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我是中國人》教案

《我是中國人》教案

時間:2024-09-29 17:23:10 教案 我要投稿

《我是中國人》教案15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我是中國人》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是中國人》教案15篇

《我是中國人》教案1

  主題區(qū)角:

  美工區(qū):中國畫(繪畫)、京劇臉譜(手工)、美麗的建筑(刺繡)

  益智區(qū):民間游戲牌、“中國知多少”、足球入門(數(shù)學)快樂旅行(數(shù)學)

  語言區(qū):多彩的民族(閱讀)

  建構(gòu)區(qū):長城長(建構(gòu))

  角色區(qū):民族服裝真漂亮(歌舞、表演)、

  足球入門奪金牌(數(shù))

  1、材料來源:乒乓球若干;樂事暑片的塑料小抽屜若干。

  2、材料制作:在乒乓球上用記號筆寫上數(shù)字,加、減號,等于號等;在樂事小抽屜上貼上一個數(shù)字

  3、材料的玩法:幼兒根據(jù)球門(樂事小抽屜)上的數(shù)字,找到相應的足球擺成一道數(shù)學題,放進球門內(nèi),其答案正好為球門上的數(shù)字。

  4、材料的價值:這是一個幫助幼兒鞏固和學習10以內(nèi)加減法的操作,能讓幼兒在游戲的情景和快樂的操作中自主探索。

  快樂旅行(數(shù))

  1、材料來源:廢舊的火車票、飛機票、車票;廢舊的VCD光碟;長短兩種鋼絲發(fā)夾。

  2、材料制作:在廢舊的光碟上用數(shù)字貼紙貼上1~12 的數(shù)字制作成鐘面,再用長短不一的兩種鋼絲發(fā)夾從中間的小空中穿入變成長針和短針。

  3、材料的玩法:幼兒根據(jù)各種車票上的時間,來改變長針和短針的位置。

  4、材料的價值:“對時間的認識”是幼兒在進行“快樂旅行”時在對各種車票的探索中生成的一個活動。通過在區(qū)角游戲中的材料投放,能幫助幼兒進一步的去探索和掌握對時間的認識。

  長城長(建構(gòu))

  1、材料來源:飲料(牛奶)的軟包裝盒、煙盒、食品盒等

  2、材料玩法:根據(jù)長城的特征,幼兒利用各種廢舊的紙盒,自己來建構(gòu)長城。

  3、材料的價值:這是一個利用各種廢舊的紙盒,讓幼兒嘗試主題建構(gòu)的.一個活動。可以幫助幼兒在實際的操作中進一步了解長城的特征,也可以充分的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動手能力。

  中國畫(美工)

  1、材料來源:曲奇餅干的圓形罐子、顏料。

  2、材料制作:在餅干罐子里放上一張白紙。

  3、材料玩法:在餅干罐子里放上幾滴顏料,然后將轉(zhuǎn)動罐子,讓顏料自然的散開,或用嘴將其吹開,然后根據(jù)自己的想象進行添畫。

  4、材料價值:這是一個能讓幼兒在有趣的操作中進行大膽的想象和繪畫的活動,一幅幅充滿藝術(shù)性的繪畫作品的誕生更激發(fā)了幼兒無窮的探索欲望。

  京劇臉譜面具(美工)

  1、材料來源:一次性蛋糕盆,橡皮筋

  2、材料制作:在蛋糕盆的兩邊裝上橡皮筋,制成面具。

  3、材料玩法:根據(jù)蛋糕盆的大小,將白紙剪成若干圓形,繪制成京劇臉譜,然后將其貼在蛋糕盆的內(nèi)側(cè),在眼睛部位挖出兩個洞。幼兒將其戴在臉上,就變成一個京劇臉譜面具了。

  4、材料價值:讓幼兒自己動手制作京劇臉譜面具,幼兒做做玩玩,其樂無窮。京劇這一中國的國粹,也走近了我們的孩子。

  美麗的建筑(民間藝術(shù)刺繡)

  1、材料來源:舊窗簾布;繡花針、晴綸線

  2、材料制作:將舊的窗簾(網(wǎng)狀的)剪成手帕大小,然后用筆在上面畫上各種建筑(如:東方明珠)的外形。

  3、材料玩法:幼兒學習使用刺繡的方法,繡出各種各樣的建筑。

  4、材料價值:在“愛家鄉(xiāng)”的活動中,孩子們對我們上海的“東方明珠”、“金茂大廈”、“外灘”等等的建筑感到尤為的自豪,結(jié)合我們的民間藝術(shù)“刺繡”,孩子們嘗試留下這些永恒的美。

  人槍虎(民間游戲)

  1、材料來源:可樂或雪碧的瓶蓋

  2、材料制作:在收集的一些瓶蓋內(nèi),貼上表示獵人、老虎、槍、蜜蜂、公雞、小孩的小圖片。

  3、材料玩法:將所有的瓶蓋排在桌上(圖片往下),幼兒輪流翻瓶蓋,根據(jù)獵人、老虎、槍、蜜蜂、公雞、小孩的連環(huán)關(guān)系(獵人拿槍,槍打老虎,老虎吃小孩,小孩抱公雞,公雞吃蜜蜂,蜜蜂叮獵人),決定輸贏,贏得吃掉輸?shù)钠可w,最后誰的瓶蓋多誰贏。

  4、材料價值:這是一個我們小時候玩的民間游戲,通過游戲,讓幼兒了解我們的民間游戲,同時也進一步感受了說“家鄉(xiāng)話”的樂趣。

  民族服裝真漂亮(表演)

  1、材料來源:報紙、塑料袋、一次性桌布。

  2、材料制作:利用各種廢舊的材料,請家長協(xié)助,制作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裝、帽子等。

  3、材料玩法:幼兒穿上民族服裝,隨著各民族的音樂進行模特表演。

  4、材料價值:這是一個家園合作的活動。使我們的家長也能走進主題,支持孩子的探索與發(fā)現(xiàn)。而孩子穿上這些有趣的民族服裝,也充滿積極的表演欲望。

  中國功夫——雙截棍(表演)

  1、材料來源:舊掛歷、橡皮筋。

  2、材料制作:在一根長橡皮筋上,用舊掛歷卷上兩根小棒,中間有一定的間隔,兩頭打結(jié)固定,就變成了雙截棍。

  3、材料玩法:幼兒隨著中國功夫的音樂,嘗試自己表演“雙截棍”。

  4、材料價值:結(jié)合“中國功夫”的探索活動,繼續(xù)請家長參與制作“雙截棍”,讓孩子在表演的同時得到身體的鍛煉。

  多彩的民族(閱讀)

  1、材料來源:舊掛歷、各種不同民族的圖片資料。

  2、材料制作:將收集的各種不同民族的圖片資料,進行歸類整理,然后粘貼在舊掛歷的背面。(白色部分)

  3、材料玩法:幼兒看看講講,不同的民族的特色。

  4、材料價值:通過收集、歸類、整理、交流、分享等活動,了解不同的民族。

  中國知多少(綜合)

  1、材料來源:硬紙板,電視機紙盒。

  2、材料制作:將硬紙板剪成一條條,然后粘貼在地板上,變成一個中國地圖的迷宮,在迷宮內(nèi)貼上一些中國的標志性建筑、特產(chǎn)等。將紙盒去掉底和面,裝上一根繩子,變成一輛幼兒可以開(掛在身上)汽車。

  3、材料玩法:幼兒開著車在迷宮內(nèi)前進,尋找迷宮出路,途經(jīng)各種貼有圖片的地方,必須說出圖片的內(nèi)容,然后繼續(xù)前進,比一比誰先走出迷宮。

  4、材料價值:通過走智慧迷宮,幫助幼兒對在本主題中學到的知識進行一個綜合的運用。

  這是在大班主題活動“我是中國人”開展的過程中,圍繞主題的內(nèi)容,進行的主題區(qū)角活動。這個區(qū)角活動最大的特色在于選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廢舊材料,自己設(shè)計并制作符合幼兒興趣和需要的區(qū)角材料,有效地為主題服務,充分體現(xiàn)了環(huán)保和創(chuàng)新的理念。

《我是中國人》教案2

  1、學會用折剪的方法剪出對稱圖案的窗花。

  2、 欣賞民間剪紙,對剪紙有興趣。

  小組

  個別

  參觀二樓紅(剪紙藝術(shù)等)

  窗花若干、范樣,長條紙,正方形紙,圓形紙,示范用紙

  1、參觀二樓紅(剪紙藝術(shù)等)

  ——剛才你們看到了什么?

  ——你們還在哪里看見過窗花?為什么人們要貼窗花?

  2、欣賞窗花

  ——發(fā)現(xiàn)窗花是怎么樣的?(有什么小密密)對稱。

  ——窗花是怎么剪出來的?

  ——幼兒觀察后討論,發(fā)現(xiàn)剪紙的秘密。

  3、嘗試剪窗花。

  ——學習不同的折疊方法

  4、展示幼兒的作品。

  在孩子們觀察老師剪窗花的過程中,幾個能力較強的幼兒發(fā)現(xiàn)剪出來的花紋和折疊的方法有著直接的關(guān)系,這些秘密是孩子們在細心的觀察中自己發(fā)現(xiàn)的,所以教師要多多放手,讓孩子們自己去探索。

  敬老活動 10/11 上午 1、幼兒與老師、爺爺奶奶、同伴共同聯(lián)歡,有尊敬長輩,愛爺爺奶奶的情感。

  2、知道九月初九是重陽節(jié)也是敬老節(jié)。

  全園大活動

  邀請老人參加本次活動。

  布置好活動場地。

  為爺爺奶奶準備禮物。

  為幼兒化妝,穿上各類演出服裝。

  1、由園長發(fā)言(許老師)、居委會書記發(fā)言

  2、節(jié)目表演。

  ——中二班的小朋友想為爺爺奶奶敲敲背、捶捶腿,

  ——中三班舞蹈《小鳥飛》。

  ——中一班的寶寶們也來為爺爺奶奶們祝賀節(jié)日,請欣賞舞蹈《洗澡樂》。

  ——接下來請欣賞大二班的節(jié)目。

  ——請欣賞大班舞蹈《孔雀舞》、《鈴鼓舞》。

  ——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

  3、送甜糕。

  ——請爺爺奶奶吃蛋糕。

  由于表演的節(jié)目不多,有部分孩子沒有上臺表演,從他們的臉上我看出了他們的失望,是啊,他們都想在爺爺奶奶面前表達自己對他們問候。下一次搞這樣的活動,我應該多多體會孩子們的心情,讓更多的孩子上臺表演。

  舞龍 10/12 上午 1、發(fā)展幼兒動作敏捷、連續(xù)性。

  2、增強幼兒的合作與競爭意識。

  分組

  紙盒、彩帶、鈴鼓、音樂

  1、觀看錄象

  ——他們在干什么?他們是怎么舞龍的?

  2、欣賞舞龍

  ——舞龍中有哪些角色?(龍頭、龍身、龍尾)

  ——他們有些什么特別的地方?

  3、制作龍

  ——用紙盒、彩帶等材料做成一條龍。

  4、分組進行舞龍比賽

  ——隨音樂節(jié)奏的變化改變舞龍的姿勢,感受熱鬧的氣氛,以整個身體不斷開的“龍”為勝。

  調(diào)整開展有關(guān)神舟六號飛船上天的活動。

  扎染 10/12 下午 1、讓幼兒了解扎染是我國傳統(tǒng)的、特殊的印染工藝。

  2、體驗我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

  分組

  各種扎染品、扎染所需用品(染料、染盒、白棉布、棉線等)

  1、將幼兒引入已經(jīng)布置好的活動室,向幼兒介紹扎染工藝的來歷及文化背景。

  2、教師演示扎染工程,引起幼兒 的`制作興趣。

 。1)、任意扎

  (2)、有規(guī)則地扎(重點是將所需的圖案扎緊、扎牢、系牢)

  (3)、染制

  3、幼兒進行制作活動。

  (1)、進行必要的安全提示和制作要求。

  (2)、在教師的幫助下,完成染制過程。

  4、幼兒欣賞各自所染作品,感受染料滲透形成的花紋、圖案。

  由于扎染需要很多用品,而且工藝較為復雜,所以調(diào)整為欣賞,從欣賞中了解扎染是我國傳統(tǒng)的印染工藝。

  熱鬧的城隍廟 10/13 上午 1、觀察了解城隍廟的獨特建筑

  2、體驗城隍廟的民間文化

  集體

  外出、筆、紙

  1、參觀前要求:

  ——你們知道城隍廟的建筑和我們看到的高樓不一樣在什么地方?

  ——那里你看到有些什么民間物品和好吃的?

  2、參觀城隍廟

  ——提醒孩子將看到的可用筆記錄下來

  3、參觀后談話:

  ——你們看到了些什么?

  ——城隍廟的建筑和我們看到的高樓不一樣在什么地方?

  在城隍廟孩子們大開眼界,親眼目睹了許多人的民間藝術(shù),這比在教室里老師單純地介紹,效果要好得多。所以,要經(jīng)常帶孩子們走出幼兒園這個小教室,走進社會這個大教師。

  放風箏 10/14上午 1、體會不同性能工具的使用對配色所產(chǎn)生的效果

  2、在玩風箏、畫風箏的活動中,感受藝術(shù)活動的樂趣

  分組

  油畫筆 淡顏色的水粉顏料(淡綠、淡黃、淡藍、淡紫)

  1、觀察風箏、了解風箏

  ——觀察各種風箏造型結(jié)構(gòu),體會用對稱的方法畫輪廓

  ——欣賞、討論風箏上對稱的、五彩繽紛的圖案表現(xiàn)手法,激發(fā)表現(xiàn)美的欲望

  2、示范畫風箏

  ——教師可根據(jù)幼兒的意愿示范畫一個風箏

  3、自己操作,創(chuàng)作美麗風箏

  ——教師鼓勵幼兒創(chuàng)作不同的造型、花紋、并引導幼兒相互學習

  4、講評:找找有幾種不同造型的風箏,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和創(chuàng)作。

  由于在參觀活動中都了解,所以將此活動放在區(qū)角活動中。

  調(diào)整有關(guān)神舟六號飛船上天的活動。

  泥娃娃分家 10/14下午 1、能根據(jù)事物的不同特征進行分類。

  2、嘗試把操作的結(jié)果記錄。

  分組

  泥娃娃圖片若干套,每套有7張,有性別(3男4女),大。2大5小),1個帶帽和6個不帶帽等不同特征。

  紙筆

  1、兩人一組,觀看泥娃娃圖片,商議如何根據(jù)泥娃娃的特征分成兩家,為兩個家庭命名,并把它記錄下來。

  2、尋找泥娃娃的不同特征,嘗試分成兩家的多種方法,并進行記錄。

  1、交流各自的記錄,并在以后的操作中繼續(xù)嘗試。

  在分家這個環(huán)節(jié)上,孩子們都不覺得有困難,只是在進行記錄時,有部分孩子沒有發(fā)揮己的聰明才智,喜歡模仿別人的記錄方法,沒有創(chuàng)新。今后教師在這方面要多加努力。

《我是中國人》教案3

  *我是中國人-國旗飄飄活動目標:

  1、體驗升旗儀式,感知五星紅旗是中國的象征。萌發(fā)愛國旗,愛祖國的情感。

  2、在觀察記錄、交流發(fā)現(xiàn)的過程中有了解我們祖國的欲望,感受中國人了不起。

  活動準備:1、幼兒進行的關(guān)于"國旗"的調(diào)查表。

  2、升旗儀式的錄象片段、劉翔手舉國旗奔跑的照片。

  3、"找國旗"的.操作材料: A組:中國國旗+外國國旗 B組:彩旗+中國國旗 C組:都是紅旗但星不同活動過程:

  一、找國旗。

  幼兒自由選組,尋找五星紅旗(外國中國,都是彩旗,都是紅旗星不同)。

  交流對國旗的了解,師歸納小結(jié)國旗的特征。

  幼兒將找到的國旗插在環(huán)境創(chuàng)設(shè)里(天安門、街道、小汽車等)。

  二、觀看天安門升旗儀式,體驗。

  觀看天安門升旗儀式。在幼兒園我們什么時候升旗的?升旗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心里是怎么想的?

  除了在幼兒園升國旗,你們還在哪里看到升國旗?為什么都要升國旗呢?

  三、交流分享調(diào)查表。

  前兩天我們作了調(diào)查表,你還在哪些地方、哪些時候看到過國旗?(幼兒根據(jù)自己的調(diào)查向大家介紹自己的發(fā)現(xiàn)。)出示劉翔的照片,結(jié)合獲勝的情景激發(fā)情感:我們中國人是多么了不起啊!我們?yōu)樽约菏侵袊硕械津湴痢⒏械阶院溃?/p>

  播放"大中國"的歌曲,引發(fā)幼兒進一步了解中國的興趣。

  四、關(guān)于中國你們都想知道些什么呢?

  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一起去尋找答案,看看我們中國了不起在哪里。(如幼兒問不出,可以讓幼兒回去后自己將問題寫下來。)

《我是中國人》教案4

  內(nèi)容與要求:

  1、了解長城是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筑,是世界上最長的古建筑。

  2、加深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認識,萌發(fā)對祖國的自豪感

  材料與環(huán)境:

  1、有關(guān)長城的畫片。

  2、畫紙和筆。

  指導要點:

  一、感知交流

  ——師:小朋友們有沒有去過長城?(沒有)那你們有沒有在電視里看見過長城呢?(有或者沒有)那么我們一起來看看長城的圖片。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長城到底是什么樣子的。(請幼兒觀看長城的畫片和錄象)

  ——萬里長城是中國偉大的古建筑。它經(jīng)過好多高高的山,跨過好多省市。在古代,中國人民為了抵御敵人的侵略,修筑了我們的萬里長城,它是世界上最長的古建筑。我們?yōu)槿f里長城感到驕傲,也為我們是偉大的中國人而感到驕傲!

  二、繪畫表現(xiàn)

  ——師:今天我們就來畫一畫長城,我們的長城是建造在一座座高山上。所以我們畫的時候也要像造長城一樣,先把一座座的.高山畫出來,然后我們沿著山頂一點點的下來。記住哦,長城可不可以畫在山的外面啊?(不能)畫在外面我們的長城就不牢固了,就會倒拉!

  幼兒自主繪畫表現(xiàn),教師巡回觀察,根據(jù)幼兒的能力進行對應指導。

  三、展示分享

  請個別有代表性的幼兒來談一談自己畫的長城。請其他的幼兒也一起來點評。

  四、活動延伸

  在區(qū)域活動的美工區(qū)畫美麗雄偉的長城,教師予以指導。

《我是中國人》教案5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我國的一些主要的體育明星,知道體育活動內(nèi)容。

  2、培養(yǎng)幼兒熱愛祖國的情感,為體育明星獲得榮譽而感到自豪。

  活動難點:知道體育活動內(nèi)容。

  活動重點:了解我國的一些主要的體育明星。

  活動準備:

  收集各種反映體育明星的照片、幼兒用書《我喜歡的`體育明星》。

  活動過程:

  1、利用廢舊報紙,幼兒剪剪貼貼自己喜歡的足球運動員,說說他們的事跡,喜歡他們的理由。

  2、將幼兒材料布置在活動室的墻上——“我喜歡的運動員”。

  3、閱讀幼兒用書《我喜歡的體育明星》,知道他們?yōu)樽鎳w育事業(yè)爭得哪些榮譽。

  上午活動二

  活動名稱: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中2/4音階式旋律的特點,能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知道五星紅旗是的國旗。

  活動難點:理解2/4音階式旋律的特點。

  活動重點: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

  1、國旗一面、歌曲錄音、國歌錄音。

  2、運動員獲勝頒獎升國旗以及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儀式的錄像資料。

  活動過程:

  1、感受樂曲:

  觀看錄像,感受國旗:

  ——“你在什么地方、在哪里看見過國旗?”

  “獲獎運動員在升國旗時要做什么動作?”

  聽賞升旗樂曲,學做律動:

  (聽幼兒一邊做敬禮或注視的動作,一邊隨音樂做踏步的動作)

  2、熟悉歌詞:

  教師有表情地念歌詞。

  幼兒學習有表情地跟念歌詞。

  3、學習演唱歌曲:

  教師示范演唱。

  幼兒學習演唱以及表情處理:

  重點唱準“你早”的旋律、休止,唱出重音(您)的輕巧與歡快。

  4、給歌配動作:

  ——“我們能不能為這首歌配上一些動作?”

  教師自編一段簡單的動作(走步、敬禮等),幼兒觀賞。

  幼兒模仿或自編動作。

  上午活動三:科學發(fā)現(xiàn)室

  組織幼兒到科學發(fā)現(xiàn)室活動,引導幼兒觀察科學發(fā)現(xiàn)室中的各種物品及玩法。

《我是中國人》教案6

  生成活動來源:

  xxxx年的金秋是喜氣的,更是歡騰的,雅典奧運中國運動員的出色表現(xiàn)、F1賽事的即將到來,中秋、國慶佳節(jié)的來臨,使國人紛紛在議論著這些開心的事情,而我們的孩子顯然也沉浸在一片喜氣洋洋的歡樂氛圍中。

  奧運奪冠、嘉定迎來F1這些也成為了我們孩子討論的熱點,當奧運冠軍的凱旋而歸,劉翔、姚明、郭晶晶成了孩子心目中的英雄,于是,一個生成活動《我喜歡的運動員》產(chǎn)生了當彩車巡演到了嘉定,嘉定沸騰了,孩子們紛紛議論著自己看到的各種美麗的彩車,議論著FI的到來,由此我們的生成活動《我愛F1,我愛嘉定》應運而生了

  指南中指出:幼兒園應充分挖掘各種教育資源,關(guān)注孩子的熱點問題組織開展活動,因此我們及時捕捉到了!>

  活動過程:

  1、奧運專欄環(huán)境布置

  2、討論:我喜歡的運動員?為什么喜歡他?他什么地方了不起?他們?yōu)槭裁匆e起五星紅旗?

  3、孩子們表達表現(xiàn):自己喜歡的運動員的競技運動畫面。

  二、國慶擂臺賽

  活動目標:

  1、通過擂臺賽、民族歌舞表演等多種形式的活動,讓幼兒更多的了解中國的一些名勝古跡、特產(chǎn)、名人等,激發(fā)幼兒愛祖國的情感。

  2、給予幼兒更多的展示自我的機會,鼓勵幼兒大膽自信的表現(xiàn)和表達。

  3、培養(yǎng)幼兒注意傾聽同伴發(fā)言的好習慣,進一步激發(fā)幼兒的競爭意識。

  活動準備:搶答題與必答題的`題卡、民族服裝。

  超市特色:自主游戲

  活動過程:

  主持人

  1、宣布今天活動內(nèi)容

  2、介紹評委和嘉賓

  3、與幼兒討論后共同制定游戲規(guī)則

  一、紅色題:必答題(每組任選兩道)

  服裝表演:要說出幾號選手穿的是中國的傳統(tǒng)服裝?(馬褂、旗袍、唐裝)

  二、綠色題:搶答題(紅隊講1個,綠隊講1個,哪隊講不出來哪隊輸,哪隊重復別人的答案也輸)

  三、橙色題:共答題(每一道題目,兩組的小朋友都要回答1個答題時,另

  四|、評選最佳表現(xiàn)獎。

  三、快樂的中秋

  活動目標:

  1、認識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秋節(jié),知道其來歷及有關(guān)習俗。

  2、體驗分享、合作的快樂。

  3、能自信地在同伴面前大膽講述、表現(xiàn)。

  活動準備:

  1、有關(guān)月亮的電子圖片、動畫、故事傳說。

  2、活動前與幼兒一起布置活動室,懸掛月亮變化圖。>

  3、幼兒與老師一起準備:月餅、水果、賀卡等。

  超市特色:師幼共同布置活動室

  活動過程:

  1、猜謎:“有時落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像只圓盤,有時像把鐮刀!闭埬悴虏率鞘裁矗

  出示圖:講講月亮的變化。

  2、介紹中秋節(jié)的來歷:古時人們將一年分四個季節(jié),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個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所以叫中秋節(jié)。這天晚上,月亮最圓最亮,人們吃果實賞月,也希望生活像月亮一樣圓圓滿滿。

  師:中秋節(jié)還有很多美麗的傳說和故事,請小朋友講一講。欣賞《嫦娥奔月》的故事

  3、看看講講《月亮燈籠》

  4、討論:人們怎樣過中秋。

  5、吃月餅,共同分享快樂。

  6、互送賀卡,學說祝愿的話。

  延伸活動:鼓勵幼兒回家自制賀卡,并與同伴互送電子賀卡。

  四、我愛F1,我愛嘉定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F1賽事,知道F1將在嘉定舉行,我們要當好小東道主。

  2、愿意為F1出謀劃策,為美化嘉定做貢獻。

  活動準備:F1倒計時表、彩車巡展照片報道等

  超市特色:小組合作完成彩車建構(gòu)裝飾

  活動過程:

  一、觀看彩車巡演

  二、交流討論:你看到了哪些彩車?為什么彩車要來嘉定?

  三、分享交流:F1我知道

  四、小組活動:我們設(shè)計的彩車

《我是中國人》教案7

  內(nèi)容與要求:

  1.理解加法的意義。

  2.運用已有的數(shù)數(shù)經(jīng)驗,口算5以內(nèi)加法試題。

  活動準備:

  1.課件《節(jié)日的燈籠》。

  2.得數(shù)為5的加法算式題卡(含得數(shù))4+1=5、1+4=5、2+3=5、3+2=5,若干張5以內(nèi)加法算式題卡(無得數(shù))以及相應的得數(shù)卡。

  指導要點:

  一、憶一憶:我做的花燈

  1.教師:前面我們制作了屬于自己的花燈,想想看,什么時候要掛花燈呢?

  2.老師今天又帶來一些花燈,請小朋友一起欣賞。

  二、看一看,節(jié)日的燈籠

  1.教師播放課件【片頭】,請幼兒說說看:5個燈籠各有什么不一樣。

  2.教師:節(jié)日里掛起來的這些燈籠,不但告訴我們節(jié)日到了,也讓我們找到了它們的不一樣。今天我們

  還能用它們來學習加法的本領(lǐng)。

  三、算一算:燈籠里的數(shù)學

  1.認一認、讀一讀、找一找。

  教師出示加法算式題卡,如下:

  4+1=5 1+4=5 2+3=5 3+2=5

  教師:認一認、讀一讀這些題,找一找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吧?(都有"=""+""都有5"等。)

  2.讓加法算式題卡和5盞燈籠"做朋友"。

  教師:這些都是5的`加法題。它們要與5盞燈籠做朋友。我們怎樣才能讓它們做朋友呢?如:小朋友剛才找到了5盞燈籠里有大小的不同,那么大燈籠有幾盞?小燈籠有幾盞?它們加起來是幾盞?

  教師:我們?nèi)フ艺夷闼J識的數(shù)字的加法算式題卡,讓算式題卡和燈籠做好朋友。教師操作課件

  【大小燈籠】。

  如果按照燈籠的顏色不同,我們怎樣為算式題卡找朋友?播放【紅黃燈籠】。(也可以從燈籠有無圖案【有無圖案】、燈籠形狀【圓形方形】等方面入手。)

  3.請幼兒在找到算式題后,說一說哪個算式可以和這些燈籠做朋友?(如4個小燈籠和1個大燈籠可以與1+4=5做朋友;4個圓形燈籠和1個方形燈籠可以與4+1=5做朋友,等等)。教師邊說邊操作課件(點擊),題卡答案會展示出來,加深幼兒的印象。

  四、口算5以內(nèi)的加法試題

  1.提出問題。點擊課件【貼一貼】

  出示 4 + 1 = 5 ; 1 + 4 = 5 ; 2 + 3 = 5 ; 3 + 2 = 5 。以及 4; 3; 2; 5; 4,讓幼兒幫小明找找丟了哪些數(shù)字卡。

  教師:這里有6道試題,一道試題應該有一個得數(shù),而現(xiàn)在只有5張數(shù)字卡。那小明丟了一張數(shù)字為幾的卡片呢?

  2.算一算。

  幼兒算一道題,貼上一個得數(shù),并鼓勵幼兒說一說是怎么算出來的。教師邊根據(jù)幼兒的回答,邊操作課件,當幼兒回答正確時,點擊"答案"按鈕,給幼兒以鼓勵。

  3.等全部數(shù)字貼完后看少了哪道題的得數(shù),為小明找出丟了的卡片應該是多少?

  4.教師:謝謝大家?guī)托∶鹘鉀Q了問題,告訴他少了數(shù)字5的卡片。

  延伸活動

  為幼兒提供10以內(nèi)的加法試題卡(無得數(shù))和相應的得數(shù)卡,幼兒繼續(xù)玩計算配對游戲。

《我是中國人》教案8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對身邊所熟悉的出生地、漢語漢字、民俗民風的了解,使學生明白自己是中國人,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2、調(diào)查自己或親人的出生地,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收集資料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了解民俗等過程。

  3、通過學習卡的學習,使學生知道我們的祖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簡稱中國。

  二、教學準備:

  1、中國政區(qū)圖。

  2、課前調(diào)查自己親人的出生地。

  三、教學過程

 。ǖ谝徽n時)

  20xx.9.4星期一

  教學目標:調(diào)查自己或親人的出生地,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收集資料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了解民俗等過程。通過學習卡的學習,使學生知道我們的祖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簡稱中國。

  活動一1、說出自己親人的出生地;

  2、出示中國政區(qū)圖;

  3、在政區(qū)圖中找出自己親人的出生地;

  結(jié)論:我們都是中國人。

  活動二1、看中國人的圖片,說出他們的外貌。

  2、揭示我們的祖先是黃帝和炎帝。

  3、聽故事。

  4、4月5日祭祖。

  課后反思:學生對于自己是中國人是炎黃子孫充滿了自豪感。

 。ǖ诙n時)

  教學目標:通過學生對身邊所熟悉的出生地、漢語漢字、民俗民風的了解,使學生明白自己是中國人,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調(diào)查自己或親人的出生地,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收集資料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了解民俗等過程。

  活動三1、表演。(開學了,父母帶著自己去商店是怎樣買文具的。不準說話)

  2、談感受。

  3、再次表演(可以說話)

  4、再談感受。

  5、教師總結(jié)。漢語——聯(lián)合國使用六種關(guān)方語言之一;說普通話;

  漢字——最早的漢字。

  漢字的演變:結(jié)繩——篆刻。

  活動四1、連線。

  2、區(qū)分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和外來節(jié)日。

  3、介紹父母的生活習慣、生活方式。

  4、表演節(jié)目:(老人與孩子)說說你平時是怎樣做的。

  5、說說自己父母的生肖;

  6、生肖小故事。

  教師小結(jié)

  課后反思:學生對我國的文明很感興趣,尤其是各民族的風俗習慣更是興趣濃郁。對我國的文字有了新的認識,增加了學習漢字的興趣。

《我是中國人》教案9

  設(shè)計意圖

  20xx年9月的一天,孩子們在戶外活動時,突然天空中出現(xiàn)幾架直升飛機,飛機上還拉著國旗。孩子們興奮的叫起來,問我:“老師,這是什么飛機啊,為什么還有國旗。俊蔽腋嬖V孩子們,今年是建國70周年,這些飛機是為了十一國慶節(jié)那一天慶祝建國70周年活動演練的。這時候張鈞皓小朋友跑到我跟前說:“老師,我爸爸就去參見國慶訓練了。”只見他一邊說著一邊用右手拍拍自己的小胸脯,很是自豪。孩子們剛剛由中班升入大班,大部分幼兒自我意識比較強,對于集體榮譽感、歸屬感,和愛國情感的融入較少,根據(jù)本班幼兒實際情況與發(fā)展水平,我設(shè)計了以下教育活動。

  活動目標

  1.喜歡參與集體活動,從中體驗快樂

  2.知道自己是大興區(qū)、黃村一幼大三班的一員,有集體歸屬感和地域歸屬感

  3.能夠從自身行動做起,為建國70周年獻禮,表達愛國情感,為自己是一名中國人而感到自豪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知道自己是大興區(qū)、黃村一幼大三班的一員,有集體歸屬感和地域歸屬感

  活動難點:能夠從自身行動做起,為建國70周年獻禮,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自豪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有參加過集體活動,幼兒知道自己是中國人,對于大興標志性事物有簡單了解

  物質(zhì)準備:大三班教師、幼兒園圖片。大興新機場、念壇公園、 “燃燈者”潘月蘭老師圖片,水彩筆、紙,幼兒去天安門廣場的照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談話導入

  老師:“小朋友們,誰說一說,你是哪個班的?你是誰,”

  幼兒自由回答。

  師:“你們生活在哪個城市,哪個區(qū)的?在哪個幼兒園上學。能按照我是哪個區(qū)的哪個幼兒園哪個班的`小朋友的順序回答嘛?”

  幼兒回答:“我是大興區(qū)黃村一幼大三班的小朋友xx”

  二、基本部分

 。ㄒ唬┙處煶鍪景嗉壚蠋熣掌鹩變汗缠Q,陳老師、年老時、孫老師是大三班的老師,和小朋友們一起生活,為了讓小朋友們吃上熱乎飯,陳老師每天早晨、中午、下午都要從食堂拿飯。我們應該對陳老師說什么?

  幼兒回答:“謝謝陳老師,您辛苦了!”能生活在大三班你感覺怎么樣?

  (二)出示幼兒園照片

  教師:“這是哪?”我們生活的幼兒園,它很美,能生活在這樣的幼兒園里你們什么感覺?

  幼兒自由回答。

  (三)出示新機場圖片

  提問幼兒:“你們知道這是哪嗎?”

  大興新機場。

 。ㄋ模┙處煶鍪灸顗珗@和潘月蘭老師雕塑圖片

  請幼兒說一說大興除了有新機場,有念壇公園,還有別的區(qū)、別的地方?jīng)]有的嗎?你還知道大興有哪些其他事物。

  教師總結(jié):大興有這么多其他別人的區(qū)沒有的事物,作為大興人,生活在大興,生活在黃村一幼大三班你們感覺怎么樣?幼兒回答:“自豪”。大興現(xiàn)在能有這么多玩的地方,還有新機場供世界各國的人民乘坐,都是因為咱們中國越來越強大強大。

  (五)出示小朋友去天安門照片

  教師:“你們看一看這是什么?”

  今年是建國70周年,是祖國的生日,F(xiàn)在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祖國越來越強大,你們能為祖國做些什么呢?下面請各組小朋友討論并記錄一下,你們能為祖國做的事情。為建國70周年獻禮!

  幼兒自由記錄,派代表進行分享。

  三、結(jié)束部分

  教師總結(jié):咱們小朋友要好好學習,聽老師和爸爸媽媽的話,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幫助其他人,懂得分享,還要懂得合作,有集體榮譽感,這樣才能為今后祖國越來越繁榮奉獻自己的一點力量!做個有用的人。

  活動延伸:活動中的記錄內(nèi)容繪制成自制圖書,投到圖書區(qū)供幼兒閱讀與交流。

  活動總結(jié)

  本次活動幼兒積極主動參與其中,認真觀看圖片內(nèi)容,并能跟老師一起互動,思考提問。

  通過活動,活動目標:喜歡參與集體活動,從中體驗快樂。知道自己是大興區(qū)、黃村一幼大三班的一員,有集體歸屬感和地域歸屬感。能夠表達愛國情感,為建國70周年獻禮,為自己是一名中國人而感到自豪,三個目標基本達成。大部分幼兒能夠表達自己的愛國情感,個別幼兒在第三個目標能夠表達愛國情感還需要以后活動中教師多引導教育。

  教學準備較充分,活動中為幼兒提供寬松的氛圍與環(huán)境。當孩子們分享自己組想法時候,教師通過提問:“你們組都有誰,還有其它的內(nèi)容嗎?你們組還有其他人想說嗎?”來引導幼兒,有一個集體歸屬感。同時在幼兒分享中談及一些其他內(nèi)容的問題時,教師能有效的給予支持,如:在活動中其中一組幼兒分享內(nèi)容有一項是升國旗時要行注目禮,同時畫了一把傘,下雨時候就可以為國旗遮雨。教師肯定了幼兒想法,當時有個幼兒說,下雨了就可以把國旗降下來。對于這個孩子的回答教師沒有很好的給予指導。當時對于孩子的回答說的是:“國旗是不能隨便降的!苯o予孩子的指導不到位,應先肯定他的想法,你有保護國旗的意識很好,國旗是不能隨便降的,日出而升,日落而降,根據(jù)《國旗法》的規(guī)定,如果遇到不好的天氣,可以不升降國旗。以后活動中應充分尊重幼兒想法,給幼兒解釋清楚。

  環(huán)節(jié)設(shè)計了進行調(diào)整,幼兒分組展示時候可以以拍照形式展示,放到大屏幕上,更利于幼兒觀看。讓孩子的表達可以再充分些。

《我是中國人》教案10

  活動目標:

  1、了解祖國地域遼闊,知道祖國標志性的景物及建筑。

  2、感受祖國的雄偉和美麗,激發(fā)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3、知道10月1日是國慶節(jié),體驗慶祝國慶的歡樂情緒。

  4、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5、教幼兒養(yǎng)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

  活動一:快樂旅行

  活動目的:

  1、感受祖國風景名勝古跡的美麗。

  2、樂意與同伴交流到各地去旅行的經(jīng)驗和感受。

  3、體驗美工創(chuàng)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1、事先發(fā)動家長與幼兒一起收集有關(guān)的旅游景點圖片、門票、照片等。

  2、在活動室創(chuàng)設(shè)"旅游景區(qū)"情景。

  3、提供幼兒動手操作的美工及輔助材料(如彩色卡紙、硬紙板、高梁梗、彩條彩帶等)

  4、提供可讓幼兒作品展示的空間。

  活動指導:

  1、情景激趣。

  (1)師以導游的身份,帶幼兒進入"旅游景區(qū)",激發(fā)幼兒活動的興趣。

  (2)自由參觀:感受祖國標志性的景點及建筑,引導幼兒看一看、說一說、議一議各景點的特征。

  2、分享交流。

 。1)讓幼兒說說生活中自己外出旅游去過的地方。

 。2)引導幼兒借助旅游圖片或照片與同伴交流旅行的經(jīng)歷和感受。

 。3)借助實物投影,讓幼兒共享自己或同伴去旅游所到過的祖國的美麗山河,激發(fā)幼兒對祖國的熱愛。

  3、布置"美麗的風景名勝"展區(qū)。

 。1)教師導語:我們祖國有這么多美麗、好玩的地方,我們一起把它展示出來,讓全園的小朋友和爸爸媽媽都來瞧一瞧,好嗎?

 。2)師出示已經(jīng)過美工創(chuàng)作的風景圖片、照片,以啟發(fā)引導幼兒大膽利用美工和輔助材料進行創(chuàng)作美化照片、圖片。

 。3)介紹提供的各種輔助材料,引導幼兒先動腦想一想、議一議,自己要怎樣讓照片或圖片變得更美麗。

 。4)幼兒動手操作。

  師重點觀察、引導,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大膽運用各種輔助材料進行美工創(chuàng)作,同時,也可以引導幼兒與同伴一起合作創(chuàng)作。

  4、活動延伸:"我是小小導游"。

  請幼兒制作邀請卡邀請全園的小朋友和爸爸媽媽來參觀,幼兒則以導游的身份給客人作景區(qū)介紹。

  活動二:大中國

  活動目的:

  1、感受祖國地域遼闊廣大。

  2、嘗試用樂器表現(xiàn)音樂作品氣勢雄壯的特點,抒發(fā)愛祖國的情感。

  3、激發(fā)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

  活動準備:

  知識準備:事先在日常生活中,讓幼兒多欣賞、熟悉樂曲《大中國》。

  物質(zhì)準備:

  1、地球儀、世界地圖若干。

  2、與歌詞提及的景觀相應的課件。

  3、提供各種打擊樂器(如小鈴、圓舞板、鈴鼓、大鼓、鑼、鈸等)。

  4、樂曲《大中國》音樂磁帶1盒、節(jié)奏卡6張。

  活動指導:

  1、激發(fā)興趣。

  出示一個地球儀,引導幼兒討論: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途?你能找出我們中國在哪個位置嗎?

  2、自由探索,尋找中國。

 。1)引導幼兒以小組為單位在地球儀或世界地圖中找出"中國",啟發(fā)幼兒說說它的樣子像什么,并引導幼兒觀察比較中國與其他國家版圖,感受中國的大。

 。2)分享交流。

  結(jié)合世界地圖,與幼兒一起小結(jié):我們中國的地形圖看起來象一只美麗的雄雞,在世界上是很大的國家。

  結(jié)合課件,欣賞中國的幾大名景,感受中國遼闊的地域。

  3、欣賞歌曲《大中國》。

 。1)教師導語:有一首贊美祖國的歌曲,讓全世界的人一聽就知道我們祖國有多大、多美,你們想聽聽看嗎?

  (2)幼兒欣賞歌曲1-2遍。

  引導幼兒聽一聽、說一說聽到這首歌時的感覺,感受歌曲氣勢雄壯的特點。

  4、為歌曲選擇樂器,并進行伴奏。

 。1)出示各種樂器,引導幼兒分組討論:如何根據(jù)樂曲(歌詞、旋律)選擇適合的樂器。(提示:師逐句播放樂曲,逐句引導幼兒聽音樂選擇最適合的樂器)

  (2)幼兒分組,嘗試完整地為樂曲伴奏。

 。3)請較有代表性的兩組或三組幼兒上臺進行表演,組織全體幼兒聽一聽、議一議:你認為哪一組選擇的`樂器最恰當,伴奏得最好聽。

  (4)結(jié)合節(jié)奏卡,進行集體演奏。

  5、活動延伸:

  (1)將《大中國》、《我愛你,中國》、《祖國是座大花園》等音樂磁帶、樂器或相關(guān)的服飾、道具,放在音樂區(qū)供幼兒欣賞、伴奏和表演。

 。2)提供中國地圖樣版,讓幼兒玩拼圖的游戲。

  (3)提供中國各大風光景物、氣候、人們的生活習俗等圖書、圖片、故事盒、VCD等,放于語言區(qū),讓幼兒進一步感知中國的大。

  活動反思:

  新課標提出:“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lián)系、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音樂課應充分發(fā)揮音樂藝術(shù)特有的魅力,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審美心理特征,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nèi)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1.聽音樂打節(jié)奏

  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兩次的聽賞,目的是讓學生加深對音樂旋律的記憶,感受樂曲的節(jié)拍特點,為后面的學唱做準備。

  2.教師的范唱

  教師的范唱能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能激發(fā)學生的歌唱興趣和熱情,能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歌唱發(fā)法,所以教師的范唱是十分重要的。針對《我是中國人》這首戲歌,由于它采用了京劇中花臉的唱腔,對于女老師來范唱 這首歌曲是有難度的,效果不如錄音好。因此我在演唱中特意強調(diào)京劇的韻味,把嗓音刻意壓低一些,盡量接近于花臉的音色。其次,注重歌曲的表現(xiàn)力,聲情并茂,激發(fā)和感染學生的演唱熱情。

  3.識譜階段

  在識譜過程中,注意讓學生跟隨教師進行演唱,對于裝飾音、休止符等地方單獨進行練習,以便能夠模仿京劇的韻味,體會與其他歌曲的不同。

  4.填詞演唱

  通過反復演唱是否有裝飾音的樂句,進一步感受的韻味。特別是對“人”字的學唱,在教師的范唱中,體會拖腔的演唱方法,多次進行練習。

  5、通過欣賞現(xiàn)代京劇《紅燈記》的選段《都有一顆紅亮的心》,目的是讓學生對京劇中的板式有一個更深地了解,能夠舉一反,為進一步學習京劇打下基礎(chǔ)。

《我是中國人》教案11

  一、教材分析

  《我是人》是入學教育單元“我上學了”中的第一課。這一課是全冊書的開始,通過引導學生認識“我是人”,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書中采用圖配文的方式——天安門、五星紅旗和56個民族的孩子身著各自不同民族的服飾背著書包去上學的場景圖,配合“我是人”的文字。通過觀察和讀句子,讓學生初步了解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

  二、學情分析

  從幼兒園大班到小學一年級,這一階段的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學習活動主要是游戲。他們在閱讀方面表現(xiàn)為初步開始學習借助圖畫閱讀。在觀察能力方面,他們主要表現(xiàn)為能整體觀察畫面,并能透過圖畫知道圖畫上主要表達的內(nèi)容。與此同時,也能觀察到圖畫中的細節(jié)。因此,《我是人》一課在教學中,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觀察圖畫。圖畫中的天安門、五星紅旗,他們早已認識,而56個民族的孩子是觀察的難點,他們在觀察時會只停留在都是“小朋友”的表層,對于具體服飾所對應的民族認知上比較難,需要教師的引導。在教學時,不必拘泥于非要學生把圖中每個孩子代表的民族準確無誤地說出來,只要初步了解我國是一個有56個民族組成的多民族國家就行了。

  三、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圖畫,知道天安門和五星紅旗是我們祖國的標志,初步了解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

  2.通過聽讀句子,知道是我們的祖國,感受作為人的自豪。

  四、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學生能清楚響亮地說:“我是人”“我的祖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教學難點:初步了解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

  五、教學時數(shù)

  1課時

  六、教學準備

  1.了解班級里學生的民族所屬情況。

  七、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談話導入:同學們,首先歡迎你們進入小學開始了學習生活。今天,我們在第一次的語文課上,將要學習入學教育的第一課《我是人》。

  (板書:我是人)

  ①你知道我們的祖國,它的名字叫什么嗎?

  ②是我們祖國的名字。這個名字是簡稱,有誰知道它的全稱?

 、(板書:中華人民共和國)學生認讀祖國的全名。

 、芫毩曊f話:

  設(shè)計意圖:開門見山導入新課,讓學生明確學習任務。

  (二)學習課文

  1.認識“五星紅旗”和“天安門”。

 、儆^察書中圖畫,說一說:五星紅旗是怎樣的?

  ②你看到了怎樣的天安門?

 、垡魳罚蓜。

  我愛北京天安門,

  天安門前國旗升。

  ④“天安門”、“五星紅旗”是我們祖國的標志。你還知道我國的標志有哪些?

  (適當補充介紹:國徽、國歌)

 、輨(chuàng)設(shè)情境,模擬升旗儀式的情景。

  引導學生注視著國旗徐徐上升,在國歌聲中,向國旗行注目禮。

  ⑥:我們?yōu)樽约菏侨硕械綗o比自豪,讓我們光榮地喊出:“我是人”(板書)。作為一個人,今后我們要愛護我們的國旗、國徽,認真地唱國歌。

  2.了解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

  ①仔細觀察圖畫上人物的打扮:

  數(shù)一數(shù):圖上有幾個小朋友?

  想一想:從小朋友不同的打扮上,你認出來他們分別是什么民族的'?能說幾個就說幾個。

  說一說:認識自己的民族,用“我是()族”說話。

 。何覈且粋是由56個少數(shù)民族組成的國家。

 、谒麄儽持鴷ジ墒裁?

  他們背著書包去上學。對,我們這個單元的主題就是“我們上學了!

  設(shè)計意圖:通過觀察書上的圖畫、模擬升旗儀式、音樂律動等多元的學習活動展開教學,調(diào)動起學生的多種感官,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效率。讓學生知曉自己是人,我們愛自己的祖國,樹立學生的公民意識。

  (三)作業(yè)設(shè)計

  1.畫一畫:

  在下面的方框內(nèi),畫一畫我國的國旗、天安門。

  (國旗)(天安門)

  設(shè)計意圖:采用學生喜歡的“畫一畫”的形式,對學習知識進行復習與鞏固。

  (四)板書設(shè)計

《我是中國人》教案12

  一、教材分析

  《我是中國人》是入學教育單元“我上學了”中的第一課。這一課是全冊書的開始,通過引導學生認識“我是中國人”,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書中采用圖配文的方式——天安門、五星紅旗和56個民族的孩子身著各自不同民族的服飾背著書包去上學的場景圖,配合“我是中國人”的文字。通過觀察和讀句子,讓學生初步了解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

  二、學情分析

  從幼兒園大班到小學一年級,這一階段的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學習活動主要是游戲。他們在閱讀方面表現(xiàn)為初步開始學習借助圖畫閱讀。在觀察能力方面,他們主要表現(xiàn)為能整體觀察畫面,并能透過圖畫知道圖畫上主要表達的內(nèi)容。與此同時,也能觀察到圖畫中的細節(jié)。因此,《我是中國人》一課在教學中,主要通過圖片、視頻以及游戲等形式進行教學。天安門、五星紅旗,他們早已認識,而56個民族的孩子是觀察的`難點,可以通過觀察順序和觀察細節(jié)兩方面,突破這以難點。教學時,不必拘泥于非要學生把圖中每個孩子代表的民族準確無誤地說出來,只要初步了解我國是一個有56個民族組成的多民族國家就行了。

  三、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圖畫、欣賞視頻音樂,知道中國地圖和五星紅旗是我們祖國的標志,初步了解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

  2.通過視頻、讀句子、游戲等多種形式,知道中國是我們的祖國,感受作為中國人的自豪。

  四、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學生能清楚響亮地說:“我是中國人”“我的祖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教學難點:初步了解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激發(fā)民族自豪感。

  五、教學過程

  一、認識地圖,引入新課

  1.先后出示公雞圖片和中國地圖,對比一下,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這就是我們偉大的祖國中國,也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簡稱中國。

  2.出示拍手兒歌《中國地圖》,拍手讀兒歌。

  二、國家認同——認識中國旗

  1.出示中國地圖和國旗圖片,聯(lián)系實際說話。

  我們的祖國是中國。中國是我們的祖國。

  我國的國旗是五星紅旗。五星紅旗是我國的國旗。

  2.聯(lián)系生活說一說,你在哪兒見過國旗?

  3.游戲:動動小手貼國旗。

  4.音樂律動:《國旗國旗真美麗》。

  5.語言接龍游戲:我們都是中國人。

  三、民族認同——認識中國民族

  1.觀察書中圖片,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2.出示圖片,認識個別民族(漢族、回族)

  3.小劇場: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視頻)。

  4.游戲:我國的民族。

  四、文化認同——認識中國文字

  1.中國漢字的演變——字之初,本為畫。出示圖片,用西沃的放大鏡引導學生觀察漢字的演變過程。

  2.出示不同字體的“請”字圖片,感受漢字的意美、音美、形美。

  3.欣賞歌曲:《中國字》

  4.游戲《猜一猜》:猜一猜圖片與哪個漢字是一一對應的。

  五、情感升華——認識中國的古今

  1.中國的古代文明(視頻):古建筑、算術(shù)、中醫(yī)藥、四大發(fā)明等。

  2.中國的現(xiàn)代文明(視頻)

  海——蛟龍?zhí)、天鯤一號等;

  陸——“天眼”、高鐵等;

  空——C919大飛機、航空航天事業(yè)等。

  3.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一個將文明一直延續(xù)至今的國家,你有什么想說的?

  六、課堂小結(jié),情感朗讀

  炎黃子孫創(chuàng)造了五千年的燦爛文明,今天,我們偉大的祖國在一代代華夏兒女的努力中,依然大步向前,所以,(齊讀)我驕傲,我是中國人!

《我是中國人》教案13

  教學目標

  1. 簡單了解有關(guān)戲歌的一些知識,激學生的學習興趣。

  2. 能夠用京劇的風格韻味演唱《我是中國人》。

  3. 進一步激發(fā)對民族民間音樂的熱愛,體驗以京劇音樂為素材而創(chuàng)作的濃郁京韻,學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教學重難點

  弱起、波音、裝飾音、拖腔的唱法,初步掌握京腔歌曲的演唱。

  教學方法

  欣賞法、對比法、講解法、聽唱法、教唱法。

  教學準備

  錄音機、課件

  養(yǎng)成教育訓練點

  上課要養(yǎng)成專心聽講,積極發(fā)言,主動參與課堂活動的好習慣,并引導學生平時要養(yǎng)成收集資料的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教師用京腔向同學們問好,要求學生也用同樣的腔調(diào)向老師問好。

  提問:覺得這樣的問好與平時有什么不同?

  2.課件播放《說唱臉譜》片斷

  引出戲歌的概念。戲歌:用戲曲的音樂素材創(chuàng)作的歌曲,就叫戲歌?戲歌是戲曲這種傳統(tǒng)而古老的藝術(shù)形式與當代流行因素結(jié)合的產(chǎn)物。它是歌中有戲戲中有歌,很受大家的喜愛。

  二、新歌學習

  1.初次聆聽《我是中國人》

  學生感受歌曲情緒。

  引導學生從歌曲情緒和歌曲內(nèi)容說說對歌曲的感受。

  師:這首歌曲的情緒是熱情豪邁的,它贊揚了中華民族講文明的傳統(tǒng)美德和中國人奮發(fā)向上的精神風貌。

  2.再次聆聽感受歌曲節(jié)奏

  提問:這首戲歌的節(jié)奏有什么特點?

  學生說一說

  師:這首戲歌吸取了京劇西皮流水的特點,只有強拍沒有弱拍。在戲曲中強拍叫做板,弱拍叫做眼,這首戲歌就是有板無眼。讓我們來點著板,輕聲哼唱全曲。

  3.學生點著板輕聲哼唱全曲

  4.分句學唱解決難點

  A 第一句“我是一個中國人”比較有戲曲的特點

  按節(jié)奏讀歌詞

  跟琴學唱歌譜然后填詞

  老師加上波音范唱第一句,讓學生感受到波音

  老師講解上波音的唱法,學生練習

  還有哪一句帶有波音記號呢?學唱“炎黃子孫龍的傳人”

  總結(jié)波音使歌曲增添了戲曲的味道

  B “文明古國,更要講文明!

  〈1〉跟琴學唱歌譜然后填詞

  〈2〉老師加上倚音范唱,讓學生感受到和她們唱的有所不同

  〈3〉老師講解前倚音的唱法,學生練習

  〈4〉總結(jié)倚音也使歌曲增添了戲曲的味道

  〈5〉還有哪一句帶有倚音呢?讓我們來唱一唱.“堂堂正正”

  C 最后一句“人”字的拖腔,一共有23拍(用教唱歌譜的方法解決難點,學會后要求學生盡量做到字正腔圓。

  師:這個“人”字是一字多音,叫做拖腔,是戲曲的一大特點。請大家在老師唱歌譜的同時,邊唱邊數(shù)拍。

  學生可跟琴視唱前9小節(jié)歌譜,再唱后14小節(jié),最后23小節(jié)連起來唱,讓學生找出換氣的地方。

  D 師生接唱最后一句。

  5.跟琴完整學習歌曲

  同學們的拖腔唱得字正腔圓,就連老師都佩服你們,老師教給你們一個戲曲動作作為獎勵吧。

  師表演跑圓場并介紹戲曲演員圍著舞臺中心繞圈子,表示在長途上行走叫做跑圓場。

  學生分組表演。

  讓我們來完整的唱一遍,老師唱歌譜你來唱歌詞。

  6.休止符

  歌曲中的'八分休止符在這首戲歌中有什么作用呢?

  學生答

  對比練習

  7.有感情的演唱

  作為炎黃子孫我們都感到驕傲,讓我們帶著這種心情來唱這首歌。

  8.播放名家唱段視頻。

  從同學們的歌聲中,老師已經(jīng)感受到了你們內(nèi)心的激動,那么藝術(shù)家們是怎樣演繹同名戲歌《我是中國人》的呢?

  9.請同學們帶著各自的感受再來跟伴奏演唱一遍。

  教師評價與學生自評互評相結(jié)合。

  10.分組比賽唱

  學生評價

  三、表演唱

  學生根據(jù)前面已學過的動作邊唱邊表演。(相互學習)

  四、總結(jié)

  師:在我國眾多的戲曲劇種中,哪個劇種被稱為“國粹”?

  京劇現(xiàn)已成為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博大精深的京劇藝術(shù)深深地吸引著國內(nèi)外的朋友。我們作為炎黃子孫更應該去繼承和發(fā)揚我國的優(yōu)良文化傳統(tǒng),讓我們從唱戲歌開始,慢慢地去了解京劇,學習京劇,將來也能夠登上戲曲的舞臺一展風采。

  學生跟音樂跑圓場離開教室。

《我是中國人》教案14

  內(nèi)容與要求:

  1.感受歌曲《大中國》雄壯、有力的氣勢及其蘊涵的情感。

  2.初步了解中國的大好河山。

  活動準備:

  1.課件《大中國》。

  2.中國地圖。

  3.準備一些打擊樂器。

  指導要點:

  一、欣賞歌曲《大中國》

  1.教師播放課件【歌曲欣賞】,幼兒一邊看課件一邊欣賞歌曲《大中國》。

  2.教師:這首歌好聽嗎?聽老師再唱一遍,然后請你們告訴老師,聽了這首歌,有什么感受,好不好?

 。ń處熀团浒嗬蠋熞黄穑贿呌么驌魳菲鞔蚬(jié)奏,一邊演唱歌曲,注意唱出歌曲的氣勢雄壯、有力的特點,唱出一種自豪的情感。)

  3.教師:這首歌曲,你們聽了有什么感受?

  4.教師:我們共同的家是什么?兄弟姐妹指的`是誰?為什么兄弟姐妹很多?(中國有五十六個民族。)

  我們的家有哪些聞名的地方?哪些聞名的建筑?我們的家偉大嗎?

  二、交流與討論

  1.教師:剛才,我們說了中國的好幾個地方,你們知道他們在中國的哪里嗎?

  2.教師展示中國地圖,幼兒看地圖尋找長江、黃河、長城、珠穆朗瑪峰、青藏高原。

  4.教師播放課件【圖片欣賞】,進一步了解長江、黃河、長城、珠穆朗瑪峰、青藏高原的狀況。(主要再讓幼兒初步了解祖國壯麗的山河,不必強調(diào)幼兒能給出正確答案。)

《我是中國人》教案15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知道自己中國人。

  2、初步激發(fā)幼兒做個中國人的自豪感。

  3、訓練幼兒的觀察力和辨別能力。

  4、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培養(yǎng)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zhì)。

  活動準備:

  一面鏡子。

  掛圖“我是中國人”。

  漢語、英語錄音各一段。

  活動過程:

  引導幼兒認識自己的外貌特征,知道自己是中國人。

  請小朋友照鏡子,說說自己的外貌特征,讓幼兒知道我們都是黑頭發(fā)、黑眼睛、黃皮膚的中國人,我們的國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請幼兒看圖片,觀察外國娃娃的外貌特征,(有的是黃頭發(fā)的,有的是黑頭發(fā),有的是藍眼睛;有的是灰眼睛;有的是白皮膚,有的是黃皮膚,有的是黑皮膚……)說說他們和中國娃娃有什么不同。然后請幼兒從教學掛圖畫面上不同種族的娃娃中找出中國娃娃,并說出他們的特征來。

  請幼兒和同伴相互交談,說說對方及自己的.相貌與外國娃娃有哪些不同,加深幼兒對中國人的外貌特征的認識。

  引導幼兒了解中國的地理位置。

  請幼兒看世界地圖,,找出中國在當天上的位置,并觀察中國地圖的輪廓。

  讓幼兒知道中國很大,人口很多,有五十多億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讓幼兒了解中國的語言文字。

  放兩段錄音,一段漢語,一段英語,請幼兒說說自己聽到了什么。然后告訴幼兒我們說的語言是漢語普通話。

  請幼兒說說幼兒用書畫面上哪兒是我們國家的文字,然后告訴幼兒,我們寫的字是漢字,也叫方塊字。

  教師小結(jié)。

  幫助幼兒了解中國人在外貌形象、飲食習慣、語言文字等方面的特點。初步引發(fā)幼兒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

  活動反思:

  新課標提出:“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lián)系、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音樂課應充分發(fā)揮音樂藝術(shù)特有的魅力,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審美心理特征,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nèi)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1.聽音樂打節(jié)奏

  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兩次的聽賞,目的是讓學生加深對音樂旋律的記憶,感受樂曲的節(jié)拍特點,為后面的學唱做準備。

  2.教師的范唱

  教師的范唱能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能激發(fā)學生的歌唱興趣和熱情,能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歌唱發(fā)法,所以教師的范唱是十分重要的。針對《我是中國人》這首戲歌,由于它采用了京劇中花臉的唱腔,對于女老師來范唱 這首歌曲是有難度的,效果不如錄音好。因此我在演唱中特意強調(diào)京劇的韻味,把嗓音刻意壓低一些,盡量接近于花臉的音色。其次,注重歌曲的表現(xiàn)力,聲情并茂,激發(fā)和感染學生的演唱熱情。

  3.識譜階段

  在識譜過程中,注意讓學生跟隨教師進行演唱,對于裝飾音、休止符等地方單獨進行練習,以便能夠模仿京劇的韻味,體會與其他歌曲的不同。

  4.填詞演唱

  通過反復演唱是否有裝飾音的樂句,進一步感受的韻味。特別是對“人”字的學唱,在教師的范唱中,體會拖腔的演唱方法,多次進行練習。

  5、通過欣賞現(xiàn)代京劇《紅燈記》的選段《都有一顆紅亮的心》,目的是讓學生對京劇中的板式有一個更深地了解,能夠舉一反,為進一步學習京劇打下基礎(chǔ)。

  小百科:中國,是以華夏文明為源泉、中華文化為基礎(chǔ),并以漢族為主體民族的多民族國家,通用漢語、漢字,漢族與少數(shù)民族被統(tǒng)稱為“中華民族”,又自稱為炎黃子孫、龍的傳人。

【《我是中國人》教案】相關(guān)文章:

我是中國人教案02-26

我是中國人教案06-27

大班《我是中國人》教案02-07

(必備)我是中國人教案01-23

《我是中國人》教案(15篇)02-20

我是中國人教案15篇09-30

大班主題我是中國人教案08-23

【精品】《我是中國人》教案四篇09-28

大班社會教案:我是中國人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