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4-10-08 06:48:42 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語文教案范文匯總8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語文教案范文匯總8篇

語文教案 篇1

  語文教案-兩個名字兩個名字(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會句式"( )有兩個名字,小時候叫( ),長大了叫( )。"

  2、知道青蛙小時侯叫蝌蚪,竹子小時侯叫竹筍。能用句式介紹竹子和青蛙的名字。

  3、讓學生知道大自然中很多東西有兩個名字。只要細心觀察,一定會發(fā)現更多更有趣的現象。

  教學重點:

  學會用句式介紹竹子和青蛙的名字。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www.3edu.net):

  做口腔操

  一、說話引入,出示課題

  1師:小朋友,今天有那么多老師來聽課,我們都介紹一下自己,說說自己的名字。

  2出示:名字

  師:每個人、每一樣東西都有自己的`名字。(出示媒體)

  指名說說動物的名字,說說家用電器的名字。

  3師:有兩個朋友,也想來介紹一下自己。這兩個朋友是誰呢?

 。ǔ鍪緢D及課文錄音)

  他們的名字與我們剛才介紹的有什么不一樣?

  4板題,讀題。

  二、媒體演示,學習句式

  1師:竹子和青蛙怎么會有兩個名字呢?我們先來聽一聽竹子是怎么說的。

  (1)問:竹子說了什么?指名說

  (2)出示:( )有兩個名字,小時候叫( ),長大了叫( )。

  師: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句式。誰能用這個句式介紹一下竹子。

 。3)師:想不想了解竹筍是怎么長成竹子的?(媒體演示)

 。4)師:剛才我們看了、聽了竹筍是怎么長成竹子的。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它的成長過程,好嗎?(模仿操)

 。5)小結:我們小朋友通過看、聽、做,知道了竹子有……,小時候叫……,長大了叫……。

  2師:青蛙等不及了,他也想來介紹自己。(聽錄音)

 。1)問:青蛙是怎么介紹自己的?

  用句式說話

  (2)媒體演示蝌蚪長成青蛙的過程。

 。3)小結:現在我們又知道了,青蛙也有……,小時候叫……,長大了叫……。

 。4)小青蛙說小朋友學得真不錯,他想邀請我們到他家做客,在他家的小池塘里游一游。("游")

  3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用"( )有兩個名字,小時候叫( ),長大了叫( )。"這個句子說話。知道了竹子有……,小時候叫……,長大了叫……。青蛙也有……,小時候叫……,長大了叫……。

  青蛙和竹子回家了,我們跟他們再見。

  接下來,我們聽課老師想聽一聽你們會不會清楚地介紹青蛙和竹子,說得就像他們一樣好。

  小組說一說,說給聽課老師聽

  三、拓展練習,鞏固句式

  1師:其實我們小朋友當中也有很多人是有兩個名字的。誰能用今天學的句式來介紹一下。

  找好朋友介紹一下。

  問:你分享到了多少小朋友的名字?

  2問: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有兩個名字?老師為大家找了幾個,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1)師生共同學習禾苗長成稻子。(看媒體-練句式)

  問:這是什么?那是什么?

  師說句子

  指名用句式說話

 。2)學生學習毛毛蟲長成蝴蝶,蠶長成蛾

  問:這是什么?誰能用今天學的句式介紹一下。

  四、小結談話,提出希望

  師;小朋友,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會了一個句式,知道大自然中很多東西有兩個名字。我們的世界真奇妙,我們的世界真可愛。只要大家細心觀察,一定會發(fā)現更多更有趣的現象。接下來,小青蛙和竹子還要說話了,我們下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目標:了解故事的內容,抓住晏子三斗楚王時據理力爭的言行,重點理解“侮辱”“尊重”的含義,體會人物的智慧和愛國氣節(jié)。

  2、過程與方法目標:精讀晏子與楚王針鋒相對的話,理解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學習簡單的推理。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體會晏子維護國家尊嚴的品質,培養(yǎng)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

  精讀晏子與楚王針鋒相對的話,體會晏子的智慧以及維護國家尊嚴的品質。

  教學難點:

  讀懂晏子反駁楚王的幾句話的含義,理解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學習簡單的推理。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進入角色。

  1.同學們,你們想不想當外交官?讓我們也學學晏子,學當小小外交官,跟隨大夫晏子出使楚國,去見識見識春秋末期那變幻莫測而又扣人心弦的外交風云,看看晏子是如何和楚王唇槍舌戰(zhàn),挫敗楚王的。

  2.回憶《晏子使楚》故事的起因,最后的結果各是什么?

  3.怎么會有這樣截然相反的結果呢?

  二、走近晏子,研讀晏子。

  1.快速讀課文,說一說楚王為什么從最初的想侮辱晏子到最后的不得不尊重晏子,這期間經歷了什么?

  2.指名讀課文第三、四、五自然段,說一說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的。

  3.交流反饋,緊緊抓住晏子與楚王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來品讀賞析。

  三、表演課本劇,體會晏子。

  面對楚王的三次侮辱,晏子針鋒相對,巧妙反駁,這樣的場面既緊張又精彩。各位隨晏子出使到楚國的小外交官們,你們愿不愿意用表演來再現當時晏子三次受辱與反駁的情景?要把你們當時觀察到的楚王與晏子等人的動作、神態(tài)、說話時的語氣通過表演表現出來。

  四、贊美晏子,深化情感。

  同學們既聆聽了晏子能言善辯的外交辭令,又目睹了同伴甚至自己的表演。那么,你佩服晏子嗎?那你想怎樣夸夸他?

  五、學習晏子,嘗試反駁。

  楚王本想侮辱晏子,以顯示楚國的威風,卻沒有想到被晏子反駁得啞口無言。他看斗不過晏子,卻又不甘心受辱。突然,他看見你們這班小外交官,便眉頭一皺,計上心來,他向你們瞟了一眼,輕蔑地說:“哼!齊國是不是沒有人了,怎么來的盡是你們這些乳臭未干的`娃娃外交官?”小外交官們,面對楚王對你們的侮辱,你們肯低頭認輸嗎?那你們將怎樣反駁?

  六、交流作業(yè),理解尊嚴。

  其實,在我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有許多像晏子一樣的政治家、外交家在維護祖國尊嚴的關鍵時刻處變不驚,能言善辯,同時也表現出他們敢于斗爭和善于斗爭的優(yōu)秀品質。像歷史上的諸葛亮,新的周總理、陳毅、喬冠華、錢琪琛……請同學們拿出查找的資料,互相交流。

  七、全文,升華情感。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鍛煉概括課文的能力。

  2.學習如何抓住景物特點生動描寫景物。

  3.學習探險隊員表現出的強烈的團隊合作精神與崇高奉獻精神。

  教學重點

  1.有詳有略地復述課文。

  2.探險隊員的崇高精神。

  課時安排

  一課時

  課前準備

  讓學生觀看有關雪域高原和珠穆朗瑪峰的圖片及中國登山隊40年前登上珠穆朗瑪峰的圖片。

  教學設計

  導入

  在《偉大的悲劇》中,我們曾為斯科特等勇敢者的悲壯之舉感動不已,其實,在我們中國,也有這樣具有崇高獻身精神的探索者,今天,我們就來接觸這樣一批《登上地球之巔》的勇士們。(板書課題并出示目標)

  整體感悟

  1.個人速讀課文,把登山隊員突擊主峰的經過劃分成幾個階段,在原文中標記出來。

  2.全班交流。

  3.四人小組討論:用自己的話概括這幾個階段。然后全班交流。

 。ㄒ陨先齻環(huán)節(jié)旨在讓學生從整體上感知課文內容,并鍛煉學生快速閱讀、分析、篩選信息的能力和語言概括能力。至于幾個階段的劃分,答案不必苛求,能言之有理即可。)可以參考:

  a.登山隊出發(fā)。

  b.劉連滿甘作人梯,幫助其他隊員登上第二臺階。

  c.黑夜中,由于缺氧,劉連滿留下,其余三人以最快的速度奔向頂峰。

  d.處于半昏迷狀態(tài)的劉連滿冒著生命危險將氧氣留給他人,并寫下了感人的短信。

  e.三位登山隊員果斷拋掉空氧氣筒,開創(chuàng)人類歷史上的無氧攀登。

  f.登山隊完成由北路登上珠穆朗瑪峰的壯舉。

  復述課文

  1.找出文中感人的描寫語段。

  a.全班討論。

  登山隊員遇到了哪些困難?

  他們是如何克服這些困難的?

  根據以上兩個內容找出文中最感人的描寫語段。

  b.全班齊讀感人的描寫語段。

  2.找?guī)讉學生有詳有略地復述課文,可以每人復述一個登山階段。

  (這幾個環(huán)節(jié)的安排是為了訓練學生懂得記敘復雜事件應選擇典型事例、典型人物,有重點的記敘,其余情節(jié)可以簡略,或是一筆帶過,重點記敘部分則應加以生動的描寫,還可以加以議論、抒情。復述時,可以多找?guī)讉學生,每個人按順序口述一個情節(jié),詳略自己安排,復述后由其他學生評價。)

  體驗與反思

  討論:從這些感人的情節(jié)中,你看到了中國年輕的登山隊員表現出哪些令你感動的`優(yōu)秀品質?結合斯科特等人的壯舉,談談你的體會。

  可以引導學生扣住課文情節(jié),重點從團隊協作精神,個人犧牲精神,堅強的意志、毅力等方面談探險隊員的優(yōu)秀品質,體會則要聯系現實生活談。

  學習景物描寫

  1.四人小組討論:找出課文中你認為精彩的景物描寫,體會一下這些語句好在哪里。

  2.模仿這些語句的寫法,抓住自己生活周圍景物特色,也寫幾句話。

  做這個練習,教師可以提示學生了解景物描寫在記敘文中的作用,讓學生明白景物描寫在文中不是可有可無的,應抓住特點來寫景,使之為表現事件和人物服務。

  如果時間緊張,可以將這個練習放到作業(yè)中,課后完成。

  作業(yè)

  在由北路登上珠穆朗瑪峰的過程中,中國登山隊員表現出強烈的集體協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獻精神。以《偉大的悲劇》中的奧茨和本課中的劉連滿為例,聯系現實生活,寫一篇心得體會。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運用多種識字方式認讀本課的8個生字,規(guī)范書寫左右結構的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仿照課文,說一說自己想畫些什么,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培養(yǎng)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認讀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仿照課文說話。

  教學過程:

 。ㄒ唬┘と耄稣n題。

  1、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畫畫嗎?今天啊,丁丁就要送大家一盒彩筆,讓我們隨同丁丁一起進入一個彩色的世界吧!

  2、出示課題。

 。ǘ┏踝x感知,自主識字。

  1、初讀課文。

 。1)范讀課文,播放CAI。

 。2)自由讀課文兩遍,把不認識的字用自己喜歡的符號劃出來。

  2、四人小組合作學習生字,學好了就拿出笑臉娃娃。(鼓勵合作學習,倡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

  3、CAI出示詞語,用小老師帶讀,小老師請同學讀,評讀的方式學習生詞。(注重生生之間的評價,讓學生成為評價的發(fā)言人。)

  重點指導:多音字“藏”,讓學生給“藏”的兩種讀音組詞。

  4、出示生字。

  運用多種方式練讀,重點指導“荒”、“綿”

  5、認字游戲:走迷宮。

 。ㄏ鄼C鼓勵,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興趣。)

 。ㄈ┦炀殹⒂懈星榈乩首x課文。

  1、(1)學生自由讀課文,爭取把課文讀得更通順流利。

 。2)同桌互讀課文,聽聽對方是不是真的讀通順了。

 。3)指2名學生讀課文,自評、點名評。

  2、(1)師:丁丁畫了美麗的今天和明天的理想,我們先一起去看看美麗的今天吧!趕快讀讀第一節(jié),看看他給美麗的今天畫了些什么?

  a、生自由讀課文。

  b、指名讀一讀都畫了些什么。

 。2)請四人小組合作,每人選擇一句最喜歡的,有感情地讀給成員們聽一聽,然后把自己讀的那句畫在老師發(fā)的畫紙上,看看哪個小組讀得有感情,配合畫的畫也最漂亮!都完成好了,就請拿出笑臉娃娃。

 。ㄅ囵B(yǎng)學生主動探究的精神以及生生之間的團結合作,注重學科與學科間的`融合,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3)請一個四人小組展示圖畫,一邊配樂朗讀課文。

 。4)全班齊讀第一節(jié)。

  板書:美麗的今天

  3、師:丁丁不光畫了美麗的今天,他還畫了什么呀?(板書:明天的理想)

 。1)自由讀讀第二節(jié),看看都畫了哪些理想?

 。2)你最喜歡哪一句讀給同桌聽一聽。

 。3)指名讀自己最喜歡的那句。

  a、女生讀。

  b、男生讀。

  c、想讀的同學都站起來讀。

  d、分組讀。(用多種方式有層次地啟發(fā)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4)全班齊讀。

  師:來,讓我們一塊進入理想王國,一塊讀讀這一節(jié)吧。

 。ㄋ模┩卣顾季S。

  1、師:這些啊,都是丁丁的理想,那你們的理想是什么呢?能像課文中的句式那樣說一說嗎?

  2、四人小組互說,寫在紙條上,投影展示。

 。ㄎ澹┲笇懽,練習書寫。

  1、找出田字格里左右結構的字,大聲讀出來。

  2、觀察這些左右結構的字,左右部分應該如何占格好看。

  3、CAI演示“線”,學生書空。

  4、學生練寫左右結構的字。

語文教案 篇5

  給動物喂食

  · 目標:1、 能說出動物的名稱及它們喜歡吃的`食物名稱,幼教大班語文教案 《給小動物喂食》。

  · 2、 練習發(fā)音:吃;學習語匯:小貓、小魚、小狗、骨頭、小兔、蘿卜。

  · 3、 喜歡小動物,并愿給小動物"喂"食。

  · 內容:給動物喂食

  · 過程:

  · 1、 小兒扮演小動物進入活動室,尋找其它小動物(小貓、小狗、小兔),幼兒教案《幼教大班語文教案 《給小動物喂食》》。

  · 2、 引導小兒觀察大教具,學習詞匯。

  · (1) 找出小貓,學習詞匯:小貓、小魚。

  · (2) 找出小狗,學習詞匯:小狗、骨頭。

  · (3) 找出小兔,學習詞匯:小兔、蘿卜。

  · 3、 集體玩游戲《給小動物喂食》,練習發(fā)音:吃。

  · (1) 小貓肚子餓了怎么辦?吃吃吃,吃小魚。

  · (2) 小狗肚子餓了怎么辦?吃吃吃,吃骨頭。

  · (3) 小兔肚子餓了怎么辦?吃吃吃,吃蘿卜。

  · 4、 操作游戲。幼兒每人一份教具,分別把小動物愛吃的食物放進小動物的"嘴"里,并說出動物、食物名稱和"吃"的音。

  · 5、 活動結束,讓幼兒學習收拾學具,請幼兒把小動物送回“家”。

語文教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薄⒛茏x懂例文《在公共汽車上》,明白“我”突然流鼻血后,汽車上的人是怎么關心、幫助我的

 。、結合“習作要點提示”,領會續(xù)寫的要求,知道想象要根據開頭而展開,想象的內容要合乎情理

  3、能按作業(yè)的開頭,展開合理的想象,完成續(xù)寫練習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根據的開頭,展開合理的想象

  難點:想象要合乎情理

  三、教學準備:

  故事一則

  四、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自我加減

  一、故事導入,認識續(xù)寫

  1、激發(fā)興趣:

  一群孩子正在一塊空地上踢足球,突然,球“砰”的一聲飛到人家窗玻璃上,玻璃碎了。

  2、啟發(fā)想象,練習說話

  師:剛才故事只是說了個開頭,接下來還會放生些什么呢?你們能不能繼續(xù)編下去?

 。ㄌ崾荆捍安AТ蛩榱耍⒆觽儠趺醋?那戶人家又會怎么做?)

  3、順勢誘導,簡介續(xù)寫

  同學們根據故事的開頭想象出了好多生動的情節(jié),使得整個故事顯得前后連貫、內容完整。如果把剛才說的內容寫成一,這種類型的就是續(xù)寫。

  二、學習例文,感知寫法

  1、揭示開頭,想象說話

  2、閱讀例文續(xù)寫部分,思考:

  這部分內容跟文章的開頭有什么關系?汽車上的人是怎樣關系、幫助我的?結果怎樣?你覺得這樣的事情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否可能發(fā)生?

  3、討論、:

  這例文根據開頭“我”的“鼻血就流了出來”展開想象,續(xù)寫了這些內容:一位叔叔掏紙巾給“我”,老奶奶、阿姨給我讓座,大姐姐用包著冰棍的手帕按在我的`腦門上,后來“雪慢慢地止住了”。整文章首尾呼應、前后連貫,人物的行為表現真實可信。小作者的想象有根有據、合情合理。

  4、再讀例文,體會寫法

  三、組織討論,明確寫法

  1、自學“習作要點提示”,思考:續(xù)寫有哪些要求?

  2、討論交流

  3、引導歸納:續(xù)文,一是要根據的開頭展開想象,二是要注意想象的內容要合情合理。

  四、提示作業(yè)

 。薄⑺伎迹

  這一段主要寫發(fā)生了什么突如其來的事情?

 。、啟發(fā)想象:看到這種情景,人們會怎么做,怎么說?“我”會怎么想?怎么做?結果怎么樣?

  3、同座之間相互交流

 。础⒅该谑觯w評議

 。ń處熢谠u點的時候,既要注意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又要注意引導學生想象要合理)

  5、練習續(xù)寫

  五、板書設計

  練習3練習續(xù)寫

  展開想象

  合情合理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的

  1.熟悉課文內容,理清文章層次結構和主要內容。

  2.理解通過比較的寫法突出事物的特點。

  3.潛移默化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教學重點

  1.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2.學習景物描述的方法。

  3.培養(yǎng)寫景抒情散文的自讀能力

  教學難點

  1.如何自學寫景抒情的散文。

  2.景物描述的方法。

  課時

  2課時。

  課型

  綜合新授課

  教學方法

  講讀-討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預習指導]

  1.背誦課文1-3段。

  2.解決生字詞。

  [三分鐘演講]

 。ㄒ唬﹦(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請一同學描述此地春天的感受,由此引出北中國的冬天,由于學生沒去過,可造成疑問,激發(fā)學習欲望。

 。ǘ┳髡吆喗

  (三)檢查預習:

  1.6人背書片斷

  2.5人上黑板默寫生字詞,師生共同評價。

 。ㄋ模┙忸}

  引導學生理解題目中的提示的地點和季節(jié)。

 。ㄎ澹┓侄卫首x課文,師生混讀,隨機停頓,請其他學生接力。這樣可保證學生注意力集中,進一步熟悉課文內容。

 。├砬逦恼旅}絡:

  1.問題設計:本文從哪幾個方面寫濟南的冬天的?

  2.學生獨立思考,找出答案的舉手,直到絕大多數學生行了進行提問。

  3.提問若干人,保證各種答案都有,言無不盡。

  4.教師結合課文內容進行評價訂正歸納小結。

  參考:天氣 山景 水色

 。ㄆ撸┓治龅谝徊糠郑

  1.問題設計:

 。ǎ保系亩煊惺裁刺攸c?

  (2)用了什么寫法?

  2.學生思考(方法同上)。

  3.抽簽提問

  4.學生補充后教師評價歸納小結。

  參考:溫晴:

  對比:北平(大風)濟南(無風聲)

  倫敦(無日)濟南(響晴)

  熱帶(日毒)濟南(溫晴)

 。ò耍┱n堂練習:

  (九)小結課文,提示學生熱愛祖國的河山。

 。令悾和瓿烧n后練習二

  教師視察后核對答案。

  (十)布置作業(yè):

  1.背誦課文后半部分:A類

  2.鞏固生字生詞。A類

  第二課時

 。ㄒ唬┤昼娧葜v。

  (二)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寫景文章,要學會分析寫的是什么景,是怎樣寫景的,為什么要這樣寫,這樣分析才能懂得文章主旨,對自己今后寫作也會有收益。

 。ㄈ⿲W習新課

  1.朗讀第2自然段,想想,文章怎樣轉入寫陽光朗照下的山景。

  討論并歸納:用過渡句“設若單單是有陽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轉到寫冬天的山。

  2.提問:濟南的這些小山有什么地理特征?’

  討論并歸納:小山把整個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有北邊缺著點口兒,寫出濟南小山圍城的地理環(huán)境。

  3.提問:作者怎樣寫出陽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別可愛?

 。╨)用擬人手法: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用一“曬”、-“睡”、-“醒”,一連串相關的擬人手法,烘托舒適溫暖的環(huán)境。

 。2)用比喻、擬人手法: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用“小搖籃”比喻小山圍城的地理環(huán)境,用“看護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加上溫存體貼的撫慰,寫出這一圈小山的特別可愛。

 。3)從人們的感受:面上含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覺得有了著落,有了依靠;人們的幻想,不僅描繪笑容,更突出心理活動。

  4.朗讀或背誦第3自然段,文章按怎樣的順序描寫雪后的山景。

  討論并歸納:按照空間順序,從山上、山尖至山坡、山腰,有層次地寫出秀美的山景。

  5.“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處?

  討論并歸納:

 。╨)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松越發(fā)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智兒 白花”,松的翠與雪的白相映生色;“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根 邊”,如洗的藍天與似銀的雪相映生輝;“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白雪與暗黃的草色,組成彩色的美景。

 。2)妙在雪態(tài):“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 的山的肌膚”以動寫靜,寫出動人的形態(tài);哪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寫出雪的情態(tài)。

  6.提問;這段文字用什么修辭手法寫雪后的山景?

  討論并歸納:

  (1)比喻:用“日本看護婦”比喻雪光;用“花衣”比喻雪色

  (2)擬人:“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運用比喻、擬人手法,寫出動人的雪態(tài)。

  7.朗讀第4自然段,想想這一段怎樣寫城外的遠山。

  討論并歸納:用城內的“狹窄”映襯城外的“寬敞”,用兩個“臥”字,傳神、形象地照應了上文“暖和安適地睡著”用“唐代名手畫的小水墨畫”比喻城外的遠山。三筆兩筆就勾畫了濟南冬天城外遠山的特點。

  8.朗讀第5自然段,想想這一段寫濟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點。

  討論并歸納:

 。╨)水的`綠:作者描寫綠萍的綠、水藻的綠、水面柳影的綠,襯托出水綠。由水的綠聯想到綠的精神,聯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機。

 。2)水的清、亮:作者描寫澄清的河水,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藍汪汪的,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

  9.提問:這段文字運用什么修辭手法?

  討論并歸納:

 。1)擬人:“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里照個影兒呢!”突出水的綠的特征。

 。2)比喻:“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突出水的清亮的特征。

  10.提問:本文的寫景抒情有什么特點?

  討論并歸納:情景交融是本文寫作的一個特點。文章在描寫濟南的冬景時,處處流露出作者的贊美之情。

 。╨)直接抒發(fā)感情。如開頭寫“對于一個在北平住慣的人”“對于一個剛由倫敦回來的人”,通過對比,得出“濟南真得算個寶地”的結論,既寫出了自己的獨特感受,又顯得情真意切!

  (2)創(chuàng)造意境,流露深情;如“請閉上眼睛想:一個老協…··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這是張小水墨畫”。在優(yōu)美的意境中,表達作者贊美的真情。

 。3)虛實結合,展開想象,抒發(fā)熱愛之情。如“樹尖上頂著一會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了一道銀邊”等,不但寫出景物的外形,而且飽含喜愛的心情。

 。ㄋ模┬〗Y

  本文布局謀篇層次井然、以“濟南的冬天”作標題,表明所寫時間、地點的范圍,接著文章開頭一段,寫濟南冬天的天氣,通過三組對比,贊譽濟南是個“寶地”,這是貫串全文的主線。再接著寫濟南冬天的山景和水景。篇末以“這就是冬天的濟南”為全文的結束語,抒發(fā)了作者對“冬天”這個特定時令里的濟南的總的觀感。這樣結尾,既和開頭“濟南其得算個寶地”相呼應,又點了題,抒發(fā)了作者的贊美之情,給人以回味的余地。文章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寫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動貼切。此外,情景交融也是本文寫作的一個特點。從語言上看,作者老舍是語言大師,在詞語的選用上十分講究。

  (五)堂上練習:

  寫一段描寫校園景色的文字,要求運用上面學到的觀察方法。

  寫完交流。

  (六)作業(yè)

  1.課后練習第一、2題,第二大題。A類

  2.完成掌握語文本課的有關內容。B類

  十、板書設計:

  濟南的冬天

  老舍

  第一部分(1):寫濟南冬天的天氣。對比的寫法,突出“溫晴”“寶地”。

  第二部分(2—結尾):具體寫濟南冬天的山水景物。

  過渡 總寫濟南給人的總體感覺——暖和安適

  第2段:陽光朗照下的山。

  第3段:薄雪覆蓋下的山。

  第4段:城外的遠山。

  第5段:冬天的水色。緊扣“暖”字。

  十一、課后小結:

  未學之前首先背誦,此做法很好地保證了學生對課文的熟悉程度和寫作及語言的積累。其次解決課文采用先總后分法,易于總體把握。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運用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交流綜合性學習的感受,提高傾聽、應對、表達等語言能力;

  2.比較句子,體會詞語在表達語意輕重方面的作用;

  3.積累農業(yè)氣象諺語;

  4.展示綜合性學習的成果,培養(yǎng)學生的成就感,激發(fā)探究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點:

  體會詞語在表達語意輕重方面的作用

  教學難點:

  運用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交流綜合性學習的感受,提高傾聽、應對、表達等語言能力

  教學準備:

  搜集人類從大自然受到的啟示的資料

  教學時間:

  四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口語交際

  一、激趣引入

  師出示課件,講述一個人類從大自然受到的啟示的事例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二、自主選擇、自主交流

  1.請學生閱讀口語交際的要求,說說口語交際的內容

  2.生選擇一個自己感興趣的課題自主練說

  3.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伙伴互相交流

  4.小組內交流,推選一個代表到臺上交流。

  5.學生對上臺學生的交流進行評價。要求:語言準確、清楚、連貫,態(tài)度大方

  6.評出最佳發(fā)明家、最佳資料員

  三、自查,同桌再次互說

  1.生針對自己的`說再次修正,并給同桌說,糾正不足之處。

  第二課時,習作

  教學過程:

  一、明確寫作要求

  1.生自讀寫作提示,說說這次作文寫什么?

  (寫綜合性學習的發(fā)現、或活動過程、或心得體會)

  2.師引導:

  注意:寫自己感受最深的方面,而不是面面俱到,其次,不能全抄資料。

  二、自己書寫

  三、同桌互改

  第三課時

  習作評改

  一、學生自改、互評

  1.學生對自己的作文進行自我評價,看看內容是否具體,語句是否通順、連貫,有無錯別字,標點使用是否正確,并用——勾出好詞好句。

  2.請生在展示臺上展示自己寫得最精彩的段落或詞句。

  3.請寫得好的同學上臺誦讀自己的文章,其他同學指出寫得好的地方。

  二、同桌互改、寫評價語

  三、師總評

  第四課時

  我的發(fā)現和日積月累

  我的發(fā)現

  一、讀一讀

  二、說說你發(fā)現了什么?

  三、小結:這三組句子,每組里的兩個句子意思基本相同,但每組里的第二個句子表達的語義更重一些,我們平時閱讀文章與說話時,要注意這樣的詞語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四、請生說說類似的例子。

  日積月累

  一、讀一讀,說說諺語的意思

  二、交流自己知道的一條諺語的意思

  三、自己背、同桌背、集體背

  四、交流自己搜集的氣象諺語

  展示臺

  根據展示臺的要求自己準備,利用課余時間交流、展示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2-12

(經典)語文教案07-31

【經典】語文教案08-19

語文教案12-30

語文教案12-30

語文教案11-30

語文教案12-01

語文教案12-12

語文教案12-14

語文教案12-15