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水教案

水教案

時間:2024-08-02 10:18:55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水教案模板集錦七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水教案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品】水教案模板集錦七篇

水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激發(fā)幼兒探索科學現(xiàn)象的興趣,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的探索精神。

  2、幼兒能感知水的三態(tài)變化,初步了解自然界中水的循環(huán)過程。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電熱水壺一個、涼玻璃片、裝有熱水的玻璃杯子、每人一塊冰、圖表

  活動過程

  1、情景設置:

  小朋友,今天我們班來了一個小客人,你們想知道它是誰嗎?

  讓我們一起數(shù)1、2、3把它請出來好嗎?

  2、出示冰塊,感知,討論教師出示冰塊,引導幼兒感知,教師啟發(fā)式的提問。

  (1)小朋友這是什么?

 。2)討論水和冰有什么不同?

 。3)小朋友,那水為什么會變成冰啊?

  3、觀察和實驗實驗一:

  教師將電熱水壺中的水燒開,幼兒仔細的觀察,之后教師再出示相應的圖表一。

  提問:

  (1)小朋友,你們要仔細的觀察熱水壺,告訴老師你看見什么了?

 。2)那水和水蒸氣一樣嗎?

  (3)想想水為什么會變成水蒸氣?

  實驗二:

  在熱水杯上放塊涼玻璃片,幼兒再觀察,并出示圖表二。

  提問:

  (1)小朋友,老師在熱水杯上放了一塊涼玻璃片,你們仔細地觀察看看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你們想一想為什么會有小水滴呢?

  實驗三:

  幼兒分組實驗,自己操作教師發(fā)給小朋友每人一塊冰,幼兒自己操作,感知觀察,

  動手體驗探究的樂趣。出示圖表三。

  4、聽故事,播放多媒體課件,《小水滴旅行記》

  讓幼兒進一步了解水的不同形態(tài)的變化和自然界水的循環(huán)過程、

  提問:

 。1)小水滴被太陽公公曬著變成了什么?(水蒸氣)

 。2)水蒸氣在天空遇到冷變成了什么?(小水滴)

 。3)小水滴遇冷變成了什么?(雨,雪)

 。4)最后小水滴又回到了哪?(大地)

  5、看水的三態(tài)循環(huán)圖加深幼兒對自然界水的循環(huán)過程的了解、

  活動延伸

  游戲:集體游戲《我是一滴快樂的`小水滴》把自己化作水滴以游戲的的形式鞏固水的不同形態(tài)的變化。

水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 激發(fā)幼兒的探究興趣,使幼兒樂于在活動中動手操作。

  2. 讓幼兒通過動手操作,發(fā)現(xiàn)生活中有些東西是可以吸水的。

  3. 發(fā)展觀察力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4. 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 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 知識經驗的準備。

  (1) 教師應充分了解生活中有那些東西可以吸水。

  (2) 幼兒已認識一些常見的`操作材料。

  2. 物質材料的準備。

  (1) 八寶粥瓶子人手一個(里面裝有毛巾,蓋子上開一個小口),杯子人手一個。

  (2) 每組一盆水,海綿,布,棉花,沙,石頭,水果網,泡沫,積木,毛線等材料若干.圖表一張。

  活動過程:

  1. 以變魔術的形式,引起幼兒的興趣.

  (1) 將一杯水倒入八寶粥瓶子里,請幼兒猜猜水能否倒回杯子,并以實驗證明.

  (2) 出示另一個瓶子(里面裝有毛巾),猜猜看結果是否一樣,并驗證.

  (3) 集體討論水到那里去了?

  2. 引導幼兒自己變魔術,尋找原因.

  (1) 鼓勵幼兒像教師一樣變魔術.

  (2) 打開瓶蓋,發(fā)現(xiàn)水是被毛巾吸掉了.

  (3) 幼兒討論,生活中還有那些東西可以吸水.

  3. 幼兒自由選擇材料一至兩種,再次實驗.

  4. 交流自己是用什么材料吸水的,并以結果記錄在圖表上.

  5. 教師總結,結束活動.

  讓我們在外面去找找還有哪些東西可以吸水的.

  活動延伸:

  回家后,繼續(xù)研究可以吸水的材料.

  活動反思:

  新《綱要》強調:“科學教育應密切結合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xiàn)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因此,我以幼兒的科學教學為切入點,嘗試了通過生活化的幼兒科學教育。在活動設計和組織實施中,我也遵循了綱要中的多種原則。在本活動中,我以談話導入,調動了幼兒已有的經驗,激發(fā)了幼兒活動的興趣。通過提供多種幼兒身邊熟悉的操作材料進行操作、觀察、猜想、思考中體驗、獲取有關的知識經驗。

水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一些材料的吸水性。

  2.了解水與人的關系。

  3.培養(yǎng)動手能力。

  4.活動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和幫助別人的快樂。

  5.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活動準備:

  1.4小盆水,4大空盆,吸管、湯勺、布條、毛巾、塑料袋、杯子、海綿、棉花、漏斗、筐子,記錄表、記號筆。

  活動過程:

  一、導入謎語引起幼兒興趣

  1.猜謎語:用手抓不起,用刀劈不開,洗臉刷牙洗衣做飯,都要用到它。

  2.生活中見過哪些水?

  (1)你在哪里看過水?是什么水?

  (2)你喜歡水嗎?為什么?

  二、實驗“幫水寶寶搬新家”

  1.出示小盆水:水寶寶住的地方太擠,他們要搬到大房間里。

  出示大的空盆:怎樣幫水寶寶搬家?

  2.猜測與記錄。

  一起來看一看、猜一猜,哪些東西能幫水寶寶搬家,哪些東西不能。

  提供材料,幼兒猜測哪些物體能運水、哪些物體不能運水,可以用“√”表示能運水,用“×”表示不能運水。

  3.自由選擇運水工具,驗證結果。

 。1)每樣東西都要試。

  (2)把能運水的與不能運水的東西分開放在筐子里。

  (3)不要弄濕衣服。

  4.幼兒操作,教師觀察。

  三、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1.相互交流,說說自己用什么辦法幫水寶寶搬家?

  將操作的結果用“√”表示能運水,用“×”表示不能運水、記錄在驗證欄中。

  重點示范孩子們不能確定的.東西。

  2.哪些材料會吸水?

  3.用什么物品運水快?什么物品運水多?

  四、根據(jù)記錄表,討論不同物體的運水方法,再次操作

  1.請幼兒把實驗結果記錄下來。

  2.操作中感知哪些材料具有吸水性,哪些材料的吸水性強,哪些材料的運水速度快。

  3.你是怎樣幫水搬家的?發(fā)現(xiàn)了什么?你認為哪種搬家的方法好?為什么?

  延伸活動:

  回家試一試,看看哪些東西它不僅能運水,而且還能搬得多,搬得快。

  活動反思:

  通過讓孩子們猜測、嘗試來驗證哪些東西能夠搬水,哪些東西不能搬水,目標的達成比較好。在活動中孩子們能夠邊玩邊思考,在玩水的過程中通過自己的逐一嘗試,慢慢找到自己的答案。充分體現(xiàn)幼兒為主體地位,使幼兒在玩的同時了解一些科學現(xiàn)象,掌握一些知識技能。

  不足之處:

  實驗記錄表的猜想結果與驗證的結果要一致。

水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閱讀和觀看初步,了解水在大自然中的變化:水會變成云、霧、雨。

  2、學念兒歌,學習表現(xiàn)象聲詞。

  活動準備:

  1、一本大書。

  2、和幼兒人數(shù)一致的圖畫書。

  3、圖卡:云、霧、雨。

  4、幼兒事先收集資料:大自然中的水還可以變成什么?

  活動過程:

  一、出示繪本圖書《水會變哦》,回憶書名及一些水在生活中的變化。

  請一名幼兒說說書得名稱,水在生活中有哪些變化?

  二、遷移幼兒生活經驗,了解云、霧、雨及水和大自然的關系。

  1、和幼兒討論:天上的云、霧、雨是不是水變來的?怎么變的?幼兒可以根據(jù)經驗來發(fā)表意見。

  2、讓幼兒觀看視頻,了解水如何變成云、霧、雨,根據(jù)所理解的內容大膽表達水是如何變成云、霧、雨的。

  三.仔細閱讀,整理幼兒對書中出現(xiàn)的.經驗提出問題。

  1、雨下得太多成暴雨發(fā)生洪水了怎么辦?

  2、有重要的活動不想要下雨怎么辦?(例如幼兒園運動會、奧運會)引導幼兒思考。

  四、閱讀全文

  1、教師領讀,幼兒跟讀完成朗誦全文。

  2、在朗讀過程中,注意培養(yǎng)幼兒對作品中描寫水變化的優(yōu)美語言和重點語句的敏感。引導幼兒嘗試用不同的語氣語調來表現(xiàn)兒歌中的象聲詞:用輕聲念淅瀝淅瀝表示下小雨了,大聲念嘩啦嘩啦嘩啦表示下大雨了。

水教案 篇5

  活動形式:小組 活動地點:室內 知識領域:美術與語言

  活動名稱:(一)如果沒有水

  活動目標:1、讓幼兒明白水的重要性。

  2、提高幼兒的語言組織能力。

  3、訓練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

  準備活動:老師預先把幼兒園內的水龍頭總水閘關掉。

  1、預備大張麻將紙。

  2、彩色筆。

  主要內容和步驟:

  一、設定情景:玩沙后,老師帶領小朋友到廁所去洗手。

  二、發(fā)現(xiàn)所有的水龍頭都沒有水流出來。老師引導提問:現(xiàn)在沒水洗手,怎么辦?

  三、讓幼兒自由發(fā)表,提出如何解決缺水問題,然后引導小組討論“如果沒有水會怎樣?”

  四、小組分享。五、老師總結:水是很重要及生物離不開水。

  日常生活:提醒幼兒洗手后,記得關水龍頭。

  家園共育:要求家長們,在家中也要提醒幼兒不要浪費水。

  活動形式:集體 活動地點:室外知識領域:音樂

  活動名稱:(二)水真有用

  活動目標:1、讓幼兒感受音樂的美。

  2、培養(yǎng)幼兒的節(jié)奏。

  準備活動:大小一樣的'瓶。

  主要內容和步驟:老師先引導幼兒回憶昨天的活動情形后,告訴幼兒今天我們的活動內容!逗寐牭囊魳贰

 。ㄒ唬├檬⒂胁煌萘康乃壳么虺稣Ц枨。

 。ǘ├蠋熡檬质痉杜墓(jié)拍。

 。ㄈ┕膭钣變哼\用不同的肢體動作拍出節(jié)拍。

 。ㄋ模┙坛枨耙龑в變簞(chuàng)編動作。

  (五)律動表演。

  日常生活:引導幼兒注意聆聽水的聲音。

  家園共育:親子游戲:運用水制造出各種好聽的音樂。

水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天真可愛的孩子們,最喜歡用五顏六色的畫筆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了。在畫水彩畫的時侯,孩子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找不到喜歡或需要的顏色。于是,根據(jù)幼兒好奇、好探索的特點,我設計了這堂關于顏色混合的活動。

  活動目標:

  1、通過玩顏色混合游戲,激起幼兒對顏色的探究興趣,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和操作能力。

 。、鼓勵幼兒記錄活動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

 。、培養(yǎng)幼兒樂于關心和幫助別人的情感。

 。、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怠⒓ぐl(fā)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裝著清水的瓶子若干個(上面有可變化表情的娃娃臉帖紙)

 。、可供幼兒記錄的水彩筆、記錄板等。

  活動過程:

  一、設置情境,激發(fā)幼兒初次操作混合游戲的興趣。

  1、通過“水娃娃”想變成“海媽媽”那樣顏色的愿望,激起幼兒第一次操作興趣。

  2、操作過程中,鼓勵幼兒大膽發(fā)言,說同自己的做法。并從其中找出“深淺”兩種藍色進行對比。啟發(fā)幼兒總結出深淺變化是由于顏料投放的多少而決定的.。

 。、師生共同操作改變娃娃臉使幼兒體驗到“幫助”的快樂。

  二、教師設疑:“小朋友,除了藍色,我們還能不能讓水娃娃再變成別的顏色呢?”激起幼兒繼續(xù)操作的興趣。教師提供幼兒所需的材料。操作時,注意指導個別能力差的幼兒。

  三、從操作中感受顏色混合的樂趣,并學會把活動中解決問題的方法記錄下來。

 。薄⑻岢鰡栴}:“如果水娃娃們穿著這件衣服時間長了,想換一種顏色,那該怎么辦呀?”啟發(fā)幼兒大膽想像并肯定幼兒的討論辦法。

 。病⒔處熛纫运{色和黃色混合為例,帶起幼兒探究及操作的興趣。

  3、鼓勵幼兒將自己發(fā)現(xiàn)的“顏色的密秘”記錄下來。(可以教師先演示記錄方法再幫助幼兒共同記錄)

 。、參觀記錄板上記錄結果,表揚幼兒并獎給每人一顆智慧星。

  四、游戲結束后,師生共同商量把漂亮的水娃娃送給其他班的小朋友。

  活動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幼兒都懷著好奇的心態(tài),主動地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并解決問題。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這種興趣還可以自發(fā)的延伸到其它活動中,如:在美工區(qū),孩子們用不同顏色的橡皮泥調出自己喜歡的顏色。

水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了解水和人們生活的重要性,有節(jié)約用水的意識和習慣。

  2、在交流中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并嘗試用各種符號設計“節(jié)水宣傳畫”。

  3、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4、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活動準備:

  1、幼兒事先已了解了有關3月份的一些節(jié)日信息。

  2、世界水日等的文字、世界水日的視頻

  活動過程:

  一、交流回憶各種節(jié)日重點提問:

  1、你知道一年中有哪些節(jié)日?你喜歡哪個節(jié)日?為什么?

  小結:原來一年中有許許多多的節(jié)日,有的節(jié)日是世界性的,有的節(jié)日是中國特有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有的是大節(jié)日,有的是小節(jié)日,每個節(jié)日有不同的慶祝方式。

  2、今天也是一個節(jié)日哦,知道什么節(jié)嗎?

  小結:今天是愚人節(jié),這是外國人的節(jié)日,可以和好朋友開開玩笑的節(jié)日。

  二、了解“世界水日”

  重點提問:

  1、3月份有哪些大節(jié)日和小節(jié)日呢?(幼兒邊說老師邊出示圖文)

  2、師出示3月22日幾個字,提問:你知道這是一個什么節(jié)日嗎?

  3、要知道這是一個什么節(jié)日,我們先來看一段錄象(保護水資源的公益廣告),根據(jù)廣告內容知道322是“世界水日”。

  4、你在哪里見到過水?

  5、水有什么用處?

  6、為什么我們要制定世界水日呢?(在觀看一段水日的視頻)小結:水是非常重要的,但也是極其有限的。定出這樣一個節(jié)日,是為了讓所有人都知道水的重要性,都能節(jié)約用水。

  7、中國的水遇到了什么問題呢?(出示兩張圖片:一張是水越來越少了;一張是水越來越臟了。)

  【活動反思】

  在我們的生活中,許多人還沒有節(jié)約用水的習慣。水是寶貴的'自然資源,為了讓學生從心里去行動,我收集了大量的圖片,做了大量的課前準備。

  本節(jié)課的教學引入,我從國家節(jié)水標志入手,運用地理信息來創(chuàng)設情景,能夠一下子就吸引學生的注意,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堂上我圍繞著水資源的分布、水資源危機產生的原因、應對的`措施等方面,讓學生暢所欲言。水資源緊缺目前已經成為一個世界性的重大問題,通過對干旱地區(qū)圖片的欣賞及講解,可以使學生對水資源危機有更清醒的認識。此外,培養(yǎng)學生的節(jié)水、護水意識,也是本堂課需要達成的教學目的之一,所以我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進行節(jié)水措施的討論,進一步促進學生對“生活中的地理”的關注。

  在這個時候,我讓學生運用美術特有的表現(xiàn)形式,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畫下來,可用多種形式表現(xiàn)保護水資源及防止污染的情景,并加上一句簡潔明了的宣傳口號。學生有了感情,作業(yè)起來也就特別認真,但是在表現(xiàn)形式和方法上我沒有很好地引導,過于強調情感教育而忽略了技能訓練,導致學生呈現(xiàn)的作業(yè)形式有些單一。

  我更應該從美術這個起點出發(fā)再聯(lián)系其他,如在講解招貼畫時,就應該設計到色彩的搭配、造型的設計、對構圖的合理性,線條的處理、材料的選擇、招貼畫的功能、特點等方面關注。而且因為課前有讓學生進行資料準備,但課堂上學生自由討論交流的時間、深度還是不夠。在以后的課堂教學中還可以緊縮教學內容,突出重點,把更多的課堂時間留給學生。

【水教案】相關文章:

水教案07-30

水的教案08-04

《水》教案02-21

水是怎樣的教案03-08

《水的游戲》教案03-25

水小學教案01-09

水教案范文03-12

水教案模板11-16

好玩的水教案02-28

我與水教案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