”。

  《賣炭翁》是白居易創(chuàng)作的組詩《新樂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詩人有自注云:“《賣炭翁》,苦宮市也!卑拙右讓懽鳌缎聵犯窌r,是元和初年,這正是“宮市”為害最深的時候!皩m市”的“宮”指皇宮,“市”是買的意思;蕦m所需的'物品,本來由官吏采買。中唐時期,宦官專權,橫行無忌,連這種采購權也被他們搶了過去,常有數(shù)百人分布在長安東西兩市及熱鬧街坊,以低價強購貨物,甚至不給分文,還勒索“進奉”的“門戶錢”及“腳價錢”。名為“宮市”,實際是一種公開的掠奪。他對宮市十分了解,又對人民十分同情,所以才能寫出這首感人至深的《賣炭翁》。

 。ㄈ┳衷~積累

  1、給加點字注音。

  輾冰轍( ) 翩翩( ) 口稱敕( )

  [答案]niǎn piān chì

  2、重點詞語。

  (1)薪:木柴。

  (2)蒼蒼:灰白。

  (3)營:謀求、需求。

 。4)敕:指皇帝的命令。

 。5)叱:吆喝。

  (6)直:同“值”,價格。

 。ㄋ模┏踝x古詩

  1、范讀詩歌并指導學生自由讀兩遍古詩,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指名朗讀,師生評價。

  3、借助注釋疏通詩意,小組之間合作交流完成。

  二、悟讀品味

  1、詩歌主要講述了一個什么故事?

  明確:一個賣炭翁辛苦燒的一車炭,被宮使用“半匹紅紗一丈綾”掠奪一空。

  2。全詩圍繞“炭”寫了哪幾個層次的內(nèi)容?

  明確:燒炭、運炭、賣炭(炭被掠奪)。

  3、詩歌中出現(xiàn)了哪些人物?

  明確:賣炭翁、宮使(黃衣使者白衫兒)。

  4、在詩中畫出描寫人物的具體語句,并從語言表達(人物描寫、修辭手法、詞語運用等)的角度,談談你最欣賞的一句詩。

  指導:抓住人物的肖像、動作、心理來分析,引導學生關注重點詩句。

  5、通過這兩種人物形象的塑造,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明確:本詩通過賣炭翁艱難謀生但橫遭掠奪的悲慘遭遇,揭露了“宮市”、封建統(tǒng)治階級對百姓的殘酷剝削,表達了詩人對下層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

  6、本詩運用對比的寫作手法塑造人物形象,請找出文中有哪幾處對比,并談談它的作用是什么。

  明確:詩中將賣炭翁的悲憤無助與宮使太監(jiān)的驕橫無禮對比,將伐薪燒炭的艱辛不易與宮使的巧取豪奪對比,揭露了宮市掠奪的殘酷,以及勞動人民生活的艱難與不幸。

  三、精讀積累

  1、背誦默寫全詩。

  2、根據(jù)你對詩意的理解,用原文語句填空。

  (1)詩中勾勒賣炭翁的肖像,表現(xiàn)燒炭生活艱辛、痛苦的詩句是: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2)詩中揭示賣炭翁的悲苦處境和矛盾心情的詩句是: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

  (3)詩中極言搶占賣炭時機、急切賣炭的詩句是: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

 。4)詩中描寫宮使的囂張氣焰,表現(xiàn)其直接掠奪的詩句是: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

  四、美讀運用

  從終南山中到長安,路那么遙遠,又那么難行,當賣炭翁“市南門外泥中歇”的時候,已經(jīng)是“牛困人饑”;如今又“回車叱牛牽向北”,把炭送進皇宮,當然牛更困、人更饑了。那么,當賣炭翁餓著肚子回到終南山時,又會想些什么呢?他往后的日子,又是怎樣的過法呢?請大家想象一下。

  五、課堂小結

  這首詩運用對比手法,前一節(jié)寫賣炭翁的貧窮艱辛,后一節(jié)寫宮使的公開掠奪,在對比中揭露了宮市的黑暗,在對比中表達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同情。

  賣炭翁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通過反復誦讀,把握詩歌內(nèi)容,領會詩歌所表達的中心。

  2、通過朗讀領會人物形象,感受作者情感。

  教學重點與難點:

  領會人物形象,把握詩歌所表達的中心。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白居易詩進長安》視頻導入,了解其人其事。

  師:(順勢導入)白居易在詩歌上一向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文章應該為了反映時代而寫,詩歌應該為了反映現(xiàn)實而作)(PPT),今天我們就學習他的一首“為事”所做的詩歌——《賣炭翁》。

  二、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請同學個讀課文,教師從旁指導。

  3、播放PPT,教師范讀課文。

  4、學生齊讀課文。

  5、默讀課文,思考:這首詩講述了什么內(nèi)容?

  三、讀讀品品

  再讀詩歌,圈畫詩中描寫賣炭翁的詞句,簡單說說這位老人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略)能不能用一個字概括一下這位老人的生活狀況?(其間穿插朗讀)

  “苦”:

  燒炭苦: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外貌描寫:年老體弱、勞動艱辛)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為貧苦生活所迫)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心理描寫:艱難無奈)

  賣炭苦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愤h、車重、雪厚、人苦)

  炭被搶更苦: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o可奈何、悲憤辛酸)

  四、遷移理解

  除了賣炭翁,詩中還刻畫了兩個人物,他們是誰?這兩個人給了你什么樣的印象?

  宮使:強取豪奪。

  師:其實他們的行為和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是分不開的。(讀課下注釋“宮市”)所謂“宮市”,就是宮廷派宦官(也叫“太監(jiān)”)到市上去購買物品,任意勒索、掠奪。名為“宮市”,實際上是一種公開的掠奪。是一種極其殘酷的剝削方式。

  五、主旨探索

  之前我們說道:白居易主張“歌詩合為事而作”,同學們想想看,詩人通過賣炭翁的故事想反映什么樣的社會現(xiàn)實?

  ——宮市的弊端帶給勞動人民的不幸,同時也表現(xiàn)了對下層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

  六、布置作業(yè)

  1、抄寫并背誦《賣炭翁》

  2、用自己的話把賣炭翁的故事講給同伴聽。

  《賣炭翁》教學反思

  青浦區(qū)大盈學校成慧

  《賣炭翁》是七年級第一學期“唐詩精華”單元中的一篇。這首詩選自我國唐代詩人白居易《新樂府》,描寫一個燒炭的老人謀生的困苦,揭露了唐代“宮市”的罪惡。要使學生理解這首詩,就不能脫離當時的時代背景和詩人一貫的詩歌主張。

  白居易寫詩是為老百姓而寫,寫作《新樂府》也正是“宮市”為害最深的時候。他對宮市有十分的了解,對人民又有深切的同情,所以《賣炭翁》就是當時社會現(xiàn)實的真實寫照,寄托著詩人對人民的同情。學習這首詩就是要使學生在品讀的過程中一步步感悟到這一點。

  一、層層鋪墊,深入挖掘主題

  這堂課我的教學目標是:通過反復誦讀,領會人物形象,把握詩歌內(nèi)容,體會詩歌所表達的中心。為了一步步達到這個目標,在導入新課時,我先是選擇了一段“白居易詩進長安”的動畫視頻,既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氛圍,又初步了解了白居易“要為老百姓寫詩”的志向。接著,我有意識的在介紹白居易時加入了他的詩歌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為后面的進一步學習做好初步鋪墊。

  在設計教學過程時,我抓住自己閱讀時的第一感受——“賣炭翁苦!”作為教學的突破口,因為我覺得這是讀完這首詩最直接最深刻的感觸,學生應該也不例外。因此,在教學中我在學生反復朗讀的基礎上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簡單說說這位老人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果然,學生紛紛踴躍發(fā)言,認為他是一位生活很艱苦、很悲慘、很可憐的老人。這次教學經(jīng)歷讓我明白:打動我的地方就是打動學生的地方,從這個角度著手找準突破口,會使我們的課堂激蕩起思想的浪花。

  苦!難!這是我們對賣炭翁的第一印象,但是真正理解這首詩,我們不能簡單停留在這里。如何加深印象、領會人物形象,使學生能夠深刻感受到賣炭翁可憐可嘆的遭遇呢?于是我引導學生進一步從老人外貌、心理等描寫入手,通過反復誦讀,從燒炭、運炭、賣炭以至最后失炭,使老人的形象以一個個畫面凸現(xiàn)在我們的腦海中:年老體邁仍奮力“伐薪燒炭”、衣衫單薄卻渴望天氣寒冷、天沒亮就趕著沉重的牛車艱難行走在雪路上、看著“半匹紅綃一丈綾”的絕望神情……

  那么,這首詩是不是僅僅為了寫賣炭翁之苦呢?苦之根源又是什么呢?賣炭翁燒炭、賣炭,最終卻只換來“半匹紅綃一丈綾”的結局是偶然嗎?

  在學生們一個個思維碰撞中,畫面不斷的閃現(xiàn),心里不由為像老人一樣的勞苦人民掬一把同情的淚,有同學情不自禁的說“太慘了,那兩個宮使真可恨!”他的說法馬上得到了同學們一致的贊同。

  這時,我馬上意識到,學生已經(jīng)沉浸到文本當中了,但是仍然不夠!打鐵要趁熱,“你們覺得這兩個宮使是什么樣的人呢?”同學們氣憤的說:“強盜、無恥之徒、剝削者……”“然而,不可忽視的是,這兩個宮使的行徑卻是當時社會制度無法割裂開的!卑拙右字鲝垺案柙姾蠟槭露鳌保盀槭隆奔礊榉从成鐣F(xiàn)實。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是什么?我們從課下注釋很輕易的找到——《賣炭翁》題注云“苦宮市也”,就是要反映宮市給人民造成的痛苦!皩m市”是唐朝宮廷直接掠奪人民財物的一種最無賴的方式。本來宮廷里需要的`日用品,歸官府向民間采購,到了德宗貞元末年,改用太監(jiān)為宮使直接采辦。宮里經(jīng)常派出幾百人到長安東西兩市和熱門的街坊去,遇到他們看中的東西,只說一聲是“宮市”,拿了就走,誰也不敢過問。有時撕給你兩三尺破舊的綢紗,算做報酬;有時候不但不給任何報酬,反而要你倒貼“門戶錢”和“腳價錢”。所以每逢宮使出來的時候,連賣酒賣燒餅的小店鋪都關上店門不敢做生意了。

  由此,詩歌主旨呼之欲出,學生對詩歌的理解也更上一層樓。他們紛紛指出:這首詩就在反映宮市給勞動人民帶來了深重的苦難,白居易寫這首詩也表現(xiàn)了他對下層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以前在教詩歌的時候,往往覺得請學生來概括主旨太難,可是現(xiàn)在看來,只要引導得當,浸入文本,我們就可以明白詩歌所蘊藏的內(nèi)涵了。

  二、隨文學習,品讀語言滋味。

  語文課堂上離不開品讀,因此,在設計教學目標時,我將朗讀及語言的品味作為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點,希望通過反復的朗讀使學生能夠體驗優(yōu)秀作品的語言魅力,隨文學習適度有用的語言知識,深入理解詩歌的主旨。

  歌德曾說:“經(jīng)驗豐富的人讀書用兩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紙面上的話,另一眼睛看到紙的背面。”《賣炭翁》語言較為淺白,但要想讀透,就要體味淺白詩句背后所蘊含的意義。比如有同學在品讀詩歌中“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一句時候讀得清清淡淡,他雖然明白:從這句詩中可以看出賣炭翁身上的衣服很單薄,可是為了使炭能夠賣個好價錢,他仍然希望天氣寒冷。這樣的理解當然正確,但顯然仍不夠到位,因為他并沒有深刻的體會到老人那份矛盾的心理是何等強烈,自然也讀不出這種味道!

  怎樣讀出味道呢?《新課程標準》提出語文要“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睂W習詩文,就是以讀帶品,以品促讀的過程。詩句之間絕不是單列的平行線,而是相互關聯(lián)的,需要我們從整體上結合上下文感悟。于是,我追問:“賣炭翁這么想讓自己的炭賣個好價錢,換來的錢他會用來做什么呢?”有同學馬上就找到“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睂⑦@兩句話連起來讀讀看,賣炭翁是為了賺錢營利呢?顯然不是。詩人沒有自己出面向讀者介紹賣炭翁的家庭經(jīng)濟狀況,而是用設問自問自答,使我們清楚地看到:老人辛辛苦苦在終南山熬了一年積攢下的一車炭,是他全部的心血,就僅僅是為了能夠有衣穿,有飯吃!

  這時,剛才談想法的同學迫不及待的舉手,要求繼續(xù)他未完的品讀:寒冬里,人們都恨不得裹得嚴嚴實實,希望天氣趕緊暖和起來,身著單衣的老人更應該如此!可是我們看到的是什么?“心憂炭賤愿天寒”!這個“愿”字是強烈的盼望,他冷不冷?肯定冷!可能冷得身子發(fā)抖、牙齒打顫,但是這和他生存唯一的、迫切的希望相比算得了什么呢?這一次,當他再讀這兩句詩的時候,同學們給了他熱烈的掌聲。

  我再一次追問:“你們覺得他讀的最好的地方在哪里?”

  學生答:“他這次很明顯的在‘可憐’和‘愿天寒’兩個詞上加了重音,感情更加強烈。他讀出了作者對賣炭翁的深切同情!”

  不錯,我們朗讀詩文,就是在還原詩文的原滋原味,把自己當成作者去理解詩文的內(nèi)涵。他的朗讀啟發(fā)了同學們的思考,有學生馬上發(fā)現(xiàn)了后面的“半匹紅綃一丈綾”,這是老人根本用不上的東西,更不是值錢的事物!扒в嘟铩钡囊卉囂繐Q來的是不能吃、不能穿的廢品,老人今后怎樣生活,實在令人擔憂,更是無盡的“可憐”!至此,學生更深刻的理解了詩歌的主旨,課堂也掀起了一個小高潮!

  這堂課我上的很投入,學生也很激動,他們在課堂上回溯到千年前的那個社會,更感受到詩人對老百姓的深切同情。但一堂課總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例如詩歌中對比作用突出,如果我能適時抓住契機,梳理出幾組對比并在品讀中強化理解對比作用的話,效果應該會比我在練習中單獨講解要好得多。另外,雖然課堂上我注意了朗讀,但朗讀的方式顯得有些單一。今后我會繼續(xù)努力,一步步使我的課堂更具深度,教學更加有效,我將繼續(xù)在語文教學的漫漫長路上踏踏實實的求索前行!

  賣炭翁教案 篇11

  賣炭翁

  唐白居易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蓱z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注釋:

  1.本詩是一首諷喻詩,也是一首敘事詩,是組詩《新樂府》中的一首,題注云:“苦宮市也!睂m市,指唐代皇宮里需要物品,就向市場上去拿,隨便給點錢,實際上是公開掠奪。2.何所營:做什么用。營:經(jīng)營。3.翩翩:輕快灑脫的情狀,這里形容得意忘形的樣子。4.黃衣使者:皇宮內(nèi)的太監(jiān)。白衫兒:指太監(jiān)手下的爪牙。5.敕:皇帝的命令或詔書。6.驅將:驅趕著走。7.半匹紅綃一丈綾:當時錢貴絹賤,半匹紗和一丈綾,比一車炭價值相差很遠。這是官方用賤價強奪民財。8.直:同“值”,指價格。

  詩句大意:

  賣炭的老翁,在南山中砍柴燒炭。他滿面塵灰、煙火熏黑了面容,兩鬢灰白,十指都被染黑。賣炭得來的錢做什么用呢?只是為了身上的衣裳,口中的食物?蓱z啊,老翁身上的衣裳正單薄,心里卻擔憂炭賤賣不出價錢而希望天能更冷。

  夜里下雪,城外積起了一尺深的雪,賣炭翁天剛亮就駕著炭車輾過道道冰轍艱難趕路。牛已十分困乏,人也十分饑餓了,就在市集的'南門外面的泥地里歇歇腳。

  那兩個趾高氣揚的騎馬而來的人是誰?是皇宮里的太監(jiān)和他手下爪牙。他們手拿文書口里說著“這是皇帝的命令”,便吆喝著趕牛,將炭車掉轉方向牽引著往北而去。這一車炭,足有一千多斤,宮使就這樣驅趕著拉走了,賣炭老翁心里萬般不舍卻也無可奈何。半匹紅紗一丈綾,宮使將它們系在牛頭上充抵炭的價格。

  主題思想:

  通過記敘賣炭翁辛勤勞動所得終被掠奪一空的經(jīng)過,揭露宮市的弊端帶給勞動人民的不幸,表達了對下層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同時也希望得到皇帝的注意。

  賣炭翁教案 篇12

  第一個環(huán)節(jié):自讀。(8分鐘)

  讀課文,讀注釋,再讀課文,自講課文。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誦讀。(12分鐘)

  讀第一遍,要求讀準字音。

  讀第二遍,要求讀得順暢。

  讀第三遍,要求節(jié)奏鮮明。

  讀第四遍,要求讀出情感。

  讀第五遍,要求讀出“情景”。

  讀第六遍,要求集體背誦。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品析。(15分鐘)

  1.教師:我們可抓住課文的哪一點來理解課文、分析課文。

  同學們發(fā)言:

 、僮ァ翱唷保簾靠,賣炭苦,炭被搶更苦。

 、谧ァ疤俊保簾,送炭,失炭。

 、圩Ρ让鑼懀簩u炭翁的刻畫,對宮市使者的刻畫。

  ④抓賣炭翁的人物形象:外貌,心情,遭遇,。

 、葑ベu炭翁周圍的的環(huán)境:工作環(huán)境,生活環(huán)境,

  賣炭(經(jīng)營)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

  ⑥……

  教師:我們就抓住詩中的兩組對應性的藝術描寫詩句來理解課文吧。

  ①分析對賣炭翁的肖像描寫。

  ②分析對賣炭翁的生活環(huán)境的描寫。

 、蹖Ρ确治鰧m市使者的描寫。

  形成如下板書:

  賣炭翁:面、發(fā)、指、衣、心 辛勞、窮困、掙扎、痛苦

  對比

  使 者:把、稱、回、叱,系 專橫跋扈,肆意掠奪

  第四個環(huán)節(jié):練習(10分鐘左右)

  1.寫出含下列字詞的四字詞語。

 、俜 ②薪 ③面 ④鬢 ⑤轍 ⑥蒼蒼

  2.寫出文中相應的詞語或詩句。

 、贍钇鋭趧迎h(huán)境之臟 (塵灰)

 、趯懫溟L期燒炭之勞 (煙火)

 、劾L其飽經(jīng)風霜之衰 (蒼蒼)

 、茉V其生活無著之苦 (心憂炭賤愿天寒)

  3.說說賣炭翁被搶之后的'心情。

  (痛苦中醞藏著憤怒。)

  [評 析]

  我們可以從如下兩個方面來評析這個教例的美點。

  教路嚴謹,目的明確。

  自讀,意在訓練學生自學自悟,疏通文意。

  誦讀,意在培養(yǎng)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的技能。

  品析,意在點撥學生品讀課文的基本思路。

  練習,意在教給學生檢驗所學知識的方法。

  整個教例的主旋律是:讓學生學會讀書。

  四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形成一個“誦讀、品析、積累”的鮮明的課堂教學思路,很有層次感, 很有可操作性。

  手法多樣,教學有方。 一開始就變學生的默默聆受為主動感知。

  誦讀六遍既讓學生有了閱讀初感,為整體品析作好鋪墊,又讓課堂教學書聲瑯 瑯,熱氣騰騰。

  品析課文的第一個設問實在妙極。這一問實際上“反客為主”,把學生順利地帶上了品讀課文的初階。抓住“對比”這一條線來分析賞讀課文,可謂切中肯綮。 練習設計別出心裁,全是“活”題。第1題意在“遷移”,第二需要反向品評揣摩,

  第3題則須進行聯(lián)想和想象。

  四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給人以“入之愈深,而其見愈奇”之感。

  以上只是就課評課。

  評析之后掩卷沉思,忽然有思想火花閃現(xiàn):

  誦讀,品析,積累:這是否應當成為閱讀教學的“三要素”?

  賣炭翁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1、理解詩歌內(nèi)容,感受白居易同情百姓疾苦的思想感情。

  2、品味描寫外貌和刻畫心理的詩句。

  3、能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一、導入新課

  以前大家學過歐陽修的《賣油翁》嗎?講的是什么故事?

  一個弓箭手能十次有八九次能打到十環(huán),于是就和一個賣油的老大爺吹牛,賣油的沒吱聲,而是拿一個大錢放在葫蘆嘴上,然后用水瓢盛滿一瓢油通過大錢的四方孔往葫蘆里倒,結果大錢居然一點油也沒沾到,此時賣油翁對那個射箭的說:“無他,但手熟爾!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熟能生巧

  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文章不再賣油了,改賣炭。

  大家見過炭嗎?炭有什么特點?——黑色、可取暖、可賣錢

  大家基本上都是來自農(nóng)村的吧?誰家里燒過炭?誰來講講燒炭的過程?

  選木頭,粗的劈成小段;挖很深的窯洞,洞上有通風口,下面有燒火口;把木頭放入洞中,封口,燒火;每天晚上去看燃燒情況,控制火候,以免燒過了變灰;要燒好幾天。

  大家覺得這個過程艱辛嗎?——艱辛

  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白居易的《賣炭翁》,一起去看看在賣炭翁身上到底發(fā)生了什么故事?

  (板書:賣炭翁白居易)

  二、作者簡介

  白居易,字樂天,唐著名詩人,晚年自號香山居士,在詩歌上一向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文章應該為了反映時代而寫,詩歌應該為了反映現(xiàn)實而作),今天我們就學習他的一首“為事”所做的詩歌——《賣炭翁》。這首敘事詩是白居易諷喻詩中杰出的詩篇。(板書:諷喻詩、敘事詩)

  諷喻詩有什么特點?

  特點是從不同角度揭露社會的黑暗,抨擊官僚殘害人民的罪行,同情被壓迫的人民,是白居易最為看重的一類詩歌,是為民而作的詩歌,體現(xiàn)了白居易“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的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精神!顿u炭翁》一詩在題下用小序“苦宮市也”直接點明了本詩的諷刺目的:“宮市給人民帶來了苦難”,來反映人民疾苦,揭露批判弊政。

  三、介紹“宮市”

  宮市為什么會給人民帶來苦難呢?咱們必須了解什么是宮市。從字面上理解,宮是皇宮,市是買、采購的意思,所謂宮市,是指皇宮里需要的物品派宦官(也叫“太監(jiān)”)到市場上去購買。派出去的宦官,就叫宮使,即皇帝的使者。本來,為皇宮采購物品,是由官吏負責的,但到中唐時期,宦官專權,橫行無忌,連這種采購權也被他們抓去了,宦官這種角色以宮使的身份到市場上去為皇宮購買物品,還能搞公平交易嗎?

  我們先來讀一讀這篇文章,看看這個交易有多不公平?

  四、分析鑒賞詩

  學生齊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在朗讀過程中,相信大家對這首詩的內(nèi)容和主題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來咱們試著分析鑒賞本詩。

  1、這是一首敘事詩,我們說敘事詩包括哪些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

  地點在哪?——宮市南門外

  文中寫了哪兩種人?——賣炭翁,黃衣使者白衫兒。

  這首敘事詩圍繞著“炭”寫了哪幾件事?

  它記敘了賣炭翁燒炭送炭以至被掠奪的經(jīng)過。(板書:燒炭——運炭——搶炭)

  2、那什么地方寫燒炭,什么地方寫賣炭送炭,什么地方寫被掠奪,請同學們找出來。

  3、開頭一句交代賣炭翁伐薪燒炭的地點在哪里?為什么要這樣交代?

  地點在長安附近的終南山上。為下文埋下伏筆,說明路遠,下雪天的山路必然難行。

  4、課文是怎樣描寫這賣炭的老頭呢?誰來說一說賣炭翁長什么樣?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5、在描寫人物中,這些描寫叫什么描寫?(板書:外貌描寫)

  6、這句話中,兩鬢蒼蒼說明賣炭翁的年齡怎么樣?——大

  年齡大的人有什么特征?——動作慢、力氣小、勞動艱辛、勞動力弱。

  7、為什么這樣寫?

  這樣寫形象逼真地刻畫了老人悲苦的形象,表現(xiàn)老人燒炭的艱辛,說明炭的來之不易。

  8、同學們可以想一想,在我們的生活周圍,這些“兩鬢蒼蒼”的人大都干什么呀?

  休息,看電視,打太極,看孩子,做飯等,享受晚年。

  9、但文中的賣炭翁卻在年齡很大的時候自己砍柴燒炭,以賣炭為生。

  你覺得賣炭翁的生活過得怎么樣呢?(板書:艱苦)

  10、你能不能用書中的一個詞來形容呢?你找的真準確,可憐。(板書:可憐)

  11、同學們再找一找,還有哪一句說明賣炭翁可憐?——可憐身上衣正單

  找的太準確了,就是這一句,同學們,你們想一想,燒炭的季節(jié)都在什么時候呀?

  ——秋、冬季

  那個時候天氣怎樣呀?——冷

  在這么冷的天賣炭翁卻穿一件單薄的衣裳,說明賣炭翁很?——可憐

  12、看到賣炭翁的這樣生活,你心里同情他嗎?——同情

  那么,誰能帶著這種同情來讀一讀這三句話。

  13、“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一般來說,在冷天我們穿衣服很少的時候,是盼望天氣怎樣?——變暖和

  但這時老人是什么想法?——卻“愿天寒”,希望天更冷些。

  為什么呢?

  因為老人知道:天暖,炭就不好賣了:天寒,炭的價格就會更高一些。為了炭價高一點,他寧愿自己受凍。

  那這時我們可以看出他的心理是怎樣的?——糾結、矛盾、反常、艱難、酸苦、無奈。

  透過這種矛盾、反常的心理,我們能夠感受到老者的處境怎樣?——十分艱辛。

  這種矛盾反常的心理活動,深刻地揭示了賣炭老人的悲慘處境。

  14、賣炭翁盼望天氣寒冷一些,好讓自己的炭賣一個好的價錢,終于盼來了“夜來城外一尺雪”,看樣子,他一年辛勞的勞動就要換來收獲的喜悅了,于是他“曉駕炭車碾冰轍”,充滿希望地上路了。那這一路上老人運炭艱苦嗎?

  “一尺雪”說明什么?——天氣很冷、雪很大,路必難行。

  “碾冰轍”說明了什么?——說明炭很重,冰凍路很滑,很難走,車速必然很慢。

  “曉駕炭車”、“日已高”說明什么?——路途遙遠

  這個運炭過程?——艱辛

  “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這一句哪幾個字寫出了運炭的艱辛?大家用筆圈出來。

  ——“困”、“饑”、“歇”三個字進一步形象地、準確地寫出了運炭的艱辛。由于路途遙遠,行路艱難,所以到“牛困人饑日已高”的時候,才到了“市南門外”,老人疲勞、饑餓交迫,只得坐下在泥中歇息。燒炭難,運炭也難,這一車炭來得容易嗎?

  15、這么辛苦的運炭來賣,那么,賣炭翁賣炭得來的錢要干什么用呢?

  “身上衣裳口中食”。只是想吃飽、穿暖,多么簡單而又是最微薄的想法呀,這位勞動者已被剝削得身無半點積蓄,但迫于貧苦生活的壓力,不得不燒炭,把解決衣食問題的.全部希望寄托在“賣炭得錢”上。

  16、好容易燒出一車炭、盼到一場大雪,當他“曉駕炭車碾冰轍”的時候,占據(jù)他的全部心靈的,不是埋怨下面是冰、上面是一尺雪的道路多么難走,而是盤算著那一車炭能賣多少錢,能換來多少衣和食,然而他的愿望實現(xiàn)了嗎?

  沒有。從哪里可以看出?

  賣炭翁總共有多少碳?——“一車炭,千余斤”

  是啊,賣炭翁一斧一斧地“伐薪”,一窯一窯地“燒炭”,好不容易燒出“千余斤”,每一斤都滲透著心血,也凝聚著希望,然而他最后得到的是什么?——“半匹紅紗一丈綾”

  這“半匹紅紗一丈綾”對于賣炭翁來說,有用嗎?

  好虧啊,才一點點,少得可憐。

  對啊,實際是一點用處沒有的,你們是學服裝的,你們說說“半匹”“一丈”是什么感念?少之又少,與“千余斤”的炭形成強烈的反差。再說這些無用的紗、綾對賣炭翁來說,既不能充饑,又不能保暖,賣炭翁辛辛苦苦燒的一車炭就這么沒有了,這是為什么呢?

  因為禍從天降,他遇上了黃衣使者。在皇宮的使者面前,在皇帝的文書和敕令面前,隨著那“叱!甭,自伐薪、燒炭、愿天寒、駕炭車、碾冰轍,直到泥中歇的漫長過程中所盤算的一切、所希望的一切,全都化為泡影!

  宮使奪走賣炭翁的豈只是一車炭!而是奪走了老人生活的希望,剝奪了他生活的權利。

  這一切都是誰造成的?——宮市,可怕的宮市制度!

  (板書:半匹紅紗一丈綾——一車炭,千余斤強烈反差)

  17、請大家找出作者是怎樣寫出宮使的橫行霸道的?又怎樣表現(xiàn)宮使掠奪的殘酷的?

  “翩翩兩騎來是誰?”先用設問句引出了兩個人,這兩個是什么樣的人呢?

  “黃衣使者白衫兒”!包S衣”“白衫”說明來者的身份怎樣?——有錢

  有錢還搶,說明什么?——霸道、野蠻!百u也得賣,不賣也得賣!

  “翩翩”一詞寫出了他們什么樣的情態(tài)?

  輕快敏捷而又趾高氣揚、兇神惡煞的神態(tài)。

  找出描寫他們行動的動詞,從這些動作中說明了什么?

  動詞有把、稱、回、叱、敕、牽、系。從這些描述中,形象逼真地寫出了他們仗勢凌人、以強凌弱、蠻橫無理的強盜行徑。

  “宮使驅將惜不得”,“惜不得”寫出賣炭翁怎樣的心態(tài)和地位?

  寫出了賣炭翁無可奈何、甚至絕望的心態(tài)。

  他能反抗嗎?

  不能,只能忍氣吞聲,也說明他是處在受壓迫受剝削的無力反抗的地位。(對比:地位懸殊)

  18、這首詩揭露了“宮市”是一種極不公平的“交易”,是對勞動人民的殘酷掠奪。你可以從哪些詩句感受到這一點?

  “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薄f明這樁買賣是強迫的。

  “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半匹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表明一車炭的價值很高,而貨與款是極不等價的。

  真是一個可憐的人!就這樣,作者通過一步步的鋪墊渲染,通過細膩的肖像、動作、心理的描寫以及對比手法的運用,反映了百姓的悲慘遭遇,揭露了宮使掠奪的本質。詩中無一字譴責,但我們在字里行間能深切的體會到同情、痛恨,能觸摸到詩人善良的心。

  19、之前我們說道:白居易主張“詩歌合為事而作”,同學們想想看,詩人通過賣炭翁的故事想反映什么樣的社會現(xiàn)實?

  白居易作為一個正直的知識分子,他對這種現(xiàn)象深惡痛絕,拿起了筆,寫下《賣炭翁》,通過描寫一位賣炭老人的遭遇,無情而深刻地揭露了“宮市”的罪惡和社會的黑暗,批判了宮市害民的社會現(xiàn)象:勞動者勞而不得,統(tǒng)治者不勞而得,仗勢欺壓百姓,強行低價購買,甚至是任意勒索、瘋狂的公然掠奪。中唐時宮市害民的現(xiàn)象,名為“宮市”,實際上是一種公開的掠奪,是一種極其殘酷的剝削方式。

  這篇文章寫出宮市的這種弊端帶給勞動人民的不幸,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統(tǒng)治者的憤懣和對下層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賣炭翁的命運是悲慘的,因為他所處的社會決定的。而我們大家,坐在這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學習,不用擔心自己的衣食住行,是因為我們趕上了好日子,處在新社會。所以我們要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生活,不要“生在福中不知!,長大以后,為建設祖國發(fā)揮自己的作用,作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五、布置作業(yè)

  1、用自己的話把賣炭翁的故事講給同伴聽。

  一個賣炭的老翁,在終南山里一年到頭地砍柴,燒炭。他滿臉灰塵,完全是煙熏火燎的顏色;兩鬢的頭發(fā)已經(jīng)斑白,十個指頭卻像烏炭一樣黑。賣了炭得到一點錢,拿來做什么用呢?只不過是為了身上的衣裳和口中的飯食。可憐他身上的衣服破舊又單薄,但他卻擔心炭價太低,只盼望天氣更加寒冷……

  2、展開想象進行續(xù)寫。

  從南山中到長安,路那么遙遠,又那么難行,當“市南門外泥中歇”的時候,已經(jīng)是牛困人饑;如今又“回車敕牛牽向北”,把炭送進皇宮,當然牛更困,人更饑了。那么,當餓著肚子走回終南山時,又想些什么呢?他往后的日子,又怎樣過法呢?請大家想象一下,口頭敘述

  六、板書設計

  賣炭翁白居易

  諷喻詩、敘事詩

  燒炭——運炭——搶炭

  外貌描寫:艱苦、可憐

  半匹紅紗一丈綾——一車炭,千余斤強烈反差

  賣炭翁教案 篇14

  教材簡介:

  《賣炭翁》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寫的一首以“同情弱者”為題的古詩。這是一個有頭有尾、情節(jié)完整的故事。通過對事件的描述以及對人物外形與內(nèi)心的刻畫,塑造出一個勤勞、善良的賣炭老人的形象。表達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對統(tǒng)治階級與不合理制度的憤恨與抗議。

  教學目標:

  1.能字正腔圓、有板有眼地誦讀《賣炭翁》,進一步感受詩的節(jié)奏和韻律。

  2.讀懂詩句的意思,通過想象、情境誦讀,了解賣炭翁生活的艱辛,體會詩人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對統(tǒng)治階級與不合理制度的憤怒與抗議。

  3.用敘事的手法凸顯主題的方法。

  教學流程:

  一、揭示課題,了解詩人

  1、師:同學們,唐朝是古代詩歌的鼎盛時期,最負盛名的有詩仙李白、詩圣杜甫和詩王白居易。你對白居易有哪些了解?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白居易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過渡時期,那時勞動人民生活困苦不堪,所以,他的作品中反映人民疾苦的詩篇比較多。)

  2、師:你知道的可真多,告訴老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通過上網(wǎng)查資料知道的。)

  師:這真是一種不錯的學習方法。今天,我們就跟隨白居易來認識一個人――(指課題,生齊讀!顿u炭翁》)

  3、師:通過讀課題,你知道了什么?(這首詩歌寫的是一位以賣炭為生的老漢。)

  師:你怎么知道課文寫的是一位老漢呢?

 。◤摹拔獭弊挚闯鰜淼,我查過字典,“翁”就是“老漢”的意思。)

  4、師:非常正確!以人物為題,引發(fā)了我們對人物命運的思考。讓我們一同隨著作者的視線跨越千年,走近賣炭翁,了解他的生活,思考他的命運。

  二、初讀詩歌,整體感知

  1、師:請大家自由朗讀《賣炭翁》這首詩歌,仔仔細細讀上4遍。讀前兩遍的時候注意詩當中的生字,爭取把它讀得字正腔圓。讀后兩遍的時候,爭取讀通順,注意詩句內(nèi)部的停頓。 (生自由讀古詩。)

  2、師:這是一首敘事詩,這首詩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呢?請聽老師來為你們講述。(師范讀古詩)

  3、師問:古詩與現(xiàn)代文有哪些不一樣?(富有節(jié)奏感、意思深奧??????)

  師: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要想讀懂古詩,我們要多讀幾遍。

 。ㄉ杂勺x詩)

  4、師:孩子們,讀了《賣炭翁》,你知道這首詩主要寫了什么嗎?是從哪些方面來寫的?(燒炭、賣炭)

  師:哪幾句寫了燒炭?(前兩句)哪幾句寫了賣炭?(后兩句)

  三、學習方法,感悟詩情

  1、學習方法一――讀懂意思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保ㄕn件出示)

 。1)師:我們先來學習燒炭部分,讀一讀,看看這兩句主要寫了什么?(老人燒炭的地點和老人的外貌)你是從哪些詞句中發(fā)現(xiàn)的?

 。2)師:這兩句是寫燒炭,但是它告訴我們怎樣燒炭了嗎?那么你又是怎樣知道老人燒炭很辛苦的?(從老人的外貌描寫中感受到的。)

  (3)老人苦在哪?讀一讀,找一找。(學生讀詩)

  a、生:我從“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這句詩中讀出了賣炭翁生活艱辛。伐薪:砍伐當柴燒的樹木。課文中的意思是砍伐能燒炭的樹木。燒炭:是對木柴進行特殊的燒制,使它發(fā)生變化而成為燃料。我從這兩個詞語中看到,一個上了年紀的老人,要上山砍伐樹木,砍完樹還要搬運,截成段,最后還要燒成炭,這種勞動多么繁重啊?所以我覺得他可憐!

  師:你能結合重點的詞語來體會,這是一種非常好的讀書方法。老師聽明白了,是賣炭翁艱苦的勞動讓你覺得他可憐。

  師:同學們也許還不知道,燒炭的工序其實很復雜。要把截成段的木材周圍鋪上雜草,隔絕空氣點燃,燒到一定程度后封閉炭窯,只留一個排氣孔。干柴要連續(xù)燒四晝夜,濕柴要連續(xù)燒七晝夜。為了保持穩(wěn)定的火溫還得日夜不停地添火、巡視,一大堆柴也只能燒制成一點點木炭。而這些工作都是由一位已經(jīng)上了年紀的老人來完成。此時此刻,你想說什么?

  生:賣炭翁,你真是一位可憐至極的老人!

  生:賣炭翁,你一個人能受得了嗎?能熬得住嗎?

  師:你來讀,讀出賣炭翁的無奈!

  師:你來讀,帶著你的感受讀出賣炭翁勞動的艱苦。

  師:賣炭翁的艱苦生活讓我們覺得他可憐,牽動著我們的心,我們齊讀這句詩,把這位讓人憐惜的老人的苦和累也一同展現(xiàn)出來。

  (生齊讀這句詩。)

  師:對這句詩,還有補充嗎?

  b、生:南山:終南山,那里山高林密,荒蕪人煙,常有豺狼出沒,在這種環(huán)境中還要這么艱苦地勞動,我感覺他十分可憐!

  師:秋風瑟瑟,樹葉落盡,你看,賣炭翁――生:伐薪燒炭南山中。

  師:日近黃昏,北風呼嘯,你看,賣炭翁――生:伐薪燒炭南山中。

  師:月黑風高,豺狼嚎叫,你看,賣炭翁――生:伐薪燒炭南山中。

  師:多么凄苦的畫面,多么可憐的老人!還有哪一句也讓你讀出了賣炭翁的可憐?

  C、生:我從“滿面塵灰煙火色”這句詩中讀出了賣炭翁的可憐。滿面塵灰的意思是由于燒炭的工作特別臟也特別累,所以賣炭翁看起來滿面灰塵。煙火色就是由于他長期受煙火熏烤所以皮膚變成了黑黃色。

  師:是啊,你讓我們看到了蓬頭垢面的賣炭翁,臉上滿是貧窮的顏色,的確可憐。還有補充嗎?

  d、生:我從“兩鬢蒼蒼十指黑”這句詩中看到賣炭翁簡直太可憐了。

  師:知道“鬢”指的是哪兒嗎?(耳朵前邊的頭發(fā)。)

  師:那兩鬢蒼蒼呢?(指耳朵兩邊的頭發(fā)都已經(jīng)花白了。)

  生:老師我來補充。我還從“十指黑”中看到他十分可憐。十指黑的原因是由于他長時間燒炭把十指都染黑了。從他的頭發(fā)和手指的顏色我看出他年紀已經(jīng)很大了,還日夜不停地燒炭,所以我覺得他可憐。

  師:體會得不錯,帶著你的感受讀一讀這句詩。(生讀這句詩。)

  e、師:(屏幕出示這句詩,師指著“煙火色”“蒼蒼”和“黑”這3個詞。)這是賣炭翁生命的'顏色,這十個木炭一般烏黑的手指擔負著生命的全部希望,為了生存他已經(jīng)――

  生: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師:如果說前面兩句的場面是遠景的話,那么這兩句詩為我們展現(xiàn)的則是一組以顏色為代表的賣炭翁肖像的特寫鏡頭。詩中雖然沒有從正面介紹賣炭翁的勞動場面,卻通過對人物肖像的刻畫使我們感受到了他每天伐薪燒炭的艱辛和歲月刻在臉上的痕跡。生:我從“煙火色”“十指黑”感受老人燒炭的辛苦。

  師:同學們,你們看,我們通過反復朗讀,慢慢就讀懂了古詩的意思,“讀”的確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方法。

  2、學習方法二――合理想象

 。1)師:我看大家都有了讀詩心得了。這些詩句讓我們感受到了賣炭翁的艱辛、可憐?。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發(fā)揮想象,一邊聽老師讀,一邊想象此時此刻,老人正在南山中做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一個怎樣的景象。

  (2)學生自由說說自己想象到的畫面。

  3、學習方法三――讀出感情

 。1)通過想象畫面,我們感受到了賣炭翁的艱辛與無奈,你能通過朗讀把這種感情表現(xiàn)出來嗎?

 。2)學生自己試著讀出感情。

  (3)指名讀,讀出感情。

  4、小結:剛才我們通過“讀懂意思,合理想象,讀出感情”的方法學習了前半部分,接下來我們用這種方法自己學習古詩的后半部分。

  四、運用方法,自學古詩

  出示“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蓱z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

  1、學習方法一――讀懂意思

 。1)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賣炭得來的錢做什么用?是為了身上的衣服和吃的食物。他賣炭只是為了能穿上衣服,填飽肚子。

  師:這是個設問句,我們來讀好它。女生讀問句,男生讀答句。(生讀。)

  師:老人的生活是衣不蔽體,食不果腹。他凌霜冒雪,不分晝夜伐薪燒炭的目的原來如此簡單。

  師:(高昂地)賣炭得錢何所營?――生:身上衣裳口中食。

  師:這要求簡直低得可憐,只為了穿衣吃飯,僅此而已。

  師:(低沉地)賣炭得錢何所營?――生:身上衣裳口中食。

 。2師:這是一句千古傳誦的佳句。之所以成為佳句,是因為只要你讀起它,就會有一種別樣的滋味在心頭。讀一讀,是哪個詞語觸動著你的心弦?

  生:“單”這個詞觸動著我的心弦。從這個單字中我能看到賣炭翁只穿著一層衣裳,在寒風中瑟瑟發(fā)抖。多可憐啊!

  師:穿著單薄的衣裳,應該盼望溫暖的天氣,可他忍受著刻骨的寒冷,祈盼的卻是更無情的寒流,更肆虐的風雪,為什么?

  生:他擔心天氣如果暖和的話,炭就賣不上好價錢了。

  生:他祈盼寒冷的天氣是因為這樣的天氣炭銷售得好。

  師:所以他――生:心憂炭賤愿天寒。

  師:愿:是希望,盼望,奢望。他希望下雪,他盼望天再冷些,他奢望把炭都賣出去。這一憂一愿,飽含著賣炭翁多少辛酸與無奈。)

  2、學習方法二――合理想象

  師:通過剛才的朗讀,你腦海中浮現(xiàn)出了什么樣的畫面?(生自由暢談自己想象到的畫面)

  3、學習方法三――讀出感情

  師:我們的心也和可憐的賣炭翁一樣備受煎熬。他曾經(jīng)在艱苦的環(huán)境里辛苦地勞動著,堅強地生活著,心中在不斷地祈禱著,所有的希望都在升騰著。讓我們一起來吟誦這首詩,記住這位在生存線上苦苦掙扎的賣炭翁吧! (生齊讀。)

  五、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1、師:假如天隨人愿,真的大雪紛飛,天寒地凍,賣炭翁的木炭能賣上好價錢嗎?我們本節(jié)課學習的四句詩是節(jié)選的前半部分,(課件出示《賣炭翁》的全文)這是賣炭翁的全文,讀一讀,誰能告訴我賣炭翁的炭賣掉了嗎?(指名讀。)

  生:沒有。他的炭被官吏搶走了,只換得了“半匹紅紗一丈綾”。

  2、師:(配樂動情地描述。)是啊,賣炭翁終于盼來了一夜大雪,天還沒有亮,他就把這一冬天里所有燒好的炭裝進了牛車里,跋涉在風雪中向長安城奔去,幾十里的山路,他一口氣走完?墒,在集市南門外歇腳的時候,連牛帶車被兩個宮吏強行牽走了。這凝結著賣炭翁血汗的一車炭,足足有一千多斤重啊,只換取了皇宮里的半匹紅紗一丈綾,在圣旨面前,賣炭翁的辛苦勞動顯得多么卑微啊!這就是1600多年前封建統(tǒng)治下的唐朝可憐的賣炭翁凄苦的人生。詩人的筆悄然而止,然而我們的心海卻波濤澎湃。

  我們仿佛看到了――生:風更猛了,雪更大了,賣炭翁衣衫襤褸,步履蹣跚,一邊走一邊抹著眼淚。

  師:我們仿佛聽到了――生:在狂風呼嘯聲中,賣炭翁凄厲而絕望的哀嚎,他哀嘆自己的命運,他哀嘆當時的統(tǒng)治階級的專橫跋扈。

  3、師:這就是封建社會中無數(shù)勞動人民生活的真實寫照。因為同情勞動人民的疾苦,憤恨統(tǒng)治階級與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北宋詩人張俞這樣寫道:(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

  師:北宋詩人范仲淹這樣寫道:(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師:唐代詩人李紳這樣寫道:(四海無閑田,農(nóng)夫猶餓死。)

  4、師:孩子們,讓我們再來吟誦《賣炭翁》,寄托我們對賣炭翁的無限同情,緬懷敢為民而歌,詩為民而作的偉大詩人白居易!

  (生齊讀古詩《賣炭翁》。)

  板書設計:

  賣炭翁

  讀懂意思蒼蒼、十指黑

  合理想象衣正單、愿天寒}艱苦、可憐

  讀出感情

【賣炭翁教案】相關文章:

賣炭翁教案02-19

《賣炭翁》教案(通用14篇)06-14

《賣炭翁》教學反思10-20

教案中班教案02-23

教案中班教案09-09

高中教案教案03-05

小班教案安全教案11-03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02

小班教案游戲教案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