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大班社會教案

大班社會教案

時間:2024-06-26 10:35:48 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的大班社會教案匯編9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社會教案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實用的大班社會教案匯編9篇

大班社會教案 篇1

  目標:

  1、通過交流調查情況,了解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和事。

  2、培養(yǎng)幼兒的同情心并樂意助人,做一個有愛心的人。

  準備:

  活動前幼兒完成需要幫助的人調查;幻燈:部分需要幫助的人的圖片資料;幼兒捐款統(tǒng)計表 ,背景音樂:《愛的奉獻》,捐款箱一只 幼兒每人準備一份零錢。

  流程:

  引出助人話題→說說自身體驗→交流調查情況→討論幫助方法→模擬捐款活動

  一、從老師休息說起,引出助人話題

  1、提問:還記得老師為何休息了兩個星期?

  2、引導幼兒小結:老師是獻血助人,這是一件光榮的'事,是一件好事。

  二、說說自身得到幫助的人和事,感受受助情感體驗。

  1、說說誰幫助過你?

  2、別人幫助你時心里怎么想?

  三、介紹交流調查情況,了解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

  1、請你們介紹一下,他們碰到了什么困難?

  2、老師也來介紹一下,我所了解到的需要幫助的人。

  3、小結:人們都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困難,需要大家互相幫助。

  四、討論幫助的方法,知道人與人之間應互相幫助

  1、我們能用什么辦法來幫助他們解決。(讓幼兒先討論,再來說)

  2、老師用幻燈介紹人們幫助別人的辦法。

  3、小結:當人們碰到困難時我們采取各種方法去幫助他們,捐款是一種最常用的方法。

  五、捐款活動,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公益活動

  1、每位幼兒一份捐款(零錢1角,5角,1元)

  2、放背景音樂(愛的奉獻):幼兒依次捐款

  3、統(tǒng)計:鼓勵幼兒平時存下零錢,將來為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獻上自己的一份愛心。

  我們來統(tǒng)計一下,今天我們一共捐了多少?

  4、算出總數。

  設計思路:

  1、從二期課改的新教材中班的主題活動《幼兒園里朋友多》中,生成新的教學內容。前期開展的《幼兒園里朋友多》的主題活動幫助幼兒體驗到朋友在一起的快樂,并逐步體會朋友的含義互相幫助,互相關心,團結友愛,分享快樂!

  2、從關心伙伴引導幼兒關心周圍的人。老師停課休息兩周,引起了幼兒極大關注和不舍。當他們知道老師是因為獻血要休息,而獻血是為了幫助別人時,他們似乎理解了,并開始關心獻血助人這個話題。家長陸續(xù)從孩子嘴里知道了老師獻血休息的消息,而且他們告訴家長,老師這樣做是幫助別人。也因為這,小朋友對老師早日回園充滿期待。于是上班后,我便在《幼兒園里朋友多》主題活動基礎上開展了延伸活動:需要幫助的人。

  3、本活動采取從幼兒調查周圍需要幫助的人入手,知道社會上還存在一些弱勢人群和困難人群,萌發(fā)他們的同情心。了解社會是一個大家庭,應該互相關心和幫助,使大家庭里的每個人都能感受溫暖。從小樹立幼兒的公民意識,培養(yǎng)幼兒的社會公德和責任意識。

  4、通過本活動引導幼兒關注周圍的人和事,在他們幼小的心里播下關愛他人的種子,樂意助人,學會感恩。知道我?guī)腿巳耍巳藥臀业牡览怼?/p>

大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成功和失敗,失敗并不可怕。

  2、體驗成功和失敗的感受,勇于面對失敗。

  3、培養(yǎng)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4、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活動準備

  1、皮球若干,獎牌若干。

  2、記錄表一張,上有圓、半圓標志;每個幼兒有自己的標記。

  活動過程

  1、玩游戲“傳球接力賽”,引導幼兒感受成功與失敗的不同心情。

  ★教師講解游戲玩法:幼兒分成若干小組站成一豎排,每人舉起雙手到頭頂依次傳球,先傳完的小組為勝利組。

  ★教師組織幼兒進行比賽,確定冠軍小組。

  ★教師給獲勝的幼兒發(fā)獎牌。

  ★教師:勝利的小朋友現(xiàn)在有什么感覺?失敗的小朋友有什么想法?

  ★幼兒表達自己對成功、失敗的感受。

  自評: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上,發(fā)現(xiàn)幼兒對開始的競爭游戲很有興致玩得好象意猶未盡。對成功和失敗的體驗談得不是很多。

  2、每位幼兒述說自己的經歷,知道每個人都會遇到成功與失敗。

  ★教師:你以前在家里、幼兒園里有過失敗的經歷嗎?如果有過,就將你的標記貼在半圓的標記下,如果沒有就貼在圓圈的標記下。

  ★幼兒在標志圖上粘貼自己的標記,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每個人都會遇到失敗。

  自評: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上,發(fā)現(xiàn)幼兒貼標記時顯得很是茫然,有的`干脆胡亂貼上幾個,問他是什么事情失敗了也講不出所以然來。

  ★請幼兒猜測教師的粘貼結果。

  ★教師在標志圖上粘貼自己的經歷,并表達自己的失敗體驗。

  ★教師:每個人都會有失敗的經歷,失敗并不可怕。

  自評: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感覺孩子對于失敗和成功的理解比較淺顯,畢竟孩子的生活經驗有限,可講的內容受到限制,交流得很少,不外乎洗碗掃地什么的。不是十分緊貼成功和失敗的概念。

  3、通過討論,引導幼兒積極面對失敗。

  ★幼兒自由討論:如果遇到失敗,應怎樣做?

  ★教師: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失敗,失敗沒關系,可以繼續(xù)努力,下次爭取勝利。

  活動延伸

  區(qū)角活動:設置棋牌游戲區(qū),并提供一些記錄紙,讓幼兒在游戲的同時自己記錄游戲結果,進一步感受游戲中有輸有贏。

  集體評議:這次活動中,發(fā)現(xiàn)開始環(huán)節(jié)幼兒對競爭游戲很感興趣,能否考慮在活動之前讓他們就玩些類似的游戲,而把第一環(huán)節(jié)的游戲環(huán)節(jié)刪掉,留更多的時間去讓孩子們交流。另外,在讓孩子貼標記時出現(xiàn)的狀況,也是由于幼兒感受不多交流不夠導致的。所以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上,是否作個調整?梢詫⒗蠋煹奶崾痉旁谇懊,然后再讓幼兒去貼標記自由交流,更為恰當。

  活動反思

  1、教學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易于激發(fā)學習的興趣。

  2、師生暢談后能讓學生初步感知,任何嘗試都像小孩學習走路一樣,是一個不斷摔倒不斷爬起來的過程,失敗是成功的起點!皩W習”部分安排了三個主要的環(huán)節(jié):故事體驗、案例印證、情景劇思辨。引導學生感受到:百折不撓,終會成功。

  3、通過航天史上失敗與成功對比的實例,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失敗是成功之母”的道理。

  4、情景劇《考試考砸了》再現(xiàn)了同學們生活中的常見事例,分析原因,引導學生獲取成功。教師事先要收集古今中外的名人偉人從失敗走向成功的故事,了解學生生活中的事例,使匯報內容更充實,更豐富。

  5、今后教師更要多給學生表現(xiàn)的機會。

大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設計背景

  經常聽到本班幼兒互相探討自己的名字,說自己的名字是誰起的,是什么意思。有時還因為名字小朋友之間出現(xiàn)不愉快的事,特設計本節(jié)課。

  活動目標

  1. 知道名字的作用。

  2. 了解姓名的組成。

  3. 體會自己名字的含義。

  4. 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 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點 難點

  重點: 知道名字的作用。

  難點: 體會名字的含義。

  活動準備

  1. 了解百家姓中的姓氏。

  2 . 向家長請教自己名字的含義。

  活動過程

  1. 教師一一點名,由此引入本節(jié)課:我們的名字。

  2. 講解名字的作用。姓名是一種代號,用來代表一個人,是區(qū)別于他人的一種標記。

  3. 利用寫好的'卡片讓幼兒了解姓名的組成。

  4. 找?guī)酌變赫f一說自己名字的含義.講解有的名字寄托著爸爸媽媽的希望,有的名字有特殊的意義…

  5 .游戲

  “請你猜猜他是誰”教師說出某個小朋友的名字的含義,請幼兒猜出姓名。

  6.讓幼兒大膽的用語言 繪畫等多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體驗成功的喜悅。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設計主要考慮讓幼兒知道名字的作用,在日常生活學習中才不至于互相拿名字開玩笑取樂,以至于發(fā)生一些不愉快。通過教學達到了這個目的,部分幼兒也知道了自己名字的含義,知道姓名的組成。但在活動中部分幼兒不積極,我想可能是游戲活動沒引起孩子的興趣,在今后備課時要考慮到這一點。

大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體驗自己長大的喜悅心情。

  2.發(fā)展幼兒在集體面前自然、大膽的口語表達能力。

  3.通過對比、展覽、講述,增強幼兒的“我長大了”的意識,知道要尊敬老師和父母的道理。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培養(yǎng)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fā)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活動準備

  媽媽、穿衣、洗腳、擦桌、掃地、給花澆水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 開始部分

  1.組織幼兒音樂律動《我的好媽媽》,集中幼兒注意力,引出主題。

  2.師:“小朋友們,我們的媽媽這么辛苦,我們在家中應該怎么做呢?”

  二、基本部分

  (一) 幼兒討論在家的情況

  師:“你們說的真好!告訴你們個小秘密,小動物幼兒園里的小烏龜也升中班了,他覺得自己一下子就長大了很多,所以他決定,不但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要做爸爸媽媽的小幫手呢!可是呢,爸爸媽媽還是什么也不讓他做,還是說,小烏龜,你還太小,太小!我想 知道你在家的時候,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會說你小嗎?為什么?他們說你小,你承認嗎?你能夠做什么?”

  (二)觀看并講述圖片

  逐一出示圖片,讓幼兒說說圖片上是什么?讓幼兒說說自己你能夠做到嗎?并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長大了,不小了。

  (三)我長大了

  1.請幼兒互相交流:現(xiàn)在學會了什么本領,取得了那些進步等。并通過演唱、跳舞等方式,進一步體驗自己長大了。

  2.肯定幼兒的進步,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成長和進步離不開誰的關心、照顧和培養(yǎng)?

  (四)學習兒歌《別說我小》

  1.老師將圖片和兒歌結合在一起,把兒歌有感情的朗讀一遍。

  2.幼兒和老師一起說兒歌,體驗成長的快樂。

  3.幼兒集體、分組個別相結合說兒歌。

  附:兒歌 別說我小

  媽媽請別說我小,

  我會穿衣和洗腳,

  也會擦桌把地掃,

  還會給花把水澆。

  我是中班小朋友,

  會做的事兒真不少。

  4.師:“兒歌里的小朋友可真棒,真是一個長大了的乖孩子。

  我相信我們中一班的小寶寶一定也會像兒歌里的好孩子一樣棒!(激發(fā)幼兒在家里和幼兒園里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的愿望。)”

  (五)我該怎么做

  1.向幼兒提出中班的一些具體的行為習慣、生活習慣等方面的要求和希望。

  2.請幼兒自己爭做班級的小主人,能夠主動提醒做得不夠好的幼兒及時改正,而不是一味盲目的向老師告狀。

  三、結束部分

  1.教師小結:“我覺得,我們中一班的小朋友是最棒的,因為,我們都長大了,不但能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能當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老師的小幫手呢!”

  2.組織幼兒給花澆水、擦桌子、刷小杯子等。

  四、活動延伸

  請家長朋友配合班級工作,在家要求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鼓勵幼兒幫助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兒。

  活動反思

  第一次執(zhí)起幼兒語言課的教鞭,心里總覺得有些忐忑不安,生怕由于教育經驗的`缺乏,教不好孩子,更怕耽誤了幼兒語言能力發(fā)展的關鍵時期,為了能使第一堂語言課上得生動有趣,給新升中班的幼兒留下深刻印象,我精心準備了我的第一堂課——《別說我小》

  1 談話激趣 通過提問“小朋友們你們平時在家哪些事情你是自己做的?”“你會幫爸爸媽媽做些什么事情?”“爸爸媽媽是如何評價你的?”激起幼兒興趣 ,讓幼兒自由發(fā)言,發(fā)展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自然地表達能力,并激發(fā)幼兒在家里幫助爸爸媽媽做事的快樂,并引出活動主題。

  總之,本節(jié)課教學活動我力求充分體現(xiàn)以下特點:以學生為主體,思維為主線的思想;充分關注學生的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對一個問題的解決不是要教師將現(xiàn)成的方法傳授給學生,而是引導學生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給學生一把在知識的海洋中行舟的槳,讓學生在積極思考,大膽嘗試,主動探索中,獲取成功并體驗成功的喜悅。

  2 欣賞兒童詩 在欣賞兒童詩之前,我利用投影儀讓幼兒看圖描述,增強幼兒記憶力。

  3 學習兒童詩 (1)根據圖片內容,集體跟隨我把詩歌朗誦3遍;并請幼兒根據詩歌內容,說一說如何用動作來表示,并將動作與詩歌內容聯(lián)系起來朗讀,進一步加深印象。(2)進行難點練習,對“說、穿、桌”分別加以重點誦讀,讓幼兒咬字準確,發(fā)準翹舌音。(3)請個別幼兒完整地有表情地朗讀詩歌

  進入新課前,我播放了我國晉西北地區(qū)土地沙化的相關音像資料,看完后讓學生暢談感受,是他們懂得我國晉西北地區(qū)環(huán)境整治工作迫在眉睫、刻不容緩。

  4主題總結!澳銈冞會做哪些事情?我們一起把它編入兒歌中!弊層變涸俅误w驗相互交流的快樂,并鼓勵幼兒,現(xiàn)在升中班了,已經長大了,可以幫助爸爸媽媽做更多事情了,學會關心和服務別人,通過行動讓幼兒體驗到長大的快樂。

  有了上一課的學習經驗,小朋友們討論開始熱烈了,在學念兒歌的過程中他們習慣了老師一句,大家一句的方式,突然讓他們用接龍的方式他們不是最習慣,但在活動過程中也在慢慢適應。

大班社會教案 篇5

  [設計思路]

  “氣筒”是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他們常常看見大人用氣筒給自行車、氣球、皮球等打氣,強烈的好奇心驅使他們躍躍欲試,想動手操作氣筒。為此,我設計本次活動,來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并在它們動手操作的基礎上,引導探索其工作原理。

  [活動目標]

  1、了解氣筒的工作原理及基本構造(進氣口、出氣口、儲氣罐)。

  2、對氣筒的工作原理感興趣,并積極參與探索活動。

  [活動準備]

  幼兒兩人一個打氣筒、碎紙、氣球、皮球、內胎、充氣玩具若干。

  [活動過程]

  1、請幼兒想辦法給玩具、氣球、皮球、內胎充氣。

 。、幼兒操作,教師適時給予幫助。

 。、提問:你是用什么辦法給玩具充氣的?幼兒回答(用嘴吹、用打氣筒)。那么你在給玩具充氣的時,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础⒁龑в變毫私鈿馔驳幕緲嬙。認識出氣口、儲氣罐(專門用來裝氣的地方)幼兒學說:儲氣罐。

 。怠⒆鰧嶒灒哼M氣口吸碎紙,幫助幼兒認識進氣口。

 。丁熒餐〗Y氣筒的工作原理:按下儲氣罐,儲氣罐里的氣就從出氣口里出來了;當我們把手松開后,氣就從進氣口里進去到儲氣罐。

  7、了解氣筒各部分的用途,激發(fā)了幼兒的探索欲望。

  提問:如果堵住出氣口,氣筒會怎樣呢?如果堵住進氣口又會怎樣呢?幼兒操作:分別用手堵住出氣口、進氣口,引導幼兒觀察并討論。提問:堵住出氣口,氣筒就怎樣了?為什么儲氣罐鼓著呢?堵住進氣口,氣筒又怎樣了?為什么儲氣罐癟著呢?

 。、小結氣筒各部分的'作用:氣筒的出氣口可以排出氣體到氣球里,使氣球變大,進氣口可以把氣體吸到儲氣罐里,儲氣罐可以儲存氣體。

  9、你還見過哪些氣筒?出示一些氣筒并學習它們的用法,繼續(xù)激發(fā)幼兒的探索欲望。

  [活動評析]

  該活動來源于日常生活之中,氣筒是幼兒常見并感興趣的工具;顒釉谔峁┯變撼浞值牟僮骰A上,引發(fā)幼兒探詢氣筒工作原理的興趣。活動過程中,體現(xiàn)了幼兒的主體性;顒咏M織具有層次性,一環(huán)緊扣一環(huán),讓幼兒在每一次的操作中,都明確操作要求,邊操作邊思考,使活動充滿趣味性,幼兒在愉快、積極的氛圍中獲取知識。

大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運用坐地鐵的生活經驗,學習計數。

  2、在掌握簡單軌道交通地圖的基礎上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活動準備:地鐵線路圖(大的一份,小的若干份),筆,小紅旗若干,建筑圖片(東方明珠等),地鐵標記圖片、記錄紙。

  活動過程:

  一、 認認地鐵線路圖

  1、拿出地鐵標記。

  提問:

  你見過這個標記嗎?這個標記表示什么意思?

  你在哪里看到過這個標記?你坐過的地鐵是幾號線呢?

  小結:軌道交通很便捷,它們可以送你去各個地方。

  2、拿出地鐵線路圖(每條軌道線旁邊有數字標志)。

  提問:

  這張軌道交通圖共有幾條地鐵線?你怎么知道的?(有數字標志)

  除了數字外,還有什么方法來區(qū)分不同的地鐵線?(顏色)

  地鐵線路圖上的圓圈表示什么?(站點)

  在交叉點上的圓圈是什么意思?(換乘站)

  3、拿出幾個上海標志性建筑(東方明珠、上海南站)。

  提問:

  上海有很多有名的建筑,這個是(東方明珠),(貼上去)坐幾號線能到?(2號線)

  還有這個是?(上海南站),(貼上去)坐幾號線能到?(1號線和三號線都可以到)

  二、看圖學乘地鐵

  1、去東方明珠

  今天長頸鹿要坐地鐵去逛逛上海了。

  提問:

  現(xiàn)在長頸鹿要從這一站出發(fā)到東方明珠,能不能告訴它要坐幾號線去東方明珠。要乘多少站?起始的圓圈要數嗎?為什么?(起點貼上小紅旗)

  小結:地鐵停下來是第一站,所以起始的.圓圈不用數。

  出示記錄紙,介紹地鐵標志表示坐幾號線,圓圈標志表示站點。

  (教師記錄)來數數看坐幾站。

  2、 去上海南站

  小熊想去上海南站(將一面紅色小旗放在起始站上),從這里這是幾號線(幼:7號線)7號線能直接到上海南站嗎?不能那怎么辦?

  換乘

  那你們告訴小熊,它可以幾號線換乘幾號線。(7號線換1號線或者3號線),那我們也把這個換乘的方法記下來。

  孩子觀察記錄紙,討論一種換乘的表示方法。(橫線或箭頭等)

  請個別幼兒來數。(7號線換3號線)教師記錄。

  還有一個方法:7號線換1號線 幼兒記錄。

  師:哪個比較快,一個是6站,它?康恼颈容^少,比較節(jié)約時間,所以換乘1號線比較快。

  三、去世博園

  1、幼兒操作

  今天還有一個朋友(小兔)要去中華藝術宮,這些地鐵都能幫助它到達世博園區(qū)嗎?請小朋友來幫幫它。

  請把乘坐的方法記錄下來。(小朋友人手一份,計數后記錄下來)

  2、教師和幼兒一起驗證結果。

  小結:地鐵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換乘路線,都可以把我們送到想去的地方。而且?康恼军c少,換乘的少,都可以幫我們節(jié)約時間,讓我們更快的到達。

大班社會教案 篇7

  活動名稱:京劇四大行當(大班)

  活動目標:鞏固幼兒對四大行當特征的了解,并能根據特征進行分類,激發(fā)幼兒對京劇表演的興趣。

  活動準備:圖片、黑板、京劇道具、磁帶

  活動環(huán)節(jié):一、游戲導入激發(fā)興趣

  1、游戲:猜猜他是誰

  你們想玩游戲嗎?

  讓我們能一下就猜出他是誰?

 。ń處熜〗Y)

  2、現(xiàn)在老師要難點的.來考考你們,行不行?

  二、嘗試分類鞏固認識

  1、你們認識他們嗎?是誰,屬于什么行當?

  為什么?

  2、后面桌子上有很多我們一起收集的照片,請你們把他送到他們的行當中去,不要送錯哦。

 。ㄓ變翰僮鳎

 。1)糾錯:看看都送得對嗎?

  (2)設疑、質疑——鞏固知識

 。悄銈兛戳诉@些照片后有什么問題嗎?)

  3、總結:我們一起里來說說,原來生中還分成老生、小生、武生(旦、凈、丑)

  三、自主裝扮表達表現(xiàn)

  京劇里的行當有那么多知識,在這里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很多京劇中的道具,你想表演誰?等會兒請你們自己選擇一樣道具,你可以練練他的動作。

  1、你想表演誰?

  2、這是什么音樂呀?

 。ㄓ變罕硌荩

大班社會教案 篇8

  一、活動來源

  大班計劃在本周雙休日組織一次有父母、孩子一起參加的郊游,因有以往的經驗,孩子、家長對此項活動反應熱烈,家長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分工作各種準備工作,可孩子們卻為郊游地點的確定產生了激烈的爭論,得到了孩子們的一致贊成。我覺得這是一次傳播民主選舉觀念的好機會,于是設計了這個活動。

  二、活動目標:

  1.傳播民主選擇的觀念:投票選舉是一個公平作出決定的方法。

  2.教給孩子選舉過程的基本原則:確定候選對象;每人一張選票;選票由自己私下獨立填寫;計票由一人以上的非競選人員進行。

  三、活動內容

  活動一:

  目的:

  1.確定郊游候選地點。

  2.初步感知問卷調查的使用方法。

  準備:

  本地旅游景點的宣傳畫,大張的白紙和油畫棒。

  過程:

  1.讓每個孩子說己想去的地方,教師幫助記錄,并將記錄的內容設計成一份調查問卷。

  2.請兒童將調查問卷帶回家和父母一起講座郊游的地點,并作出選擇,每家最多不能超過3個地點。

  3.和兒童一起將帶回的調查問卷統(tǒng)計,選出3—5個地點作為郊游的.候選地點。

  活動二:

  目的:

  1.制作選票。

  2.了解選票的基本內容和填寫方法。

  準備:

  一張放大的選票樣本,一張80cm×21cm的白板紙。

  過程:

  1.教師出示一張放大的選票的基本內容、式樣和填寫方法,教師按討論的結果在白板紙上畫出選票的樣本。

  2.和兒童討論我們班本次選票的基本內容、式樣和填寫方法,教師按討論的結果在白板紙上畫出選票的樣本。

  3.和兒童一起到文印室請工作人員幫助復印選票,點清選票的數量(包括教師每人一張)。

  活動三:

  目的:

  1.確定郊游地點。

  2.讓兒童了解民主選舉的投票程序。

  準備:

  用硬紙盒做一個投票箱,聯(lián)系好鄰班的一位教師和一位小朋友做計票員,填票用的水彩筆。

  過程:

  1.教師向參加選舉者宣布選舉的程序和要求:①每人只能填寫一張選票;②按要求填寫選票,每張選票只能選一個地點,多選作廢;③選票由個人私下獨立填寫;④投票時到投票箱前依次進行;⑤投票后請鄰班一位老師和一位小朋友來當計票員;⑥在本班推選兩名監(jiān)票員;⑦投票選舉的結果不管是否符合自己的意愿,都必須服從。

  2.選出本班的兩名監(jiān)票員。介紹請來的計票員,重申計票員和監(jiān)票員的職責。

  3.每人一張選票,讓孩子按自己的意愿用水彩筆在選票指定的位置上填寫,填好后將選票投入投票箱。

  4.請計票員、監(jiān)票員統(tǒng)計選舉結果。

  5.公布投票選舉的情況,將得票最多的地方確定為本次郊游的地點。

  四、活動延伸:

  1.班里以后遇到意見分歧,都可用民主選舉的各種方法(如舉手表決、投紅花表決等)來定奪。

  2.如遇當地的人大代表選舉或幼兒里的教代會、工會等組織的選舉活動,應讓孩子觀摩,讓孩子感受大人們民主選舉的神圣和莊嚴。

  《民主選舉》評析

  “民主”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同時也是社會進步的一種動力,從小培養(yǎng)兒童的民主意識,對兒童自己及對我們社會今后的發(fā)展都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人們在提倡某種教育的時候總是喜歡說“某某教育從娃娃抓起”,這里我們也想套用此語說一下我們的主張“‘民主教育’從兒童抓起”,讓我們的孩子從小就樹立民主的意識,感知民主運行的程序,這于國于民都有好處。本活動設計能結合兒童的生活問題,同時還十分注意對當地社區(qū)資源的利用。另外,如果能將“民主決策意識”滲透到兒童在園生活的其它方面將更加有利于兒童民主意識的提高。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少數服從多數”作為一種實行民主的操作性原則,在有時候可能會變成“多數人”對“少數人”的一種不尊重。因此,作為教師在使用“少數服從多數”這一民主操作的原則時,要特別小心,要盡可能地使得“民主”變成對所有孩子的尊重——而不僅僅是只對多數孩子的尊重

大班社會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水災發(fā)生時自救方法,提高保護自己的能力。

  2、有環(huán)保意識,樂意為周圍的綠化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3、掌握自救的方法。

  4、初步培養(yǎng)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過程:

  1、以談話導入主題

 。1)、“小朋友想想如果我們這兒連續(xù)幾天都下雨,感覺會是怎樣呢?有哪些不方便呢?”“如果大雨連續(xù)不停的下,將會發(fā)生什么?”(幼兒交流)

 。2)、看圖片,了解水災的危害性“連續(xù)下大雨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洪水給人們帶來了哪些災難?”(教師和幼兒共同邊看圖片邊交流)

  2、交流感受和逃生方法“看到這樣的災情你是怎樣想的?”“洪水來了我們可以怎樣逃生自救?”(發(fā)求救信號、抱住樹木、爬上屋頂)

  3、了解洪水發(fā)生的'原因“現(xiàn)在為什么每年有特大洪水?”“減少災害天氣有什么辦法?”(教師告訴幼兒植樹造林、綠化環(huán)境與減少水災之間的關系)

  教師總結:

  1、告訴小朋友如果遇上水災不要慌,要抱住樹木,爬上屋頂,學會發(fā)求救信號。

  2、告訴幼兒植樹造林、綠化環(huán)境是為了避免水災的發(fā)生。

【大班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經典)大班社會教案07-28

大班社會教案(精選)07-30

大班社會教案[精選]07-28

[經典]大班社會教案08-18

【精選】大班社會教案08-05

大班社會樹教案04-01

大班社會教案07-29

大班社會紙箱教案12-20

大班社會優(yōu)秀教案11-28

大班社會微笑教案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