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絲綢之路》優(yōu)秀教案

《絲綢之路》優(yōu)秀教案

時間:2024-10-05 23:20:34 教案 我要投稿

《絲綢之路》優(yōu)秀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絲綢之路》優(yōu)秀教案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絲綢之路》優(yōu)秀教案

《絲綢之路》優(yōu)秀教案 1

  一、激情導入

  出示絲綢之路的相關風景圖片,配樂介紹:絲綢之路在《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中被稱為是上無飛鳥,下無走獸,復無水草的蠻荒之路,可是自漢代張騫冒死開拓之后,這條崎嶇荒僻的道路上卻出現(xiàn)了隊隊商旅,悠悠駝鈴。從此,東方的文明古國和西方的許多國家便開始了不絕如縷的聯(lián)系。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近年來發(fā)起的`絲綢之路研究計劃,把絲綢之路意味深長地稱作對話之路,當代的中國人稱它為開放之路。為什么稱它是對話之路開放之路呢?今天,我們就沿著這條絲綢之路,察看一番,感受一番。

  二、再讀課文,理清思路

  1.激疑: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絲綢之路稱為對話之路,當代的中國人稱它為開放之路,那么,文中所寫的中國使者稱它為什么呢?

  2.學生尋讀課文,回答老師的提問。

  3.齊讀中國使者的話──沒想到,一條道路將遠隔千里的我們聯(lián)系在了一起,這真是一條偉大的路呀!

  4.進一步激疑:聽了這句話,你有什么想問的嗎?啟發(fā)學生多層面追問:為什么說這條道路將遠隔千里的我們聯(lián)系在一起了?聯(lián)系我們的僅僅是一條路嗎?中國使者為什么稱它為偉大的路呢?偉大體現(xiàn)在哪里?

  5.小組合作討論。要求擺出觀點,層次清晰地羅列事實以證明。

  6.鼓勵各小組陳述自己的觀點,教師在和學生的對話中相機梳理思路──友誼之路、商貿之路、文化之路、科學之路

  三、深入讀文,把握主旨

  1.感受友誼之路。

  (1)自由讀課文描寫大漢國和安息國使節(jié)見面的部分,在原來小組

《絲綢之路》優(yōu)秀教案 2

  一、教學設計思想

  教材分析

  本課的內容體現(xiàn)了世界文明傳承的空間聯(lián)系,重點介紹了我國古代最重要的對外交通線──絲綢之路,生動展現(xiàn)了它在歷史上的地位和價值。在新的時代里,古老的絲綢之路又重新煥發(fā)青春,繼續(xù)為現(xiàn)代化建設服務。

  本課內容的難度和容量并不大,因而在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充分展開聯(lián)想,就自己熟悉的問題發(fā)表見解,以提高他們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分析、運用能力。在教學方法上,堅持老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相結合,在課堂上創(chuàng)造故事情境、漫畫情境、實驗情境等方法以增強教學效果,從而激發(fā)學生想象和思考的積極性。

  教學目的

  知識與能力:通過動手繪制絲綢之路的示意圖,了解絲綢之路的概貌。了解我國古代絲路的線路、交流的內容,及其在古代經濟、文化交流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對照古代絲路,了解當代亞歐大陸橋在各國交流中的優(yōu)勢。

  過程與方法:通過讀圖,能夠分析出圖中包含的信息,并能將書本中的信息轉化到圖上;通過對古代絲路和現(xiàn)代亞歐大陸橋的學習,逐步具備對比分析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絲路的美麗風光,培養(yǎng)熱愛祖國的情感;感受中國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樹立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重點與難點

  重點:絲綢之路的歷史作用。

  難點:引導學生客觀、辨證地看待歷史現(xiàn)象。

  教學方法

  學生展示法、分析討論法、圖表講解法、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法。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繪制絲綢之路示意圖;收集絲綢之路、亞歐大陸橋、古樓蘭消失的資料圖片。

  教師準備:搜集相關資料制作成多媒體課件。

  教學手段

  多媒體教學。

  二、教學實施

 。ㄒ唬┣榫凹ぐl(fā),定向引導

  1激情導入(約1分鐘)

  以多媒體顯示一組絲路風光并配上《西游記》的主題歌曲,在學生的興奮與好奇中,提問唐僧“西天取經上大路”中的“大路”指的是什么路呢?從而導出主題——絲綢之路。

  2揭示目標(約1分鐘)

  我們剛才領略到的是今天的絲路風光,到處是沙漠,戈壁,但昔日這兒卻延伸著一條繁華的絲綢之路。這么具有西域風情、沙漠風情的絲綢之路是由誰來開辟的呢?

  (設計意圖:《西游記》是學生很感興趣的一部影片,尤其是其豪邁動聽的主題歌曲,能夠迅速地引發(fā)學生的興趣與注意力。同時,在欣賞今天的絲路風光時,可以引發(fā)學生的好奇與聯(lián)想,古代的絲綢之路又是怎樣的呢?從而引入主題。)

 。ǘ┤蝿镇寗,協(xié)作探索。

  1、自學教材、探究新知:(約3分鐘)

  讓學生閱讀P97的內容與圖,活動:

  1)綢之路是誰開辟的?什么叫絲綢之路?

  2)想你從長安出發(fā),沿絲綢之路西行,你會經過今天哪些國家和地區(qū)?同時,還經過哪些地形區(qū)?四人小組合作,小組作好記錄。

  3)作絲綢之路的路線簡圖。

  2、交流反饋,體驗成功:(約4分鐘)

  反饋學生探索收獲,讓小組選出代表上臺講解,老師和同學們給出評價與激勵,讓學生感受到成功與喜悅。并對學生探索過程中的有代有性的問題集中講解。

 。ㄔO計意圖:讓學生通過自學和實踐,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同時感受到新課程中歷史與地理知識的滲透。)

  3、循序漸進,突出重點:(約10分鐘)

  1)提問:觀察線路圖,你認為在當時我國境內的絲路上有哪些重要的城市和地區(qū)呢?

  2)活動:如果你是當時的一位商人,在敦煌你是如何交易的呢?

  提示:1你扮演哪方的商人?

  2選擇好你的貨物。

  3準備和對方商人交換什么貨物?

  學生表演(繁榮背景,如何交易,籌備干糧,水等)

  3)絲綢之路的開辟在古代有什么重大意義呢?請同學們自學課文,找出一句話來概括絲綢之路的重大作用,并找出史實來印證這句話。

  (設計意圖:在熟悉路線的基礎上,讓同學通過表演感受絲綢之路當時的盛況,再步步突出重點:當時交流的物品及絲綢之路的橋梁作用。這樣不僅讓學生有親臨其境之感,而且得出的結論也是水到渠成。)

  4深入學習,突破難點:(約10分鐘)

  1)樓蘭是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重要城市,并且曾經很輝煌,為何后來消失了呢?請根據(jù)查找的資料解釋這一現(xiàn)象。

  2)事實上,“絲綢之路”并不是只有這一條,廣義上的絲綢之路是指當時對中國與西方所有來往通道的統(tǒng)稱。除了張騫開通的官方通道“西北綠洲絲綢之路”外,你們還知道其他的絲綢之路嗎?

  3)曾經繁榮的“絲綢之路”為何會衰落下去呢?

  學生演示所查資料并討論,老師點評。

 。ㄔO計意圖: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示交流的平臺,讓學生通過展示體驗學習的樂趣,同時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組內的互助、協(xié)調能力以及小組間的競爭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主人翁意識。而且通過拓展,可以鍛煉學生查詢資料和探究歸納的能力,同時通過查詢資料來解釋歷史現(xiàn)象,使學生感受到因歷史的'、地理的因素,使絲綢之路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從而培養(yǎng)學生辨證、客觀地看待歷史現(xiàn)象的能力。)

  (三)古今對比,感悟新知(約6分鐘)

  1過渡:千余年過去了,由于航海技術的發(fā)展人們逐漸喜歡上了更為方便的海上運輸,于是曾經輝煌的絲綢之路漸漸被人們放棄,敦煌也同樣衰弱了,逐漸被人們所遺忘。但是隨著全球化發(fā)展的需要,一條新興的絲綢之路重新展現(xiàn)在了我們的眼前,那就是亞歐大陸橋。

  2展示:亞歐大陸橋資料片。

  亞歐大陸橋的簡介:新亞歐大陸橋東起江蘇連云港、山東日照等沿海港口城市,西至荷蘭鹿特丹、比利時安特衛(wèi)普等歐洲口岸,是橫跨亞歐兩大洲,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實現(xiàn)海──陸──海統(tǒng)一運輸?shù)闹揠H鐵路,經過了三十多個國家。新亞歐大陸橋的貫通,代替了昔日緩緩西行在茫茫戈壁上的駱駝隊,被稱為當代的新絲綢之路。

  3提問:那么,亞歐大陸橋與昔日的絲綢之路相比較有什么優(yōu)勢呢?在今天有著什么重要作用呢?(小組活動)

  1)經過的國家更多,到的地方更遠;

  2)交通工具:駱駝,馬──洲際鐵路,火車;

  3)節(jié)省時間,節(jié)省運費。

  4)東西方溝通:間接──直接。

  (設計意圖:通過對比,使學生感受到,亞歐大陸橋雖然不是一座真正的橋,但卻是起著橋梁的溝通作用。新亞歐大陸橋的誕生,預示著世界經濟在江河經濟、海岸經濟的基礎上,將逐步進入一個新的經濟時代——陸橋經濟時代。使學生的思維得到進一步拓展,同時也鍛練了分析對比能力。)

 。ㄋ模┱n后延伸,拓展思維(約3分鐘)

  討論:古老的絲綢之路在今天的價值。

  學生從發(fā)展旅游業(yè)角度討論──絲路旅游方興未艾。

 。ㄔO計意圖:將知識向課外延伸,培養(yǎng)學生知識的應用能力,同時,也可通過活動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

 。ㄎ澹┗仡櫩偨Y,概括要點(約2分鐘)

 。┱n后作業(yè),挑戰(zhàn)自我(約5分鐘)

  上海某中學要組織高二學生去西部領略絲路風光,請?zhí)嫠麄冊O計一條旅游線路和沿途景點介紹,看誰的方案最佳。

 。ㄆ撸┌鍟O計,知識結構。

 。ò耍┱n后反思,精益求精

  成功之處:知識的學習融入有競爭性的、學生樂于參與的活動之中,是本課最大的成功點。由于學生對事物好奇心強,又喜歡挑戰(zhàn)自我,參與活動熱情很高。

  “組內互助、組間競爭”的教學形式也是本課的一大成功之處。在挑戰(zhàn)時,學生們先在小組內模擬演練,讓每一個學生的交流能力和應用知識的能力得到加強,然后推選出最有實力的人參加全班競選,學生的集體主義感使他們群策群力,互相協(xié)作,使課堂真正成為一種合作、和諧、團結的氛圍,使學生學得開心。

  不足之處:學生查詢的資料如果再精練一點,課堂效果會更好些。

《絲綢之路》優(yōu)秀教案 3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絲綢之路》教案。讀讀記記"矗立、戎裝、匕首、貿易、芝麻"等詞語。

  2.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抓住只要內容。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了解西部燦爛的歷史,體會絲綢之路的重要作用。

  3.激發(fā)起了解西部歷史的興趣,交流有關絲綢之路的故事。

  教學理念

  1.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活的思想體驗。

  2.及時、多層次、多角度的鼓勵學生,樹立學生的信心,激發(fā)學生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引導學生獨立閱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體會絲綢之路的重大作用和作者的表達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對西部歷史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讀話引入

  1.引入

  有一條路,東起我國的漢唐古都長安,向西一直延伸到羅馬。這條路,承載著無數(shù)的駱駝和商旅;這條路,傳播了東方的古老文化;這條路,傳承了東西方的友誼和文明,它是東西文化的通道,教案《《絲綢之路》教案》。今天,讓我們一起隨著一座古樸典雅的巨型石雕。一起走進--絲綢之路。

  2.齊讀課文。

  二.閱讀課文了,交流體會

  1.自由朗讀;讀準生字。

  2.檢查預習情況。

  3.齊讀中國使者的話--沒想到,這是一條偉大的`路呀。

  4.聽了這話后。你有什么想問的嗎?

  5.小組合作討論。

  6.鼓勵各小組陳訴自己的觀點。

  三.深入課文,把握主旨

  1.感受"友誼之路"

  (1)自由讀課文描寫大漢國和安息國史,在原來小組同學發(fā)言的基礎上。進一步發(fā)掘。兩國人民友誼體現(xiàn)在什么地方?

  (2)交流、生發(fā);

  (3)小結。

  一條路,大同了隔膜,增進了了解,加深了友誼,這怎能不是一條偉大的路呢?有感情朗讀中國使者的話--到這是一條偉大的路呀。

  2.感受經濟之路:

  (1)絲綢之路是偉大之路,除了因為這是一條友誼之路,還因為這是一條經濟之路、科技之路。

  (2)讀課文第十三自然段。

  (3)為什么說這是一條經濟之路?

  小結。

  絲綢之路猶如一條彩帶,將古代亞洲歐洲非洲的古文明聯(lián)系在一起,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這怎能不是一條偉大的路呢啊?再次有感情的朗讀。

《絲綢之路》優(yōu)秀教案 4

  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絲綢之路”的歷史意義,激發(fā)學生向往古代文明,熱愛祖國西部的情感。

  2、認識本課8個生字,積累新詞和優(yōu)美的句子,搜集、交流有關絲綢之路的故事。

  課前準備

  1、搜集關于“絲綢之路”的資料。

  2、“絲綢之路”地圖。

  教學過程

  一、話說“絲綢之路”

  1、出示課題,閱讀課后的“資料袋”。

  2、學生出示搜集的關于絲綢之路的資料,向大家介紹你所了解的絲綢之路。

  二、走近“絲綢之路”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生字,把文章讀通順。

  2、默讀課文,思考:“絲綢之路”是一條怎么樣的路?在課文中尋找一句合適的話來說明。

  3、課堂交流。

  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理解,選擇不同的句子來說明“絲綢之路”,教學中可要求學生做到:

  (1)把句子讀通順。

  (2)簡要說明理由。

  學生可能會找到這些句子:

  (1)“商人們在這個東方大都市開了眼界,正滿載貨物返回故鄉(xiāng)。”——這是一條運送貨物的路。

 。2)“望著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當年絲綢之路上商旅不絕的景象,仿佛聽到了飄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駝鈴聲……”——這是一條繁忙的路。

 。3)“沒想到,一條道路將遠隔千里的我們聯(lián)系在了一起,這真是一條偉大的路呀!”——這是一條偉大的'路。

 。4)“從那以后,一隊隊駱駝上對在這漫長的商貿大道上行進……變得更加豐富多彩,美輪美奐!薄@是一條商品流通,文化交流的路。

  三、走進“絲綢之路”

  1、朗讀課文第2——13自然段,思考:課文描寫了一個怎么樣的場景?用一兩句話概括。

  2、課堂交流,指導要點:

  (1)時間:公元前115年。可以從現(xiàn)在推算時間,讓學生感受年代的久遠。

  (2)地點:伊朗高原北部。出示“絲綢之路”地圖,讓學生尋找到從西安到伊朗高原北部的路線和距離,感受到路途遙遠。

 。3)人物:安息國的將軍、中國使者。重點介紹博望侯張騫,可以從課文中的一句話“張騫在此之前,已于公元前139年和119年兩次歷盡艱險出使西域!睂,聯(lián)系課外搜集的資料向學生介紹張騫出使西域的經過和貢獻。

  (4)事情:安息國將軍熱情迎接中國使者,雙方交換禮物。

 。5)連成一兩句話說一說。

  3、默讀課文第2——13自然段,想象:安息國的將軍和中國使者見面的時候,是怎樣的場面?用一個詞語來概括。并說說從那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1)隆重。

 、僬页鲇嘘P句子:

  ◇“將軍其在高頭大馬上,身后兵馬不計其數(shù)……”

  ◇“‘列隊歡迎!’將軍發(fā)出命令。騎兵迅疾分列兩隊,一左一右,擺出夾道歡迎的陣式。樂隊奏起軍樂,人群一片歡騰!

 、谙胂螽敃r的情景,用自己的話說說。

  ③有感情地朗讀第3——7自然段。

  (2)熱情。

  ①找出有關句子:

  課文第8——12自然段。

  ②朗讀這幾個自然段。

  ③說說當時雙方為什么表現(xiàn)得這么熱情?

  ◇因為這是在迎接遠道而來的客人……

  ◇因為雙方交換了許多批次沒有見過的東西,很高興……

  ◇因為他們把東西方連接起來了……

  ……

  ④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8——12自然段。

  4、說說“絲綢之路”的歷史意義。

 。1)朗讀:“從那以后,一隊對駱駝商隊在這漫長的商貿大道上行進……變得更加豐富多彩,美輪美奐!

  (2)用自己的話概括地說說。

  四、延伸“絲綢之路”

  1、學完了課文《絲綢之路》,你有什么想說的嗎?把你想說的寫下來。

  2、想想:現(xiàn)在的我們能為“絲綢之路”做些什么?

  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做一個關于“絲綢之路”的調查小報告或者搜集資料做一份關于“絲綢之路”的介紹。

《絲綢之路》優(yōu)秀教案 5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獨立閱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體會絲綢之路的重大作用和作者的表達方法,激發(fā)了解絲綢之路和西部歷史的興趣。

  教學難點

  1、學習過渡段以及文章前后呼應的寫作手法。

  2、激發(fā)學生熱愛西部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張騫與絲綢之路》資料。

  2、學生搜集有關張騫出使西域的資料。

  教學時數(shù)1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讀讀記記“矗立、戎裝、守侯、鴕鳥、匕首、貿易、芝麻”等詞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抓住主要內容,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了解西部的燦爛歷史,體會絲綢之路的重要作用。

  3、激發(fā)學生了解西部歷史的興趣,交流有關絲綢之路的故事。

  教學過程:

  一、交流資料,引入新課。

  1 課前同學們都收集了有關張騫出使西域的資料。你們知道了有關絲綢之路的哪些知識?請拿出來我們做以交流。

  (1)小組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2)全班交流,各組互相補充,教師隨機給予評價,并對認真搜集資料的學生給予鼓勵。

  教師出示課前準備的張騫與絲綢之路的資料,使學生了解這是聯(lián)系歐亞兩洲的一條交通大道。

  2 這篇文章的題目《絲綢之路》,那么看了這個文題,你能提出哪些問題呢?

  預測:

  ﹙1﹚什么是絲綢之路?

  ﹙2﹚那是一條怎樣的路?

  ﹙3﹚圍繞絲綢之路發(fā)生過哪些故事?

  ………

  【課外與課內結合,小組合作交流,自主提出問題。這些都體現(xiàn)了新課程的要求!

  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我想,此時同學們一定迫不及待的想要到絲綢之路上看看,好,現(xiàn)在我們就一同進入課文之中。

  (教師出示課前準備的張騫與絲綢之路的資料,使學生了解這是聯(lián)系歐亞兩洲的一條交通大道,這為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提供感性的認識。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1、 自讀課文。要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自己用學過的方法解決。

  2、 讀后交流:讀了課文,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ㄗ髡呦让鑼懥岁兾魑靼彩械木扌透〉,然后闡明絲綢之路的歷史意義,最后遐想不同兩國互贈禮品的友好場面)。

  三、感悟課文,積累語言。

  學習第1、2自然段:

  1、 學生默讀課文第1、2自然段,思考:你從這兩個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體會到什么?

  2、 全班交流。教師指導學生明確以下問題:

 。1)中國的絲綢在國外有很高的知名度;

 。2)外國人把中國稱之為“絲綢之國”;

  3)從“目瞪口呆”、“贊不絕口”等人們的神態(tài)表情中能體會到中國的絲綢是多么的絢麗奪目,使人驚訝、贊嘆……

  (使同學們知道我國被外國人稱為“絲綢之國”,中國絲綢再外國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學習3―7自然段:

  1、默讀課文3―7自然段并思考以下問題:張騫在開辟絲綢之路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你從哪兒能體會到?

  2、學生小組內交流,教師巡視。

  3、全班交流。根據(jù)學生交流情況隨機指導朗讀,并且讓學生明確以下內容:

 。1)從“交通不便,沒有公路,沒有汽車和飛機……”能看出張 騫開辟絲綢之路困難重重;

  (2)從“日夜兼程”能體會出張騫為開辟絲綢之路不辭辛勞;

  (3)從“他耐心地、不露聲色地等待著、準備著”,“忍受著炎熱和干渴的煎熬……”,“歷盡千難萬險,出使西域十三年”等語句中,體會到張騫開辟絲綢之路的堅定信念以及他的深深的愛國情懷。

 。4)從“張騫向漢武帝介紹了西域各國的方位、人口、兵力、風俗、物產、相互關系以及對漢朝的態(tài)度”中我們能感受到張騫此行雖歷盡艱辛,卻也收獲頗豐。

  4、指導學生認識過渡段并體會過渡段的作用。

  (1)自讀第四自然段思考:這一自然段的前三句話和哪一自然段的意思聯(lián)系緊密?

 。2)全班交流:和第三自然段意思聯(lián)系的緊密。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話是疑問句“中國絲綢究竟是怎樣運到歐洲去的.呢?”第四自然段前三句話回答并解釋了這個問題。

 。3)設計提問: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話講了什么?和下面幾個自然段有什么關系?

 。4)全班交流:最后一句話點出張騫為開辟絲綢之路獻出了畢生的精力,后面幾個自然段則講了開辟的過程。

  (第四自然段巧妙地把開辟絲綢之路的意義和開辟絲綢之路的過程銜接起來,即前半部分講的是上面一個自然段的內容,后半部分則和下面自然段的內容有關,我們把這樣的自然段稱之為“過渡段”。)

 。5)齊讀3―5自然段,體會過渡段的作用。

  學習第8自然段:

  1、默讀第八自然段并思考:絲綢之路的作用是什么?請用――畫下來。

  2、全班交流:絲綢之路的作用――成為促進亞歐交流和人類文發(fā)展的紐帶。

  3、齊讀這一自然段,再次明確絲綢之路的作用。

  四 師生總結 ,明確文章主旨

  同學們,通過學習課文我們知道了,是張騫這位漢代偉大的探險家、外交家,用他畢生的精力,經歷了千辛萬苦,打通了絲綢之路。絲綢之路不僅是一條商路,使中國和中、西亞各國在經濟貿易方面有所往來;它更是一座友誼的橋梁,使中、西亞各國人民對我國的風俗、物產等方面有了更深的了解。它是中國的驕傲。

  五品讀文章,置留作業(yè),激起熱愛西部之情。

  絲綢之路給我國的經濟帶來許多好處,也是中國人的驕傲,回家問問爸爸、媽媽,他們對絲綢之路了解多少,把他們不知道的講一講,他們會夸獎你的。

【《絲綢之路》優(yōu)秀教案 】相關文章:

《絲綢之路》優(yōu)秀教案設計09-19

絲綢之路教案02-24

絲綢之路教案一等獎12-13

《絲綢之路》的教學反思02-19

絲綢之路教學反思02-27

絲綢之路的教學反思05-21

《絲綢之路》教學反思11-01

《絲綢之路》教學反思05-21

五年級《絲綢之路》教案8篇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