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課教案范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講課教案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講課教案范文1
師:通過上一章《信息與信息技術》的學習,我們已經(jīng)深深的意識到我們?nèi)祟惖纳骐x不開信息。
信息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和基本需求。那么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如何有效的獲取信息就是我們本章要交流的話題今天我們一塊來學習第二章第一節(jié):獲取信息的過程與方法。
。ò鍟韩@取信息的過程與方法)
咱們一起來看一張圖片
從這一頁,大家能接受到那些信息,了解到那些
好,這位女同學來說一下
生:這個女孩呢是十一歲的李月,是北川的一個孩子,在地震中受到了傷害,一只腿被截肢了。她本來是一個酷愛芭蕾舞的女孩,在別人的勸說下,終于鼓足了勇氣,繼續(xù)跳芭蕾舞
師:好,請坐
前幾天是5月12號,大家知道是什么日子嗎?
對,是四川汶川地震3周年
大家一定對三年前得汶川大地震印很深刻吧,那時候你們咱們的四川同胞遇難了人,導致了很多幸福的家庭破裂,悲痛充斥了整個中國,但是悲痛之后,我們看到的一張張堅強的面孔,這個小女孩就是其中之一,她的堅強打動了我們每個人的心
這個女孩是當時只有11歲的,災難可以毀滅他的身體,卻毀滅不了他的心靈,他在世界殘奧會的時候呢,經(jīng)過方方面面的努力,重新站了起來,經(jīng)過辛辛苦苦排練的過程,她在北京殘奧會上夢想飛翔。她終于實現(xiàn)了自己的夢想 大家看一下這個視頻,就是小李月在北京殘奧會的精彩表現(xiàn),在這里老師想告訴大家的.是,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夢想,只要堅持自己的夢想就總有一天會實現(xiàn)
好,先播到這兒,這個視頻呢,同學們可以下次再著看
那么這就是老師做的關于汶川女孩小李月的作品,我來問同學們,假如讓你去做這個作品,你會想怎么去做?
請這位同學來說
生:首先我先在大腦中想一想自己需要哪些東西,然后我再思考這些東西能從哪里找到??
師:好,請坐,老師給這位同學說的概括一下就是這四個環(huán)節(jié)了,其實呢,我們在這個信息爆炸的今天如果你掌握了正確的獲取信息方法,你的工作效率就會大大提高
我們一個環(huán)節(jié)一個環(huán)節(jié)的來看
那么老師先問大家
現(xiàn)在假如讓你去做這個作品,主題就是勇敢女孩李月,你首先會怎么做呢
生: 我首先會確定需要的信息,就是把關于小李月的所有信息我們都得收集起來 師:對。這就是第一步,制定信息需求大綱,就是勇敢女孩李月的相關所有信息的圖表,所以我們圍繞“勇敢女孩小李月”的主題,詳細我們研究制定以下內(nèi)容的內(nèi)容需求大綱:
李月地震之前的學生生活狀況,還有她每天積極的學習舞蹈的情況
李月在地震發(fā)生遇難時的情況及思想,心理活動
李月被救時的情況及思想,心理活動
李月在被救后的情況及思想,心理活動
李月跟老師學習舞蹈的情況
李月得之自己要參加奧運會開幕式跟家刻苦努力排量的情況
李月參加殘奧會開幕式
然后第二步“確定目標形式及所需載體類型”,目標形式:大家來看有以下三種類型
1論文和板報形式
2演示文稿形式
3宣傳片的形式
論文和板報形式,是以獲取文字,圖片方面的信息為主;演示文稿形式,則還要考慮聲音、視頻等類型的信息;宣傳片的形式,則主要以獲取視頻、動畫方面的信息為主。
如果同學們?nèi)プ鲇赂遗⒗钤伦髌返脑,大家想以什么形式來做呢?/p>
生:板報形式。因為我們需要大量的文字,圖片
師:這位同學說應該以電子板報的形式,因為他覺得經(jīng)過上一步內(nèi)容大綱的分析,咱們的文字,圖片比較多。還有同學有別的意見嗎?
生:我覺得演示文稿的形式也行,可以弄視頻。
師:好,這位同學又用了另一種形式——演示文稿形式。也可以,比如在演示文稿中加入采訪小李月遇難時候心里怎么想的采訪視頻,還有小李月平時刻怎么吃苦訓練的視頻。還有同學有別的想法嗎?
沒有了,好,那么另一種形式—宣傳片呢,確實不適合咱們這個例子,他一般適用于宣傳類的作品。
那么咱們接著看有哪些載體類型呢,來看一下,有
文字,圖片,視頻,聲音
咱們要做這個“勇敢小李月“主題作品的時候,要用到哪些載體呢?
生:文字,圖片,視頻
師:對,比如描述小李月心理活動,所思所想的時候,可以用大量描述性的文字,旁邊可以配相關圖片就更能吸引人了。也可以用一個視頻來介紹小李月,也可以用上面說的比如小李月排練的視頻等。
師:好,我們來看一下第三步:列出信息需求清單。
信息需求清單包括信息需求內(nèi)容,所需載體類型,成果目標形式
師:主要包括的是信息需求內(nèi)容,所需載體類型,成果目標形式。
也就是我們剛才上面所得出的,那么還是以這制作“勇敢女孩小李月“作品為例,老師給大家總結(jié)的來說一下,同學們在心里跟著老師一起說:
他的需求內(nèi)容是:
需求是小李月的所有相關信息
成果標形式是:
電子辦板報的形式,即板報形式,演示文稿形式,另外還有宣傳片形式 載體類型主要是:文字,圖片,視頻還有有的時候會用到的聲音
師:這個就是獲取信息的過程與方法的第一環(huán)節(jié)確定信息需求,我們需求都確定好了,都很明確了,我們這節(jié)課的任務就算完成了
本節(jié)課主要介紹了獲取信息的基本過程和方法中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確定信息需求,這是獲取信息的基礎,學會了怎么確定信息需求,才能將得到的信息跟好的為自己所用。
希望大家課下能好好復習總結(jié)。
課后作業(yè)
把22頁得兩個練習,選其一,確定他的信息需求
這節(jié)課就上到這了,下課。
講課教案范文2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活動中認識減法的含義。
2、會正確計算5以內(nèi)減法。
3、能根據(jù)提供的情境解決生活中的簡單的減法問題。
教學重點初步理解減法的含義
教學難點 學生能夠看圖說圖意,并能夠正確列式計算.
教學過程
一、巧設情境、激趣導入。
今天是什么日子,你們知道嗎?(中秋節(jié))對,中秋節(ji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佳節(jié)。今天智慧老人也來到了我們的課堂,它呀,給每個同學都帶了禮物!請閉上你的雙眼,伸出你的小手接受禮物吧!(生閉眼睛)智慧老人給你們每人一棵智慧樹,現(xiàn)在讓我們的智慧樹生長、發(fā)芽(師生齊做幼芽生長動作)。很快,每個同學的智慧樹上結(jié)出了5棵智慧果,你想摘幾棵,樹上還剩幾棵?(生先擺圓片,然后指名說說自己想摘幾棵,樹上還剩幾棵)
二、探究新知,學習減法。
1.初步感受減法的含義。
課件出示課本主題圖,引導觀察,
(1)笑笑也來摘果子。能說說你看到了什么嗎?(引導得出:樹上原來有5個果子,摘走了2個,還剩3個)
(2)師述:樹上本來有5個果子(板書: )被笑笑摘走了2個(
現(xiàn)在樹上還剩幾個果子呢?
(3)用手指表示笑笑摘果子的過程。
學生伸手說,老師隨學生的口述摘數(shù)5、2、3。
(4)列式。
(5)說明: 5-2=3讀作“5減2等于3”,這樣的算式叫做減法算式,中間的'“-”叫做減號,表示從總數(shù)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一部分是多少時就要用減法計算。
(6)說說5-2=3中的5、2、3分別表示什么意思?
2.鏈接生活,再次感受減法。
小組內(nèi)討論說說:在我們?nèi)粘I钪?-2=3還可以表示什么?
三、動手操作,體驗感悟。
1、分鉛筆(師拿出5枝鉛筆,獎給剛才表現(xiàn)好的同學,然后請同學說說老師做了什么?如何用減法算式表示?獎一枝說一次,并請同學們說時帶手勢。)
2、分學具(生拿出自己的學具和同桌一起邊分邊說算式)
四、新知應用,解決問題。
現(xiàn)在讓我們用所學的知道解決幾個實際問題。(課件出示課本圖片,指名說圖意,并用算式表示。)
1、取書圖。
2、小刺猬背果子。
3、小鳥摘櫻桃。
4、小老鼠偷面包。
五、玩中體驗,加深印象。
1、鱷魚吃猴子。
(右手表示猴子,五指捏攏又放開,表示小猴蕩秋千;左手五指表示鱷魚,成扁平狀,左手向右手靠攏,并夾右手手指,表示吃猴子。邊做動作邊說:“五只猴子蕩秋千,一只鱷魚游過來,啊嗚一口吃掉它;四只猴子蕩秋千,一只鱷魚游過來,啊嗚一口吃掉它……猴子不見了,到哪去了?全被鱷魚吃光光!”,邊述邊做,完成一遍動作,然后一句一句地說,并指名說說每一句如何用算式表示?)
2.手指操
(1)對數(shù)。5 的組成。(師:我出1,生:我對4,1+4=5、4+1=5)
(2)手指減法(只用一個手的五指,一同學打手勢,同桌用減法算式表示。)
(3)學生獨立完成課本五指減法圖上的內(nèi)容。
六、談談收獲、總結(jié)全課。
1、說說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生:我知道身邊有許多減法問題。師:那你知道我們身邊的哪些問題可以用減法來解決?生:比如拿走了,還剩下……你們的收獲的確很大。我們以前就知道,把兩部分合并成一部分,求總數(shù)是多少,用加法計算;今天我們又明白了,從總數(shù)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另一部分是多少,用減法計算。)
2、找找在你的周圍,哪些問題可以用減法來解決,跟同學們說一說。
七、板書設計。
摘果子
5 - 2 = 3 讀作:5減2等于3
減號
講課教案范文3
一、課程目標
情感目標:感悟不能囿于己見而驕傲自大
知識目標:掌握語言的含義及本文的主旨
能力目標:培養(yǎng)合作探究能力及分析、質(zhì)疑文本的能力
二、課程重點
1.溫習寓言的含義
2.分析文章的主旨
三、課程難點
探究這則寓言的啟示
四、課時安排:
一課時
五、教學工具;
多媒體展臺
六、教學設計
1.導入(ppt不打開):師:同學們上課之前我是獻給大家講個故事吧。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個秋天,雨水如期而至,大大小小的水流都匯入了母親河也就是黃河里,河水上漲幾乎與河岸齊平,黃河的河神就覺得自己特別的了不起,于是就昂著頭瞇著眼以一副很神氣地樣子愜意地順流東游了,到了河的盡頭時,他發(fā)現(xiàn)眼前有一片水域,放眼望怎么看也看不到盡頭,這才知道相比眼前這片海自己根本算不上什么。于是呢就很羞愧地向河神坦誠自己曾經(jīng)的無知和自己的悔悟。你們知道這個故事出自何處嗎? 生:秋水、(莊子)。
2.正式授課
溫故而知新
師:是的,(打開ppt)這是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莊子的《秋水》的節(jié)選篇。(點擊頁面至課文所在處)現(xiàn)在同學們一起有感情地朗讀和熟悉一下這篇短文。秋水12......生: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于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師:大部分同學都堵得很認真很熟練很通暢。說明同學們預習的很好。那誰能告訴老師這篇文章屬于什么體裁,給大家一個提示(ppt選擇題頁面)生:C 師:perfect,這個問題對于基礎知識扎實的你們而言簡直小菜一碟呀,寓言相對于其他問題而言最顯著的區(qū)別性呢就在于它的故事性與諷刺、勸誡說理的濃縮式結(jié)合,《》是這樣定義寓言的。怎么都成了沒醉的葫蘆心里有就是道不出呢?之前我們也學過不少的寓言,課外也讀過一些,那你們都知道哪些寓言故事,或寓言故事書呢? 生:
師:現(xiàn)在呢,我們回歸課文,看看夢中迷蝶的莊周他筆下的《秋水》
(2)緊扣文本
。1)師:請同學們再次用心閱讀這則寓言。下面我想問同學們?nèi)齻問題:使用原文簡練回答即可。第一,who,故事的主人公是誰?二。Where,發(fā)生在那里?
三、what,都發(fā)生了什么事?
。3)生1:“河伯”、“順流而東,至于北!、“以為天下之美盡在己”&“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
。4)師:同學們說她概括的`好嗎?
。5)生:好
。6)除了小說三要素的分析方法,我們也可以用傳統(tǒng)的層次分析法,那么同學們認為這篇文章分為幾層呢?
。7)生:兩層
。8)師:兩層啊,那二排二號同學認為在哪里斷開合理,各是什么意思?
(9)生:在課文可分兩層。第一層(開頭至“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寫黃河的壯闊和河伯的驕傲自滿。第二層(“順流而東行”至文末),寫河伯見到大海后自嘆弗如。
。10)Great,這位有著洞悉一切的慧眼。(教師帶頭鼓掌),看來分析文本對大家而言也不是什么難事,那么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這兩個問題(展示ppt)
。11)(12)師:(點評學生并板書)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言知其所以言?莊子想要通過這則寓言表達什么呢?
討論:1.你怎樣理解河伯對海神的那番感嘆
2、這則寓言讓你感悟到了什么?
。13)生:.....
。14)師:這位同學講的很深刻,下面老師補充整合一下,成語“望洋興嘆”就出自此文,望洋興嘆本義指在偉大的事物面前感嘆自己的藐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夠,感到無可奈何。(望洋:抬頭向上看的樣子。)河伯望洋興嘆的一番話中,包括三層意思:先是引用俗語“聞道百,以為莫己若”,批評自己“以天下之美盡在己”的狂妄自大;然后說自己曾經(jīng)不相信“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批評自己的盲目自大,如果不是看到大海的寬闊,那自己的錯誤認識則永遠得不到改正;最后,河伯認為自己的淺陋將長久地被大方之家恥笑。河伯的望洋興嘆,表明了河伯認識到自身的缺點,這點難能可貴。人難免犯錯誤(對自身的認識過高),貴在能夠改正。只有充分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才能想方設法去改正,不能夜郎自大,令人恥笑。最后一個問題呢,就留作課后作業(yè),同學要寫在作業(yè)書上,下周一交給我,并在當日課堂上,隨機抽查,不能說自己沒有任何感受。
。15)師:好,那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這節(jié)課我們都學習了什么?首先呢,是溫習并完善了我們關于寓言的人質(zhì),其次也就是今天的重點,我們學習了秋水的文本層次,并做了拓展聯(lián)系。同學們,你們覺得這節(jié)課有收獲嗎?都是什么收獲呀?期待著下節(jié)課我們會比這節(jié)課更有突破發(fā)展。下課。
。16)生:老師再見!
講課教案范文4
教學要點:
理清課文
三、四段(宴會中)的情節(jié)發(fā)展脈絡。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一節(jié)課我們在朗讀課文的基礎上借助注釋和熟知的文言知識大致理解了文意,并梳理了課文一二段的故事情節(jié),在一二段中,曹無傷告密引發(fā)了項羽的憤怒,范增的禁言更是激化了項羽和劉邦之間的矛盾。但項伯的告密卻給劉邦帶來了轉(zhuǎn)機,張良獻計,項伯易主,劉邦從而決定參加鴻門宴,那么,鴻門宴上項羽和劉邦會有怎樣劍拔弩張、刀光劍影的精彩畫面呢,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跟隨劉邦,共赴這場“鴻門盛宴”。
二、具體展開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的第三、四段并思考問題:鴻門宴上到底發(fā)生哪些精彩的情節(jié),用簡要的詞語來歸納一下。
1.劉邦謝罪,項王留飲
或:1.劉邦謝罪 2.范增舉玦,默然不應
2.項王設宴 3.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3.范增舉玦 4.樊噲闖帳,死而不避
4.樊噲救主
T:
。2)劉邦來項羽處謝罪是抱著一種怎樣的態(tài)度?是帶著真誠來的'嗎?為什么,你有什么理由?
并不誠心。迫于形勢不得不如此。而且,言辭雖恭,以“將軍”稱項羽而以“臣”自稱,更強調(diào)自己“先入關破秦”,“得復見將軍”都出于“不自愿”,僥幸而已,但卻絕不認錯,更把責任推給“小人”。ㄟ@“小人”分明指曹無傷卻故意不予道破,裝出一副全然無知的樣子。)
T:
(3)我們注意到,項羽“留沛公飲”后,司馬遷很詳細地介紹了赴宴賓客的座次,有沒有同學了解我國古代座次安排有什么講究呢?為什么作者要詳細介紹這一內(nèi)容?
按古代禮儀,帝王與臣下相對時,帝王面南,臣下面北;賓主之間相對,則為賓東向,主西向;長幼之間相對,則長者東向,幼者西向。宴席的四面座位,以東向最尊,次為南向,再次為北向,西向侍坐。鴻門宴中“項王、項伯東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劉邦,張良則為侍坐。從座位可看出雙方力量懸殊與項羽的自高自大。
T:雙方既已落座,那么這個每個人都在心懷鬼胎的宴會也就開始了,首先是誰有了動靜?對,是范增,“范增數(shù)目項王,舉所配玉玦以示者三”,三是什么意思?但項王的反應是什么?項王可謂是悠閑有余,可就是急壞了范增,所以范增下一步的動作又是什么?對,他把項莊給招來了,也就開始了鴻門宴中可以說是最精彩的一幕。(4)同學們能不能說出這一情節(jié)給后人留下了一個什么成語?項莊舞劍對情節(jié)發(fā)展有什么作用?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意思是人表面上在做某事,心中卻另有所圖!绊椡趿襞婀c飲”,情節(jié)已趨緩和,“舞劍”事件發(fā)生,形勢再度緊張起來,從而引出了“樊噲闖帳”,將故事推向高潮。
T:
(5)樊噲闖帳可謂是整個故事的高潮,作者寫樊噲闖帳的目的是什么?有沒有喧賓奪主的感覺呢?
濃墨重彩寫樊噲,既襯托了項羽、劉邦,更突出了張良。文章巧妙地把握人物關系,劉邦信而用之,項羽感其“義”,贊其“勇”,賜酒、賜彘、賜坐,張良則是“導演”兼“舞臺調(diào)度”,一切全由張良策劃,讀來絕無喧賓奪主之感。
T:
。6)有人覺得,樊噲在帳中的慷慨陳詞其實與劉邦對項伯的說辭沒什么差別,意思都是一樣的,你有什么看法?區(qū)別在哪?
兩人講話中心大體一樣,但側(cè)重點不同。劉邦側(cè)重于辯解,強調(diào)的是自己“不敢倍德”,樊噲則是理直氣壯責之以“義”,首先申明自己“死且不避”,繼而陳述秦王“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天下皆叛之”,暗中已將項羽推向了審判臺。而后明確指出懷王有約在先,沛公雖然先入咸陽,卻又“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言沛公“勞苦功高”,責項羽“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實為“亡秦之續(xù)”。
從策略上看,二者區(qū)別也明顯。劉邦之言屬于“以屈求伸”,樊噲義責項羽已是“以攻為守”了。二者有本質(zhì)區(qū)別,說話的語調(diào)語氣也自然大不一樣,朗讀課文要注意這一點。
T:課文
三、四兩段記述“鴻門宴”上劉、項雙方的激烈斗爭。劉邦謝罪,以屈求伸,矛盾緩解,范增舉玦,危機依然四伏,項莊舞劍,更是險象環(huán)生,樊唆闖帳,故事到達高潮。項羽唯恐擔當“不義”之名,損其“威”,傷其“信”,不用范增之計,終于讓劉邦借故脫逃,放虎歸山,鑄成大錯。那么,劉邦逃脫前又作了哪些部署,宴會的后續(xù)發(fā)展又是如何,我們下回分解。
【講課教案】相關文章:
講課的教案11-03
講課教案模板03-12
幼兒園講課教案02-18
小學生演講課教案09-11
高中教案教案03-05
教案中班教案09-09
教案中班教案02-23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02
小班教案安全教案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