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案范文集錦五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科學教案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 認識各種各樣的盒子,了解盒子的用途。
2、 會按照盒子的一個共同特征進行分類,提高合作能力。
3、 增強環(huán)保意識,能利廢利舊參加游戲活動,提高跳躍能力。
活動準備:
各種各樣的盒子若干(包括泡沐盒、紙盒、木盒、鐵盒);分類架三只
活動過程:
一、認識各種各樣的盒子
1、師:小朋友你們看,這里都是什么呀?(盒子)那這些盒子叫什么名字?是什么樣子的?請小朋友邊看邊講。(探索一)
2、幼兒自由操作并講述,教師巡回指導。(引導幼兒從盒子的形狀、顏色、材料以及用途四方面來講述。)
3、個別幼兒回答。
4、教師小結:小朋友真會動腦筋。知道這種盒子叫牙膏盒、這種叫餅干盒……這些盒子除了名字不一樣,還有什么地方也是不一樣的呢?可以用兩種盒子進行比較。(探索二)
5、幼兒操作講述,教師引導幼兒從多方面(形狀、大小、顏色、質地、盒蓋 、用途)進行比較。
6、個別幼兒回答,教師對講述完整,與別人不一樣的給予獎勵。
7、教師小結:大家講得非常好!盒子與盒子相比,各不相同。有的大有的。挥械氖钦襟w,有的是長方體;有的是木頭制成的,有的是硬板紙做的,有的是塑料做的。種類真不少。就連盒蓋也是品種繁多,有的是抽拉式的,有的是全掀式的,有的是半掀式的。這么多盒子都堆放在一塊兒,很亂。下面請小朋友學習營業(yè)員阿姨將各類盒子分分類好嗎?下面就以小組為單位,先討論,再分類。要求按一個共同特征分類,看哪組小朋友想的`辦法多。
二、學習按盒子的一個共同特征進行分類
1、幼兒分組分類
2、提問:你們一組按什么來分的?你還會怎么分?
三、增強環(huán)保意識,能運用盒子開展游戲
1、師:盒子到底有什么用?盒子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處處都要用到盒子?墒怯械暮凶酉笱栏嗪小⑴D毯杏猛炅司腿拥袅,很可惜。我們怎樣來很好的利用它,使它變廢為寶呢?(討論)
2、幼兒大膽想象、大膽講述(做裝飾品:小動物頭飾、家用電器、機器人;玩游戲)
3、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玩一個運盒子的游戲。要求雙腳夾緊盒子往前跳,雙手同時也搬運盒子。
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喜歡和小動物做游戲,增加對小動物的情感。
2、提高動手操作的能力。
3、知道動物的特征,了解動物的習性。
4、使幼兒對探索動物感興趣。
5、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活動準備:
張開嘴巴的小動物(熊貓、小貓、小狗、兔子)頭飾,動物的食物(胡蘿卜、肉骨頭、小竹子、小老鼠)卡片,音樂
活動過程:
興趣導入:你們喜歡什么小動物?為什么?
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許多小動物,你們來看看它們是誰?
1、依次展示動物的頭飾,提問"它有什么特征,它喜歡吃什么?"
2、請幼兒模仿小狗的叫聲,教師再模仿小狗的叫聲。
提問:你們猜猜這只小狗怎么了?
3、提問:看來小動物們都餓了,我們來給它們喂食好不好(請四個幼兒上臺當動物,其他的幼兒拿食物,播放《誰餓了》跟著音樂排隊把食物放進合適的動物的"嘴里",給董毫無喂食。)
4、今天老師帶來的動物們都吃飽了,你們還知道哪些動物?它們喜歡吃什么?
結束:
今天小班的'小朋友都給小動物喂食了,小動物們可開心了,它們說謝謝小班的小朋友們,小動物是我們的朋友,我們要愛護它們。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大部分幼兒表現積極,但忽視了能力弱的幼兒的表現,在下次活動中需要個別指導。
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的】
1、初步認識空氣和皮球的關系。
2、享受集體做游戲的樂趣
3、發(fā)展探索精神。
【活動準備】
【活動過程】
1、出示未充氣的皮球和充了氣的皮球,讓幼兒觸摸和辨認,說一說它們兩個有什么不一樣。
2、啟發(fā)幼兒想辦法怎樣給未充氣的皮球充氣。
3、老師示范用打氣筒給皮球充氣,讓幼兒感受皮球在充氣過程中的變化,并說說皮球為什么鼓起來了,里面有什么。
4、老師再出示未充氣的.氣球,請幼兒說說它的玩法。然后給氣球充氣,老師協(xié)助用橡皮筋把口扎緊,讓幼兒嘗試接拋氣球。
5、解開橡皮筋,放開氣球,讓它飛出去。(在這個階段勿須深入解釋,只當作一種游戲,引發(fā)幼兒的興趣。)
6、請幼兒也來玩放氣球的游戲。給每位幼兒分發(fā)一個充了氣的氣球(不必充得太大),請幼兒用手捏緊,然后一起放開,看看誰的氣球飛得最遠。
【活動評價】
1、對活動感興趣,能大膽講述自己的觀點。
2、知道氣球充氣前后的變化。
科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蝸牛有一些與生命活動相關的生活習性:運動和休眠、呼吸、吃食、排泄。 過程與方法:
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遇到的不同問題。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體會細致觀察對獲得信息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經歷觀察蝸牛吃食、休眠、排泄的過程,體會觀察對獲取信息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學生表現自我的欲望與傾聽他人意見的沖突。
教學方法:觀察與講解結合
學法:學生自主學習與協(xié)作學習
【教學準備】2-3只餓了的蝸牛,菜葉、蘋果片、餅干、等食物,記錄表,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交流飼養(yǎng)蝸牛的經驗和發(fā)現
1.復習上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
2.交流飼養(yǎng)蝸牛過程中的發(fā)現。
3.關注:匯報情況的真實性,要求匯報的是自己觀察到的而不是聽別人說的或叢書上看到的`。
教師講授:蝸牛睡覺休眠了,它會用黏液膜封住殼口,不再活動。 問2:蝸牛睡覺了怎么讓它醒過來? 學生回答:輕輕摩擦、輕敲、澆水?? 解決:將蝸牛放入水中,蝸牛由于呼吸受到阻礙,就會結束休眠開始活動,并努力爬出水面。
設計意圖:獲取更多的有關蝸牛的信息,初步體會觀察對獲取信息的重要性。
二、觀察蝸牛吃食
1.整理有關蝸牛排泄的信息,引出蝸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
2.學生設計蝸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的實驗。
3.學生用實驗驗證蝸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多媒體展示
4.教師注意就學生提出的新問題如蝸牛是益蟲還是害蟲?
5.學生設計實驗的多樣性和可行性;學生觀察過程中新問題的提出。 設計意圖: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遇到的問題。
三、觀察蝸牛排泄和呼吸
1.指導觀察蝸牛排泄和呼吸的方法。結合蝸牛的身體特征和多媒體課件
2.學生觀察蝸牛排泄和呼吸。
3.關注:學生觀察的方法的正確性和學生獲取更多地(如排便)信息。 設計意圖:體會細節(jié)觀察對獲取信息的重要性并提出新的問題,蝸牛能長時間放在水里嗎?
四、繼續(xù)觀察蝸牛(多媒體展示,觀看視頻材料)
設計意圖:在飼養(yǎng)中獲取更多的有關蝸牛的信息。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
五、小結本課,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自己探索五官的熱情和興趣。
2、學習用不同的方法了解認識自己的五官。
3、引導幼兒了解自己五官的用途。
4、培養(yǎng)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fā)現的'結果。
活動準備
1、能看、聽、嘗的物品。如鮮花,各種甜、酸、咸食品。
2、手鼓一類的樂器。
活動過程
。ㄒ唬⿲氩糠纸
師:"小朋友們,老師啊,最喜歡看你們可愛的臉了。那就請小朋友們相互看一看,說說我們的小臉上有什么?它們長在小臉的什么地方?"(重點引導幼兒講述小臉上有眼睛、鼻子等五官,聯系鞏固上節(jié)課所學習的《五官歌》)
。ǘ┱归_部分
1、教師:"桌子上有許多東西你可以自己找一個東西,用你的小耳朵去聽一聽,小眼睛去看一看,小鼻子去聞一聞,小嘴巴去嘗一嘗,看看它們有什么秘密。"
2、幼兒分組,自主選擇物品。引導幼兒運用各種感官探索事物的奧秘,并相互說一說自己的發(fā)現。
3、教師請個別的幼兒說說自己的發(fā)現以及發(fā)現的經過,并總結五官的用途。
。ㄈ┙Y束部分教師和幼兒一起念著《五官歌》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與拓展讓幼兒以后注意觀察,人們都想了哪些辦法來保護自己的五官。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孩子們掌握了用不同的方法認識了五官,并能用漢語表達它們的名稱,但由于我們班都是民族孩子。漢語底子薄,在了解這五官的用途時,掌握的不是很好,需要在今后的課堂中延伸。我個人認為這節(jié)課應該用雙語教學效果會更好點。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12-08
科學教案12-09
科學教案12-02
科學教案12-02
科學教案12-02
科學教案12-02
科學教案12-03
科學教案12-03
科學教案12-04
科學教案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