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時間:2024-07-08 20:19:21 教案 我要投稿

高中生物教案范文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中生物教案范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中生物教案范文

高中生物教案范文1

  一、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以必修第一冊中《減數(shù)分裂和有性生殖細胞的形成》和第二冊中《遺傳的基本規(guī)律》為基礎,從學生感興趣的人類遺傳病引入,討論:紅綠色盲和抗維生素D佝僂病這兩種遺傳病為什么在遺傳表現(xiàn)上總是和性別相聯(lián)系,為什么在遺傳表現(xiàn)上與性別關聯(lián)的表現(xiàn)又不相同。伴性遺傳有什么特點。伴性遺傳規(guī)律在生產實踐中的其它應用。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通過紅綠色盲的調查培養(yǎng)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2)通過探究活動培養(yǎng)學生運用已有知識進行分析、提出假設、設法求證的科學探究能力。

 。3)能夠推理出紅綠色盲遺傳的規(guī)律,提高縝密的思維能力。

  2.能力目標

  (1)探索伴性遺傳方式的本質規(guī)律,掌握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應用人類遺傳學研究中生物統(tǒng)計的方法。

  (2)通過分工推理出紅綠色盲遺傳的規(guī)律,提高善于與他人合作與溝通的工作能力,提高研究效率。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

  (1)通過伴性遺傳的故事激發(fā)學習生命科學的興趣。

  (2)通過探究過程的體驗培養(yǎng)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

  (3)如何面對伴性遺傳疾病,培養(yǎng)正確地人生觀、價值觀,融入生命教育。

  (4)喚起發(fā)現(xiàn)人類遺傳病、探索遺傳病治療方法的社會責任。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伴性遺傳的特點

  2、難點:分析人類紅綠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遺傳的規(guī)律

  四、學情分析

  學生在前面已學過減數(shù)分裂和基因與染色體的關系,已經(jīng)掌握基因分離規(guī)律和自由組合規(guī)律。在已有知識基礎上,通過紅綠色盲的調查活動及結合課堂的探究活動,對伴性遺傳現(xiàn)象進行分析和總結。

  五、教學方法

  采用探究、討論模式結合、啟發(fā)誘導、設問答疑的教學方法。

  六、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

  課前準備:指導學生調查人群中色盲癥的發(fā)病情況和規(guī)律。指導學生通過網(wǎng)絡等途徑尋找資料與自己調查數(shù)據(jù)加以比較。讓學生調查人群中的色盲患者的家庭情況。分析調查數(shù)據(jù)可能與資料不相符的原因。注重與現(xiàn)實生活相聯(lián)系。該項準備工作可以使學生從生活中尋找與伴性遺傳有關的紅綠色盲問題進行調查、討論和學習,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問題“在人群中男女發(fā)病率不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把學生引入到觀察、分析的積極心理活動狀態(tài),使教學中紅綠色盲探究活動更能順利開展。但其中難點是學生調查情況不可估計,教師要在課前先作好相應培訓與準備工作。如教會學生設計記錄表格,有關遺傳病發(fā)病率的計算方法。

  七、課時安排:1課時

  八、教學過程

  學習階段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

  導入

  新課

  新課

  講授

  1、色盲癥的發(fā)現(xiàn)

  講述英國科學家道爾頓發(fā)現(xiàn)色盲的小故事,引導學生思考:從道爾頓發(fā)現(xiàn)色盲的小故事,你獲得了什么樣的啟示?

  提問學生

  介紹色盲知識:就是不能辨別色彩,即辨色能力喪失。紅綠色盲是一種常見的人類遺傳病,患者不能像正常人一樣區(qū)分紅色和綠色。

  2、課件顯示紅綠色盲檢查圖

  設疑:紅綠色盲是怎么遺傳的呢?

  導入新課:伴性遺傳。理解概念。

  一、伴性遺傳的特點及常見事例

  1、 特點:性染色體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狀遺傳與性別相聯(lián)系。

  2、常見實事例:(1)人類遺傳。喝祟惣t綠色盲、血友病等。

  (2)果蠅:眼色等。

  二:人類紅綠色盲癥

  1、色盲遺傳家系圖譜分析

  課件顯示紅綠色盲家系遺傳圖譜,認識系譜,分析圖譜,設計問題讓學生思考 :

  (1)對“資料分析”的兩個討論題進行討論。

  (2)總結伴性遺傳的概念、色盲基因的表示方法,填寫學案中相關內容。

  2、課件顯示人的正常色覺和紅綠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現(xiàn)型的圖表,引導學生填寫

  根據(jù)遺傳圖解,寫出Ⅰ-1和Ⅲ-6的基因型,并推測Ⅱ-3的基因型。下面我們來畫一畫他們的遺傳圖解(這里難度較大,教師可先作示范)、-1與Ⅰ-2。

  結論:生下的孩子無論是男是女,視覺都表現(xiàn)正常,沒有色盲?墒,他們的女兒卻都是攜帶者。

  Ⅱ-3與Ⅱ-4(緊接上面的圖解板書圖解)

  課件顯示鞏固練習,提問學生

  3、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婚配類型并回答,然后總結給出正確答案。

  4、強調遺傳圖解的書寫格式,在課件上邊引導學生回答邊演示兩種婚配方式的遺傳圖解

  5、通過遺傳圖解引導學生總結色盲遺傳的特點,得出“交叉遺傳”的結論。

  6、課件顯示鞏固聯(lián)系,提問學生(教師可稍作引導)。

  三、抗維生素D佝僂病

  1、基因位置

  2、遺傳特點

  四、伴性遺傳在實踐中的應用

  根據(jù)雛雞的羽毛特征來區(qū)分雌性和雄性

  知識拓展:歸納伴性遺傳的方式和特點

  [1] 伴Y遺傳:

 。1)特點:①致病基因只位于Y染色體上,無顯隱之分,患者后代中男性全為患者,患者全為男性,女性全為正常,正常的全為女性。簡記為“男全病,女全正”。②致病基因由父親傳給兒子,兒子傳給孫子,具有世代連續(xù)性。也稱限雄遺傳,簡記為“父傳子,子傳孫”。

 。2)實例:人類外耳道多毛癥。

  (3)典型希普圖

  [2] 伴X顯性遺傳:

 。1)特點:①具有連續(xù)遺傳現(xiàn)象 ②患者中 性多于 性 ③男患者的母親及女兒一定為患者,簡記為“男病,母女病”。④正常女性的父親及兒子一定正常,簡記為“女正,父子正”,⑤女性患病,其父母至少有一方患病。

 。2)實例:抗維生素D佝僂病,鐘擺型眼球震顫。

 。3)典型系譜圖

  [3] 伴X隱性遺傳

 。1)特點:①具有隔代交叉遺傳現(xiàn)象。②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③女患者的父親及女兒一定是患者,簡記為“女病,父子病”。④正常男性的母親及女兒一定正常,簡記為“男正,母女正”。⑤男患者的母親及女兒至少有一個致病基因。

 。1) 實例:人類紅綠色盲、血友病、果蠅的眼色遺傳。

  典型系譜圖

  歸納:人類伴性遺傳病判定口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聽講、思考,在老師的引導下回答

  學生看圖識別,進行自我色盲檢測。

  填學案

  學生思考,回答

  學生填寫

  學生思考回答

  學生在學案上練習寫遺傳圖解

  黑板練寫

  思考回答

  學生觀察、討論

  學生聆聽

  學生思考分析作答

  填學案

  理解各種伴性遺傳的特點,記住常見實例

  運用所學知識判斷遺傳方式

  道爾頓發(fā)現(xiàn)色盲的小故事十分生動,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體驗本節(jié)課的情感目標。認同道爾頓勇于承認自己是色盲患者,并將自己的發(fā)現(xiàn)公之于眾的獻身科學、尊重科學的精神

  通過辨認、識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設疑激發(fā)學生思考,便于新課的講授。

  探究、討論模式結合:通過家系遺傳圖譜分析遺傳現(xiàn)象→ 提出問題 →討論問題 → 提出依據(jù)釋疑 → 結論,教師進行適當?shù)囊龑,通過問題推進的辦法提高學生質疑、假設、探究的能力,體現(xiàn)本節(jié)的能力目標。

  以學生為主體,肯定學生的能力,引發(fā)繼續(xù)學習的興趣。

  講練結合,鞏固所學知識。

  培養(yǎng)學生分析歸納的能力,落實本節(jié)課的`能力目標。

  遺傳圖解的書寫格式是教學重點,在上一章已經(jīng)學習過,通過學生回答既回顧所學知識,又可聯(lián)系遺傳的基本規(guī)律等知識,使學生認識到伴性遺傳也遵循遺傳的基本規(guī)律。

  培養(yǎng)學生應用所學知識的能力,鞏固所學知識。

  通過講練結合落實學生的遺傳圖解的書寫能力,解決學生眼高手低的毛病。

  通過練習鞏固學生所學知識,培養(yǎng)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歸納伴性遺傳的方式和特點,運用所學知識判斷遺傳方式,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課堂小結

  總結本節(jié)課知識點及聯(lián)系,強調本節(jié)課的重點和難點。

  學生呼應

  幫助學生建立知識框架

  鞏固練習

  (1)一男孩是紅綠色盲患者,他的父親、祖父、外祖父也均是紅綠色盲患者,但他的母親、祖母、外祖母色覺都正常。該男孩色盲基因的傳遞來源是( A )

  A.外祖父→母親→男孩

  B.外祖母→母親→男孩

  C.祖父→父親→男孩

  D.祖母→父親→男孩

 。2)一男孩是紅綠色盲患者,但他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都不是患者。該男孩色盲基因的傳遞來源是( B )

  A.外祖父→母親→男孩

  B.外祖母→母親→男孩

  C.祖父→父親→男孩

  D.祖母→父親→男孩

  學生演練,并回答

  鞏固所學知識點。

  課后作業(yè)

  見學案

  學生練習

  鞏固所學知識

  九、板書設計

  一、伴性遺傳的特點及常見事例

  二、人類紅綠色盲癥

  三、抗維生素D佝僂病

  四、伴性遺傳在實踐中的應用

  拓展延伸:伴性遺傳的方式、特點及運用

  十、教學反思

  對“伴性遺傳”的教學設計中,不僅僅將教學目標定位于讓學生理解“伴性遺傳”的傳遞規(guī)律上,應該多引導學生問一些“為什么”,把教材中很多是結論性內容,通過問題推進的辦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探究性學習過程中可以融合資料收集、遺傳病的調查、判斷及推理,假設和論證、討論、遺傳圖譜書寫和遺傳概率計算,完成新課標確定的操作技能、信息能力和科學探究能力三個方面的能力目標。改變過去單一的接受式學習模式,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勤于動腦、樂于探究、勇于創(chuàng)新、善于合作交流的新型學習方式。

高中生物教案范文2

  一、 教學目標

  1.描述內環(huán)境的組成和理化性質,理解組織液、血漿和淋巴三者之間的關系。

  2.說明內環(huán)境是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

  3.嘗試建構人體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的物質交換模型。

  4.培養(yǎng)學生分析歸納能力、圖文轉換能力和組織合作學習能力。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1)內環(huán)境的組成和理化性質。

  (2)內環(huán)境是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

  2.教學難點

  (1)內環(huán)境的理化性質。

 。2)內環(huán)境是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

  三.教具與教法

  利用多媒體教學,講述與學生練習、討論相結合。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請大家打開課本的章首,上面一圖是雪山環(huán)境,如果把一杯水放在雪山的環(huán)境中,這杯水的溫度是低還是高,哪么在這個環(huán)境中的邊防士兵的體溫又是多少呢?下面一圖是煉鋼爐旁邊的工人,這個環(huán)境溫度如何?如果放一杯水在煉鋼爐旁邊,這杯水的溫度與放在雪山的那杯相比較那個高?煉鋼爐旁邊的工人的體溫又是多少?為什么放在雪上和煉鋼爐旁邊的水的溫度一高一低,然而在這兩個環(huán)境中的人體溫卻一直是37℃左右?

  從這節(jié)課開始我們來一起探討一下人體內的環(huán)境——人體內環(huán)境和穩(wěn)態(tài)。

  結合問題,講述新課:

  一.體內細胞生活在細胞外液中

 。ㄕ故菊n本第二頁問題探討)

  【學生思考并討論】這兩幅圖中圖1是什么細胞? 圖2是什么細胞?他們分別生活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中?

  【師生共答】圖1是血細胞,生活在血漿當中。圖2是草履蟲,是單細胞生物,直接生活在水環(huán)境當中,從水獲取營養(yǎng)物質并把代謝廢物排入水中。

  【教師講述】血漿大部分是水環(huán)境,也就是說血細胞也生活在水當中。從這兩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出,無論是單細胞生物的細胞還是多細胞生物的細胞都是生活在水中的。

  【設問】那我們知道人體也是由細胞構成,人體內的細胞是否也生活在水環(huán)境中呢?

  【學生閱讀】大家看課本P2相關信息,成年男性含水60%。成年女性含水50%。教師講述:曹雪芹曾經(jīng)說過女人是水做的。從這則資料看來男人更是水做的。也就是人體內含水量特別的多。因此我們把人體以水為基礎的液體成為體液。

  【設問】我們知道人體是由細胞構成的,組成人體的細胞(如血細胞)外有沒有液體呢?哪么細胞內呢?

  【師生共答】我們又根據(jù)體液分布的位置不同又把體液分為細胞內液和細胞外液。

  【教師提問】血液是不是體液呢?

 。ㄕ故狙航M成成分)

  【教師講述】血液包括血細胞和血細胞生活的液體環(huán)境,我們稱為血漿,簡述細胞外液的概念。

  【設問】既然血液中有細胞,那么血液是不是體液?如果不是,那么血液中的什么成分是體液呢?什么成分是細胞外液?

  【學生討論回答】血液不是體液,血細胞內的液體和血漿是體液,血漿是細胞外液。

  【教師強調】血漿存在于血細胞外,所以血漿是屬于細胞外液。血漿就構成了血細胞生存的直接環(huán)境。

  【設問】我們知道血細胞和血漿存在于血管內,哪么我們人體除了血細胞外還有很多其他細胞,哪么這些細胞生活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中呢?

 。ㄕ故菊n本P3 圖1—1)

  【教師提問】請大家看一下紅色的是什么?藍色的呢?綠色的管這些又是什么管呢?這些管內是什么呢?在這些管外還有一些細胞,這些細胞由叫什么細胞呢?這些細胞之間有間隙嗎?如果有,間隙中的液體叫什么呢?

  【教師講述】紅色和藍色管是血管,內有血液,其中紅色的是動脈毛細血管,藍色的是靜脈毛細血管。綠色的管為毛細淋巴管,管內有淋巴細胞和吞噬細胞以及淋巴液,淋巴就是他們的直接生活環(huán)境。管外的細胞為組織細胞,在細胞于細胞之間存在一些間隙,在這間隙中也充滿著液體成為組織間隙液又稱為組織液。組織液就構成組織細胞的直接生活環(huán)境。

  【教師提問】通過以上的講解,血漿、組織液、淋巴這些是不是細胞外液?

  【教師講述】血漿、組織液、淋巴這些都是細胞外液,構成了細胞生活的直接環(huán)境。這個環(huán)境與我們人體周圍的這個環(huán)境有很大的區(qū)別,細胞生活的直接環(huán)境是以水為基礎的液體,細胞生活的環(huán)境在體內,所以我們把細胞生存的環(huán)境稱為內環(huán)境。

  【教師提問】大家考慮一下細胞外液和內環(huán)境是否相同?

  【師生共答】是相同的,都是細胞生存的液體環(huán)境。

  【教師提問】血漿中水是怎樣進入細胞,細胞代謝產生的水又是怎樣進入血漿?通過課本P3 圖1—1簡述三種細胞外液的關系。

  【師生共同總結】血漿﹑組織液和淋巴(內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

  二.細胞外液的成分

  【設問】細胞外液的成分有那些呢?

  (展示P4資料分析 血漿的化學組成)

  【思考討論】P4資料分析中的討論題

  【學生回答】

  【教師總結】通過研究表明,血漿﹑組織液和淋巴成分相近但不完全相同,最主要差別在于血漿含較多蛋白質。細胞外液成分類似海水,反映生命起源于海洋。

  三.細胞外液的滲透壓和酸堿度

  【設問】我們知道細胞外液是一種液體,在化學學習時,我們沒接觸到一種液體就要了解一種液體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我們把這些統(tǒng)稱液體的理化性質。哪么細胞外液都有哪些理化性質?

  【學生閱讀】P5 細胞外液的滲透壓和酸堿度

  【師生共同總結】

  1、滲透壓:溶液中溶質的'微粒對水的吸引力。微粒數(shù)越多,吸引力就越大也就是滲透壓越大。血漿滲透壓主要與無機鹽和蛋白質的含量有關。人的血漿滲透壓約為770kPa.

  2、酸堿度: 人的PH為7.35~7.45。PH的穩(wěn)定與酸堿對物質有關。

  3、溫度:人的細胞外液的溫度一般維持在37℃左右。

  四.內環(huán)境是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

  【教師提問】我們在前面講過了細胞的直接生活環(huán)境是細胞外液又稱內環(huán)境。細胞生活所需的氧氣和營養(yǎng)物質都來自于細胞外液,那么細胞外液的氧氣和營養(yǎng)物質又是從外界吸收的,氧氣和營養(yǎng)物質是怎樣進入細胞?細胞代謝產生的二氧化碳又是怎樣排出體外?

 。ㄕ故菊n本P5 思考與討論)

  【學生回答】

  【師生共同總結】

 。ㄕ故救梭w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的物質交換模型)

  【教師強調】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細胞的氧氣和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和代謝廢物的排除都需要通過內環(huán)境,因此內環(huán)境是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

  綜合知識,本節(jié)小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要學習了體液、細胞內液、細胞外液、內環(huán)境的概念,內環(huán)境中三者之間的關系,細胞外液的成分,細胞外液的理化性質,以及外界物質如何與外界環(huán)境發(fā)生物質交換。著重要掌握體液、細胞內液、細胞外液、內環(huán)境的概念,內環(huán)境中三者之間的關系,外界物質如何與外界環(huán)境發(fā)生物質交換。

  五.課堂作業(yè)

  1、下列有關人體細胞外液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 人體內的細胞外液構成人體的內環(huán)境

  B 人體內的細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漿、組織液、淋巴

  C 人體內的所有液體統(tǒng)稱細胞外液

  D 人體內細胞通過細胞外液與環(huán)境交換物質

  2、內環(huán)境中不含 ( )

  A 血紅蛋白 B 尿素

  C 葡萄糖 D 二氧化碳

  3、血漿中的水來自 ( )

  A 組織液 B 血漿、消化道

  C 淋巴、組織液 D 消化道、組織液、淋巴

  4.人體占體液總量比例最多的是( )

  A.細胞內液 B.細胞外液

  C.血漿 D.組織液

  5.人體組織液中的氧氣要進入組織細胞中參與氧化分解有機物,需要

  通過的磷脂分子層( )

  A.2層 B.3層

  C.4層 D.6層

  6.血細胞﹑肌細胞和淋巴細胞所處的內環(huán)境分別是( )

  A.血漿﹑體液﹑體液 B.血液﹑體液﹑淋巴

  C.血漿﹑組織液﹑淋巴 D.血液﹑細胞外液﹑體液

  答案:C A D A D C

  六.板書設計

  第一章 人體的內環(huán)境與穩(wěn)態(tài)

  第1節(jié) 細胞的生活環(huán)境

  一. 體內細胞生活在細胞外液中

  細胞內液

 。ù嬖谟诩毎麅,約占2/3)

  1.體液 血漿

  細胞外液 組織液

  (存在于細胞外,約占1/3) 淋巴等

  2.內環(huán)境中血漿﹑組織液﹑淋巴三者之間的關系

  二、細胞外液的成分(血漿中的主要成分)

 。1)水,占90%

 。2)氣體,以氧氣和二氧化碳最為重要

 。3)各種無機離子,鈉、氯、鉀、碳酸根、磷酸根的量最多

 。4)有機化合物,如蛋白質、脂質、葡萄糖、核苷酸、維生素等

 。5)各種激素

  (6)細胞代謝的廢物,氨、尿酸、尿素等

  三、細胞外液的滲透壓和酸堿度

 。1)溶液的滲透壓:約770kPa

  (2)正常人血漿的PH為7.35~7.45

 。3)細胞外液的溫度一般維持在37度

  四、內環(huán)境是細胞與外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

  五.布置作業(yè):

  P6 第一大題和第二大題

  六.教學反思

  1.本節(jié)內容較多,較抽象,較難理解,因此教學過程中要運用圖片、多媒體動畫。對每個知識點要提出幾個相關的問題,組織學生討論再進行總結。這樣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內環(huán)境的組成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要利用直觀圖片引導學生識別圖中的各種結構和成分,為學生更好理解血漿﹑組織液﹑淋巴的內在聯(lián)系。

  3. 內環(huán)境是細胞與外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要以課堂討論解決知識問題、課后建構模型鞏固知識的形式呈現(xiàn),促進學生學習方法的轉變

高中生物教案范文3

  一、設計思路

  在教學中我以新課標為依據(jù),不拘泥于教材,創(chuàng)造性地重組教材,優(yōu)化課堂教學。本節(jié)的主干知識是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的過程,這是一個微觀的分子水平上的過程,學生缺乏直觀經(jīng)驗,教學中可利用多媒體動畫和物理模型模擬等,使這一內容直觀化;側枝內容是RNA的種類及遺傳密碼的概念、種類、特點等。這部分內容涉及的物質種類也比較多繁雜,我將它們置于本節(jié)課之前和之后分別講解。

  二、教學分析

  1、教材分析

  本節(jié)內容是本章的開篇,是本章學習的基礎,也是教學的難點所在,要用2課時。由于課時調整,我在上完DNA結構后直接跳躍講述基因指導蛋白質合成的內容,課程標準中與本節(jié)教學相對應的要求是:概述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案攀觥笔抢斫馑降囊螅匆髮W生能夠把握知識的內在邏輯聯(lián)系,能夠與已有的知識建立聯(lián)系,進行解釋、推斷、區(qū)分和擴展等。因此,本節(jié)教學主要是對轉錄和翻譯過程的描述,而且讓學生理解轉錄和翻譯的物質結構基礎以及二者之間的內在邏輯聯(lián)系。要達到理解層次的目標,需要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知識和觀點思考和討論相關的問題,需要運用有關DNA和RNA結構的知識,以及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進行分析;“為什么是三個堿基編碼一個氨基酸呢?”需要學生運用數(shù)學知識和方法進行分析。本節(jié)教材的另一特點是插圖多而且復雜。插圖包括結構示意圖、化學組成區(qū)別圖、轉錄過程流程圖、翻譯過程流程圖和一個mRNA分子上的多個核糖體同時合成多條肽鏈示意圖等。能否處理好教材中的插圖,是本節(jié)教學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

  2、學情分析

  學生在學習DNA分子結構后,已經(jīng)能夠建構DNA的分子模型,并掌握了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同時對DNA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想進一步探知有關DNA的其他問題,學習的欲望強烈,但是學生往往會陷入學習時明白,學完了就糊涂的困惑中。因此在每節(jié)課前都有一個復習舊知識的環(huán)節(jié),達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概述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

 。2)能運用數(shù)學方法,分析堿基與氨基酸的對應關系,理解密碼的簡并性。

  2、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觀察識圖能力,分析歸納和推理判斷的能力。讓學生能利用文字、圖表、圖解等形式,闡述轉錄和翻譯的概念、原理和過程

  3、情感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用生物學觀點認識和分析生物體生命活動的基本規(guī)律。

  四、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過程

 。2)教學難點

  遺傳信息的翻譯過程。

  五、教學策略與手段

  基于以上分析,在整體上我決定,一方面從學習目標的任務入手進行教學設計,主要完成什么是轉錄?怎么轉錄?什么是翻譯?怎么翻譯?這四個問題。另一方面調整課堂結構,不再利用傳統(tǒng)的由點到面、由局部到整體的教學敘事程序,而是采用從整體到局部,先了解全貌再深究細節(jié)的程序;在策略上,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從學生最感興趣的問題入手,設置問題串,層層設疑,激發(fā)并保持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教法上,采用多媒體課件、模型模擬等形式,把抽象、復雜、微觀的過程動態(tài)化、形象化、宏觀化。這樣有利于突出重點、分解難點,增強學生對知識點的感悟和理解,又能節(jié)省時間。但教材中的八幅圖表不能放棄不用,否則就會忽視了學生的識圖、辯圖和析圖能力的培養(yǎng);在學法指導上,采用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六、教學過程

  xxx

高中生物教案范文4

  一、教材分析

  《人類遺傳病》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遺傳與進化》第5章第3節(jié)教學內容,主要學習“人類常見遺傳病的類型”,“遺傳病的監(jiān)測和預防”和“人類基因組計劃與人體健康”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人類遺傳病及其病例

 。2)什么是遺傳病及遺傳病對人類的危害

 。3)遺傳病的監(jiān)測和預防

 。4)人類基因組計劃與人體健康

  2能力目標:

  探討人類遺傳病的監(jiān)測和預防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

  關注人類基因組計劃及其意義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人類遺傳病的主要類型。

  難點:(1)多基因遺傳病的概念。

  (2)近親結婚的含義及禁止近親結婚的原因。

  四、學情分析

  學生初中已經(jīng)學習了幾種遺傳病,教材前幾章已經(jīng)出現(xiàn)伴性遺傳病和常染色體遺傳病,所以學生對本節(jié)內容有一定基礎。另外“人類遺傳病的類型”是了解水平的內容,學生通過自學就可以達到學習目的。

  五、教學方法,

  1學案導學:見后面的學案。

  2新授課教學基本環(huán)節(jié):預習檢查、總結疑惑→情境導入、展示目標→合作探究、精講點撥→反思總結、當堂檢測→發(fā)導學案、布置預習

  六、課前準備

  教師的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制作,課前預習學案,課內探究學案,課后延伸拓展學案。

  七、課時安排:

  1課時

  八、教學過程

  (一)預習檢查、總結疑惑

  檢查落實了學生的預習情況并了解了學生的疑惑,使教學具有了針對性。

 。ǘ┣榫皩、展示目標。

  近年來,隨著醫(yī)療技術的發(fā)展和醫(yī)藥衛(wèi)生條件的改善,人類傳染性疾病已得到控制,而人的生殖細胞或受精卵里的遺傳物質在數(shù)量,結構或功能上發(fā)生改變,使由此發(fā)育成的個體患先天性遺傳病,其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卻有逐年增高的趨勢。今天,我們來學習這方面的知識。

  (三)合作探究、精講點撥。

  探究一、人類常見遺傳病的類型

  學生分組討論

  1什么是遺傳病?舉例?

 。苍鯓幼龅竭z傳病的監(jiān)測和預防?

 。呈裁词侨祟惢蚪M計劃?

  什么是遺傳病

  問:感冒發(fā)熱是不是遺傳?為什么?

  教師講述:遺傳病是由于人的生殖細胞或受精卵里遺傳物質發(fā)生改變而引起的人類遺傳性疾病,而感冒發(fā)熱是由感冒病原體引起的傳染病,兩者有著根本的區(qū)別。

  問:什么是單基因遺傳病?其遺傳方式如何?

 。1)單基因遺傳病

  單基因遺傳病是指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遺傳性疾病。致病基因有的位于常染色體上,有的位于性染色體上,有的致病基因是顯性基因,有的致病基因是隱性基因。比如軟骨發(fā)育不全是屬于常染色體上的顯性遺傳病。

  (2)多基因遺傳病

  問:多基因遺傳病和單基因遺傳病的區(qū)別是什么?

  教師講述,多基因遺傳病是由多對基因控制的人類遺傳病,它在兄弟姐妹中的發(fā)病率并不像單基因遺傳病那樣,發(fā)病比例是1/2或1/4,而遠比這個發(fā)病率要低,約為1%—10%。多基因遺傳病常表現(xiàn)出家族聚集現(xiàn)象,且比較容易受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目前已發(fā)現(xiàn)的多基因遺傳病有100多種,如唇裂、無腦兒、原發(fā)型高血壓及青少年型糖尿病等。

 。3)染色體異常遺傳病

  如果人的染色體發(fā)生異常,也可引起許多遺傳性疾病。比如染色體結構發(fā)生異常,

  人的第5號染色體部分缺失而患病,患病兒童哭聲輕,音調高,很像貓叫而取名為“貓叫綜合癥”;又比如染色體的非整倍體變異,人的第21號染色體為3條的,患者智力低下,身體發(fā)育緩慢,外眼角上斜(銀幕出示“21三體”綜合癥患兒圖),口常半張,即為“21三體”綜合癥,此患者體細胞中為47條染色,即45+XY;又比如女性中,患者缺少一條X染色體(44+X)出現(xiàn)性腺發(fā)育不良癥等等。

  問:遺傳性疾病有哪些危害,舉例說明。

  探究二、遺傳病的監(jiān)測和預防

  討論:“什么是健康的孩子?怎樣才能做到優(yōu)生”?

  教師講述:優(yōu)生就是讓每一個家庭生育出健康的孩子。為此,就應該運用遺傳學原理,改善人類遺傳素質。我們在控制人口數(shù)量增長的同時,還應該進一步提高人口的質量。

  為了達到優(yōu)生的目的,首先,要禁止近親結婚。

  問:什么是近親結婚?有什么危害?

  (出示人類《血親關系表》)。學生討論,教師歸納,最后指出禁止近親結婚是預防遺傳性疾病發(fā)生的`最簡單有效的方法。

  探究三、人類基因組計劃與人體健康

  教學引導閱讀閱書92--94頁,了解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基本內容、正負面影響,知道基因診斷、基因治療的基本知識。

  人類遺傳病主要包括單基因遺傳病、多基因遺傳病和染色體異常遺傳病三類,要知道這些病的遺傳方式及常見病癥。要提倡優(yōu)生,重點是“禁止近親結婚”,要聯(lián)系已學過的遺傳知識分析禁止近親結婚的原因,自覺宣傳優(yōu)生措施,提高優(yōu)生意識,減少遺傳性疾病,以提高我國人口素質。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

 。ㄋ模┓此伎偨Y,當堂檢測。

  教師組織學生反思總結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并進行當堂檢測。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構建知識網(wǎng)絡并對所學內容進行簡單的反饋糾正。(課堂實錄)

 。ㄎ澹┌l(fā)導學案、布置預習。

  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人類遺傳病及其病例,遺傳病的監(jiān)測和預防。在下一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第6章第一節(jié)。這節(jié)課后大家可以先預習這一部分,著重分析雜交育種和誘變育種的優(yōu)點和局限性。并完成本節(jié)的課后練習及課后延伸拓展作業(yè)。布置下節(jié)課的預習作業(yè),并對本節(jié)課鞏固提高。教師課后及時批閱本節(jié)的延伸拓展訓練。

  九、板書設計

  一、人類常見遺傳病的類型

 。1)單基因遺傳病

 。2)多基因遺傳病

 。3)染色體異常遺傳病

  二、遺傳病的監(jiān)測和預防

  三、人類基因組計劃與人體健康

  十、教學反思

  本課的設計采用了課前下發(fā)預習學案,學生預習本節(jié)內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課堂上師生主要解決重點、難點、疑點、考點、探究點以及學生學習過程中易忘、易混點等,最后進行當堂檢測,課后進行延伸拓展,以達到提高課堂效率的目的。

  本節(jié)課時間45分鐘,其中情景導入、展示目標、檢查預習5分鐘,講解人類遺傳病的類型及監(jiān)測和預防20分鐘,學生分組討論8分鐘左右,反思總結當堂檢測5分鐘左右,其余環(huán)節(jié)7分鐘,能夠完成教學內容。

  在后面的教學過程中會繼續(xù)研究本節(jié)課,爭取設計的更科學,更有利于學生的學習,也希望大家提出寶貴意見,共同完善,共同進步!

【高中生物教案】相關文章:

高中生物教案02-19

高中生物教案10-18

關于高中生物教案02-22

高中生物教案優(yōu)秀02-20

高中生物教案模板05-15

高中生物教案范文10-30

高中生物教案[優(yōu)選]03-01

有關高中生物教案11-17

高中生物教案優(yōu)秀[實用]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